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肖

世界三大绞肉机战役电影(世界三大绞肉机战役)

世界三大绞肉机战役电影(世界三大绞肉机战役)

几部战争题材电影

我不是真影迷,看剧只按自己喜好。过年期间闲来无事,便重温了几部曾经看过的战争题材电影。

《灰猎犬号》

阿甘当舰长,就是不一样。此片由汤姆汉克斯自导自演,上映以来在中国好评如潮,网评赞其剧情精彩、节奏紧凑,富有张力,并且是一种“经得起历史推敲的虚构”。我的观感也和网评所述差不多,确实精彩。网上一些人把《灰》和《钢锯岭》、《龙潭战斗》等美国战争大片一起奉为经典。

但实话实说,美国近些年拍的电影也太主旋律了,二战已经变成了美国的“圣战”,敌人是“绝对的恶魔”不容置疑,而且打仗的时候耶稣还在保护着士兵的灵魂,这不就是美式搞思想工作、意识形态教育嘛。

由此也可以看出,美国的思政工作也是常抓不懈的。早年拍过二战主题的《兄弟连》《太平洋》,后来打伊拉克、阿富汗,又拍了很多影视剧,比如《锅盖头》《Over There》《拯救女兵林奇》,2008年俄格冲突时抓紧拍了《八月战事》,跟进非常及时,这些电影我都看过。话说广电总局或许也很无奈,自己的导演搞不出来这样富有感染力的大片,年轻人从网上找美国的大片看,看了自然就觉得美军很厉害。

《投敌者》

《投敌者》是一部小说,讲述了二战时期几名德国士兵投靠苏军的故事,据说作家生前没敢发表原著。电视剧拍得很不错,但剧情有点伦理风格,结尾有点矫情,不如前几年另一部剧《我们的父辈》,结尾平淡却很震撼,毕竟脑袋不保的年月,感情需求没那么重要。但《投》总体是深刻的,对动荡时期小人物的无常命运作了思考,尤其是对不同政治体制下人性的刻画,非常富有深意。印象很深的,是片中的苏军首长,相貌英俊,胸有城府,不怒自威,总之演得很好。唯一有点冷搞笑的,是开大会前鼓掌的一幕,但隔着屏幕都让你不敢笑。

这里有一个事实:历史题材,中国的观众却只爱好美国大片。我曾看过一种说法——中美民众的历史、政治素养都差不多(低),看片也就图个刺激,不为了受教,但美国大片制作精良,因此吸引了很多中国观众。不想去深究这些所谓的原因,但是以德国为主的欧洲电影值得一看。网上有些视频剪辑的是德国1993年拍摄《斯大林格勒》片段,下面总有人问这是什么电影。很多人没看过德国版的《斯大林格勒》其实比俄版更值得看,片头音乐就足以震撼观看者。另外,欧洲电影《柏林的女人》《浴血华沙》《爱沙尼亚1944》等都值得一看甚至多次观看,连《希特勒回来了》这部搞笑电影都有一定深意。

《勒热夫》

俄罗斯电影和美国一样有着很重的主旋律,2008年俄格冲突,双方针锋相对各拍一部,美国《8月战事》,俄罗斯《8月8日》,相比之下,还是俄剧更好看,女主也更好看。偶尔用力过猛,也拍出过类似神剧的效果,然而并不好笑,比如《潘菲洛夫28勇士》,虽抗德神剧没跑,但无违和感。另外还有《坎大哈》,美俄各拍一部,俄剧是真实事件改编,事件本身就很传奇。《風暴之門》《第九连》也是真实事件,《伯德埃波要塞》也是真实事件改编,而且战斗民族的所作所为,几乎不用虚构。《勒热夫》绝对是这几年最值得看的电影之一。号称“绞肉机”的勒热夫战役发生在1942年的苏联和德国之间,后来因为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一直不被提及。此战苏联红军损失异常惨重。战役持续一年多,苏军仅战死者就高达一百万人,受伤人数几乎无法统计。

苏军不完全统计的死伤人数就已达到德军统计的9倍多,惨绝人寰。此战的贡献是牵制住了大量德军,最后德军赢了此战役,却逐渐输掉了战争。电影选取了其中小小的一仗,以小见大,揭示了这场惨烈的人间悲剧。

而导演的意图却不仅于此,还有其他想表达的东西——高压政治之下脆弱的凝聚力和人们之间的互相不信任、普通人对某些方面的思考等等。不仅是电影场面,连细腻的思想动态都刻画地栩栩如生。

面对组织得当、战力爆表的德军,苏军这边却因为各种小事不断地争吵、内斗,协同效率非常之低下,排长被炸死的时候竟然正走在向连长告密的路上,而内容不过是通讯员入伍前成分不太好,生死不保时还在这些搞小动作;还有政委和特科严令不准士兵捡德军传单的一幕,令人唏嘘。

影片开头有个不太引人注意的细节——进攻之前,连长传达命令,让大家冲锋时不要大喊口号,以免过早暴露目标,外号“老爷子”的老兵抱怨道:“这没有用,他们都是新兵,只会靠叽哇乱叫给自己壮胆”,随后就是战斗开打的冲锋画面,果然大家都在大喊大叫,连长先前的命令没有什么效果。这一细节其实是反映了苏军战争损失之大,补充兵员素养不足。

影片对苏联并无责备之意,但反映了意识形态管理上的问题。片中苏军士兵们的生命已进入倒计时,却还在因未能注意言行,或暴露了自己的过往而被怀疑、责罚。但他们依然选择出生入死保卫这个国家,情节感人至深,台词触动人心。

影片末尾,连长再次领命,带着刚刚撤回来的战士们重新走向被德军占领的阵地,他们的任务是拼死进攻,让德军难以判断苏军的主攻方向,全片至此结束。片中人物们的命运已可想而知。

其实电影虽并未明示,但其所描述的正是这些已经牺牲的官兵们生前的最后轨迹,是他们牺牲之前生存和战斗的状态,是生命最后几个小时里的所说、所想,所做。最后都随着生命的结束被埋了在皑皑白雪里。

他们是音乐家、大学生、理发师 、煤矿工人、企业员工以及市井小民,因为战争爆发被迫永远中断了自己的生活和事业,战死在雪地上、壕沟里。而后人又有新的目标,新的斗争,新的事业,新的苦难。死去的战士们渐渐被遗忘,而他们生前生存战斗和死亡的细节,却被影片的制作人重新发掘,令人动容。

除了欧美俄,其他国家也有一些好电影,比如伊朗电影《失落的海峡》。但凡好电影,必须饱含对底层人民或基层官兵,也就是付出者、流血者的关切,而不是为了博得屏幕前观众的哈哈一笑。比如苏联曾经拍的《解放》系列电影,由于歌颂政治人物过多,就被苏联人戏称为“走来走去的战争”,但这个电影也算不错了,尤其是第三部的片尾曲《第聂伯河》非常雄壮。

而第聂伯河两岸,现在又开始腥风血雨了。

反观国产剧,神剧的生产虽已被禁,横店影城已经冷清,但过往的神剧仍有博人一笑的功能,印象最深的是某天演绎的《一起打鬼子》——银妹,裤裆藏雷;她男人棒子,对皇军说“你也就是屎比较黄”,简直令人笑到不行。某天凭此剧爆红,没过多久就跟翔离婚了。这就是典型的,为博取电视机前观众的哈哈一笑,而不惜侮辱先辈。

当然,《集结号》《1942》都是不错的影视剧。更早还有《紫日》这样的电影也很不错。中国导演也不是没有水平,但问题是普通人明显不太爱看,喜欢搞笑无厘头甚于认真题材。可能是因为一些群体对电影作用的理解不同吧,你不要拿电影说教我,你只能拿电影取悦我,于是电影在这里丧失了教育功能。

就不去深究了,好片有就欣赏,没有也没什么。毕竟如前所述,后人有自己的日子要过,有自己的目标要追求,因自己的困境而焦虑。

二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四场战役,人类制造战争,战争毁灭人类

有网友问:二战中有哪些战役被称之为“绞肉机”?接下来我们就来讲解一下二战中最为惨烈的四场战役。

太平洋上的绞肉机——硫磺岛之战

这场战争是发生在太平洋区域内的硫磺岛上,参战双方是美国和日本。日本军队在岛上把柔软的泥土地面改造成了完美的地道和防御工程,还利用岛上的自然植物来藏匿军队,随时给美军想不到的打击。但是美军毕竟有专业的训练和先进的武器,加上多年以来的仇恨,最终还是以美军的胜利告终。在这面积不大的小海岛上,美军总共伤亡两万八千余人,日军除了被俘一千多人之外,剩下的两万多人全被击毙。这也是日本偷袭了美国重要军港——珍珠港后,美国人第一次报仇雪恨。

日本人顽强的抵抗——贝里琉岛战役

在硫磺岛战役结束后不久,美军为了彻底消灭掉在太平洋中各岛屿上的日本军队,遂派遣了很多军队对日军逐一清扫。在贝里琉岛上,日本人也修建了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导致原本计划四天消灭日军的任务一直拖了两个多月。美军在攻岛的第一天就损失了六七十艘运兵船,战斗经验丰富的海军陆战队损失直接超过四位数,贝里琉面积并不是很大,美军的进攻却非常艰难。最后,美军付出了死伤百分之七十的代价拿下了这座岛。这次战争也再一次印证了洗脑化的日军在战场上的狂热和疯狂。

苏德战场绞肉机——莫斯科保卫战

在二战开始后不久,德国人驾驶着坦克闪电般地袭击欧洲各个国家的重要城市,给各国在军事和经济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前苏联也因此受到了重创,兵力一度青黄不接。就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德国人调遣重兵向苏联的主要城市莫斯科扑去,企图一把掐住苏联的脖颈。这时候的莫斯科人少,弹药更少,可是为了不让德军入侵,士兵们只能拼命抵抗,甚至连宝贵的飞行员都在油尽弹绝之后选择撞上敌人的飞机同归于尽。最后,在尸体的堆积下,莫斯科被成功的保卫住了。德军损失六十万人,而苏联损失了整整130万人,可以说是十分沉痛的代价了。

苏德战争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

德军在莫斯科受挫之后并没有放弃目标,并且在第二年重整旗鼓向斯大林格勒投入了更多的军事力量,准备一次性消灭苏联。但是由于一年前的教训,苏联人并没有给德国人良好的战机,而是迅速地在城中进行了抵抗。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斯大林格勒已经被德军占领一半了,另一半城市中的兵工厂还在为苏联制造坦克和弹药,这些装备被生产出来之后马上就投入使用。最终,德军死伤一百五十万人,苏联军队死伤一百一十五万人,德军自此一蹶不振,奠定了日后的败局。

二战中这几场战役像是绞肉机一样夺走人们的生命。不论出于什么理由,战争都是残酷的,人民付出的代价永远要沉痛得多,希望以后的世界都不再有战争。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官渡之战,加速了汉王朝的灭亡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公元199年至200年之间。这场战役的主力是曹操和袁绍,最终以曹操的胜利结束。

在公元198年袁绍占领了冀州,并打败了公孙瓒,随后又占领了青州、幽州、并州等地区,积累了十万大军,而曹操此时只有两万人马。从实力上看袁绍无疑是当时各割据势力中的佼佼者,然而曹操并不畏惧,他立志要消灭袁绍,从而壮大自己的势力。

在公元199年6月,曹操终于开始了对袁绍的进攻,尽管兵力不如袁绍,但曹操充分利用了地形和战术,把袁绍的大军牵制在官渡(今河南郑州中牟县东北),并成功地烧毁了袁绍的粮仓。到了公元200年10月,曹操终于击败了袁绍,取得了这场战略决战的胜利。

官渡之战的胜利对曹操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使曹操在北方地区的地位得到了巩固,更是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同时这场战役也加速了汉王朝的灭亡。总的来说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对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什么说二战中中国战场牺牲的最高将领是张自忠,而不是左权?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引言:

网络上围绕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高将领的问题引发了广泛讨论。张自忠与左权两位将军的牺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究竟谁是二战时中国战场的最高将领成为一个争议性话题。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个问题,试图为这一历史事件提供客观的观点和见解。

分析:

张自忠将军在枣宜会战中孤军深入,最终牺牲,成为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英烈。他的军事生涯起步于辛亥革命,经历了多次战役,最终选择了东北军,成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的总司令。尽管他的部队装备较差,但他坚决抵抗日军,并以身殉国,被追赠为上将军衔。这表明他在抗日战争中担任着重要的职责,至少在职位上可以被认定为中国抗日战场的最高将领。

另一方面,左权将军虽然军衔较低,仅为陆军少将,但他在八路军的战斗经历和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他曾协助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多次击退日伪军的扫荡行动,而且在军事著作上有出色的表现。虽然他的军衔不如张自忠高,但他在八路军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不可小觑。

此外,要注意的是,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国民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存在分工合作,他们的最高将领可能有不同的职责和任务。因此,评定谁是最高将领不仅仅取决于军衔,还包括军队的地位和作用。

个人观点:

从个人观点来看,评定谁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最高将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军衔只是评估将领地位的一个方面,还需要考虑他们在军事战役中的贡献和影响力。张自忠和左权都是为国捐躯的英烈,他们的贡献无法简单用军衔来衡量。抗日战争是一个众志成城、众力并举的战斗,不应过分强调个体将领的地位,而是应该铭记他们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

启示与道理:

这个历史事件告诉我们,评价一个将领的价值和地位不能仅仅依赖于军衔。在战争中,每位将领都有自己的责任和贡献,他们的价值应该在战场上得到体现。此外,战争是复杂的,不同军队和组织之间的协作也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弘扬英烈的精神,团结合作,共同为国家的和平与安全努力。

总结:

中国抗日战争中,张自忠和左权都是杰出的将领,他们在不同的军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评定谁是最高将领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军衔只是评估将领地位的一个方面。这个历史事件提醒我们,应该珍惜每位英烈的贡献,不仅仅看重个体地位,而是弘扬他们的牺牲精神,团结一心,共同维护国家的和平与安全。二战中的英烈事迹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的榜样和鼓舞。

在深入探讨这一历史事件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从中汲取一些重要的启示和道理。以下是一些可以从这个讨论中得出的教训:

首先,军衔和地位并不总是反映一个将领的真正价值。无论是张自忠还是左权,他们在抗日战争中都表现出坚定的决心和英勇的斗志,追求国家的解放和民众的幸福。这表明,真正的领袖应该以他们的行动和贡献来评价,而不是仅仅依赖于头衔。

其次,合作和团结在战争中至关重要。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国民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共同协作,形成了强大的抵抗力量。这种协作和团结在战胜共同敌人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这告诉我们,在面对共同威胁时,不同组织和力量之间的合作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

另外,英烈的精神永垂不朽。张自忠和左权虽然已经离世,但他们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将永远被铭记在历史中。这激励着后人不忘初心,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和安宁而努力。他们的精神是我们的楷模,鼓励我们追求更高的目标,为社会和国家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讨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去,从中吸取教训,并指导未来的行动。这个问题不仅是关于两位将领的争议,更是一个机会,让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地珍惜英烈的贡献,团结协作,维护国家的和平与安全。

总的来说,张自忠和左权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英烈,他们的地位和贡献都值得我们铭记和尊重。无论军衔如何,他们都为国家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通过深入了解这些历史事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贡献和牺牲,同时也能够汲取一些重要的启示和道理,指导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前行。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本文作者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