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命理

胡姓男宝宝取名大全(胡姓)

胡姓男宝宝取名大全(胡姓)

胡姓(49)|绩溪胡氏:被公认为是当地家族最大、人数最多的姓氏

黄勇/文

安徽绩溪县,古为徽州“一府六县”之一,境内聚集了大量胡姓人,是全国胡姓最重要的聚居地之一,被公认为是当地家族最大、人数最多的姓氏。在这些胡姓人中,最主要的有三大同姓不同宗的支派:明经胡氏、金紫胡氏、尚书胡氏,人称绩溪三胡。绩溪三胡都没有以惯常的按照居住地(发源地)命名,而是以始祖荣耀或官名来命名,体现出了独特的姓氏文化。

宋朝文学家汪藻曾经这样评价绩溪县境内的胡氏家族:“(徽州)邑小多士,绩溪为最。绩溪之氏,以族名者无虑百余,而学传子孙,胡氏为最。”

其实,绩溪还有一支很重要的龙川胡氏,我们后面再说。明经胡氏在此前已经详细介绍过,这里主要说说金紫胡氏和尚书胡氏。

金紫胡氏奉宋朝名臣、学者胡舜陟为始祖

金紫胡氏,奉宋朝名臣、学者胡舜陟为始祖。胡舜陟因受封为金紫光禄大夫,所以后人把金紫作为家族的称呼。

胡舜陟画像(资料图片)

史料记载,在宋、明、清三朝中,金紫胡氏一共有154种著作问世,著作多以解经为主,所以有经解世家之称。从这个角度来说,金紫胡氏与明经胡氏有共同之处。

金紫胡氏的远祖,可追溯到唐朝的散骑将军胡宓。胡宓奉命镇守新安(即徽州地区),在任上去世,安葬在绩溪县的西关。

胡宓的子孙为给他奉祀墓葬,迁徙到绩溪县城,东市建宅、西市为库,富甲一方,称盛一时。他们聚族而居,世代为学,过着耕读与世宦相结合的生活。

胡舜陟的高祖胡峤、曾祖胡筠,都不求仕途,安于归隐乡里。祖父胡策,官至江西铅山县县尉。胡策教诲儿子们要通过做学问进入仕途,所以家里藏书丰富。

胡策的儿子胡宏、胡咸,胡宏进士出身,官至处州(今浙江丽水市)司法参军。胡咸,字诚甫,自幼刻苦读书,“仰承俯授,皆有师法。”他读书用的是笨办法、苦工夫:六经诸史全部用笔抄写下来,然后进行背诵。胡咸用这样的办法读书,逐渐领悟书中的要旨,尤其精通易学。

胡咸曾到全国最高学府太学游学10多年,在高手云集的太学中脱颖而出,成为治学领袖,是出了名的布衣士人。

胡咸有胡舜陟、胡舜举、胡舜俞、胡舜申4个儿子。

胡舜陟力主抗金,反对求和

胡舜举,字汝士,建炎2年(1128)考中进士,绍兴年间曾出任建昌军(军治在今江西南城县)知军,任上清廉正直,宽以恤民,政绩卓著。撰有《延平志》10卷、《旴江志》10卷。

胡舜申,官至舒州(今安徽安庆市)通判,绍兴年间迁居到吴地。

胡舜陟,字汝明,晚年自号三山老人。大观3年(1109),胡舜陟考中进士,历任山阴县主簿,后调任会州、秀州教谕,又入朝任宣教郎、监察御史、侍御史等。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烧杀抢掠,胡舜陟多次上奏朝廷,力主抗金,反对求和,成为名震一时的抗金派大臣。

建炎元年(1127),宋高宗即位。胡舜陟弹劾宰相李纲,宋高宗不听。胡舜陟受到排挤,被任命为集英殿修撰、庐州(今安徽合肥市)知州。

当时淮西一带兵荒马乱,盗贼横行,庐州百姓惶恐不安,都在准备船只想要南渡。胡舜陟到任后,整修城池,加班加点打制武器,鼓励生产,安定人心,很快稳定了局势。

【下期关注】

请看胡姓(50)。

【特别致谢】

四川蓬溪县文史专家胡传淮先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百家姓——胡姓

胡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在当今大陆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十三位,在台湾则排名在第三十八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一千七百二十三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31%左右。,胡姓出自其早期封地胡襄。 [1-2] 河南、安徽、浙江、四川、山东、湖南、湖北多此姓,上述七省胡姓约占全国汉族胡姓人口65%。其中四川省胡姓约占全国汉族胡姓10%。

关于胡姓的来源,一说胡姓源于妫姓:出自舜帝的33世后裔妫满。西周初年,周武王灭商后,访求前代帝王的后裔,找到了虞朝舜帝的嫡裔妫满,把长女大姬嫁给他,封之于胡(今河南柘城胡襄镇),让他奉守虞舜的宗祀,后又封于株野(今河南柘城)建立陈国,侯爵,以备三恪,又迁都陈之宛丘(今河南淮阳),谥号胡公,因此又称胡公满、陈胡公。陈国公族后裔多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或以封地\"胡\"为氏,称胡氏。

二说源于姬姓:《韩非子·说难》记载:\"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公元前763年,郑国恃强攻入胡国。姬胡亡国后,胡国子孙仍以国号为氏。

当代胡姓的人口已近1400多万,为全国第十五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14%。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四川、浙江、安徽五省,大约占胡姓总人口的41%,其次分布于贵州、云南、江西、江苏、河南、重庆、山东,这七省又集中了35%。湖北为当代胡姓第一大省,居住了胡姓总人口的10.4%。全国形成了以长江流域省份多胡姓的全局,突出鄂湘赣皖浙和川渝黔云两个胡姓高聚集中心。自明朝至今600年期间,胡姓人口流动由东南部向华中、华北、西部的回迁十分强劲。

郡望

安定郡:汉武帝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114年)置郡,治所高平(今宁夏固原)

淮阳郡:西汉汉高祖刘邦十一年(乙巳,公元前196年)置淮阳国,淮阳),东汉朝章和二年乙酉(公元88年)改为陈国。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及唐天宝、至德年间(公元742~758年)又曾多次改陈州为淮阳郡。

新蔡郡:原为周朝吕国的地域,即今河南省新蔡一带。春秋时期蔡平侯从上蔡迁都到下蔡,故名,也称为新蔡。汉朝设置新蔡县。晋朝时期晋惠帝从汝阴郡分出置新蔡郡,即治新蔡(今河南新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新蔡县一带。南北朝时期北齐改为广宁郡。隋朝时期又改名为蔡州

虎宝宝姓氏与名字完美搭配

孙姓虎宝宝名字

孙瑞卿 孙潇霖 孙筱琪 孙诗槿

孙怡璟 孙辰航 孙佳玧 孙汐珃

孙景烨 孙舟然 孙允惜 孙简柠

孙铭硕 孙锦尧 孙诗杬 孙汀屿

韩姓虎宝宝名字

韩珈瑞 韩泽屿 韩念楚 韩乐祎

韩沐珩 韩云骁 韩雯玥 韩玧凌

韩彦恺 韩屹博 韩槿伊 韩芯语

韩屹恺 韩璟栎 韩岺希 韩乔菲

吴姓虎宝宝名字

吴楷凌 吴林峥 吴兮玥 吴芊屿

吴屿霖 吴楚岩 吴星瑶 吴琳轩

吴璟楠 吴亦辰 吴乐潼 吴星眠

吴珞笙 吴叙白 吴微婳 吴浅予

杨姓虎宝宝名字

杨以牧 杨韦弘 杨楚一 杨苡蓝

杨聿哲 杨骏航 杨羽岑 杨芮瑶

杨铠辰 杨慕橙 杨瑾瑭 杨薇霖

杨鸿森 杨恩翊 杨初栩 杨晚柠

陈姓虎宝宝名字

陈羡予 陈毅竹 陈洛萱 陈禾莞

陈昱珩 陈珺泽 陈嘉琪 陈芷柠

陈萧沅 陈临喻 陈悦萌 陈悠苡

陈允卓 陈今安 陈今茉 陈心月

胡姓虎宝宝名字

胡栩泽 胡昱程 胡槿岩 胡栀萌

胡煜谦 胡璟翊 胡屿淘 胡简峖

胡瑞恺 胡予谦 胡琳希 胡堇桐

胡北笙 胡橙航 胡松言 胡玥函

回族人的姓名

有些经常参加宗教活动和到穆斯林国家公干、旅游的回族人,都在名片上姓名一侧,附有经名×××。回族人所以使用两个名字,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

回族的形成有一定的历史条件,因此,其姓名也与其他民族有所不同。回回人在没有形成民族群体之前,其姓名都使用阿拉伯文和波斯文,那时回回人的名字既字多又音殊,使用起来很不方便。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回族人的姓名也逐渐趋于简化。从元朝著名回族发明家札玛鲁丁和领导建筑元大都北京的建筑家亦里达尔丁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出回族人姓名发展变化的轮廓。但回族人姓名的完全汉化,是在明朝初期。

明朝政权建立后,开始在全国禁止胡姓(“胡”,指少数民族)。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在诏令中说:“蒙古人、色目人(明朝时回回虽已形成民族,但仍有人称回族为色目人)等,或更姓名,朕虑岁久。其子孙相传,多昧其本原。中书省告谕之,如已更者,听其改正。”从此,回族人除保留原来的名字外,都另起一个汉名。伯笃鲁丁为遵行诏令,改用汉名为“鲁至道”,薛超吾尔改汉名为“马昂夫”。回族人在改用汉名的过程中,多数采取从音译中选姓的方法,依照汉族人的习惯,取其前辈人姓名中的某一个字为姓,后边加上自己的名字。马哈麻的子孙,分别改为马、哈、麻三姓;伯笃鲁丁的子孙,则改为姓白,白崇禧就是伯笃鲁丁的后裔。元朝政治家、军事家赛典赤·瞻思丁的后裔;分别改为纳、速、刺、赛、沙、哈、丁等诸姓。济南回民赛氏家族,就是赛典赤·瞻思丁的后裔。回族人的姓名也有皇帝赐给的。我国历史上著名航海家三保太监郑和,他原本姓马名和,但在封建王朝时期有“马不能登殿”的传说,因此,明成祖朱棣赐他改为“郑和”。居住于湖北省和我国西北地区的回族陕姓家族之姓,是明英宗下令据同音字改定的。从“丝绸之路”经商来华的阿拉伯人,大多数与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是同一部落,其后裔姓名中多带有穆罕默德之名。元朝时期翻译家们习惯于把穆罕默德的“穆”字译为“马”,因此这些人改姓时都改为姓马。另外,也有些阿拉伯男人喜欢在名字后边带个“丁”字,以丁字来表示自己信仰伊斯兰教,改名时就改为姓“丁”了。来华的波斯人姓名中多带有“沙”(如沙菲尔),以“沙”字表示自己是王室后裔,改姓时以此为据,一律改为姓沙。所以马、丁、沙就成了回族人的大姓。现在回族人中仍有“十个回回八个马,余下两姓是丁沙”的说法。

回族人改用汉语姓名以后,至今仍保持着用阿拉伯语起名字的民族习惯。婴儿生下来三天之后,除起汉语姓名外,还给孩子另起一个“回回名”。因为回回名多数来自《古兰经》,所以人们又称回回名为“经名”。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都期望子女长大成人后学习圣贤,成为远见卓识的爱国爱教之才,故经名多数采用圣贤之名。常见的男性经名有:伊卜拉欣、穆罕默德、达伍代、侯赛因;女性多采用圣妻或圣女之名,如海底澈、法图麦等。同时,也有些人采用伊斯兰教最喜欢的名词起经名。男性有希拉伦丁(宗教腊月),努尔迪尼(宗教之光),女性有塞拉麦图(平安)等等。因为有的经名字多音殊,呼起来特别拗口,所以我国西北地区的回族人有的把经名予以简化,在经名后边加上方言的“子”字,如穆罕默德,则呼为“穆罕子”。也有人为防止同名之间互相混淆,就在经名前边冠以汉姓,于是,回族人中就有了张阿人都、王阿里等汉姓与经名互相结合的特殊姓名。

回族人起经名并无其他目的,只是为了在某些宗教活动场合或到穆斯林国家公干、旅游时,以经名来证明自己的穆斯林身份,除此之外,别无他用。由于经名在工作和生活中从来不使用,所以,它在人们的头脑中逐渐趋于淡漠,甚至有些人连自己的经名叫什么也早已忘得无影无踪了。

胡姓甜美仙气的女孩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