您的位置:首页 > 生肖

口井是什么意思(口井)

口井是什么意思(口井)

聊城状元井和状元的传说

聊城状元井和状元的传说(上)

其实早就答应过晓宁,要写一写聊城状元井,可是最近不是这事就是那事,竟然迟迟未能动笔,未免有点愧对晓宁。

晓宁属于青年才俊,虽然特别年轻,在聊城文化圈已经比较有名。晓宁还是阿勇哥的学生,特别推崇聊城状元井,我们那次在勇哥那里聊天,甚至聊到呼吁文管和旅游部门应该在这口状元井那里也想西关古井那样修建一个井亭用来保护这口古井。

说到状元井,就不得不说丁家坑,因为状元井就在丁家坑的旁边。阿勇哥向外地来的朋友介绍他的七天文园的时候,济南著名作家雨兰老师和兰州大学王传明教授来的时候,阿勇哥都是同样的说法:我这个位置风水好呀,左边是中国大运河和聊城一中,右边是丁家坑和状元井,前面是山陕会馆,后面是聊城基督教堂。

丁家坑位于山东聊城光岳楼东米市街东侧,是为纪念丁志方而命名。丁志方是明洪武十八年的进士,也就是公元1385年。在朱元璋的孙子建文帝的时候,官位做到了御史。后来北京的明成祖朱棣发起来靖难之役,攻入了南京的皇宫,可是皇宫发了一场大火,建文帝在大火之后不知所终,这也成了朱棣最大的心病,所以才有了后来的迁都北京。丁志方认为建文帝比较仁义,不想和朱棣合作,后来被朱棣杀害。据传说丁志方被杀后尸身不倒,血流忠字,人头落地的时候口中频说“坑”字,明成祖朱棣闻讯后感觉丁志方比较忠良,于是在丁志方的老家故土封赐一个大坑。于是,聊城著名历史文化街区米市街的东侧,东关街路南的大坑就被称为\"丁家坑\"了。

聊城状元井就在丁家坑南边的坑边上,丁家坑和羊使君街交叉的地方有座桥,从桥的西面向南,沿着弯曲的坑边小路走进历史的深处,就能看到一块古碑和一口古井,这口井就是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对象羊使君街古井,但是大家更愿意称呼这口井为聊城状元井。

历史上的“状元井”很多,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状元井,前几天我带着我家大少爷扈保邕山东师范大学的同学去看聊城状元井的时候,一位同学就说他们那里也有状元井,但是聊城的这个状元井更不一般,因为这口井是因为“字压天下”的清朝状元邓钟岳而来。

邓钟岳是清朝康熙六十年的状元,关于邓钟岳中状元还有一个特别的传奇故事。在当地老百姓的口碑相传中,似乎邓钟岳一出生就已经有了状元的命。

我在小的时候,奶奶和母亲多次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在我们扈庄村东边不远的地方,隔着两条河有一个村庄叫做姜堤口村,在古时候这个村子里有两位老人是做豆腐的,靠着一生做豆腐的辛劳,最后积累到了两块大元宝。老两口对这两个黄金大元宝爱不释手,每日把玩,甚至还用两块红绸缎给这两块元宝做了个护腰。白天把玩完之后,老两口就把元宝放在床头的柜子里面,严密保护好才敢睡觉,生怕有个闪失元宝再丢了。

这天晚上,做豆腐的老头做了一个梦,梦到两个穿红肚兜的小孩跪在地上向他磕头,感谢他这些年的照顾,说他们要走了,要去城里的状元府上,不能再承欢膝下了。老头听了大吃一惊,从梦中警醒,急忙就喊老太太,和老太太说起梦中的事情,没想到老太太也做了一个同样的梦。二人急忙去床头的柜子里面找元宝,柜子里面所有的东西都在,唯有埋在最下面的元宝没有了。一生的积蓄,一夜成空,两位老人顿足捶胸,嚎啕大哭。

哭了半夜,天明了,太阳照样从东方升起,两位老人哭干了眼泪,连早饭也不愿意做不想吃了。这时门外传来了算命先生的声音:“算命,算命,前知五百年,后治五百年,东西丢了知道去到哪里了。”两位老人急忙把算命先生请到家中来让他算算两块元宝怎么才能找到。算命先生摇头晃脑,掐指一算,慢慢地说到:“要想要元宝,请到古楼南面找。城里古楼的南面东边,有一处大宅子,这处宅子以后会是状元府邸,大宅子里面的人宅心仁厚,你俩去了准会把元宝给你们。”说完之后,算命先生飘然而去。

两位老人听完之后,连饭都没有吃就急忙赶着进城,姜堤口村离城很远,两位老人急赶慢赶,用了一上午的时间才找到了算命先生说的那一所大宅子。两位老人抬头一看,这真是一所大户人家的大宅子,高墙大院,门槛很高,院子还特别大,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宅院,两个农村老人,哪里见过如此高大堂皇的宅院呀!有点不敢上前敲门了。可是一想自己一生辛苦赚来的元宝就在这个大院里面,还是唯唯诺诺上前敲门。

聊城历史上有五大家族,分别是任、邓、朱、傅、耿。这座大宅大院就是其中邓家的住宅。邓家在聊城一直很厉害,多少年来都是世代为官。不单单是在聊城做官,而且在全国各地做大官。目前这所大宅子的主人就在外地做官。当天晚上府里刚刚添了一个男孩,全家上下皆大欢喜,而且早晨在去后院掩埋胎衣的时候,竟然挖到了两块裹着红绸的金元宝,府中老太太更是万分高兴,认为这个孩子肯定非同常人。所以这个时候两个老人去敲门,并没有收到冷落,而是热情迎进府中。家中老妇人亲自见了两位老人,听他们说完前因后果,老夫人认为所言非虚。这个时候已经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就留下两位老人在家中用餐。

老夫人怕两位老人带着元宝回去不安全,让家人蒸了两个超大的大馒头,把两块元宝包裹在了馒头里面,等做豆腐的两位老人吃完饭之后,没有告诉他们元宝在馒头里面,而是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拿好馒头回家。

两位老人吃完午饭,看到对方没有给元宝而是给了两个馒头回去,不免垂头丧气,有气无力地走到城市门口,看到门口有个卖小鸡仔的,二人商议之后决定把馒头换几只小鸡仔回去,年龄大了干别的不能干养鸡还没有问题,回家养鸡再来个鸡生蛋蛋生鸡,争取再攒两块元宝。卖小鸡的看到这两个馒头这么大,也就同意了交换。两位老人高高兴兴地捧着小鸡回去了。

卖小鸡的人则高兴的拿着两个大馒头回家,正好路过邓家的大院门口,正好被邓家的家人看到了,拿了二两银子又把馒头买了回去。就这样两个元宝再次归来状元府。

故事讲完之后,奶奶总会叹上一口气,再加上一句:这金元宝就是人家状元家的,卖小鸡的和卖豆腐的,都没有得到元宝的命。母亲也总是总结一句: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这里面的状元府当时还不是状元府,但是这个出生的小孩,就是康熙六十年的状元邓钟岳。

聊城状元井和状元的传说(中)

《聊城状元井和状元的传说(上)》写完之后,反响比较热烈,张同光老师在微信上给我发来了一篇他和段杰写的文章《字甲天下----邓钟岳家族事略》,认真仔细看完之后,让我对邓钟岳家族以及故事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钦佩。我昨天的文章中用的是“字压天下”的典故。

张同光老师说:“据最新考证,咨询了邓状元后人邓树堂(现在济南),应是“字甲天下”。请君斟酌为盼。”

邓钟岳在康熙六十年,也就是公元1721年考取了状元,是康熙皇帝御笔亲批的状元。关于邓钟岳考取状元,历史上有两个大同小异的版本:

一个版本是康熙皇帝在主考官呈上来的试卷中,看到了邓钟岳的试卷之后为邓钟岳的字所叹服,可是看完文章,康熙皇帝颇为犯难,也许邓钟岳的文章不是最佳,可是又非常欣赏邓钟岳的字,于是提笔在试卷上写下“文章平平、字压天下。”将邓钟岳录取位头名状元。

另一个版本是康熙皇帝看完呈上来的所有考生试卷之后,在邓钟岳的试卷上御笔亲批“字甲天下”,并将邓钟岳钦点为头名状元。这个版本里面没有文章平平四个字了。

两个版本,也不知道哪一个正确哪一个错误,既然张同光老师给我指出了这个错误,我深思熟虑了下,个人感觉以晚年康熙的性格,似乎“字压天下”更好一点。于是回复张同光老师说:“字压天下,字甲天下,都一个意思,压字显得更霸道一点,甲字显得更文雅一点,按康熙晚年的性格分析,字压天下更好一点。两个也都无所谓。无伤大雅。”

继续回复张同光老师:“康熙早年的时候可能用甲字,康熙六十年的时候,老皇帝天下唯我独尊,甲字是不符合他的习惯的,压字才彰显他的霸气。”

张同光老师回复我:“尊重历史,据实考证为要。演绎故事,以博欢乐为趣。故有:大美东昌府引八方游客忘怀戏水,千年状元城演九州风情乐享人生。”张同光老师这副对联写的很好,我由衷的赞佩。

张同光老师又把邓钟岳状元的后人邓树堂老人的联系方式给我,我加上了邓树堂老师的微信。再次征求邓树堂老师的意见。

邓树堂老人说:“是字甲天下,字压天下不通。当时我知道是孙元芳提出是压天下。我说不对,他坚持说对。没有办法。实际上是不对的。”

邓树堂老师还说:“关于状元井,这是后人加的。其实这个井是我家花园叫东园内的一口古井。东园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是状元钟岳公的父亲基哲公所建。东园是聊城有名的私家园林。状元年轻时常在此园读书习字。曾经作《东园柳枝词》。”

邓树堂老人还说:“就像现在很多聊城人不知道聊城的历史。聊城原来不叫聊城,也不是因为什么聊河或聊国甚至聊天,聊城的起源叫聶北。最早的聊城遗址最初应该不在聊古庙遗址,在别的地方。我现在正在考证,还没有最后定论。聊古庙遗址应该是春秋时期的遗址。西周初年的遗址应该在别的地方。现在王城的遗址找到了,在现在的徒骇河橡胶坝附近。绳张古墓葬群的发掘功不可没。”

邓树堂老师一看就是知识渊博的人,今年已经七十五岁的邓树堂老人现在人在济南。邓树堂老师又给我发过来两篇他写的文章,一篇是《状元邓钟岳家族事略》,另一篇是《大清邓氏私家园林》。认真读后,让我受益匪浅。

我是这样理解的,说邓钟岳状元“文章平平,字压天下”,更有趣味性,更符合大家的心理需求,因为不完美才完美。从将军到将军没有多大意思,从奴隶到将军才能吸引大家的兴趣。所以我给邓树堂老师解释说:“文学创作需要增加一点超越现实和生活的地方。这样才有趣味性。”

什么是文学,文学就是集中矛盾,对比鲜明。就像前两年的流浪汉满腹博学,才引起大家的兴趣。什么是对比,就像《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从锦衣玉食到流浪街头,就像王熙凤从呼风唤雨到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我相信邓树堂老先生说的是正确的。邓钟岳状元非但字写得好,文章也肯定很棒,但是没有“文章平平,字压天下”,就没有这种传奇色彩。

今天上午在阿勇哥的“七天文园”和聊城市地方史研究会副会长耿振军老师相见,我再次求证“字压天下”还是“字甲天下”?

耿振军老师说:“是字甲天下。”

我相信耿振军老师说的,也认同张同光老师和邓树堂老师的说法。但是作为一名作家,我还是阻拦不住我的想法,我还是认为“文章平平、字压天下”更符合传奇故事,更容易流传下去。

耿振军老师还告诉我说,状元井旁边的那快古碑,并不是为状元井所立。明朝永乐年间,朱棣从北方打进南京,后来迁都北京,朱棣认为北方是吉利吉祥的地方。根据道家说法,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朱棣之后,各地都修建玄武庙,供奉玄武大帝。到了清朝的时候,康熙皇帝名叫爱新觉罗 玄烨。为了避讳这个玄字,玄武大帝有改名真武大帝。那块古碑其实是记述这个玄武庙的碑。

聊城状元井和状元的传说(下)

其实我一开始是不知道聊城也有状元井的,在网上搜索状元井,会出来很多状元井,却找不到聊城状元井。知道聊城有了状元井,多亏了孙振春老师的虔诚和李吉林老师的诗歌。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了,在《鲁西诗人》上面读到了李吉林老师的一首诗《状元井》。李吉林老师在诗中这样写状元井:

一口井,运河边上的一粒纽扣

见证过千帆竞发,听惯了南风北风的哨音

一口井,没有见过多大的天

这口井,泉水甘洌而茂盛

曾青春洋溢,浇灌一方田园

曾激情澎湃,喂养了一个状元

从不负老,从不甘心当沦为古董

淘尽心血,依然固守,与百姓为邻

与明月一样安然

却连通大清朝的衰竭和鸿运

邓钟岳井栏吟诵,书声朗朗,过目不忘

思维敏捷,才思泉涌,出口成章,字字珠玑

一切得意于泉水的润肤和泽心

邓钟岳常于井边花树下临贴

听泉水涌动,内心澄明如镜

端坐案前,专心研墨,笔走龙蛇,行于书间

练就字压天下的雄心虎胆

李吉林老师在另一首《状元井》的诗中又这样写聊城状元井:

状元井,丁家坑的肚脐

有人说这是一口智慧之井,神灵之井

你可以不信,振春信,信得内心发疯

佩服的五体投地

为了显示真诚,半夜三更踏响石板路

前去焚香叩拜,三拜九叩

星光见证,井边小狗的叫声为证

要的就是这个时辰,求的就是这个幽静

似乎只有这个时刻,信息才能捕捉

几百年前的信号,与今天的北斗对接

需要一个安静,需要剔除浮躁

需要一个心净

看到李吉林老师的这两首写《状元井》的诗,我不禁对状元井心向往之。特别是他在诗中说孙振春老师相信这是一口神灵之井、智慧之井。不仅仅相信,而且信的发疯,佩服的五体投地,甚至在三更半夜前去焚香叩拜,三拜九叩。我不禁莞尔。孙振春老师我是熟悉的,知道他是一位诗词创作大家,曾经写出过《铁血将军》的主题歌,也曾经获得过很多大奖。作为一名虔诚的文人,我相信他能做出这种荒诞的行径,特别是听说振春老师乐酒,在半夜三更去叩拜状元井,不单单全是文人的虔诚,多少也有酒精的一点作用。不过我依然钦佩振春老师的这份情怀和赤城。

孙振春老师这段关于聊城状元井的文坛佳话,更令我也想身临其境,去看看聊城状元井的真容。可是我却苦苦不能知道,聊城状元井究竟在哪里。我只大概模糊知道这口神奇的状元井应该就在距离运河不远,距离丁家坑不远,因为李吉林老师说了,这口井是运河边的一粒纽扣,状元井是丁家坑的肚脐。

那一段时间,我留恋在米市街,羊使君街,山陕会馆后面的双街上,我找的很苦,也找的很累,也许是我的心也不够虔诚,无论怎么找,都找不到传说中的这口神奇的状元井。

记得有这么一天的冬季下午,我独自一人从东关街桥头东边下来,沿着东昌湖岸边南行,想看一看这条刚刚修好的风景道路通向何方,走呀走,转弯抹角走到尽头,竟然是米市街的南头。米市街从南到北也已经不知道走了多少遍了,我本来的路线应该是走到羊使君街东拐,我想探险一下也行,还没有到达羊使君街,米市街的路东一条细小狭长的小胡同,我就信步拐了进去,一边走还一边想,前面如果不通,我就再原路返回。到了小巷的尽头,东边有一扇木门半开半闭,透过门缝看出去,后面是一个荒芜的大水坑,似乎可以走,又似乎到了尽头。我使劲推了推木门,正好可以挤过去。

出去之后就是一个大水坑,坑里面的水结了冰,岸边的景物完全是原始荒凉的自然形态,好像回到了原始时代。坑边到是有一条小路,小路特别狭窄,仅仅能够容得下一个人通行,而且道路还是土砖路,高低不平。看到景色这么荒凉道路这么难行,我本来想转身回来,刚要转身又一想,反正往北走就能走到羊使君街上。于是心中揣着探险者的小鼓似的,我深一脚浅一脚前行。

大白天,又是冬天,鸦雀无声,就好像夜深人静,现在夜不深人也静,我走着走着,发现前面有两只小狗,一条是黄褐色的稍微大点,一条是黑色的小狗,两只小狗正在坑边的垃圾堆里面寻找食物,看到我之后像我一样也是大吃一惊,冲我汪汪大叫,就好像我要抢他们的食物,也好像我和他们前世有怨后世有仇。我是养过狗的人,现在也养着一条小狗,对狗天然有一种好感。虽然也有点害怕,但是看到两条狗的个头都不大,我应该能够完全对付的了。我于是大声呵斥两条小狗。两条小狗听到我的义正言辞的呵斥声,好像知道自己做错了,急忙向西面的一个大门里面跑去。

看到两条小狗让出了道路,我急忙快走几步,前面的路有点像正式的路了,道路宽广了很多,我的内心稍微有了些许安宁,心跳还没有平静下来,我的后面又传来汪汪的狗叫声,这次好像不是两只狗再叫了,而像是狗狗的部队来到,我急忙回头一看,好家伙,这次后面有四条狗,其中就有原来的两只。原来这两条狗不是逃走了,而是去搬救兵了。这次的狗狗呲牙咧嘴,来势汹汹,我转身四下张望,看到路边有个枯枝,急忙俯下身来捡起那个枯枝护身,四条狗看到我有了防身的武器,只好转身悻悻离开,没有再难为我这个孤独的旅人。

我再次回转身准备快点离开这是非之地,就在我转过身来的时候,心中大吃一惊,心头不禁狂喜,眼前的坑边有一块古碑,古碑的南面竟然赫然就是一口多年不见的水井。井边立着牌子,白色的基座上面一块黑色的牌子,牌子上写着“聊城市文物保护单位,羊使君街古井,聊城市人民政府,二0二一年三月公布,聊城市人民政府立。”古碑北面还有一个比较矮的石碑,上面写着红色的字,开头三个大字就是:状元井。原来这就是我一直心心念念的状元井,状元井竟然就在这里。真的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我压抑住激动地心情,留恋在聊城状元井旁边,四条小狗已经没有了踪影,四周再次陷入了沉寂。冬季的风走过树梢,也舍不得留下一点声音。坑边,井旁,一个孤单的身影,一颗热诚的心。

这块矮矮的石碑是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立石,可惜石碑上的字体有些模糊。那一块古碑上面虽然能认出一部分字,但是也很难连词成句。

冬季的时间过得特别快,不知不觉间夜色又一次降临了大地,这个地方真的有点荒凉,我只好恋恋不舍踏上归家的路。

自从邂逅了聊城状元井,状元井也就走进了我的心中。只要有机会,我就到状元井前转一转。后来聊城市文旅部门在丁家坑的使君桥西面的民宅墙上挂了一块牌子,有一个箭头指向状元井的方向。牌子上面写到:

状元井,又名邓家井,此井为聊城状元邓钟岳的父亲邓基哲于清朝康熙年间所建,距今已有300余年,该井原是邓氏私家园林东园。状元邓钟岳在此园读书,并饮用该井之水,当地人名其为状元井,这口井的水清澈甘甜,不留水垢,附近的居民都在此担水饮用。

米市街属于聊城著名历史文化街区,从光岳楼到山陕会馆,现在的游客大都走米市街和羊使君街,以后的人再想找状元井,有了这个牌子应该不会再像我那样困难了吧。

关于状元井和邓钟岳状元公的传说,还有很多很多,我以后还会写一写状元井的故事和状元

扈学秋:笔名专业玩彩,山东聊城人士,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自幼喜爱读书,热爱文字,出版有散文集《一年之隙》扈学秋随笔集、《光阴对面》和《沉思集》。有良心,有情怀,有观点,有态度,一切只为了:让生命更美,让生活更好。

壹点号扈学秋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非常容易读错的中国地名,你能读对几个?

各位别看我是一名电视主播,天天读稿子,但有时还是会读错字,尤其是涉及到一些地名时,要是误读的话就不是郁闷了,那是相当相当难堪,很容易成为一笑柄。

比如说以前我经常把毫bo~~~州给读成毫州,毫发毕现的毫,殊不知,人家得念bo州!

还有这个漩涡的涡,加个太阳的阳,你读啥?肯定不能读阳!它读涡阳(guō yáng)。我以前吃那个有名的豆掰酱,明明是郫县Pí,我到几年前有时候还会说bēi xiàn,真是丢人啦;新疆的巴音郭楞(Léng),楞角的棱角,误读成巴音郭楞,这两个字长得很像,一不留神就读错;

等等还有很多!所谓人生有涯而知无涯,且我中华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希望大家能对主播多些包容、理解。

不过既然咱们是历史节目,我肯定不是老说字词发音,经过大力丸儿的潜心研究,我发现有这么个规律,一般特别容易被误读的,这个城市的历史都非常悠久!也就是说你只要了解历史,听过这座古城历史上所上演的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不管是工作还是平常碰到你,你再想读错它,绝对不可能。

不信,我们试试。看看今天说的这些个城市有没有你生活过的地方。

咱们先说安徽亳州,亳州历史很悠久,一共出过三位帝级大神,还有一人在此曾建国称帝!

据考证,早在七八千年前就有人居住了,东汉时期属于谯郡(qiáo jùn)。郡跟现在的省差不多,省会就在今天的亳州!

三国是亳州的辉煌时期,因为亳州地位迅速上升了,成了国都,221年,曹魏皇帝下令谯郡为陪都,和当时的许昌、长安、洛阳、邺并称为五都。

为啥老曹家如此钟爱亳州呢?

我们经常讲曹操的故事,在小说的煽风点火之下,什么孟德献刀、捉放曹、望梅止渴、煮酒论英雄、华荣道、割须弃袍,曹魏政权的缔造者曹操被刻画成了一个大白脸,乱世之枭雄!

如今,什么电视啦连续剧啦穿越小说同人漫画啦,老人家都是自带流量被抓来抓去当主角,忙的很,可你们茶余饭后消遣他的时候,有谁真正关心过他老人家呢!比如老人家到底是哪的人啊!

你像当年诸葛亮到底是哪里人?还有人在争河南人还是山东人?还有同时期的其它名人现在还在为出生地争来争去!曹操完全没有这个问题,他和曹氏家族(包括夏侯渊夏侯惇夏侯一门都是沛国谯县人!大名鼎鼎的神医华佗,虎痴许楮也是他们的老乡!沛国谯县,就是今天的亳州!

既然太祖是亳州,当然地位就得提高,直接成了副国都!

直到现在,都几千年了,亳州不仅还保留着曹操地下运兵道、观稼台、八角台……魏武帝曹操留下的不少历史遗迹。亳州老百姓们至今仍口口相传着一直流传下来。《三国演义》里面你可没听过的故事,节目里面我们就试讲一个!

在如今亳州市区人民路中段南侧,有个叫四眼井的小街,这里曾有一口井,从不同的主位吊桶下去,打出的水味道都不一样,可分为酸、甜、苦、辣四种。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跟曹操当年有很大的关系。

有一年曹操曾回家乡驻军、练兵。可惜这里只有一口水井,但来的有千军万马。人要喝,马要饮,水哪能够用呢?何况,当地的百姓也不能因此扎住脖子呀!士兵和老百姓为了争水,常常发生纠纷,士卒们个个年轻力壮,胆子也大,自然都挤在前边;百姓们都不是对手,老、弱、病、残更只能干瞪眼了。有时还互相扭打起来,自然都为此叫苦连天。再说,大家一哄而上,容易失足落井,很不安全。

于是,民怨沸腾起来。有个老人便说,曹操吃粮用草全靠百姓,却不肯让百姓喝点水,不得民心,绝没有好结果。没想到这话被士兵听见了,士兵便老人绑了起来,送到曹操那里要问罪。那老人眼看凶多吉少,连连给曹操磕头,请求不要杀头。

曹操连忙把他搀了起来,问清了缘由,哈哈大笑说:“你们因为喝不到井水,背后骂我,骂得对呀。”随后让人抬来一块很大的长方石板,在它的两头打出两个大圆洞,然后把这石板放在井口的正中间。于是这口井就成了四眼井,每一个眼里都能放下吊桶打水了。曹操指着它对大家说:“今后,这井两眼给军用,两眼给民用,永远不许互相争抢,也就不会有人失足落下去了。”

人们都很感激曹操,后来一直照他说的那样办。因为打水的人彼此相处得好,就觉得井水特别甜,又因为它曾有酸、甜、苦、辣的经历,所以人们也仿佛能从中品尝到那种不同的滋味。

所以你看,《三国演义》还有一些戏曲尊刘贬曹,非得要把曹操刻画成反面人物,殊不知,他还是一位体察民情、识才善用、功绩卓著很受老百姓拥护称颂的英雄豪杰呢!

那啥时候谯郡(qiáo jùn)谯县改成可现在亳州的名字的呢?据考证,是从北周开始的。

隋文帝杨坚代周建隋,前朝的名字我不用,又把亳州改名为谯郡,唐朝建立之后,李渊也一样,前朝用的我不要,又给谯郡改成了亳州,唐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亳州这个名儿在没动过,从此算是正式使用下来了。元朝时期,天下大乱,红巾军造反,红巾军的首领刘福通,拥立韩林儿为帝,号称“小明王”

都城就在亳州!算是又牛了一回!

再来讲一个安徽省最简单的一座城市的名字——六安市。

我试过身边的人,百分之九十看到六安脱口而出九十“liù ān!因为六”这个汉字是我们最为常见的,太过于常见所以才会胸有成竹地读出来!甚至有朋友问我这座拥有毛坦厂中学的城市,很多人都问为什么叫六安,而不叫五安、七安?你这听这读音,“六”不是指数字“六”,和数字“五”、“七”当然没有任何关系了么。

那一二三四五六的六为啥在这里要念成陆呢?这可不是方言,而是带有六安特有的地域文化,是历史形成的。原来,六安在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古诗赞曰:“屏障东南水陆通,六安不与别州同。山环英霍千重秀,地控江淮四面雄”。故而发生在这里的不少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的历史进程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原本六安的前身没有平安的安这个字,就叫陆,也是一块挺大的战略要冲!在古代,“六”与“陆”是通假字,陆自然也是河水淹没不到的高地!就是因为战略要冲,楚汉战争的时候,项羽封六县人英布为九江王,设都于六(Lù)(今六安市北西古城)。后来英布叛楚归汉,西汉行郡国制,刘邦论功行赏很不情愿的给了英布很多地!此地初属衡山国和淮南国,淮南国后定都于六(Lù)。而后在西汉的历史上这个地方好像是被下了诅咒。又出现多次企图谋反的事件,公元前196年英布举兵反汉,战败后被杀;公元前174年汉文帝认为他的异母弟刘长在这不老实企图谋反,将其流放,途中绝食而死;公元前121年,淮南王刘安,就是炼丹药无意中发明豆腐的那位以及衡山王刘赐再次谋反案发后自杀。

一连窜的反叛事件让汉武帝百思不得其解,他觉得是不是这个名字有点压不住啊!干脆在公元前121年,取衡山国内六县、安风、安丰等县首字,外加以前的衡山国汉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国,“六安”之名沿袭至今又建了一个六安国,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封家里的刘庆为六安王,“六安”地名由此诞生,别说,从此反叛的事还真少了,地名也就一直沿用至今,距今两千多年了。

后头,三国鼎立时,魏吴争雄于江淮。吴军多次进攻六安,就是想夺取这个军事重镇,从而对魏国的中原核心地带构成巨大威胁。

哎,咋又聊到三国去啦!我想听完本期节目,你在看到陆安,一定再不会都城读“lù ān”了,对吧?

我们再来看看安徽周边的江苏省,我发现早就有前辈总结出了该省最难读的五个地名,网上还夸下海口,说什么认识三个算你赢!我是打死不信,挑战结果是!

哀!我只认出一个!

这便是邳(pī)州!邳(pī)州很多人会错念成pei州!邳州大地,也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曾留下很多历史名人的足迹啊!你像张良归汉之前,曾与下邳桥受黄石公兵书,自此一生激变。

西汉猛将彭越曾破楚军于下邳。自下邳西进,连下梁第十七城,壮大了刘邦反秦的力量。 秦灭,天下归汉。刘邦封韩信为楚王,建都下邳。就在下邳,韩信召漂母赐之千金,并召昔日胯下相辱的少年为处都尉。司马迁为著《史记》,涉汶泗,过彭城,亦曾到过下邳访张良遗迹等等,都值得给大家讲一晚上的!

还有四个地名,氾(fàn)、水甪(lù)、直栟(bēn)、茶盱眙(xū,yí)!你很可能会都城泗水,用直,并茶个鱼台!

跟江苏紧挨着的山东,也是很多啦,鄄(juàn)城,说实话我是才知道,我以前一直读ceng!

临朐(qú),经常被读做liju、徂(cú)徕(lài),这俩字单放这我真不认识,很可能会念成且来 、茌(chí )平会念成任平、莒(jǔ)县会念成吕县。

一个个说难点在哪里!

“鄄”字左边是由“西、土”两个字组成,顾名思义是以古鲁国为依据西面之地。右边有偏旁耳部,耳部,乃防卫也。说明鄄城是西面的卫戎地域。事实上鄄城自古也是兵家重镇,以几个镇的名字为例,郑营、左营、鲁仓,等都曾做囤兵之用。另外,鄄城又是“孙膑故里”,也有西方乐土大二垂髫之意!悠久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鄄城县古老丰厚的历史文化!

我们重点来说莒县,它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隶属于日照市!历史上岁数挺长,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少昊族后裔为莒国国君,封国就在这!至今近三千年历史!莒国国势强盛的时候疆域强盛的时候东临黄海,北到山东省胶州、高密,西到昌邑、蒙阴,南到苍山、郯城、临沭和江苏省赣榆的范围,不断与齐、鲁、晋会盟,对周围小国征战。

公元前686年夏,齐公子小白为逃避杀身之祸,在鲍叔牙的保护下逃到莒国的姥姥家避难,次年鲁伐齐,小白回齐,是为齐桓公。这也是著名历史典故“勿忘在莒”的由来,意思即不忘本,不忘记曾经的艰苦岁月。

喜马拉雅×今日头条:严禁剽窃,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