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势

漳州三平祖师公门票多少钱(漳州三平祖师公)

漳州三平祖师公门票多少钱(漳州三平祖师公)

漳州市平和县,千年古刹——三平寺

三平寺,海拔500米,位于中国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境内,是闽南地区一座历史悠久、香火鼎盛的佛教寺庙。唐会昌五年(845年),僧义中创建!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典型的禅宗寺庙。

三平寺依山而建,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建筑布局严谨,气势恢宏。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阁等。大雄宝殿是三平寺的主殿,供奉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三尊佛像。观音殿内供奉观音菩萨像,香客络绎不绝。藏经阁内收藏有大量珍贵的佛教典籍和文物。

三平寺不仅是一座佛教寺庙,还是一处旅游胜地。

景区内有许多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如“三平祖师公纪念堂”、“十二生肖石刻”、“观音莲池”等。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到浓厚的宗教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唐高僧俗称“三平祖师”圆寂后,逐渐演化为佛教俗神,三平祖师信仰呈民俗化趋向,主要内容有朝圣习俗、布施习俗、“虎侍者”信仰习俗、“蛇侍者”轮祭习俗、求财习俗、诗签信仰习俗。

三平祖师:

1.农历正月初六,祖师公的出生之日(公元781年),生于今日的福州福清;

2.农历六月初六,祖师公的出家之日(公元794年),十四岁投宋洲禅师玄用门下,剃发出家;

3.农历正月十一月初六,祖师公的圆寂之日(公元872年),享年92岁,僧腊65年。

此外,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和三月初三的三平寺庙会

也是热闹非凡,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加!

游漳州平和三平寺,朝拜三平祖师公

平和三平寺

三平寺,是闽南著名的千年古刹,地处福建省漳州市属的平和县文峰镇境内,供奉唐代高僧义中禅师,敕谥号为广济大师,人们称“三平祖师公”。这里群山环抱,林海绵绵;竹涛滚滚,山清水秀,风景绮丽多姿,是人们游览、避暑的好去处,每年接待外国朋友、外籍华人、华侨、港台同胞和祖国内地的游客五六十万人。除夕之夜,三平寺更是被挤得水泄不通,他们中有善男信女,连古稀之年的老人也到此过除夕。香火颇盛,热闹非凡,别有一番景致。

一塵不染千年塔

萬丈難磨半聖身

三平寺“免看,三落半”众口皆碑,这座千年古刹俗称“三殿半”。殿宇倚山而建,坐北朝南,前低后高,群山环抱,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盛暑时节,南风跃过林海竹涛,轻轻地吹来,令人顿觉凉快。

三平古寺总建筑面积二千多平方米,建筑群分为两组:山门、钟鼓楼、僧房、大雄宝殿等组成前组,祖殿、斋堂、塔殿等组成后组,殿宇建筑,别具一格。由停车场经售票处进入景区,即是一尊端坐的三平祖师公石像,背后石刻“有求必应”四个大字。祖师公石像和蔼慈祥,身披金裟,受民香火。

再入就是石筑的隘门,门额“三平寺”三个大字,门前两旁排列石雕十二生肖。

今重修的山门额上挂着赵朴初先生题写的“三平寺”金字横匾,在七彩的阳光映照下,灿烂夺目;山门屋脊上,有两只以彩瓷雕塑的青龙,对着一幢小宝塔,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大有腾跃晴空之势。山门两侧塑四大天王像,威武庄严。

香客进入山门,步入天井。天井两侧是莲花池,香客沿着中间的石板路直进,登上台阶,便是整修一新、溢彩流金的大雄宝殿。大雄宝殿面宽三间,比山门的地势高一米多,两廊对峙,右廊壁上镶嵌着清乾隆年间宰相蔡新等纂刻的重修三平寺碑记。殿中奉祀释迦如来,两侧塑十八罗汉,后背观世音菩萨。

香客二进“祖殿”,即“广济大师义中”的殿舍。殿舍前面有一条长廊,香客须从边门步入长廊,方能抵达殿堂。殿堂面宽三间,堂中端坐着义中大师像,是清代用樟木雕成的,高一米多。雕像关节能活动,只要有人为之支撑,即可站立,别具一格。大师左右立虎蛇侍者,殿中的木构早已被鼎盛的香火熏得流油。

三平寺的最高处,也就是最后一进称之为“塔殿”,经精心整修,焕然一新。塔殿基座高二米,正方形;重檐,面宽三间,两侧有台阶,香客欣然登上台阶,从边门进入殿堂。殿堂正中极为光滑的水磨石笼里,有一尊三平祖师义中大师的趺坐像,塑像造型优美,头戴僧帽,身披袈裟,面容慈祥可近可亲。

这里香火鼎盛,常常被挤得里三层外三层,人头攒动,水泄不进。这塔殿的正中,有一个圆伞形的顶盖,构造极为雅观别致,碑文称之为“宝盖”,正好罩在广济大师的头上。据传,义中大师九十二岁时,是坐着告辞人世间的,是三平寺最为热闹的地方。大边塑一尊义中大师像,小边则为潘颜尚书。殿壁两侧镶有七方碑碣,都是明、清重修殿宇的碑记。

除了塔殿、祖殿、大雄宝殿外,寺中尚有供奉地藏王、监斋公、伽蓝公等神明。

三平祖师文化园

三平祖师文化园介绍:三平祖师文化园,位于三平寺东侧的小山坡,南起东湖,北至紫竹谷,园区总用地面积13.34公顷(约200亩),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166平方米。文化园的总体布局是以三平祖师铜雕像为核心,由下往上主要有:仰圣广场、六福台、祈福广场、六度台和尚德广场。

广济祖师金身堂

三平文化园景区

景 物

闽南寺庙屋顶多为歇山式,屋脊用闽南独特的剪黏工艺,将碎瓷片等拼塑成色泽亮丽的龙凤、人物等艳丽的彩瓷。形象生动、釉面透亮、立体感强、栩栩如生,为寺庙建筑增添了不少美感,而三平寺屋脊的这些艺术品令小伙伴们赞叹不已。

三平祖师又称广济大师,俗名杨义中。原是唐代漳州著名高僧,圆寂后逐渐演化为佛教俗神,属民间信仰中的佛教禅师崇拜。在福建颇有影响,在台湾和海外也有众多的信仰者。他生前创建的平和三平寺,迄今香火鼎盛。

三平祖师俗姓杨,名义中,祖籍陕西高陵。因其父官宦入闽,义中出生于福唐(今福清市)。14岁时随父仕官宋州,投拜玄用禅师门下潜修禅宗,剃发出家。27岁时受具足戒。他先修奢摩他禅那,达到很高的修养境界。受具足戒后,义中即拜别玄用禅师,云游天下。先到京兆府章敬寺拜怀晖禅师为师,继而到虔州拜谒西堂智藏禅师,然后又到洪州百丈山向怀海禅师学法。这几位禅师均为慧能的嗣法弟子马祖道一的高徒,义中追随他们达10年之久,深得禅宗要旨。经过近20年的游历,义中学有所成,于唐敬宗玉历初年( 825年)回到福建漳州任开元寺后面的三平真院的住持,门徒甚众,“学者不远荒服请法者,常有三百余人。”唐武宗会昌五年( 845年),武宗毁寺灭佛,强迫僧尼还俗,义中率门徒避居于平和九层岩,建三平寺,继续弘法。大中元年( 847年),宣宗即位后,佛教又取得了合法地位,义中复出,应漳州刺史郑熏的邀请,出任漳州开元寺住持。感通十三年( 82年)十一月初六,义中去世,享年92岁。唐宣宗复兴佛教时,皇帝敕封义中为「广济大师」。唐咸通13年,农历11月06日,义中大师在三平寺仙逝,享年92岁,僧腊65。由于他一生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后人尊称他为「三平祖师公」(亦称「广济祖师」)。

宋代普济编撰的《五灯会元》记载着两个故事:其一说是义中出游抚州时,拜谒著名的石巩和尚,石巩喜欢以实物打禅机,他在佛堂架了一张弓,每当会客,便把弓拉满,箭头对准客人,访客多半被吓得半死。石巩和义中一见面,便张弓搭箭,对准义中一声:“看箭!”义中见状,毫无惧色,反而用双手擘开衣襟,挺胸挡箭。石巩用手弹弓弦三下,喟叹道:“三十年张弓搭箭,而今只射得半个圣人”。禅宗最基本理论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石巩领悟此中义理,挺身挡箭,但他所示的“心”尚不是《楞严经》所说的“大心”,而是“肉团心”,所以石巩说“只射得半个圣人”,但义中的名声由此开始传播。

其二说的是元和十四年( 819年),韩愈由于谏迎佛骨,被贬官到潮州当刺史,经常与大颠宝通禅师谈禅论玄。有一天,韩愈向大颠请教:“弟子军州事繁,省要处,乞师一语”。大颠听了,良久不作声。这时,义中随侍在大颠身边,乃敲禅床三声。大颠问道“你在做什么?”义中答道:“先以定动,后以智拔”。意为俗求佛法,须先以静坐入定,由定生明,才可望顿悟成佛。韩愈听后,若有所得,赞道:“和尚门风高峻,弟子于侍者边得个入处”。

另据《漳州三平山广济大师行录》记载,义中拜谒大颠禅师时,初见面,只听见大颠喝道:“卸却甲胄来!”义中“退步而立,由是妙造空中,深了无碍”。按照佛教理论,人的认识有“俗谛”、“真谛”之分,俗谛即世俗的见解,凡人均有俗谛,犹如身上甲胄,学法之人若不解去甲胄、抛弃俗谛,便无法觉悟成佛。大颠的“卸却甲胄来”即寓此意,而义中“退步而立”,说明他已悟到了俗谛“有”真“空”的禅理。上述三个故事均说明了义中在禅宗理论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是唐代的一名高僧。

三平祖师圆寂后,即有很多民间传说广为流行。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漳东居士王志道摹述、同郡李宓所书的《漳州三平山广济大师行录》、记述了“卓锡化树”、“降服众祟”、“鬼魅造寺”,以及“擒服大毛人,收为毛侍者”等民间神话传说,《行录》中有关三平祖师的民间传说的记述,表明三平祖师已从一名高僧演化为佛教俗神了。

有些传说故事如《斗妖驱鳄》、《地下宫殿》等不见于方志记载。《地下宫殿》的故事梗概是:义中在三平山降伏了山鬼,山鬼为了赎罪而夜以继日地建造寺院。寺院建好后,义中令大毛人带领众鬼去开山垦荒,从事农业劳动。义中晚年时,担心自己一旦圆寂,山鬼无人驾驭,重新危害百姓。于是心生一计,在毛氏洞下施展佛法,变成一座地下宫殿,骗山鬼们说:“你们辛辛苦苦为我建成三平寺,我也回报你们,替你们建座华丽的宫殿,在里面吃喝玩乐,应有尽有,你们去不去?”山鬼们一听,欢天喜地,一涌而入。义中运用神力移来一座石山,镇压在地下宫殿的入口处,石上立一石幢,刻上佛祖六字真言,镇住山鬼们。有些神话传说在民间长期流传后,还逐渐形成了民俗。如传说义中把山鬼镇压在地下宫殿后,山鬼们玩乐够了,闹着要出来,义中答应山鬼每年六月廿九会叫乡人送好东西给他们吃,山鬼才不闹了。乡民据此传说,每年孟兰盆节前做了许多赤米粽,抬着三平祖师的塑像到毛氏洞口,监视山鬼们吃粽。

又如,相传山鬼们答应为义中建造寺院,但要义中闭目七日,方可建成。义中答应了,闭目念经五天五夜,耳边只听到山鬼们干活时发出的各种声音,似乎十分劳碌,心中大为不忍,就在第五天的夜晚微睁双目,向四处观看,这两道目光犹如两道电炬,霎时间照彻整座寺院。山鬼们惊恐万状,四处奔走躲藏,有的躲避不开,就变成了蛇,钻到水井、阴沟里去了。有几只蛇被三平祖师抓住,叫他们当侍者,俗称“蛇侍者”,至今三平祖师塑像左右仍站立四位青面獠牙的蛇侍者。距三平寺十里许还有一座侍者公岭庙,专祀蛇侍者。志称,三平祖师去世后,蛇侍者“显应异常,凡游人释谒欲观侍者,但一默祷,则有蛇应念而至,倏忽甚众,不解从来。或有不诚,辄为之祟。或许愿未果,家内每现侍者”。又传蛇侍者平时化小黑蛇,头部为八卦形,它在谁家出现,被视为吉庆的征兆,故三平村百姓不但不怕蛇,而且还形成人蛇相亲的独特习俗。

以上这些民间故事,传说说明了在民众百姓眼中,杨义中是一个能捕捉鬼怪的大法师、法力无边的神灵。在隋唐宋时期,福建佛教获得大发展,巫觋文化十分发达,道教也处于鼎盛时期,但却都相安无事,共存共荣。在民众心目中,“佛法无边”,佛教禅师的法力在闽中一切神灵之上。于是当巫师、道士无法解决乡民的问题时,乡民就会向佛教禅师求助。从另一方面来说,佛教要证明它比道教与民间神祗更有法力,它也要为民众解决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以巩固民众对佛教的信仰。于是,一系列捉鬼降魔、祈雨求晴的佛教禅师应运而生,义中禅师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平和有崇拜蛇侍者公的习惯,这是古人图腾崇拜,义中能把他们擒来做随从,这是当地民从把对精怪的信仰转移到义中身上。明清时期,三平祖师信仰还传到台湾,至今台湾尚有24座三平寺的支院。

来源:平和县电商服务中心

游漳州平和三平寺,朝拜三平祖师公

平和三平寺

三平寺,是闽南著名的千年古刹,地处福建省漳州市属的平和县文峰镇境内,供奉唐代高僧义中禅师,敕谥号为广济大师,人们称“三平祖师公”。这里群山环抱,林海绵绵;竹涛滚滚,山清水秀,风景绮丽多姿,是人们游览、避暑的好去处,每年接待外国朋友、外籍华人、华侨、港台同胞和祖国内地的游客五六十万人。除夕之夜,三平寺更是被挤得水泄不通,他们中有善男信女,连古稀之年的老人也到此过除夕。香火颇盛,热闹非凡,别有一番景致。

一塵不染千年塔

萬丈難磨半聖身

三平寺“免看,三落半”众口皆碑,这座千年古刹俗称“三殿半”。殿宇倚山而建,坐北朝南,前低后高,群山环抱,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盛暑时节,南风跃过林海竹涛,轻轻地吹来,令人顿觉凉快。

三平古寺总建筑面积二千多平方米,建筑群分为两组:山门、钟鼓楼、僧房、大雄宝殿等组成前组,祖殿、斋堂、塔殿等组成后组,殿宇建筑,别具一格。由停车场经售票处进入景区,即是一尊端坐的三平祖师公石像,背后石刻“有求必应”四个大字。祖师公石像和蔼慈祥,身披金裟,受民香火。

再入就是石筑的隘门,门额“三平寺”三个大字,门前两旁排列石雕十二生肖。

今重修的山门额上挂着赵朴初先生题写的“三平寺”金字横匾,在七彩的阳光映照下,灿烂夺目;山门屋脊上,有两只以彩瓷雕塑的青龙,对着一幢小宝塔,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大有腾跃晴空之势。山门两侧塑四大天王像,威武庄严。

香客进入山门,步入天井。天井两侧是莲花池,香客沿着中间的石板路直进,登上台阶,便是整修一新、溢彩流金的大雄宝殿。大雄宝殿面宽三间,比山门的地势高一米多,两廊对峙,右廊壁上镶嵌着清乾隆年间宰相蔡新等纂刻的重修三平寺碑记。殿中奉祀释迦如来,两侧塑十八罗汉,后背观世音菩萨。

香客二进“祖殿”,即“广济大师义中”的殿舍。殿舍前面有一条长廊,香客须从边门步入长廊,方能抵达殿堂。殿堂面宽三间,堂中端坐着义中大师像,是清代用樟木雕成的,高一米多。雕像关节能活动,只要有人为之支撑,即可站立,别具一格。大师左右立虎蛇侍者,殿中的木构早已被鼎盛的香火熏得流油。

三平寺的最高处,也就是最后一进称之为“塔殿”,经精心整修,焕然一新。塔殿基座高二米,正方形;重檐,面宽三间,两侧有台阶,香客欣然登上台阶,从边门进入殿堂。殿堂正中极为光滑的水磨石笼里,有一尊三平祖师义中大师的趺坐像,塑像造型优美,头戴僧帽,身披袈裟,面容慈祥可近可亲。

这里香火鼎盛,常常被挤得里三层外三层,人头攒动,水泄不进。这塔殿的正中,有一个圆伞形的顶盖,构造极为雅观别致,碑文称之为“宝盖”,正好罩在广济大师的头上。据传,义中大师九十二岁时,是坐着告辞人世间的,是三平寺最为热闹的地方。大边塑一尊义中大师像,小边则为潘颜尚书。殿壁两侧镶有七方碑碣,都是明、清重修殿宇的碑记。

除了塔殿、祖殿、大雄宝殿外,寺中尚有供奉地藏王、监斋公、伽蓝公等神明。

三平祖师文化园

三平祖师文化园介绍:三平祖师文化园,位于三平寺东侧的小山坡,南起东湖,北至紫竹谷,园区总用地面积13.34公顷(约200亩),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166平方米。文化园的总体布局是以三平祖师铜雕像为核心,由下往上主要有:仰圣广场、六福台、祈福广场、六度台和尚德广场。

广济祖师金身堂

三平文化园景区

景 物

闽南寺庙屋顶多为歇山式,屋脊用闽南独特的剪黏工艺,将碎瓷片等拼塑成色泽亮丽的龙凤、人物等艳丽的彩瓷。形象生动、釉面透亮、立体感强、栩栩如生,为寺庙建筑增添了不少美感,而三平寺屋脊的这些艺术品令小伙伴们赞叹不已。

三平祖师又称广济大师,俗名杨义中。原是唐代漳州著名高僧,圆寂后逐渐演化为佛教俗神,属民间信仰中的佛教禅师崇拜。在福建颇有影响,在台湾和海外也有众多的信仰者。他生前创建的平和三平寺,迄今香火鼎盛。

三平祖师俗姓杨,名义中,祖籍陕西高陵。因其父官宦入闽,义中出生于福唐(今福清市)。14岁时随父仕官宋州,投拜玄用禅师门下潜修禅宗,剃发出家。27岁时受具足戒。他先修奢摩他禅那,达到很高的修养境界。受具足戒后,义中即拜别玄用禅师,云游天下。先到京兆府章敬寺拜怀晖禅师为师,继而到虔州拜谒西堂智藏禅师,然后又到洪州百丈山向怀海禅师学法。这几位禅师均为慧能的嗣法弟子马祖道一的高徒,义中追随他们达10年之久,深得禅宗要旨。经过近20年的游历,义中学有所成,于唐敬宗玉历初年( 825年)回到福建漳州任开元寺后面的三平真院的住持,门徒甚众,“学者不远荒服请法者,常有三百余人。”唐武宗会昌五年( 845年),武宗毁寺灭佛,强迫僧尼还俗,义中率门徒避居于平和九层岩,建三平寺,继续弘法。大中元年( 847年),宣宗即位后,佛教又取得了合法地位,义中复出,应漳州刺史郑熏的邀请,出任漳州开元寺住持。感通十三年( 82年)十一月初六,义中去世,享年92岁。唐宣宗复兴佛教时,皇帝敕封义中为「广济大师」。唐咸通13年,农历11月06日,义中大师在三平寺仙逝,享年92岁,僧腊65。由于他一生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后人尊称他为「三平祖师公」(亦称「广济祖师」)。

宋代普济编撰的《五灯会元》记载着两个故事:其一说是义中出游抚州时,拜谒著名的石巩和尚,石巩喜欢以实物打禅机,他在佛堂架了一张弓,每当会客,便把弓拉满,箭头对准客人,访客多半被吓得半死。石巩和义中一见面,便张弓搭箭,对准义中一声:“看箭!”义中见状,毫无惧色,反而用双手擘开衣襟,挺胸挡箭。石巩用手弹弓弦三下,喟叹道:“三十年张弓搭箭,而今只射得半个圣人”。禅宗最基本理论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石巩领悟此中义理,挺身挡箭,但他所示的“心”尚不是《楞严经》所说的“大心”,而是“肉团心”,所以石巩说“只射得半个圣人”,但义中的名声由此开始传播。

其二说的是元和十四年( 819年),韩愈由于谏迎佛骨,被贬官到潮州当刺史,经常与大颠宝通禅师谈禅论玄。有一天,韩愈向大颠请教:“弟子军州事繁,省要处,乞师一语”。大颠听了,良久不作声。这时,义中随侍在大颠身边,乃敲禅床三声。大颠问道“你在做什么?”义中答道:“先以定动,后以智拔”。意为俗求佛法,须先以静坐入定,由定生明,才可望顿悟成佛。韩愈听后,若有所得,赞道:“和尚门风高峻,弟子于侍者边得个入处”。

另据《漳州三平山广济大师行录》记载,义中拜谒大颠禅师时,初见面,只听见大颠喝道:“卸却甲胄来!”义中“退步而立,由是妙造空中,深了无碍”。按照佛教理论,人的认识有“俗谛”、“真谛”之分,俗谛即世俗的见解,凡人均有俗谛,犹如身上甲胄,学法之人若不解去甲胄、抛弃俗谛,便无法觉悟成佛。大颠的“卸却甲胄来”即寓此意,而义中“退步而立”,说明他已悟到了俗谛“有”真“空”的禅理。上述三个故事均说明了义中在禅宗理论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是唐代的一名高僧。

三平祖师圆寂后,即有很多民间传说广为流行。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漳东居士王志道摹述、同郡李宓所书的《漳州三平山广济大师行录》、记述了“卓锡化树”、“降服众祟”、“鬼魅造寺”,以及“擒服大毛人,收为毛侍者”等民间神话传说,《行录》中有关三平祖师的民间传说的记述,表明三平祖师已从一名高僧演化为佛教俗神了。

有些传说故事如《斗妖驱鳄》、《地下宫殿》等不见于方志记载。《地下宫殿》的故事梗概是:义中在三平山降伏了山鬼,山鬼为了赎罪而夜以继日地建造寺院。寺院建好后,义中令大毛人带领众鬼去开山垦荒,从事农业劳动。义中晚年时,担心自己一旦圆寂,山鬼无人驾驭,重新危害百姓。于是心生一计,在毛氏洞下施展佛法,变成一座地下宫殿,骗山鬼们说:“你们辛辛苦苦为我建成三平寺,我也回报你们,替你们建座华丽的宫殿,在里面吃喝玩乐,应有尽有,你们去不去?”山鬼们一听,欢天喜地,一涌而入。义中运用神力移来一座石山,镇压在地下宫殿的入口处,石上立一石幢,刻上佛祖六字真言,镇住山鬼们。有些神话传说在民间长期流传后,还逐渐形成了民俗。如传说义中把山鬼镇压在地下宫殿后,山鬼们玩乐够了,闹着要出来,义中答应山鬼每年六月廿九会叫乡人送好东西给他们吃,山鬼才不闹了。乡民据此传说,每年孟兰盆节前做了许多赤米粽,抬着三平祖师的塑像到毛氏洞口,监视山鬼们吃粽。

又如,相传山鬼们答应为义中建造寺院,但要义中闭目七日,方可建成。义中答应了,闭目念经五天五夜,耳边只听到山鬼们干活时发出的各种声音,似乎十分劳碌,心中大为不忍,就在第五天的夜晚微睁双目,向四处观看,这两道目光犹如两道电炬,霎时间照彻整座寺院。山鬼们惊恐万状,四处奔走躲藏,有的躲避不开,就变成了蛇,钻到水井、阴沟里去了。有几只蛇被三平祖师抓住,叫他们当侍者,俗称“蛇侍者”,至今三平祖师塑像左右仍站立四位青面獠牙的蛇侍者。距三平寺十里许还有一座侍者公岭庙,专祀蛇侍者。志称,三平祖师去世后,蛇侍者“显应异常,凡游人释谒欲观侍者,但一默祷,则有蛇应念而至,倏忽甚众,不解从来。或有不诚,辄为之祟。或许愿未果,家内每现侍者”。又传蛇侍者平时化小黑蛇,头部为八卦形,它在谁家出现,被视为吉庆的征兆,故三平村百姓不但不怕蛇,而且还形成人蛇相亲的独特习俗。

以上这些民间故事,传说说明了在民众百姓眼中,杨义中是一个能捕捉鬼怪的大法师、法力无边的神灵。在隋唐宋时期,福建佛教获得大发展,巫觋文化十分发达,道教也处于鼎盛时期,但却都相安无事,共存共荣。在民众心目中,“佛法无边”,佛教禅师的法力在闽中一切神灵之上。于是当巫师、道士无法解决乡民的问题时,乡民就会向佛教禅师求助。从另一方面来说,佛教要证明它比道教与民间神祗更有法力,它也要为民众解决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以巩固民众对佛教的信仰。于是,一系列捉鬼降魔、祈雨求晴的佛教禅师应运而生,义中禅师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平和有崇拜蛇侍者公的习惯,这是古人图腾崇拜,义中能把他们擒来做随从,这是当地民从把对精怪的信仰转移到义中身上。明清时期,三平祖师信仰还传到台湾,至今台湾尚有24座三平寺的支院。

来源:平和县电商服务中心

三平祖师,有求必应/漳州三平寺签诗故事:第19首

三平寺签诗解|第十九首丈六金身现世间,遍满三千及大千;百亿化身长叫苦,普度群生坐宝莲。

神明保佑听话的人哦,大家关注点赞支持小编

三平祖师灵签 第十九签

三平祖师灵签 第十九签

〖诗偈〗

丈六金身现世间,遍满三千及大千;

百亿化身长叫苦,普度群生坐宝莲。

〖决明〗

考试得意,病人换医有贵人的,六甲生男,生理大利……

四月上上,五月上中,六月上上。得人扶助,方能如意。……

更多月份注意事项,可加小编私信了解。

〖典故〗

广济祖师随杖三平开基;姜太公受封神。

注:祖师公三平开基和姜太公封神都是开创伟业.功成名就。

〖签诗故事〗

广济祖师随杖三平开基

据民间传说,广济祖师杨义中早年在潮州,拜大颠法师为师,因点明韩愈用红诛笔铲除鳄鱼精,泄露了天机,在潮州难以安身。大颠法师令他身抱一根禅杖,闭上双眼,随杖而去。禅杖腾空而起,往东北方向飞去。祖师公不忍离开潮州父老,慧眼稍稍一睁,禅杖落地,已到福建三平地界。果见风光不凡、山水灵秀,卓锡而柱,开基创业了。世称“禅杖云游,落籍三平”。

〖签诗故事〗

姜太公受封神

姜太公受封神故事出自《封神演义》。武王伐周胜利后,姜太公大封诸神。一日,姜太公捧元始天尊符敕进封神台,沐浴更衣,拈香金鼎,酌酒酞花,绕台三匝,拜毕.开读诰敕,共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姜太公为诸神之祖,万圣皈依,群仙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