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庆被撕战歌非同凡响:有多少夫妻没做到死别,就“生离”了
继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摔杯”事件,李国庆和俞渝夫妻的事件继续发酵,10月23日晚,当当网董事长俞渝于给出回应,在朋友圈曝出李国庆几条“罪状”,条条都是猛料。俞渝终于收不住阵脚,开启了手撕亲夫模式。真的是这边还没消停,那边风波又起。
摔杯子事件
我们都知道“生离死别”是很难再见面的离别或永久的离别的意思,虽然悲伤,但是拥有一份坚持。而《为焦仲卿妻作》诗中也说到:“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可见人与人之间尤其是夫妻之间做一次”生离死别“都是一生的事。
可是,我们现在眼目中的很多夫妻地却用行动曲解了”生离死别“的真正含义,没等白头偕老、生离死别的时候,却都在活着的时候离了。不得不说,这是人世间一大憾事。
人家夫妻走到头了,你悲悲戚戚也是浪费感情,可是,”一日夫妻百日恩“,不能一起走下去了,咱能不能体面一点、大度一点结束,也好让我们爱情”结的伟大,离的光荣“行不行?可惜不行。
他们夫妻那些猛料,我一概不感兴趣,我仅仅在思考一个问题:一段婚姻里到底还有多少夫妻没做到死别,就“生离”了。
小老百姓有小老百姓的撕法,公众人物有公众人物的撕法,比如李国庆夫妻。
真的走不下去,能不能放下彼此,各自安好,不要互撕李国庆和俞渝夫妻离婚应是板上钉钉的事,但是,离婚至于掀起这么大的风浪,来为他们的离婚开启欢送曲吗?除了《电影非诚勿扰2》里香山和芒果离婚仪式外,离婚闹这么大动静出来恐怕要数李国庆夫妻了。除非,这是他们的策略。
温柔以待不好吗
夫妻反目,各撕其短,他们畅快淋漓过了嘴瘾,有没有考虑下孩子的感受?李国庆口口声声说,为了孩子隐忍了俞渝23年,可是,23年都忍过来了,为什么不能为了孩子,私底下解决你们的恩恩怨怨呢?有没有考虑下,你们作为公众人物互撕的旗帜下,有多少夫妻感慨婚姻有风险,结婚需慎行。真的做不到好说好散,也应该学学马伊俐处理她和文章之间的关系。出于对婚姻的敬畏,文章出轨时,马伊俐以“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原谅了他,六年之后,两人过不去,那就互不勉强。马伊俐说,我认你就是一个玻璃杯子杯子,我放下时,你就是玻璃渣子。
虽然没有像李国庆那样在直播现场愤摔杯子把主持人吓坏,但是这渣子放下得掷地有声,令人沉思。要你时,有要你时的宽容,不要你时,有不要你的气度。这才叫真正的放下。
如果你发现,你对一个人还不能做到收放自如时,说明那个人在你心里还占有一席之地。所以,越是生气,除了说明你的不成熟外,什么都不能解决。
当然,我们生活中还是不乏出于对婚姻的尊重和敬畏,他们都在努力卫护自己婚姻的尊严。
婚姻保卫战中都应该有一颗“自觉心”《爱情保卫战》节目的涂磊以犀利哥著称,但是他对自己的婚姻却温柔以待。他作为一个公众主持人,按理和嘉宾来一个友谊的拥抱很正常,但是,他除了同性和身体有残疾的嘉宾,他拒绝与异性拥抱。老婆都说没事,他自己却坚决拒绝,他说这是对婚姻的一种”自觉“心,他不想滥用。
涂磊犀利的主持风格以及面无表情、缺乏喜感的神态,确实没有给我带来过好印象,可是,事情总归是一码归一码,他对婚姻的“自觉心”我还是赞同的。即便在中国,给嘉宾拥抱一下,确实无可厚非,但是,当你把拒绝与异性拥抱作为婚姻中自律的一个信条时,那意义就不一样了。
涂磊妻子确实也是出自真心说,拥抱一下没什么,但是,当她听到涂磊的“自觉心”无声的表白后,这种信息比999朵玫瑰要强百倍,不是吗?
涂磊的自觉心
他在一个头条告白季的话题下,向妻子表达了一份长达14年的告白,最后一句就写到”老婆,往后余生,我们只会有死别,不会有生离!“
你可能觉得涂磊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他说的都是金句,他在头条说一声,说今天吃得真好,评论区里会跟着成千上万的读者今天的晚上都特别香甜,这是他名人效应带来的。
无独有偶,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位“婚姻洁癖”的同事,我们每次参加个活动,大家都搭有车一族的车,共同前往。但是我这同事的副驾上从来不让任何人触碰,他说那是他老婆的座位。
平时,男同志在一起开个玩笑都没问题,但是,多少带点说到他老婆的开玩笑的话语,他马上就能把脸拉下来,时间长了,大家都知道他有这“毛病”,事实上,这些都不是他老婆“教”的,这都是他自己自觉自愿执行。因为,他觉得不尊重婚姻,就是亵渎婚姻。
婚姻保鲜的玄机竟然是“因为我爱你”可能很多小老百姓的婚姻生活不会像公众人物那么兴师动众,但是婚姻经历七年之痒,充满柴米油盐味道的婚姻生活毕竟没有爱情的芳香,两个人多多少少会在婚姻中出现油腻和倦怠。这时候,如果再出现些别的新鲜元素,婚姻有可能就面临着“生离”的尴尬。
所以,在婚姻中,我们真的应该思考下,如何让我们的婚姻具有持久性,让我们的夫妻两人久处不厌。
今天是李咏去世一周年的日子,哈文的“只愿岁岁平安,即使生生不见”十二字文道出一年来对李咏的思念,也让我们这些吃瓜群众泪目。李咏写给哈文的《吾妻哈文》却是极好地诠释了爱情、婚姻的保鲜玄机。
李咏把老婆形容成像塑料花,意在永不凋谢。而就是这朵查塑料花,却改变了李咏的一生。李咏曾经作为央视名嘴主持过多类言语类的节目,要说他不会说话,那真是睁眼说瞎话,可李咏说,他害怕哈文。只要哈文一瞪眼,一生气,李咏就像老鼠见了猫。
“我怕她”李咏竟然能一脸的幸福相说“我怕她”,怕到什么地步?李咏给哈文给了个“劈头士”的外号,那将意味着,哈文一发威,一“劈头”,李咏就噤若寒蝉,绝不顶嘴。
果真央视的一哥名嘴就那么怕老婆?玄机就在这里。
李咏和哈文
李咏说:“男人向自己心爱的女人认错是一种美德。我还给自己的美德想了个寓意深远的说法:成熟的稻子总弯腰,我弯腰,因为我成熟。
思来想去,我决定放弃一切有关揭竿起义的想法。因为我在意她的感受,我起义,她难受,我更难受。她“劈头士”,她痛快,我也痛快。
“我怕她,是因为我爱她”只要婚姻里还有“我爱你”这三个字的位置在,一个大男人,你怕她三分又何妨?
婚姻的实质到底是买卖还是办企业土地需要耕耘,婚姻当然也需要经营。在李咏的《吾妻哈文》中,他还讲了关于婚姻的经营问题。李咏认为,夫妻结合有点儿像做买卖,第一次合作成功,纯粹自愿、双赢,但是夫妻之间的合作,不是做一桩买卖就完,需要长期合作, 这个买卖即使不赚钱,也要把合作关系也得维持好,为长期的合作做准备。这就是婚姻的经营问题。
事实上,婚姻不光要用心经营,还需要积少成多地蓄积。就像我们小孩子用的储钱罐一样,你今天放进去一分钱,明天再放进去一分钱,时间长了,把储钱罐的总开关一开,白花花的零钱从那个小口流出来时,你终于感觉出来蓄积的力量。
命运给人开玩笑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在李咏和哈文感情蓄积爆发的黄金时刻,却让李咏和哈文的婚姻成了“死别”。我们多么希望,哈文多么希望,哪怕李咏和她“生离”,如果能留住他的生命,她愿意拿婚姻来换取。她宁愿舍弃婚姻,也要保全他的生命。这应该就是婚姻的真谛!可惜,天妒英才,李咏已经去世一年。
婚姻也一样,两个人不需要做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每天哪怕给她掖掖被角,她都会感到来自你的温暖。每天哪怕给他轻轻地放一杯热茶,他都会感觉出生活的幸福味。而且这个感情的蓄积还会产生经利,即使以后两个遭遇没有意料到的麻烦,对方都会念及对方的好,不至于大打出手。
同理,李国庆能闹到今天这样的结局,他们平时也是攒够了足够的抱怨和不沟通,东窗事发时,恨不得把对方捏死的心都有,所以,他们平时积攒的怨气,爆发出来的就是互相指责。
薛兆丰的婚姻观
而著名的经济学家导师薛兆丰的眼中的结婚,就是办家族企业,两个人结婚签的是一张终生批发的期货合同,他分析的是婚姻的双方对于财产的支配和拥有问题,这里我借着他“起草”的这份合同说婚姻的经营问题。
男女双方因为生理、家庭等关系的不对等,因此,在这份合同里男妇双方能提供的资源也不一样,就像一个企业有大股东和小股东一样,男女双方在这份合同里,还会因为时间的不同,提供的资源也会出现错时效应。
这份合同的早期一般是女方会在生育、抚养家庭、照顾家庭上早一点付出,而男方则虽然起步晚,却在晚一点的时间负责收获时投入资源,所以,表面看起来男方似乎是最大的股东,可女方前期的投入也必须考虑在内,男方必须体谅到这一点。
表面看似资源的分配,实质双方对这份合约的经营问题,企业发展下去,没有良好的运作,这个企业怎么能活起来。可惜,懂得经营当当网的李国庆、俞渝夫妻却不懂得,夫妻婚姻经营之道。可见,也许婚姻的经营除了有过硬的技术理念外,还需要很高的情商才能破除婚姻中的死结。
今日互动:生活中你们自己的婚姻经营得怎么样?是天天像李国庆夫妻那样互撕成性?还是像李咏那样,宁愿当一个妻管严?还是像涂磊这样,把婚姻当成个宝贝藏在自己的“自觉心”里?你也有发言权!
我是初心微视界,用小小的视界,看大大的世界,和你一起读读书,品品书,看看世间平常事,听听来自天籁的声音!
人生中最难受的事情莫过于生离死别
人生中最难受的事情莫过于生离死别。生离虽难,但总还有他日重聚之望,而一旦死别则成永诀。
所谓的人生三大不幸:幼年丧父 (或母);中年丧妻 (或夫);老年丧子 (或女、或婿),更加让当事者痛断肝肠。因而,对死者家属的慰问是十分必要的。安慰死者亲属不仅仅是表示同情,或者相伴流泪。一般来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死者亲属的身体健康状况。因为过度的悲伤和因对死者临终前连日侍奉的劳累 (特别是久病不愈),会使死者亲属的体力下降,甚至因哀伤过度而致病。如果本来就患有慢性重症的,则更应劝其节哀止悲。此时,可以找几个平日知心的朋友一起相劝,尽量转移话题,分散其注意力。对于特别会引起亲人悲伤的送葬或火化场面,如死者亲属身体多病或年迈,则应劝阻其不要去现场,以免因悲恸过分而发生意外。
(2)了解死者亲属在死者去世后的主要思想顾虑,或是家庭困难,或是子女教育,或是有未竟之遗业。对此,要有的放矢地做好劝慰。如需通过组织、亲友、师长或子弟解决的,则应积极协助解决。以使亲属打消顾虑,减轻忧虑和悲痛。
(3)针对亲属的喜好,拣他 (或她)高兴的事多讲。例如亲人虽已亡故,但子女们已经成才,且学有长进,工作有成绩的,则应多多提及子女的情况,使家属看到希望。如果能让子女同时进行劝慰,效果可能更好。
(4)如死者亲属由于悲痛而对丧事的料理或接待工作有所疏忽或不周之处,都应予以谅解,不仅如此,还要积极配合家属处理好各项事务,决不要因小事而心存芥蒂,以致使死者家属更加伤心和悲痛
不管是生离还是死别,终究都是一种离开的方式,一种普遍的现象
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熟悉了,却还是要说再见。
1 .岁月无声,宴终人散前段时间,老班长出差到贵阳,我跟他打了一夜麻将,打麻将之余说到同学聚会的事。他说虽然他是班长,但与其他同学联系不多,我联系应该多些,看看什么时候召集一下,毕竟大家毕业都有八年了,再晃两年就十年了,怎么说也得来个十年聚会啊!
老班长说得没错,在大家眼中,我算是与其他同学联系“比较多”的那个人。只是说来惭愧,我暗地里扳指一算,所谓比较多,也差不多等于屈指可数。想想四年同窗,朝夕相处,谁跟谁都跟亲兄弟亲姐妹似的。一毕业,说走就走,说分就分,于是天南地北各自相忘于江湖。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稍一回忆起来,还能想起他们的模样。
美丽的象牙塔承载着青春年华地回忆
拿大飞来说,以前同一个寝室的,都不知道在一起玩烂了多少副扑克牌,我和他现在相距也就两三百公里,但毕业后我们基本上就没有再见过面。前段时间看到他的微信头像变成了一个大胖子,完全不见他曾经在球场上健步如飞、潇洒自如的半点影子了。
老李呢,上大学时和我是上下铺,现在知道他,还是通过他老婆的微信才了解了一些。至于胖子,我曾经还跟他打过架,两年前仅止于在QQ上联系过。
同一个寝室“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都这样疏远了,更不要提其他人,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在记忆中的排位差不多都变成了路人甲。同窗友谊,但若无特殊原因,几乎没有联络。当然,大学毕业至今,除了同在一个城市的几位之外,也有一些同学远道而来在贵阳得以小聚,只是宴终人散,岁月无声。
岁月如此静好,如棉花糖又软又甜
2.青山不改,绿水长留。 就此别过,后会无期说真的,人生走过三十年,我不知道自己认识的人到底有多少,但是,在记忆里留下痕迹的,知道有这么个人,还能隐约记得起名字,或者想得起模样的,应该数以千计。如果再加上那些曾经认识的现在想不起来的,数以万计都应该不算过分。只是这些人,在我的生命里一闪而过,就像流星对于天空的缘分一样,只是一瞬间的时光。后会有期只是美好的愿望,在现实的情况下,此别已是缘了,后会多半无期。
好朋友小柯,他曾经暗恋过一个初中的同班同学,此后数年念念不忘,最大的愿望是想看看她现在是什么样子。只是,小柯虽然去了曾经的学校,还去了她的家乡,但她已经搬走,没有了消息。哪怕再刻意,也追不回那一段想要挽留的缘分。小柯特别沮丧,说:“其实,我也没想怎么的,就想再看看她罢了。”我安慰他说:“见面也是需要缘分的,或者,她现在应该过得很好,不想被打扰吧。”
不管怎么说,当初轻描淡写的分别,现在虽非生死,却也可能永不相见了。其实,我也是如此,有很多不舍得的人,一样一朝离别,后会无期。
你在我心中的样子定格在18岁
小学后几年,我是在一个叫苦竹寨的山村里度过的。在这里,我有两位很好的朋友,一位是我的小学老师汪忠和先生,一位是叫文竹的女孩子。汪老师可以说是我的恩师,在转学之前我是一个“混世大魔王”,经常在教室里捣乱打架,对抗老师。来到这所乡村小学后,汪老师待我如同父子,在他的鼓励下我完成了蜕变,并从此一直以优秀学生的形象直到大学毕业。
记忆里,汪老师一直在鼓励我。比如我做错了一道题,他不会批评,而是说:“你肯定会的,就是有点大意,如果你能每次做完后仔细检查一下,肯定不会错,你是我见过最善于学习的学生。”
从此以后,我几乎年年都拿全校第一名,并且他带给我的自信心让我受益至今。我一直想,等有一天我有出息了,我会去看汪老师,会让他为我感到骄傲。虽然我读了很多年的书,经历了很多老师,但在内心深处,他才叫恩师。很遗憾,在我升入初中的第二年汪老师就患病去世了。这么多年,对他的感激,我偶尔只能通过文字聊以自慰。
老师教会我们很多书本中没有的知识
至于文竹,她比我们都大些,是个有些微胖的女孩。我是班长,她是学习委员,我们常常在一起讨论学习的事情。其他同学经常打趣我们,说我们像两口子。我们之间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但我一直觉得她特别好,笑起来很温暖。很多年过去了,所有的小学同学中我只记住了她一个人的名字。但我们很多年没见面了,恐怕现在她站在对面我也认不出来。
毕竟,二十年能改变的东西很多。这其中包括一个人的容貌,甚至一座城市的容貌,或整个世界的容貌。上初中后也结交了几个好朋友,他们甚至和我一起打过架、抽过烟、喝过酒。有一些人我现在还能偶尔想起他们的名字,回忆起他们的样子,但也仅此而已。哪怕是我暗恋的女主角燕子,我们一起走过了初中三年,但初中毕业后也只见过一次面。
不知道未来是否有缘再见,但未来总是谜,谁又能预料会发生什么。然后是高中,高中现在联系的同学还有几个,但大多数都天南地北的很难往来。即便是关系比较好的那几个,也仅止于在网上瞎扯几句,现实中几无交集。很多人大概都像我一样,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大学毕业,校园生活十几载,同窗者应该也有几百个吧。但是,当走出学校三五年后,闭上眼睛一个一个地数,能记得起来几个人的名字?寥寥无几,更不要说见面了。
当然,我并不是说记住所有的人就一定是好事,相反,我觉得各自天涯才是最美好的结局,至少这样的人生会轻松很多,没有必要把所有的包袱都背负。只是对于缘分来说,来了就来了,去了就去了,想起来未免感慨。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3 .人们常将“生离死别”并举,事实上,有很多的离别与死亡并没有什么两样都是有这么一个人,曾经在你的生活中出现,但可能以后一辈子后会无期了。只是生离或有再见时,死别已经破灭了所有的希望,所以前者多伤感,后者必伤悲。说到死别,记得有一位老先生曾对我说:“不因年老气馁,不为年少猖狂,因为你不知道谁活得比谁更长。”
我特别喜欢他的这种态度,也特别被他这一番话震撼。那些你以为他们并不会离你而去的人,可能一不小心就离你而去了;那些你时时小心着,以为他们随时会离你而去的人,可能很多年了依然还在。虽然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这个世界有太多偶然的事情发生。在我的记忆里,有四个年轻的生命飞逝而去最令人印象深刻,想到就会心痛。
第一个人叫老马,我们是一个村子的。我记得老马写一手好字,当时我们村的一位老人说,老马这一辈子就算什么也不会,凭这一手字就不愁没饭吃。那时候我们都很崇拜老马,每年春节,整个村子的对联都是他写的,给人的感觉是他特别有文化。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十八岁那年老马就去了——他骑着自行车在下坡路上被大卡车撞飞,在医院里抢救了两天,但没有抢救过来。我姐跟我讲的时候,我根本不相信。
生命是可贵的,一定要时刻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第二个人叫石军,我高中时的同班同学。我们是尖子班,他是尖子班里的尖子,当年我们县的理科高考状元。大学毕业那一年,他去山西某地考察煤矿,下到矿井底下就发生了垮塌事故,没有再上来。这个消息是另一位同学告诉我的,让人想哭。
第三个人叫娟子,一个漂亮的女生,大学时我们是一个系的。大学毕业那一年,我们都在忙,参加各种考试和找工作。有一天,消息传来说她出事了——她在去参加考试的路上出了车祸,当场死亡。当辅导员告诉大家这一消息时,一片寂静。
第四个人,是我的妻弟,今年重阳节出的事。他在做工程的时候从高空坠落,抢救一天之后去世。他走的时候,我就在旁边,亲眼看着医生最后也无能为力。而在意外发生之前,他还说过未来两年想来贵阳发展,贵阳气候好,适合居住。
其实,生命挺脆弱、挺偶然的,你根本不知道这一切什么时候会结束。所以,一生饱受病痛折磨的史铁生说:“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不管是生离还是死别,终究都是一种离开的方式,一种普遍的现象。这是人力所不能阻止的。
珍惜当下,做最好的自己
4 .结语回想起那些短促的生命,那些短暂的相聚,都会像锯齿一样慢慢地撕裂我内心的脆弱。没有谁等得起,不管是奋斗,是行善,甚至是表达爱,都一样。虽然我知道就算马上行动也未必能尽善尽美,但结束在追求的路上,也是对充实生命最好的交代了。
活好现在,时不我待,珍惜每一秒能与那些有缘在一起的人的美好时光吧。因为,有一天你们分别了,说起来轻描淡写的分别可能也叫永远——因为缘分很奇怪,生命很玄妙。我们都只是苍穹里的一粒尘埃,只能做好自己,珍惜当下。一辈子真的很短,请别说来日方长,世界其实很大,后会多半无期。
作者:三月楚歌《你的人生需要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