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餐馆包间名图鉴,每个老板都是文曲星下凡
我国餐饮行业
作为广告行业的小分支
在文案造诣上一直是保持着领军者水平
之前我们就洞察过
《中国乡村招牌调查,
奥格威看了都沉默》
这一次
我国各大餐馆的老板
再次凭借他们的包间名文案
用他们的文学造诣
惊艳了靠打字吃饭的我们…
这些餐馆的包间名
比他们的菜色精彩多了!
朴 实 无 华 型
“菜狠,话不多 ”
常见名字:
V001、V002、V888
包间取名要素第一
就是对仗要工整
所以包间名字取一个
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阿拉伯数字
才是真正的一视同仁
在这些包间里吃饭
你可以完全信任他们的菜品味道
这类餐馆就是餐饮行业的老实人
就像上学的时候
喜欢把书皮包得花里胡哨的人
一般学习成绩都不太好一样
真正的学霸
都不包书皮
古 风 雅 韵 型
中华古诗词的民间传承人
常见名字:
红梅轩、蔷薇阁
水调歌头、忆江南
梅兰竹菊牡丹银杏
这种花名用作包间名
也是餐馆里比较常见的安全牌
据本人不科学统计
80%的人都在名叫菊花厅的包间里吃过饭
全国叫菊花厅的餐馆包间加起来
可能和叫王刚的人一样多
取得好是雅致
取不好就会像三流古装电视剧拍摄地
感觉自己是在古代夜总会吃饭
下一秒就会有位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歌女来敲门
让客官行行好,帮她赎身
除此之外
比较常见的包间名字古风派代表是词牌名
水调歌头、满江红、沁园春
目的就是让每个顾客
在满足口腹之欲的时候
都不会忘记国学经典
最好能当场开始背诵《唐诗宋词三百首》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型
“别人取名字翻字典,
我取名字翻地图”
常见名字:
好望角、天安门、上海滩
世界版图有多大
包间就有多大
感觉这类餐馆老板
恨不得把世界地图挂在餐厅门口当屏风
一个餐厅就是一个联合国
大多数包间的取名逻辑
是按照菜系划分的
就像火锅店
总会有个包间名字叫洪崖洞
湘菜馆
都会有个包间叫橘子洲头
而茶餐厅
常见的包间名字是铜锣湾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
身在外地却想吃家乡菜的朋友
浓浓的思乡游子情
但如果味道不好吃
就会很像盗版一日游野鸡团
不但没有体会到家乡的味道
感觉还给老家抹黑了
@大黑猫 去年在北京走进了一家川菜馆
包间名字分别叫成都、绵阳、乐山、自贡……
就还没喝酒脸就上头了
一边抹眼泪一边背诵《回乡偶书》
后来菜一上桌就后悔了
菜里面的海椒全是豆瓣假扮的
问了才知道老板是东北人
@大黑猫 恨不得把包间名牌拆下来没收
武 侠 型
“心在哪里,哪里就是江湖”
常见名字:
水泊梁山、倚天楼
如果说取词牌名的餐馆
是婉约派
那这里要介绍的就是豪放派
每一个给包间取武侠名字的餐馆老板
背后都有一个江湖梦
金庸古龙的小说
水浒传三国演艺
里面出现的所有地名
他们都能信手捏来
甚至在取名字的时候
还会反复自言自语模拟顾客的对话场景
被自己的绝妙idea拍痛大腿
“我到了,你在哪儿?”
“我在桃园结义。”
实际上
顾客很少能get武侠派老板的幽默
@pop子 相亲的时候
对方选了个餐厅的名字叫水泊梁山
还定了大圆桌的包间
名字叫豹子头
餐桌上没有饮料杯
豆奶都倒在碗里喝
感觉不像相亲,像在拜把子
cosplay 主 题 型
“餐饮界的《演员请就位》”
常见名字:
xx生产大队、x年x班
完全有理由怀疑
这种类型餐馆老板的宗旨
就算餐馆的菜式味道不能稳住顾客
那我也一定要用其他的方式吸住顾客
比较常见的主题风格
是大跃进时期的建设农村风
学生时代主题
包间名字分别叫一年一班、
三年二班、教导室、校长室
感觉来吃饭的人
都像是学没有上够
余生都在怀念九年义务教育
这不是小学,这就是某火锅店
80年代三线厂建设主题
分别有炼油厅、化肥厅、厂长室
圆了每一位顾客的国企梦
建议吃饭都用铁饭碗装
这些餐厅在餐饮界的地位
就像是《演员请就位》里的郭敬明
怎么花哨怎么来
什么话题度高就做什么
不光包间名字和主题相符
就连服务员的衣着
和餐馆的整体装潢
都想按照一个完整的剧本设定进行
堪称沉浸式舞台剧的平替
这类餐馆和饭店的通病
就是往往吃到最后才发现
最下饭的
还是只有服务员的cosplay表演
因为表演都很菜
有些复古怀旧的餐馆
包间名字干脆直接叫:
大姨妈家,大表叔家
真正做到了
把顾客当家人看
感觉进去就能脱鞋上炕
老板夹带私货型
“随心所欲,我喜欢就行”
常见名字:
无,基本都不咋常见
老板想传达的中心思想
就只有一个:
你们都是客人,只有我是主人
所以来我家做客客气点
▲
中南海、白宫、青瓦台
感觉在这些地方不适合吃饭喝酒
适合老板轮流给大家讲国际政治局势
▲
如果说上面是讨论国际形势
下面的包间就比较适合
谈论米、面、粮、油价格
人人都是心系乡村建设的村干部
▲
能看出来老板的fà国血统
真正的凡尔赛人
连吃饭的包间名字都是奢侈品大牌
▲
熊熊燃烧的球迷之魂
取名还非常严谨
有了皇马就没有马竞
避免出现了德比的血腥场面
就是不适合串包间
容易起冲突
▲
乡村爱情故事粉丝俱乐部
可以合理怀疑餐馆名字叫
象牙山
▲
老板是谐音梗爱好者?
▲
电视剧《都挺好》第二季
的拍摄现场
细数完这些包间名字
只想给所有餐馆老板
点播一首SHE的歌曲
好幽默的中国人
好优美的中国话
建议所有广告行业从业人员
在感觉自己的键盘丧失动力
文案失去灵魂的时候
都可以去找各位餐馆老板唠唠嗑
说不定他们都能从灶台的菜板下面
掏出一本准备拿来烧火的文案宝典
给你指明前进的道路
欢迎来评论区聊聊
你听过最好笑的包间名字
全国餐馆包间名图鉴,每个老板都是文曲星下凡
我国餐饮行业
作为广告行业的小分支
在文案造诣上一直是保持着领军者水平
之前我们就洞察过
《中国乡村招牌调查,
奥格威看了都沉默》
这一次
我国各大餐馆的老板
再次凭借他们的包间名文案
用他们的文学造诣
惊艳了靠打字吃饭的我们…
这些餐馆的包间名
比他们的菜色精彩多了!
朴 实 无 华 型
“菜狠,话不多 ”
常见名字:
V001、V002、V888
包间取名要素第一
就是对仗要工整
所以包间名字取一个
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阿拉伯数字
才是真正的一视同仁
在这些包间里吃饭
你可以完全信任他们的菜品味道
这类餐馆就是餐饮行业的老实人
就像上学的时候
喜欢把书皮包得花里胡哨的人
一般学习成绩都不太好一样
真正的学霸
都不包书皮
古 风 雅 韵 型
中华古诗词的民间传承人
常见名字:
红梅轩、蔷薇阁
水调歌头、忆江南
梅兰竹菊牡丹银杏
这种花名用作包间名
也是餐馆里比较常见的安全牌
据本人不科学统计
80%的人都在名叫菊花厅的包间里吃过饭
全国叫菊花厅的餐馆包间加起来
可能和叫王刚的人一样多
取得好是雅致
取不好就会像三流古装电视剧拍摄地
感觉自己是在古代夜总会吃饭
下一秒就会有位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歌女来敲门
让客官行行好,帮她赎身
除此之外
比较常见的包间名字古风派代表是词牌名
水调歌头、满江红、沁园春
目的就是让每个顾客
在满足口腹之欲的时候
都不会忘记国学经典
最好能当场开始背诵《唐诗宋词三百首》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型
“别人取名字翻字典,
我取名字翻地图”
常见名字:
好望角、天安门、上海滩
世界版图有多大
包间就有多大
感觉这类餐馆老板
恨不得把世界地图挂在餐厅门口当屏风
一个餐厅就是一个联合国
大多数包间的取名逻辑
是按照菜系划分的
就像火锅店
总会有个包间名字叫洪崖洞
湘菜馆
都会有个包间叫橘子洲头
而茶餐厅
常见的包间名字是铜锣湾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
身在外地却想吃家乡菜的朋友
浓浓的思乡游子情
但如果味道不好吃
就会很像盗版一日游野鸡团
不但没有体会到家乡的味道
感觉还给老家抹黑了
@大黑猫 去年在北京走进了一家川菜馆
包间名字分别叫成都、绵阳、乐山、自贡……
就还没喝酒脸就上头了
一边抹眼泪一边背诵《回乡偶书》
后来菜一上桌就后悔了
菜里面的海椒全是豆瓣假扮的
问了才知道老板是东北人
@大黑猫 恨不得把包间名牌拆下来没收
武 侠 型
“心在哪里,哪里就是江湖”
常见名字:
水泊梁山、倚天楼
如果说取词牌名的餐馆
是婉约派
那这里要介绍的就是豪放派
每一个给包间取武侠名字的餐馆老板
背后都有一个江湖梦
金庸古龙的小说
水浒传三国演艺
里面出现的所有地名
他们都能信手捏来
甚至在取名字的时候
还会反复自言自语模拟顾客的对话场景
被自己的绝妙idea拍痛大腿
“我到了,你在哪儿?”
“我在桃园结义。”
实际上
顾客很少能get武侠派老板的幽默
@pop子 相亲的时候
对方选了个餐厅的名字叫水泊梁山
还定了大圆桌的包间
名字叫豹子头
餐桌上没有饮料杯
豆奶都倒在碗里喝
感觉不像相亲,像在拜把子
cosplay 主 题 型
“餐饮界的《演员请就位》”
常见名字:
xx生产大队、x年x班
完全有理由怀疑
这种类型餐馆老板的宗旨
就算餐馆的菜式味道不能稳住顾客
那我也一定要用其他的方式吸住顾客
比较常见的主题风格
是大跃进时期的建设农村风
学生时代主题
包间名字分别叫一年一班、
三年二班、教导室、校长室
感觉来吃饭的人
都像是学没有上够
余生都在怀念九年义务教育
这不是小学,这就是某火锅店
80年代三线厂建设主题
分别有炼油厅、化肥厅、厂长室
圆了每一位顾客的国企梦
建议吃饭都用铁饭碗装
这些餐厅在餐饮界的地位
就像是《演员请就位》里的郭敬明
怎么花哨怎么来
什么话题度高就做什么
不光包间名字和主题相符
就连服务员的衣着
和餐馆的整体装潢
都想按照一个完整的剧本设定进行
堪称沉浸式舞台剧的平替
这类餐馆和饭店的通病
就是往往吃到最后才发现
最下饭的
还是只有服务员的cosplay表演
因为表演都很菜
有些复古怀旧的餐馆
包间名字干脆直接叫:
大姨妈家,大表叔家
真正做到了
把顾客当家人看
感觉进去就能脱鞋上炕
老板夹带私货型
“随心所欲,我喜欢就行”
常见名字:
无,基本都不咋常见
老板想传达的中心思想
就只有一个:
你们都是客人,只有我是主人
所以来我家做客客气点
▲
中南海、白宫、青瓦台
感觉在这些地方不适合吃饭喝酒
适合老板轮流给大家讲国际政治局势
▲
如果说上面是讨论国际形势
下面的包间就比较适合
谈论米、面、粮、油价格
人人都是心系乡村建设的村干部
▲
能看出来老板的fà国血统
真正的凡尔赛人
连吃饭的包间名字都是奢侈品大牌
▲
熊熊燃烧的球迷之魂
取名还非常严谨
有了皇马就没有马竞
避免出现了德比的血腥场面
就是不适合串包间
容易起冲突
▲
乡村爱情故事粉丝俱乐部
可以合理怀疑餐馆名字叫
象牙山
▲
老板是谐音梗爱好者?
▲
电视剧《都挺好》第二季
的拍摄现场
细数完这些包间名字
只想给所有餐馆老板
点播一首SHE的歌曲
好幽默的中国人
好优美的中国话
建议所有广告行业从业人员
在感觉自己的键盘丧失动力
文案失去灵魂的时候
都可以去找各位餐馆老板唠唠嗑
说不定他们都能从灶台的菜板下面
掏出一本准备拿来烧火的文案宝典
给你指明前进的道路
欢迎来评论区聊聊
你听过最好笑的包间名字
中国最著名最知名最出名的10大饭店饭馆
在中国的美食文化中,饭店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是人们品尝美食的地方,也是人们体验文化、历史和艺术的地方。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中国最著名的10大饭店,它们分别位于哪些地方,以及它们的招牌菜。
1. 北京全聚德烤鸭店
全聚德烤鸭店是北京最著名的饭店之一,也是中国最著名的烤鸭店之一。它位于北京市和平门外大街,是北京旅游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全聚德烤鸭店的烤鸭选用的是北京填鸭,经过独特的制作工艺烤制而成,皮酥肉嫩,香气扑鼻。招牌菜除了烤鸭之外,还有京酱肉丝、炒疙瘩等。
2. 上海老正兴饭馆
老正兴饭馆是上海最著名的饭店之一,位于上海市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它的招牌菜是红烧肉,选用的是上乘的五花肉,口感鲜美,肥而不腻。此外,老正兴还提供其他的上海菜肴,如油爆虾、酱鸭、腌笃鲜等。
3. 广州白天鹅宾馆的鹅掌炉饭店
鹅掌炉饭店是广州白天鹅宾馆的招牌餐厅之一,位于广州市珠江新城。它的招牌菜是白切鸡,选用的是本地三黄鸡,口感鲜嫩,皮爽肉滑。此外,饭店还提供其他的广东菜肴,如烧腩肉、焖牛仔骨等。
4. 四川水煮鱼餐厅
水煮鱼餐厅位于成都市锦江区大慈寺路26号,是成都最著名的饭店之一。它的招牌菜是水煮鱼,选用的是新鲜的鲤鱼,口感细腻,汤汁麻辣可口。此外,餐厅还提供其他的川菜,如麻婆豆腐、宫保鸡丁等。
5. 南京大牌档
南京大牌档位于南京市中华路1号,是一家典型的江南水乡饭店。它的招牌菜是鸭血粉丝汤,选用的是新鲜的鸭血和精细的粉丝,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此外,南京大牌档还提供其他的南京特色菜肴,如鸡汁汤包、狮子头等。
6. 杭州楼外楼餐厅
楼外楼餐厅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孤山路31号,是一家历史悠久的江南园林式饭店。它的招牌菜是西湖醋鱼,选用的是新鲜的草鱼,经过独特的烹饪方法,味道酸甜可口。此外,餐厅还提供其他的杭州特色菜肴,如龙井虾仁、东坡肉等。
7. 西安老米家羊肉泡馍
老米家羊肉泡馍位于西安市南门外的回民街,是西安最有名的特色小吃之一。它选用的是优质的羊肉和粉丝、葱花等食材,制作工艺独特,口感鲜美。此外,老米家还提供其他的回民美食,如羊肉串、羊杂碎等。
8. 云南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是云南的特色小吃之一,由汤底、米线和各种蔬菜、肉类组成。它起源于滇南地区,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过桥米线的招牌菜是鸡汤米线,选用的是新鲜的鸡肉和鸡汤作为汤底,口感鲜美浓郁。此外,还有酸辣米线、牛肉米线等多种口味可供选择。
9. 兰州拉面
兰州拉面是兰州的特色小吃之一,由面粉、牛肉和调料组成。它起源于甘肃省兰州市,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兰州拉面的招牌菜是牛肉拉面,选用的是新鲜的牛肉和面条,口感鲜美浓郁。此外,还有羊肉拉面、鸡肉拉面等多种口味可供选择。
10. 天津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是天津的特色小吃之一,由猪肉和面粉制成。它起源于天津市和平区南市食品一区,已有百余年历史。狗不理包子的招牌菜是猪肉包,选用的是新鲜的猪肉和面粉,口感细腻柔软。此外,狗不理还有其他的口味选择,如三鲜包、虾仁包等。
以上这些中国最著名的饭店饭馆你都亲自去过吗?味道怎么样?
#饭店##酒楼##饭馆速食#
全国餐馆包间名图鉴,每个老板都是文曲星下凡
我国餐饮行业
作为广告行业的小分支
在文案造诣上一直是保持着领军者水平
之前我们就洞察过
《中国乡村招牌调查,
奥格威看了都沉默》
这一次
我国各大餐馆的老板
再次凭借他们的包间名文案
用他们的文学造诣
惊艳了靠打字吃饭的我们…
这些餐馆的包间名
比他们的菜色精彩多了!
朴 实 无 华 型
“菜狠,话不多 ”
常见名字:
V001、V002、V888
包间取名要素第一
就是对仗要工整
所以包间名字取一个
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阿拉伯数字
才是真正的一视同仁
在这些包间里吃饭
你可以完全信任他们的菜品味道
这类餐馆就是餐饮行业的老实人
就像上学的时候
喜欢把书皮包得花里胡哨的人
一般学习成绩都不太好一样
真正的学霸
都不包书皮
古 风 雅 韵 型
中华古诗词的民间传承人
常见名字:
红梅轩、蔷薇阁
水调歌头、忆江南
梅兰竹菊牡丹银杏
这种花名用作包间名
也是餐馆里比较常见的安全牌
据本人不科学统计
80%的人都在名叫菊花厅的包间里吃过饭
全国叫菊花厅的餐馆包间加起来
可能和叫王刚的人一样多
取得好是雅致
取不好就会像三流古装电视剧拍摄地
感觉自己是在古代夜总会吃饭
下一秒就会有位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歌女来敲门
让客官行行好,帮她赎身
除此之外
比较常见的包间名字古风派代表是词牌名
水调歌头、满江红、沁园春
目的就是让每个顾客
在满足口腹之欲的时候
都不会忘记国学经典
最好能当场开始背诵《唐诗宋词三百首》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型
“别人取名字翻字典,
我取名字翻地图”
常见名字:
好望角、天安门、上海滩
世界版图有多大
包间就有多大
感觉这类餐馆老板
恨不得把世界地图挂在餐厅门口当屏风
一个餐厅就是一个联合国
大多数包间的取名逻辑
是按照菜系划分的
就像火锅店
总会有个包间名字叫洪崖洞
湘菜馆
都会有个包间叫橘子洲头
而茶餐厅
常见的包间名字是铜锣湾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
身在外地却想吃家乡菜的朋友
浓浓的思乡游子情
但如果味道不好吃
就会很像盗版一日游野鸡团
不但没有体会到家乡的味道
感觉还给老家抹黑了
@大黑猫 去年在北京走进了一家川菜馆
包间名字分别叫成都、绵阳、乐山、自贡……
就还没喝酒脸就上头了
一边抹眼泪一边背诵《回乡偶书》
后来菜一上桌就后悔了
菜里面的海椒全是豆瓣假扮的
问了才知道老板是东北人
@大黑猫 恨不得把包间名牌拆下来没收
武 侠 型
“心在哪里,哪里就是江湖”
常见名字:
水泊梁山、倚天楼
如果说取词牌名的餐馆
是婉约派
那这里要介绍的就是豪放派
每一个给包间取武侠名字的餐馆老板
背后都有一个江湖梦
金庸古龙的小说
水浒传三国演艺
里面出现的所有地名
他们都能信手捏来
甚至在取名字的时候
还会反复自言自语模拟顾客的对话场景
被自己的绝妙idea拍痛大腿
“我到了,你在哪儿?”
“我在桃园结义。”
实际上
顾客很少能get武侠派老板的幽默
@pop子 相亲的时候
对方选了个餐厅的名字叫水泊梁山
还定了大圆桌的包间
名字叫豹子头
餐桌上没有饮料杯
豆奶都倒在碗里喝
感觉不像相亲,像在拜把子
cosplay 主 题 型
“餐饮界的《演员请就位》”
常见名字:
xx生产大队、x年x班
完全有理由怀疑
这种类型餐馆老板的宗旨
就算餐馆的菜式味道不能稳住顾客
那我也一定要用其他的方式吸住顾客
比较常见的主题风格
是大跃进时期的建设农村风
学生时代主题
包间名字分别叫一年一班、
三年二班、教导室、校长室
感觉来吃饭的人
都像是学没有上够
余生都在怀念九年义务教育
这不是小学,这就是某火锅店
80年代三线厂建设主题
分别有炼油厅、化肥厅、厂长室
圆了每一位顾客的国企梦
建议吃饭都用铁饭碗装
这些餐厅在餐饮界的地位
就像是《演员请就位》里的郭敬明
怎么花哨怎么来
什么话题度高就做什么
不光包间名字和主题相符
就连服务员的衣着
和餐馆的整体装潢
都想按照一个完整的剧本设定进行
堪称沉浸式舞台剧的平替
这类餐馆和饭店的通病
就是往往吃到最后才发现
最下饭的
还是只有服务员的cosplay表演
因为表演都很菜
有些复古怀旧的餐馆
包间名字干脆直接叫:
大姨妈家,大表叔家
真正做到了
把顾客当家人看
感觉进去就能脱鞋上炕
老板夹带私货型
“随心所欲,我喜欢就行”
常见名字:
无,基本都不咋常见
老板想传达的中心思想
就只有一个:
你们都是客人,只有我是主人
所以来我家做客客气点
▲
中南海、白宫、青瓦台
感觉在这些地方不适合吃饭喝酒
适合老板轮流给大家讲国际政治局势
▲
如果说上面是讨论国际形势
下面的包间就比较适合
谈论米、面、粮、油价格
人人都是心系乡村建设的村干部
▲
能看出来老板的fà国血统
真正的凡尔赛人
连吃饭的包间名字都是奢侈品大牌
▲
熊熊燃烧的球迷之魂
取名还非常严谨
有了皇马就没有马竞
避免出现了德比的血腥场面
就是不适合串包间
容易起冲突
▲
乡村爱情故事粉丝俱乐部
可以合理怀疑餐馆名字叫
象牙山
▲
老板是谐音梗爱好者?
▲
电视剧《都挺好》第二季
的拍摄现场
细数完这些包间名字
只想给所有餐馆老板
点播一首SHE的歌曲
好幽默的中国人
好优美的中国话
建议所有广告行业从业人员
在感觉自己的键盘丧失动力
文案失去灵魂的时候
都可以去找各位餐馆老板唠唠嗑
说不定他们都能从灶台的菜板下面
掏出一本准备拿来烧火的文案宝典
给你指明前进的道路
欢迎来评论区聊聊
你听过最好笑的包间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