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姻缘

羊加几加又念什么(几加又念什么)

羊加几加又念什么(几加又念什么)

晚潮|一个“又”字,让陈亮和吕祖谦委屈了吗?

潮新闻客户端 王文政

大约2004年,我拜访永康坡堂徐先生。坡堂割爱赠我厚本邓广铭点校《陈亮集(增订本)》。归而浏览之,得知龙川陈同甫(1143.10.21—1194.3.22.之后)留有两篇祭东莱吕祖谦(1137—1181)先生文:《祭吕东莱文》《又祭吕东莱文》,一长一短,一详一略,一前一后。眼前一亮,因为《东莱吕太史文集》中只附录前一篇。众多祭者有两篇以上祭文的,除了龙川,只有吕孝祥、戴在伯合署的先后三篇祭文。但我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疑问,搁在脑海里19年。

陈亮像。取自明万历郑仲元刻本《龙川先生文集》,北京大学藏。

先看陈亮(同甫)《祭吕东莱文》:

维淳熙八年岁次辛丑秋七月二十九日癸卯,东莱先生以疾卒于家,越四日丙午,从表弟永康陈亮奔哭其柩。越九月甲戌朔,始西向陈薄币于庭,再拜遣香烛茶酒之酹:呜呼!孔氏之家法,儒者世守之。得其粗而遗其精,则流而为度数形名;圣人之妙用,英

豪窃闻之,徇其流而忘其源,则变而为权谲纵横,故孝悌忠信常不足以趋天下之变,而才术辨智常不足以定天下之经。在人道无一事之可少,而人心有万变之难明。虽高明之独见,犹小智之自营;虽笃厚而守正,犹孤垒之易倾。盖尝欲整两汉而下,庶几及见三

代之英。岂曰自我,成之在兄。方夜半之剧论,叹古来之未曾;讲观象之妙理,得应时之成能。谓人物之间出,非天意之徒生。兄独疑其未通,我自变量而力争。岂其于无事之时,而已怀厌世之情。俄遂罹于末疾,喜未替于仪刑。何所遭之太惨,曾不假于余龄!将博学多识,使人无自立之地;而本末具举,虽天亦有所未平邪!兄尝诵子皮之言,曰:“虎帅以听,孰敢违子!”人之云亡,举者莫胜。假设有圣人之宏才,又将待几年而后成!孰知夫一觞之恸,徒以拂千古之膺!伯牙之琴,已分其不可复鼔,而洞山之灯,忍使其遂无所承!眇方来之难恃,尚既往之有灵。呜呼哀哉!尚飨!

此祭文开头告知:淳熙八年辛丑(1181)七月二十九日,吕东莱先生因疾逝世于婺城家,过了四天(“越四日丙午”,含二十九日、三十日、八月初一、初二),即八月初二(丙午),陈亮奔婺城哭吕兄灵柩。“越九月”——过了九个月:有两种推算,一是按“越四日丙午”例,淳熙九年三月初四(甲戌)清晨(七月算起第九个月);或四月推算则没有“甲戌”日(八月算起第九个月)。无疑上述《祭吕东莱文》这个致祭时间是淳熙九年三月初四(甲戌)清晨。这天陈同甫于家置香烛清酒,西向明招山,遥祭吕东莱先生,并奉诵此文倾诉哀悼。将褒扬、惋惜和自怜之情,感谢知己之恩,忍哀传薪之意,可谓百感交集,融于一文一祭之中。

至于为什么龙川会在淳熙九年三月初四这一天庄重遥祭,三思不得其解,有待于高人点化。

而《又祭吕东莱文》,不但没述写时间,而且是“又祭”。——是淳熙九年四月以后写的?

疑问越来越重。为什么陈龙川九个月以后才有祭文?

据说陈亮、吕祖谦讲学之地五峰书院。图选自清代程尚斐《五峰书院志》。

陈龙川自称是吕东莱的从表弟,祭文中却称东莱为“先生”,即自称门人。但东莱从来都是把龙川看作好友的,从来没有因为是个布衣而轻视他,一直浓浓地鼓励他的学术与举业。《宋元学案·东莱学案》是把陈亮列为东莱“学侣”的。笔者则认为陈亮可以作为吕子的“讲友”。而且,不仅龙川经常访问丽泽和明招,讨教“文”“史”;而且东莱也经常约谈龙川于明招山,回答或讨论学术问题。龙川视自己与东莱的关系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关系,“伯牙之琴,已分其不可复鼔”。

这样的缘分,祭文怎会落在众士之后呢?——况且在葬礼(淳熙八年十一月初三)之前,甚至本年中,陈龙川不可能不致祭文。

最近我把关于东莱祭文64人的46篇祭文,排了一个时序,龙川的《祭吕东莱文》排在第38篇之后。不应该呵!840年的蹊跷,拙我如何拎得清呢?细想这事危及龙川品格,伤及浙东两位学派领袖的友情与世态。又不能不辩!龙川也怕人误解呵!

但我又不怀疑龙川的为人,更不怀疑东莱对龙川的厚遇,尤其不怀疑龙川对东莱的爱戴。文书中记载不在此赘述。

无奈再读龙川两祭,忽然我心海有“桃花源”一小洞开出。胡先生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如果《又祭吕东莱文》,不是“又”呢?

只有反复阅读龙川两祭。《又祭吕东莱文》:

惟兄天资之高,地望之最,学力之深,心事之伟,无一不具,其来未已。羣贤凋谢,屹然山峙。兄又弃去,我存曷以!一代人物,风流尽矣。生也何为?莫解此理。彼岂无人,惧非书耳。昔兄之存,众慕如蚁。我独从横,无所统纪。如彼扁舟,乱流而济。观

者耸然,我行如砥。事固多变,中江乃尔。三日新妇,请从今始。念此哽咽,泪落如洗。巵酒豆肉,非以为礼。

《又祭吕东莱文》,是龙川的《首祭吕东莱文》,如何?

龙川的《祭吕东莱文》称八月初二日(丙午),奔婺哭灵。没有述说此时有无吟诵祭文、哀诗之类的。按时风而推,龙川不可能只是哭哭拜拜哭哭,一步三回头而归,必按时士之例奉诵祭文的。而同出《陈亮集》卷三十二的《又祭吕东莱文》,未署明时间,从篇幅、文句、首尾来看,正可拟为本次即哀短祭文,“又”字为后人所加。

龙川是金华县外第一个现场致祭东莱的友人,他得到报丧起码已经是三十日了。他立即考虑动身从家里到丽泽,约两百里路,得须一整天以上、或一天半的时间吧,“越四日丙午”初二临祭,已经相当快速了。在他的前一天是金华本邑的吕子门生吕孝祥与戴在伯,合致祭文一篇。通过祭文,龙川给东莱人生作了一个私家小结,对自己向亡灵表了一个态,“三日新妇,请从今始”。

“三日新妇,请从今始”,遍校三四种权威版本,这个“妇”字,都是不错的。七月二十九日,东莱过世。三十日,八月初一,初二(丙午),阴阳分离正好三整天,同甫把自己比喻成一个新媳妇,从此以后没有了东莱的视督,只有自个自觉“清慎勤”了,好自为之了。因为赶祭时间紧张,同甫没有写上祭文的常规开头结尾,口头说着即成;他道歉自己远程,匆忙奔丧之间,没有摆设祭品,只有吟诵此文。

祭礼罢,双方匆忙之中,这份《又祭吕东莱文》,同甫没有留给吕祖俭等,所以《东莱吕太史文集》中没有这篇,只有前者。同甫将之带回了家,并没有注上时间。次年转交《祭吕东莱文》时,又没有一并转交《又祭吕东莱文》。直到后人编辑《龙川集》时,有了两篇同题,编者又不知就里,只好加上了一个“又”字,以示区别。变成置之于后,增添了后人读解的麻烦。

蹊跷大约如此而已,一切都通了。至于《祭吕东莱文》句“越九月甲戌朔”,在民国颜虚心《陈龙川年谱》淳熙八年七月二十九日《祭吕东莱文》中“越九日辛亥朔”。此大异之日,遍查东莱、龙川两文集各三四种,无得出处。“九日”当为“九月”之误。常理八天之内,不会行两祭,甚至奉两文吧。

唉,一个800多年的“又”字,误导了我19年。当然也怪我文字功底不够、世情不透。

虽然这事东莱和龙川、大愚,各自心里都是明镜似的。建议《龙川集》重订时,在《又祭吕东莱文》题下作一脚注:“该文作于淳熙八年八月初二丙午。”“龙川年谱”则补之。则如何?

但是小纠结之余,心里还是有一个别人难以理解的小兴奋。于是赶在端午前初一有了这篇拙文。

想来东莱和大愚会微笑着!龙川会吟几句诗吗?

(2023.6.16—18)

“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型啃老”正流行 板子该打谁身上

来源:中国青年报

随着经济的发展,年轻人的成长期变得越来越长,他们普遍晚熟,也更依赖父母

“新型啃老”正流行 板子该打谁身上

嫌儿媳妇太懒多说了几句,没想到人家抱着孩子、拉着老公一摔门,走了!最近几天,仝大爷两口子跟丢了魂儿似的,坐立不安。

“孩子从小就是我给看大的,几天看不见,我连觉都睡不着。”仝大妈跟老邻居说起5岁的大孙子,直抹眼泪。这几年家里添了孙子以后,儿子干脆带着媳妇孩子一起住了过来,老两口每天照看孙子、做饭、收拾屋子忙得没空歇脚,仝大妈的腰疼也越发严重;但好不容易清静下来,却失眠得了心病。思来想去,老两口做了一大桌子菜,想方设法让儿子劝媳妇把孩子接回来。

老邻居笑她是“受累的命”,仝大妈却说:“儿子不光是让我们带孙子,也是怕我们寂寞,我们受点累,也高兴。”

如今年轻人“啃老”已经成为见怪不怪的现象。大城市房价高,大多数年轻人靠工资不可能买得起房;工作压力大,双职工小夫妻很难兼顾工作和照顾孩子,于是本该压在年轻人身上的责任顺理成章地往上一代传递,“啃老”也被冠以各种堂而皇之的理由。

不同于人们印象中那些已成年且有谋生能力,却赖在家里不工作,只靠父母供养的“啃老族”,如今更普遍的“新型啃老”方式往往更“不易察觉”。这些年轻人有工作,甚至有的还收入颇丰,有的以尽孝的名义,小两口长期带着孩子一起到父母家蹭吃蹭喝;还有的以工作忙为由,当起“甩手掌柜”,把孩子全扔给老人养。

“新型啃老”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不少网友的热议。有人认为这是“看似尽孝,实则坑爹,是新型不孝”;也有人认为,“‘被啃’的一方才是问题出现的根源,总是大包大揽,养出了‘巨婴’,自己受罪还不自知。”

“啃”与“被啃”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仝大爷和爱人忙活一辈子,给儿子攒下一套婚房,以为退休后终于可以享清福了。可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家一待就是3年,总说找不到称心的工作。

好说歹说,仝大爷托关系给儿子找了个工作,刚入职前几年,月收入只有3000多元。儿子总喊钱不够花,仝大妈没事就悄悄给他口袋里塞上千把块钱。2年前,儿子终于成家了,也很快生了宝宝,仝大爷两口子却更担心了,“儿子还像个没长大的孩子,怎么照顾好孙子?”

果然,儿子带着老婆孩子干脆一起住进了父母家。儿媳妇说,自己白天要上班,晚上陪孩子睡不好,于是小孙子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睡。老两口每天买菜给大人做饭,还要给小孙子单独做一份儿童餐;要陪小孙子玩,还要打扫卫生,当然也顺便把儿子那屋一起收拾了。

遇上能干的爷爷奶奶,小两口更心安理得地做起“甩手掌柜”。下班回家,一桌子饭菜已经熟了,俩人吃完饭连碗都不洗就躺在沙发上玩手机。赶上假期,两人还要“二人世界”去旅游几天。前阵子,仝大妈腰疼得厉害,想去医院看看,便问儿子和儿媳妇能不能请假看一天孙子。没想到,儿媳妇脸色立刻不好看了,说“请假一天要扣很多钱”,又说“您这老毛病,看了也好不了。”仝大妈有些生气,多说了几句,结果上演了儿媳妇带孩子“离家出走”事件。

事后仝大妈也“想通了”,“都说常回家看看,我每天都能看见儿子和孙子,累也值了。”

让老人帮忙带孩子的年轻家庭很多。明明有能力却依然全依赖老人供养自己的小家庭,便成了所谓的新型“啃老”。对老人而言,看似是儿女天天在身边共享天伦之乐,实际上他们也有苦难言,不仅失去了晚年的自由时光,透支了自己的身体,还得不断给孩子甚至孙子搭钱。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修教研室主任李伟认为,“啃老族”日益扩军的背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养老模式有一定关系。我国自古以来是以家庭为单位,父母养育下一代,而子女长大后再赡养父母的模式,因此中国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很难像西方国家那样分得特别清楚,“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帮助,并不会因为子女成家立业而停止”。

近几十年来,特别是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中国家庭的规模在缩小,“421”的家庭结构里,独一无二的那个孩子从小就享受了更多特权,也使得“啃”与“被啃”的双方,都觉得似乎理所当然。

中国一直有居家养老的传统,也确实存在一些子女难以兼顾对老人的照顾,使得一些老人反而希望继续“被啃”,在他们看来那是被子女需要,他们也愿意与子女共同承担生活压力。

“板子不能光打到年轻人身上”

刘琳琳和丈夫的工作越来越忙。几年前,他俩一个从天津调动到了北京总部,另一个也调往离家60公里远的新厂区工作。刘琳琳的父母自告奋勇接下重任,“你们俩忙工作,我们看孩子”。

外孙女上小学后,老两口起早贪黑地接送。学校是市中心城区一所热门小学,当初外孙女能进这所学校,可是经过了百里挑一的激烈竞争。但学校离刘琳琳的父母家很远,大约有10公里车程。早高峰的时候,要走完这10公里路,对老两口而言非常艰难。他们每天5点多就起床,给孩子做早餐,然后3个人一起,赶在6点半之前出门,风雨无阻。

一路上,要通过两座桥,穿过市区最繁华的主干道,然后开进堵得水泄不通的老租界区。那所学校就在里面最中心的位置,周围全是单向车道。

70岁的刘大爷要在拥挤的车流中,蹭大约1个小时,才能开到距离学校最近的停车点,然后让老伴下车带着孩子走到学校门口,老两口再一起回家。下午放学时,两人再来接。晚上还要戴着老花镜,给外孙女辅导功课。

刘琳琳告诉父亲,孩子从小什么都要学一点,于是老刘又给外孙女报了钢琴、舞蹈班,上3年级后,晚上又加了英语和数学补习班。老两口发现,两人每月退休金加起来,只够给外孙女交一门课外班的钱。即使这样,他们也咬牙没跟女儿提,“女儿和女婿每月要还几千元房贷,现在年轻人压力大,我们老人能多帮一点就多帮一点吧”。

李伟认为,“新型啃老”现象增多,与社会经济发展随之带来的各种问题有密切关系,“也不能光把板子打到年轻一代身上”。

比如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经济形势却面临国内外下行趋势,人才供给和需求出现结构性矛盾,自然会有许多大学生毕了业但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对于这些人来说,只能暂时先在家“啃”父母,再逐步寻找和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对已工作又成家了的年轻人而言,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快速攀升,加上通勤时间长、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导致他们要想在大城市立足、安心打拼,就不得不继续向父母求助,比如需要老人凑钱买房或交首付,比如请老人代替自己来抚养孩子。

这也使得一些老人在给子女提供帮助的同时,也逐渐习惯了过度参与子女的生活,大事小事全揽在自己的身上,明知“被啃”却还是不能放手。

年轻人晚熟 亟须培养责任意识

如今的年轻一代赶上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物质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李伟分析,“421”的家庭结构使得年轻一代不再必须肩负起“反哺”家庭的重担,与此同时,整个社会对于就业、婚姻等方面的观念也更加多元和包容,“这些都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也容易让人们忽视了年轻人对家庭应有的责任。”

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从事人口学研究30余年,他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年轻人的成长期变得越来越长,表现为他们普遍晚熟,也更依赖父母。

对80后、90后的这代人而言,很少人有饥饿的记忆,特别是90后的成长环境更为优越。但他们的父母一辈却对贫困有着深刻的印象,从物质匮乏的时代走到今天,很多父母心中有一种执念,就是“不能苦了孩子”。这也使他们主动愿意牺牲自己的晚年生活,贴钱贴精力,愿意让孩子甚至孙子来“啃老”。

每年迎新生入学,李伟都会见到形形色色的家长和孩子。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带着孩子,三代人一起来学校的;也有学生自己背着行囊来报到的,“好像谁也没觉得谁更稀奇”。李伟明显感觉到,全社会对人们不同选择的包容度都变得更大,这也让年轻人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但同时,他们也存在抗挫折能力较差,责任意识不强等问题。

“各种形式的啃老流行,其实都是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现象,因此要缓解这个问题,也需要政府、社会等各方协作形成合力。”李伟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帮助年轻一代树立更多的奋斗精神和责任意识,“无论是进入职场,还是建立家庭,这些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品质,对人一生的成长都非常重要”。(记者 胡春艳)

【苏教版】新式加法口诀——9加几的进位加法

学生跨进学校大门,就要面临各科知识的学习,作为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几十年的一线的老师,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告诉我,学生要想学好数学,为今后的数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尤为重要。只要熟练掌握了20以内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后面的数学学习就会水到渠成。无论是多位数加减还是乘除,统统不是问题。

为了使孩子们能快速正确地进行计算,顺利通过计算关,我精心创立了不同于任何人的加法口诀。毫不夸张地说,这个新式加法口诀可以与乘法口诀相媲美,形式简单美观,读法朗朗上口。

新式加法口诀先后经过三个学校——合肥市庐江县城南小学、合肥市庐江县晨光小学、合肥市庐江县城北小学教育集团幸福校区的不断探索实践运用,新式加法口诀现已成熟。运用新式加法口诀教学的班级,学生口算成绩特别优异,数学成绩在一年级平行班中独占鳌魁。

一年级新生跨进学校大门,开始学习数学知识,其中计算知识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大重点也是一大难点,必须熟练掌握,只有这样才能为今后数学学习打下基础。10以内加减法计算相对简单,20以内进位加法和20以内退位减法计算,必须要求孩子看到算式或者听到题目,得数能做到脱口而出,计算才算真正过关。

苏教版教材第十章是这样呈现20以内进位加法的,首先是9加几的进位加法,9+几=十几。教材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弄清凑十法的算理,学生理解起来没有什么难度。我们发现,9加几的进位加法,去除9+1=10以外,还有以下8道算式: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2007年9月,我从合肥市庐江县一所农村小学调到县城小学——合肥市庐江县城南小学任教,担任一年级一班班主任和本班数学教学等工作。

我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这一章时,开始9加几的进位加法还学得不错,随着学习的推进,等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进位加法内容全部学完以后,不少同学就难以应付了。孩子们拿到题目以后,有的运用凑十法想了半天,有的仍然运用幼儿园学的方法——掰着手指头慢慢数,这样咋能学好数学?更别说计算过关了,我看着内心十分着急。

通过认真分析教材,查找资料,我发现不少同行要求学生背诵加法口诀解决孩子们遇到的计算问题。但那种口诀,读起来实在没有什么作用,反而会加重学生学习负担。我在想,能不能有一种新式的加法口诀,像乘法口诀一样好背好记呢?于是我开始创立了9+几的进位加法口诀,要求学生反复背诵并加以运用。

口诀形式 口诀读法

9+2=11 九二十一

9+3=12 九三十二

9+4=13 九四十三

9+5=14 九五十四

9+6=15 九六十五

9+7=16 九七十六

9+8=17 九八十七

9+9=18 二九十八

这些口诀,读起来朗朗上口,好背好记。与乘法口诀相比,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期中9+9=18的加法口诀就是借用二年级的乘法口诀,这是联系;与乘法口诀的区别是,除最后一句二九十八以外,每一句,都是从大数读到小数,这样孩子们到二年级学习乘法口诀时,就不会引起混淆。

二九十八这句口诀,只能也唯一对应一道加法算式:9+9=18,其他口诀都能对应两道加法算式,譬如九二十一这句口诀,对应的是两道加法算式,其他类推。

9+2=11 口诀:九二十一

2+9=11 口诀:九二十一

经过背诵,并大量实践运用,孩子们对于9加几的进位加法,看到或听到题目后,几乎能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大面积提高了孩子们的计算能力,大家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和喜悦。

聪明的宝妈宝爸,亲爱的各位同仁,你们还在为孩子学习这一章发愁吗?你们是不是也可以试一试呢?需要注意的是,孩子们必须在理解教材凑十法算理的基础上才能运用这个口诀,让孩子既能理解算理,又能好记好背,既减轻学习负担,又能提高计算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后面还将不断推出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进位加法口诀,以及这个新式加法口诀的其他变化形式和重要运用。新式加法口诀以及二年级的乘法口诀,是我们数学学习的两大法宝,可以贯穿整个数学学习生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最后:祝大家国庆快乐!祝孩子们学业有成!

小学生记住3500词,第2页

继续第二章:num麻木地数字number,在那么几种直接加了个啥?自己观察加了个 e r,这就是加减变关联。单词可以加减为什么可以加减?因为它就是左右结构对不对?非常轻松非常之简单,叶嫂没问题,没毛病。

·接下来这个 number,number数字记住接下来是爱的添加,添加点东西不要添加,添加好东西不要整添加剂爱的。a d d后面两个 d,注意一看见 a d d就有加强语气的感觉,加强有加强的意思。以后记住这个模式叫 a x,两个 x相当于辅音,a是元音,这么记住就行了。这样会没有任何毛病。添加吗?增加,添加中文自己写上。

·其实直接就给你写英文就行了,写英文,写音标,自己写单词,并且根据这个自己再把这个单词写一遍,写完中文以后自己再写一遍英文。所以我建议你就是。所以建议先练音标单词和音标单词,音标单词先练,练好以后再练下面爱的爱的什么?爱的是广告,广告的缩写直接写个爱的就行了!非常简单!既然是dad爸爸的爱的戴的就行了。

·和其玩这个 a然后bad坏的bed,不爱的bad赛的难过的伤心的赛的。卖的发疯的一读就会卖的、ok,高兴的 glad glad ok,非常简单。

·接下来爆,接下来这个是simc拉,什么了?叫salad,csalad,中间a字母a字母弱度了,注意可以标注一下salad hand。这个非常简单。hand手腕,悲伤的la,sa l错了,给他纠正一下,散了的。

·接下来是手,手叫hand,写完了 and 接下来 and和然后散的,沙子是散的散的。接下来simsim 上次讲了是吧?接下来sim expand e x,expand expand expand 扩大了。expand 写完了。接着 grand 歌儿 and歌,儿子后面加个 and就行了吗?

·brand也是grand,扩大你的花费,一个是 x band一个是we bus,下面是 哈哈是花费,花费多少多少钱,是吧?注意这个一字母注意一字母就行了,花费钱是一字母,用了个 e。

·brand是什么意思?brand,牌子、品牌。刚才讲了宏伟的接下来 brand,brand是品牌。

接下来是band band是乐队,b、n、d、band绑到一起了乐队是吧,一半的乐队,一半的乐队。

·demand是要求看一下 demand,要求 demand,如果帝命令命令,d、d、像有些词这些词方案一样?广告添加广告这方案一样,注意一下就行。这就是第二页学习和练习,希望大家好好练习。成为很牛,家长常有打印两三分、三五分,这样训练比较好。

一年级偏旁部首又字旁,一年级又字旁的汉字,又字旁考试知识点

一年级我们学习了很多偏偏旁部首,今天我们来说一下又字旁。

又:(拼音:yòu)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又释义如下:

1.又:古字形像人的右手,本义即右手,也指方位之右。因“又”借用为副词,方位之右就用“右”表示。

2.“又”主要用作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继续,也表示同时存在几种情况或性质。

3.“又”还表示意思上更进一步,相当于“而且”。

4.“又”还表示转折,相当于可是。

5.“又”也表示两件互为矛盾的事情,一般叠用。

6.此外“又”还有在叙说某个范围之外另有所补充的含义。

了解又的含义,我们来看下用“又”作为偏旁部首的汉字一般与手有关,比如:取、受、叠;有些简化字里的“又”,用来代替笔画多的偏旁,既不表音也不表义,如:劝、观、邓。

我们常见的又字旁的汉字有:又、发、叔、变、友、反、双、对、观、邓、欢、叠、受、叙、圣、劝、叉、艰、等。

我们一年级需要掌握的又字旁汉字有:

又[yòu]:(又是)(又来)

发[fā]:(发生)(发明)

发[fà]:(理发)(头发)

叔[shū]:(叔叔)(叔父)

变[biàn]:(变化)(改变)

友[yǒu]:(朋友)(友谊)

反[fǎn]:(反对)(相反)

双[shuāng]:(双方)(双数)

对[duì]:(对手)(对抗)

观[guān]:(观察)(观看)

观[guàn]:(道观)(寺观)

邓[dèng]:多作为姓氏

欢[huān]:(欢乐)(喜欢)

叠[dié]:(叠加)(重叠)

受[shòu]:(接受)(难受)

叙[xù]:(叙述)(叙旧)

圣[shèng]:(神圣)(圣诞)

劝[quàn]:(劝说)(劝阻)

艰[jiān]:(艰难)(艰苦)

制作图片分享给大家,喜欢可以收藏转发!

常见的又字旁汉字

在分享几个又字旁汉字的知识点:

1.四个读音的又字旁汉字:

叉[chā][chá][chǎ][chà],是四个读音的多音字。

我们主要掌握下面两个读音:

叉[chā]:(叉车)(叉子)(叉腰)(交叉)(母夜叉)

叉[chà]:(劈叉)

2.鸡字:新改变的教案,鸡字是鸟字旁,不是又字旁。

3.又字旁加字变新字,组词:

又+又=双(双方)

又+见=观(观看)

又+欠=欢(欢乐)

又+力=劝(劝说)

又+寸=对(对手)

总结:我们学习了又字,知道了又字的含义,也积累了常见的又字旁的汉字,组词,为我们以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大家加油!

欢迎点赞、关注、收藏、转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