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势

什么什么同辉成语(什么什么同辉)

什么什么同辉成语(什么什么同辉)

什么是日月同辉?

现在来到了杭州的钱江新城,站的位置是杭州的城市阳台。上几次视频给大家提到了日月同辉,有人问我什么是日月同辉,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

左手边这个金属的球状是国际的会议中心,代表着一个太阳。右手边就是杭州的大剧院,一个月亮的形状,它代表着是月亮,两个加起来就是日月同辉,阴阳结合。为什么杭州一江两岸的房价起步在6位数起步,总价达到了8位数?

来看一下精美绝伦的一些建筑,独特的位置。现在看的是钱塘江的东面,日月同辉,国际会展中心,杭州大剧院。现在看的是城市阳台的西面,奥体钱江世纪城。有几个精妙绝伦的建筑给大家介绍一下。

·最左手边是游泳馆。

·中间的这个很高的楼是杭州之门,倒立的牛仔裤,晚上有灯光秀,有激光炮,直通天庭。有人说玉皇大帝睡觉都要戴着墨镜,戴着眼罩。

·最右手边就是大小莲花碗,这是钱塘江的东面,奥体钱江世纪城。

·最左手边是游泳馆。

·中间这个高楼是杭州之门,大家称它为倒立的牛仔裤。

·最右手边就是大小莲花碗。

语文教案《青山不老》课文+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笔记+讲解+分析

分析课文前,先阅读课文原文↓↓↓

《青山不老》课文原文

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巍巍青山,有多少默默守护的人。默读课文,说说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当地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一排三间房,就剩下老者一人。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六十五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他已经八十一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要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他敲着早烟锅不紧不慢地说着,村干部在旁边恭敬地补充......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 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在屋里说完话,老人陪我们到沟里去看树。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__________

本文作者梁衡,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并对肆虐、盘踞、淤泥等词语有一定的认识。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事顺序,掌握关键句词的用法。

3、培养一定速度的默读方法并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过程与方法:

1、以恰当的速度默读和略读课文

2、能用多种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理解词句和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3、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以及口头和书面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4、联系实际生活,展开联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2、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3、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章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感悟老人对家乡的情感和伟大的精神,以及深化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沟通和认同。

【教学过程】

研读课文,感受创造奇迹的环境和过程

1、朗读第1段,展开想象并思考段中两个“全”字体现了作者此时此刻什么样的感情。

1.感受大环境的险恶。

呈现课文第二自然段: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

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

县志载:

“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引导学生抓住“肆虐”“盘踞”等词语体会大环境的险恶。

2.感受小环境的艰苦。

呈现课文第三自然段:

一排三间房,就剩下老者一人。

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

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旱烟睡觉。

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

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

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

他已经81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

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

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组织学生交流读了这段话后自己的感受,说说最受感动的地方。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学习“风雨同舟”“归宿”等词语。

重点讨论对“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这句话的理解。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进一步引导体会老人的劳动价值

师:从贫瘠的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了出来,这就是他生命的价值。因此,当告别老人的时候,我不由得想到了──

课件呈现: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学生质疑:“另一种东西”是指什么东西?“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

点拨引导:“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老农能和山水共存,像日月一样永放光辉吗?联系上下文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小结: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描写作者感受的话。

总结认识,再读全文

总结: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生齐读)青山是不会老的!

读了课文以后,你对“青山不老”又有什么新的认识或理解?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大环境:险恶

创造奇迹 青山不老

今天的课就上的到这里,下课,喜欢就点赞加关注,学习找我不迷路。

版权说明:本文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只作为公益学习分享。

(知识点):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第20课《青山不老》

一多音字

卷:juǎn(卷曲)juàn(试卷)

载:zǎi(记载)zài(载客)

劲:jìng(苍劲) jìn(有劲)

恶:è(凶恶)ě(恶心)wù(厌恶)

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

参:cān(参加)shēn(人参)cēn(参差不齐)

近义词

创造——制造 盘踞——占领 险恶——凶恶

选择——抉择 恭敬——尊敬 领悟——领会

劲挺——挺拔 风雨同舟——同舟共济

三番五次——接二连三

反义词

干旱——湿润 险恶——和善 恭敬——傲慢

宏伟——渺小 风雨同舟——过河拆桥

勇敢——胆怯 不紧不慢——心急如焚

理解词语

丈:原市制单位,一丈约等于3.3333米。

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文中指西伯利亚大风经常吹刮,给当地造成很大的破坏和损失。

盘踞:非法占据。文中指经常受到干旱、霜冻、沙尘暴的迫害。

归宿:人或事物的最终的着落。文中指青山是老人生命的终结地。

劲挺:坚强有力地挺立着。文中指在山洼、山腰里的杨树、柳树挺立着,生命力非常旺盛。

淤泥:河流、湖沼、水库、池塘中沉积的泥沙。文中指树下堆积的泥土。

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文中指老人的院子里到处充满着绿色,到处被植被所围绕。

治理:管理,处理、整修。

领悟:领会的意思。

风雨同舟: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山川共存:与山川融为一体。

日月同辉:日月的光芒交相辉映。

三番五次:形容次数很多,次数频繁。

不紧不慢: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

句子解析

1.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窗外满山的杨柳浓密葱郁,在风的吹拂下,高低起伏,犹如海上的波浪。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着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2.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面临享福与吃苦的抉择,老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吃苦,选择了开辟山沟、改造山林的艰苦之路,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有许多事没有完成,这条山沟还需要他,需要他不断地种树绿化,因此他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青山。

3.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黄土和绿树是互依互存,不可分割的。黄土提供了绿树成长所需的养料,而绿树的根则扎紧、牵绊着黄土,使之不至于流失。这正如老农与青山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这片青山养育了老农,而老农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创造了这片绿色的奇迹,作为对青山的回报。其实人与自然又何尝不是如此?

4.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

5.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这是总结全文的中心句,点明中心,升华主旨。老人留下的不仅是这片青山,还有更宝贵的东西——保护环境的意识,造福后代、造福人类的精神。老人植树造林、保护家园的精神永远流传,青山必将长青。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将毕生的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创造了一篇绿洲,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子孙后代。

2.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答:文中的老人用十五年的时间,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将原来狂风肆虐、沙暴盘踞的山沟改造成了绿意盎然的青山。

3.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转化为的“另一种东西”指的是什么?

转化为的“另一种东西”是指转化为青山绿水,转化为不屈服于恶劣环境,顽强执著地开辟荒山、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4.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奇迹的?

(1)山沟环境十分险恶。

(2)生活条件艰苦。

(3)老人年老、瘦小。

(4)同伴、老伴相继离世。

5.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创造了这片绿洲,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他的生命的意义在这茫茫的绿洲中得到延伸,他的精神与青山共存,永垂不朽。

课文分段

第一段(1):描写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景观和一幅喜人画卷。

第二段(2-5):写老人改造山林及绿化山沟所面临的困难以及所取得成绩。

第三段(6-7):写“我”的感悟:青山是不会老的,点出文章中心意旨。

课文主题

本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记叙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的故事,赞扬了老人与环境做斗争的不屈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诗词余事泰山北斗,经纶满腹当代文豪——毛泽东、郭沫若诗话

1、 毛泽东收读虎符 郭沫若笔耕不辍

毛泽东和郭沫若的交往是较早的,在诗词唱和之前,他们之间的文字交往就比较多。仅在1944年,毛泽东就多次谈到郭沫若和郭沫若的文章,对郭沫若的作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1944年1月9日,毛泽东在给杨绍萱、齐燕铭的信中说:“郭沫若在历史剧方面作了很好的工作……”

同一天,毛泽东请董必武同志转交郭沫若同志的电报说:“收到《虎符》,全篇读过,深为感动。你做了许多十分有益的革命文化工作,我向你表示庆贺。”

1944年4月12日,毛泽东在作《学习和时局》的报告时说:“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吃了亏的。……全党同志对于这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引为鉴戒。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1944年11月21日,毛泽东在致郭沫若的信中说:“大示读悉。奖饰过分,十分不当;但当努力学习,以副故人期望。武昌分手后,成天在工作堆里,没有读书钻研机会,故对于你的成就,觉得羡慕。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大胜更骄,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倘能经过大手笔写一篇太平军经验,会是很有益的;但不敢提议,恐怕太累你。最近看了《反正前后》,和我那时在湖南经历的,几乎一模一样,不成熟的资产阶级革命,那样的结局是不可避免的。……”

从毛泽东致郭沫若的信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早在1926年左右,即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就在武昌相识,此后,直到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他们才再次相见。郭沫若对毛泽东的诗才是极为推崇的,在他的诗词中盛赞毛泽东为“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又说:“我自己是特别喜欢诗词的人,而且是有点目空一切的。但是毛泽东同志所发表了的诗词却使我五体投地。”毛泽东和郭沫若之间的诗词唱和是伟人留给我们的一曲不朽的革命之歌,友谊之歌,浪漫之歌。

2、《沁园春》惊动山城 郭沫若从容唱和

1945年11月,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在重庆《新民报晚刊》和《大公报》上发表后,沉寂的重庆文化界一时间活跃起来,各民主党派、文化团体争相传阅,一时洛阳纸贵。同时,在国民党的上层也引起了强烈的震动。蒋介石专门召集反动文人,对《沁园春》进行文化“围剿”,攻击、谩骂,污蔑诗词中有“帝王思想”。与此同时,左派文化战士纷纷群起而攻,对“国民党骂人之作,鸦鸣蝉噪”进行反击。郭沫若次原韵和词两首:

其 一

国步艰难,寒暑相推,风雨所飘。念九夷入寇,神州鼎沸;八年抗战,血浪天滔。遍野哀鸿,排空鸣鵩,海样仇深日样高。和平到,望肃清敌伪,解除苛娆。

西方彼美多娇,振千仞金衣裹细腰。把残钢废铁,前输外寇,飞机大炮,后引中骚。一手遮天,神圣付托,欲把生民力尽雕。堪笑甚,学狙公芋赋,四暮三朝。

其 二

说甚帝王,道甚英雄,皮相轻飘。看古今成败,片言狱折;恭宽信敏,无器民滔。岂等沛风?还殊易水,气度雍容格调高。开生面,是堂堂大雅,谢绝妖娆。

传声鹦鹉翻娇,又款摆扬州闲话腰。说红船满载,王师大捷;黄巾再起,蛾贼群骚。叹尔能言,不离飞鸟,朽木之材未可雕。何足道!纵漫天迷雾,无损晴朝。[1]

郭沫若、柳亚子等一些进步和左派文人的词作与毛泽东的原作相映生辉,极大地提高了毛泽东和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影响,反映了民众的呼声,人心的向背。

3、丹青意造本无法 画圣胸中常有诗[2]

建国初期,齐白石为毛泽东刻制了两方印章,他随便从自己丢弃的画稿中拿出一张,将印章精心地包裹好,送给毛泽东。待齐白石走后,毛泽东将齐白石裹印的画稿展开一看,原来是一幅意境深邃的好画。

但见:画面上是一棵郁郁葱葱的李子树,婆娑的李子树上落着一群依人的小鸟,树下伫立着一头憨态可掬的老牛,老牛正侧着头望着小鸟出神。图画构思别致,匠心独运。尤其是画中的老牛,随意挥洒,无定法无定调,而是自成一派。从牛头到牛背至牛尾,只一笔勾出。足见白石老人的功力。毛泽东爱不释手,遂让人裱好,收藏起来。

又一次,毛泽东宴请齐白石,并请郭沫若作陪,他们推杯换盏,谈笑风生,非常投机。突然白石老人发现了墙上的“小鸟老牛图”,觉得奇怪,因为在他的记忆里他并没有送过这幅画给毛泽东。待主席将得来画稿的过程细细说来之后,齐白石才恍然大悟。

白石老人明白了,原来是自己练笔时的“废品”,笑着说:“如此说来,拙画还有点意思。那么,劳驾二位在卷首上赏赐几个字,如何?”郭老说:“我听主席的。”毛泽东说:“我听画家的。”白石老人一抱双拳:“多谢多谢!”他摘下画轴,平铺到旁边的桌子上。郭老给毛泽东递过毛笔,要主席先写。毛泽东倚马可待,接过笔就酣畅淋漓地写起了他的怀素体草书:“丹青意造本无法”。郭老一看知道毛泽东是对宋人苏轼《石苍书醉墨堂》:“我书意造本无法,点化信手烦推求”的化用之句。也当仁不让,接着将宋人陆游“此老胸中常有诗”之句改为:“画圣胸中常有诗”。和上句构成一副绝佳的妙联。

毛泽东是一代诗人,郭沫若乃当代文豪。一个是满腹经纶,一个是学富五车;一个是龙飞凤舞,一个是笔走龙蛇,二人一唱一和,在一代画坛宗师咫尺千里的画卷上,留下了一段千古绝唱。裁剪唐宋八大家苏轼的名句,挥洒伟人的墨宝,为画家增添无限光彩。而且,毛泽东为党和国家的主席,郭沫若乃文联主席,齐白石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三个主席在一张画稿上留下如此墨宝,真是千古难寻的诗书画三绝的珍品。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化信手烦推求。”这句诗是苏轼寄给好友的《石苍书醉墨堂》中的诗眼之句,用正话反说的手法,以“我书意造本无法,点化信手烦推求。”自谦书法没有规矩,言外之意却是说“无法”最有法,它是书法艺术熟能生巧的最高艺术境界。

毛泽东将其中的“我书”换作“丹青”,使之成为“丹青意造本无法”,书画同理,两个字的改动,诗句由赞美书法艺术化为赞美绘画艺术。赞美白石老人的绘画艺术艺无定法,达到了无法之法、超出一般技法的最高境界。

因为白石老人是“诗书画”俱佳的高人,所以郭老以“画圣胸中常有诗”的诗句赞美白石老人以及白石老人的画,是非常恰当的。一是说白石老人的画富有诗情画意,绘画如诗;同时又是说白石老人的艺术青春永驻。陆游的原诗为“此老胸中常有诗”,诗中流露出一种不肯服老的精神,有人老心不老的一种气魄。其实如果将原诗直接摘用也无不妥,但是郭沫若将“此老”巧易为“画圣”就更为具体、亲切,而且诗中反映出郭老对白石老人的尊重,道出了白石老人在新中国焕发艺术青春的美好情景。

两个伟人分别摘取不同诗人的句子,但是却毫无斧凿之痕,有浑然天成之妙。尤其是“本无法”和“长有诗”相对,仿佛就是给白石老人量身定做的一般。白石老人看了二人的题诗,喜出望外:“二位大家这样夸奖白石,我可要把它带走了。毛泽东看看郭老说:“两位政治家斗不过一位艺术家呀!”三个人开怀大笑。

4、金猴奋起千钧棒 哪怕妖精亿度来

1957年1月23日,郭沫若的诗兴仿佛奔涌的泉水,一天里作成《试和毛主席韵(词三首)》[3]:

念 奴 娇

小汤山

京畿左翼,小汤山,一脉温泉无色。广厦万间新建立,引入玉池清澈。冬日疑春,朔风孕暖,溪内游龟鳖。华清何似?令人高下难说。

小伫怀碧桥边,荒池待理,犹自封冰雪。遥指颓楼思往事,人道胜朝末截,那拉常游,浴宫已毁,独乐亡家国。请看今日,兵民同温热。

浪 淘 沙

看溜冰

雪浪锁云燕,水面横天,刀鞋对对剪冰船。人似流星飞过去,快活无边。

举目尽青年,争著先鞭,《逍遥游》又入新篇。地上乐园今实观,转瞬之间。

水调歌头

归 途

不羡天池鸟,不慕北溟鱼。瞬息乘风万里,铁翼云中舒。才到新西比利,已过乌兰巴托,翰海览无余。谁谓乾坤大?浑似一沤夫。

高歌倦,雄谈歇,展画图。长城蓦地眼底,郁盘云途。地上山山横黛,天上人人俯首,又见昆明湖。锦绣山河好,今朝气象殊。

1961年10月18日,郭沫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观看绍兴剧团演出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应剧团同志的要求,吟成《七律·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首:

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

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

千刀万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

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4]

毛泽东在广州读到这首诗后,即于11月17日写了一首和诗:

七 律

和郭沫若同志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从来。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毛泽东的诗句“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纠正了郭沫若对唐僧的偏颇的看法,指出在革命斗争中对类似唐僧这样的中间派,不应采取打倒的方针,而应采取团结教育的办法,贯彻统一战线的政策。1962年1月6日,郭老在广州读到了毛泽东的和诗,受到很大启发,当即依毛泽东原韵和诗一首:

赖有晴空霹雳雷,不教白骨聚成堆。

九天四海澄迷雾,八十一番弭大灾。

僧受折磨知悔恨,猪期振奋报涓埃。

金睛火眼无容赦,哪怕妖精亿度来。[5]

4、沧海横流见本色 山花烂漫不争春

1961年12月,毛泽东在阅读宋朝陆游一首著名的《卜算子·咏梅》后,触发诗兴,赋词一首:

卜 算 子

咏 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962年1月30日,郭沫若在海南岛崖县的鹿回头读到了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当天即填写了一首:

卜 算 子

咏 梅

曩见梅花愁,今见梅花笑。本有东风孕满怀,春伴梅花到。

风雨任疯狂,冰雪随骄傲。万紫千红结队来,遍地吹军号。[6]

在词中用“梅花愁”比喻陆游的《咏梅》词,用“梅花笑”比喻毛泽东的“咏梅词”。

1963年元旦,郭沫若又满怀激情填写了一首《满江红·领袖颂》:

沧海横留,方显英雄本色。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则。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听雄鸡一唱遍寰中,东方白。

太阳出,冰山滴;真金在,岂销铄?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迎东风革命展红旗,乾坤赤。[7]

这首词在1963年1月1日《光明日报》上发表后,触动了毛泽东的词兴,他在1月9日和了一首:

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毛泽东的和词高屋建瓴,总揽世界全局,不仅有强烈的政治意义,对当时风起云涌的世界革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词调高昂,用词非同凡响,对活跃我国诗词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郭沫若对毛泽东的诗词进行了很多研究,1963年,《毛泽东诗词》编年本出版之后,被毛泽东宏伟大气的词意而震撼,反复阅读,对以前未曾发表的诗词,写出了一篇篇赏析的文章,对人们正确理解和阅读毛泽东诗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阅读和研究过程中,反复吟哦,于1963年12月5日,填写了一首《读毛主席诗词〈满江红〉》,对毛泽东诗词予以极高的评价:

充实光辉,大而化,空前未有。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典则远超风雅颂,阶级分清敌我友。沁园春、水调歌头、羌无偶。

嫦娥舞,瘟神走;梅花笑,苍蝇抖。今史诗、将使地天恒久。宝剑擎天天不堕,红旗卷地地如绣。济同舟、万国尽朝晖,新宇宙。[8]

在此期间,郭沫若怀着对毛泽东诗词的感佩热爱之情,集毛泽东诗词创造了30余副集句联,集中发表在1964年3月20日的《光明日报》上,用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促进了对毛泽东诗词的宣传和学习。

5、毛泽东曲高仍谦虚 郭沫若笔削增光辉

毛泽东对郭沫若的才气是非常赏识的,所以毛泽东不仅经常和他唱和,而且很多时候,还将自己的诗词送给郭沫若修改,互相切磋。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之久的韶山,他回想几十年革命的风雨历程,感慨地写下了《七律·到韶山》。6月底毛泽东登上江西的庐山,又挥笔写下了《七律·登庐山》。9月7日,毛泽东致信胡乔木:

“诗两首,请你送给郭沫若同志一阅,看有什么毛病没有?加以笔削,是以至要。”[9]

郭沫若在阅读了毛泽东的两首诗以后,于9月9日致信胡乔木:

“主席诗《登庐山》第二句‘欲上逶迤’四字,读起来似有踯躅不进之感。拟易为‘坦道蜿蜒’,不识如何”。10日,郭沫若再次致信胡乔木说:

“主席诗‘热风吹雨洒南天’句,我也仔细反复吟咏了多遍,觉得和上句‘冷眼向洋观世界’,不大协调。如改为‘热情挥雨洒山川’以表示大跃进,似较鲜明,不识如何。古有成语曰‘挥汗如雨’。”

毛泽东读了郭沫若的两封信后,对原诗进行了修改后,又致信胡乔木:

“沫若两信都读,给了我启发。两诗又改了一点字句,请再送郭沫若一观,请他再予审改,以其意见告我为盼。”[10]

郭沫若又对毛泽东的两首诗提了一些修改意见,后来毛泽东根据郭沫若和臧克家等同志的意见作了修改,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

七 律

到 韶 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七 律

登 庐 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园里可耕田?

1965年5月,毛泽东填写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稍后,又写了《念奴娇·鸟儿问答》。7月中旬,毛泽东请胡乔木就这两首词征求郭沫若的修改意见。7月23日,郭沫若致信胡乔木,写道:

“词两首,以后忙着别的事,不曾在考虑。我觉得不宜改动过多,宜争取早日发表。

……

‘飞跃’我觉得可不改,因为麻雀吹牛,如换为‘逃脱’倒显得麻雀十分老实了。

‘土豆烧牛肉’句,点穿了很好,改过后,合乎四、四、五为句也较妥帖。惟‘土豆烧牛肉’是普通的菜,与‘坐满佳宾,盘兼美味’似少相称。可否换为‘有酒盈樽,高朋满座,土豆烧牛肉’?

‘牛皮葱炸,从此不知下落’,我觉得太露了。麻雀似有下落还露过两次面。”[11]

根据郭沫若的意见,毛泽东对两首词又作了一些修改。根据郭沫若的信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对自己的词进行了比较大的改动,但是又坚持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观点,使词句更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更具有词句应有的豪迈气概,为词增色不少。

6、星光灿烂光芒四射 诗词唱和流芳万古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郭沫若一时失去了多年唱和的诗友、诗词世界里的知音,哀思绵绵。9月18日,他参加毛泽东追悼大会后,哀痛地赋诗两首:

其一

伟哉领袖万民亲,改地换天绝等伦。

三座大山齐扫地,五星红旗高入云。

反抗霸修防复辟,发扬马列育新人。

旰食宵衣躬尽瘁,英雄儿女泪盈巾。

其二

革命风云蒸海岳,光芒四射永生时。

工农热泪如潮涌,中外唁章逐电飞。

悲痛化为新力量,继承竞作大驱驰。

天安门上音容在,强劲东风日夕吹。[12]

1976年12月24日,在毛泽东诞辰的前夕,郭沫若无限思念人民的领袖、自己的诗友,郭沫若又填词一首:

满江红

怀念毛主席

天柱初移,天恐坠,殷忧难已。人八亿,同声痛苦,倾盆大雨。雨过天晴云散净,驱除四害朝晖启。满山河,一片大红旗,迎风舞!

学大寨,基础固。学大庆,主导竖。军与民相学,问谁敢侮?努力实现现代化,齐声高唱革命谱。颂导师,与马列同辉,垂万古![13]

1977年3月19日,郭沫若又填了一首《沁园春·捧读〈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一首,表达了对“四人帮”的痛恨和对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的坚定信心:

四匪成帮,疯魔乱舞,小丑跳梁。恨垄断论坛,是非颠倒,生吞历史,比附荒唐;妄想夺权,阴谋叛乱,竟欲登天摘太阳。粉碎了,把多年流毒,彻底扫光。

宝书传遍四方,第五卷雄文放光芒。是斗争经验,辨证思想,辉煌实践,精锐武装。努力钻研,加强建设,毛泽东旗帜高扬。齐奋勉,学英明领袖,治国抓纲。

1977年12月26日,又逢毛泽东诞辰,想起往日诗词唱和的雅趣,想起诗词唱和时彼此的默契,想起往昔切磋诗词技艺的乐事,免不了对毛泽东的无限思念,遂吟成七律一首:

形象思维第一流,文章经纬冠千秋。

素笺画出新天地,赤县翻成极乐洲。

四匹跳梁汗社鼠,九旬乘教任孔丘。

群英继起完遗志,永为生民祛隐忧。[14]

1978年6月12日,一代文豪郭沫若也悄然离开了我们,中国当代两颗诗坛的巨星相继陨落,但是,他们光辉灿烂的诗篇,却闪耀着永远不灭的光芒,将神州的夜空装点得绚烂多彩;他们在诗词领域铸就的不朽丰碑却永远伫立在人民的心中。

[1] 郑广瑾、杨宇郑编著:《毛泽东诗话》,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版第349页。

[2] 杜忠明著:《毛泽东对联赏析》,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144—145页。

[3]郑广瑾、杨宇郑编著:《毛泽东诗话》,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版第352页。

[4] 蔡清富等著:《毛泽东与中国古今诗人》,岳麓书社1999年8月版第382页。

[5] 蔡清富等著:《毛泽东与中国古今诗人》,岳麓书社1999年8月版第382页。

[6] 郑广瑾、杨宇郑编著:《毛泽东诗话》,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版第355页。

[7] 蔡清富等著:《毛泽东与中国古今诗人》,岳麓书社1999年8月版第383页。

[8] 郑广瑾、杨宇郑编著:《毛泽东诗话》,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版第358页。

[9]郑广瑾、杨宇郑编著:《毛泽东诗话》,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版第355—357页。

[10]郑广瑾、杨宇郑编著:《毛泽东诗话》,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版第355—357页。

[11] 郑广瑾、杨宇郑编著:《毛泽东诗话》,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版第355—357页。

[12]郑广瑾、杨宇郑编著:《毛泽东诗话》,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版第358—359页。

[13]郑广瑾、杨宇郑编著:《毛泽东诗话》,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版第359页。

[14]郑广瑾、杨宇郑编著:《毛泽东诗话》,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版第359—3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