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梦大全:梦见被狗咬,这是一种警醒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我,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夜晚的黑暗中,被一只狗狠狠地咬了一口,这个梦境仿佛敲响了我们内心的警钟。我们不禁反问自己,被狗咬究竟预示着什么呢?是坏兆头还是好预兆?在古老的《#周公解梦#》中,每一个梦境都有着特定的解读,但是我们是否能够其中剖析这个梦境背后更深刻的含义呢?
释放压力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许多限制和规则。这些规则可能来自于社会、家庭、或者内心的压抑。而梦境则成为了我们心灵的一片自由天地,它能让我们暂时解放内心深处的冲动和欲望。
在这个角度上解读,梦见被狗咬可能暗示着我们对于某种压抑的冲动有所渴望和表达的欲望。这种冲动可能是我们内心深处被束缚的一种力量,它可能是对于权威的反抗、对于传统的挑战,或者是对于禁忌的探索。
狗的象征意义为了更深入地解读梦见被狗咬的征兆,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狗在人类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狗作为人类最早的驯化动物之一,一直与我们紧密相伴。它们在文化中被赋予了各种象征意义,例如忠诚、友善、警觉和守护。
但是,在某些文化中,狗也具有负面的象征,例如狡猾、疯狂和残暴。梦见被狗咬可能是一种复杂而多义的象征,需要根据具体情境和个人经历来解读。
解读与启示在《周公解梦》中,被狗咬的征兆被解释为遭受小人的陷害或是害怕他人的攻击。这一解释源于古代文化中对于狗的负面意义的观念。但是,我们在现代生活中对待狗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在现代的视角下,我们可以将梦见被狗咬解读为一种面对挑战和压力的象征。狗的咬击可能代表着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阻碍,而被咬的感觉则象征着我们对于这些问题的恐惧与焦虑。
正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面对困难和挑战来成长和进步一样,在梦境中,被狗咬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机会。这个梦境提醒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智慧。
总结无论是在梦境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勇敢面对内心的冲动与压抑,以实现真正的成长和自我实现。梦境只是我们内心世界的一扇门,我们需要敞开心扉,勇往直前,探索我们的潜能与可能性。
当我们面对梦见被狗咬的情景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本期完-
让千余名女孩考入大学的女校长:用生命撑起山里的免费女高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7月3日,张桂梅到教室检查学生上晚自习情况
2020年高考落下帷幕。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63岁的校长张桂梅,又顺利送走了一届毕业生。
这所大山里的免费女子高中,是当地的教育奇迹——它的历史很短,招收的大多是贫困、辍学或落榜的女学生,全校高考上线率、升学率却连年高达百分之百,本科上线率稳居丽江市前列。自2008年建校以来,已有16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考入大学。
不过,刚刚过去的这个学年,对张桂梅来说却异常艰难。
去年12月的一份诊断书上,医生密密麻麻地给她列出了骨瘤、血管瘤、肺气肿、小脑萎缩等17种疾病。她数次病危入院抢救,体重从130多斤掉到90斤,饱满的圆脸瘦成了干瘪的尖脸,甚至连从椅子上站起来都需要人搀扶……
即便如此,只要一出院,她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熟悉的校园。
已经无力站上讲台上课的她,十几年来坚持着一项颇具仪式感的“日常工作”——每天5点15分,她都会准时从女生宿舍的铁架床上爬起,忍着全身的疼痛,乘坐宿管员的电摩托来到教学楼,颤巍巍地从一楼爬到四楼,把每一层楼道的电灯点亮。
“女孩子胆小,把灯提前打开,她们来晨读会感觉更安全、更踏实。”张桂梅如此解释自己的执拗坚守。
楼道里,她瘦弱的身影,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一届又一届大山女孩们的追梦之路。
7月3日,张桂梅拿着喇叭去女生寝室检查
“活着吧,我要还这座小城的人情债”
在张桂梅的前半生,她从未有过创办一所中学这样的梦想。
出生在黑龙江省的一个工人家庭,张桂梅是家里6个孩子中的老幺。母亲生她时已是48岁高龄,正因如此,她从小就是全家最受宠的那个。
17岁那年,她跟随姐姐到云南支边,随后考入丽江师范学校。毕业后,她随丈夫回到老家大理,成为一名老师。
“那是我最幸福的时光,每天只管教书,家里不用我做饭,看中什么衣服他马上就给我买。”回忆起和丈夫在一起的日子,张桂梅至今仍觉得十分甜蜜。
这样顺风顺水的日子,在她36岁那年戛然而止。1993年底,丈夫被查出胃癌晚期,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一年多后,丈夫还是离她而去。
爱人去世,又没有孩子,张桂梅感觉内心一下子被抽空了。“当时我就想找个远远的地方躲起来,了此余生。”于是,她四处申请调动。1996年,她如愿从大理调到了偏远的丽江市华坪县。
调到华坪县中心学校后,张桂梅主动申请承担了4个毕业班的政治课。正当她想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到教学上时,厄运再次降临。
1997年4月,她的脸色一天比一天差,肚子也越来越大,摸上去就像里面有块石头。在同事劝说下,她去县医院做了B超。做完后,医生面色凝重地告诉她:“快去昆明做手术吧,你子宫里的肿瘤有5个月孩子那么大。”
为丈夫看病早已让她一贫如洗,手术费用又十分高昂,拿着诊断报告,张桂梅哭了一整晚后决定,这病不治了。
第二天,她像往常一样,给学生们上课。直到几个月后中考结束,她才把患病的事情告诉学校,在县里帮助下去昆明做了手术。
张桂梅没想到,得知她生病后,学生们去山上给她采野核桃,剥了满满一大盆核桃仁,两手黑乎乎的。还有学生家长去山上采野灵芝,磨成粉,让她拌在饭里吃。“他们说,吃这些能治病。”
更让她意外的是,华坪县妇联发动全县为她捐款。在捐款现场,一位老乡把仅有的5元路费捐给她,宁愿自己走几小时山路回家;还有一位来赶集的村民,把原本给孩子买衣服的钱捐给了她……
“我刚来华坪一年,并没有为这里做什么,这座小城却对我这么温暖。”张桂梅说,“我对自己说,活着吧,好好活下去,这座小城对我有恩,活着还可以还还人情债。”
7月4日下午,张桂梅在办公室处理学校事务
“女学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
2001年,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儿童之家)成立,捐款的慈善机构指定要张桂梅担任院长。一心想为华坪做点事的她没有半点犹豫,马上答应。
福利院刚成立,就接收了54名孤儿。张桂梅白天在中学教课,下课后到福利院照顾孩子。没有儿女的她,把所有母爱都倾注给了这些孤儿,孩子们也都亲切地叫她“妈妈”。
慢慢地,她开始了解这些孩子们的身世,这让她的内心深受触动。“福利院的很多孩子都是弃婴,有一个女孩是家里的第四个女儿,因为父母不想要女孩,先后被遗弃了三次。”张桂梅说。
在她后来教书的华坪县民族中学,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山村,她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女学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
“有的被叫回去干农活、打工,有的是父母收了彩礼,就让孩子辍学结婚。”张桂梅说,因不是男孩,有的女孩从出生到长大,爷爷奶奶甚至都不会和她说一句话。
在一次家访途中,张桂梅看到一个女孩坐在山头,忧愁地望着远方,身旁放着一个箩筐。她上前询问得知,女孩才十三四岁,父母为了3万元彩礼,要她辍学嫁人。张桂梅当场就想带女孩走,但女孩母亲以死相逼,她无奈只能放弃。
“我们经常说,要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公平的起跑线,可这些女孩却连站上起跑线的机会都没有。”张桂梅说。
目睹一幕幕悲剧,张桂梅心中渐渐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不管中考分数高低,只要愿意读书,女孩们都可以来这里免费读书,考上大学、走出大山,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有人听说了张桂梅的想法,说她想出名想疯了,那么多孩子,哪里救得过来?张桂梅却坚定地回答:“能救一个算一个!”
“一个女孩可以影响三代人。”张桂梅说,如果能培养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更不会成为孤儿,“我的目标是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7月3日,张桂梅在接受采访时讲述自己创办女高的故事
穿破洞牛仔裤的党代
一天早晨,她急急忙忙往会场里赶,一位女记者突然把她拉了过去,悄悄对她说:“你摸摸你的裤子”
办学的钱从哪里来?张桂梅首先想到的是募捐。“我就想,全省这么多人,每人捐10元给我也够了。”于是,从2002年起,张桂梅连续5年假期都跑去昆明募捐。她把自己获得的各种先进、劳模奖状复印了一大兜,在街上逢人便拿出来请求捐款
让张桂梅始料不及的是,自己这么一个爱面子的人,放下尊严去街头募捐,换来的却是多数人的不理解
“有人说我是骗子,说劳模怎么会到街上募捐。我还曾被人当面吐口水,甚至被放狗咬过。”5年下来,她只募集到了1万多元。
2007年,别无他法的张桂梅几乎要放弃了。就在这一年,她被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准备去北京参会。参会前,华坪县委、县政府知道她十分节俭,舍不得买衣服,特意拨了几千元给她买正装。但她却舍不得花,把这笔钱留给了福利院。
回想起这件事,张桂梅笑着说:“我都一身病的人,活不久了,买新衣服不是浪费吗?死了以后烧掉多可惜。”
后来,她穿着一身平时穿的旧衣服来到北京参会。一天早晨,她急急忙忙往会场里赶,一位女记者突然把她拉了过去,悄悄对她说:“你摸摸你的裤子”。张桂梅一摸,羞得脸通红,她的牛仔裤上有两个破洞。
这是张桂梅平时最爱穿的牛仔裤,因为耐磨,自己平时家访走累了,经常席地而坐,裤子不知啥时磨破了。“当时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她说。
那天散会后,张桂梅应约找这位女记者聊天,她这才知道,这个提醒她裤子上有破洞的记者是新华社的。两人从傍晚一直聊到深夜。“我把想建一所免费女高的梦想告诉她,两个人哭得稀里哗啦,边哭边聊,边聊边哭。”
张桂梅没有想到,正是在党代会上的这次出丑,让她的梦想成为现实。
没多久,《“我有一个梦想”——访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张桂梅代表》的稿件播发。张桂梅和她的梦想马上火遍全国。从北京回来后,丽江市、华坪县分别给她一百万,让她筹建女高。
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全国第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学校最初没有围墙,没有食堂,甚至没有厕所,唯一的教学楼也是在另一所中学的厕所原址上改建的。
当年9月,首届一百名学生入学。
7月4日凌晨6点,张桂梅在检查各个班级上早课情况
“周扒皮”校长
“快点儿,磨蹭什么?”
“你们迟到一分钟、一秒钟我也不干!”
华坪女高成立以来,张桂梅每天都会拿着小喇叭催促学生上课、吃饭、自习、做操。这已经成了女高最独特的风景线。
“她们私下里都叫我老大,有时候还叫我周扒皮、魔鬼,说我半夜鸡叫。”说起学生们给她起的外号,张桂梅哭笑不得。
从华坪女高的作息表来看,张桂梅确实配得上“周扒皮”这个外号。
7月4日上午7点1刻,张桂梅举着喇叭在催促学生赶紧下楼打扫卫生
所有学生从高一开始,就要遵循这套由张桂梅制定的、把时间压榨到极限的作息表:
从5点30分起床晨读,到晚上12点20分自习结束睡觉,除了中午有40分钟午休时间外,其他时间都要用来上课或自习,连吃饭、洗碗的时间都被严格限定在15分钟以内。为了节省时间,张桂梅甚至不允许学生在吃饭时聊天。
女学生爱美、爱干净,可为了杜绝学生频繁打理头发、洗衣服浪费时间,张桂梅要求所有学生留齐耳短发,并把洗衣时间严格限定在每周六晚饭后。“连女老师都不能穿裙子来学校,我已经十多年没穿过裙子了。”女教师张红琼说。
7月4日上午9点半,张桂梅在督促学生做课间操
走进华坪女高,你会发现,学生们几乎做什么事情都是跑着的,跑步去晨读,跑步去吃饭,跑步去睡觉……
“我们的学生本来基础就差,头几届绝大多数甚至都没有过中考录取线,老师也没有经验。”张桂梅说,“有人批评我搞应试教育,可不拿出这样拼的架势,等到孩子们高考坐进同样的考场,做同一份试卷时,怎么和外面条件、基础好的孩子比?”
简陋的办学条件,高负荷的工作节奏,让很多老师、学生打了退堂鼓。不到半年时间,第一批进校的17名老师中,有9人相继辞职。学生也有6名退学。
男老师杨晓冬说,当初报考大学时,父亲极力劝他读师范专业,说当老师工作轻松,假期多。可他毕业后来到女高工作,发现一切都和想象的不一样。
“连家都照顾不了,半夜12点多还要带着孩子来查夜。”杨晓冬说,可想想张老师这么大岁数,每天比自己还忙,也就不好意思抱怨了。“有一次,我经过张老师办公室,发现她一手拿着勺子,一手拿着烧饼,下巴托在键盘上,吃着饭就睡着了,她太累了。”
7月5日上午九点多,张桂梅在接受采访时手中抱着喇叭,准备督促学生打扫操场
万里家访路
从教几十年来,张桂梅一直有一个习惯——家访。
很多人问她,开个家长会就可以解决的事,为什么非得家访?张桂梅回答道:“山里人来趟城里不容易,花钱不说,还耽误农活。”
其实,跟她去过的人都知道,家访的意义还在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心理状态,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一门心思学习,顺利考上大学,改变自己甚至整个家庭的命运。
担任女高校长后,哪怕工作再忙,身体再差,张桂梅的假期家访都雷打不动。十多年来,她的足迹遍布丽江市一区四县,行程超过10万公里。
许多学生家在偏远山区,进村的路不好走,车子进不去的地方,张桂梅就搭老乡的拖拉机;下雨天,路泥泞难走,她就卷起裤腿一脚深一脚浅地往前走;村民不忍心,让她坐在自家的马背上,走出山沟……
采访当天,记者恰巧遇到了女高2014届毕业生山启燕。她刚考上了县城的幼教岗位,特地来给校长报喜。两人一见面,又说起了当年张桂梅家访,遇到山启燕在街上卖甘蔗的经历。
山启燕家住华坪县荣将镇龙头村。高三寒假,家里缺钱过年,山启燕一早从家里背着甘蔗来街上摆摊。马路转盘人来车往,她选了块地方坐下,学着周围的商贩吆喝。
恰巧这一天,张桂梅来荣将镇家访。她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学生。
“快高考了,不在家好好看书,咋跑来卖甘蔗?”即便心疼学生,张桂梅还是先甩下一句狠话。临走时,她给山启燕打气:“好孩子,要争气考上大学,以后就不用过这种日子!”
山启燕家那时住着土房,父亲身体不好,母亲在水泥厂打工。每到假期,她一早就要去田里砍甘蔗,然后背到镇上卖。家访了解她家情况后,张桂梅默默记在心里,经常偷偷塞生活费给她。山启燕说,女高不仅是一个学习的地方,更像是一个大家庭,而校长就是最牵挂她们的家人。
经常陪张桂梅家访的华坪女高办公室主任张晓峰开玩笑说,每次跟着张老师家访,就像一路在跳“脱衣舞”。走在大山里,一看到老乡没衣服穿,她都会把外套脱下来,披在老乡身上,有时甚至还要扒下随行老师的衣服。把自己带的钱都送出去了,她还要把随行老师的裤兜挨个掏空。
“她从没在学生家吃过一顿饭,带去的面包、馒头也会分发给路边的老人、小孩,我们跟着家访经常饿肚子。”张晓峰苦笑着说。
7月4日11点多,张桂梅接到爱心人士电话
“能不能把丧葬费预支给我?”
“我对她们的期望不是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我希望她们变得更强,然后把心中的‘我’去掉80%吧,有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工作数十年,张桂梅的名下几乎没有任何财产。她至今仍住在女高的一间女生宿舍里,和几名女学生住在一起。几十年的工作收入,除了看病吃药,她至少捐出了上百万元。
2018年初,张桂梅再次病危住院,她感觉自己可能挺不过去。华坪县县长庞新秀来医院看望她,她拉住县长的手说:“我情况不太好,能不能让民政部门把丧葬费提前给我,我想看着这笔钱用在孩子们身上。”
如今,回想起要预支丧葬费这件事,张桂梅仍坚持说,哪天如果自己突然走了,千万不要操办什么丧事,骨灰撒到金沙江里就完事了。
在生命垂危之际,心里仍挂念着学生。张桂梅无私奉献的大爱,也感染了身边的同事和一届届学生。
年轻教师勾学华,婚礼当天早上还在上课,中午匆匆办完婚礼后,晚上又赶回学校给学生上课;教师杜朝仙右脚骨折,因担心学生高考,拒绝了医生要求她静养的建议,让在设计公司的丈夫辞去工作,每天背她来教室上课……
周云丽是华坪女高的第一届毕业生。2015年从云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周云丽原本考取了邻县一所学校的教师岗位。当听说女高缺数学老师后,她放弃了到手的正式编制,成为女高的一名代课老师。
7月4日下午,张桂梅和自己曾经的学生陈法羽合影
陈法羽曾经是张桂梅眼中爱调皮捣蛋的“坏学生”。2009年中考结束,她的分数没有过线。考不上高中,她只好跟着家人去地里干活。因为女高,她搭上了可以继续读书的“末班车”,再次点燃了全家人的希望。
2012年,陈法羽顺利考上了云南警官学院。毕业后,她成为一名警察,领到第一个月工资后,她把几千元工资全部打到女高账户上,用来资助需要帮助的学妹。
十多年来,女高的上千名毕业生已遍布全国各地,很多学生大学毕业后和张桂梅一样,主动选择去了偏远艰苦的地方工作。
在华坪女高的墙上,有这样一幅宣传画,上面写着醒目的几个大字:“清华北大我来了!”张桂梅说,每年她都在鼓励孩子们考上更好的学校,但她也会告诉学生,高考不是终点,高考过后人生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坐在校园里的一把藤椅上,张桂梅喃喃地说:“我对她们的期望是什么呢,不是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我希望她们变得更强,然后把心中的‘我’去掉80%吧,有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孩子们没有让她失望。
(原题为:《“能不能把丧葬费预支给我?”她用生命撑起山里的免费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