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城市地理小知识 — 北京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位于中国的北部平原上。它的地理坐标是北纬39°54'到41°8',东经115°25'到117°30'之间。
北京市总面积为1.6万平方公里,辖14个区和2个县。城市自然地理特征主要有两条河流:母亲河——海河和北京中心的南北向山脉——燕山山脉。北京市也有一些丘陵、湖泊和湿地。
北京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和秋季相对较短,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北京是中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的中心。它有许多重要的历史遗迹和旅游景点,如故宫、天安门广场和长城等。此外,北京还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拥有许多国内外企业的总部或分支机构。
总体而言,北京在地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城市。
图说地球‖富士山
富士山
新干线列车和富士山(Hans-johnson,2017)
富士山底湖泊清晨(Julian Ryall,2018)
富士山远景(Alpsdake,2016)
红叶见顷(Yuga Kurita)
富士山位置(Google Earth,2019)
富士山(Mount Fuji)是日本最为著名的地理标志,也是日本人心中的神山。它高3776m,为日本第一高峰,火山口直径为780 m,深度为240 m。位于东京(Tokyo)西南部约100km的太平洋海岸附近,横跨静冈县(Shizuoka)、山梨县(Yamanashi),经纬坐标为(35° 21′ 29″ N, 138° 43′ 52″ E)。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上一次喷发时间为1707—1708年,其顶部异常对称的圆锥体火山口每年被雪覆盖约5个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2013年6月22日将富士山及相关古迹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富士山通常和樱花一起被用作日本的象征。
富士山俯视图(NASA ISS002-E-6971)
富士山位于几大板块交界处,分别是欧亚板块、北美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这三个板块分别形成了日本的西部、东部和伊豆半岛。太平洋板块和这些板块相互作用,从而导致火山活动和频繁的地震活动。
地质学上的富士山是典型的成层火山,它拥有这种火山特有的美丽线条,其山体形成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先小御岳(せんこみたけ)火山;2、小御岳(こみたけ)火山;3、古富士(こふじ)火山;4、新富士(しんふじ)火山。大约十万年前,“古富士”形成于小御岳的山顶,现代的“新富士”形成于大约一万年前的古富士山顶。
富士山构造简图(修改自百度百科)
富士山和樱花是日本的两大标志(Wikimedia)
《富岳三十六景》对富士山的描绘,东海道品川御殿山不二 (Goten-yama-hill, Shinagawa on the Tōkaidō)
《富岳三十六景》对富士山的描绘,神奈川冲浪里( The Great Wave off Kanagawa)
当日月光辉正好落在山顶时,光芒四射的太阳像一颗镶嵌在尖端的钻石,于是被称作「钻石富士山」,这样的瞬间每年最多只出现两次。另外,温柔皎洁的月亮则是「珍珠富士」。(Yuga Kurita)
「逆富士」,顾名思义就是湖面的倒影中也有一座完整的富士山(Yuga Kurita)
流星划过富士山顶(Yuga Kurita)
还有不能不提的「笠云」,在秋冬时节十分常见,是富士山一顶独特的小帽子 (Yuga Kurita)
云朵环绕富士山,周边地区中许多能看到山景的地方都被称作「富士见」(Yuga Kurita)
富士山顶峰日出(Wikimedia)
夜幕下的富士山(Yuga Kurita)
安静伫立的富士山(Yuga Kurita)
拍摄于山体陡峭的伊豆半岛西岸(Wikimedia)
东京新宿楼群和背后的富士山(Morio,2009)
横滨背后的富士山(Yokohama,2007)
山梨县甲府市夜景和背后的富士山(Kōfu, Yamanashi,2010)
参考文献
[1] http://www.fujisan-climb.jp/en/
[2] https://www.yamanashi-kankou.jp/foreign/english/spot/p1_4727.html
[3] http://wikipedia.moesalih.com/Mount_Fuji
[4] https://www.britannica.com/place/Mount-Fuji
[5]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E5%AF%8C%E5%A3%AB%E5%B1%B1
[6]https://medium.com/@wangziyi/%E5%AF%8C%E5%B2%B3%E4%B8%89%E5%8D%81%E5%85%AD%E6%99%AF-thirty-six-views-of-mount-fuji-bbf69a48bdc8
美编:卢阳阳
校对: 张 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