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八字

南字五行属什么(南字)

南字五行属什么(南字)

南:汉字的起源与演变(小学一年级语文生字 第89集)

一、“南”字的起源与演变

“南”字最早可见于商代甲骨文,是个悬挂的钟镈之类的乐器的象形。

金文中的“南”字的写法比较多,由早期的象形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所刻画的钟镈形象,上半部分是钮和用于悬挂的绳带,钮以直柄为主,有的是圆形;下半部分是一个类似钟的乐器。后来逐步演化为类似小篆的写法,变成了一个纯粹的符号字。

小篆继承金文的写法,字形竖长,笔画婉转弯曲。

隶变后的隶书,保留了小篆大致的轮廓,字形多横宽,笔画变为平直,笔画化更加明显,更方便书写。

楷书字形更加方正,更加笔画化。

从商代至今历经两千多年,但“南”的字形变化不大,隶变和楷化后“南”字逐渐笔画化,字形基本固定,变成了现在的“南”的写法。

二、“南”字的含义:

“南”本是一个象形字,字形是一个大钟的形状,钟在古代是一种奏乐的礼器,所以“南”有乐器的意思,如《诗经·小雅·鼓钟》里就有“以雅以南,以龠(yuè)不僭。”的诗句,这里的“南”就指一种音乐,即“南乐”。

“南”字是最早被创造使用的汉字之一,在殷墟卜辞中就借用为方位词,指南方。如殷墟甲骨文《四方风》:

“南”在古代还是一种爵位,通“男”。在西周分封诸侯时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种等级。《孔子家语·正论解》:郑伯,男南也。 注:“南,《左传》作男,古字作男,亦多用作此南,连言之,犹言公侯也。”

在佛教用语中“南(nā)无(mó)”一词,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用在佛、菩萨名的前面,如: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

涨知识:为什么不买“南北”,而是买“东西”?

“东西”它似乎是个万能的代词,不仅仅是方位词。

购物:“买东西”;

骂人:“不是个东西”;

物品:“找东西”不胜枚举。

那为什么不用南北呢?这里边其实蕴含了很了很多的历史文化。

据说,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在未出仕前,家乡有叫盛温和的好友,此人亦是博学多才的人。一天两人相遇于巷子内,盛手中拿着一个竹篮子,朱熹问他:“你去哪里?”

盛回答说:“我要去买点东西。”

朱熹是以穷理致知、研究学问的人,他听了盛的话,很好奇,随即问道:“你说买东西,为什么不说买南北呢?”

盛温和反问朱熹:“你知什么是五行吗?”

朱熹答:“我当然知道,不就是金、木、水、火、土吗?”

盛说:“不错,你知道了就好办,现在我说给你听听,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南方属火,北方属水,中间属土。我的篮子是竹做的,盛火会烧掉,装水会漏光,只能装木和金,更不会盛土,所以只能叫买东西,不说买南北呀。”

朱熹听后唉了一声说:“原来是这样!”

原来“买东西”这个词还有这样一个典故,古人的智慧真是蕴藏在我们的生活中。

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叫龚玮的学者则认为,早在东汉时期,商贾大多集中在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俗话有“买东”、“买西”。即到东京、西京购货,久而久之,“东西”就成为货物的代名词。

在古代“南北”所对的“水火”以及“中”所对的“土”是没有价值的,所以没有买卖的必要古人以面南背北为上,即南北为通路,东西两侧置放物件,指点物件的时候自然指着东、西两面,故以东西来作为物品的统称。

为什么骂人又要骂“不是东西”呢?

因为如果人不是东西,那就是南北了。

南属火,北属水,在文言中,“水火”指的是大小便。

所以,骂人不是东西就是说人是大小便,相当于现代骂人话“臭大粪”。

如此看来,古人骂人,也是相当有技巧的,骂人转了这么大个弯,骂完人了,嘴里还不露脏字,真佩服这个能发明“不是东西”的学者,高啊!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统编一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江南》图文讲解+知识点+同步练习

知识点

学习目标

1.认识“江、南”等 9 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 2 个偏旁;会写“可、东、西”3 个字 和竖钩、竖弯 2 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教材分析

《江南》是统编本小学一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也是学生第一次正式的学习古诗。本课是一首汉乐府歌辞,是一首极为优秀的小诗。全诗七行两句,描写了江南的盛夏时节,荷塘莲叶如盘,莲花绽放,景色秀美,鱼儿自由观快地在莲叶、荷花掩映的碧水中追逐嬉戏。表达出诗人快乐的心境和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学习古诗,认识本课生字,会写其中4个生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一、我会写

可kě(许可、可以、可口)

东dōnɡ(东方、东北、东家)

西xī(西方、西面、西北)

二、我会认

江jiāng(长江、江水、江北)

南nán(江南、南方、南方)

采cǎi(采花、采茶、开采)

莲lián(莲花、莲叶、白莲)

鱼yú(鱼儿、甲鱼、鱼片)

北běi(北京、北方、北边)

三、多音字

间jiān(中间)jiàn(间断)

四、认识笔画和偏旁

三点水 草字头

五、易错提示

字音:江南(nán lán) 采莲(cǎi lián chǎi lán)

字形:注意“可”的笔顺,不要写错。“西”的第五笔是竖弯。

六、理解词语

江南: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

采莲:采摘莲子。

何:多么。

田田:形容莲叶茂盛的样子。

戏:玩耍,游戏。本文指鱼在水中游动。

七、句子解析

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江南水乡是采莲蓬的好地方,莲叶多么茂盛啊!

2.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鱼儿在莲叶间嬉戏。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

八、问题归纳

1.从五个“戏”你能体会到什么?

诗中一共用了五个“戏”字,虽然较多的篇幅写了“鱼戏”,但写活泼嬉戏的游鱼快乐、自在的同时,表现的仍是采莲人的心境。

2.四个方位词表现了什么?

诗中一共用了四个方位词——东、西、南、北,表现了鱼儿在莲叶间自由穿梭、逗人喜爱的样子。

3.江南的美景有什么特点?

江南莲叶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快活地游来游去,江南风景美丽,让人感到自由、快乐。

九、课文主题

这是一首采莲歌,描绘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蓬的情景,反映了采莲人欢乐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

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同步练习1

同步练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