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肖

李姓有多少人口2023(李姓有多少人)

李姓有多少人口2023(李姓有多少人)

王姓还是李姓人多?王姓中国第一,李姓全球最多

姓氏是一个家族的血缘,也是一个氏族的标志,中国一般是随父亲的姓氏。在我国,姓氏一般具有群居性,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地区,有的地方整个村几乎都是同一个姓氏,名字就很有特色,比如说李家村,王家村,郑家村之类的。

随着城市化的进行,这种按姓氏群居的状况应该比较少了,但是身边有的姓氏的人还是特别多,比如说王姓,李姓,张姓等。

李姓和王姓都是我国最大的姓氏,从古至今一直交替成为我国的第一大姓,那么现在到底是李姓人多,还是王姓人更多呢?

根据国家户籍管理部门2023年4月的最新数据,我国目前登记的姓氏大约有5662个,其中包括3484个单姓,例如李、王、张、刘、陈,等;另有2032个复姓,例如上官、南宫、欧阳、司马、西门等,也有为三字姓,如阿勒根、阿伏干等,多半为少数民族的姓氏。

我国姓氏虽多,但是仍然比较集中,前100名的百家姓总人口11.4423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1.05%。其中王姓排名第一1.0322亿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31%;李姓总人口1.0097亿排名第二,占全国总人口的7.15%,王姓总人口仅仅比李姓多225万人。

的确,数据显示,截止目前王姓是我国的第一大姓,李姓紧随其后,排名第三的是张姓。

全国31个省(区、市)的姓氏人口分布不尽相同。“王”姓是全国第一大姓氏,同时也是16个省的第一大姓氏,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海南、陕西、甘肃、新疆。“李”姓是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第一大姓。“张”姓是上海第一大姓。“刘”姓是江西第一大姓。“陈”姓是浙江、福建、广东第一大姓。“杨”姓是贵州第一大姓。“黄”姓是广西第一大姓。“马”姓是青海、宁夏第一大姓。

王姓在我国范围内,当然是第一大姓。但是除了国内,在全球各国还有大量的海外华人,他们和我国国内一样的姓氏制度。华人,即“中华人”的简称,广义指中国人以及具有中华民族血统加入或者取得外国国籍的人。

说起海外华人,不得不承认华人的身影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可以找到。据统计,海外华侨华人人数已达6800多万,分布在世界19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在东南亚国家有四千多万华人。华人最多的是印度尼西亚有1309万,占其总人口的4.82%。其次是泰国华人1202万人,占该国总人口的16.78%。排名第三的是马来西亚华人812万人,占该国总人口的24.19%。新加坡的华人403万,占其总人口545万的73.94%。

在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每次改朝换代的动乱时期,都会出现人口大迁徒,中国西南地区的百濮族群迁到了今天的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地,演变形成了高棉、孟族、越族等民族,并形成了南亚语系,中国史书中所说的“百越”即是由此得来。

到了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在新航路开辟时期,我国商人下海经商,与外界往来更加密切,而欧洲列强统治东南亚一些国家,希望引华人去开发,也促进了华人的迁移。又加之当时我国国内局势动荡不安,福建、广东一带在当时慌乱穷困,人多地少,老百姓生活极度难以维持,为了谋生计,维持家庭生活,改变个人或家族的命运,躲避战乱,闽粤地区的老百姓一次又一次、一批又一批批地到南洋谋生。而这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就称为“下南洋”,是东南亚现在华人众多的重要原因。

在历史上,李姓长期作为国姓,李姓人口长期排名第一。但是在历次改朝换代的的特殊时期,也是受影响最大的。所以历次向外迁徙的过程中,李姓都是占大多数的。在经过一代代的繁衍生息,海外华人中的李姓比例越来越多。

截止2022年末,印度尼西亚李姓人口163万人,王姓92万。泰国李姓人口139万,王姓57万。马来西亚李姓人口133万,王姓44万,新加坡李人口18.7万人,王姓10.8万人。除此之外,韩国李姓人口有750.72万,王姓人口仅有13.7万人。

综上所述,在海外华人中,李姓人口数量和比例远超过王姓人口。

算上全球人口,全球李姓约1.2亿左右,王姓约1.08亿。李姓是全球第一大姓氏。

关于以上对李姓人口和王姓人口的介绍,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最后一起来看看2023年我国最新的百家姓人口及排名吧,看看你的姓氏排第几?

2023年我国百家姓人数总量及排名

排名

姓氏

人数(万人)

占比

1

10322

7.31%

2

10097

7.15%

3

9191

6.51%

4

6994

4.95%

5

6500

4.60%

6

4004

2.84%

7

3395

2.40%

8

2977

2.11%

9

2756

1.95%

10

2665

1.89%

11

2158

1.53%

12

2002

1.42%

13

1639

1.16%

14

1638

1.16%

15

1573

1.11%

16

1521

1.08%

17

1520

1.08%

18

1495

1.06%

19

1365

0.97%

20

1118

0.79%

21

1092

0.77%

22

1053

0.75%

23

1014

0.72%

24

936

0.66%

25

884

0.63%

26

845

0.60%

27

832

0.59%

28

806

0.57%

29

793

0.56%

30

767

0.54%

31

741

0.52%

32

740

0.52%

33

702

0.50%

34

701

0.50%

35

699

0.50%

36

663

0.47%

37

650

0.46%

38

647

0.46%

39

637

0.45%

40

611

0.43%

41

609

0.43%

42

607

0.43%

43

606

0.43%

44

598

0.42%

45

556

0.39%

46

546

0.39%

47

541

0.38%

48

539

0.38%

49

528

0.37%

50

533

0.38%

51

523

0.37%

52

516

0.37%

53

507

0.36%

54

491

0.35%

55

489

0.35%

56

507

0.36%

57

494

0.35%

58

487

0.34%

59

484

0.34%

60

477

0.34%

61

465

0.33%

62

463

0.33%

63

458

0.32%

64

453

0.32%

65

442

0.31%

66

441

0.31%

67

428

0.30%

68

416

0.29%

69

410

0.29%

70

404

0.29%

71

392

0.28%

72

381

0.27%

73

380

0.27%

74

373

0.26%

75

368

0.26%

76

356

0.25%

77

345

0.24%

78

344

0.24%

79

334

0.24%

80

332

0.24%

81

331

0.23%

82

329

0.23%

83

324

0.23%

84

322

0.23%

85

320

0.23%

86

316

0.22%

87

304

0.22%

88

299

0.21%

89

292

0.21%

90

260

0.18%

91

256

0.18%

92

255

0.18%

93

252

0.18%

94

247

0.17%

95

242

0.17%

96

240

0.17%

97

240

0.17%

98

237

0.17%

99

234

0.17%

100

221

0.16%

王姓还是李姓人多?王姓中国第一,李姓全球最多

姓氏是一个家族的血缘,也是一个氏族的标志,中国一般是随父亲的姓氏。在我国,姓氏一般具有群居性,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地区,有的地方整个村几乎都是同一个姓氏,名字就很有特色,比如说李家村,王家村,郑家村之类的。

随着城市化的进行,这种按姓氏群居的状况应该比较少了,但是身边有的姓氏的人还是特别多,比如说王姓,李姓,张姓等。

李姓和王姓都是我国最大的姓氏,从古至今一直交替成为我国的第一大姓,那么现在到底是李姓人多,还是王姓人更多呢?

根据国家户籍管理部门2023年4月的最新数据,我国目前登记的姓氏大约有5662个,其中包括3484个单姓,例如李、王、张、刘、陈,等;另有2032个复姓,例如上官、南宫、欧阳、司马、西门等,也有为三字姓,如阿勒根、阿伏干等,多半为少数民族的姓氏。

我国姓氏虽多,但是仍然比较集中,前100名的百家姓总人口11.4423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1.05%。其中王姓排名第一1.0322亿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31%;李姓总人口1.0097亿排名第二,占全国总人口的7.15%,王姓总人口仅仅比李姓多225万人。

的确,数据显示,截止目前王姓是我国的第一大姓,李姓紧随其后,排名第三的是张姓。

全国31个省(区、市)的姓氏人口分布不尽相同。“王”姓是全国第一大姓氏,同时也是16个省的第一大姓氏,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海南、陕西、甘肃、新疆。“李”姓是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第一大姓。“张”姓是上海第一大姓。“刘”姓是江西第一大姓。“陈”姓是浙江、福建、广东第一大姓。“杨”姓是贵州第一大姓。“黄”姓是广西第一大姓。“马”姓是青海、宁夏第一大姓。

王姓在我国范围内,当然是第一大姓。但是除了国内,在全球各国还有大量的海外华人,他们和我国国内一样的姓氏制度。华人,即“中华人”的简称,广义指中国人以及具有中华民族血统加入或者取得外国国籍的人。

说起海外华人,不得不承认华人的身影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可以找到。据统计,海外华侨华人人数已达6800多万,分布在世界19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在东南亚国家有四千多万华人。华人最多的是印度尼西亚有1309万,占其总人口的4.82%。其次是泰国华人1202万人,占该国总人口的16.78%。排名第三的是马来西亚华人812万人,占该国总人口的24.19%。新加坡的华人403万,占其总人口545万的73.94%。

在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每次改朝换代的动乱时期,都会出现人口大迁徒,中国西南地区的百濮族群迁到了今天的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地,演变形成了高棉、孟族、越族等民族,并形成了南亚语系,中国史书中所说的“百越”即是由此得来。

到了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在新航路开辟时期,我国商人下海经商,与外界往来更加密切,而欧洲列强统治东南亚一些国家,希望引华人去开发,也促进了华人的迁移。又加之当时我国国内局势动荡不安,福建、广东一带在当时慌乱穷困,人多地少,老百姓生活极度难以维持,为了谋生计,维持家庭生活,改变个人或家族的命运,躲避战乱,闽粤地区的老百姓一次又一次、一批又一批批地到南洋谋生。而这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就称为“下南洋”,是东南亚现在华人众多的重要原因。

在历史上,李姓长期作为国姓,李姓人口长期排名第一。但是在历次改朝换代的的特殊时期,也是受影响最大的。所以历次向外迁徙的过程中,李姓都是占大多数的。在经过一代代的繁衍生息,海外华人中的李姓比例越来越多。

截止2022年末,印度尼西亚李姓人口163万人,王姓92万。泰国李姓人口139万,王姓57万。马来西亚李姓人口133万,王姓44万,新加坡李人口18.7万人,王姓10.8万人。除此之外,韩国李姓人口有750.72万,王姓人口仅有13.7万人。

综上所述,在海外华人中,李姓人口数量和比例远超过王姓人口。

算上全球人口,全球李姓约1.2亿左右,王姓约1.08亿。李姓是全球第一大姓氏。

关于以上对李姓人口和王姓人口的介绍,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最后一起来看看2023年我国最新的百家姓人口及排名吧,看看你的姓氏排第几?

2023年我国百家姓人数总量及排名

排名

姓氏

人数(万人)

占比

1

10322

7.31%

2

10097

7.15%

3

9191

6.51%

4

6994

4.95%

5

6500

4.60%

6

4004

2.84%

7

3395

2.40%

8

2977

2.11%

9

2756

1.95%

10

2665

1.89%

11

2158

1.53%

12

2002

1.42%

13

1639

1.16%

14

1638

1.16%

15

1573

1.11%

16

1521

1.08%

17

1520

1.08%

18

1495

1.06%

19

1365

0.97%

20

1118

0.79%

21

1092

0.77%

22

1053

0.75%

23

1014

0.72%

24

936

0.66%

25

884

0.63%

26

845

0.60%

27

832

0.59%

28

806

0.57%

29

793

0.56%

30

767

0.54%

31

741

0.52%

32

740

0.52%

33

702

0.50%

34

701

0.50%

35

699

0.50%

36

663

0.47%

37

650

0.46%

38

647

0.46%

39

637

0.45%

40

611

0.43%

41

609

0.43%

42

607

0.43%

43

606

0.43%

44

598

0.42%

45

556

0.39%

46

546

0.39%

47

541

0.38%

48

539

0.38%

49

528

0.37%

50

533

0.38%

51

523

0.37%

52

516

0.37%

53

507

0.36%

54

491

0.35%

55

489

0.35%

56

507

0.36%

57

494

0.35%

58

487

0.34%

59

484

0.34%

60

477

0.34%

61

465

0.33%

62

463

0.33%

63

458

0.32%

64

453

0.32%

65

442

0.31%

66

441

0.31%

67

428

0.30%

68

416

0.29%

69

410

0.29%

70

404

0.29%

71

392

0.28%

72

381

0.27%

73

380

0.27%

74

373

0.26%

75

368

0.26%

76

356

0.25%

77

345

0.24%

78

344

0.24%

79

334

0.24%

80

332

0.24%

81

331

0.23%

82

329

0.23%

83

324

0.23%

84

322

0.23%

85

320

0.23%

86

316

0.22%

87

304

0.22%

88

299

0.21%

89

292

0.21%

90

260

0.18%

91

256

0.18%

92

255

0.18%

93

252

0.18%

94

247

0.17%

95

242

0.17%

96

240

0.17%

97

240

0.17%

98

237

0.17%

99

234

0.17%

100

221

0.16%

2022年最新百家姓排名,王姓1.0322亿排第1,最少的姓氏仅有14人

国家统计局2023年1月17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不含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为141175万人,比2021年减少8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这是中国人口近6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姓氏是一个家族的血缘,也是一个氏族的标志,中国一般是随父亲的姓氏。2022年我国人口总数有变化,那么我国的百家姓排名有无变化呢?

根据国家户籍管理部门的数据,我国目前登记的姓氏大约有5662个,其中包括3484个单姓,例如李、王、张、刘、陈,等;另有2032个复姓,例如上官、南宫、欧阳、司马、西门等,也有为三字姓,如阿勒根、阿伏干等,多半为少数民族的姓氏。

我国姓氏虽多,但是仍然比较集中,截止2022年末,前100名的百家姓总人口11.4423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1.05%。

我国第一大姓氏仍然是王姓,总人口1.032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31%,也就是说全国平均14个人中就有一个姓王的,王姓是我国唯一一个人口过亿的姓氏。人口超过5000万的姓氏还有4个,排名第二的是李姓,总人口963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82%。排名第三的是张姓,总人口919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51%。排名第四的是刘姓,总人口699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95%。排名第五的是陈姓,总人口65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60%。

人口1000万~5000万的姓氏共计18个,分别是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

人口500万~1000万的姓氏共计30个,分别是谢、韩、唐、冯、于、董、肖、程、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卢、蒋、蔡、魏、贾、丁、薛、叶、阎、余、潘、杜。

姓氏有人数多的,当然也有人数很少的。目前我国人数最少的姓氏是酱姓仅有14人,其次是贶姓97人,盐姓195人,难姓329人,老姓419人,醋姓473人,死姓607人。

我国各个姓氏群居性比较强,各个地区的姓氏分布也不一样。

其中王姓在16个省市是第一大姓氏,分别是江苏省、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海南省、甘肃省、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

李姓是五个省市的第一大姓,分别是湖北省、湖南省、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的第一大姓氏是陈;青海省、宁夏自治区的第一大姓氏是马;上海市的第一大姓氏是张;江西省的第一大姓氏是刘;贵州省的第一大姓氏是杨;广西自治区的第一大姓氏是黄;西藏自治区的第一大姓氏是扎。

以下一起来看看2022年我国最新百家姓人数和占比吧。

2022年我国百家姓人数总量及排名

排名

姓氏

人数(万人)

占比

1

10322

7.31%

2

9633

6.82%

3

9191

6.51%

4

6994

4.95%

5

6500

4.60%

6

4004

2.84%

7

3395

2.40%

8

2977

2.11%

9

2756

1.95%

10

2665

1.89%

11

2158

1.53%

12

2002

1.42%

13

1639

1.16%

14

1638

1.16%

15

1573

1.11%

16

1521

1.08%

17

1520

1.08%

18

1495

1.06%

19

1365

0.97%

20

1118

0.79%

21

1092

0.77%

22

1053

0.75%

23

1014

0.72%

24

936

0.66%

25

884

0.63%

26

845

0.60%

27

832

0.59%

28

806

0.57%

29

793

0.56%

30

767

0.54%

31

741

0.52%

32

740

0.52%

33

702

0.50%

34

701

0.50%

35

699

0.50%

36

663

0.47%

37

650

0.46%

38

647

0.46%

39

637

0.45%

40

611

0.43%

41

609

0.43%

42

607

0.43%

43

606

0.43%

44

598

0.42%

45

556

0.39%

46

546

0.39%

47

541

0.38%

48

539

0.38%

49

528

0.37%

50

533

0.38%

51

523

0.37%

52

516

0.37%

53

507

0.36%

54

491

0.35%

55

489

0.35%

56

507

0.36%

57

494

0.35%

58

487

0.34%

59

484

0.34%

60

477

0.34%

61

465

0.33%

62

463

0.33%

63

458

0.32%

64

453

0.32%

65

442

0.31%

66

441

0.31%

67

428

0.30%

68

416

0.29%

69

410

0.29%

70

404

0.29%

71

392

0.28%

72

381

0.27%

73

380

0.27%

74

373

0.26%

75

368

0.26%

76

356

0.25%

77

345

0.24%

78

344

0.24%

79

334

0.24%

80

332

0.24%

81

331

0.23%

82

329

0.23%

83

324

0.23%

84

322

0.23%

85

320

0.23%

86

316

0.22%

87

304

0.22%

88

299

0.21%

89

292

0.21%

90

260

0.18%

91

256

0.18%

92

255

0.18%

93

252

0.18%

94

247

0.17%

95

242

0.17%

96

240

0.17%

97

240

0.17%

98

237

0.17%

99

234

0.17%

100

221

0.16%

姓氏文化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组成的一部分,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不管姓什么,都要团结起来,一起努力,为家族为祖国做贡献。

关于以上对我国最新百家姓的介绍,您的姓氏排第几?关于姓氏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2020年“百家姓”中新生儿登记姓氏“李”姓最多,共72.6万人

中新社北京2月8日电 (记者 张子扬)中国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8日发布的《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0年“百家姓”中新生儿登记姓氏最多的是“李”,共72.6万人,最少的是“顾”,仅1.7万人。

《报告》指出,按户籍人口数量排名,2020年的“百家姓”与2019年相比变化不大。“王”“李”“张”“刘”“陈”依旧名列前五,五大姓氏人口总数占全国户籍总人口的30.8%。截至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003.5万,其中男孩529.0万,占52.7%,女孩474.5万,占47.3%。

在常见复姓方面,《报告》称,目前“欧阳”是第一大复姓,有111.2万人。

不同时代名字的变化,折射了经济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升和思想观念革新。《报告》说,新中国成立时,为了纪念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时刻,很多男性取名为“建国”“建华”,很多女性选用“英”“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名里“军”“勇”“英”“丽”等比较常见。八十年代,人名里很多选用“伟”“磊”“静”“丽”,反映人们一心追求简洁、平静、朴实的生活心态。进入21世纪后,“涛”“浩宇”“浩然”“婷”“欣怡”“梓涵”等“文艺范儿”的名字大受欢迎。

在新生儿姓名用字方面,《报告》称,2020年出生并已经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名字中,使用频率最高的50个字依次为“梓”“子”“宇”“辰”“一”等。与2019年相比,“玥”“伊”“昕”“可”等字受到新生儿父母的青睐。

其中,男性新生儿中,使用频率最高的10个名字依次为:“奕辰”“宇轩”“浩宇”“亦辰”“宇辰”“子墨”“宇航”“浩然”“梓豪”“亦宸”。与2019年相比,“奕辰”首次入围并登顶榜首,成为男性新生儿父母起名的首选,“亦辰”“宇辰”“亦宸”也进入前十。

而在女性新生儿中,使用频率最高的10个名字依次为:“一诺”“依诺”“欣怡”“梓涵”“语桐”“欣妍”“可欣”“语汐”“雨桐”“梦瑶”。与2019年相比,“一诺”“依诺”“欣怡”依旧位列三甲,“语桐”“可欣”“语汐”“梦瑶”进入前十。(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国百家姓姓氏数量排名,张姓第3,刘姓第4,王姓和李姓均已破亿

百家姓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经过千年的发展已深深的落在人们的心中,曾经我们都以自己的姓氏深深的自豪过,全国有超过五千万人口的姓氏有五个,依次是王姓、李姓、张姓、刘姓和陈姓。五家综合已接近中国人口的人三分之一,这就一起来来聊聊具体的排名情况

王姓在全国有1.015亿人,占我人口总量的13%还多,随处可以听到王开头的名字,王姓在全国十大姓氏中排名居首,代表人物有王阳明和王羲之等,你们还能想到谁呢?

李姓在全国有1.009亿人,和王姓的人数总量几乎在伯仲之间,随时都可以取代王姓的第一位置,代表人物唐代李渊父子和李鸿章,你们还能想到谁呢?

刘姓在全国有7200万人,此姓有我国大族旺族的说法,自汉代开始已有2000年的历史,代表人物是汉代刘邦和刘彻,你们还能想到谁呢?

曹姓在全国有791万人,总量在姓氏中居第30位,自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曹姓已经有上千的历史,代表人物依然是曹操、曹丕和曹冲父子

对此,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呢

张王两家没皇帝?除了王莽张邦昌,至少还有十个开国之君姓张姓王

张王李赵遍地刘,虽然这五大姓不是在任何朝代都人口最多,但他们确实是经常占据影响力前五位——这个排行,比宋朝排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公道得多。赵姓曾经位居百家姓之首,那还是因为当时的皇帝姓赵。于是问题就这样出来了:张王李赵刘五大姓,哪一家出的皇帝最多?很多人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刘姓最多,张姓最少,王姓也不多。

事实果真如此吗?如果不论人品和在位时间甚至合法性,只要称帝就算皇帝,这五大姓各自出了多少皇帝呢?

​咱们今天的统计标准,是“只要称帝就算,1949年以后在村子里称帝的不算”。这样一来,被三名干警“灭国”的李成福“万顺天国”、晁正坤的“大圣王朝”、被村支书剿灭的朱仕强,就都不能算数,李姓少了一个皇帝。

五大姓中,出皇帝最多的当然是刘姓,除了东西两汉和刘备刘禅的蜀汉或者季汉,一些“后起之秀”不管是不是刘邦子孙,也纷纷攀龙附凤认祖宗,比如汉赵开国皇帝刘渊,就是匈奴人。

刘姓皇帝还有楚元王刘交的后裔、南北朝刘宋开国之君刘裕,后汉开国之君、也自称汉高祖的刘知远……

姓刘的皇帝要是都罗列起来,两万字也说不完,我们只需要记住一点:秦始皇发明皇帝一词的两千多年间,刘家当皇帝的时间至少有一千年——尽管许多皇帝没有实现大一统。

李赵两家就不用说了,有唐有宋就够了,其他李赵两家的杂号皇帝,比姓刘的少点也有限。

​张家除了玉皇大帝,还出了哪些皇帝?

很多人都说张姓不出皇帝,是因为玉皇大帝姓张,张家福气龙气被他一人独占,所以就出不了人间皇帝了,只是果真如此吗?当然不是,玉皇大帝姓不姓张暂且不提,就是人间,也没少出张姓皇帝。

咱们说的是皇帝,所以就只能看秦朝以后的事情,当然也要去掉被“大楚皇帝”张邦昌——他给金人当了“儿皇帝”。

但是实话实说,张邦昌的人品,还是要比刘豫高尚那么一点点的。刘豫死有余辜,张邦昌自己逊位想做赵构的臣子,但是被赵构手下秋后算账弄死了。

不提难以评价的张邦昌,张家也不缺皇帝,随便一找,就发现了有国号年号的五个朝代——这还没算海外称王的纳土纳岛国王张杰绪、高昌国国王张孟明和十六国中的秦国国王张琚。

咱们按照时间顺序,捋一下张姓皇帝的简历。

​1、蜀国黑龙皇帝张育。

刘备刘禅乃至诸葛亮,从来就没说过自己是什么“蜀国”,他们一直认为自己是“大汉正统”,所以三国其实是“魏吴汉”,而不是魏蜀吴。

刘禅投降之后,他原先的地盘上还真出现了一个蜀国,其开国之君兼末代皇帝叫张育,年号黑龙,所以我们可以称张育为“蜀国黑龙皇帝”。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宁康二年(374年)五月,张育称帝后率众围攻成都。但是张育不是刘备,刘备打了一年,终于迫使刘璋投降,张育打不下来,就自己投降了,皇帝不做了,改称“蜀王”。这件事记载于《晋书·帝纪九·孝武帝》。

2、白衣天子、金山国圣文神武帝张承奉。

唐末乱世,有枪便是草头王,张承奉把他的归义军节度使衙门改成皇宫,也设立百官三宫六院,当起了皇帝。

张承奉最初建立的社稷叫“西汉”,意思是西方汉人之国,那意思是与朱温李克用有本质区别。

张承奉虽然心很大,但是力量很小,连回鹘也打不过,“西汉”叫不成了,“西汉金山国”也被迫改成了“西汉敦煌国”,并在公元941年被灭掉了——金山国地盘落到了曹议金的手里。

3、汉兴皇帝张致,年号兴隆。

宋金元鼎革交替,辽宁锦州的张鲸张致兄弟既不服金也不服元,张鲸起兵被元军镇压后,弟弟张致于公元1215年在锦州称帝,势力范围包括东北数十州。

不幸的是当时元军太过强大,成吉思汗“四杰”中的木华黎亲自带兵征讨,张致交战不利退守锦州,被部下高益出卖,被俘牺牲——或许应该叫驾崩。

​4、大周天佑皇帝张士诚。

张士诚陈友谅朱元璋,在元朝末年唱“三国演义”,最后朱元璋因为有主角光环,把张士诚和陈友谅都打成了历史龙套。

张士诚曾经比朱元璋实力雄厚,他凭着十八条扁担打下了大片富庶之地(史称“十八条扁担起义”)。《明史·列传第十一》记载:当是时,士诚所据,南抵绍兴,北逾徐州,达于济宁之金沟,西距汝、颍、濠、泗,东薄海,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

张士诚之所以败于朱元璋之手,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富”,另一个是“仁”:好招延宾客,所赠遗舆马、居室、什器甚具。诸侨寓贫无籍者争趋之。(部将)丧师失地还,士诚概置不问。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张士诚手下的日子过很好,战斗意志日渐消磨,最后导致张士诚兵败被俘。张士诚最后保住了皇帝的尊严,以自己的方式结束了生命:大将军(徐)达数遣李伯升、潘元绍等谕意,士诚瞑目不答。舁出葑门,入舟,不复食。至金陵,竟自缢死,年四十七。

​5、大西国大顺皇帝张献忠。

张献忠并没有刻什么“七杀碑”,所谓“屠川六万万”也是清朝文人说瞎话不打草稿。清人抹黑张献忠的原因很简单:他是在跟清廷肃亲王豪格作战中牺牲的。

关于张献忠的是非功过,且不去细说,咱们只需要知道一点:当清军铁蹄肆虐,前明官员忙着剃发易服的时候,四川还有个大西国皇帝张献忠。

张献忠兵败身死之后,四川的抗清斗争一直没有停止,直到康熙皇帝继位,四川的反抗之火才被扑灭,整个四川被清军杀得只剩九万人了,这才有了“湖广填四川”。

​张姓皇帝说完了,咱们再来看看王姓皇帝

笔者一直认为,王莽应该算是王家第一位皇帝,因为细看史书,还真找不出他什么暴行。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王莽执行的政策都是利国利民的,因为想法太过超前,以至于还被人们认为是一位穿越者——穿越者王莽没干过位面之子刘秀。

王莽之败,确实败得很冤。昆阳之战,王莽招募的异能之士巨毋霸驱赶虎豹熊罴作战,刘秀则直接施展大召唤术——召唤术是个玩笑,但是《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当时战场形势确实很诡异: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

​王莽就这么莫名其妙地败于刘秀之手,新朝随之灰飞烟灭,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西东两汉之间,还存在着一个大一统帝国——新朝。

除了王莽,王姓开国皇帝(嗣主就不提了)还有赵汉皇帝王郎(又名王昌,自称汉成帝之子刘子舆)、太平皇帝王始、郑帝王世充、前蜀高祖王建、闽国太祖王审知、大蜀皇帝王均、安阳武烈皇帝王则、极乐国皇帝王斌。

更为有趣的是,金朝皇帝既姓完颜也姓王。据《金史·金国语解》记载:完颜,汉姓曰王。

这规矩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定的,他还给自己取了个汉名,叫做王旻——史称完颜旻。

除了王莽和王旻,咱们为了公平起见,也像介绍张姓皇帝一样,介绍五位王姓皇帝。

​1、最能说的王姓皇帝:大郑皇帝王世充。

除了王莽之外,王家最有名的皇帝,就是大郑皇帝王世充了。

隋末唐初,可不仅仅是十八家反王六十四路烟尘,称王称帝的足有一百来号,王世充的实力排行前三。

瓦岗李密曾经很嚣张,李渊也曾管他叫过大哥。但是李密坐拥秦琼程咬金罗士信裴行俨单雄信和“可敌百万”的内马军,却被王世充打得一败涂地。

据《旧唐书·列传第四》记载,打败李密招降瓦岗众将之后,世充僣即皇帝位,建元曰开明,国号郑。

当然,也有人说大郑开明皇帝王世充原本不姓王,就跟汉赵开国之君刘渊也不姓刘一样:王世充,字行满,本姓支,西域胡人也。寓居新丰。祖支颓耨,早死。父收,随母嫁霸城王氏,因冒姓焉。

王世充这个人,失败的原因就是话太多,程咬金还给他取了一个外号:“世充器度浅狭,而多妄语,好为咒誓,乃巫师老妪耳。”

​2、最能打的王姓皇帝:闽太祖昭武孝皇帝王审知。

王世充很能说,说得多做得少,所以最后连秦琼程咬金也不跟着他干了。

闽太祖昭武孝皇帝王审知跟王世充相反,他不很能说,但却很能打。《新五代史·闽世家》记载:审知为人状而雄伟,隆准方口,常乘白马,军中号“白马三郎”。

除了比较能打,王审知做人也很不错:审知虽起盗贼,而为人俭约,好礼下士。又建学四门,以教闽士之秀者。招来海中蛮夷商贾。海上黄崎,波涛为阴,一夕风雨雷电震击,开以为港,闽人以为审知德政所致,号为甘棠港。

​3、救过皇帝性命的王姓皇帝:大蜀(史称前蜀)高祖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王建。

一个皇帝救过另一个皇帝性命,这不是野史,而是真事儿。被救的皇帝叫李儇 ,也就是唐僖宗,救人的皇帝叫王建——当时他的职务是大唐神策军统领。

唐僖宗光启二年(公元886年),李儇再次出逃(唐朝皇帝出逃次数最多),神策军统领王建兼任清道使并负责保管皇帝玉玺。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记载:行至当涂驿,李昌符焚栈道,栈道几断,建控僖宗马,冒烟焰中过,宿坂下,僖宗枕建膝寝,既觉,涕泣,解御衣赐之。

唐僖宗人如其号:你赏赐王建什么不好,偏要把龙袍赏赐给将军,这不是等于让他黄袍加身吗?

可能是觉得还是龙袍穿着舒服,王建自己也称帝了:公元907年,王建称帝,次年改元武成(称帝当年不改唐朝年号,以示自己是唐臣并继承唐统),给自己加了一个“英武睿圣皇帝”尊号。

关于王建,史书褒贬不一,新旧五代史给他立传,名臣一不一样,读者诸君可以找来看一看,分别是《旧五代史·僣伪列传》 和《新五代史·前蜀世家》。

王建当皇帝时观赏(或者是他组织排练)的“二十四伎乐”,到现在还有传承。

​4、最搞笑的王姓皇帝:太平皇帝王始 。

王始在正史中并没有自己的本纪或列传,在《晋书·卷一百二十七·载记第二十七·慕容德》一章中,王始是慕容的嘲笑的对象。

太平皇帝王始称帝后,给父亲尊号曰太上皇,哥哥封为征东将军弟弟封为征西将军。

王始称帝没多久,就被慕容镇生擒活捉开刀问斩了。临刑前,有人打听王始父亲兄弟的下落,王始的回答,一直被后世当做笑料:"太上皇帝蒙尘于外,征东、征西乱兵所害。惟朕一身,独无聊赖。"

气得跟他一起等着挨刀的老婆怒斥:"就是因为你这张破嘴,才弄得咱们家破人亡!"

王始还振振有词:"自古岂有不破之家,不亡之国邪?崩即崩矣,终不改帝号。"

​ 5、最悲惨的王姓皇帝:被文彦博生擒肢解。

说一句喜欢宋朝的人不喜欢听的话,那就是宋朝农民起义相当多,除了田虎王庆方腊宋江,还有王小波李顺钟相杨幺,数量多得数都数不清。

王庆有没有称帝,史书中没说,宋史中只记载了另一个王姓起义首领称帝了,他就是安阳国得圣皇帝王则。

《宋史·列传七十二·文彦博》记载:“贝州王则反,明镐讨之,久不克。彦博请行,命为宣抚使,旬日贼溃,槛则送京师。”

这个王则正史记载较少,要了解王则,读者诸君可以看看罗贯中写的《三遂平妖传》。

​因为篇幅所限,本文只列举了除了王莽张邦昌之外十位皇帝,这些人也曾叱咤风云建号称帝,有的还成了演义小说的主角。这似乎验证了陈胜的一句名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笔者不姓张也不姓王,手头掌握的史料也十分有限,列举的张王两家的皇帝或许还有遗漏,这就有请读者诸君不吝赐教进行补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