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姻缘

沐猴而冠是什么意思解释(沐猴而冠是什么意思)

沐猴而冠是什么意思解释(沐猴而冠是什么意思)

有个成语叫“沐猴而冠”,“沐猴”是个什么东西?

“沐猴而冠”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成语,虽然这个成语口头上用得不多,但在书面语里能经常看到。这个成语就是形容那些徒有其表的人,表面上打扮得有模有样、实际上非常low,意思有点接近“衣冠禽兽”或者“道貌岸然”。

在这个成语里,“冠”是指帽子,而“沐猴”是个什么东西就比较奇怪了。我们听说过猿猴,狐猴、白脸猴、长尾猴、金丝猴,这个沐猴是种什么猴?

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对“沐猴”的解释就是猕猴,意思就是说猕猴戴帽子,打扮得像个人,其实不是人。《现代汉语词典》把沐猴解释为猕猴,没有说任何理由,直接就说沐猴即猕猴。

《现代汉语词典》的这个解释,其实问题很大,因为在古籍里找不到任何其他的文字能佐证沐猴就是猕猴,甚至古书里都找不到有“沐猴”这种猴。并且,古人无意中造出来的成语都是单字为词,极少出现双字词,所以“沐猴”并不是一种猴的名字,它们是分开的,沐就是沐浴、洗澡,猴就是猴子。

“沐猴而冠”就是说,一只猴子洗完澡,也学人一样戴上帽子,装得很像人,其实不是人。

先秦时代的人有一个生活礼节,叫做“沐者弹冠,浴者振衣”,就是刚洗完澡的人一定要戴上帽子,还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表明自己的生活态度,修身养性,所以古代都是“沐人而冠”。现在有只猴子也学人做这个动作,就叫“沐猴而冠”。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最著名的一篇之一——《项羽本纪》,是一个人骂项羽时不小心造出来的成语。项羽在中国历史上人气很高,虽然项羽是失败者,但相比刘邦,项羽获得了后世更多的崇敬和好感。一般人对项羽都是赞美的,像司马迁、李清照、杜牧,喜欢骂项羽的人确实不多。而这个敢骂项羽的人,是项羽的一个部下,名叫韩生。

秦朝末年,项羽带兵打进咸阳,虏获无数财宝和美女,杀了子婴,烧了宫殿,灭亡了秦朝。这个时候,韩生跟项羽建议说:“关中这块地方,地理位置极好,地势险要,有天然的山河作为屏障,易守难攻,而且土地肥沃,物产丰足,我建议大王可以在这里定都,建立霸业。”

这确实是个非常好的建议,如果项羽采纳了,或许历史会不一样。但项羽却回答了一句著名的话:“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

项羽说,人富贵了不回故乡显摆一下,就像在大晚上穿个漂亮衣服,谁看得见啊!

作为项羽的部下,韩生本来很看好项羽,结果项羽的这句话让韩生很失望,觉得项羽鼠目寸光,难成大事。于是韩生就感叹了一句:“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这句话对项羽的嘲讽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了。项羽听到这句话,立刻下令把韩生烹了,就是放沸水里煮死。

项羽志向高远,英勇无畏,这是后人佩服他的地方,但他目光短浅、不懂政治战略也是最被后人诟病的地方。最惨的还是韩生,随口吐槽了一句就被丢锅里煮了,不过他也不小心造出了一个成语,也算为中国文化做出了一点贡献。

113期看图猜成语,每天动脑筋,看看今天能不能全部都知道

猜猜这个是什么成语(????)

猜猜这个是什么成语(????)

猜猜这个是什么成语(????)

猜猜这个是什么成语(????)

猜猜这个是什么成语(????)

猜猜这个是什么成语(????)

泰山北斗

【成语解释】:意思是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沐猴而冠

【成语解释】:指猕猴戴着帽子装扮成人的模样;比喻徒有仪表或地位而无真本领,也可形容坏人装扮成好人。

缓兵之计

【成语解释】:意思是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

司马青衫

【成语解释】:形容一个人同情另一个人的处境而不禁想到自己的处境,便落下眼泪。

港台腔:民进党,你的年度差评又到了

来源:海外网

又到写年终总结的时候了。

民进党当局不知正酝酿怎样的官宣,民众已选好了年度汉字。不同机构组织的票选结果,一“乱”一“困”调性相同,民众对这一年观感有多差显而易见。

就在别处欢欢喜喜迎新年时,台湾近来又有上千民众上街抗议,高喊“我要生存”的口号表达愤怒。

民不聊生一至于此,台湾究竟怎么了?

民怨四起

何者为“乱”?因何而“困”?

民进党当局乱政之下,岛内经济民生惨淡,致使民怨四起。

从民生之本农业观之,蔬果价格崩盘,庶民血本无归。工商业发展同样不得其法,岛内“缺电、缺水、缺工、缺地、缺才”的“五缺”难题愈演愈烈。能源和劳工政策荒腔走板,旅游业遭遇凄风苦雨。

大陆游客的大幅减少,直接导致台湾旅游业增长停滞,当地旅游从业者叫苦不迭。

民进党之所以把岛内治理得一塌糊涂,“拼经济”口号跳票愈显荒谬,一则是施政无能,二则是心不在焉。

民进党正事搞不好,斗争捣乱却非常在行。

对政敌喊打喊杀自比“东厂”,言语恐吓打压岛内持不同立场党派团体人士、参与两岸交流的台湾民众,接连祭出“国安五法”“中共代理人修法”“反渗透法”……

民进党当局“绿色恐怖”铺天盖地,岛内被折腾得鸡飞狗跳,民生凋敝,一个“乱”字道尽民众心声。

“困”在于民进党“台独”操弄不断,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屡屡挑战一个中国原则,致使两岸官方交流机制中断,在国际上也沦为笑柄。

强行与大陆切割,白白丧失许多发展机遇,只能坐困愁城。

蛊惑人心

台湾民众以年度汉字给民进党当局送差评,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自打民进党上台以来,民众的吐槽声就没停过。

2016年是新执政者胡作非为下的“苦”,2017年是前途黯淡的“茫”,2018年乐见民进党“九合一”选举大败而“翻”,今年又见当局作恶不断致使天下大“乱”。

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用爱发电大队。(图片取自台媒)

民进党执政以来,先有地震、台风等天灾,又有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在“台独”道路上横冲直撞的人祸,再加上年金改革和“一例一休”争议、房屋地价税双涨、全台大停电、空气污染、“非核家园”之谎、“司法改革”之乱……岛内物价飞涨,民众长期低薪,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红利既失,岛内百业无辜受创。

令人错愕的是,民进党当局竟对此视而不见,反倒厚颜无耻地夸耀起“执政成就”来。上台以来,自我感觉莫名良好的蔡英文,去年在发表总结时,竟宣称“三年小成”。

“阿德漫画”在脸谱网绘图讽刺蔡英文。(图片来源:台湾“中时电子报”)

明眼人都知台湾经济光景差,蔡当局却以荒谬的统计和判断,恬不知耻地宣扬:台湾经济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好水平,台湾已重回“亚洲四小龙”之首。

数据灌水、漫天扯谎、颠倒黑白,向来是民进党蛊惑人心的套路,但官宣和民众切身感受差距过大,若要让人信服,也真是侮辱智商。

假大空的“好消息”一戳就破,各界民众愤而上街抗议才是活生生的现实。

何去何从

台湾民众自然不傻。

去年“九合一”选举后,民进党当局的支持度跌至谷底。没曾想,蔡英文非但不反省补救,反倒带头玩起了花头。

一面找来强大的网军在网络空间带风向,一面蹭各路网红流量,借此拉抬自己的人气。

岛内哀鸿遍野,蔡英文却跑去西门町拍吃卤肉饭、喝手摇饮料的短片,打造小清新的“亲民”形象,足见其无视民生疾苦的冷血,又满是粉饰太平的轻浮。

近来她更跟岛内乃至国际上影响力可观的网红频频互动,不务正业,浪费公帑,抢当“网红总统”,拉众人埋单搞自我营销的嘴脸昭然若揭,还引来当局一众官员有样学样。

民进党当局沐猴而冠,败政坏德,还惯用诬陷的卑劣伎俩。

“绿色执政”一败涂地,为转移矛盾焦点,民进党极力挑唆“恐中”情绪,“抹黑”“抹红”对手和民众,一再操弄“两岸牌”“恐中牌”,煽动民粹,制造对立,以此收割政治利益。

台湾青年来大陆寻求发展机遇。

面对大陆向台胞敞开的怀抱、“31条”“26条”等实实在在的惠台利好,民进党当局恶毒地将其斥作“统战阴谋”,并妄图切断与大陆的天然联系,硬推已被实践检验无效的“新南向”,坑害岛内民众撞向南墙。

走过“苦”“茫”“翻”“乱”的四年,台湾民众早已不堪重负。

如此胡作非为的民进党当局,民众还能忍多久?

台湾不能再乱下去了!谁是罪魁祸首,如何走出困局,答案在每一个台湾人手中。

(文/东篱旧友)

微信小程序疯狂猜猜成语通关大全401-640关

401不拘小节,

402不胫而走,

403目光如豆,

404亦步亦趋,

405同舟共济,

406老妪能解,

407囫囵吞枣,

408良禽择木,

409背水一战,

410风行草偃,

411捕风捉影,

412高瞻远瞩,

413推心置腹,

414异曲同工,

415买椟还珠,

416装模作样,

417精益求精,

418随波逐流,

419墙头马上,

420雾里看花,

421千变万化,422心狠手辣,

423心怀不轨,424自食其果,

425高抬贵手,426阴差阳错,

427刻不容缓,428南柯一梦,

429栉风沐雨,430锦囊佳句,

431畏首畏尾,432汗流浃背,

433双管齐下,434敝帚自珍,

435梅开二度,436异军突起,

437无疾而终,438硕果仅存,

439厉兵秣马,440避实击虚,

441八仙过海,442久病成医,

443不共戴天,444四面楚歌,

445白手起家,446成人之美,

447有求必应,448此起彼落,

449冷言冷语,450投闲置散,

451沐猴而冠,452拾人牙慧,

453野人献曝,454普天同乐,

455痛心疾首,456损兵折将,

457过犹不及,458图穷匕见,

459独木难支,460趋之若鹜,

461天下无双,462方枘圆凿,

463日暮途穷,464先声夺人,

465同室操戈,466如履薄冰,

467坐以待毙,468明知故问,

469东施效颦,470炙手可热,

471门可罗雀,472前仆后继,

473按兵不动,474美中不足,

475望尘莫及,476呕心沥血,

477纲举目张,478擢发难数,

479聪明绝顶,480囊空如洗,

481一席之地,482人各有志,

483大器晚成,484内忧外患,

485左支右绌,486全军覆没,

487争先恐后,488狭路相逢,

489掩人耳目,490欲擒故纵,

491眼明手快,492袖手旁观,

493寻根究底,494无稽之谈,

495义无反顾,496与虎谋皮,

497洁身自爱,498缓不济急,

499独善其身,500隐恶扬善,

501同甘共苦,502洗心革面,

503魂不守舍,504约法三章,

505执法如山,506泥牛入海,

507饥不择食,508有机可乘,

509连绵不绝,510瞠目结舌,

511崭露头角,512身不由己,

513露宿风餐,514无孔不入,

515铤而走险,516如出一辙,

517百感交集,518独排众议,

519铁面无私,520拖泥带水,

521歧路亡羊,522岂有此理,

523一言难尽,524胆大于身,

525赤手空拳,526七窍生烟,

527咬文嚼字,528头头是道,

529投其所好,530显而易见,

531多此一举,532无的放矢,

533文人相轻,534顾影自怜,

535形单影只,536燕燕于归,

537金屋藏娇,538独树一帜,

539人仰马翻,540临危受命,

541一言不合,542上行下效,

543千夫所指,544不折不扣,

545曲突徙薪,546兵荒马乱,

547妖言惑众,548言多必失,

549披荆斩棘,550枕戈待旦,

551首屈一指,552神魂颠倒,

553鬼话连篇,554望眼欲穿,

555众矢之的,556无地自容,

557盘根错节,558积劳成疾,

559离群索居,560惊弓之鸟,

561天马行空,562行尸走肉,

563水涨船高,564求之不得,

565玉石俱焚,566路不拾遗,

567草船借箭,568未雨绸缪,

569刀枪不入,570沉鱼落雁,

571竭泽而渔,572奇装异服,

573老当益壮,574守株待兔,

575扶老携幼,576德高望重,

577两小无猜,578知足常乐,

579不欢而散,580返老还童,

581剑及履及,582人心如面,

583羽毛未丰,584日积月累,

585露尾藏头,586没完没了,

587形形色色,588手无寸铁,

589脍炙人口,590世界末日,

591屡试不爽,592人琴俱亡,

593闭月羞花,594粉身碎骨,

595不三不四,596水到渠成,

597一毛不拔,598十日并出,

599瓜田李下,600人老珠黄,

601纸上谈兵,602面不改色,

603画饼充饥,604行云流水,

605一刀两断,606临渴掘井,

607雕虫小技,608势如破竹,

609马耳东风,610举手之劳,

611叠床架屋,612兴风作浪,

613小心翼翼,614行不由径,

615巢毁卵破,616箭在弦上,

617脱颖而出,618阴阳怪气,

619众望所归,620反掌折枝,

621疑神疑鬼,622青面獠牙,

623瓜熟蒂落,624如雷贯耳,

625胆大包天,626与日俱增,

627投石问路,628与众不同,

629两肋插刀,630横眉竖目,

631一无是处,632杀鸡儆猴,

633开门见山,634破釜沉舟,

635无言以对,636东山再起,

637进退维谷,638孤掌难鸣,

639含血喷人,640死不瞑目。

彭城之战3万击败56万,这么牛的项羽,为何一年多后输给了刘邦

引言:

明白自己的上限,明白自己的特长,是人生成长的必由之路。

这点上,有无数历史前辈给出了答案。

比如:春秋时代的齐桓公就是如此,一个好酒及色的齐国君王,空有雄心但能力其实不咋地,遇见仇人管仲之后,在鲍叔牙举荐下不仅放下仇恨,还全心信任,终于收获了春秋首霸,但管仲一去,他就作死,最后作死了自己不说,还丢了齐国霸业。

比如:三国时的刘备就是如此,打仗是把好手,但战略智慧有限的他,依旧玩不转三国,终于在诸葛亮出山之后,用全心信任补齐了自己的短板。

由此可见,这认知升华都是经历过挫折和感悟之后才有的。

同样的事情,也在西汉建国者刘邦身上有诠释。

一:刘邦的前半生,游侠地痞重生记。

刘邦的前半生是什么样的?答案是乡间游侠。

说好听点是游侠,说难听点就是地痞。

好吃懒做就是刘邦的前半生,但刘邦少年时依旧有雄心壮志。

这点上可从他对于乱世的追求,可以看出来。

曾经的他,向往信陵之风,为了追随信陵君曾经长途跋涉去往魏国,谁曾想还没见到信陵君,这战国最杰出的公子就挂了。

信陵君挂了之后,失去人生目标的刘邦,在交好了张耳陈余这两个最初的人脉之后,就回到了老家继续蛰伏。

刘邦的蛰伏,很有特色,干活是不干的,整日里呼朋唤友,成了沛县一霸。

为何不干活有吃的,除了刘太公家底还不错外,也和沛县这个地方有关。

沛县是个好地方,农田很多,水脉也多,人口却不太多,老百姓的日子都还算过得去,再加上楚国本就不是一个管理严格的国度,对于民间控制力有限,就让老百姓遭遇到盘剥更少!

生活安逸且过得下去的沛县人,都有点放荡精神。

刘邦就成了沛县青年中,放荡的典范,呼朋引类间有了游侠范式。

游侠范式久了就有了地方威望。这威望成了刘邦的第一桶金,在父亲安排下他成了大秦公务员,亭长,进而收获了地方上的人脉。

萧何、曹参是刘邦在沛县官场上的人脉,樊哙等人,就是刘邦在乡间的人脉。

这群人也在后续大秦烽烟的时候,成了他最早的追随者。

有了这最初的班底,才有了芒砀山中蜗居时的刘邦,不离不弃的革命火种。

后续的起义,还有攻克沛县,成为沛公,又吸引了官方编制的萧何、曹参等人入伙。

在一群惜命的人中间,不怕死的刘邦鹤立鸡群,成了沛县出头鸟,成了起义军领袖。

原本纯粹的朋友关系,渐渐有了上下级之分!

当了领导之后的刘邦,依旧是个从善如流的人,所有大小事情,都践行集体决策的原则。

投奔项梁完成义军的正规化,是集体决策。

听从张良的意见,用蛇形走位绕道进入关中成了功臣,这是尊重张良收获的因果。

听从萧何的意见,用约法三章缓和了关中秦人的怨恨,这是尊重萧何收获的因果。

在接连三轮因果后,才有灭秦的功劳和关中的臣服,也为刘邦后续的飞黄腾达奠定了基础。

从这个角度看,刘邦是一个善于集合众人智慧的领导者。

随后的鸿门宴凶险,刘邦用低调和隐忍渡过了,之后的分封诸王,刘邦也因祸得福,在关中老秦人的地方安营扎寨。

刘邦的前半生,就是在无数朋友良师帮扶下渡过的。

从地痞变汉王,这摇身一变的背后,是一个睿智游侠的跃迁史。

可是跃迁归跃迁,刘邦心中依旧有个仗剑天涯的梦想,这梦想就是带兵打仗,建立信陵君那样的赫赫武功。

在这点上,早期的刘邦是自信的,除了鸿门宴时遭遇项羽联合诸侯大兵压境的屈辱之外,他在战斗这方面,几乎都亲力亲为!

亲力亲为后的刘邦,战绩也不俗,这汉王不就是刘邦军功的体现吗?

但人身居高位了之后,就会寻思安不安全,在萧何力挺之下,他有了兵仙韩信!

可即便有了兵仙,争强好胜,不愿在军事上屈与韩信之下的刘邦,依旧想着要带兵打仗。

随后,他遭遇了铁拳攻击。

二:彭城之战,战前刘邦谋划千里。

公元前206年4月,经过项羽分封之后,天下貌似初定!

项羽成了西楚霸王回老家沐猴而冠去了,刘邦带着汉军进入汉中,成了汉王。

可这看起来的天下初定,却因为分封不公立马遭遇了叛乱。

同年五月,齐相田荣和汉王刘邦在东西两侧同时起兵,开启了新一轮战乱。

刘邦派遣韩信兵出陈仓。

兵仙出手,战战告捷,八月击溃章邯大军,围困废丘城,随后派兵四面攻城略地,仅仅用时一个月就收降了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

三秦一股而定,让刘邦几乎承接了原本秦国的所有地盘。

东边跟刘邦共同举兵的田荣也是个牛人,在赶跑了齐王田都之后,六月杀胶东王田市,摇身一变成了齐王,随后用授予彭越将军印的方式,诱惑彭越在梁国旧地反对项羽,彭越配合田荣在六月举兵,杀掉济北王田安。

刘邦有韩信,一鼓而定三秦,田荣有彭越,一鼓而定三齐。

曾经和楚国争锋的大国,秦国和齐国都复归了一统,然后要干嘛?当然是反楚啊!

随后,田荣联络刘邦和陈余等人开始了进攻。

面对刘邦、田荣和陈余的进攻,项羽也不怂,先是通过授予郑昌为韩王的方式,换来韩国阻击汉军,后又派遣萧公角进军彭越。

一路外交拉盟友,一路派兵对战!

面对项羽的调兵遣将,刘邦争锋相对,派遣张良,以韩王司徒身份进攻韩国,用身份政治这招对峙名不正言不顺的韩王郑昌。

张良是个弄政治的人,打仗不在行,就玩阴的!

他通过休书一封的方式,忽悠项羽说,刘邦的野心止步关中,不会继续东进。

项羽感受到齐国田荣的威胁更大,在张良的忽悠下,放松了对于西部区域的戒备,致力于进攻田荣。

被忽悠的项羽北上了,张良对峙韩王郑昌分身乏术,这一切给力刘邦带兵的理由。

喜欢用兵的刘邦一看项羽北上,张良受挫。

在同年9月,借口迎接太公和吕后,派将军薛欧、王吸出武关过南阳,利用王陵在南阳的数千兵马,对楚国发起了试探进攻。

薛欧、王吸这两人没啥名声,也不是什么宿将,面对项羽的阻击兵力,寸步难行。

刘邦一看,就自己率军,在十月并出函谷关,指挥进攻!

面对张良和刘邦轮番进攻,河南王申阳、韩王郑昌先后投降,刘邦控制的地盘,渐渐从关中延伸到了彭越那里。

这意味着三股反对项羽的势力,几乎连成了一片,形成了对于西楚势力的全面进攻态势。

一看态势如此,急眼了的项羽加强了对于齐国田荣的进攻。

可刘邦在那一刻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在同年11月返回关中,一边巩固后方,一边在栎阳建都设立了汉朝的宗庙社稷。

唯一做的军事举动是出兵肃清陇西、北地残留的三秦旧部!

这一耽误就耽误到了次年二月,这段时间刘邦一直在做的事情不是打仗,而是整修边塞防止匈奴人进犯,"施恩德,赐民爵"收纳关中三秦人心。

在完成这一切后,刘邦才在前205年3月,率军渡黄河,降魏王豹,克河内,俘殷王司马印。

经过一轮攻城略地和后方稳固,刘邦在抵达洛阳后,接受了洛阳三老董公师出有名的建议。

以项羽悍然杀害义帝楚怀王为借口,鼓动起了诸侯联军。

传檄天下之后,前205年4月,刘邦乘虚而入,进攻楚国都城彭城,指望一举攻克项羽。

三:危局逆转,勇战项羽绝地反击。

一纸檄文惊天下后,虽然依旧有部分诸侯持观望态度,但项羽的处境,无疑是孤立的,因为刘邦的诸侯联军56万人,正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目标彭城。

当时的项羽,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首先:齐国未定,遭遇两面夹击,楚国危险必须回去援救。

其次:联军兵力高达56万人规模庞大,项羽兵力处于下风。

再次:楚国沦陷区不少后方不稳,自己还远离主战场,敌人反而能在楚国以逸待劳等着自己。

最后:盟友纷纷背叛项羽,就连没有背叛的,存的也是坐山观虎斗的心思。

如此四重危机,项羽是如何破局的?

大胆的项羽,不愧是勇战派代言人,制定了一个突袭战略,决定以力破局。

只见他留下部队继续进攻齐国,自己率领三万精骑兵南下,先是突袭击败了驻扎在鲁瑕丘的樊哙军。随后包围闪击了刘邦大营附近的肖县,一举绕道了汉军侧后方。

完成部署后的项羽,利用天刚拂晓的战机,由西向东进攻汉军。

早上发起进攻,战至中午就大破汉军。

面对项羽的突袭,刘邦带领的联军,完全被打神经了,无法组织起有效抵抗不说,还在溃退时自相践踏,被项羽在彭城附近斩杀十万多人。

随后刘邦军溃退谷水、泗水(雎水支流,彭城南60里)又遭遇项羽追击,被歼灭十余万人!

刘邦继续溃退,指望依托彭城南方的吕梁山区建立防线,可项羽不依不饶,继续追击,又杀了刘邦数万人。

刘邦一看,继续溃退灵壁(安徽宿州灵壁城)东的睢水上,又遭遇项羽进攻,阵亡十万左右。

无奈的诸侯联军,只能逃过睢水,不少人都淹死在了睢水,史书记载是:睢水为之不流。

占尽优势的项羽,看着自己的这个老对手,派遣骑兵包围了刘邦,正在准备全歼刘邦的时候,天降西北大风,一时间天昏地暗。树木都被连根拔起。

这大风让项羽军陷入了混乱,刘邦带着十多个随从,抛弃了妻子父亲,逃之夭夭。

这场战斗,项羽的进攻可谓荡气回肠,一往无前,打得汉军全军覆没,诸侯联军烟熄火熄!

战后原本归附刘邦的诸侯,纷纷转投项羽,无奈的刘邦只能退守荥阳。

这场战争,是刘邦军事生涯最大的惨败,刘邦用一场溃败,让项羽封神了。

溃败之后的刘邦,开始了属于自己的反思。

指挥不行,联军打仗也不行!

兴文至此,我不由想起韩信对刘邦的评价:汉王带兵十万最多,至于我韩信,多多益善!

这话语背后,就是刘邦军事指挥的极限,十万人,人在多了,他就玩不转了。

玩不转的恶果就是,在遭遇项羽三万精锐的时候,全军覆没。

随后才有了刘邦的摆正心态,信任韩信!

四:韩信出手,垓下之围的政治军事。

公元前203年8月,摆正位置后的刘邦,在韩信攻城略地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战略反转。

梁地彭越持续进攻项羽粮道,钟离昧正被汉军围困,项羽则在率军进攻彭越路途中。

就在项羽致力于进攻彭越,抵御刘邦的同事,成为齐王的韩信发起了对楚军的进攻!

感到害怕的项羽,无奈和刘邦和谈签署了“鸿沟和议”划分了天下。

划分完天下之后,刘邦初开始的心思是返回后方缓缓再打。

可张良和陈平却劝说刘邦,应该发起背后突袭,原因则是:

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

刘邦一听有道理,就背弃盟约开始进攻。

大军追至夏南时,刘邦开始招呼韩信和彭越共同进攻,合围项羽!

结果这两人不听招呼,并没有派兵进攻,弄的刘邦又一次在固陵惨败。

痛定思痛的刘邦,在坚守壁垒的同时问张良:诸侯不从约,为之奈何?

张良答曰:

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

这话对意思是,打仗是要给他们好处的,要跟他们约分天才才行。

从善如流的刘邦立马大气的宣布,给韩信和彭越地盘,终于让这两人有了出兵的动力。

为了稳妥起见,刘邦还将大军的指挥权交给了韩信。

随后,六十万汉军和联军汇聚垓下!

这一战,指挥战斗的是兵仙韩信,勇将英布和彭越,至于刘邦,也待在了最合适的位置。

心态放正了之后的刘邦,用利益交换,换来了联军帮助和政治胜利,用放权换来了军事联动和指挥有方,下面就是兵仙和猛将们发挥的舞台了。

这群人也不负所望!

英布出兵断了项羽的后勤,彭越出手断了项羽的退路。

无路可退,后勤断绝的项羽,遇见了韩信的大军。

当时的韩信,手握三十万大军,兵分三路自己坐镇中央,也在筹谋如何取胜。

韩信面对占尽优势的时局,不骄不躁,用以退为进的方式跟项羽交战!

亲自领中路军出战后,打了一场就退了。

这也是韩信军事生涯中唯一的一次失败,但这失败却是韩信有意为之!

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刘邦)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史记·高祖本纪》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韩信的睿智和项羽的勇猛。

三十万对战十万,兵仙还要诈败求稳妥,还要以退为进,以观其变,项羽真神人也。

逼退韩信之后,项羽往东撤退,遭遇了韩信军孔熙、陈贺的阻击!

有组织的韩信军,用层层阻击,就是不让你跑的方式,纠缠住了项羽。

一看项羽想撤退,算准了项羽虚实的韩信立马组织进攻,击败了项羽。

随后他会同英布和彭越,借助项羽后勤断绝的机会,用60万人马围困了缺衣少食的项羽军。

如果是一般人,面对60万大军的围困,估计不战自溃!

可项羽并非一般人,面对绝境依旧组织防线抵抗,让汉军和诸侯联军不敢正面进攻。

这也给了项羽绝地突围的机会。

但,这个时候,汉军智囊张良献计了。

一个“四面楚歌”瓦解了项羽军的斗志,楚地全失,项羽军心溃散,就此失去了反攻的可能。

眼见时局如此,项羽依旧不愿投降,壮士断腕的他,在跟虞姬告别之后,组织楚军四面突围,自己带领800精锐也开始突围。

看楚军突围,摸不清项羽去向的联军,混乱一番后终于找到项羽去向,安排下十面埋伏!

可即便十面埋伏,项羽依旧突围而出,跑了。

韩信看项羽跑了,经过测算,找到项羽去向,派灌婴带五千汉军精骑,追击项羽直到乌江。

乌江岸边,项羽奋战不休,在杀死数百汉军之后,终于累了。

累了之后的项羽,选择了自裁!

韩信就用这稳,准,狠的战争指挥手腕,彻底断绝了项羽东山再起的可能。

因为冲到乌江的项羽,仅剩的800人也全部阵亡,就算渡过乌江也没了重整旗鼓的可能。

这也是项羽拒绝亭长好意,不渡江的根源。

尾声:刘邦的后半生进步史。

垓下之战以项羽自刎乌江落下帷幕,留下了一个千古英雄萧索的背影。

在这个背影之后,是刘邦的成长史。

刘邦的前半生,用在市井之地锻炼出来的智慧,明白了笼络人心的重要性,也在反秦战争的烽烟中,因为战争初期的顺利,升腾起了带兵打仗我也行的感悟。

可是这感悟的背后,要加一个先决条件,十万人。

是韩信让他明白了,多多益善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也是韩信让他明白,攻城略地非自己专业。

有了这认知的升华,才有刘邦的进步和放权。

政治妥协,利益划分,拉拢联盟,刘邦是一等一高手。

一纸檄文惊天下,组了一只56万人的大军,却在彭城之战灰飞烟灭。又一纸檄文动天下,刘邦再一次组织了60万的联军,这一次他没插手战争,战争也就胜利了。

由此可见,认清自己最重要。

后续的刘邦依旧在带兵打仗。

消灭异姓王的战争,几乎都是刘邦主导的。

那时候的他,是因为无人可用,能打赢则是因为对手是二流。

试问历史上有多少韩信和项羽?

除了这两人,刘邦不怂任何人,但他不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弱点,依旧在白登之围的时候凸显无疑。

不过那个时候的天下,早已不是楚汉争雄的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