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肖

肝木乘脾土是什么意思(肝木)

肝木乘脾土是什么意思(肝木)

肝木克脾土该如何治疗?|《伤寒论》诵读【第80天】

《伤寒论》原文

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①,刺期门②。(108)

注解与翻译

【注释】

①纵:五行顺次相克的形式。

②期门:穴名,位在乳直下两寸处。

【译文】

外感病,腹部胀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即肝木克伐脾土的征象,名“纵”,进行治疗用针刺期门的方法。

点击“了解更多”学习中医 ↓ ↓ ↓

疫情防护,调理脾胃固正气

2021年初,本已渐趋稳定的疫情形势,因为多地零散出现的新发病例而变得紧张。天气寒冷,非常适合新冠病毒存活,防控必须坚持不懈。有目共睹的是,在抗击新冠肺炎这场战争中,中医药全程参与,发挥了重要作用。事实上,无论疫病还是其他疾病,中医药的最大优势在于辨证论治,尤其是在一些慢性病的治疗和调理上。调理脾胃就是中医的一大特色。

脾胃不好,伤身又伤心

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其功能是运化水谷、化生气血、调转一身之气机。中医向来重视脾胃调养,金代名医李东垣曾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科疾病病种多,涉及人群广,临床上常见的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和功能性胃肠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尽管这些疾病不是疑难病、危重病,但泛酸、堵闷、胀痛、腹泻等一系列症状长期困扰着人们,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影响脾胃功能正常发挥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饮食因素。五味太过、摄食偏颇或暴饮暴食。二是焦虑、紧张、烦躁、忧郁等精神心理因素。中医认为,人的情志与肝主疏泄的功能密切相关。肝疏泄不及,就会使人抑郁忧虑;疏泄太过,则出现易怒、脾气暴躁的情况。根据五行相克理论,肝主疏泄功能失司,可以导致肝木横逆克脾土,影响脾胃运化。三是气候环境因素。脾喜温恶湿、胃喜润恶燥,气候环境过于寒凉潮湿,脾阳容易受损,脾为湿所困,就不能很好地运化水谷、升发清阳。眼下正值寒冬,频繁到来的冷空气也容易让身体受“冷刺激”,进而使脾胃肠道发生痉挛性收缩,消化系统跟着出现功能失调。

“药食同源”的蜜丸更养胃

如何在寒冷的疫情防控期间顾护好脾胃呢,不妨试试中医药。中医有句话叫“药补不如食补”,中药制剂摩罗丹由百合、茯苓、白术、玄参、乌药、泽泻、麦冬、当归、茵陈、白芍、石斛、九节菖蒲、川芎、三七、地榆、延胡索、蒲黄、鸡内金18味中药材组成,其中13味药材均在卫健委公布的药食两用目录中,有悠久的药用、食用历史,能和胃降逆、通络定痛、健脾消胀。2019年,摩罗丹入选了欧洲全面管理胃癌前病变的最新指南——《胃上皮癌前疾病及病变的管理》,肯定了摩罗丹治疗胃癌前病变的效果,这也是中成药首次入选国际胃肠权威指南。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传统汤剂,专治胃病的摩罗丹有小蜜丸、大蜜丸和浓缩丸三种类型,更适合老年人群。古代医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就开始重视中药加工的重要性,指出治病选择合适的剂型是保证和提高疗效的关键。蜜丸多以蜂蜜为黏合剂,蜂蜜具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肠通便的作用,这决定了蜜丸药性缓和、宜于吸收消化的特点,是脾胃虚弱者和老年人的不错选择。而且,大蜜丸多为原粉制剂,适合贵细原料药材和含不易提取加工成分的中药材,使得药效更好。约50%的炼蜜与约50%的原药粉制成的大蜜丸,装入塑料壳内吊蜡密封,使得大蜜丸在中成药剂型中的保质期最长为5年。

冷天,怎样护好肠胃

脾胃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好才能正气足,身体才有力量和外邪斗争,自我防御能力也就更强大。疫情期间养脾胃,掌握三个原则。

警惕脾胃内热。冬季外寒较重,人体代谢活跃,容易产生内热。民间所说的“冬吃萝卜夏吃姜”也是考虑到冬季内热的情况。如果脾胃内热,要节制饮食,控制高蛋白食物,可服用具有通腑化积性质的食物,如萝卜银耳冰糖粥。

因地制宜。冬季各地温湿差较大,与夏季普遍高温湿热有所不同。西北及东北地区风寒明显,而东南、西南一带寒湿明显。因此,冬季调养脾胃应重视地域差异。东北、西北地区的人群,饮食中可加用黄芪、苏叶等;东南、西南地区的人群,饮食可加莲子、薏米等。

常吃温性食物。脾胃喜温恶寒,日常饮食要多吃一些温性食物,比如羊肉、糯米、韭菜、南瓜、香菜、生姜、大枣等,少吃或不吃生冷食物。同时,吃饭要细嚼慢咽,七分饱为宜,以减轻脾胃的消化负担。饭后用掌心轻柔地按摩腹部100次左右,也可取腹部的神阙和气海两穴进行按揉,有条件的情况下,艾灸15分钟左右效果更好。

来源:生命时报

心肝肺肾之病,居然都与“中气”有关!黄元御这样调治

小编导读

“中气”这个词,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听到,但“中气”具体是什么呢?如果中气乱了,又会有什么后果呢?又该怎么调理呢?清代著名中医大家、《四圣心源》作者黄元御认为,心肝肺肾的气机升降,都与“中气”息息相关,如果出现中气失序,那么,则应该这样调治——

黄元御指出:“中气衰则升降窒,肾水下寒而精病,心火上炎而神病,肝木左郁而血病,肺金右滞而气病……四维之病,悉因于中气。中气者,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四圣心源·卷四劳伤解·中气》)这说明脾胃中气在人体气机升降中起主导作用,因而也成为调治升降失常的关键。

升降反作,调中斡旋

黄元御提出脾胃中气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轴,肝、心、肺、肾为人体气机循环的四维。肝肾随脾升,肺心随胃降。若中气壅塞,则阻滞气机升降之路,会导致 “水木郁”和 “金火滞”,从而诸症丛生。

黄元御谓:“脾为己土,以太阴而主升;胃为戊土,以阳明而主降。升降之权,则在阴阳之交,是谓中气。”说明中气在太阴、阳明之间,为 “太阴脾和阳明胃之交”。中气和平无亏,则脾胃健运,升降无阻。若中气虚损,则脾不升清,而致肝肾之气郁而不能升;胃不降浊,则致心肺之气壅而不能降。长此以往,即令升降废弃,气机逆乱,阴阳不交,产生上热下寒之证。由此可见,“平人下温而上清者,以中气之善运也”。其尤为强调中气健运对维持人体气机升降有序的重要作用。若 “中气衰则升降窒”,肾水下寒则精病而遗泻不秘,心火上炎则神病而惊怯不宁,肝木左郁则血病而凝滞不流,肺金右滞则气病而痞塞不宣。“四维之病,悉因于中气”。

黄元御认为 “胃主降浊,脾主升清,湿则中气不运,升降反作,清阳下陷,浊阴上逆,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以故医家之药,首在中气。中气在二土之交,土生于火而火死于水,火盛则土燥,水盛则土湿。泻水补火,扶阳抑阴,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却病延年之法,莫妙于此矣”,并立黄芽汤为治中气之主方。方中以人参、干姜崇阳补火,炙甘草、茯苓培土泻水。若有心火上炎,惊悸烦乱,则加黄连、白芍药以清心火;肾水下寒,遗泄滑溏,则加附子、花椒以温肾阳;肝血左郁,凝涩不行,则加桂枝、牡丹皮以舒肝郁;肺气右滞,痞闷不通,则加橘皮、杏仁以理肺滞。

清浊悖逆,治在四维

黄元御云:“戊己升降,全凭中气,中气一败,则己土不升而清阳下陷,戊土不降而浊气上逆,此阴虚阳虚所由来也。”(《四圣心源·卷四劳伤解·阴阳》)

(一)水亏火衰,降肺升肝

黄元御论治水亏火衰,尤重气机升降,滋阴之时 “降肺胃以助收藏”,补阳之时“升肝脾以助生长”。黄元御认为:“金水之收藏,全赖胃土之降。”若胃气不降,金水遂失收藏之政,必致君相之火外露而升炎,消耗心液,则病阴虚上热之证。世人只知其金水之亏,而不知其胃腑之弱。因此滋阴必先降肺胃,“未可徒滋心液也”。他明确指出:“水为阴,而阴生于肺胃,胃逆而肺金不敛,君相升泄,则心液消亡,而阴无生化之源。”故立地魄汤以为补阴之剂。方中麦门冬、芍药并清君相之火,制半夏、五味子降摄肺胃之逆,玄参清金益水,煅牡蛎敛神藏精。若热伤肺气无以化水,则用人参、黄芪益气生水,以培阴精之源。

黄元御指出:“木火之生长,全赖脾土之升。”若脾土不升,木火则失生长之政,遂致一阳沦陷,肾气衰亡,而病阳虚下寒之证。世人只知其木火之衰,而不知其脾脏之弱。因此,补阳不只徒温肾气,宜升肝脾以助生长。他特别强调:“火为阳,而阳升于肝脾,脾陷而肝木不生,温气颓败,则阳无生化之源。”故立天魂汤以为补阳之剂。方中甘草、茯苓培土渗湿,干姜、附子暖脾温肾,人参、桂枝疏肝扶阳。若肝血虚弱,不能生火,则用当归、地黄、何首乌,以培阳神之源。

黄元御于滋阴补阳之中,调理肺胃肝脾以助其升降,突出体现了其治病求本的原则。

(二)气滞血瘀,宜清宜温

黄元御谓:“气统于肺,血藏于肝,而总化于中气。”(《四圣心源·卷四劳伤解·气血》)气属阳,宜以清凉而降敛;血属阴,宜以温暖而升发。

黄元御认为:“痞闷嗳喘,吐衄痰嗽之证,皆缘肺气不降。而肺气不降之原,则在于胃,胃土逆生,浊气填塞,故肺无下降之路。”因立下气汤以降气行滞,疏通气机,从而恢复肺胃顺降之功。方中甘草、茯苓培土渗湿,半夏、五味子降摄肺胃逆气,杏仁降气平喘,橘皮理气化痰,芍药柔肝清风,贝母清金泄热。诸药配伍清肺热而降胃逆。他还谆谆告诫后人,虽有上热之证,亦不可轻用寒凉之剂以泻阳根而败胃气,否则 “滋中湿而益下寒,则肺胃愈逆,上热弥增,无有愈期也。”

黄元御指出:“肌肤枯槁,目眦青黑者,皆是肝血之瘀。而肝血不升之原,则在于脾,脾土滞陷,生气遏抑,故肝无上达之路……脾陷之由,全因土湿,土湿之故,全因水寒。”(《四圣心源·卷四劳伤解·血瘀》)故立破瘀汤寒温并用,运脾达郁,通络活血,以复中气之运。方中甘草、茯苓培土渗湿,何首乌滋肝养血。宜加扶阳之药,桂枝、干姜温中通经而行郁,丹参、桃仁活血破瘀,牡丹皮达木郁而清风、行瘀血而泄热。诸药之用,颇符合 “血瘀之证,其下宜温而上宜清,温则木生,清则火长”的制方原则。否则,“若误认阴虚,滋湿生寒,夭枉人命,百不一救也”。

名医圣手的经验大成

《明医心鉴:历代名医临床经验集粹》

古人论明医曰:“曾祖迭鲁,明医,观人形色即知其病所在。”(《辽史·萧呼都克传》)所谓“明医”之“明”当指明晰、通达而言。该书由医案解读、明医钩玄、医方索隐三部分内容组成,选择了孙一奎、吴瑭、王泰林、薛己、徐大椿、张锡纯、罗天益、缪希雍、李中梓、叶桂、王士雄、张寿颐、汪机、李时珍、黄元御、尤怡、雷丰、丁泽周、刘完素、程国彭、张从正、吴有性、汪昂、李杲、林珮琴、邹澍、郑寿全、吉益南涯、陈自明、孙思邈及钱乙等明医的代表著作进行研究,通过他们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探寻这些明医们辨治疾病的经验,重点分析其审证求因的技巧、立法处方、随方遣药的特点及辨证思维的方法,透过明医们诊治疾病的实践,深入理解他们的学术思想,从而提高读者的理论水平及诊治疾病的能力,同时提高现代中医工作者阅读、理解古代明医验案的能力,以利于从事学习、研究、整理、发扬中医学的工作。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明医心鉴:历代名医临床经验集粹》(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秦玉龙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推荐发表,封面及文中图片来源于摄图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