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起名

2020年11月30日是星期几(1月30日是星期几)

2020年11月30日是星期几(1月30日是星期几)

医院品牌升级,速领2024医疗节日汇总表

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医院品牌传播已经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吸引患者的眼球,提高医院的知名度,成为了每家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医院对于医疗相关的特殊节日还没有充分的了解,为了满足医院品牌的需求,我们特地整理了2024年全年的医疗节日信息,供各大医院参考使用。

这些医疗节日的整理旨在帮助医院更好地规划医疗活动、宣传和促销策略,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患者满意度。通过深入了解这些特殊日期,医院可以更好地与患者、医护人员和社区互动,传达医疗服务的重要性,同时也有机会展示医院的社会责任感和关怀精神。

我们鼓励各医院充分利用这份2024年医疗节日汇总,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符合医院文化和价值观的活动和倡议。这有助于医院更好地融入社会,树立积极形象,同时也能在医疗领域取得更多的成就。

医院品牌传播的挑战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医院品牌传播面临着许多挑战。首先,患者对医疗选择越来越谨慎,他们希望能够在医疗服务方面得到最佳的体验。其次,医疗行业的专业性使得传统的广告宣传方法不再足够,需要一种更具创意和深度的传播方式。最后,建立医院的良好声誉需要时间,但医院可能需要更快速的方式来提高知名度。

医疗节日:品牌传播的新途径

医疗节日是一种独特的传播方式,可以帮助医院解决上述挑战。这些节日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有趣的活动和服务,还可以在社交媒体和本地媒体上引起关注,从而提高医院的知名度:

2024 全年医疗节日汇总表

时间

节日纪念日

简介

1月

元旦春节

元旦指的是新历的一月一日,春节指的是农历的一月一日,也就是大年初一 。

1月30日

世界被忽视的热带病日

2021年5月31日,世界卫生大会(卫生大会)通过WHA74(18)号决定确认1月30日为世界被忽视的热带病日

2月4日

世界盲人日

旨在提高人们对盲人和视障人士的关注和尊重,促进他们的社会融入和福祉。

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1月26日)

世界防治麻风病日

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世界防治麻风病日”。这是1953发起并经由世界卫生组织确立的节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这一天举行各种形式的活动,目的是调动社会各种力量来帮助麻风病人克服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获得更多的权利。

2月4日

世界抗癌日

“巴黎抗癌宪章”是2000年2月4日在法国巴黎世界肿瘤高峰会议上签署的,会议呼吁建立肿瘤科研的国际性合作,攻克癌症,使全世界的癌症病人都能得到更好的医疗、照顾和关心,并把每年的2月4日定为“世界抗癌日”。

3月3日

国际爱耳日

1998年3月,万选蓉等15名政协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第2330号提案。经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将3月3日确定为国际爱耳日。每年3月3日举办世界听力日活动,目的是提高人们对如何预防耳聋和听力损失的认识,并在世界各地促进耳部保健和听力保健。每年,世卫组织负责确定主题,并编制基于证据的宣传材料,如手册、传单、海报、横幅、信息图表和介绍等。这些材料与世界各地的政府和民间社会伙伴以及世卫组织各区域和国家办事处共享。世卫组织每年都在日内瓦总部组织世界听力日活动。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会员国和其他伙伴机构参加世界听力日活动,在各自国家主办一系列活动和事件。世卫组织邀请所有利益攸关方加入这一全球举措。

3月6日

世界青光眼日

世界青光眼协会和世界青光眼患者协会在2008年共同发起将3月6日定为世界青光眼日,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青光眼日。

3月8日

妇女节

国际劳动妇女节的全称是“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在中国又称“国际妇女节”、“三八节”和“三八妇女节”。从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妇女争取“男女平等”游行集会以来,至今已走过了百余年历程。

3月第二个星期四(3月13日)

世界肾脏日

经国际肾脏病学会与国际肾脏基金联盟联合提议,决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确定为世界肾脏日,目的在于提高人们对慢性肾脏病以及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认识,并重视在慢性肾脏病的早期的检测和预防方面全球的迫切需求。

3月15日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定于每年的3月15日,最先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83年确定,目的在于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使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促进各国和地区消费者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往,在国际范围内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3月18日

中国全国爱肝日

全国爱肝日(National protect liver day,NPLD),是在我国乙肝、丙肝、酒精肝等肝炎肝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人民健康面临严重威胁情景下,为集中各种社会力量,发动群众,广泛开展预防肝炎肝病科普知识宣传,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而设立的。全国爱肝日时间定在每年的3月18日。每年选定一个宣传主题。自2001年起,全国各地有关机构、医院、学校每年在这一天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爱肝科普公益宣传活动,至今已举办了十五次。

4月14日

世界防治恰加斯病日

恰加斯病,也称为“沉默的疾病”,主要影响无法获得医护或没有政治发言权的穷人。该病临床过程发展缓慢且经常无症状。如果不经治疗,恰加斯病会导致严重的心脏和消化系统病变,并致命。 提高人们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对于改善早期治疗和治愈率以及阻断其传播至关重要。2020年,全球庆祝了首个世界防治恰加斯病日。

4月15-21日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是由中国抗癌协会1995年倡导发起的,每年的4月15日~21日规定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简称4.15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4月25日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1986年6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卫生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全国妇联、广播电影电视部、经济贸易部、国家民委联合发布通知,成立全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协调小组和每年4月25五日开展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

4月26日

世界防治疟疾日

世界疟疾日由世界卫生大会在2007年5月第六十届会议上设立,旨在推动全球进行疟疾防治。2008年4月25日为首个世界疟疾日。决定将每年4月26日定为“全国疟疾日”。

4月最后一周(4月23-30日)

世界免疫周

为了强调计划免疫在拯救生命方面的重要性,并鼓励家庭为预防致命性疾病而使自己的孩子们获得免疫接种,世卫组织将在世界免疫周的范畴内联合全球的各个国家,组织为期一周的计划免疫运动、公众教育和信息共享活动。2014年的主题是“了解情况,接种疫苗”。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2001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正式审议通过,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卫生部决定从2002年起,每年4月最后一周为《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5月5日

国际助产士节

国际助产日是每年的5月5日,由国际助产士联合会(ICM)发起和组织的一项全球性的活动,旨在提高公众对于助产士的专业作用和贡献的认识,以及对于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的重视1。国际助产日从1992年开始举办,每年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例如“孕产妇和新生儿保健的不平等”(2011年),“助产士改变世界”(2014年),“助产士:为了一个更美好的未来”(2020年)等1。国际助产日的活动形式多样,包括游行、研讨会、展览、宣传等1。

5月第一个周二(5月6日)

世界哮喘日

世界哮喘日是由世界卫生组织推出的一个纪念活动,其目的是让人们加强对哮喘病现状的了解,增强患者及公众对该疾病的防治和管理。从2000年起,世界哮喘日改为每年5月的第一个周二。

5月8日

世界红十字日

世界红十字与红新月日,是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以及188个国家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共同的纪念日,1948年,经国际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同意,红十字创始人亨利·杜南的生日5月8日被定为红十字日。

5月12日

国际护士节

该节是为纪念现代护理学科的创始人—弗劳伦斯·南丁格尔,于1912年设立的。设立国际护士节的基本宗旨是倡导、继承和弘扬南丁格尔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人道主义精神。

5月15日

防治碘缺乏病日

自1993年国务院召开“中国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动员会”以后,经过卫生部与碘缺乏病防治相关部委、局(中国轻工总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贸易部、国家技术监督局)的协调,确定从2002年起,将每年的5月15日定为防治碘缺乏病日。

国际家庭日

1989年12月8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宣布1994年为国际家庭年,1993年纽约特别会议提出从1994年起每年5月15日定为国际家庭日,以此提高各国政府决定和公众对于家庭问题的认识,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和进步。

5月17日

世界高血压日

1978年4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决定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世界高血压日”,旨在引起人们对防治高血压的重视。

5月20日

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

每年的5月20日是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1990年5月10日卫生部决定,将每年的5月20日作为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广泛开展宣传、咨询活动,以强化人们母乳喂养意识,从而更好地实行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

中国学生营养日

为在学生中开展营养教育工作,倡导合理营养、平衡膳食,自1990年起,在每年的5月20日均组织开展学生营养宣传活动。这项宣传活动得到广大师生、家长的欢迎和许多营养学专家的积极参与、支持。

5月第三周(5月18-24日)

饮用水卫生宣传周

饮用水卫生安全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为切实加强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于2012年1月10日以卫监督发〔2012〕3号印发《卫生部关于加强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的指导意见》。

霍尔斯医院品牌策划专家表示,医疗节日是一种创新的策略,有助于医院在品牌传播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功。通过吸引患者的关注,建立医院的社区形象,医院可以加速品牌传播的进程,为更多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因此,医院应该积极考虑免费领取最全医疗节日套装,为医疗品牌传播注入新的活力。

如果您希望获得更多关于医疗节日的详细信息,请点击关注我们,然后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我们将随时为您提供相关文件。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见证福厦高铁的“诞生”

2023年9月28日,一个令人激动的日子——海峡西岸的福厦高铁开通运营。我坐上飞驰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内心感慨万千,往事一幕幕浮现眼前……

位于东南沿海的福建省,陆域“八山一水一分田”,历史上交通极为不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福州到厦门,G324国道线是最便捷的一条道路,其中福厦公路乌龙江大桥是必经之路。那时,我在厦门读书,从福州出发,需要乘8、9个小时的长途客车才能到达厦门。放假时,我从厦门回到福州,乘坐傍晚6点多的火车,从厦门出发先后经过漳州、龙岩、三明,转向后经过南平、宁德,直到第二天上午8点多才到达福州。乘坐火车时有许多同学一起,路程虽然漫长,但一路欢歌笑语,那情形历历在目、难以忘怀。从那时起,我便与火车结下不解之缘。

2017年福厦高铁开工,9月30日,我乘坐动车赶至福州南站,后又驱车到了开工仪式现场——杨梅山隧道采访拍摄,并于当天发出了我对福厦高铁建设的第一组图文报道。从此,我与福厦高铁结下了不解之缘。

↑ 拼版图片左图:2017年9月30日,福厦高铁正式开工,这是位于闽侯县青口镇红旗村南侧、杨梅山隧道进口处的开工现场;右图:2021年4月15日,新建福厦铁路全线最长隧道——全长10669米的杨梅山隧道贯通。

2020年8月31日晚上11点,我到达福厦高铁跨斗尾疏港高速公路特大桥中跨合龙现场,施工人员正在为合龙做最后的准备,他们从9月1日零点开始浇筑水泥直到凌晨2点才结束,采访结束后我匆匆忙忙地离开现场,回到酒店时已是凌晨两点半。天亮后,我又赶到现场再拍摄合龙后的图片。

↑ 福厦高铁跨斗尾疏港高速公路特大桥中跨施工现场(2020年9月1日摄)。

福厦高铁是我国首座设计时速达350公里的跨海高铁,先后跨越湄洲湾、泉州湾、安海湾三个海湾。其中,泉州湾跨海大桥全长20.3公里。该桥南岸主塔于2020年9月15日成功封顶,那一天,我登上高170多米的主塔,拍摄施工人员劳动的情景。考虑到高空航拍的安全问题,我蹲在面积仅有几平方米的塔顶上操控无人机,航拍建设中的泉州湾跨海大桥。那时,我俯瞰脚下波涛起伏的海面,不禁心潮澎湃,为见证和记录这一“超级工程”的建设感到自豪。

↑ 拼版图片左上图: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首榀钢箱梁顺利吊装(2020年9月11日摄);右上图: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南岸主塔成功封顶(2020年9月15日摄);左下图: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全桥贯通(2021年11月30日摄);右下图:复兴号智能动车组与和谐号动车组在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同框”(2023年9月19日摄)。

我在采访福厦高铁湄洲湾跨海大桥进入海尾隧道出口贯通时,记录下极为难忘的一幕。2021年4月29日,我和东南沿海铁路有限公司的同志到海尾隧道贯通的现场采访,在接近隧道出口拍摄时,看到小小的围岩爆破洞口旁挂着雷管导线,四周尽是炸裂的尖石,从昏暗的洞里向外望去,仿佛自己就在怪兽的大嘴之中。“这里太危险了,赶快离开吧!”施工人员催着我。而我忍不住举起相机,记录下这极具冲击力的画面。

↑ 2021年4月29日,福厦高铁湄洲湾跨海大桥进入海尾隧道出口贯通。

这是一张拼版图片。左上图:建设中的福厦高铁湄洲湾跨海大桥(2021年11月13日摄)。右上图:2021年11月13日,中铁十一局施工人员在福厦高铁湄洲湾跨海大桥合龙处施工作业。左下图:福厦高铁湄洲湾跨海大桥(2023年4月11日摄)。右下图:和谐号动车组驶过福厦高铁湄洲湾跨海大桥(2023年9月19日摄)。

从福厦高铁福州南站向南出发约3公里处,有一座横跨乌龙江的世界首座大跨度四线铁路高低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福厦高铁乌龙江大桥,在它的左右分别并排着2座铁路桥和2座公路桥,其中一座公路桥——乌龙江大桥,于20世纪70年代建成通车,当时曾是福州南大门的唯一公路通道。如今,在这约300米宽的地方竟有5座公、铁路桥平行而建,甚是壮观。

↑ 拼版图片左上图:2021年4月27日,中国中铁大桥局施工人员在福厦高铁乌龙江大桥主塔封顶施工作业;左下图:2021年6月17日,福厦高铁乌龙江大桥合龙;右图:2023年9月26日拍摄的四线铁路高低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福厦高铁乌龙江大桥(中)。

↑拼版图片左上图:2022年4月6日,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的福厦高铁安海湾大桥成功合龙;左下图:福厦高铁安海湾跨海大桥(2023年4月12日摄);右图:2023年9月19日,复兴号动车组驶过福厦高铁安海湾跨海大桥。

2023年9月4日9时20分,福厦高铁迎来复兴号智能动车组“首秀”试跑,这标志着福厦高铁试运行迈入智能化关键一步!我和同事也在这一天登上了列车,体验、感受了既平稳又风驰电掣的速度。

↑ 复兴号智能动车组驶过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2023年9月4日摄)。

坐在舒适平稳的动车上,我一会儿望着电视屏幕上播放福厦高铁列车穿高山、过河谷、跨海洋的画面,一会儿望着窗外的美丽风景,心里止不住地赞叹:“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欣赏‘山海图’,这是一趟多么美好的旅程啊!”

↑ 2023年9月20日,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开进福厦高铁福州南站。

2009年7月,福建沿海建成了一条设计时速达250公里的福厦铁路,大大减少了往返福厦两地的时间,使两座美丽的城市不再遥远。而今福建省第一条设计时速达350公里的跨海高铁开通运营,采用了“复兴号”中国最先进的智能动车组之一,把福州和厦门融合成为了“一小时生活圈”。

福厦高铁正线全长277公里,共有84座桥梁、29座隧道。福厦高铁项目建设大量采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以高科技装备助力铁路穿山越海。福厦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通运营,将极大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往来,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2023年4月13日,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人员在福厦高铁厦门北站房进行智能天窗装饰包边作业。

在福厦高铁建设当中,不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我来到施工现场,都可以看到建设者们坚守岗位,为祖国的铁路建设日夜奋战,我拍摄过的余香健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长期在隧道施工,余香健的鼻炎老毛病常犯,在新云居山隧道群紧张施工中,他常常晚上都是斜靠在值班室的椅子上睡觉。”余香健的同事对我说。

2019年6月,余香健从坦桑尼亚回到中铁大桥局福厦高铁1标项目工地参加隧道建设。多年来,他过着一家三口分居三地的生活。“我爱人节假日会来看我,我就带她到工地参观,介绍建设情况。我们都盼望着福厦高铁通车后,坐上这趟车欣赏沿途的美丽风景。”余香健说。

↑ 2021年1月21日,余香健(中)在福厦高铁新云居山隧道群紧张施工中。

福厦高铁建设六年来,不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只要是报道需要,尤其是关键节点,我都会来到现场采访拍摄,并以图片、文字和视频等全媒体形式,记录下劳动者的风采和中国铁路事业发展的壮阔步伐。

↑ 9月28日,福厦高铁开通运营,担任首发的G9801次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工作人员在福州南站合影。

↑ 9月28日,复兴号智能动车组驶过福厦高铁乌龙江大桥。

↑ 9月28日,列车长车艳雪(左)在行驶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上与同事们交流列车上的服务情况。

如今,海峡西岸的又一个“超级工程”——福厦高铁开通运营,作为参与报道福厦高铁建设的一名记者,我为成为中国铁路建设的记录者感到自豪,为大国工程背后的劳动精神、时代风采深深感动。

策划:兰红光、王建华

统筹:费茂华、周大庆、刘金海

记者:陆波岸

编辑:刘欣、费茂华、李梦馨、郝建伟

2024年放假日历表图 2024年放假时间安排表 (调休版)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当我们谈论2024年,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放假时间安排。是的,对于许多人来说,了解休假安排是为了更好地规划时间,享受生活。2024年,与之前的年份一样,将有几天的法定节假日,比如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而其中的放假调休安排就需要我们留意,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会错过任何一个重要的日子。

属龙的你,在新的一年里,也将经历很多事情。开始时,你可能会遇到一些财务上的小波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很多新的机会等待你去探索和挑战。在春天,你可能会遇到一些健康上的小问题,不过别担心,只要及时寻求医疗帮助和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你将很快恢复。进入夏季,一些社交和家庭的问题可能会暂时困扰你,但只要沟通和理解,所有的问题都会得到解决。到了秋天,你会有机会扩展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年末,家庭方面可能有一些重要的决策等待你,与家人共同商讨,一定可以做出最佳选择。

那么,2024年的放假日历安排又是怎样的呢?元旦时,我们将从12月30日开始放假,一直到1月1日。而春节的放假时间是从2月9日到15日,总共七天。清明节,放假时间是从4月4日到6日,这期间4月7日需要上班哦!劳动节放假从5月1日到5日。端午节放假从6月8日到10日。中秋节则只放一天假,就是9月17日。最后,国庆节的放假时间是从10月1日到7日。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小秘诀。要真正享受节假日,不仅要知道放假安排,还要提前规划,这样才能真正放松心情,充分享受假期。当然,工作和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但不要忘记给自己留点时间,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观复猫·我们的二十四节气 | 春分花发后,寒食月明前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很细腻的表达,我们把春、夏、秋、冬划分成二十四个变化,就叫节气。“节”是节点,“气”是气候。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GFM天团惊艳亮相,演绎“二十四节气”内容。以或美丽、或霸气、或热情、或呆萌的造型,结合二十四节气中的气候、物候、风俗等特征,给观者带来不一样的文化体验。

我们向春天出发啦

立春

黄枪枪落落大方,待人亲切,叫她的名字,必有回应,令人有如沐春风的温暖。作为观复猫的元老,黄枪枪见证着一次又一次的四季轮回,节气更替。度过寒冬,终于迎来了立春,枪枪可以肆意享受春天的美好,就像诗中所说“四时可爱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

春天饱含生机,立春给大地带来温暖、希望,此时阳光充足,白昼渐长,万物萌发。立春最适合和黄枪枪一样,出去走走,憋了一个冬天,去户外呼吸新鲜空气,看看小草是否返青,柳树有无发芽,观赏漂亮的迎春花,忘记过去所有的烦恼,开始一个崭新的春天。

雨水

春雨贵如油。“雨水”节气,春雨应时以降,百谷就此而丰。雨水泫然,川流滋长,溪泉复满。

在珍贵的春雨滋润下, 大自然的植物悄然发芽了。稚嫩的绿芽冲破了被封冻一冬的土壤,不断向上成长、攀升,带来了春天特有的嫩绿色。

麻条条身着象征植物成长的绿色衣袍,颈带宝物穿心盒,端坐于正在发芽成长的绿叶中,一束雨水从天而降,浇洒在麻条条的额头,水珠四溅飞散,滋润了旁边的土地。

麻条条微闭双目,嘴角噙笑,已经完全陶醉于春雨的洗礼。条条也和身旁那株植物一样,受到雨水的呵护,从稚嫩的少年时期逐渐成长。白居易有诗云“轻衫细马春年少”,不正是麻条条吗!

惊蛰

早春的雷声惊动了蛰伏一冬的小动物,也带来了春雨和暖风;冬日的积雪随之融化,流入江河,丰沛了水源。

最早暖起来的地方,桃树上已经开始绽放出一朵朵娇嫩的粉红色花朵。可能花朵并不多,但也为冷寂数月的大自然带来鲜艳的色彩。桃花是那么美好,古人才能将最理想的生活之地称为“桃花源”。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蓝毛毛就站在桃树旁,桃枝上点缀着朵朵含苞欲放的小花,预示着一个欣欣向荣的季节。春天里,燕子活泼起来了,开始翻飞穿梭,俊俏的身影与桃花相映成趣。而乍暖还寒的早春,惊蛰春雷带来的可能还是似雨非雨的轻霜。

微雨燕双飞。蓝毛毛的脸上带着对春的了解和欣赏,用心体会这美好的意境。

春分

经过寒冷的冬天,春天带给人们喜悦和萌动的心情,大家脱掉厚重的棉衣,纷纷走出户外享受大自然的温暖。观复猫最美丽的小公主云朵朵也不例外,她换上了带着丝绸花边的衣服,头带花朵装饰的流苏饰品,额间点着淡淡花钿,就如一位精心装扮的垂髫少女,漫步花树间,尽情享受春的美好。

在橙红色的木棉花掩映中,云朵朵侧首看向我们。一如小公主的日常,朵朵的神情带着些许羞涩,但眼中有着对春天的向往,对生命的探究。想必是被春天的气息感染了,朵朵的嘴角噙了微笑,身旁木棉花温柔绽放,更加衬托出朵朵的娇美可爱。

清明

她是一位母亲,有六个可爱的宝宝,她是苏三三。五个健康的儿女都有了自己温馨的新家,只有女儿苏二花因为先天性的漏斗胸,只能跟在妈妈身边。苏三三也最疼这个女儿,一直精心呵护。然而,在喵星球的召唤下,苏三三不得不离开了最牵挂的小二花。好在二花是个生命力顽强的姑娘,当年那个瘦弱得让人不敢触碰的小婴儿,如今也长成了大姑娘。

母女之间总是有很多相似,看着二花的样子总让人想起三三。面对这个天生体弱的小家伙,铲屎官只有一个最简单的心愿——希望她能平安成长。

没想到的是,苏二花的生命力顽强到根本不在意自己的病。活泼的苏二花也有安静做梦的时候,在梦中,她还是那个婴儿二花,享受着妈妈给她清理毛发时的温柔、叼她回窝里时的温暖。

在梦中,三三和二花虽然含着思念的泪水,但都微笑着。因为她们知道,不管是喵星还是蓝星,她们都生活得很幸福。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亲爱的小二花在健康成长。

谷雨

暮春三月,草长莺飞,春天已经快结束了。雨生百谷,花木茂盛,正是春夏之交最美好的时候。

因雨水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沉寂单调了一冬的池塘湖泊焕发了灵动的生机。此时的水是轻柔的,萍是鲜嫩的。唐代元稹说:“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李对称小妞最喜爱这一抹春色,缓步入水,感受着春天最后的温柔时光。

别看小对称平时工作起来像女强人,其实怀着一颗妥妥的少女心。且看她半褪罗衣,鬓簪娇花,回眸一笑百媚生。此刻天地间万物皆不见,唯余这一隅池塘,绿萍朵朵,红鱼点点,细雨如织。水面阵阵涟漪中,含羞带怯的美喵对称回首相望,殷殷留春住。

观复猫作为观复博物馆的猫馆长,有它们自己的视角看待人类的文化成就。二十四节气显然是农耕文明的重中之重,是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则是与之相关的文物。特展挑选了二十四件文物,与节气有直接或间接关联,借观复猫馆长之口说明,凸显一份人文关怀。

中国先人们为二十四节气积累了几千年,一季六节,一年四季,节节有变化,季季报平安。每当交节之时,不管你注意与否,物候都会悄悄变化,猫比人类对这个变化敏感。

更多节气小知识,欢迎来观复博物馆·北京馆一探究竟!

1月大范围偏暖确定,寒潮还是不敌气候变化?预测:或还是暖冬

1月30日下午,在大范围的晴朗平静氛围中,我国多地今天继续处在升温节奏中。中央气象台的全国变温实况图上可见,无论是青藏高原还是大兴安岭,无论是黄土高原还是南海之滨,都清一色处在升温区当中,部分地区24小时升温幅度接近10度。

像是1月30日下午16点的整点气温图上可见,今天我国南方地区15度以上的气温区域已经大举越过长江,长江以南很多地方今天下午气温更是已经在20度以上。虽然还是1月下旬,但不少地方确实有了春天的温暖气息。

一、1月两次大寒潮袭击

而在华北黄淮,今天的温暖程度也相当强烈。下午15点的整点气温图上可见,15度以上的气温区域已经越过黄河,进入河南北部、河北南部等地。

实际上,这种暖暖的氛围正在贯穿这个1月——虽然在即将结束的这个1月里,我国遭遇了两次寒潮天气过程,两次寒潮都带来了明显的大风降温和低温过程。像是1月中旬的寒潮带来了同时期少见的剧烈降温,不少地方过程降温幅度超过了20度。

而1月下旬的寒潮则带来了极端低温,像是我国大兴安岭一线,在这次寒潮中出现了历史少见的-50度及以下的罕见低温,甚至漠河有站点记录到了-53度的低温,被认为打破我国有气象记载以来的历史最低气温纪录。

二、1月偏暖形势高度确定

但即便有两次大寒潮,截至1月29日的监测数据显示,1月以来我国除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甘肃等地气温偏低外,其余大部地区气温以偏高为主,尤其是东北平原中南部、江南、青藏高原等地更是偏高显著,加之这两天我国多地处在平静回暖的氛围中,这个1月最终的温度状态应该还是偏暖。

三、拉尼娜不敌全球变暖?

在12月大范围偏冷过后,1月的偏暖正拉高平均气温,12月以来的气温距平分布图显示,我国中东部有很多地方气温其实偏离常年同期已经不多,很多省份气温距平在±1度以内。

但实际上,接下来的2月上旬,我国大部地区气温还是将以偏高为主。像是中央气象台全国气温距平预报上看,1月30日-2月8日,我国多地气温还将持续偏高。

更有国家气候中心的气候模式指出,2023年2月,我国除青藏高原、华南外,其余大部地区气温将以偏高为主。按照这一预报,我们有可能会迎来一个明显偏暖的2月,叠加到目前的气温状态,整个冬季的平均气温有可能扭转为偏暖状态,最终迎来一个暖冬。当然,即便是偏暖的1月,大家也领教了寒潮的威力,因此这也提醒我们:即便是长期偏暖和短期偏冷并不矛盾,接下来即便是偏暖的2月也仍需警惕阶段性的寒潮低温过程。

#天气##寒潮##干燥##全球变暖##漠河极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