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肖

送大雁是什么意思啊(送大雁是什么意思)

送大雁是什么意思啊(送大雁是什么意思)

农村风俗,嫁出去的闺女正月里给父母送大雁,娘家回敬“一只狗”

在当地农村,流传着一种比较奇特的风俗,过完春节,外嫁的闺女,要在正月里给父母送大雁,当然,这种大雁是用面粉做的,和蒸馒头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将馒头做成大雁的形状,而娘家作为回礼,要给外甥带上“一只狗”(也是用面粉做的),这到底有什么讲究呢?

在大寺集一家农资店门口,张大姐在路旁摆了个摊位,上面放了一些灯笼以及面点制品,已过午后,集市上也没什么行人,张大姐和相邻的摆摊人站着聊天,小喇叭里一遍遍吆喝着:“请大雁请大雁,请大雁请狗了,数量不多,量大优惠啦!”

关于正月请大雁的说法,在当地是一种风俗,但具体有什么由头,还真的是一知半解,上前咨询卖大雁的老板,这才有了详细的了解。

据卖大雁的张大姐介绍,大雁是正月里送给娘家父母的礼物,因此不能说买卖,而是要用请大雁来表达,以表示对娘家父母的尊重。

在以往,正月十六娘家人要接外嫁的闺女回门,闺女去娘家,就要带上大雁,寓意着祝福父母健康长寿的意思,回来的时候,娘家会回赠外甥用面做的狗,咱当地不是有句俗语吗,叫“外甥是姥娘家的狗,吃完就走”,就是说外甥也是自家的孩子,希望外甥平安健康,多来外婆家走动的意思。

只是现在不讲究那么多了,咱农村人如今忙得不行,哪里还有如此多的繁文缛节呢,等到正月十六请闺女回门的时候,说不定闺女都外出打工好久了,所以,随着时代的变化,农村一些风俗也发生了变化。

可不管怎么变,对父母的孝敬那是不能变的,所以,现如今给娘家父母送大雁,都集中在过完春节到元宵节之前这段时间,有的回娘家拜年都带过去了,总之,不管啥时候送,只要给父母送过去就行了,至于时间段,现在都不讲究了。

那么,为父母送大雁,到底有什么讲究呢?张大姐说:“大雁代表着团结、亲密,每年大雁无论飞多远,春暖花开之际,都是要飞回来的,这个用在嫁出去的女儿身上,是非常恰当的。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咱当地的一个说法了,二月二是龙王爷升天的日子,与此同时,会有老人跟着一起升天(去世),每逢二月二前后,归来的大雁那种哀鸣呼喊,会让人感觉老人的去世,和大雁的鸣叫有关,所以就有五更闻雁叫,老人遭劫数之说,农村人认为,只要用面点做成大雁的形状,并在正月里吃掉,就会消除灾难,平安无事。

当然,这些都是迷信,但有这种说法,哪家的闺女敢不给父母请大雁吃呢?这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对父母的尊敬和祝福。”

说实话,张大姐卖的大雁,做得并不精美,可凡事能表达个意思就行了,现在的人图省事儿,还推出了用面包做的大雁,统一卖5元一个,既尊重了传统,又不会为经济上带来压力,可谓是两全其美,这样的习俗应该保留下去吗?

为何古代婚姻的“六礼”中,需要用大雁做礼物?

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讲仪式感的民族,因为这些仪式感能带来对某些形式的心理价值认同。在今天看来,这些仪式感其实就是礼。而礼,据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先生的理论,都来自于氏族社会时期的宗教仪式。

在各种礼仪中,以婚姻之礼和葬礼最为重要和隆重,人的生与死,是宗教最为关心的问题,所以,婚姻和死亡备受中重视。因为一个代表新生,结婚生子,开始孕育新一代的希望。而葬礼则意味着整个现实生命的结束,而古人认为灵魂不灭,死去的人以另外一种方式在另外一个世界活着。人间的种种,悲欢离合美好与不堪,死去的人洞若观火,所以要有一些美好的仪式,献给死去的人——我们的先祖们。这样也许他们一高兴,就会保佑活着的人们平安吉祥。

婚姻是一个很美妙意味深长的词儿。据说古代的婚姻是这样开始的:一个身强体壮的原始人,看中了另外一个身体健壮野蛮发育的美丽的原始姑娘,干脆一棒子打倒,然后把昏迷过去的姑娘扛回家,然后就结婚生孩子了,这叫做昏了头的姻缘,这个对原始的男人们挑战很大,因为你得对手上的力道掌握到毫厘不爽,打轻了晕不了,打重了,后果很严重。

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再也不允许拿棍子打姑娘了,婚姻的暴力美学变成了金钱美学,有了钱,有些姑娘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享受纯真的爱情。现代人的婚姻貌似变得容易起来,但有些人始终对婚姻持悲观态度。他们说,所谓婚姻,不就是昏了头才发生的吗。用棍子打昏和昏了头结婚,这都是笑话,绝不能当真,否则这就是严重亵渎爱情和婚姻这两个美好的词。

不过婚姻这个词还真有点来历,据说是古人认为黄昏的时候是好时候。从生理学上来讲,也许黄昏时段,是男人的荷尔蒙和女人的多巴胺分泌最为旺盛的时候。通俗地说,就是生殖冲动蓬勃发展的时候,这个时候容易生孩子,这很符合人类的本能。

所以古人往往在黄昏的时候举行婚礼。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现代社会好多人家结婚,都是选:17:58、18:18开始结婚典礼,就是这个意思。

古人的婚姻相当复杂,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没有一件美好的婚姻,是随随便便就能实现的。无论是追求还是被追求,爱情需要认真,所有不认真的爱情,其实都是耍流氓。

在古代,要想成就一个美满的婚姻,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你得搞到大雁,还得是活的大雁,你要是弄个死的大雁,你就等着被老丈人、小舅子打死吧。在古代婚姻的几乎所有的环节中,都得用到这个。你连大雁都搞不到,还结啥婚。因为大雁在古人的眼中,是对爱情坚贞不渝的象征。你要是不信,你可以看看著名诗人元好问写的大雁,很深情的样子。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这首词是诗人元好问,看见一只大雁为另外一只被捕猎而死的伴侣殉情,而写下的一首无比深情的词。其中“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写出了人们对爱情的哲理性思考—— 爱情就是两个深爱的人之间的生死相许。元好问的这句话,也许只有汤显祖在《牡丹亭》中的名句相媲美了。汤显祖说,“情之所至,生可以死,死可以复生,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这样的爱情,多么让人心驰神往,因为现在,这样的爱情俨然已经成为稀缺产品了。

在美好的爱情的后面,当然就是婚姻,这是爱情自然发展的结果,因为有人说,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但是古代的婚姻礼仪相当复杂,心急是吃不来热豆腐的,要像成就美满的婚姻,第一你得严格遵守程序,第二,你得学会去抓大雁。

这些程序被分为六步,称为“六礼”,每一步都不能马虎,因为爱情是甜蜜的,但是婚姻必须是认真的。

纳采是“六礼”中的第一礼。男方请媒人带上礼物向女方提亲。古代的婚姻是非常讲究程序的,你要是不经父母同意和媒妁之言,擅自谈恋爱,这叫做私奔或野合,这个婚姻是不被祝福的。据说孔子的父亲就是和一个叫颜征在的姑娘野合后,生下的孔子。所以这第一道工序就特别重要,因为这是全部婚礼程序的正式开始。这一程序需要准备大雁,要是没有,赶紧去抓。

第二礼是问名。女方对亲事表示首肯之后,男方派人带着大雁到女方询问女方名字,女方回信告知女子的出生年月和生母姓氏等,也就是俗话所说的交换生辰八字。如果生辰八字相合的话,可以赶紧派人再去抓大雁,因为下一道程序还是需要。

第三礼为纳吉。男方通过占卜得到吉兆之后,备好礼物通知女方,正式定下婚姻。但记住要带上大雁哦。

第四礼为纳徵,也称为纳币。男方派人送各类礼物给女方,这一项相当于现在的“彩礼”。这个时候古人就很现实了,因为大雁在婚姻中是一个象征意义,它不是钱,现在男方亲自送彩礼来了,大雁也就省了吧。

第五礼为请期。男方占卜得出婚礼的吉日之后,派人通知女方,征求女方同意,这一项仪式也必须送上大雁作为信物。婚礼的月份和日期也要精心选择,有特别的讲究。一般喜欢双月份的双日子,这个代表神仙佳侣百年好合的意思。但是三月不能选,因为三的发音和散的发音差不多,这个不吉利。六月也不能选,因为一年十二个月,六月正是一半,很显然是想诅咒婚姻的一方早死或者是离婚,这很不吉利遭人鄙视。

第六礼为亲迎。也就是新郎穿上隆重的礼服亲自到女方家里,迎接新娘。在亲迎礼中,新郎要亲自带着大雁,到女方家迎娶新娘,进门第一件事不是撒钱,也不是发红包,而是要献上大雁,作为二人坚贞不渝的爱情的象征。

总之,现代的婚姻钱是必需品,没有钱就得不到女孩的芳心,古代没有大雁,你连女孩都见不到。

农村风俗,嫁出去的闺女正月里给父母送大雁,娘家回敬“一只狗”

在当地农村,流传着一种比较奇特的风俗,过完春节,外嫁的闺女,要在正月里给父母送大雁,当然,这种大雁是用面粉做的,和蒸馒头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将馒头做成大雁的形状,而娘家作为回礼,要给外甥带上“一只狗”(也是用面粉做的),这到底有什么讲究呢?

在大寺集一家农资店门口,张大姐在路旁摆了个摊位,上面放了一些灯笼以及面点制品,已过午后,集市上也没什么行人,张大姐和相邻的摆摊人站着聊天,小喇叭里一遍遍吆喝着:“请大雁请大雁,请大雁请狗了,数量不多,量大优惠啦!”

关于正月请大雁的说法,在当地是一种风俗,但具体有什么由头,还真的是一知半解,上前咨询卖大雁的老板,这才有了详细的了解。

据卖大雁的张大姐介绍,大雁是正月里送给娘家父母的礼物,因此不能说买卖,而是要用请大雁来表达,以表示对娘家父母的尊重。

在以往,正月十六娘家人要接外嫁的闺女回门,闺女去娘家,就要带上大雁,寓意着祝福父母健康长寿的意思,回来的时候,娘家会回赠外甥用面做的狗,咱当地不是有句俗语吗,叫“外甥是姥娘家的狗,吃完就走”,就是说外甥也是自家的孩子,希望外甥平安健康,多来外婆家走动的意思。

只是现在不讲究那么多了,咱农村人如今忙得不行,哪里还有如此多的繁文缛节呢,等到正月十六请闺女回门的时候,说不定闺女都外出打工好久了,所以,随着时代的变化,农村一些风俗也发生了变化。

可不管怎么变,对父母的孝敬那是不能变的,所以,现如今给娘家父母送大雁,都集中在过完春节到元宵节之前这段时间,有的回娘家拜年都带过去了,总之,不管啥时候送,只要给父母送过去就行了,至于时间段,现在都不讲究了。

那么,为父母送大雁,到底有什么讲究呢?张大姐说:“大雁代表着团结、亲密,每年大雁无论飞多远,春暖花开之际,都是要飞回来的,这个用在嫁出去的女儿身上,是非常恰当的。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咱当地的一个说法了,二月二是龙王爷升天的日子,与此同时,会有老人跟着一起升天(去世),每逢二月二前后,归来的大雁那种哀鸣呼喊,会让人感觉老人的去世,和大雁的鸣叫有关,所以就有五更闻雁叫,老人遭劫数之说,农村人认为,只要用面点做成大雁的形状,并在正月里吃掉,就会消除灾难,平安无事。

当然,这些都是迷信,但有这种说法,哪家的闺女敢不给父母请大雁吃呢?这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对父母的尊敬和祝福。”

说实话,张大姐卖的大雁,做得并不精美,可凡事能表达个意思就行了,现在的人图省事儿,还推出了用面包做的大雁,统一卖5元一个,既尊重了传统,又不会为经济上带来压力,可谓是两全其美,这样的习俗应该保留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