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956年,毛主席为治理长江接见林一山:你帮我找个人替我当主席
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下“关注”方便您后续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天陪伴你左右。
1996年10月,李讷在前往西陵长江大桥参观前,听说刘少奇的儿子刘源此时正在那里搞建设,便托人给刘源捎信,想要和他见一面。当时刘源正忙于工作,没能专程拜访李讷,便决定在长江大桥与李讷相聚。
当李讷乘坐大客车抵达桥头,刘源早已经在那里等候。见到李讷之后,刘源快步上前,与李讷紧紧握手拥抱,在场的人们目睹这一场景后,无不为之动容。
时隔多年未见,刘源和李讷谈论最多的,还是正在建设的三峡工程。自从三峡工程开工以来,刘源已经到工地近30次,为部队和基层解决了大量的实际问题,深受水电部队官兵的爱戴。
“等将来三峡大坝建好了,一定把毛伯伯的名字和他的‘高峡出平湖,当惊世界殊’几个大字刻在大坝上面,让两位老主席的愿望在我们儿女手中变成现实。”谈话间,刘源指着远处的工地,动情地说道。
1949年,长江流域遭遇严重洪水灾害,老百姓刚刚脱离战争的苦海,又陷入了水患的折磨,给毛主席敲响了一记沉重的警钟。因此,毛主席请周总理组建了长江水利委员会,专门治理长江水务,由周总理亲自担任主任。
这样的安排,足见治理长江在毛主席心中的分量。不久,中央考虑周总理国务繁忙,经过再三甄选,决定任命辽南省委书记林一山接替周总理,担任长委主任。
早在中学时期,林一山就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之中。上世纪30年代,林一山开始担任北平地下党支部书记,还参加过“一二 · 九”学生运动。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林一山毅然投笔从戎,加入到抗日战争之中。
抗战胜利后,林一山随军北上,投身解放战争。三大战役胜利后,林一山率领万名干部南下,在途经武汉时,恰逢长江发大洪水,原本准备去广西上任的林一山,经中央批准,开始担任中南水利部副部长。
就这样,林一山“半路出家”,放弃仕途改行长江水利工作。
在长委上任的几年时间里,林一山亲自跋山涉水,每年至少跑五六千公里的路程,获取大量的数据,并按照毛主席的要求,编制出长江流域规划,设计建成了长江第一个荆江分洪工程。
1953年初,毛主席视察武汉结束后,开始了为期三天的视察长江之旅。临行前,毛主席特意叮嘱,让林一山同自己一并视察。军舰刚刚启航,毛主席就派人将林一山找来,请他汇报工作。
在汇报中,林一山展开长江流域规划草图,给毛主席展示在长江上兴建一系列水库的初步设想。毛主席认真听完林一山的讲解,顺手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大圈:“这么多水库,你看能抵上三峡这个水库吗?”
“这些水库都加起来,还抵不上一个三峡水库。”林一山如实回答道。毛主席随即伸出手,点了点地图上的三峡口:“那为什么不在这个总口子上卡起来?”
听完毛主席的话,林一山立刻兴奋起来。在三峡上建大坝,长委不是没有想过,但修建如此大的工程,对于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来说,时机还并不成熟。
在这次视察长江结束之际,毛主席叮嘱林一山,三峡工程暂时还不考虑开工,让他先不要和分管这项工作的中央领导透露。
就在毛主席视察长江的次年,长江再次发生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为了保住武汉,刚刚建成的荆江分洪工程三次开闸,但对于洪灾来说也只是起到了缓解作用。在这一次灾情中,直接导致近2000万人、近5000万亩农田受灾,京广铁路三个月不能正常通车。
仅仅时隔5年,长江又来了一场更大的洪灾。毛主席带着急迫的心情,和刘少奇、周总理专程来到武汉,向林一山询问有关三峡工程的问题。在林一山的建议下,周总理找来苏联专家,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初步论证了三峡工程实现的可行性。
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在畅游完长江之后,写下了“高峡出平湖,当惊世界殊”的著名诗句。在单独接见林一山时,毛主席幽默地对他说:“你看能不能帮我找个人当国家主席,我给你当助手,帮你修三峡大坝好不好。”
这一次接见虽然没有深入交谈,时间也非常短暂,但林一山敏锐地捕捉到,毛主席想要将三峡工程付诸实践。可惜的是,从50年代末开始,新中国进入了多事之秋,鉴于客观条件不成熟,毛主席作出了“现在不考虑修三峡”的决定。
1970年,湖北省向中央提出修建葛洲坝工程的报告。毛主席从全局出发考虑,批示同意了葛洲坝工程的修建报告,并叮嘱在修建过程中如果遇到现在没想到的困难问题,要准备修改设计。
毛主席同意修建葛洲坝工程的批示是一个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设计的“三边政策”。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图纸出来要么没人敢签字,要么得人人签字,全部举手通过才算数。
就这样整整拖了两年时间,工程无法进展。周总理得知此事后,严厉批评了这种做法,并点名林一山组建技术委员会,修改设计和施工方案。
临危受命的林一山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只用了两年时间,就拿出了通常需要五六年才能完成的技术设计。1974年秋冬,中央正式确定葛洲坝工程复工。经过14年的艰苦奋战,葛洲坝工程全部建成。
此时,葛洲坝修建对于三峡工程上马的意义立刻显现出来。一方面,葛洲坝工程为三峡工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葛洲坝工程为三峡工程进行了实际论证,让各种分歧趋于统一,人们也看到了三峡工程的未来前景。
十年政治风暴结束后,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的邓小平,对于三峡工程十分关心。当三峡工程上马的问题提出后,不少人担心大坝建成之后,会成为敌人核打击的目标。
80年代初,邓小平和中央领导视察完葛洲坝工程后,都同意三峡工程上马,中央立刻开始组织专家,对三峡工程问题进行论证。在毛主席第一次视察三峡34周年纪念日,全国人大进行表决,同意三峡工程上马。
当林一山听说这个好消息后,内心格外激动和高兴,因为毛主席、周总理的遗愿不久就可以实现了。
1994年,三峡工程正式开工,短短9年之后,三峡工程首批机组正式并网发电。2006年三峡工程全面竣工之后,已经具有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的能力,当年毛主席为三峡描绘的宏伟蓝图,已经变成了壮丽的现实。
毛主席曾经在视察长江结束后,对邓力群说:“三峡我是看不到了,将来建成时,写一篇祭文告诉我。”在毛主席逝世整整30年后,他的愿望终于在儿女的手中实现了。
2007年,林一山病逝。他的后半生,可以说都献给了治江事业。曾经有人问过林一山,他为了长江水利事业忘我地工作,究竟是为了什么。林一山只用了一句话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一切为了治江!”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城篇|“给长城文物找个好人家”——记长城文物捐赠者
新华社石家庄12月2日电 题:“给长城文物找个好人家”——记长城文物捐赠者
新华社记者陈忠华、闫起磊、郭雅茹
南望大海,北靠长城,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角山山麓,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已展露全貌。随着场馆建设加速推进,有一群人在期盼着博物馆尽快开放,他们迫切地想见见“老朋友”。
这群人就是文物捐赠者。他们生于长城下,长在长城边,从小看到的是巍峨的城墙,听到的是长城的历史,对长城有着特别的感情。在得知博物馆征集文物时,他们纷纷将收藏的文物捐赠出来,希望让更多人了解长城。
给文物找个好归宿
宋兆华是秦皇岛市第一位为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捐赠藏品的人。2021年12月,59岁的山海关市民宋兆华在网上看到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征集文物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找来了工作人员。宋兆华说,自小家里就有两块石头,根据形状特征,他知道那不是普通石头。
“建长城博物馆是一件大事,两块石头如果有文物价值,捐给博物馆也算是贡献我的一份力量。”经文物部门识别鉴定,两块石头一块是石雷,一块是抬夯,是明长城防御武器和生产工具。宋兆华当场决定将两件石器捐赠给博物馆。他说:“捐给博物馆,也是给它们找个好人家。”
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征集文物以来,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响应,他们以实际行动支持博物馆建设,其中还有为博物馆多方搜集藏品的热心市民。
长城保护志愿者观看捐赠的文物藏品。(受访者供图)
65岁的市民王静元热爱收藏,然而她收藏的玉石、石头都不是长城博物馆需要的展品,但这并没有打消她捐赠的念头。
王静元多方打听,走村进户,寻找藏家,搜寻与长城有关的老物件。几个月的时间里,她搜集到长城砖、石雷、石灯等10余件物品,全部无偿捐赠给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在她看来,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宝库,大家积极捐赠,有助于丰富博物馆藏品,通过长城文物讲述长城故事、活化长城历史。
为长城搜集老照片
今年33岁的朱海洋是一位资深收藏者。2022年,朱海洋得知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面向社会征集文物,毫不犹豫地将29件石构件和长城砖瓦无偿捐赠给博物馆。“高中时,我每天上下学都经过山海关古城,经常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了解其中的历史和文化。”
朱海洋捐赠的藏品。(受访者供图)
2008年,朱海洋出国留学,并且在海外收集与家乡山海关以及长城有关的老照片。为购买老照片,他课余时间送外卖、去超市当搬运工,用赚来的钱从国外购买了2000多张秦皇岛的老照片,其中记录山海关以及长城的老照片近千张。
翻看一本本老照片,朱海洋能详细讲解每张照片的年代信息和背后的历史。这些照片详实地记录了山海关古城的变化,记录了长城的原貌与多次修缮的过程,为文物部门和研究古建筑的机构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我希望通过捐赠这些藏品和老照片,让人们更加真切地了解长城和山海关古城的历史文化,看到它们曾经的样子和100多年来的变化,为古老的长城和山海关古城留下最直观的记忆。”朱海洋说。
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进入陈列布展阶段,朱海洋积极与策展团队沟通,他准备在博物馆开馆后举办秦皇岛段长城老照片特展,同时把展览的老照片捐赠给博物馆。
一家三代捐藏品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山海关区旅游和文化广电局举办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第二批文物藏品捐赠仪式,市民于继群一家三代人收到捐赠证书,父亲于骞举捐赠青花瓷碗、竹木直角尺、铁渔刀,于继群和爱人捐赠纪念章、钱币等,儿子于亦凡捐赠书籍和文献资料,三代人共为博物馆捐赠了62件藏品。
“小时候,父亲带着我爬长城游角山,每当看到巍峨的敌楼、宽大的墙体、残存的石碑、精美的瓷片、散落的石雷,父亲总是跟我说,不起眼的砖头瓦片也可能是重要文物,要保护好。现在,我也是这样嘱咐我的孩子。”于继群说。
对于继群一家人来说,长城是生活的一部分,全家人都喜欢收藏与山海关有关的文献书籍、徽章、石器、瓷器、民俗老物件等。
“我捐赠的藏品中有两枚‘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纪念章。爱长城、保护长城的意识刻在我们心中,保护长城文物、传承长城文化、弘扬长城精神是我们的责任。”于继群说。
于继群和家人的行为还带动了身边的同事、朋友,很多人通过他们了解到文物征集活动,还有同事把自己的藏品也捐赠出来。
于继群的证书。(受访者供图)
截至10月,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共征集到31位社会各界人士无偿捐赠的9大类254件藏品。
“这些藏品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极大地丰富了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数量和类别。”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专班负责人郭颖说,“社会各界人士通过捐赠助力文化传承,彰显了广大市民支持文博事业发展,心怀社会、无私大爱的家国情怀。”
儿童画+创意画56种新一波素材汇总!总有一幅适合你!不收藏就晚了
图片来自网络,仅作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哦
小学生同步优秀作文(101)甜
甜
曹范学区学校 六年级3班 于宝仪
宋代文学家程颐曾说:“外物之味,越久越厌,读书之味,越陈越香。”著名作家高尔基也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读书给人的感觉,绝非其他可比拟的。
读书给人的感觉是甜的,是快乐的。
连带着书也是甜的,而且是浓浓的甜,不可言传的甜。
一次考试,我的成绩一落千丈,心情也糟到了极点:抬头看见明媚的阳光,花儿的笑脸,听到小鸟的歌唱,也觉得他们是在幸灾乐祸。但当我随手拿起一本《笑猫日记》,读到其中的《那个黑色的下午》——书中的笑猫无论受到什么挫折,都永不言败,想想我还不如一只猫,心情竟释然了。是啊,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我还小,还有许多机会,我要一一加油!
书像拂面的春风,吹去心灵的尘埃;书是涓涓的清泉,滋润干涸的心田;书像一坛陈年佳酿,永远使人陶醉其中。读书能让我们获得一种“如在书中游”的真实感。在书的海洋中,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与古人尽情交谈,也可以无拘无束地畅想未来。读书可以让人品尝人间的酸甜苦辣,填充我们渴望交流的心灵。书是我们人生中亲密的伴侣,我们因读书二充实而快乐。
我曾在书中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当孩子们稍微懂事时,犹太家庭就会举行这样的仪式:母亲翻开《圣经》,在书上滴上一些蜂蜜,让她的孩子们舔,让孩子们觉得书是甜的,让这种感觉一直存在。
爱书吧!书是甜的,读书也是甜的,让这种美妙的滋味伴我们一生!
壹点号智简课堂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和平精英的介绍
#头条家时光#今天,我又回到了久违的刺激战场,打算玩几局。在百度上搜索“刺激战场”四个字,映入我眼帘的是“和平精英”。“怎么回事?”我有些懵,“刺激战场怎么变成和平精英了?难道是程序出了问题?”我也没管什么,就点了下载。下载完毕,我发现这里面和刺激战场几乎一样,但是名字却改成了和平精英。接着就是更新公告:……刺激战场正式更名为和平精英……并且更新之后,光子工作室把年龄限制调整到十六岁以上,包括我在内的小学生们都不能玩了。没办法,只好在网上看那些主播们玩了。更新之后的跳伞飞机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是在致敬人民空军。跳伞飞机使用的是运-20,周围还有歼-20保驾护航。从某种角度上看,这可以体现出我国强大的国防力量。现在把人out掉之后不会直接成盒,被out人的上方会出现“淘汰”二字,然后对手会友好的挥手告别,然后再变成盒子。
我玩的是团队竞技模式,一人有无数条命,所以我可以随便浪。我开局拿了一把M416,急急忙忙的冲向了敌人的方向。我看见一个人,我掏出枪急急忙忙的过去,打开瞄准镜射击,将敌方打死了。我开开心心的想:你好菜啊,都没发现我。随后我正在哪里搜索装备的时候,却被一个伏地魔打死了。在这过程中。我有击败了好几名敌人。最终,我们的团队获胜了。真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