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咸熙元年(咸熙)

咸熙元年(咸熙)

「龙文乡贤」龙溪理学名士——王咸熙

  王咸熙(1856—1940),名履亨,号复一,字咸熙,漳州市龙文区蓝田镇上苑村人(今家住漳州修文西路),其设的讲堂命名为“宗敬”,漳人多称之为“宗敬先生”。王咸熙的父亲王家璋,赠承德郎,曾为清朝龙溪县学学胥。咸熙早年家贫,常忍饥挨饿在缘觉寺(龙文区步文镇赤岭)苦读,23岁中秀才,光绪十七年(1891)和二十六年(1900)两上狮子岩办学。宣统二年(1910),赴京应孝廉方正试,以岁贡授铨吏部,得县丞之职而不就。南归后,复办学于家乡。辛亥前掌教郡南义学,官府慕其才学声望请他主持询事会。幸亥后仍主持上苑街两间私塾的教学,而后又在名第山、内阳岗等地设帐授徒。1940年于漳州近郊埔尾村去世,享年85岁。遗著《复一吟草》、《复一文存》、《中庸示掌》,其诗采入《灵光集》(现存于台湾),其文《王少枚先生殉国纪略》收入1991年北京团结出版社出版的《辛亥人物碑传集》。

  王咸熙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是从事以传播程朱理学为内容的教育活动,其教学对象是那些天性本善良待于雕琢的少年,他认为“童稚之天性未淳,动以恳侧至情,其感发弥挚,晓以伦常大义,虽久远难忘”,因而他很注重启蒙教育,对于初入学的儿童,他选编一些简短诗歌和养正格言,让学生朝夕讽咏。如采用吴惕国的《童子摭谈》“天生我为人,要我循道理,无理逆天心,那得天心喜。”还有吕新吾《小儿语》等一些易记诵、易理解、易接受的诗歌,而且自编教材《提呼用耻歌》教导学生知廉耻,守礼义,遵循孝、悌、忠、信的儒家思想。他还参考元朝教育家许鲁斋的教学法,设日到功过表,兼习三献诸仪,要求学生将学到的道理见于行动,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性。经过一段启蒙教育,学生获得了一定的知识和修养,他进而授之以《朱子小学》、《五子近思录》等理学著作。平常他自撰了许多意味深长的精警联句以引导学生奋发上进。如《狮子岩示诸生》:“先生后生此来未许贪吟风月;小学大学我辈当知痛下功夫。”他在《贺燕巢落成》中以比喻手法对自己辛勤耕耘而有所收获甚感自慰:“予拮予据几时巢垒一新凭手创;以生以养行看羽翼群满到秋飞。“当时从师王咸熙的门徒甚众,单上苑街两私塾每届就有四百多人。名师出高徒,王咸熙的很多学生成为栋梁之材,而这些学生成名后仍念念不忘恩师的训导。粵籍已故中山大学教授、著名的金石考古学家黄仲琴先生,少年时授师于王先生门下,以后他常怀念师尊“功静语默,轨扬是宜”。辛亥后曾任龙溪县县长的林者仁,其父得悉王咸熙教学有方,特上狮子岩请他专门为儿子授课。在王咸熙的精心培育下,林者仁才识大有长进,懂得了为人的道理。辛亥前夕,他投身于国民革命,辛亥后虽身居县长要职,但他对恩师的培养仍常怀感激之情。

  王咸熙虽是科举出身,却不溺于科举之浮名,正如其门人杨黄绶所云:“先生知圣贤之学不在科举,故事孜孜于词章以求合于世。”王先生的遗作《漳州甲戌士变记》就披露了当时科举制度的弊端。台湾举人王选闲高度评价王先对漳州知识阶层的影响:“清季士夫,争名夺利,相飞成风,恬不为耻;公倡导正学,力矫其弊,漳州士习,为之一变。”

  王咸熙的生活年代正值清末至抗日战争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当时有人认为战争之由起于宗教各异,应设立万国道德会,将佛教、道教、基督教、回教五教并列,任人信仰自由,以息战争。王咸熙对此深感忧虑,他认为如果这样,后人就不能明了什么是修道之教、率性之道、天命之性;他还认为必须正本清源,示一大道为万世法。因此他力倡心学,以儒学教化人们为己任,并且身体力行。他要求家人治丧不延僧拜忏,出殡不吹打鼓乐。自己的生日不许儿辈称觞祝寿。乡里之人深为感化,一时陈规陋俗大为改变。他不信那些神异怪诞之说。有位同宗亲戚曾以珍玉相赠,说该玉能通神问卜,很是灵验,王先生则却之不受。他毕生遵循传统道德。王先生侍父母至孝,著名清末皇族画家溥雪斋曾绘制《蛇仑展墓图》,生动地描绘了王咸熙祭扫父母坟墓的情景。

  王先生对师友感情纯笃,他的启蒙老师曾小轩去世后,儿子年幼失怙,他将其接到府上培养成人。他的好友郑静山死于瘟疫,家人骇怕至极,不敢接触,而他感念郑往日情谊,抚尸痛哭且办理其后事。类此情事,可见王先生尊师处友,一本至诚。

  王咸熙的人生哲学是主敬存诚,他认为“一官一邑铎亲民,犹可藉手以敬事、敬学,见诸施行"。“持敬”则是他的理学思想精华。他为了实现这种理想,鞠躬尽瘁,恩泽百姓。在主持地方询事会时,他为百姓做了许多有益的事,那时漳州许多妇女丧夫生活十分困苦。当时王咸熙遍访城中贫困寡妇百余名,报请知县曹本章给他们津贴而解决部分生活困难。为此,另有些孤寡人家也常求助于他,而他总是想办法或自己出资赡养,或发动大家接济。光绪三十四年(1908),漳州发生水灾,他奉派到南乡査勘沙田,身着布衣,脚穿草鞋,遍访民情,并据实禀请地方官蠲免交荒粮,当地群众深为感激。

  王咸熙年老而"持敬”思想依然不变。民国时期,风云变幻,他越加谨慎,更强调独立不倚精神。他78岁时,曾为自己的影像题曰:“独立持敬”,并题联:“道岂晦于青天白日,人其危乎虎尾春冰”。题赞中有:“提醒精神,惺惺寸衷。致诚求慊,依据时中”语,这些都是对其“持敬”思想的髙度概括。他在内阳岗设帐授徒时,于自己居所题联:“先生何许人,不必详其里居,不必详其姓氏;帝乡非吾愿,忽而志在流水,忽而志在高山。”他的淡泊之志跃然纸上,至晚年仍手不释卷,力著《中庸示掌》。可见他的一生为研究与发展理学做了不懈的努力。

  王咸熙去世后,他的学生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沉痛的心情。王咸熙生前的得意门徒、理学家兼医学家杨黄绶闻先生去世不胜悲痛,挥笔书写:“北斗下来天有泪,泰山颓去地何依”的挽联。王先生的受业婿杨桢,每年都要到先生墓地祭扫,忆念往昔,感慨万端,曾抒写道:“丹桂发清秋,南村续旧游。烹茶烧荔叶,扫地折松揪。师骨埋兹土,吾生失与俦。几回凭吊罢,不觉泪双流。”学生们还十分关心先生的身后事。黄仲琴当时在香港,因抗日战争爆发,旅途不便未能来漳协理后事。他来信郑重提倡:应编印王先生的诗文集,以免珍贵材料散失;先生墓志铭当觅科甲中人有名德者为之D其再传弟子菲律宾侨领杨启泰闻讯后立即汇来巨款助建王先生的坟墓。如今位午漳州近郊、龙溪境内王咸熙讲学过的狮子岩附近和王先生墓葬已列为龙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有许多海外侨胞前来拜谒。

  王咸熙辞世数十年来,国内名流仍景慕赞颂不绝。清季宁海章一山左丞云:“龙溪理学名区,代有哲士,先朝末造,乃有王咸熙征君,真凤毛麟角也。”福州林子有提学赞誉王先生“道德文章,全国归向,所有著作宜在不朽之列。”淮安田耐慵太守称之为:“独立不惧,守道待后之巨儒。”台湾举人王选床评王先生:“深知孝悌为仁之本,尤贵身体力行,时以翼扶正学勖后人,其立身之大,持己之严,凡一言一动皆足为后人模范。”全国人大常委溥杰为王咸熙遗“寄闲亭”题联:“厚俗正蒙,地灵人杰;寄闲味道,山髙水长。”龙溪旅游局把王咸熙大字草书“乾坤正气”镌刻于漳州名胜云洞岩之峭壁,为名胜再添美景。1992年出版的《福建教育史资料集》,对王咸熙为近代教育的贡献也给予客观的记载。其中黄政写的《福建元明清教育史话》,对王咸熙创办的私塾评价是:“较正确和影响较大的私塾”。民国时期编纂的《龙溪新志初稿》和张其淦编的《清代遗民诗录》有王咸熙小传。另有王咸熙家传由张其淦撰写,墓志铭则出于清末进士、翰林院侍讲曹黄初手笔。还有厦门大学著名教授叶国庆、黄典诚也曾撰文评价王咸熙是“程朱理学在漳州晚近一”。

  节选《芗城文史资料》第23辑 郑美华撰文 

来源:龙文新闻网

备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编辑:洪婷婷

欢迎在漳州微信矩阵、今日头条上做品牌宣传,开业广告,产品推广,各种活动直播等,联系电话:18359614989(+微信同号,请备注“推广”)

历史文化源流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气候变化带给人类的挑战是现实的、严峻的、长远的。但是,我坚信,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人类必将能够应对好全球气候环境挑战,把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留给子孙后代。——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出自晋代葛洪《抱朴子·务正》。原文为:“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群智用,则庶绩不足康也。”

葛洪是东晋道教理论家和医药学家,自幼好学。因为家里贫穷,就砍柴卖钱购买纸墨,晚上认真读书学习,有时为了求学询理,哪怕有千里之远,也要跋山涉水,一定要将道理学懂弄通。因此,众人称其为抱朴之士,他遂以“抱朴子”为号。

钧是我国古代的重量单位,我们常用的成语有“千钧一发”,按照汉代的重量换算,一钧等于三十斤。庶绩,指各种事情,《尚书·尧典》有“庶绩咸熙”一词,是说国家百业兴旺的意思。

“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群智用,则庶绩不足康也。”大意就是:只要能够汇聚众人的力量,即便重达万钧的东西也不难举起来;善于运用大家的智慧,那么各项事业都不难做好。

公元76年,大汉戊己校尉耿恭,在西域陷入绝境:疏勒城外,匈奴大军压境;疏勒城内,活着的汉朝官兵,不足百人。若不是疏勒城地势高峻,匈奴骑兵无用武之地,这弹丸之城,恐怕早就破了。汉军粮食耗尽,便用水煮铠甲弓弩,吃上面的兽筋皮革。

眼见得攻城无望,匈奴人干脆断了城外的水源,为的是困死汉家将士。很快,疏勒城就被干渴煎熬,耿恭让人打井,打到十五丈,依然不见水。士兵们渴急了,就拿马粪榨汁喝。在众人绝望之际,耿恭亲自上阵,和士兵们一起挖坑运土,挖到十六丈时,深藏不露的地下水,终于喷涌而出。城中传来的欢呼声,让城外的匈奴人既惊讶又感佩,那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敬畏。

就是这几十人凭着对大汉朝的坚定信念和团结一致,彼此以诚相待,同生共死,全无二心,在这弹丸之地才能众志成城。

大雪落疏勒,孤军彻夜寒。终于,在最后一刻,他们等来了援军。在一个冰寒入骨的雪夜,他们听到了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声音:“我是范羌,朝廷派军队来接耿校尉了!”

他们几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于是爬上城头,这才看清了火炬映照下久违的面孔——风雪之中,援军旌旗猎猎。最后的守卫者,和涌入城中的战友抱头痛哭!

时人评价这帮汉家将士“节过苏武”,意思是其忠贞的品格,在苏武之上。后人每每读到这段历史,不由得潸然泪下。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的,自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历时六十六天。国民党军先后投入七个兵团、两个绥靖区,三十四个军,八十六个师,共约八十万人,出动飞机高达2957架次。

国民党投入如此巨大的力量,却换得完败结局。那么,究竟是什么决定了战场胜利的天平?

答案也许很多,陈毅曾形象地比喻:“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句话日后与淮海战役一起名扬四海,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与人民群众军民团结、鱼水情深最为生动的写照。

民工的支前是战役中最动人心弦的一幕。到了战役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支前民工的比例高达1∶9。这种空前浩大的人力动员,在以前不可想象,有的县几乎是全民动员。人民群众提出的口号是“倾家荡产,支援前线,忍受一切艰难,克服一切困苦,争取战役的胜利”。

据统计,如果把参与支前的八十八万辆小车全部连在一起,并排排成两列,能从北京连到南京。

聚沙能成塔,集腋可成裘。赢得一切胜利最深厚的伟力根源,就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

从抗洪抢险,到抗击非典,从抗震救灾,到抗击疫情,一次次伟大斗争的伟大胜利告诉我们:越是面对困难挑战,越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风雨无阻向前进。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要我们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征服,没有什么挑战不可战胜。

解决中国的问题需要众力并举,解决国际问题同样如此。只要各国以诚相待,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人类的明天必定会越来越美好!(刘同华)

我在故宫扒门缝:细数故宫那些未开放的区域

文|红小豆馆主

虽说现在故宫的开放程度很高了,但依旧有很多地方是未开放的,一道道上锁的宫门,很好奇里面是个什么样子,就只能靠扒门缝来探奇了。最近我又进宫了,专门就这些紫禁城里的门缝进行了调查。

东六宫与宁寿宫(今珍宝馆)之间,有一条长长的夹道,名叫“东筒子”,走在这条路上,高高的红墙耸立在两侧,给人一种格外的深宫之感。上图的门缝就在这条夹道的东侧,没有名字,从地图来判断,此处应当是宁寿宫里的一部分,是乐寿堂西南侧遂初堂的西小门,遂初堂是一直未曾开放的地方,从门缝里透出的景色来看,也确是多年没有粉刷的旧时风貌。

宁寿宫乐寿堂

宁寿宫地处东西六宫之外,属于干休所的性质,一般都是太妃居住的地方。前两天写过一篇乾隆朝宫女自尽的案子,当时便是太妃的居所,后来的慈禧也曾在这里的乐寿堂居住,也正是在这里,她赐死了珍妃。除了太妃,乾隆为了给嘉庆让位,最后几年也是在这里度过的,也正是由于他的大型修缮改造,让这里成为非常别具一格的一处景点。

咸熙门是咸福宫的外门,在西二长街的西侧,对着进入储秀宫的西门长泰门。我记得原来咸福宫是对外开放的,当年有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展,如今大概是修缮的原因,所以谢绝参观,最近故宫里修缮的地方很多,比如长春宫、钟粹宫、景阳宫、乾隆花园都在修缮,有很多过去的常展估计大概还要几年之后才能再见了。

说到咸福宫倒是个很有意思的宫殿,不仅有后妃居于此地,比如道光的琳贵人、成贵妃、彤贵妃,有时候皇帝也会在此小住,比如嘉庆、咸丰在先皇去世的时候,都住在这里守孝,期满后才搬回养心殿,这是除了乾清宫、养心殿,住过皇帝最多的地方。

百子门,是出离西六宫,通往重华宫、漱芳斋的大门。重华宫是乾隆当皇子时的居所,过去叫乾西五所,后来高宗登基了,将此改造,重新装修,成为他的会客厅,比如乾隆朝每年新年时的重华宫茶宴,再比如一些家庭聚会,都设置于此。它东侧的漱芳斋也是由乾隆一手打造,按《还珠格格》里的故事,小燕子不是就住在这里嘛,与重华宫一体,都是乾隆非常看重的地方。如今咸福宫正在修缮,重华宫从未开放,离百子门很远便设立了谢绝参观的牌子,也就没有机会去扒它的门缝了,只能远远地给它拍个照。

重华宫

储秀宫门缝

储秀宫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宫殿,与慈禧太后的一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咸丰二年是文宗第一次选秀,这时慈禧便以兰贵人的身份入住到了储秀宫,此后晋嫔位、妃位、贵妃位,一直都没有搬动过住处。因此,她认为储秀宫是她发迹的地方,凭什么咸丰那么多妃嫔,只有她能生了儿子并健康地活到文宗驾崩,还是风水好,所以,她在成为太后以后,还多次居住在这里。特别是光绪十年的时候,她为了给自己过50岁的大寿,特意花了63万两银子,对这里进行了装修,并把储秀宫与翊坤宫之间的围墙打掉,使两宫连通一气,四进院落都归她所有。

在如今的修缮大潮中,储秀宫自然也在其列,原本四座院落的宫殿,现在只开放了靠南的三进,最后一进院落上着锁,现在我们只能透过门缝,看到全豹的一斑,希望能够早日恢复开放吧。

乾清宫东暖阁内

养心殿从2015年开始进入数年的大型修缮,已经两年多没有跟游人见面了,前些时还有新闻报出了养心殿修缮时发现云母瓦片的事。以前餐馆养心殿,都是从乾清门西侧,与军机处之间的内右门进入,在西二长街的南段西侧有两座门,靠北的门叫遵义门,可以直达养心门,由此进入养心殿。以前到养心殿参观,可以看到乾隆最爱的书法【三希堂】,以及当年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的陈设,以及皇上翻牌子时,后宫嫔妃们共同等待消息的燕喜堂。如今透过门缝,只能看到一座琉璃影壁,以及一座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牌,就等着养心殿重新对外开放了。

其实养心殿建筑群中还有一处不为人知的地方,但说出来所有人都会感兴趣,这就是皇上家的御膳房。西二长街南段西侧的第一道小门,便是当年进入御膳房的宫门,我们现在透过门缝,还能看到一排长房,这就是当年御膳房的办公地点。

当然,我在本号的很多文章中都说过,其实御膳房并不是一个做大锅饭的大食堂,内中分很多个组,不同的组分别伺候不同的人,由于皇上常住养心殿,所以皇上的膳房便在养心殿外,其他后妃的膳房也都在他们的宫殿的东南处。由于清宫有常住郊区园林的习惯,也就是冬天会在这里居住,北京的冬天又都挂西北风,所以把厨房安放在东南角,风一来,做饭的油烟就就刮到院外了,不会影响院里的主子。

说到御膳房,其实故宫里还有一处,在另一处门缝里。三大殿的东墙外,离珍宝馆很近的地方,是紫禁城里的南三所,西侧便是御茶膳房。当年听故宫博物院的丁孟先生说起过,一直用于博物院的内部使用,从未开放过,那天我去的那会儿,正好赶上开了半扇门,这就不用扒门缝了,里面应该是正在大兴土木,也许不久的将来,说不好就对外开放了。

说到这,估计会有很多朋友会发出疑问,这御膳房和御茶膳房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还要在不同的位置?御茶膳房是总管宫廷饮食的办事机构,隶属于内务府,其中还分内膳房和外膳房,以及各宫的膳房,包括皇太后的小厨房。前两天我去档案馆查档案,发现从道光朝开始,这些膳房都有明确的采买食材的种类和价格的记录,每个月都有明细,极其详细。比如光绪三十三年五月,内膳房用姜、蒜、口蘑、淮麯、花椒等一系列食品,每斤报价多少,实价是多少,共用银667.6357两,外膳房共用银147.482两。

内膳房的功用比较好理解,就是帝后的日常饮食所需,但外膳房具体是给什么人做饭的,至今在各种档案、则例中并未见到,以现在所掌握的情况来看,只能推测是王公及外臣进后宫饮宴时,他们的饮食由外膳房来负责。毕竟,前朝的大宴,又是另一个承办单位,那就是光禄寺。

午门是故宫博物院的大门,午门内东侧有一座协和门,可能是很多人没有太注意的,毕竟来了故宫,一般都是直奔中轴线上的三大殿、乾清宫的。其实在协和门外,还有一些隐秘的所在,比如南侧的一座小院,与文华殿相对,从未对外开放过。透过门缝,可以看到这里正在进行施工,也许过个一两年便大家便可以一饱眼福了。

这座小院其实是大有来头的,是当年的内阁大堂,也就是大学士们在此办公的地方。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取消了沿袭上千年的宰相制度,从永乐皇帝开始,渐渐演化出由内阁大学士辅政的政治体制,国家大事,基本先由大学士们商议后写好办事意见,写在一张小条上,送到皇帝手里,根据他们的意见,或是盖章批准,或是再行他议,是为“票拟”制度。

到了清代,虽然有康熙朝的南书房和后来的军机处,最重大的军机政要已经不在内阁办理,但是一般性的日常事务,依旧在这座小院,也就是内阁大堂中完成,而且内阁大学士依旧是官员中最为重要的,官高一品,位极人臣,说的就是他们。如果过两年,故宫博物院能在此恢复当年大学士们办公的场景的话,那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紫禁城已经600多年了,故宫博物院建院也90多年了,这里发生了太多太多的故事,不要说那些巍峨华美的建筑,那些尘封数百年的后宫角逐,就单单在如今未开放区门缝里看到的世界,都有着无数精彩的故事。本期扒门缝到此暂告一段落,等待着下次进宫再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