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八字

冷冰冰的繁体字怎么写(冰的繁体字怎么写)

冷冰冰的繁体字怎么写(冰的繁体字怎么写)

繁简字并不一一对应,不是所有简体的“里”都对应繁体的“裏”

必须承认,作为语文老师,我有很严重的职业病,不只是腰酸背痛腿抽筋,还有不管什么地方,但凡有文字,总要凑过去看一下。不但要看一下,知道写的是什么内容,而且,还要看看有没有错别字,有没有病句。

这不,很偶然间在每天往来的地方,发现防护网上装饰着一些文字。

“伏脉千裏”这个词语,“裏”应该写作“里”才对。

先不分析为什么错了,先说“伏脉千里”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语常常和“草蛇灰线”连在一起使用。

所谓“草蛇灰线”,由“草蛇”和“灰线”两个词合成。草蛇说的是一条蛇从草丛穿过,不会留下脚印,但蛇有体重,还是会留下一些不明显却仍存在的痕迹。灰线说的是拿一条缝衣服的线,在烧柴后的炉灰里拖一下,由于线特别轻,留下的痕迹也是很恍惚的。由此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所谓“伏脉千里”一词,由“伏脉”和“千里”两个词合成。“伏脉”是中医术语。指一种脉象。脉来伏隐,重按推筋着骨始得。或曰:极重按之,着骨乃得。见于邪闭、厥证、痛极等病证。《难经·十八难》:“伏者,脉行筋下也。”

看不懂这段文言没关系,简而言之,“伏”是“脉”的修饰语,“伏”就是潜伏,“伏脉”的特点是深藏的,是伏隐的,不容易发现的,或者准确说是不容易感觉到,所以才会“极重按之,着骨乃得”。

“千里”是对“伏脉”的补充说明,“千里”本身无非就是形容距离之远而已,极言这种脉象的不容易被感知的特点。

“草蛇灰线”与“伏脉千里”两个词连用,多表示文学创作中,埋伏笔使小说环环相扣,前后呼应。比如,《红楼梦》中的伏笔就可以称之为“草蛇灰线”与“伏脉千里”。当然,“伏脉千里”用在语文教学上,形容要大量阅读,不功利,不急躁,为语文素养的提升打牢坚实的基础,也未尝不可。

说完了“伏脉千里”是什么意思,接下来说说“伏脉千里”中的“里”为什么不能写作“裏”。“里”对应的繁体不就是“裏”吗?是因为写了繁体字就算错了吗?

不是因为写成繁体就算错了,而是没有注意到繁简字转化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简化字和繁体字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在有些时候,可能是两个甚至是多个繁体字简化为同一个简体字。写简体的时候没有问题,但是从简体再次转化为繁体时,则需要特别注意应该转化为哪个字才行,一不小心就出错。

下面就以这个“里”字为例,对其在繁简字转化过程中的情况做一点儿分析。

简体“里”所对应的一个繁体字是“裏”,这是会意兼形声字。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说文》:“裏,衣内也。衣外曰表。”也可以写作“裡”,与“裏”采用了同一种造字思路,只不过一个是上下结构,一个是左右结构而已。

《诗•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里。”。(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面子黄里子。)

由衣服的里层这个本义出发,“裏”又引申为内部,与“外”相对,比如,表里如一,山河表里等词语中的“里”如果写成繁体的话,那就应该是“裏”。

又由与“外”相对这个意思,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所以,诸如“这里”“那里”等词,如果“里”写为繁体的话,也应该写作“裏”。

简体“里”所对应的另一个繁体字是“里”,与简体字形相同。“里”是会意字,金文从田,从土。用有田有土会人所聚居之地之义。本义:里弄;街巷。《说文》:“里,居也。”

由此进一步引申为故乡。比如,故里,乡里。又进一步演变为指古代一种居民组织。《尚书大传》:“八家为邻,三邻为朋,三朋为里。”该组织的负责人就称为里长,里正。因为古代居有定制,所以,“里”又引申为长度单位,比如,千里,万里等。又由名词转而成为动词,表示居住.比如,《论语》中有“里仁为美”(要选择有仁德的地方居住)。

以上这些意义的“里”,繁体都与简体相同,要写作“里”,而不能想当然地写为“裏”。

由以上分析可知,“伏脉千裏”中的“裏”应该写作“里”,如果要把这四个字都写成繁体字的话,反而“脉”应该写作“脈”,其他的三个字都与简体相同才是。

“里”由简体转化为繁体,最常出错的是这样的语境:“××故里”,经常看到某些地方将“故里”误写作“故裏”,本想写个繁体装作有文化,反而写错了字,暴露了没文化的本质。

在中小学常见的诗文中,有很多带有“里”字,如果写成繁体,那就一定要注意在转化时,要依据意义来判断,是转化为“裏”,还是转化为“里”了。

比如,下面这些诗句,哪些在写成繁体的时候要变为“裏”,哪些即使写成繁体,也应该保持和简体字形一致的“里”字呢?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龟虽寿》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辞》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木兰辞》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春江花月夜》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春江花月夜》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送友人》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竹里馆》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别董大》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秋思》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长恨歌》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长恨歌》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长恨歌》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雨霖铃·寒蝉凄切》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渔家傲·秋思》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满江红•怒发冲冠》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清平乐·村居》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过零丁洋》

上面这些诗句,如果转化为繁体,有一些比较容易判断“里”应该写成“里”还是“裏”,有一些就要琢磨一下,而且,我们会发现其中同一首诗中的“里”对应的繁体字也可能不同。

那么,了解这些有什么用呢?我想至少有三点作用可以说说。

1.用简识繁是基本的需求,我们在读古书时,能够弄清楚,相应繁体是否转化准确,也可以结合字形对相应汉字做一些语义上的推断。

2.在书法作品中常常用到繁体字。如果是自己创作书法作品,可以少犯这类差错,如果是别人的书法作品,可以借此判断这个人是内行还是外行。

3.更重要的意义是通过这种对照关系的辨别,能够进一步加深理解汉字的音(读音)、形(字形)、义(语义)、源(字源)、境(语境)、性(词性)这几者之间的关系。

除了“里”字从简体转换成繁体时容易出错,与“里”字类似,你还知道哪些常见字,因为简体与繁体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在从简体转换成繁体时容易出错呢?欢迎留言讨论。‍

繁简字并不一一对应,不是所有简体的“里”都对应繁体的“裏”

必须承认,作为语文老师,我有很严重的职业病,不只是腰酸背痛腿抽筋,还有不管什么地方,但凡有文字,总要凑过去看一下。不但要看一下,知道写的是什么内容,而且,还要看看有没有错别字,有没有病句。

这不,很偶然间在每天往来的地方,发现防护网上装饰着一些文字。

“伏脉千裏”这个词语,“裏”应该写作“里”才对。

先不分析为什么错了,先说“伏脉千里”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语常常和“草蛇灰线”连在一起使用。

所谓“草蛇灰线”,由“草蛇”和“灰线”两个词合成。草蛇说的是一条蛇从草丛穿过,不会留下脚印,但蛇有体重,还是会留下一些不明显却仍存在的痕迹。灰线说的是拿一条缝衣服的线,在烧柴后的炉灰里拖一下,由于线特别轻,留下的痕迹也是很恍惚的。由此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所谓“伏脉千里”一词,由“伏脉”和“千里”两个词合成。“伏脉”是中医术语。指一种脉象。脉来伏隐,重按推筋着骨始得。或曰:极重按之,着骨乃得。见于邪闭、厥证、痛极等病证。《难经·十八难》:“伏者,脉行筋下也。”

看不懂这段文言没关系,简而言之,“伏”是“脉”的修饰语,“伏”就是潜伏,“伏脉”的特点是深藏的,是伏隐的,不容易发现的,或者准确说是不容易感觉到,所以才会“极重按之,着骨乃得”。

“千里”是对“伏脉”的补充说明,“千里”本身无非就是形容距离之远而已,极言这种脉象的不容易被感知的特点。

“草蛇灰线”与“伏脉千里”两个词连用,多表示文学创作中,埋伏笔使小说环环相扣,前后呼应。比如,《红楼梦》中的伏笔就可以称之为“草蛇灰线”与“伏脉千里”。当然,“伏脉千里”用在语文教学上,形容要大量阅读,不功利,不急躁,为语文素养的提升打牢坚实的基础,也未尝不可。

说完了“伏脉千里”是什么意思,接下来说说“伏脉千里”中的“里”为什么不能写作“裏”。“里”对应的繁体不就是“裏”吗?是因为写了繁体字就算错了吗?

不是因为写成繁体就算错了,而是没有注意到繁简字转化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简化字和繁体字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在有些时候,可能是两个甚至是多个繁体字简化为同一个简体字。写简体的时候没有问题,但是从简体再次转化为繁体时,则需要特别注意应该转化为哪个字才行,一不小心就出错。

下面就以这个“里”字为例,对其在繁简字转化过程中的情况做一点儿分析。

简体“里”所对应的一个繁体字是“裏”,这是会意兼形声字。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说文》:“裏,衣内也。衣外曰表。”也可以写作“裡”,与“裏”采用了同一种造字思路,只不过一个是上下结构,一个是左右结构而已。

《诗•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里。”。(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面子黄里子。)

由衣服的里层这个本义出发,“裏”又引申为内部,与“外”相对,比如,表里如一,山河表里等词语中的“里”如果写成繁体的话,那就应该是“裏”。

又由与“外”相对这个意思,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所以,诸如“这里”“那里”等词,如果“里”写为繁体的话,也应该写作“裏”。

简体“里”所对应的另一个繁体字是“里”,与简体字形相同。“里”是会意字,金文从田,从土。用有田有土会人所聚居之地之义。本义:里弄;街巷。《说文》:“里,居也。”

由此进一步引申为故乡。比如,故里,乡里。又进一步演变为指古代一种居民组织。《尚书大传》:“八家为邻,三邻为朋,三朋为里。”该组织的负责人就称为里长,里正。因为古代居有定制,所以,“里”又引申为长度单位,比如,千里,万里等。又由名词转而成为动词,表示居住.比如,《论语》中有“里仁为美”(要选择有仁德的地方居住)。

以上这些意义的“里”,繁体都与简体相同,要写作“里”,而不能想当然地写为“裏”。

由以上分析可知,“伏脉千裏”中的“裏”应该写作“里”,如果要把这四个字都写成繁体字的话,反而“脉”应该写作“脈”,其他的三个字都与简体相同才是。

“里”由简体转化为繁体,最常出错的是这样的语境:“××故里”,经常看到某些地方将“故里”误写作“故裏”,本想写个繁体装作有文化,反而写错了字,暴露了没文化的本质。

在中小学常见的诗文中,有很多带有“里”字,如果写成繁体,那就一定要注意在转化时,要依据意义来判断,是转化为“裏”,还是转化为“里”了。

比如,下面这些诗句,哪些在写成繁体的时候要变为“裏”,哪些即使写成繁体,也应该保持和简体字形一致的“里”字呢?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龟虽寿》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辞》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木兰辞》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春江花月夜》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春江花月夜》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送友人》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竹里馆》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别董大》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秋思》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长恨歌》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长恨歌》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长恨歌》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雨霖铃·寒蝉凄切》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渔家傲·秋思》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满江红•怒发冲冠》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清平乐·村居》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过零丁洋》

上面这些诗句,如果转化为繁体,有一些比较容易判断“里”应该写成“里”还是“裏”,有一些就要琢磨一下,而且,我们会发现其中同一首诗中的“里”对应的繁体字也可能不同。

那么,了解这些有什么用呢?我想至少有三点作用可以说说。

1.用简识繁是基本的需求,我们在读古书时,能够弄清楚,相应繁体是否转化准确,也可以结合字形对相应汉字做一些语义上的推断。

2.在书法作品中常常用到繁体字。如果是自己创作书法作品,可以少犯这类差错,如果是别人的书法作品,可以借此判断这个人是内行还是外行。

3.更重要的意义是通过这种对照关系的辨别,能够进一步加深理解汉字的音(读音)、形(字形)、义(语义)、源(字源)、境(语境)、性(词性)这几者之间的关系。

除了“里”字从简体转换成繁体时容易出错,与“里”字类似,你还知道哪些常见字,因为简体与繁体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在从简体转换成繁体时容易出错呢?欢迎留言讨论。‍

冯小刚呼吁恢复繁体字,易中天嗤之以鼻:认识亂竈龜鬱这四个字吗

约翰·赫尔达曾说,文化的进步乃是历史的规律。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纽带,是随着历史发展不断改良、与时俱进的。

繁体字简化,是汉字发展历程上的一座里程碑。

新中国成立后,汉字的简化,大大加快了扫盲进程,在短时间内提高了全民文化水平,效果显著。

汉字的简繁之争

然而,近些年来,却不停有不同的声音出现,许多人认为,应当恢复繁体字的使用。

其中,不乏一些学者与名人。

例如,我国著名导演冯小刚,就主张恢复繁体字。

冯小刚认为,繁体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简化了的汉字失去了传统文化的底蕴。

冯导知名度甚高、影响力甚广,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学界的热烈讨论,一时之间,关于汉字的争论层出不穷。

有一些学者支持恢复繁体字,但更多的人,坚决支持简体字。

例如主讲《百家讲坛》系列的易中天先生,就对于恢复繁体字的提倡嗤之以鼻。

他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珍贵之处,不在于汉字的形式,而在于文化内涵的继承与传播,即使年轻人都不认识繁体字,也不会阻碍传统文化的传承,因为简体字显然更有利于推广、传播。

易中天先生更是直接发问提倡恢复繁体字的人:你们最爱吹嘘标榜繁体字,那你们会认得“亂竈龜鬱”这几个字吗?

易中天先生提出的问题,简单粗暴,但却极具反驳力。

恢复繁体字,汉字的使用难度将大大加大,这不仅阻碍我们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也不利于汉字的向外输出。

为了追求所谓的繁体字美感、历史感,放弃了文字的实用性,无异于因噎废食、舍本逐末。

繁体字才是汉字正统吗?

目前,支持恢复繁体字的人普遍持有的观点是,繁体字是有美感、有历史底蕴的汉字,是中华汉字的正统,是历史文化的直接体现。

但是,泱泱中华,上下五千的繁荣文化,仅仅是靠繁体字支撑的吗?

除了普遍意义上的繁体字,历史上我们曾用过的文字数不胜数,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就曾有数种汉字形式,难道这些都必须学习推广吗?

在不使用繁体字的这些年,我们难道失去历史文化底蕴了吗?

高尔基曾说,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

文化,是人创造出来,服务于人的。

汉字作为文化的载体,作为人们传播文化的沟通工具,能够更便利地服务于人,才是最好的选择。

梁宏达曾在《老梁观世界》中提起汉字简繁之争,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一位学者曾进行了一项海峡两岸儿童的专注力对比研究。

他分别邀请了数位大陆儿童和台湾儿童,要求他们写五十遍“忧郁的乌龟”。

在实验过程中,大陆儿童基本都能耐心地写完五十遍,而台湾儿童几乎全部只写了几遍,就写不下去了。

学者很诧异,他认为台湾的教育方式和社会压力,会削弱人的专注力和耐心。

然而事情的真相是,大陆儿童写的是“忧郁的乌龟”,而台湾儿童写的,却是“憂鬱的烏龜”。

这几个异常复杂的字,别说儿童了,就是大人,也很难耐着性子写完五十遍。

这个实验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老梁杜撰出来论证观点的,并不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汉字的简化,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使用者。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载体,它的简化,使得中国人民的文化传播方式更加简洁、便利、高效。

这,就是文化载体的意义。

传统文化与时俱进才能鲜活如初

其实,除了汉字的繁简之争,近些年来,还出现了许多其他方面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争。

现如今,许多传统文化都面临着窘迫的困境。

例如捏糖人、脸谱等传统手工艺无人问津、逐渐消失在大街小巷。

瑶族长鼓舞、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面临着即将失传的困境。

传统文化的传承之殇,一直是我们的心头病。

我们总是埋怨年轻人不愿继承传统工艺,却往往忽略了,这些工艺背后的市场十分狭小,继承这些手艺,他们可能会随时面临生存的困境。

不过,值得欢喜的是,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从业者,开始进行与时俱进的创造,让我们宝贵的千年文明,世代繁衍生息。

例如,近些年来故宫文创火爆全网,走出了一条传统文化的创新之路。

通过《我在故宫修文物》、《上新了故宫》、《国家宝藏》等一系列符合年轻人口味的综艺节目,故宫从一个冷冰冰的历史博物馆,变身成为了最受年轻人欢迎的网红打卡之地。

同时,故宫开发的创意文具、故宫周边衍生品,充分融合了故宫的历史文化特色与年轻人喜爱的“手办”形式,独具特色,火爆全网,创造了一个个销量神话。

这一系列的创新,将故宫在年轻人中的吸引力推上一个更高的平台。

故宫,这个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庄严大殿,出人意料地走出了一条传统文化的创新之路,不断与时俱进的故宫文化,更加迷人,更加富有民族文化的底蕴。

在如今这个飞速发展变化的时代,传统文化,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鲜活如初。

汉字的简化,正是一项与时俱进的重要举措。

简化后的汉字,能够更好地融入时代的洪流,能够不断增添新的时代色彩,活色生香。

结语

汉字,仿佛一只在时代的波涛中向前航行的船舶,它小心翼翼地跨越千年,把珍贵的历史与文明运送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

随着时代的洪流越来越快,越来越急。这只船舶,也不断更新变化,被修建地愈发牢固。

如今的简体字,才是那只真正能够适应湍急洪流的船。

因此,汉字的繁简之争,答案其实是一目了然的。

许多人不喜欢变化,但是正如培根所说,变更乃时间之幼儿。

只要时间在前进,变化就会一直出现。

「每日一字」 拥(2377)2021.03.02

应书友们的要求,今天继续解析田英章先生楷书《虞恭公碑》。需要说明的是,单字是从下面作品里摘取制作的,已解析过的字请在本公众号里(从主界面里进入)查阅。

於辽海;张骞拥节,无功於月氏。

第八百一十六个字:拥

拥 yōng:左右结构,左收右展。

左部“扌”旁斜势抗肩,不要写宽。短横斜切起笔,大扛肩,稍重,勿长;竖钩高起,稍重,中锋向下,从短横的右部穿过,中间稍细,略弯,劲挺有力,到位后跪笔弹锋出钩,钩不可大;提笔起笔左探,切笔后向右上方提笔出锋,过竖笔即收。

右部“雍”字左收右展,左高右低。左边位置靠上,不可写宽:上面“亠”旁,点笔要注意位置,稍左斜;横画露锋起笔,向右大抗肩,渐重,过点笔即收。下面“乡”字稍偏左,不要写重,两个撇折要注意两个撇笔的角度、轻重、长短和折的方向均不同;最后撇笔要往里收,注意行笔角度。右边“隹” 字形瘦长,注意与左部的位置关系:“亻”旁撇笔起笔稍高,向左下方行笔,注意撇尖的位置;左竖在撇笔下部虚接起笔,竖身稍左斜,过中部后渐重,稍长,垂露收笔,要舒展流丽。右边竖点笔以平点起笔,然后转笔写竖,稍左斜,勿长;三个短横等距抗肩,注意笔画形态的变化;竖笔实接起笔,厚重有力;最后底横实接起笔,略抗肩,略呈俯势, 稍长,稍重,起到稳定整个字的作用。

唐 · 欧阳询 · 虞恭公温彦博碑

元 · 赵孟頫 · 胆巴碑

宋 · 陆游 · 尊眷帖

元 · 鲜于枢 · 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

明 · 文徵明 · 京邸归还诗

明 · 董其昌 · 昼锦堂记

明 · 文徵明 · 京邸归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