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八字

出生拼音怎么拼写(出生拼音)

出生拼音怎么拼写(出生拼音)

《说文解字》第450课:细说“诞”字,为何人物出生称“诞生”?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只讲“言”部的一个汉字:“誕”,“誕”在现代汉语简化为“诞”,“诞”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收入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因此,“诞”字是重点汉字,要着重记忆。其详情如下:

誕(诞)。读dàn。《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诞,词诞也。从言,延声。”形声字。许慎认为诞的本义是词语荒诞;说大话;虚妄不实的言论。桂馥《说文义证》:“词诞也者当为詷也。”显然,后世文字学家们有争议。沈涛《说文古本考》:“《一切经音义》卷十九引‘诞,大也。’盖古本如是。《尔雅·释诂》、《诗》毛传皆云‘诞,大也’与许解合。今本义不可通。玄应书‘大也’,下又有‘不实也’三字,当是衍《说文》语。”

也就是说,古本《说文》解释为:“大也,不实也。”今本的“词诞也。”是后人所改。

《尔雅·释诂上》:“诞,大也。”《书·汤诰》:“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诞告万方。”孔传:“诞,大也。”汤王在战胜夏桀后回来,到了亳邑,大告万方诸侯。注意,这里并没有荒诞之义。

也指广泛。《汉书·叙传下》:“国之诞章,博载其路。”颜师古注:“诞,大也。”国家的重要文献,广泛记载了这种变革。

又指宽阔;长大。《诗·邶风·旄丘》:“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毛传:“诞,阔也。”旄丘上的葛藤啊,为何蔓延那么长!

(旄丘之葛)

但是自汉代开始,“诞”字已经有了“说大话,虚妄不实的言论”这个意义。《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在子可生也。”大意是:先生该不是胡说吧?怎么说太子可以复活呢!

“诞”字,实为“延”字的分化字,西周金文中,诞写作“延”,不从“言”,延字的本义是长行(见305课“延”字条),引申为延长,又引申为夸大、不真实、不合情理、虚妄、荒诞等。

因为有“延”部在,所以,“诞”字后来又引申出生育、出生之义。人的出生,实际就是一趟长途旅行的开始,即延的“长行”之义。所以,人的出生,后来就称为“诞生”。当然,一个人的出生,相对于这个人来说,是一件“大”事,而“大”,正是诞的本义,所以,这也是合理的引申。《广韵·旱韵》:“诞,育也。”《后汉书·襄楷传》:“昔文王一妻,诞至十子。”古时周文王一个妻子,生了十个儿子。

(人的诞生)

再说一下“诞”的其他用法:

(1)虚妄。《国语·楚语上》:“子晳复命,王曰:‘是知天咫,安知民则?是言诞也。’”韦昭注:“诞,虚也。”子皙回报楚灵王,灵王说:“这人只是稍微懂得天道,哪里知道治民的法则呢?这些话真是虚妄。”

(虚妄)

(2)欺诈。《广韵·旱韵》:“诞,欺也。”《吕氏春秋·应言》:“宜阳许绾诞魏王。”高诱注:“诞,诈也。”宜阳令许绾欺骗魏王。

(3)信。《广雅·释诂一》:“诞,信也。”王念孙《广雅疏证》:“诞者,《文选》陆云《大将军讌会》诗‘诞隆骏命’,李善注引薛君《韩诗章句》云:‘诞,信也。’”

(4)放荡;放肆。《正字通·言部》:“诞,放也。”《左传·昭公元年》:“伯州犁曰:‘子姑忧子晳之欲背诞也。’”杜预注:“子晳杀伯有,背命放诞。”伯州犁说:“您还是去担心一下你们子皙想要违命放荡吧。”

(放肆的乐)

此外,诞还用作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诗·大雅·皇矣》:“诞先登于岸。”渡河要先登岸才好,这里的诞,无实义,就是发语词。

诞的小篆写法如图:

(诞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450,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妈妈们不急: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生字组词来了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生字组词

第一单元

识字1、春夏秋冬

春(春日)(春节)(立春)(春天) 风(大风)(风雨)(风衣)(风车)

冬(冬天)(立冬)(冬月)(冬日) 雪(雪花)(雨雪)(风雪)(雪人)

花(花草)(花朵)(花生)(开花) 飞(飞虫)(飞机)(飞走)(飞天)

入(加入)(出入)(入门)(入口)

2、姓氏歌

姓(姓名)(百姓)(同姓) 什(什么)(为什么)

么(什么)(这么)(多么)(要么) 双(双人)(双手)(双方)

国(中国)(国人)(国王)(国土) 王(王子)(王后)(国王)(女王)

方(大方)(双方)(对方)(四方)

3小青蛙

青(青蛙)(青天)(青草)(青春) 清(清明)(清早)(清白)

气(天气)(力气)(和气)(正气) 晴(晴天)(晴日)(晴空)

情(友情)(同情)(心情)(人情) 请(请问)(请安)(回请)

生(学生)(花生)(生气)(出生)

4猜字谜

字(生字)(字画)(名字)(文字) 左(左右)(左手)(左耳)(左边)

右(右手)(右耳)(左右)(右边) 红(红花)(火红)(口红)(红木) 时(小时)(时间)(有时) 动(生动)(开动)(动手)(动车)

万(万里)(一万)(万年)(十万)

第二单元课文

1吃水不忘挖井人

吃(吃力)(吃苦)(口吃)(小吃) 叫(大叫)(叫好)(叫门)

主(公主)(主人)(主力) 江(长江)(江水)(江河)(过江)

住(住口)(住手)(居住) 没(没门)(没有)(没人)

以(以后)(以前)(可以)(以上)

2我多想去看看

会(大会)(开会)(不会)(工会) 走(走火)(走开)(走动)(出走)

北(北边)(北方)(东北) 京(北京)(东京)(上京)

门(开门)(门口)(门牙)(大门) 广(广大)(广东)

3、一个接一个

过(过关)(过去)(过火)(过冬) 各(各地)(各种)(各个)

种zhǒng(种子)(白种)(火种) 样(样本)(样子)(花样)

伙(伙伴)(同伙)(大伙) 伴(玩伴)(伙伴)(同伴)

这(这次)(这样)(这边)(这么)

4、四个太阳

太(太后)(太子)(太阳)(太平) 阳(阳光)(阳台)(太阳)(夕阳)

校(校长)(学校)(校门)(母校) 金(金鱼)(五金)(金子)(金山)

秋(秋天)(秋千)(秋风)(秋水) 因(主因)(因为)(因果)(原因)

为(以为)(认为)(为了)(因为)

第三单元课文

5、小公鸡和小鸭子

他(他们)(他日)(他乡)(他人) 河(山河)(河水)(江河)(长河)

说(小说)(说法)(说话)(说明) 也(也许)(也是)(也好)

地(土地)(大地)(地下)(地方) 听(听话)(听力)(听说)(听见)

哥(大哥)(二哥)(哥哥)(哥们)

6树和喜鹊

单(单人)(单手)(单元)(书单) 居(居多)(居民)(居中)(居住)

招(招手)(招工)(招呼)(招风) 呼(高呼)(欢呼)(呼声)(呼叫)

快(快乐)(快门)(快车)(飞快)

7怎么都快乐

玩(好玩)(玩乐)(玩火)(玩水) 很(很好)(很多)(很大)(很长)

当(当心)(当时)(当天)(上当) 音(音乐)(口音)(拼音)(注音)

讲(讲课)(听讲)(主讲)(开讲) 行(不行)(行人)(行动)(行走)

许(许多)(也许)(少许)(不许)

第四单元课文

8静夜思

思(思想)(心思)(秋思)(三思) 床(木床)(床头)(大床)(双人床)

前(前后)(以前)(从前)(前天) 光(月光)(阳光)(光头)(光明)

低(低头)(低音)(高低) 故(故乡)(故国)(故人)(故土)

乡(乡音)(同乡)(思乡)(水乡)

9夜色

色(山色)(天色)(红色)(白色) 外(外地)(外公)(外人)(门外)

看(看见)(好看)(看书)(看台) 爸(爸爸)

晚(晚上)(早晚)(晚会)(晚安) 笑(大笑)(可笑)(玩笑)(好笑)

再(再见)(再会)(再三)(再来)

10端午粽

午(上午)(中午)(下午)(午后) 节(春节)(过节)(节日)(节目)

叶(红叶)(竹叶)(叶子)(树叶) 米(大米)(小米)(玉米)(米尺)

真(认真)(真正)(天真)(真心) 分(分开)(分手)(春分)(过分)

豆(豆子)(红豆)(土豆)(大豆)

11彩虹

那(那样)(那里)(那个)(那么) 着(看着)(笑着)(玩着)(着火)

到(来到)(看到)(到来)(到处) 高(高山)(高大)(高中)(高手)

兴(高兴)(扫兴)(兴头) 千(秋千)(千米)(千万)

成(成人)(成长)(成果)(成天)(成立)

第五单元识字

5动物儿歌

间(房间)(中间)(人间)(乡间) 迷(入迷)(迷人)(书迷)(迷宫)

造(造句)(人造)(打造)(仿造) 运(运动)(运气)(运用)(走运)

池(小池)(水池)(池子)(电池) 欢(欢乐)(欢快)(欢笑)(欢呼)

网(上网)(网吧)(电网)

6古对今

古(古今)(千古)(古文)(古书) 凉(凉快)(清凉)(凉风)(凉水)

细(细小)(细雨)(细长)(细叶) 夕(夕阳)(前夕)(七夕)(旦夕)

李(李子)(桃李)(行李) 语(语文)(成语)(外语)(语气)

香(香水)(香气)(清香)(香火)

7操场上

打(打工)(打开)(单打)(双打) 拍(拍手)(拍打)(节拍)(拍子)

跑(长跑)(起跑)(小跑)(跑车) 足(双足)(手足)(不足)(立足)

声(声音)(风声)(无声)(回声) 身(身后)(全身)(本身)(身心)

体(身体)(字体)(全体)(体会)

8人之初

之(之前)(之后)(之间)(总之) 相(相见)(相对)(相反)(相同)

近(近日)(近来)(近年)(亲近) 习(学习)(自习)(习字)(习气)

远(远方)(远古)(远大)(长远) 玉(玉石)(玉米)(宝玉)(白玉)

义(同义)(近义)(义工)(正义)

第六单元课文

12古诗二首

首(首次)(首先)(元首)(首相) 采(文采)(风采)(神采)(采用)

无(无人)(无力)(无心)(无双) 树(果树)(树木)(树叶)(树干)

爱(关爱)(可爱)(心爱)(爱好) 尖(尖子)(尖刀)(尖叫)(心尖)

角(牛角)(羊角)(三角形)(主角)

13荷叶圆圆

(月亮)(明亮)(亮光)(闪亮) 机(飞机)(机关)(机会)(司机)

台(台风)(台灯)(阳台)(后台) 放(放大)(放学)(放羊)(放手)

鱼(小鱼)(鱼头)(木鱼)(打鱼) 朵(花朵)(云朵)(一朵花)

美(美丽)(美好)(美工)(美术)

14要下雨了

直(一直)(直角)(正直)(笔直) 呀(哎呀)

边(无边)(东边)(花边)(边关) 呢 (花呢)(人呢)(呢子)(毛呢)

吗(在吗)(好吗)(行吗) 吧(好吧)(吧台)

加(加法)(加上)(加入)(加工)

第七单元课文

15文具的家

文(语文)(文字)(文学)(文化) 次(下次)(多次)(名次)(主次)

找(自找)(找出)(寻找)(找齐) 平(平安)(平日)(平时)(平分)

办(办法)(办公)(开办)(主办) 让(让开)(不让)(让位)(礼让)

包(包子)(书包)(打包)(沙包)

16一分钟

钟(时钟)(钟点)(钟头)(闹钟) 元(元月)(元旦)(单元)(公元)

洗(洗手)(水洗)(干洗)(冲洗) 共(一共)(总共)(共同)(公共)

已(已经)(而已)(已故)(早已) 经(经过)(经书)(经手)(正经)

坐(坐下)(坐车)(打坐)(坐飞机)

17动物王国开大会

要(要求)(不要)(只要)(主要) 连(连长)(连日)(连忙)(连队)

百(百万)(百合)(百草)(百叶) 还(还手)(还有)(还好)(还行)

舌(舌头)(长舌)(学舌)(口舌) 点(早点)(雨点)(点心)(点子)

18小猴子下山

块(石块)(土块)(块头)(方块) 非(非分)(非常)(无非)(是非)

常(平常)(常年)(平常)(日常) 往(往日)(往常)(过往)(交往)

瓜(西瓜)(地瓜)(瓜子)(南瓜) 进(进出)(进口)(进入)(上进)

空(天空)(空中)(空白)(有空)

第八单元课文

19棉花姑娘

病(看病)(病人)(生病)(心病) 医(医生)(中医)(医学)(太医)

别(个别)(分别)(别人)(告别) 干(干净)(干果)(风干)(实干)

奇(好奇)(出奇)(奇怪)(奇才) 七(七日)(七月)(七天)

星(星火)(星云)(星星)(火星)

20咕咚

吓(惊吓)(吓人) 怕(不怕)(可怕)(怕人)(生怕)

跟(跟头)(跟上)(跟斗)(跟从) 家(大家)(家长)(家乡)(家门)

羊(小羊)(山羊)(羊角)(牛羊) 象(大象)(气象)(万象)(象牙)

都(首都)(古都)(都是)(都好)

21小壁虎借尾巴

捉(捉虫)(活捉)(捉住)(捉拿) 条(面条)(金条)(字条)(条件)

爬(爬行)(爬树)(爬山)(爬虫) 姐(大姐)(姐姐)(空姐)(姐妹)

您(您早)(您好) 草(花草)(水草)(小草)(草木)

房(房子)(书房)(门房)(房间)

《说文解字》第450课:细说“诞”字,为何人物出生称“诞生”?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只讲“言”部的一个汉字:“誕”,“誕”在现代汉语简化为“诞”,“诞”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收入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因此,“诞”字是重点汉字,要着重记忆。其详情如下:

誕(诞)。读dàn。《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诞,词诞也。从言,延声。”形声字。许慎认为诞的本义是词语荒诞;说大话;虚妄不实的言论。桂馥《说文义证》:“词诞也者当为詷也。”显然,后世文字学家们有争议。沈涛《说文古本考》:“《一切经音义》卷十九引‘诞,大也。’盖古本如是。《尔雅·释诂》、《诗》毛传皆云‘诞,大也’与许解合。今本义不可通。玄应书‘大也’,下又有‘不实也’三字,当是衍《说文》语。”

也就是说,古本《说文》解释为:“大也,不实也。”今本的“词诞也。”是后人所改。

《尔雅·释诂上》:“诞,大也。”《书·汤诰》:“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诞告万方。”孔传:“诞,大也。”汤王在战胜夏桀后回来,到了亳邑,大告万方诸侯。注意,这里并没有荒诞之义。

也指广泛。《汉书·叙传下》:“国之诞章,博载其路。”颜师古注:“诞,大也。”国家的重要文献,广泛记载了这种变革。

又指宽阔;长大。《诗·邶风·旄丘》:“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毛传:“诞,阔也。”旄丘上的葛藤啊,为何蔓延那么长!

(旄丘之葛)

但是自汉代开始,“诞”字已经有了“说大话,虚妄不实的言论”这个意义。《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在子可生也。”大意是:先生该不是胡说吧?怎么说太子可以复活呢!

“诞”字,实为“延”字的分化字,西周金文中,诞写作“延”,不从“言”,延字的本义是长行(见305课“延”字条),引申为延长,又引申为夸大、不真实、不合情理、虚妄、荒诞等。

因为有“延”部在,所以,“诞”字后来又引申出生育、出生之义。人的出生,实际就是一趟长途旅行的开始,即延的“长行”之义。所以,人的出生,后来就称为“诞生”。当然,一个人的出生,相对于这个人来说,是一件“大”事,而“大”,正是诞的本义,所以,这也是合理的引申。《广韵·旱韵》:“诞,育也。”《后汉书·襄楷传》:“昔文王一妻,诞至十子。”古时周文王一个妻子,生了十个儿子。

(人的诞生)

再说一下“诞”的其他用法:

(1)虚妄。《国语·楚语上》:“子晳复命,王曰:‘是知天咫,安知民则?是言诞也。’”韦昭注:“诞,虚也。”子皙回报楚灵王,灵王说:“这人只是稍微懂得天道,哪里知道治民的法则呢?这些话真是虚妄。”

(虚妄)

(2)欺诈。《广韵·旱韵》:“诞,欺也。”《吕氏春秋·应言》:“宜阳许绾诞魏王。”高诱注:“诞,诈也。”宜阳令许绾欺骗魏王。

(3)信。《广雅·释诂一》:“诞,信也。”王念孙《广雅疏证》:“诞者,《文选》陆云《大将军讌会》诗‘诞隆骏命’,李善注引薛君《韩诗章句》云:‘诞,信也。’”

(4)放荡;放肆。《正字通·言部》:“诞,放也。”《左传·昭公元年》:“伯州犁曰:‘子姑忧子晳之欲背诞也。’”杜预注:“子晳杀伯有,背命放诞。”伯州犁说:“您还是去担心一下你们子皙想要违命放荡吧。”

(放肆的乐)

此外,诞还用作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诗·大雅·皇矣》:“诞先登于岸。”渡河要先登岸才好,这里的诞,无实义,就是发语词。

诞的小篆写法如图:

(诞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450,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说文解字》第450课:细说“诞”字,为何人物出生称“诞生”?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只讲“言”部的一个汉字:“誕”,“誕”在现代汉语简化为“诞”,“诞”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收入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因此,“诞”字是重点汉字,要着重记忆。其详情如下:

誕(诞)。读dàn。《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诞,词诞也。从言,延声。”形声字。许慎认为诞的本义是词语荒诞;说大话;虚妄不实的言论。桂馥《说文义证》:“词诞也者当为詷也。”显然,后世文字学家们有争议。沈涛《说文古本考》:“《一切经音义》卷十九引‘诞,大也。’盖古本如是。《尔雅·释诂》、《诗》毛传皆云‘诞,大也’与许解合。今本义不可通。玄应书‘大也’,下又有‘不实也’三字,当是衍《说文》语。”

也就是说,古本《说文》解释为:“大也,不实也。”今本的“词诞也。”是后人所改。

《尔雅·释诂上》:“诞,大也。”《书·汤诰》:“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诞告万方。”孔传:“诞,大也。”汤王在战胜夏桀后回来,到了亳邑,大告万方诸侯。注意,这里并没有荒诞之义。

也指广泛。《汉书·叙传下》:“国之诞章,博载其路。”颜师古注:“诞,大也。”国家的重要文献,广泛记载了这种变革。

又指宽阔;长大。《诗·邶风·旄丘》:“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毛传:“诞,阔也。”旄丘上的葛藤啊,为何蔓延那么长!

(旄丘之葛)

但是自汉代开始,“诞”字已经有了“说大话,虚妄不实的言论”这个意义。《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在子可生也。”大意是:先生该不是胡说吧?怎么说太子可以复活呢!

“诞”字,实为“延”字的分化字,西周金文中,诞写作“延”,不从“言”,延字的本义是长行(见305课“延”字条),引申为延长,又引申为夸大、不真实、不合情理、虚妄、荒诞等。

因为有“延”部在,所以,“诞”字后来又引申出生育、出生之义。人的出生,实际就是一趟长途旅行的开始,即延的“长行”之义。所以,人的出生,后来就称为“诞生”。当然,一个人的出生,相对于这个人来说,是一件“大”事,而“大”,正是诞的本义,所以,这也是合理的引申。《广韵·旱韵》:“诞,育也。”《后汉书·襄楷传》:“昔文王一妻,诞至十子。”古时周文王一个妻子,生了十个儿子。

(人的诞生)

再说一下“诞”的其他用法:

(1)虚妄。《国语·楚语上》:“子晳复命,王曰:‘是知天咫,安知民则?是言诞也。’”韦昭注:“诞,虚也。”子皙回报楚灵王,灵王说:“这人只是稍微懂得天道,哪里知道治民的法则呢?这些话真是虚妄。”

(虚妄)

(2)欺诈。《广韵·旱韵》:“诞,欺也。”《吕氏春秋·应言》:“宜阳许绾诞魏王。”高诱注:“诞,诈也。”宜阳令许绾欺骗魏王。

(3)信。《广雅·释诂一》:“诞,信也。”王念孙《广雅疏证》:“诞者,《文选》陆云《大将军讌会》诗‘诞隆骏命’,李善注引薛君《韩诗章句》云:‘诞,信也。’”

(4)放荡;放肆。《正字通·言部》:“诞,放也。”《左传·昭公元年》:“伯州犁曰:‘子姑忧子晳之欲背诞也。’”杜预注:“子晳杀伯有,背命放诞。”伯州犁说:“您还是去担心一下你们子皙想要违命放荡吧。”

(放肆的乐)

此外,诞还用作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诗·大雅·皇矣》:“诞先登于岸。”渡河要先登岸才好,这里的诞,无实义,就是发语词。

诞的小篆写法如图:

(诞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450,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