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八字

农历5月22日是什么日子(5月22日是什么日子)

农历5月22日是什么日子(5月22日是什么日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联播+从1931年9月18日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凝聚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全面系统地揭示了抗战精神的内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14年浴血奋战,为了“可爱的中国”,无数革命先烈高擎信仰火炬,义无反顾地踏入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艰苦抗争的历史洪流中。“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2周年。让我们一起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大举侵占中国东北地区。1932年,杨靖宇受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面对日寇疯狂围剿,杨靖宇充满斗志:“革命就像火一样,任凭大雪封山,鸟兽藏迹,只要我们有火种,就能驱赶严寒,带来光明和温暖。”

1939年冬至1940年春,日军实施“斩首战术”,杨靖宇率警卫旅转战于濛江一带。面对日寇重重包围和利诱劝降,身边人有的牺牲,有的叛变,杨靖宇却凭借难以想象的毅力,甚至在绝粮数天之后,坚持只身与敌周旋,直至弹尽,于1940年2月壮烈牺牲。

残忍的日寇将其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竟无一粒粮食。2020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提及这段红色历史:“杨靖宇将军领导抗日武装冒着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同数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牺牲时胃里全是枯草、树皮、棉絮,没有一粒粮食,其事迹震撼人心。”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野蛮侵略,无数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自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2014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讲述了英雄母亲邓玉芬的故事。

那是1933年,古北口长城抗战失利,密云长城以外的地区被划入伪满洲国,邓玉芬所在的村庄从此坠入日伪统治的水深火热之中。为了赶走侵略者,邓玉芬毅然把大儿子、二儿子、三儿子送进游击队,让四儿子、五儿子参加了村里的抗日自卫军模范队,自己和丈夫一边开荒种地,一边为八路军运军粮、背子弹、跑交通。1942年至1943年间,亲人牺牲的消息陆续传来。面对失去亲人的巨大痛苦,邓玉芬脸上的笑容少了,但对支援抗日工作的积极性更高涨了,对子弟兵更亲了。

1945年8月,中国人民终于打败日本侵略者,邓玉芬激动不已。1970年,邓玉芬在临终前留下最后心愿:“把我埋在大路边,我要看着孩子们回来。”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是革命烈士方志敏在慷慨就义前留下的铮铮誓言。

1924年3月,方志敏加入中国共产党,立志为党奋斗终身,他激动地写道:“从此,我的一切,直到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他坚称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笃诚的信仰者”,坚信革命一定会胜利。

1935年,方志敏不幸被捕。在狱中,他强忍病痛,以笔为枪,相继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著名篇章。面对生死抉择,他坚信“头颅可以断,信仰不可移,气节决不丢”,无论如何决不能“抛弃自己原来的主义信仰,撕毁自己从前的斗争历史”,最后被国民党秘密杀害,时年36岁。

2019年5月22日,在方志敏的家乡江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讲述了方志敏的誓言,并告诫大家“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在乱云飞渡的复杂环境中迷失方向、在泰山压顶的巨大压力下退缩逃避、在糖衣炮弹的轮番轰炸下缴械投降”。

佟麟阁是千千万万抗日将士杰出代表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楚辞《九歌·国殇》中的名句“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赞颂他们。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华北挑起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时任北平南苑驻地指挥官的佟麟阁以军部名义发出命令:“凡是日军进犯,坚决抵抗,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将士们被他的凛然大义所感动,人人誓为拯救国家和民族而献身。

1937年7月19日,侵华日军包围了北平;7月26日,侵华日军增至10余万人;7月28日,日军发动猛攻。佟麟阁在指挥部队突击时,腿部被枪击中。他不顾伤痛依旧坚守一线,官兵们见此场景声泪俱下,与日军誓死拼杀。日军地面进攻遭到重挫后,派战机狂轰滥炸。佟麟阁头部不幸被击中壮烈殉国,时年45岁。

斗转星移数十载,佟麟阁将军的革命精神从未被遗忘。新中国成立后,佟麟阁被追认为革命烈士。2014年,佟麟阁入选首批100位最著名的抗战英烈。2015年9月3日,总书记为佟麟阁遗属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目前,佟麟阁将军的英雄事迹编入多种版本的人物传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广为传颂。

“长征出发时,红军中有两万多闽西儿女。担任中央红军总后卫的红34师,6000多人主要是闽西子弟,湘江一战几乎全师牺牲。”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述了陈树湘“断肠明志”的故事,让与会代表无不为之动容。

陈树湘是红34师师长。湘江战役打响后,他率领全师6000名红军将士同数十倍于己之敌鏖战数日,直到中央红军主力突围渡过湘江。完成阻击任务后,红34师被国民党军阻隔在湘江以东。面对全师伤亡大半、粮弹告罄、四面受敌的窘境,陈树湘下令突围。

突围中,陈树湘遭伏击腹部负重伤,肠子都流了出来,最后不幸被抓。在被敌人抬去邀功途中,陈树湘趁敌不备,忍着剧痛用力绞断了自己的肠子,壮烈牺牲。年仅29岁的他,实现了“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2021年,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里,总书记在油画《陈树湘》前凝视良久,不禁感叹:“壮烈啊!陈树湘是牺牲英雄中很典型的一个。”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来源: 央视网

越来越多的人二阳,却出现一个反常现象,作为医生还说这是好事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深入探讨:二阳来袭

在当今的紧张氛围下,我们不得不关注一则新闻,北京市卫健委最近发布了一份引人注目的疫情周报。根据这份周报,北京市在第22周内,共报告了17种法定传染病的23526例病例,其中包括2例不幸的死亡。而排在报告病例数前五位的传染病依次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肺结核和病毒性肝炎,这五种疾病占据了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的98.6%。而最让人担忧的是,新冠病毒感染连续6周位居疫情榜首。

或许,你曾不经意地注意到,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一个名为“二阳”的陌生词汇已悄然兴起。网络上充斥着关于第二波疫情的传言,而无论是中国疾控中心还是全国各地的疾控中心,都在显示着新冠病例的增加。5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甚至根据seirs模型的预测表示,2023年新冠第二波高峰预计会在6月底到来,每周感染人数可能高达6500万人。

虽然二阳已经来势汹汹,但令人稍感宽慰的是,目前尚未到达高峰。这让我们不禁思考:为什么初阳仅仅过去了半年,二阳已经如影随形?

原因之一在于,初次感染后,我们体内形成的抗体并非永久性的。早在第一波疫情结束之际,许多专家就警告过,抗体的保护期通常只有4到6个月,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因此,二阳的出现似乎不可避免。

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导致第二波疫情的主要原因:国外输入的新冠病毒变异株。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增加,四月底我国输入病例中,XBB系列变异株占比已高达97.5%,与全球XBB系列变异株的占比基本一致。XBB系列变异株属于奥密克戎重组变异株,具有更强的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相比第一轮疫情中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更具挑战性。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与第一轮疫情初现时人满为患、一床难求的局面相比,第二轮疫情似乎引发了一种截然不同的现象。这究竟是为何呢?

身为临床一线医生,我也亲眼目睹了这一现象。与第一轮疫情不同的是,二阳患者住院的数量极少,然而,这并不是坏事,反而可以视作好兆头。原因很简单,二阳感染者的症状通常比初阳更轻,造成的身体伤害也更小,因此,他们无需住院。

我曾询问过身边许多二阳患者,包括朋友、同事、患者和家人。他们的回答大致相同:第一轮疫情来袭时,由于恐惧和不安,人们感到手足无措,一有症状就立刻前往医院,生怕病毒夺去自己的生命。然而,随着第一轮疫情的应对经验积累,第二轮疫情来临,人们反而更加镇定,因为他们知道,症状通常较轻,有些人甚至无需药物治疗,只需稍作休息,病情就会好转。与初阳相比,二阳的康复速度更快,因此,大多数人根本不再过分担忧。

第一轮抗击病毒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训,让我们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二阳。首先,得益于这一经验,现在许多人已经可以自己进行核酸检测。在过去,核酸检测通常需要前往医院,需要排长队等候,但如今,这一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人们不仅能够在家中自行进行核酸检测,还知道应该在何时进行检测,这让他们更早地了解自己的病情,无需前往医院。

其次,有了经验,人们也更加清楚何时需要前往医院。很多

家庭现在备有各种医疗器械,如体温计、血压计、指脉氧仪,有些甚至备有制氧机。当不适症状出现时,人们可以迅速在家中进行监测和处理,避免了不必要的医院排队和拥挤。与第一轮疫情初期的恐慌不同,现在人们更有信心,知道何时需要寻求医疗帮助。

此外,积累的经验也教会了人们如何更好地对抗病毒。人们现在明白,尽管感染了病毒,但无需过于恐慌,只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休息和睡眠,就可以增强免疫力。医生也会告诉你,除了严重症状需要住院治疗外,轻症患者通常无需寻求医疗帮助。这一认识的提升使人们不再像第一轮疫情初期那样疯狂囤药。过去,药店里各种止咳药、感冒药、退热药都供不应求,如今,这种情况已经不再普遍存在,因为人们知道,只需对症治疗就足够了。

尽管二阳的到来令人担忧,但我们可以看到,在抗击病毒方面,我们已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知识。这不仅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当前的疫情,也为未来的挑战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值得庆幸的是,二阳虽然来势汹汹,但随着我们的经验积累和防护意识提高,其对社会的影响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这一次,我们更加从容地面对,期待未来,我们将迎来更光明的时光。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

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青海突发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9月17日10时0分在青海果洛州玛沁县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9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4.48度,东经99.12度。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目录,震中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生3级以上地震共99次,最大地震是2021年5月22日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的7.4级地震(距离本次震中73公里),按震级大小前50次历史地震分布如图。

家庭必备的地震应急包都有什么?

你需要了解

转自:中国地震台网

来源: 陕视新闻

2024年AP考试开始报名,考前注意事项汇总!

新一轮的AP大考准备开始了!

AP考试CB官网官宣了2024年的AP考试时间,香港和韩国AP考区也纷纷官宣了2024年报名的时间。

01

CB官网公布2024年AP大考安排

2024年AP考试将于5月进行为期两周,考试形式为纸笔考试,AP中文和日文依旧为机考。总体来看2024年AP考试安排与2023年相似,并且避开了SAT考试日期上的冲突,对于同时参加AP考试和SAT考试的学生来说确实方便许多。准备参加AP考试的学生们,确保提前做好考试时间安排。

常规考试时间:

2024年5月6日-10日;2024年5月13日-17日。

AP艺术与设计:2024年5月10日星期五(美国东部时间晚上8点)是AP艺术与设计专业学生提交其三个作品集的最终截止日期。

参加AP Seminar、AP Research以及AP CS Principles的考生需要在美东时间2024年4月30日23:59前提交作品。

如果学生无法在5月的6日-17日期间进行考试,则可通过AP Coordinator协调申请参加延迟考试。

延迟考试时间:

2024年5月22日-5月24日。

02

2024年香港AP考试时间及报名

根据官网的消息,2024年香港的AP报名时间为:2023年8月25日10:00 至11月3日 23:59,比去年提前了2个月,2024年AP考位将有所增加。

香港考评局将不会接受在指定报名时段后递交的逾期报名,因此建议申请人尽早申请以免额满。在特殊情况下,获得批准的逾期报名者,须缴付每一科目的额外费用,及逾期报考的附加行政费。

官网网址:/d/file/gt/2023-10/zy4vj1sssjl 延迟考试的科目,申请人必须先缴付全额的考试费用。

根据往年的经验,香港AP热门考位非常抢手,考生们一定要注意报考时间,提前准备好报考所需信息尽早抢报。

03

韩国2024年AP考试时间及报名

韩国AP官网也更新了2024年AP报考信息的安排,根据官网公示,2024年韩国AP考试报名时间如下:

第一阶段报名时间:2023.8.21日9:00-11.12日23:59

第二阶段报名时间暂未公布。

官网网址:http://www.fulbright.or.kr/testing/ap/registration

2024年韩国AP考试安排

常规考试时间

延迟考试时间

AP正常考试可报名35门科目:

美国政府与政治、化学、艺术史、人文地理、Seminar、统计、微观经济、英语文学与写作、比较政府、计算机科学A、中文、环境科学、心理学、欧洲历史、美国历史、宏观经济、西班牙文学与文化、微积分AB、微积分BC、意大利语言语文化、预备微积分、英语语言与写作、物理C力学、物理C电磁、法语、世界历史、音乐理论、AP计算机科学原理、西班牙语言与文化、生物、日语、德语、拉丁语、物理1、物理2。

韩国AP考试报名费用

第一轮报名AP正常考试报名费用为26w韩元,折合人民币为1352元(AP Research和AP Semina为28w韩元,折合人民币为1456元);AP延迟考试报名费用为31w韩元,折合人民币为1612元。

第二轮报名AP正常考试报名费用为31w韩元,折合人民币为1612元(AP Research和AP Semina为33w韩元,折合人民币为1716元);AP延迟考试报名费用为36w韩元,折合人民币为1872元。

AP考试拿到3分及以上的成绩可以在大学转换学分,根据2023年AP考情分析:2023年全球AP 5分率整体上涨,超过71%的科目的5分率有所提高 , 赛思学员们凭借平日的高效备考、过硬的实力和优秀的发挥,在2023年继续斩获佳绩,5分率再创新高!

新学期

赛思学院AP课程秋季火热招生

赛思学院专注国际课程GPA管理,根据学生自身学习特点和专业方向定制个性化课程规划方案,并为学生匹配最适合的专业导师。目前AP课程还有少量余位,欢迎扫码咨询~~

报名赠送—AP冲5大礼包!

我们为APer准备了「超级福利」,涵盖常见AP科目的高分技巧和备考资料。希望这些材料能帮助考生在备考中起到更好的辅助作用。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赛思老师,并发送「AP资料」即可领取。在AP课程学习中还有什么疑问,欢迎随时咨询赛思学院课程顾问Alina老师!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联播+从1931年9月18日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凝聚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全面系统地揭示了抗战精神的内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14年浴血奋战,为了“可爱的中国”,无数革命先烈高擎信仰火炬,义无反顾地踏入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艰苦抗争的历史洪流中。“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2周年。让我们一起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大举侵占中国东北地区。1932年,杨靖宇受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面对日寇疯狂围剿,杨靖宇充满斗志:“革命就像火一样,任凭大雪封山,鸟兽藏迹,只要我们有火种,就能驱赶严寒,带来光明和温暖。”

1939年冬至1940年春,日军实施“斩首战术”,杨靖宇率警卫旅转战于濛江一带。面对日寇重重包围和利诱劝降,身边人有的牺牲,有的叛变,杨靖宇却凭借难以想象的毅力,甚至在绝粮数天之后,坚持只身与敌周旋,直至弹尽,于1940年2月壮烈牺牲。

残忍的日寇将其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竟无一粒粮食。2020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提及这段红色历史:“杨靖宇将军领导抗日武装冒着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同数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牺牲时胃里全是枯草、树皮、棉絮,没有一粒粮食,其事迹震撼人心。”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野蛮侵略,无数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自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2014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讲述了英雄母亲邓玉芬的故事。

那是1933年,古北口长城抗战失利,密云长城以外的地区被划入伪满洲国,邓玉芬所在的村庄从此坠入日伪统治的水深火热之中。为了赶走侵略者,邓玉芬毅然把大儿子、二儿子、三儿子送进游击队,让四儿子、五儿子参加了村里的抗日自卫军模范队,自己和丈夫一边开荒种地,一边为八路军运军粮、背子弹、跑交通。1942年至1943年间,亲人牺牲的消息陆续传来。面对失去亲人的巨大痛苦,邓玉芬脸上的笑容少了,但对支援抗日工作的积极性更高涨了,对子弟兵更亲了。

1945年8月,中国人民终于打败日本侵略者,邓玉芬激动不已。1970年,邓玉芬在临终前留下最后心愿:“把我埋在大路边,我要看着孩子们回来。”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是革命烈士方志敏在慷慨就义前留下的铮铮誓言。

1924年3月,方志敏加入中国共产党,立志为党奋斗终身,他激动地写道:“从此,我的一切,直到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他坚称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笃诚的信仰者”,坚信革命一定会胜利。

1935年,方志敏不幸被捕。在狱中,他强忍病痛,以笔为枪,相继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著名篇章。面对生死抉择,他坚信“头颅可以断,信仰不可移,气节决不丢”,无论如何决不能“抛弃自己原来的主义信仰,撕毁自己从前的斗争历史”,最后被国民党秘密杀害,时年36岁。

2019年5月22日,在方志敏的家乡江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讲述了方志敏的誓言,并告诫大家“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在乱云飞渡的复杂环境中迷失方向、在泰山压顶的巨大压力下退缩逃避、在糖衣炮弹的轮番轰炸下缴械投降”。

佟麟阁是千千万万抗日将士杰出代表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楚辞《九歌·国殇》中的名句“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赞颂他们。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华北挑起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时任北平南苑驻地指挥官的佟麟阁以军部名义发出命令:“凡是日军进犯,坚决抵抗,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将士们被他的凛然大义所感动,人人誓为拯救国家和民族而献身。

1937年7月19日,侵华日军包围了北平;7月26日,侵华日军增至10余万人;7月28日,日军发动猛攻。佟麟阁在指挥部队突击时,腿部被枪击中。他不顾伤痛依旧坚守一线,官兵们见此场景声泪俱下,与日军誓死拼杀。日军地面进攻遭到重挫后,派战机狂轰滥炸。佟麟阁头部不幸被击中壮烈殉国,时年45岁。

斗转星移数十载,佟麟阁将军的革命精神从未被遗忘。新中国成立后,佟麟阁被追认为革命烈士。2014年,佟麟阁入选首批100位最著名的抗战英烈。2015年9月3日,总书记为佟麟阁遗属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目前,佟麟阁将军的英雄事迹编入多种版本的人物传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广为传颂。

“长征出发时,红军中有两万多闽西儿女。担任中央红军总后卫的红34师,6000多人主要是闽西子弟,湘江一战几乎全师牺牲。”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述了陈树湘“断肠明志”的故事,让与会代表无不为之动容。

陈树湘是红34师师长。湘江战役打响后,他率领全师6000名红军将士同数十倍于己之敌鏖战数日,直到中央红军主力突围渡过湘江。完成阻击任务后,红34师被国民党军阻隔在湘江以东。面对全师伤亡大半、粮弹告罄、四面受敌的窘境,陈树湘下令突围。

突围中,陈树湘遭伏击腹部负重伤,肠子都流了出来,最后不幸被抓。在被敌人抬去邀功途中,陈树湘趁敌不备,忍着剧痛用力绞断了自己的肠子,壮烈牺牲。年仅29岁的他,实现了“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2021年,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里,总书记在油画《陈树湘》前凝视良久,不禁感叹:“壮烈啊!陈树湘是牺牲英雄中很典型的一个。”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来源: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