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子窖党委书记、常务副总经理徐钦祥荣膺“中国酿酒大师”
中证网讯(王珞)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与中国酒业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酿酒大师”颁证盛典日前举行。口子窖党委书记、常务副总经理徐钦祥被授予第三届“中国酿酒大师”奖牌、奖杯及荣誉证书。
据悉,此次“中国酿酒大师”全国白酒行业入选者仅27位,三届评选在职在岗者仅60余位。此次评选,也从另一方面展示出了口子窖作为“中国兼香型白酒典范”的非凡实力。
斩获中国酒业至高荣誉,徐钦祥实至名归。在星光闪耀的中国酒行业里,徐钦祥被授予“中国酿酒大师”称号,也是继获得中国白酒工艺大师、国家白酒评委、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兼香型白酒技术委员会委员、安徽省首届酿酒大师等奖牌后的又一重磅荣誉,这是对他不忘初心、坚守匠心的大力肯定,也是对他持续践行“一生只为酿一瓶好酒”使命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他始终如一专注酒业和中国酒文化繁荣发展的至高赞誉。正是在他的领导下,口子酒业规范化生产硕果累累,构建并完善了口子窖酒的“三多一高两长”的复合兼香生产工艺。并创造出以纯粮酿造为基础、以现代技术为依托、以严格管理为手段、以程序规范为纲领的全方位生产管理体系。1998年,被团中央、全国总工会、中科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授予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先进个人称号。2001年,主持《探索发酵池管理环境新途径,提高口子窖酒出酒率1%》项目研究,该项目进一步强化了质量管理,提高了口子窖酒的出酒率,创造了巨大的科研效益和经济效益。2010年3月,徐钦祥出任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兼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委员。2017年,被评为首届“江淮十大杰出工匠”。
口子窖已成长为“大师”的沃土。在口子人的理念中,秉承匠心和改革创新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70余年来,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依靠技术创新形成了全新的竞争优势。先后入选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中国驰名商标,并成为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兼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成为中国兼香型高端白酒的典范。荣誉和实力的背后离不开国家级大师团队的匠心坚守。
口子窖的大师队伍可谓“群星闪耀”。房艺武,口子窖元老级的酿酒大师,在安徽白酒界被称作“三太一武”,在中国酿酒领域更享有“酒乡神舌”的美誉;张国强,中国首届酿酒大师;徐钦祥,中国白酒工艺大师、中国酿酒大师……在口子酒业党委书记、常务副总经理徐钦祥的带领下,口子窖的大师团队不断壮大,形成了梯次发展的人才队伍。李志强、胡文革,连续两届白酒国家评委;陶锐、李想、陈路露,先后获评国家级白酒评委。时至今日,口子酒业拥有一支由国家级白酒评委7人、省级白酒评委16人领衔的320余人的科研队伍。经过大师团队数十年的匠心攻关,明清时期的“大蒸大回”工艺被传承至今并创新发展,通过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对选料、制曲、蒸酒、调酒、封酒、窖藏等各个环节进行极致探索,最终形成了“三多一高两长”为核心的“一步法兼香”工艺体系,成就了“兼三香,具五味”的独特兼香风格。
金门战役失败,班长徐钦林为何没被抓俘虏?逃回大陆后为何很难受
#头条创作挑战赛#
金门战役失败后,我军的一个机枪班班长徐钦林,竟然没有被抓俘虏。不但如此,此后他还遇到了一个贵人,跟着那个贵人吃香喝辣。但是他却一定要逃回大陆。逃回的过程中,掉进一个深坑,在海水里泡了三天,最终才被我军发现。不过他回来后,遭遇到的事情却让他一言难尽,这是怎么回事呢?
徐钦林参加金门战役的时候,已经被提拔为重机枪排的副排长了。
其实,徐钦林最早只是个炊事兵。
1946年12月,解放军打到徐钦林的家乡山东广饶央上村。16岁的徐钦林和村里70几个青年相约参军入伍,成为了解放军中的一员。
不过,徐钦林参军后很恼火。
因为和他同时参军的青年都被分到渤海军区11团(后来的251团),只有他因为没有文化,被分到了炊事班。
原本还想跟着解放军扛枪打仗,解放全中国的,这下成天背着锅碗瓢盆,生火做饭,干起了伙夫的事,能不让他生气吗?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徐钦林不管那么多,他逮着机会就去重机枪排,和他们一起练扫射。为了能多练扫射,他还多次帮重机枪排的战士站岗放哨。时间一长,徐钦林练就了一身硬本领。不光连里都知道他是个神射手,就连团长刘天祥也知道3营炊事班的班长重机枪打得好。
正因如此,徐钦林才有机会跟着部队参加了不少战役,像什么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都有他冲锋陷阵的身影。到上海战役打响后,由于机枪班的班长负伤,徐钦林才临危受命,成为了机枪班班长。
而他也在大大小小的战役中立下了不少战功。
三野第10兵团在解放福建大部分地区后,决定将逃往台湾的国民党有生力量尽快歼灭在沿海岛屿上,好为解放台湾创造必胜的条件,因此在条件不充足的情况下,发起了渡海攻打金门的命令。当时负责攻打金门的部队,正是第10兵团28军。由于船只不足,徐钦林所在的251团与另外2个团共9千余人,被整编为攻打金门的第一梯队,于10月24日夜趁着海水涨潮,准备夜袭金门。
根据已经获得的情报得知,当时驻守在金门的是国民党第22兵团的残部,和部分从台湾才调到金门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的青年军,人数总计不超过2万人。
在出发之前,所有人都认为,攻下金门,是势在必得的事情。因为在解放福建的过程中,国民党军队根本没有组织过像样的抵抗,而是不断溃逃。由于进展非常顺利,大家普遍认为,国军已经不堪一击,夺取金门易如反掌。也因此,我军出现了轻敌的情况。
然而,从渡海的那一刻起,徐钦林就发现了问题。
一是原本只能运送3个团渡海的船只,有大有小,大的跑得慢,小的跑得快,再加上才出港口,就遇到了强风,被编成队列的船只,也因此被打乱,并失去了和上级的联系,因此一片混乱。
二是3个团分属不同的部队,船只被打乱后,兵也乱了阵,团长们的指挥就受到了影响。
三是由于不熟悉航道,船只在经历了5个多小时的艰难航行才抵达金门,但他们还没靠岸,就受到了国军的炮火攻击。这样一来,突袭就只能变成强攻,而在强攻的过程中,由于各自为战,因此死伤惨重。
更糟糕的是,由于在渡海之前,没有摸清水文情况。等他们抵达金门后,正好赶上落潮。因此那些船只全部都搁浅,陷在了泥沙之中。
不过,徐钦林和战士们顾不得多想,在冲上沙滩后,他们虽然失去了总指挥,只能各自为战,但都表现得极为英勇。在一阵猛冲狠打后,国军就不断有人投降。
然而,就在我军士气高涨的时候,形势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方面国军派出了40多辆坦克向我军发动进攻,同时还增派了80多架飞机,在金门上空轮番轰炸。那些被搁浅的船只在炮火中,很快就毁于一旦。
徐钦林见状,大叫不好,因为这样一来,登岛作战的战士们,就陷入到了孤军作战的境况。
不光如此,此时又正好赶上金门换防的时候。国军将领胡琏率领12兵团2万余人也登陆金门,这样一来,国军人数就变成了4万多。尽管徐钦林和战士们仍然不肯屈服,但激战的结果却是大面积的伤亡。
在激战过程中,徐钦林带领的18人的机枪班也受到了重创。无奈之下,徐钦林只得率领残存的2名战士,从国军的坦克阵中突击,并向西南方撤退。
然而,就在徐钦林跑出二里多地的时候,突然一颗子弹射中了他的小腿,他当即痛得倒在地上。由于行走不便,其中一名战士背着他继续撤退。在撤退的中途,他遇到了连长,便把手中的机枪交给了连长。
后来,徐钦林为了躲避国军的搜捕,和其他一些战士躲到了一处及人深的水草中。当时的他十分狼狈,不光衣衫破烂,鞋子也不知去向,饥肠辘辘,连淡水也喝不上一口。受伤的小腿也已经发炎,高烧折磨得他昏昏沉沉。他身边的几名重伤员就更惨了,他们的伤口已经化脓,上面爬满了蛆虫,疼痛让他们不住地呻吟着。为了减轻他们的痛苦,徐钦林便想方设法寻找牺牲烈士的急救包,再拿回来给他们包扎伤口。然而,这依然阻止不了重伤员们一个一个牺牲在了他的面前。
随着国军搜捕的范围越来越大,徐钦林为了不做俘虏,又辗转藏身在附近一户农民的鸽楼里。白天黑夜,他都不敢睡觉,唯恐被人发现。同时,他还仔细地辨别着炮声,希望部队能尽快打到金门来,这样他就不用再东躲西藏了。
然而一晃又过了三四天,却并没有听到震耳欲聋的炮火声。
这时,徐钦林陷入了痛苦的境地。他在天黑后,悄悄摸到海边,很想游回厦门,可是腿上的伤口还在发炎,他游泳的本领也不是很强。如果强行泅渡,他很有可能会葬身大海。
一个战士,没在战场上牺牲,却死在大海里,这太丢人了!
这样一想,徐钦林又回到了鸽楼。由于他夜里因为饥饿,下楼偷农民煮熟的红薯吃,暴露了他的身份。不久后,农民便喊来了七八个国军,抓住了他。
本来,徐钦林会成为国军俘虏,可是他的衣服却挽救了他。
原来,徐钦林身上穿的是一套没有徽章的国军军服。那么为什么他会穿国军衣服呢?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在攻打大嶝岛时,我军俘虏了一批国军士兵。在我军的感化下,这些国军士兵弃暗投明,成为了我军扩充部队的武装力量。不过由于当时部队没有多余的军装,因此他们还穿着国军的军装,部队还美其名曰“阶级兄弟战士”。
不过,有一个国军战士却认为,再穿国军军装是耻辱,所以在金门战役打响前,他找到徐钦林,表示穿着国军军装上战场,万一被打死了,究竟算是为党国阵亡还是解放军牺牲?这很难说清,希望能得到一套服装。徐钦林很理解这名国军战士的心理,但当时确实找不到多余的军装给他,而徐钦林又是班长,他只好把自己的军装换给了那名国军战士。
所以,当国军抓住徐钦林的时候,徐钦林便谎称他是国军第25军的,因为负伤无法行动。国军望着他身上的军装,也没有起疑,只是让他自己想办法到城里的医院去治疗。说完,那几名国军就离开了他。
徐钦林骗过了国军,干脆顺着国军指给他的方向,在路上艰难行走了十几天后,终于来到了国军118师的师部医院,并在那里接受了治疗。
那时候,在金门参战的我军战士,除了牺牲的2千多人外,剩下的7千多人已经全部成为了国军战俘,他们也将被换防的国军部队押送到台湾去了。
徐钦林很担心,虽然他成了漏网之鱼,但一旦痊愈,仍然会随换防部队前往台湾,如果真到了那一步,想回大陆那就更加困难了。
所以,徐钦林哪怕伤口痊愈了,他也成天拖着拐杖,走起路来一跛一瘸,还不断嚷着这里痛。总之,他就是死活不肯出院。
大约在医院住了4个多月的时候,徐钦林已经和医院大半医生和病人成了老熟人。其中有个国民党中校是河北人,喜欢吃面食和北方菜。但他带的警务员做不来这些,医院的饭菜也不合他口味。徐钦林由于在炊事班干过很长时间,做面食和北方菜都不在话下。所以乐于助人的徐钦林,干脆给他做了好几顿面食和北方菜,让他吃得很高兴。
后来,国军中校干脆让徐钦林跟着他,做他的伙夫,并对徐钦林说,绝不亏待他。
从那以后,徐钦林就跟着国军中校留在了金门。
有时候,他还跟着国军中校往返于福建及浙江沿海一带的岛屿,徐钦林每次跟着国军中校出行都在认真观察记录,目的就是有一天能够逃回来。
1950年2月,国军中校率领部队增援舟山群岛,徐钦林作为他的伙夫,亦跟随前往。他发现驻守在舟山群岛的国军乱乱哄哄,毫无纪律。当兵的站岗放哨,敷衍了事,当官的也睁一眼闭一眼,根本不过问。
在岛上的三四个月里,徐钦林走遍了国军所有的仓库和码头,把岛上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
这天,国军中校破例没有出门,只是在房子里抽烟。突然,外面传来强烈的炮火声,国军中校猛地站了起来,对徐钦林说,你跟我去台湾吧!到台湾后,我们就别当兵了,合伙开个餐馆,这样日子好过得很。
徐钦林满口答应,借口收拾行李,离开了国军中校。
随后,他拿着一把刀就拼命往山下跑去。幸运的是,那天海雾很大,他跑出二三里地的时候,回头几乎就看不到山上的塔楼了。不过由于雾大,他没能看清脚下的路,跌到了一处深沟里,摔得动弹不得。
在深坑的海水里泡了三天后,徐钦林手脚并用,终于爬出了深沟。等他爬下山的时候,正好遇到了正在搜捕国民党残军的7兵团24军的战士们。看着熟悉的战士们,徐钦林哽咽地说不出话来。
在被送到后方医院休养了一段时间后,徐钦林被送回到他原来所在的部队。
然而,徐钦林却并没能如愿归队,而是和一些逃兵和开小差的人关在了一起。
原来,部队考虑到徐钦林离开部队已经6个多月了,因此为了甄别他的身份,对他进行了严格的审查。
在接受审查的时候,徐钦林觉得很委屈。他想不明白自己参加过那么多战役,获得了那么多战功,如今九死一生逃了回来,为什么部队对他如此不信任。
可当,徐钦林说出他的委屈时,审查人员却问道,你说你没有投降,谁能给你证明?
这话顿时让徐钦林哑口无言。
3个月后,虽然确实没有发现徐钦林有叛逃或投降的情况,但部队还是把他分配到福建龙岩当了名普通士兵。
1952年5月,徐钦林主动申请退役,回到了老家山东广饶央上村,重新做回了农民。
徐钦林如果一直跟着那位国军中校,今后肯定会吃香喝辣。如果能够挨过几十年,等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再从台湾回到大陆,他肯定将是受当地政府尊敬的“台湾同胞”,受到热情接待。但是他却又有一个坚强的信念,一定不能背叛,一定要坚持回来。虽然他九死一生终于回来后,受到了怀疑,最终退役回去了。但是相信他对做出的这个选择,肯定是无怨无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