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姻缘

万历丁巳年是哪一年(丁巳年是哪一年)

万历丁巳年是哪一年(丁巳年是哪一年)

漳州古城记之防倭城堡石美城

石美城,位于角美镇覆舟山下石美村。旧时城中有“四社一街市”即东门、西门、北门、南门和石美街市。《龙溪县志》卷二曰:“覆舟山以形名,下有石美城”。城早已毁,仅存遗迹和几处与筑城有关的碑刻,至今存留以东西南北四城门而取的自然村村名:石美村的东门社、西门社、北门社和南门社(今为南门村)。如今在石美街的旧陡门河道和西门社渠道旁等处,还可以找到古城的墙基。

石美城地处九龙江出海口,港道纵横交错,密如蛛网,形成了一个天然避风坞,历来是兵家重地、海陆交通要塞。元末明初,寇盗扰民,海贼沿江抢劫。明正统间(1436—1449),“筑土寨而民以安,今岁久倾圯”。

为防寇掠,石美先民在沿江沿海的地段填土筑堤岸,堤岸坡脚底宽10米,岸上坡面宽3米,又延至陆地村界筑“塗堡”,把村社居所四周围建起形如城池的土寨堡。这就是石美城的前身,称“石美堡”,因堡靠山临溪海,后来又易名为“石溪堡”。堡民们还搭建嘹望台,制造船只,自练兵勇,防御海寇,守护家园。后因土堡经不起风侵雨损倾圮。

明嘉靖间,倭患猖獗。嘉靖丁巳年(1557年)十月,堡内居民乃推以陈应辰、张国梁为长,以谢奇岳、陈奇清为副等,募筹资金,鸠工庀材,并列状呈巡海副使甘泽。副使认为“筑城自卫,不托官帑”,此举可行,当可筑城。不料,筹备工作就绪,正要兴工之际,却遇有大量流寇来袭闯入堡中,以至筑城之事中断。

不久流寇被驱走之后,地方官认为“兹役不可缓也”,必须“速成厥功,以大庇吾民”。遂堡内居民在原来的土堡基础上全部彻石,并在城的周边开挖护城河,辟建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各置杉木吊桥以防卫。经始于嘉靖丁巳年(1557年)十月动工,迨庚申年(1560年)七月而功告成。总共费不满万金,广千四百五十丈有奇,高一十八尺。四门为楼,城墙雉堞,内有马道,“嵯峨壮丽,隐然金汤之胜”。赐进士第南京四川道监察御史李瑚撰《筑石美城功德碑》。

明崇祯初(1627),漳州府在石美城设海防同知行署,负责处理海防事务。崇祯四年(1631年),《石美城新设海防馆碑记》立于石美西门社海防馆(现存于西崑慈济宫内),就纪录着筑城和设馆的情况,是当地石美城建设的见证物之一。当时,龙溪同知林松曾在东门城墙题刻横幅“石溪”两字,撰联一副:“石上鸡踪如竹叶,溪下犬迹似梅花。”表达城固民安村社昌盛之况。

《龙溪县志》记载,清“顺治三年(1646年)(城堡)为海寇刘香所据。顺治六年(1649年)破刘香,坠其城。康熙九年(1670年),更筑,约如旧制四分之一,中建营房。十七年(1678年)复为海盗所据,今圮坏,唯存旧址”。

石美城屡修屡毁,历经二百多年,至清代中期城墙、城门已消失殆尽。

附:《筑石美城功德碑》文

国家臣服□□岛酋重□□琛濒海之民,乐业安。二百□年、无烽火桴鼓之警。近发奸民图利,启□通倭。□致滋蔓,吴越首被其祸。丁未(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延及吾闽。(合)□□舶(数)盈千□,□掳我子女,掠我玉帛,燔我庐舍以来,扰□我边陲,其被祸之惨,盖近古未有也。距郡城之东七十里许曰石美,民稠货聚,实启壹心,诸生谢滠等辈,属耆老谋之曰:维兹倭寇孔棘、悔祸未期。忆昔正统(明英宗年,1436—1449)之变,筑土寨而民以安,今岁久倾圯,不可久守,盍诏旧基增石砌而城之。计今吾居民,若干家,若各捐赀□,自足以□事。□□□久不为此,皆欣欣然听命。乃推诸□□陈应辰及耆民张国梁为之长,而副以谢奇岳、陈奇清等,料赀计工,□有底画。乃列状诸巡海副使甘泽□公,公曰:筑城自卫,不耗官帑,□妥□□义也。诸□□□宜□之程度以图速成,有弗率者吾与不课责之,命奉檄郡守业齐李公,并□□□□□□□□令僚□量□□□地相□□工徵赀,方□□而寇复大至,四民荡折奔命,事遂中辍。适诸生陈君哲领戊午乡荐会试南还,复相率邵公清竞之,邵公□□曰□不□□三□民之玩怠,□之□□也,吾有地方之责,其得谁诿。时分巡松涧金公、郡守少江桂公、新任适至,遂相与共促共成。□州□□□雷君龙,亦以新至、可□□□□公复□□道□□□□□嘱曰:岛丑作孽,民不聊生,兹役不可缓也。不其弹厥心力,速成厥功,以大庇吾民。龙将□□以□□有方课□□怠□□诸生复□□□□□□民乐于输财,□躁于趋□,经始于嘉靖丁巳年(1557年)十月吉日,庚申年(1560年)七月而功告成。总共费不满万金,广千四百五十丈有厅,高一十八尺。□□□□□□□□□四门为楼□□□为雉堞,内为马道,嵯峨壮丽,隐然金汤之胜。既讫工,诸凡缘边之民,莫不乐有所依据,不特石美一方独受保障之□□己也。□□□行□□石美之士民,谋勒石以垂永久,请文于予,惟倭寇奴猖獗,边民苦于屠掠,城之不可以己也,顾工费浩繁,因有取给于官府,而□□□□□□□□□不耗公帑,而大功□□,既□有诸生为之经画,庶民为之子来。然非辟公注意于上,惜僚幕殚力于下,其能成一方之伟,□□□□□之□□□□□□□□□□□□,则石美之民,世世席兹城以为安者,其尚思甘泽诸公之功哉,邵公名梗,仁和人,金公名勃,东阳人,李公名□□,南□人,桂公名□□□□□□□□□唐君大辂,推府邓士元,经府刘君元弼。检府桂君学诗典史叶君□志,□尝□有□□□□不可没者,固并书之□□时□大明嘉靖庚申年(1560年)八月吉日 赐进士第南京四川道监察御史□□□李瑚撰(以下署绅董名字约百余人,字迹模糊者居半,从略不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