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为何“诛”与死有关却从言,而“殊”字含形旁“歹”却与死渐远?
\"殊\"\"诛\"二字的基本义\"殊\"字,《新华字典》对该字基本字义的解释有四个义项:1.不同;2.特别;3.断、绝 4.超过。
\"诛\"字,《新华字典》对该字基本字义的解释有三个义项:1.把罪人杀死 2.责罚3.责求。
\"殊\"\"诛\"皆为形声字,形旁为\"歹\"\"言\",按照形声字构形的一般原则,其义应该与形旁有较大的相关度,起码形旁应该是该字意义的表征。也就是说,从字形看,\"殊\"字当与形旁\"歹\"义相关,\"歹\"字本义为残损的骨头。其甲骨文字形如下:
甲骨文“”歺”
以\"歹\"作为形旁的字义当与\"死\"和\"坏、残\"有关,比如\"死\"\"葬\"\"残\"\"殡\"\"殆\"\"殁\"\"殃\"等词。可是,我们今天说的\"殊\"字常用的基本义却是\"不同\"\"特别\",且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我们好像丝毫感觉不到与\"死\"的关系。\"诛\"字形旁为\"言\",从基本义上讲,与言语当是紧密相关的,可是如今我们最常用的意义则是\"把罪人杀死\"之意,如\"诛灭九族\"、\"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分析到这里,我们不禁会问\"殊\"\"诛\"二字到底有着怎样的变化轨迹?为何常用的基本义会偏离形旁所表示的意义呢?这就需要从\"殊\"\"诛\"二字的字形和使用中的变化轨迹来做对比和探讨。
\"殊\"\"诛\"的本义探究,二者初始义与\"歹\"\"言\"紧密相关\"殊\",从歹,\"歹\"甲骨文初形为\"歺\",本义为残损的骨头,因此含有\"歺\"字之字多与\"死\"\"残\"义有关。《说文解字》训\"殊\"字一为死,另一义为断,二者都是身首异处、最终结局为死。《广雅·释诂》云:\"殊,断也。\"亦为杀死之意。文献用例比如《左传》有用\"殊\"描写树被砍断的用例:\"武城人塞其前,断其后之木而弗殊,邾师过之,乃推而蹶之,遂取邾师。\"此\"殊\"就是用了其本义\"断\",\"断其后之木而弗殊\"意思就是挡住邾师的去路,而后将道边的大树锯成似断非断的状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太子即自刭,不殊。\"意思就是,自己抹脖子自杀,没想到却没有隔断(或许是下手不够狠啊!)。
由以上可见,古代文献多用\"殊\"为本义\"断\"\"死\"。段玉裁注:\"凡汉诏云殊死者,皆谓死罪也。死罪者,首身分离,故曰殊死。\"《庄子·在宥》云:\"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汉书·高帝纪》:\"其赦天下殊死以下。\"颜师古注:\"斩刑也。\"
\"诛\"字从言,朱声。《说文·言部》:\"诛,讨也。\"此处解释合形旁\"言\"之义,表示声讨、谴责,再如成语\"口诛笔伐\"。而在古代国家之间的声讨、谴责往往会演变成讨伐、兵戎相见,最终酿成血流成河的杀戮。因此,后来这\"诛\"便也有了杀死之意,如《孟子·梁惠王下》:\"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其大意就是:只听说过将昏君纣王处死了,没听说过这是弑君的行为。那么,问题也来了,本来只是表示\"声讨、谴责\"的\"诛\"缘何具有杀死之意呢?除了意义的演变之外,其字形来源上是不是已经提供了这种便利了呢?而且\"殊\"字亦遇到了这种意义演变,从\"断\"义引申出来的\"分别\"\"不同\"之意占据了主导。这时候我们从形旁\"歹\"和\"言\"上已经很难再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了。此时我们该换一个角度,我们把目光投向声旁\"朱\"或许会柳暗花明。
形声字的声旁并不是单独表声的,不少形声字的声旁具有表义特征在接着探讨\"殊\"\"诛\"的意义演变之前,我们先讨论一下形声字的声旁表义。提到形声字,我们就会想到其基本特征:形旁表义、声旁表声,比如河、渴、红等等。后来,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形声字都严格遵循着这一法则,有些形声字的声旁竟然也担负起了表义功能。
这种声旁表义现象很受学者们重视,不少人进行研究讨论。表义声旁并不具有普遍性,具有以下几种特征和演变轨迹方的形声字多数具有声旁表义特征。(参1)
第一种是初文本字分化出的形声字,这类字的声旁具有表义特征。例如\"般\"是\"盘\"的初文,但是后来该字被用为\"一般\"、\"这般\"的假借字。那么表示本义的\"般\"就不得不让位于假借字,使得具有表示\"盘\"字义的\"般\"不得不添加部件以区别于\"百般\"之\"般\"。所以,便出现了具有表义声旁的\"盤\"、\"磐\"、\"槃\"、\"鎜\",且四字的意义皆含有\"盘子\"之意。
古代青铜制作的“鎜”
第二种是假借字分化出来的形声字,这类字声旁具有表义性。比如本义为\"耕\"义的\"农\"字,后来\"农\"被假借为表示浓厚之意,为\"浓\"字本字。然后由此分化出来的浓、(酉农)、秾、襛,且四字都含有\"浓厚\"之意,四者分别是水厚为浓、酒醇厚为(酉农)、植物稠密为秾、衣服厚重为襛。
第三种是异体俗字的形声字,其声旁可表义。比如古代本来为表示食器的\"豆\",后来粮食中的\"豆\"则是假借字,后来产生的\"痘\"\"荳\"其声旁\"豆\"也便有了意义。
陕西博物馆展出的镂空豆
第四种为区别词性而分化出的字,其声旁具有表义性。如,\"扇\"名词读shàn,动词读shān,后来分化的煽、搧,\"扇\"作为声旁均具有意义。
\"殊\"\"诛\"二字便是声旁表义的典型例证,且后来意义的演变受声旁影响也比较大\"殊\"\"诛\"的声旁\"朱\"最初之意是什么呢?\"朱\"字甲骨文金文字形如下:
甲骨文金文“朱”字
\"朱\"字本义历来都有比较大的争议,主要的观点有四:1.\"朱\"为\"珠\"的本字;2.\"朱\"本意指称树干;3.\"朱\"当为\"株\"的本字;4.\"朱\"指红心树木。
现从\"朱\"之字形及后起之字\"殊\"\"诛\"可知,\"朱\"本为无头之树干、树桩为确。\"朱\"字中间的指事符号即表示砍断树木之意,树木被砍断就成了无头的树干或者树桩,砍断之后方见赤心。后来\"朱\"字被引申指称红色,便加形旁\"木\"构成\"株\"字,表示树桩,\"守株待兔\"之\"株\"即是此义。从\"朱\"字的字形上来说,其本身已经具有了\"断\"义,这就为\"诛\"字从声讨、谴责演变为\"杀死\"之意提供了便利。
\"朱\"字的初始意义是\"殊\"\"诛\"意义变换的根本从以上我们对\"朱\"形义的解释可见,\"朱\"本有断开之义,而由此义又引申为不同、不在一起,而我们常说的殊途同归、特殊、悬殊,也便有了不同、特别之义。
其实,\"朱\"字作为声旁对所构之字的意义影响不限于\"诛\"与\"殊\",这一情况已经被学者们注意,叶昌元先生(参2)也分析了株、侏等字与声旁\"朱\"字的意义关联。\"株\"字本为被树桩,\"守株待兔\"之\"株\"便是,何为树桩?一棵树被砍断即变为树桩。\"侏儒\"之\"侏\"意为身材矮小之人,因出现较晚,《说文解字》并未收录。从这一称谓可见,该说法具有歧视性,很多地方认为\"侏儒\"为不完整的人,即\"半截子\"人。\"株\"\"侏\"的意义均与\"断\"义有着渊源关系。
树桩
那么什么时候\"殊\"的\"杀死\"之意让位给\"诛\"了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其实从古至今\"殊\"字也一直处于与\"诛\"混用的地位,并没有完全让位于\"诛\"字。宋代洪迈《夷坚支甲》卷三载:\"立督里正访捕,不终朝成擒,并坐殊死。\"晚清之时,朱嶟在其奏折《申严例禁以彰国法而除民害折》中说:\"总之,鸦片流毒,妨财害小,殊民害大。\"此两处均用为\"殊\"。而现代汉语中,也可见\"殊\"字用为本义的例子,如\"殊死搏斗\",\"殊死\"便是古代的一种刑罚,为处决斩首刑犯,即后来的诛杀、斩首。但是\"殊\"字在现代汉语中作为本义使用已经非常有限了,明显呈现出让位于\"诛\"的发展趋势。\"殊\"字突显出来的更多的是\"不同\"\"特别\"之意。
1. 孙中运,《浅谈形声字的表义声旁》,大连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2. 叶昌元著,《字理-汉字部件通解》,东方出版社,2008年8月。
为何“诛”与死有关却从言,而“殊”字含形旁“歹”却与死渐远?
\"殊\"\"诛\"二字的基本义\"殊\"字,《新华字典》对该字基本字义的解释有四个义项:1.不同;2.特别;3.断、绝 4.超过。
\"诛\"字,《新华字典》对该字基本字义的解释有三个义项:1.把罪人杀死 2.责罚3.责求。
\"殊\"\"诛\"皆为形声字,形旁为\"歹\"\"言\",按照形声字构形的一般原则,其义应该与形旁有较大的相关度,起码形旁应该是该字意义的表征。也就是说,从字形看,\"殊\"字当与形旁\"歹\"义相关,\"歹\"字本义为残损的骨头。其甲骨文字形如下:
甲骨文“”歺”
以\"歹\"作为形旁的字义当与\"死\"和\"坏、残\"有关,比如\"死\"\"葬\"\"残\"\"殡\"\"殆\"\"殁\"\"殃\"等词。可是,我们今天说的\"殊\"字常用的基本义却是\"不同\"\"特别\",且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我们好像丝毫感觉不到与\"死\"的关系。\"诛\"字形旁为\"言\",从基本义上讲,与言语当是紧密相关的,可是如今我们最常用的意义则是\"把罪人杀死\"之意,如\"诛灭九族\"、\"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分析到这里,我们不禁会问\"殊\"\"诛\"二字到底有着怎样的变化轨迹?为何常用的基本义会偏离形旁所表示的意义呢?这就需要从\"殊\"\"诛\"二字的字形和使用中的变化轨迹来做对比和探讨。
\"殊\"\"诛\"的本义探究,二者初始义与\"歹\"\"言\"紧密相关\"殊\",从歹,\"歹\"甲骨文初形为\"歺\",本义为残损的骨头,因此含有\"歺\"字之字多与\"死\"\"残\"义有关。《说文解字》训\"殊\"字一为死,另一义为断,二者都是身首异处、最终结局为死。《广雅·释诂》云:\"殊,断也。\"亦为杀死之意。文献用例比如《左传》有用\"殊\"描写树被砍断的用例:\"武城人塞其前,断其后之木而弗殊,邾师过之,乃推而蹶之,遂取邾师。\"此\"殊\"就是用了其本义\"断\",\"断其后之木而弗殊\"意思就是挡住邾师的去路,而后将道边的大树锯成似断非断的状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太子即自刭,不殊。\"意思就是,自己抹脖子自杀,没想到却没有隔断(或许是下手不够狠啊!)。
由以上可见,古代文献多用\"殊\"为本义\"断\"\"死\"。段玉裁注:\"凡汉诏云殊死者,皆谓死罪也。死罪者,首身分离,故曰殊死。\"《庄子·在宥》云:\"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汉书·高帝纪》:\"其赦天下殊死以下。\"颜师古注:\"斩刑也。\"
\"诛\"字从言,朱声。《说文·言部》:\"诛,讨也。\"此处解释合形旁\"言\"之义,表示声讨、谴责,再如成语\"口诛笔伐\"。而在古代国家之间的声讨、谴责往往会演变成讨伐、兵戎相见,最终酿成血流成河的杀戮。因此,后来这\"诛\"便也有了杀死之意,如《孟子·梁惠王下》:\"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其大意就是:只听说过将昏君纣王处死了,没听说过这是弑君的行为。那么,问题也来了,本来只是表示\"声讨、谴责\"的\"诛\"缘何具有杀死之意呢?除了意义的演变之外,其字形来源上是不是已经提供了这种便利了呢?而且\"殊\"字亦遇到了这种意义演变,从\"断\"义引申出来的\"分别\"\"不同\"之意占据了主导。这时候我们从形旁\"歹\"和\"言\"上已经很难再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了。此时我们该换一个角度,我们把目光投向声旁\"朱\"或许会柳暗花明。
形声字的声旁并不是单独表声的,不少形声字的声旁具有表义特征在接着探讨\"殊\"\"诛\"的意义演变之前,我们先讨论一下形声字的声旁表义。提到形声字,我们就会想到其基本特征:形旁表义、声旁表声,比如河、渴、红等等。后来,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形声字都严格遵循着这一法则,有些形声字的声旁竟然也担负起了表义功能。
这种声旁表义现象很受学者们重视,不少人进行研究讨论。表义声旁并不具有普遍性,具有以下几种特征和演变轨迹方的形声字多数具有声旁表义特征。(参1)
第一种是初文本字分化出的形声字,这类字的声旁具有表义特征。例如\"般\"是\"盘\"的初文,但是后来该字被用为\"一般\"、\"这般\"的假借字。那么表示本义的\"般\"就不得不让位于假借字,使得具有表示\"盘\"字义的\"般\"不得不添加部件以区别于\"百般\"之\"般\"。所以,便出现了具有表义声旁的\"盤\"、\"磐\"、\"槃\"、\"鎜\",且四字的意义皆含有\"盘子\"之意。
古代青铜制作的“鎜”
第二种是假借字分化出来的形声字,这类字声旁具有表义性。比如本义为\"耕\"义的\"农\"字,后来\"农\"被假借为表示浓厚之意,为\"浓\"字本字。然后由此分化出来的浓、(酉农)、秾、襛,且四字都含有\"浓厚\"之意,四者分别是水厚为浓、酒醇厚为(酉农)、植物稠密为秾、衣服厚重为襛。
第三种是异体俗字的形声字,其声旁可表义。比如古代本来为表示食器的\"豆\",后来粮食中的\"豆\"则是假借字,后来产生的\"痘\"\"荳\"其声旁\"豆\"也便有了意义。
陕西博物馆展出的镂空豆
第四种为区别词性而分化出的字,其声旁具有表义性。如,\"扇\"名词读shàn,动词读shān,后来分化的煽、搧,\"扇\"作为声旁均具有意义。
\"殊\"\"诛\"二字便是声旁表义的典型例证,且后来意义的演变受声旁影响也比较大\"殊\"\"诛\"的声旁\"朱\"最初之意是什么呢?\"朱\"字甲骨文金文字形如下:
甲骨文金文“朱”字
\"朱\"字本义历来都有比较大的争议,主要的观点有四:1.\"朱\"为\"珠\"的本字;2.\"朱\"本意指称树干;3.\"朱\"当为\"株\"的本字;4.\"朱\"指红心树木。
现从\"朱\"之字形及后起之字\"殊\"\"诛\"可知,\"朱\"本为无头之树干、树桩为确。\"朱\"字中间的指事符号即表示砍断树木之意,树木被砍断就成了无头的树干或者树桩,砍断之后方见赤心。后来\"朱\"字被引申指称红色,便加形旁\"木\"构成\"株\"字,表示树桩,\"守株待兔\"之\"株\"即是此义。从\"朱\"字的字形上来说,其本身已经具有了\"断\"义,这就为\"诛\"字从声讨、谴责演变为\"杀死\"之意提供了便利。
\"朱\"字的初始意义是\"殊\"\"诛\"意义变换的根本从以上我们对\"朱\"形义的解释可见,\"朱\"本有断开之义,而由此义又引申为不同、不在一起,而我们常说的殊途同归、特殊、悬殊,也便有了不同、特别之义。
其实,\"朱\"字作为声旁对所构之字的意义影响不限于\"诛\"与\"殊\",这一情况已经被学者们注意,叶昌元先生(参2)也分析了株、侏等字与声旁\"朱\"字的意义关联。\"株\"字本为被树桩,\"守株待兔\"之\"株\"便是,何为树桩?一棵树被砍断即变为树桩。\"侏儒\"之\"侏\"意为身材矮小之人,因出现较晚,《说文解字》并未收录。从这一称谓可见,该说法具有歧视性,很多地方认为\"侏儒\"为不完整的人,即\"半截子\"人。\"株\"\"侏\"的意义均与\"断\"义有着渊源关系。
树桩
那么什么时候\"殊\"的\"杀死\"之意让位给\"诛\"了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其实从古至今\"殊\"字也一直处于与\"诛\"混用的地位,并没有完全让位于\"诛\"字。宋代洪迈《夷坚支甲》卷三载:\"立督里正访捕,不终朝成擒,并坐殊死。\"晚清之时,朱嶟在其奏折《申严例禁以彰国法而除民害折》中说:\"总之,鸦片流毒,妨财害小,殊民害大。\"此两处均用为\"殊\"。而现代汉语中,也可见\"殊\"字用为本义的例子,如\"殊死搏斗\",\"殊死\"便是古代的一种刑罚,为处决斩首刑犯,即后来的诛杀、斩首。但是\"殊\"字在现代汉语中作为本义使用已经非常有限了,明显呈现出让位于\"诛\"的发展趋势。\"殊\"字突显出来的更多的是\"不同\"\"特别\"之意。
1. 孙中运,《浅谈形声字的表义声旁》,大连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2. 叶昌元著,《字理-汉字部件通解》,东方出版社,2008年8月。
教书育人:汉字“鬻”你认识吗?地方方言中经常会用到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导语:
汉字,每一个都是一个故事,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一个汉字——“鬻”。或许你并不熟悉它,但在许多方言中,你可能不经意地使用过它。这并不是一篇关于人生哲理的文章,而是旨在让我们积累一些小知识的机会。现在,让我们揭开“鬻”的神秘面纱,一同深入了解这个汉字的故事。
“鬻”,你认识吗?汉字“鬻”的基本认识。
当我们看到这个汉字“鬻”时,会不会让你联想到另一个字?大多数人可能会像我一样,想到了“粥”,没错,它们确实有联系。这个汉字“鬻”的读音是:“yù”。
这个汉字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半部分是一个“粥”,下半部分是一个“鬲”。而“鬲”这个字有两种读音:lì和gé。在这里,“鬲”作为古代中国用来煮饭的炊具,读作“lì”。
而“粥”字上的两个“弓”形状的部分,像是煮饭时蒸汽升腾的样子,中间的“米”代表食物。通过这种分析,你或许已经猜到了汉字“鬻”的含义。最初,“鬻”就是指“粥”。但后来,它发生了变化,我们继续往下看,了解更多。
汉字分解:方言汉字“鬻锅”,汤溢出来了。
尽管有些人不太了解这个字,也不常用它,但在一些方言中,它可能会经常出现。就拿山东聊城东昌府区的方言来说,如果在做饭时煮汤的时候忘记关火,或者火太大导致汤溢出来,我们会说:“哎呀,‘鬻锅了’,快关火。”
你是否在你的方言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呢?
“鬻”和“粥”的关系:
那么,“鬻”和“粥”究竟有何关联呢?早期,“鬻”实际上是“粥”的本字,而“粥”则是“鬻”的变体字。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在形态和含义上都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个汉字的变化是为了简化而发生的吗?这个问题让我产生了疑虑。我曾翻阅《康熙字典》,但发现其中许多汉字我都认识不足三层。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这些汉字在演变过程中已经发生了本质的改变。
“鬻”,字义发生了变化:
由于后来“粥”这个字越来越常用,逐渐取代了“鬻”的原本含义。在文学中,“鬻”被更多地用作动词,通常表示卖、出售或以买卖为生。例如,“鬻文为生”指的是以写文章或绘画来谋生。还有“卖儿鬻女”,形容古代家庭贫困,不得已而卖掉子女以谋取生计。我们在语文课本上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成语,比如“卖官鬻爵”,用以形容封建社会的腐化,统治阶级以售卖官职来获取财富。
一些人为了个人私利,从事了卖官鬻爵的勾当。
“鬻”和“卖”又有哪些不同?
既然“鬻”和“卖”都含有出售的意思,那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呢?它们实际上存在一些区别。“鬻”更多地带有贬义,通常指为了不正当的利益而采取的行为,例如“鬻狱”或“鬻举”。还有一个成语叫“鬻声钓世”,意味着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来获取良好的声誉和名誉,类似于“沽名钓誉”。总的来说,“鬻”更多地涉及一种不正当的行为,而“卖”则更为中性,用于描述出售各种可见的物品,如水果、车辆、房屋等。
结束语:
好了,朋友们,关于汉字“鬻”的探讨就到这里。如能帮助您对这个汉字有更深入的了解,那就实现了本文的初衷。如果你对汉字或其他相关主题有兴趣,我们将继续分享更多有趣的知识。同时,不要忘记
关注本人录制的《汉字与十二生肖》视频专栏,希望大家积极订阅并参与讨论。通过这个专栏,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以及十二生肖背后的传统故事和象征意义。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每一个汉字都承载着千百年来的智慧和历史。通过学习汉字的来龙去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也能够欣赏到汉字的美丽和精妙之处。
在未来的文章和视频中,我们将继续探讨汉字的故事,探索更多汉字背后的奥秘。无论你是学生、教育工作者,还是对汉字和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任何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汉字之旅,一同探索汉字的魅力,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
读书笔记:《世说新语》刘义庆(三)
【原创】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评分】⭐️ ⭐️ ⭐️ ⭐️
为了您能拥有更好的阅读体验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漫游在云海的鲸鱼
致力于分享富有启发性的读书笔记和影视评论
目录第十三章 幽默1、出则为小草2、晒书3、夷甫无君辈客4、谈者死,文者刑5、尔汝歌6、鼻目须发第十四章 放诞1、刘伶病酒2、人种不可失3、付诸洪乔第十五章 伤逝1、情之所钟2、生孝与死孝3、阮籍丧母4、驴鸣送葬5、人琴俱亡6、情何能已已第十六章 艺术1、兄弟异志2、世情未尽3、渐至佳境4、一丘一壑5、传神写照第十七章 师道1、从师之道2、常自教儿3、儿女:父母的脸面4、车公求教第十三章 幽默1、出则为小草原文谢公始有东山之志,后严命屡臻,势不获已,始就桓公司马。于时人有饷桓公药草,中有远志。公取以问谢:“此药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称?”谢未即答。时郝隆在坐,应声答曰:“此甚易解。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谢甚有愧色。桓公目谢而笑曰:“郝参军此过乃不恶,亦极有会。”——《世说新语·排调》
赏析谢安本人深谙“待价而沽”的奥秘,在不同时间或不同的地点,同一种商品的价格可能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同样,人的行藏出处也要看准时机,要把握住人生的风云际会,乘时而起才能“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谢安年轻时就聪颖过人,朝中巨擘如王导等人都把他视为政治新星,尚未出仕就已好评如潮。成人后短暂为官便马上辞官,给人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感。再加上他清谈时思绪缜密,处事显得沉着冷静,待人又有宽宏雅量,气质风度更有“雅人深致”,无论才智还是胸襟,似乎只有谢安“足以镇安朝野”,逐渐成为士林的共识。可他却回到故乡会稽纵情丘壑,常与王羲之、许询等名士游处,出则泛海游山,入则属文清谈,有时到临安山中,独坐石室,面临深谷,俨然不问世事的孤云野鹤,让所有人都担心他从此谢绝世事。连与他朝夕相处的王羲之,甚至他自己的内兄刘惔,都以为他从此将高卧东山。当时东晋风雨飘摇,朝廷多次征诏他出山,越是征诏他越是一副弃绝人事的样子,他越是弃绝人事人们就越是焦虑,社会上各阶层人士都在感叹:“安石不出,将如苍生何!”意思是说,谢安要是不出来从政,天下百姓可怎么办呵!他差不多被炒成了“民族救星”。
一方面吊足了天下人的胃口,另一方面他弟弟谢万被废为庶人,家族的社会地位受到严重威胁,这时候他才出来“收拾山河”。
文章说他原本有隐居东山的志向,后来朝廷屡次严厉诏命,形势不允许他再潇洒度日,这才开始出任桓温司马。这时有人给桓温送了些草药,其中一味药叫“远志”。桓公拿起来问谢安:“这味药名‘远志’,又名‘小草’,为什么一药而两名呢?”谢安一时答不上来。正巧参军郝隆当时在座,他应声回答说:“这很容易解释。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谢安脸上露出羞愧的神色。桓温瞅瞅谢安微笑说:“这个解释很新奇,也很有趣。”
谢安高卧东山时好像不食人间烟火,在山时“处则为远志”;转眼他就下山做了桓温府上的俗吏,正所谓下山“出则为小草”。“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这在已经出山的谢安听来,无异于人们向他脸上吐唾沫,难怪人家“甚有愧色”。
高卧东山时的谢安,白雪不足以比其洁,山泉不足以比其清,看上去比神仙还要“高远”。岂知这一切都是为了“蓄势待客”,为了更好地向朝廷“喊价”,一旦时机成熟便“形驰魄散”,骨子里是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许郝隆看不惯谢安装清高,才开了这种让谢安哭笑不得的玩笑。
在魏晋名士看来,隐居比出仕更为淡泊高雅,这样我们就能理解,像潘岳这样见了权贵马车便望尘而拜的俗物,为何还要装模作样地说“览止足之分,庶浮云之志”。
2、晒书原文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世说新语·排调》
赏析这一天晒衣服的人不少,估计晒书的人可能更多。衣服多不过表明主人钱多,书籍多则显示主人学问大,因而,炫耀衣服未免俗气,日下晒书则显得很有“品位”。
七月七日这天,看到豪门显宦家家晒书,郝隆也到太阳底下仰面而卧,人们奇怪地问他这是干什么,他随口回应说:“我晒书。”烈日炎炎之下,郝隆晒自己的大肚比阮咸晒自己的破裤更加滑稽,也更有反讽意味。家藏万卷未必就腹藏万卷,书架上有很多书不一定就读过很多书,否则大富翁转眼就会变成大学者。
郝隆“我晒书”三字,是自嘲也是自负——自嘲是说自己家无藏书,自负是说自己腹藏万卷。
郝隆烈日之下坦腹晒书,隐含有饱读诗书的自豪。
3、夷甫无君辈客原文王、刘每不重蔡公。二人尝诣蔡语,良久,乃问蔡曰:“公自言何如夷甫?”答曰:“身不如夷甫。”王刘相目而笑曰:“公何处不如?”答曰:“夷甫无君辈客。”——《世说新语·排调》
赏析在当时士人心目中,玄虚放纵才算旷达,儒学勤俭视为鄙俗。出仕以后无所事事的人前程无量,签署文书办事勤勉的人毫无出息。“居官无官官之事”的刘惔,被晋孝武帝视为理想的驸马人选,表明人们只在乎你清谈时会不会“说”,不太关注你当官后会不会干。会耍嘴皮的清谈名士是大家崇拜的偶像,那些实干家反而是嘲讽的对象。
王、刘与林公共看何骠骑,骠骑看文书不顾之。王谓何曰:“我今故与林公来相看,望卿摆拨常务,应对玄言,那得方低头看此邪?”何曰:“我不看此,卿等何以得存?”诸人以为佳。
何充是位能干务实的官员,成天忙于公务和批示文书。一天王濛和刘惔找何充谈玄,何充却只顾看文书,不想理睬成天清谈的闲人;王濛希望他能“摆拨常务”,抽出时间与他们“应对玄言”。何充不耐烦地对他们说:“我不看这些东西,你们怎么活命?”
这两位名士曾经到蔡谟那里去清谈。三人谈了很长时间,于是他们问蔡谟说:“您自己说说,您与夷甫相比谁优谁劣?”也许有的读者还不知道夷甫是何方神圣,夷甫是西晋太尉王衍的字。王衍是西晋末年政坛重臣,又是当时“壁立千仞”的清谈盟主,以俊雅之容吐玄妙之言,看去俨如超然飘逸的神仙。西晋士人都希望能接近王衍,他被人们尊称为“一世龙门”。可是,他的自私、浮华、虚诞加速了西晋的短命,他自己也因自私和浮华葬送了性命。王濛和刘惔依旧奉王衍为神,在他们看来,王衍与蔡谟恰如天上与人间,这两人根本没有可比性。蔡谟何曾不知道他们是在拿自己开涮,是在变着法儿戏弄自己。蔡谟不动声色地回答他们说:“我不如夷甫。”“身”是当时第一人称的代词,就是今天大家自称的“我”。王、刘相互挤眉弄眼地笑着问道:“您什么地方不如他?”蔡谟此时要是一五一十地说:自己的姿容没有王衍漂亮,自己的清谈没有王衍敏捷,自己的胸怀没有王衍超旷,那就正中了王、刘的圈套,自己当面贬损自己,既被他们戏弄,又被自己作践。王濛和刘惔小看了蔡谟。蔡谟虽然不喜欢像他们那样卖弄,但真要是斗起机锋来,王、刘还不是他的对手。蔡谟冷冷地说:“夷甫座上从来没有你们这种客人。”
文章在“夷甫无君辈客”后戛然而止,机锋峻峭而又回味无穷。听到蔡谟的回答后,王刘是“相目而笑”?还是哭笑不得?此时此刻,该轮到蔡谟抿嘴而笑,也该我们读者哄然大笑……
4、谈者死,文者刑原文魏长齐雅有体量,而才学非所经。初宦当出,虞存嘲之曰:“与卿约法三章:谈者死,文笔者刑,商略抵罪。”魏怡然而笑,无忤于色。——《世说新语·排调》
赏析文章一起笔就交代说:“魏长齐雅有体量,而才学非所经。”“才学”主要是指学问,“经”的意思是“擅长”。这两句是说,魏胸襟宽广度量很大,但读书致学并不是他的强项。初次做官即将上任时,哥们虞存调笑他说:“和老兄约法三章:清谈玄言者处死,舞文弄墨者判刑,品鉴人物者受罚。”原文中的“文笔”指诗文,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文的自觉”,作家们不仅对自身有很强的身份意识,也对作品体裁有比较精细的划分,他们把有韵的作品称为“文”,无韵的作品称为“笔”。此处“文笔”做动词用。“商略”就是品评或鉴赏。清谈、鉴赏、作文三项,是一个名士的必修功课,而这三项魏都一无所长,所以虞存调侃他说:谁要是在魏兄面前谈玄就宰了他,谁要是在魏兄面前写作就抓起来,谁要是在魏兄面前鉴赏就重罚。骂人切忌骂人痛处,兄弟之间如此挖苦未免刻薄。我们以为魏会和虞存翻脸,没想到他竟然还愉快地笑笑,没有半点被羞辱的样子——这位老兄真“雅有体量”!
魏晋名士特别欣赏俊逸的容止,但要求以英俊的外表和洒脱的举止,来表现敏捷的才情和卓越的智慧,如像嵇康那样才貌出群的名士才是众人仰慕的“男神”。有貌而无才,或有才而无学,都可能被人们瞧不起,难怪王导不喜欢那位徒有其表的二儿子了,因为这位公子哥“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5、尔汝歌原文晋武帝问孙皓:“闻南人好作《尔汝歌》,颇能为不?”皓正饮酒,因举觞劝帝而言曰:“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帝悔之。——《世说新语·排调》
赏析做了亡虏之后,他在晋武帝面前那不卑不亢的态度,他那敏捷机智的言谈应对,特别是他那让人忍俊不禁的幽默,差不多使我忘记了他先前深重的罪孽。他的本性并不是他表现的那么残忍,是绝对的权力让他绝顶的荒淫。以他的幽默才能,要是不做一千多年前吴国的国君,生当今日肯定是大红大紫的笑星。
战场上孙皓是亡君,舌战中司马炎却是败将。司马炎几次想羞辱孙皓,最后次次都是自取其辱。
有一次晋武帝问孙皓:“听说你们南方人喜欢作《尔汝歌》,你能为我们唱唱这种歌吗?”孙皓当时正在饮酒,马上站起来唱《尔汝歌》向晋武帝劝酒:“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惹得亡虏如此调笑他,晋武帝后悔不迭。
《尔汝歌》是魏晋间流行于南方的民歌。“尔”“汝”为古代尊对卑或长对幼的称呼,平辈间称“尔”“汝”则表示亲昵。司马炎本想叫孙皓起来献丑,没料到孙皓竟然真的起而作歌,一口一个“汝”字,让亡虏与自己平起平坐,原本想借此来嘲弄孙皓,最后反而被孙皓所嘲弄。拿孙皓对君无礼治罪吧,《尔汝歌》本来就“尔”“汝”相称;指责他不该在这种场合唱歌吧,人家是奉命而唱——晋武帝只好暗自叫苦了。
6、鼻目须发原文康僧渊目深而鼻高,王丞相每调之。僧渊曰:“鼻者面之山,目者面之渊。山不高则不灵,渊不深则不清。”——《世说新语·排调》
赏析在相貌审美这一点上,估计康僧渊是“有苦无处诉”,因为身边没有人以“高鼻深目”为美,所以他只好从另一角度为自己的高鼻子和深眼睛“辩护”:“鼻者面之山,目者面之渊。山不高则不灵,渊不深则不清。”他说鼻子是脸上的山岳,眼睛是脸上的深潭。山不高就没有神灵,渊不深就不会清澈。时人都认为这是“名答”,也就是为自己鼻子眼睛的一次著名辩护。这次“名答”尽管十分机智,而且也很有“笑点”,但他是从哲学而非审美着眼,没有解释高鼻深目何以美,只是强调鼻高才有“神”,眼深才能“清”。
第十四章 放诞汉末随着帝国大厦的倒塌,它的意识形态也开始崩溃,周孔从膜拜的偶像变为嘲讽的对象,此时“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谈者以虚薄为辩,而贱名检;行身者以放浊为通,而狭节信”(干宝《晋纪·总论》)。经过几百年的压抑和束缚之后,士人纷纷喊出了“礼岂为我辈设哉也”“非汤武而薄周孔”!起初,放诞既是对礼教反叛,如阮籍送嫂、刘伶病酒、阮咸与婢私通,也是对官方“以孝治天下”的挑战,如守丧饮酒吃肉,这些放荡的言行中有某种严肃的内涵。当“越名教而任自然”变为名教与自然合一之后,名士们裸体荒放“行同禽兽”,只是群体的纵欲狂欢,是一种表现个性的“行为艺术”。他们在否定礼教的同时也否定了“人”本身,与其说是坦露生命的真性,还不如说是暴露了自身的兽性。
旧的道德律令失去权威,而新的道德权威尚未建立,此时士人们言行的放纵荒诞,是由于不知道要干什么,于是便什么都干。
1、刘伶病酒原文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世说新语·任诞》
赏析矛盾的起因是刘伶酒瘾发作,口渴得非常厉害,于是求妻子要酒解渴——别人解渴是用水,他解渴是用酒。刘夫人一听丈夫要酒喝,气就不打一处来,一怒之下把酒全倒光,把酒器都毁掉,泪流满面地央求他说:“夫君饮酒实在太多了,你把自己的身体糟蹋成了这个样子,这不是养生长寿之道,非得把酒戒了不可!”
一个急需酒来解渴,一个气急把酒全都倒光,原以为刘伶这个酒鬼会大打出手,眼看矛盾就要激化之时,谁会料到突然峰回路转,刘伶似乎转眼便浪子回头,他十分热切地附和着妻子说:“你说得太好了!我也正想把酒断了,只怕我管不住自己,还得在鬼神面前发个重誓,求神灵保佑我把酒戒掉,娘子现在快去置办祭神的酒肉!”刘夫人觉得今天的太阳从西边出来,高兴地满口应承说:“敬遵君命!”
这下该刘夫人忙乎了,她连忙把酒和酒器供奉在神像前,请刘伶对神像发誓。刘伶一脸肃穆地跪下来祈祷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命,一饮一斛,五斗去病。妇人之言,慎不可听!”祈祷之后立即大碗灌酒,大口吃肉,刘夫人还没有回过神来,刘伶已是烂醉如泥了。剧情的高潮也即剧情的结尾,紧张、意外、爆笑……读者心情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
竹林七贤中人要么是大诗人,如阮籍;要么是大思想家,如嵇康、向秀;要么是大官僚,如山涛、王戎;要么是著名音乐家,如阮咸,独独刘伶是个著名的酒鬼。那么,阮籍为什么没有对他翻白眼?嵇康为什么没有给他写绝交书?
《世说新语》称“刘伶著《酒德颂》,意气所寄”,《酒德颂》寄托了他一生的志趣,也表现了他的人生智慧。我们来看看这篇奇文。文章一起笔就说:“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以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在这位“大人先生”眼中,开天辟地的宇宙创始至今不过是一朝,万年历史不过是一瞬,他以日月为自己的门窗,以大地为自己的庭院,居无定所,行无踪迹,以天为幕帐,以地为卧席,为人适性纵意。因此,这位先生“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停下便举起酒杯,走路也要提着酒壶,除了“唯酒是务”以外,其他一概不知一概不问。
刘伶那个时代,名教与自然激烈对抗,嵇康因此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生理想,而真正能实现这一人生理想的便是刘伶。“贵介公子”和“搢绅处士”,听到“大人先生”的“风声”后,个个都对他“怒目切齿”,向他“陈说礼法”大义。正当这伙人说得起劲的时候,大人先生捧起酒罐,枕着酒槽,进入醉乡——“无思无虑,其乐陶陶”“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酒醒后,听不到雷霆的巨响,看不清泰山的轮廓,感觉不到寒暑的变化,更没有世俗的贪欲……古今《酒德颂》的评论中,要数金圣叹的评点最到位,他说从来只说刘伶酣醉,又哪知他的得意是在醒时呢?文中“天地一朝”是说未饮以前,“静听不闻”是写既醒以后。
酒使刘伶回归生命的真性,使他没有“利欲之感情”。竹林七贤中,阮籍终生尚在“歧路”,嵇康性格失之“峻切”,山、王二人又略嫌世故,向秀处世偏于软弱,唯有刘伶一生才“暂近自然”……
2、人种不可失原文阮仲容先幸姑家鲜卑婢。及居母丧,姑当远移,初云当留婢,既发,定将去。仲容借客驴著重服自追之,累骑而返,曰:“人种不可失!”即遥集之母也。——《世说新语·任诞》
赏析阮咸早就和姑妈的鲜卑侍女暗通款曲。阮咸为母亲守丧期间,他姑妈将要离开阮家搬到外地。姑妈知道侄子与自己的侍女有染,起初答应把这个侍女留下来,等到出发前又突然改变了主意,让这个侍女和自己一起走。阮咸发现有变后,侍女随姑妈已经远去。当时家中正好有客来访,他立即借了客人的毛驴,还来不及脱掉孝服,心急火燎地朝姑妈离开的方向追去。追上后好不容易说动了姑妈,把她的侍女留了下来。一时找不到马和马车,他只得与侍女同骑毛驴回来。对于像阮咸这样的名士来说,他这样做显然有违常情,朋友们问他为什么放不下一个婢女,他毫不隐讳地说:“人种不可失。”这个婢女就是阮遥集的生母。
与婢女同乘一头驴子回家,是“大摇大摆”地宣布两人的私情;声称“人种不可失”,更是不打自招地承认婢女已经怀孕。
他爱“小颈秀项”的鲜卑侍女,从来不羞羞答答遮遮掩掩,他根本不顾及自己的身份,也不在乎自己的社会名声,“恩爱”地与她同骑一头驴,高调地宣布她已经怀孕,还急切地借驴去追逐她,表现了一个男人的率真、挚爱和担当。
3、付诸洪乔原文殷洪乔作豫章郡,临去,都下人因附百许函书。既至石头,悉掷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世说新语·任诞》
赏析殷洪乔就任豫章太守,临走时京都人托他捎带一百多封信。等来到离京城不远的石头城,他便把这些信一股脑儿全扔到江中,还煞有介事地祷告说:“信呵,信呵,要沉的尽管沉下去,要浮的尽管浮起来,反正我殷洪乔不能做邮递员!”京城里托他捎信的那些熟人,要是看到这一幕肯定肺都气炸了。
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殷洪乔真不是东西!如果觉得捎带一百多封信是个负担,一开始就不要答应人家;既然已经答应了人家,而且已经带它们上路,就应该把这些信安全地交到收信人的手上。受人之托一诺千金,像他这样与轻诺轻弃的小人何异?
接下来的反应是:这殷洪乔真有点滑稽!看到他将别人托付的信“悉掷水中”,你肯定想冲上前去揍他一顿!等读到他最后几句郑重其事的祈祷词,你又肯定会忍俊不禁。要是想把别人托付的信安全送达,就不能将它们“悉掷水中”;既然把它们“悉掷水中”,又何必为它们祈求保佑?既然祈求神灵保佑,为何又说“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沉者自沉,浮者自浮”又哪用得着祈祷?既然“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干吗又把别人托付的信带出京城?“
殷洪乔那一本正经“祝曰”的肢体语言,与他那“沉者自沉,浮者自浮”完全胡闹式的祝词,特别是“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的内心独白,二者形成巨大的反差,因而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如果只有偷偷地将信“悉掷水中”的行为,殷洪乔就只是现实生活中的小丑;有了最后这几句滑稽的“祝”词,他马上就升华为艺术中的“小丑”——虽然不能给受托人带去书信,但能给无数读者带来快乐。
尘世难逢开口笑”,殷洪乔便是逗我们开怀大笑的笑星,他帮人们驱走了许多人世的无聊与沉闷。
成语“付诸洪乔”就是来于这篇小品,意思是捎的信没有带到,它的引申义是“所托非人”。
第十五章 伤逝如果说“未知生,焉知死”,是孔子在消极地回避死亡,那么“朝闻道,夕死可矣”,则是他在“积极”地藐视死亡。
到了魏晋,阮籍公开奚落礼法“鸿儒”,嵇康更指责“六经务于理伪”。在名士们看来,问题不是一生能否“闻道”,而是儒家之道不值得一闻,更不值得为了“闻道”而丧命。生命是“从生身命根中带来”,所以王羲之沉痛地喊出了“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并毫不客气地斥责庄子说:“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魏晋名士们死亡的“边缘体验”异常敏锐,伤逝悼亡也异常撕心裂肺
1、情之所钟原文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世说新语·伤逝》
赏析魏晋间的大名士王戎有两个儿子,长子王绥(字万子),次子王兴。王绥被誉为“有大成之风”,具备能成大器的才能气质,一直深得王戎的喜爱。王兴为庶出,不知什么原因为王戎“所不齿”。可惜命运捉弄人,王绥“有美誉而太肥”,十九岁就撒手人寰。王戎对王绥最为看重,王绥之死对王戎的打击自然最为沉重,“悲不自胜”是说悲哀得不能自制。山涛之子山简去探望他,见王戎痛苦得近于精神崩溃,便找个理由安慰他说:“小孩是怀抱中的东西,何至于悲伤到这般地步!”山简这番苍白无力的劝告哪能安慰王戎?他难以接受山简的这种“洒脱”:“圣人道合自然,超越了人间情怀,最下等人又不懂人间情怀,人际深情全在我辈身上体现出来。”最后本想劝说王戎的山简,反而被王戎的话说服了,转而和王戎一起恸哭起来。
卓识表现在他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对事件发展的料事如神,所以能避开一个又一个政治险境,成为西晋政坛上的不倒翁;还表现在他有识人之明,任何人的优劣与心机都逃不过他的法眼,当然还表现在他处世的“谲诈多端”,他的同辈都觉得王戎深不可测。深情表现在王戎对亲人、朋友的真情真性上,丧子他“悲不自胜”,丧母他“鸡骨支床”,朋友之丧同样让他悲痛欲绝。
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是王戎的理性认知,也是他的人生体验,而“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则涉及当时的玄学背景,事关当时清谈家争论的热门话题。何晏持“圣人无情”之说,《老子》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圣人无情就是从圣人法天中推衍出来的,此处的“天”就是“自然”。圣人与天合其德,与道同其体,所以动静与天地同流,而没有主观的喜怒哀乐好恶取舍,这就在逻辑上推出了圣人无情。另外,玄学家们关于“有无”之争,最后也走向了“圣人体无”的结论,圣人既然以无为体以有为用,他们个人只有无情无绪无取无舍,对人才能没有偏心,处事才能行无为之政。
古代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悼子诗,如孟郊的《悼幼子》:“负我十年恩,欠尔千行泪。洒之北原上,不待秋风至。”黄庭坚悼友人小孩的《忆邢惇夫》:“眼看白璧埋黄壤,何况人间父子情!”比起这些诗歌来,王戎悼子的名言不仅具有人伦的至情,也富于玄学哲理的深度,另外,还有点士人的优越感,更有点对底层人的偏见。
2、生孝与死孝原文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世说新语·德行》
赏析王戎当年是竹林七贤之一,从其“任率不修威仪”来看,阮籍“礼岂为我辈设哉也”的生活态度,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理论号召,无疑会对他影响很深。当王戎与和峤同时遇上父母大丧时,他们两人为人与性格上的差异便表现得特别显眼。
和峤守丧虽然礼数周全,但他的精神元气未见损伤;王戎看上去不守礼法,但悲哀完全摧残了他的身体,现在瘦得只剩皮包骨头。臣以为和峤尽孝而不伤身,王戎却是以命来尽孝。陛下大可不必为和峤焦虑,倒是应当为王戎的身体担忧。
王戎守母丧的情形和同为竹林七贤中人的阮籍十分相像,《世说新语·任诞》载,阮籍是一个大孝子,但母丧期间照样“在晋文王坐进酒肉”。阮籍、王戎他们只是反感名教虚伪的礼节,看重的是人间的至情。
3、阮籍丧母原文阮籍遭母丧,在晋文王坐,进酒肉。司隶何曾亦在坐,曰:“明公方以孝治天下,而阮籍以重丧,显于公坐饮酒食肉,宜流之海外,以正风教。”文王曰:“嗣宗毁顿如此,君不能共忧之,何谓?且有疾而饮酒食肉,固丧礼也。”籍饮啖不辍,神色自若。——《世说新语·任诞》
赏析礼本是人们行为的一套规范,用来束缚人们粗野的举动,抑制人们狂暴的动物本能,使人远离动物性而越来越文明。可当礼日渐程式化以后,不管你是真心还是假意,守礼就得机械地走完规定的流程,这时候,礼已不再是情感的表露而是情感的桎梏。
丧母后,阮籍外表虽放纵任性不拘礼法,内心却因哀伤太过而昏厥良久。有一次阮籍与晋文王司马昭等一起进餐,那时还正是为母居丧期间,而他饮酒吃肉百无禁忌。
看到阮籍居丧期间还是这般吃相,便当面向晋文王进言说:“明公正以孝道治理天下,而阮籍重丧之时还胆敢公然在您席上饮酒吃肉,应该把他这种人流放海外,以整饬端正天下的风俗教化。”没想到司马昭对他的谗言大不为然:“阮嗣宗因居丧过于哀痛,现在已消瘦体弱得不成样子,你不能同我一起为他担忧,竟然还说出这等话来!况且居丧期间如患有重病,饮酒吃肉本来也符合丧礼。”阮籍不停地饮酒吃肉,神色镇定自若,好像没有听到他们两人对话一样。司马昭说的倒是实话,别看阮籍居丧时期照样饮酒吃肉,母亲逝世的确哀彻心骨。
4、驴鸣送葬原文孙子荆以有才少所推服,唯雅敬王武子。武子丧时,名士无不至者。子荆后来,临尸恸哭,宾客莫不垂涕。哭毕,向灵床曰:“卿常好我作驴鸣,今我为卿作。”体似真声,宾客皆笑。孙举头曰:“使君辈存,令此人死!”——《世说新语·伤逝》
赏析没料到“勇力绝人”的王济四十多岁就离开了人世,知己英年早逝自然让孙楚异常悲伤。王济出葬那天名士都来了,孙楚一到就在好友遗体前号啕大哭,送葬的宾客个个都伤心落泪。哭完之后,他又对王济的灵床说:“王兄活着的时候常喜欢听我学驴子的叫声,今天我再学一回驴叫给你听听。”于是引喉学起了驴鸣,居然像真驴子的叫声一样,逗得宾客全都破涕为笑。这一下把孙楚给惹火了,他抬头对周围的人骂道:“竟然让你们这些不该活的全活着,让他这个不该死的死了!”
在很多文人看来,有点怪癖才有魅力。袁宏道认为没有癖好的人,不是语言无味便是面目可憎。张岱在《陶庵梦忆》中也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魏晋名士中大多有癖好,有的喜欢锻铁,有的喜欢种竹,有的喜欢养鹤……他们的举止不像后世士人那样中规中矩,言谈也不像后世士人无盐无味。今天,我们没有“不良嗜好”,没有“出格行为”,但也没有什么魅力,没有什么情趣。很多魏晋士人坦荡真率又个性鲜明,他们大都有情有义有才有趣,难怪日本近代诗人大沼枕山说:“一种风流吾最爱,六朝人物晚唐诗。”
5、人琴俱亡原文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世说新语·伤逝》
赏析哪知天妒英才,王徽之、献之同时病重,偏偏弟弟先兄长亡故。敏感的徽之问身边的人说:“怎么完全听不到子敬的消息?看来弟弟肯定已经死了!”说话时不露一丝悲伤,马上便要一辆车子奔丧,到弟弟宅后又没有一声哭泣。行文至此,让我们读者好不纳闷:他明明知道弟弟已经死亡,怎么既不哭泣也不悲伤?到底是因为铁石心肠,还是因病重而对死亡已经麻木,抑或是徽之别有隐情?
作者将我们晾在狐疑之中,突然掉转笔头补叙死者的个人爱好:“子敬素好琴。”献之平素喜欢弹琴与吊丧有什么关系呢?这句看似可有可无的闲笔,却是文章不可或缺的铺垫。由于亡弟“素好琴”,徽之“便径入坐灵床上”,他径直进入灵堂坐到他灵床上,拿过献之常用的那把琴来弹。我们正以为兄长会弹一曲哀乐为弟弟送行,这次作者又打破了我们的期待:琴弦已经无法调弦,徽之把琴扔到地上说:“子敬呵,子敬,人与琴都毁了!”话刚一落地,徽之因极度悲痛马上昏厥了很长时间,一个月以后他也随弟弟而去了。最后两句像一曲音乐的尾声,读完全文后仍余音袅袅。
这篇小品第一段平平道来,为下面的高峰蓄势,所以在审美效果上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下一段写睹物思人,徽之的悲痛之情突然爆发,酷似“银瓶乍破水浆迸”,“子敬,子敬,人琴俱亡!”这种撕心裂肺的呼天抢地,给人极强的艺术震撼力。写法不断通过跌宕掀起波澜,文字虽短却力透纸背。
王献之既是大书法家,同时还是诗人、音乐家和画家。他的书法和他父亲一样,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形成雄秀惊人而又典雅秀润的独特风格,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后人分别以“飘若游云,矫若惊龙”和“丹穴凰翔,飞舞风流”,来评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风,他们父子书法是那样婀娜多姿,那样潇洒飘逸,那样丰神绝代,是魏晋风度在艺术上的典型代表。
6、情何能已已原文庾文康亡,何扬州临葬云:“埋玉树著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世说新语·伤逝》
赏析它不过是东晋名士在挚友下葬时发出的一声悲叹,倾诉的两句哀惋。但由于它语短情长,也由于它比喻新颖,所以千百年来它打动了无数读者,更吸引了无数墨客骚人,如今才士或美人下葬都称为“埋玉”,它在诗词中更是常用典故,如杭州苏小小墓亭上的对联:“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又如黄庭坚《忆邢惇夫》的诗句:“眼看白璧埋黄壤,何况人间父子情。”
史称何充禀性正直刚烈,风韵深沉儒雅,以文章德行见称于世,年轻时候就深得老臣们的器重。庾亮和王导一起极力向皇帝举荐说,“何充器局方概,有万夫之望”,并且说在“臣死之日”,切盼能让何充主持朝政。一方面庾亮对何充有知遇之恩,一方面何充认同庾亮是国家的丰年美玉,难怪在庾亮临葬目睹遗容的时候,他不禁喟然长叹“埋玉树著土中”了。“埋玉树著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这两句话之所以让人痛彻肺腑,是因为它超越了某时某地某人的局限,而说出了人们痛悼志士离世的共同心声,尤其说出了魏晋士人悼亡伤逝的共同感受。
【我的书评】有次明星张震到我们学校宣传电影《雪暴》,当时见到他真人的第一眼后我就禁不住慨叹:有些人真的生来就是风景,那一刻就只有他一人在人群中耀眼夺目,周围的我们都是凡人。
【原文】魏晋士人群体的觉醒,使他们对内发现了自我,对外发现了自然,所以他们对美容和美景的感受都格外细腻敏锐。“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自然界的美景让他们陶醉,人世间的“玉人”更叫他们动心。山涛称叹嵇康“傀俄若玉山”,是那样高耸润洁;人们形容夏侯玄“朗朗如日月”,是那样光明磊落;赞美裴楷是“玉人”“粗头乱服皆好”;王敦称赞王衍“处众人中”“似珠玉在瓦石间”;有人到王太尉家参加名士集会,感叹“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王长史为中书郎,敬和遥望叹曰:‘此不复似世中人’”“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这些珠玉般的美好姿容,游云惊龙似的飘逸神采,“从容于廊庙”的典雅风度,都是人世间最美丽的风景。
【我的书评】很多人日子都过得很苦闷,好像无聊才是日子的全部,生命的底色就是灰暗。我不太明白,我短暂急促的一生,我每分每秒都在急剧流逝的生命,为什么不能快乐,古人思秉烛夜游,尚觉及时行乐,为何现代人在物质文明极其发达的今天,精神状态竟如此衰败?
“小时候也是同一个我,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看蚂蚁搬家,等石头开花,小时候不期待结果,小时候哭笑都不打折。”在马德《允许自己虚度时光》里看到这段话颇有感触。
【原文】人消亡,美人尘土,英才早逝,志士长冥,固然令人悲痛惋惜,但生死之哀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转瞬即逝的青春,更加执着不可能再来的生命,更加痴情于难以长驻的美景,“马儿啊,你慢些走呀慢些走,我要把这迷人的景色看个够”……
第十六章 艺术没有礼教的压抑摧残,魏晋人的心智得到了健全的发展,在各领域都爆发出耀眼的天才,如哲学家王弼、何晏、嵇康,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画家戴安道、顾恺之,“笛圣”桓子野,更不用说作家诗人“三曹”、嵇阮、潘陆、陶渊明了。
艺术领域要数书、画成就最高,也要数书、画最能表现魏晋人敏感的心灵、超旷的个性、潇洒的襟怀和飘逸的神韵。
1、兄弟异志原文戴安道既厉操东山,而其兄欲建式遏之功。谢太傅曰:“卿兄弟志业,何其太殊?”戴曰:“下官不堪其忧,家弟不改其乐。”——《世说新语·栖逸
赏析这让我想起了唐代大诗人李白,安史大乱爆发后他在庐山旅游,不久接受居心叵测的永王李璘征诏,一入永王幕府便吹起了牛皮:“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诗的后两句是说:只要起用我这个当世谢安,我李白在谈笑之间就能把天下搞定!话音刚落,永王和李白就被朝廷搞定了:永王被杀,李白坐牢。虽然李白自许“怀经济之才”,但国家要是真的交给了他管理,结果肯定不像他的诗歌那么美妙。李白一直误将写诗的天才当成治国的干才,弄得他自己老是喟叹“怀才不遇”,至今从李白那些伟大的诗篇中,你还能感受到他老人家一脸愤慨,满腹牢骚。
魏晋士人以处为高,以出为劣,至少在口头上都把隐逸看得非常高尚。不过,戴逵隐逸不仕并不是追逐虚名,而是他认识自我以后理性的人生选择。他说人应该“拟之然后动,议之然后言”,遇事要先“辩其趣舍之极,求其用心之本”。也就是说一个人先要了解自己的本性,然后才能尽自己的本分。戴逵知道自己爱干什么,想要什么,能干什么。
个人欲望是自己定力的死敌,欲望驱使我们随波逐流——大家爱钱就跟着大家去捞钱,大家爱官就随着大家钻营官,最后在蝇营狗苟中失去了自我,在庸庸碌碌中消磨了自己一生。
他们兄弟二人的出处进退有天壤之别,谢安对此也十分纳闷,有一次特地问戴逯说:“你们兄弟的志向为什么如此不同?”戴逯一五一十告诉上司:“下官不能忍受隐居的愁苦,家弟不想改变隐居的乐趣。”“不堪其忧”“不改其乐”借用《论语》的“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暗以颜回来比喻戴逵,迂回曲折地称赞弟弟能像颜回那样安贫乐道。
仕与隐原无高下雅俗之分,应根据自己的主客观条件做出选择。出仕就要承担社会责任,归隐就应保护社会良知。因此,隐逸必须耐住寂寞,出仕用不着羞羞答答,二者都能成就美好的人生——出来当官固然可以惊天动地,潜心专业同样可以千古垂名。
2、世情未尽原文戴安道中年画行像甚精妙。庾道季看之,语戴云:“神明太俗,由卿世情未尽。”戴云:“唯务光当免卿此语耳。”——《世说新语·巧艺》
赏析魏晋艺坛上,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书法臻圣,戴逵、顾恺之二人绘画称神,他们的书画是“魏晋风度”的生动体现。
宗教是心无所归者的皈依,是苦难生灵的哀叹,是无情世界的情感。作为一种宗教艺术的佛像,是人世现实在绘画中的折光,也是画家情怀和个性在画像中的表现。人们把自己的企盼、愿望、理想都寄托在它身上,佛像容光是人类心境或正面或颠倒的折射。有时候人的精神越单调贫乏,佛像越显得丰富饱满;有时候现实越悲惨残酷,佛像越发慈悲安详。当战乱杀戮导致“白骨蔽于野,千里无鸡鸣”时,当生活在“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的恐惧战栗中时,人们对自己的现世生活彻底绝望,便把美好的理想都寄托于天国佛像,此时佛像神情与人类心境就是颠倒的;而当人世不再是“泪之谷”的时候,当社会重新燃起希望之光的时候,佛教画常用绚丽的色彩和圆润的线条,表现欢快的生活场景与温馨的精神氛围,佛像更接近于人自身的形象,显得妩媚、亲切、和善、幸福、仁慈……此刻佛像的微笑就是人们内心喜悦的对象化。这在古今中外都无例外,如欧洲文艺复兴时的圣母像,其实就是表现那时男性画家的心理和生理欲求,描绘的是他们心目中理想的女性“范儿”——丰满、华贵、聪慧乃至性感。
佛像神情与画家精神息息相关,庾道季品画的思路并没有错,只错在他品画的价值标准上。他认为佛像仪容不能显露出人性,稍露人的欲望悲欢就“神明太俗”,所以佛像画家应该戒断“世情”。戴安道则认为庾道季的说法未免可笑,世上任何人都难戒断“世情”,再说,这既不可能也无必要。且不论务光传说的真假,即使他确实戒断了“世情”,可断绝了世情又哪有描绘佛像的激情?将人世一切都看成与己无关的人,怎么可能虔诚礼佛“普度众生”?即使他勉强去描绘佛像,他画笔下的佛像又怎会显出“神明”?
《世说新语》中的庾道季一直自我感觉良好,对人的评价一向比较刻薄,不知他本人是否戒绝了“世情”。戴安道并不否认自己“世情未尽”,假如毫无人际的温情,他笔下的佛像又哪来“风趣”与“神韵”?
3、渐至佳境原文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世说新语·排调》
赏析顾恺之(字长康)有才也有趣。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才绝画绝让人钦敬,痴绝则让人亲近。他曾做过桓温司马大参军,桓温常常对人说:“恺之体中痴黠各半,合而论之,正得平耳。”他身上痴气和狡黠各占一半,综合起来痴与黠正好拉平。痴气惹得大家都喜欢捉弄他。任散骑常侍时,他与谢瞻的官署毗连,二人夜晚月下久坐吟咏,谢瞻每次都含含糊糊地称赞他,顾听到了赞赏更加起劲,啸咏到夜深还不知疲倦。谢瞻熬不住了就暗暗找人代替自己陪他,顾恺之竟然从没察觉出来,照样自我吟咏陶醉到天亮。
顾恺之甚至还迷信一些小法术,认为只要诚心就会灵验。一次桓玄拿一片柳叶骗他说:“这是蝉隐身的叶子,用它可以自隐其身,我们可以看到别人,别人看不到自己。”顾恺之还信以为真了,常用这片柳叶自蔽,桓玄就在他身旁便溺,他更深信桓玄看不见他,把这片柳叶看得更加珍贵。
“没有”痴绝就难有他的才绝和画绝,“痴”让他超脱了世俗的你争我斗,让他专心于艺术和文学创作。“只有”痴绝也不会有他的才绝和画绝,全无灵气再痴再苦也弄不出画绝来,最多是一个熟练的画匠。通常情况下,“痴”者不“黠”,“黠”者不“痴”,而“痴”和“黠”集于顾恺之一身,成就了他画坛圣手的地位。
大多数人吃甘蔗总找最甜的那几节,顾恺之每次吃甘蔗却从梢子吃起。人们问个中缘由,他说这样吃能“渐至佳境”。从最甜的那节吃起会越吃越淡,从梢子吃起则越吃越甜,前者是享受在前,后者是吃苦在先,这种甘蔗吃法上的差异,自然而然让人想起人生观的不同。
前人为“先苦后甜”写了很多格言,什么“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什么“吃尽苦中苦,做到人上人”,还有圣人的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说实话,我对这类格言本能地反感,这种生活态度过于功利,它把漫长的人生当作一次赛跑,只看重最后那一瞬间的结果,完全忽视了生命的过程。假如整个人的一生都是苦海,即使最后几天再甜也得不偿失,更何况,假如学习过程极其痛苦,就不会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假如没有兴趣和动力,便即“吃尽苦中苦”,恐怕也难“做到人上人”——只有觉得读书有味的人,最后才会成为“学霸”;只有在过程中尝到乐趣的人,他的人生才会“渐至佳境”。
顾恺之吃甘蔗的方法,显露了他对生活的热爱,“渐至佳境”是他对生命的审美。苏东坡认为人生应当绚烂至极而归于平淡,顾恺之觉得生命应当从平淡而走向绚烂,这两种态度都充满了诗意——前者“朝霞似锦”,后者“晚霞满天”。
4、一丘一壑原文顾长康画谢幼舆在岩石里。人问其所以,顾曰:“谢云:‘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此子宜置丘壑中。”——《世说新语·巧艺》
赏析晋明帝有一次问他说:“人们常拿你与庾亮做比较,你认为自己比得上庾亮吗?”谢鲲老实不客气地回答说:“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用现在的白话来说就是:穿上端庄华贵的朝服,运筹帷幄于庙堂之上,成为百官效法的典范,我不如庾亮;退隐山林不为俗累,纵意丘壑潇洒出尘,庾亮可比我差远了。
谢鲲的自评得到了世人的认可,顾恺之将他置于丘壑之中,无疑受到谢鲲这则答语的影响,也有他自己对谢鲲的深刻体认。把谢鲲这种闲散名士置于丘壑之中,丘壑与名士才相互辉映——丘壑使名士更为拔俗,名士使丘壑更有灵性。
5、传神写照原文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世说新语·巧艺》
赏析顾恺之画人物肖像,有时画成后数年不点上眼睛的瞳仁。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顾恺之解释说:就表现人物精神气质的微妙来说,四肢美丑本来无关紧要,逼真地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全在这瞳仁中。
现代人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而通过眼睛便可看见人的心灵,如两眼无光就意味着无精打采,目光炯炯定然神采焕发。两眼甚至能见出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如目光昏暗可能隐指心地阴暗,目光清澈则表明纯洁坦荡。更不用说眼睛对于人的审美价值,从《诗经》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到唐诗的“一双瞳人剪秋水”,再到宋词的“水盼兰情,总平生希见”,中国古典诗词中描写眼睛的诗词数不胜数。形容坏人和丑人也先丑化他的眼睛,如“目光如豆”“金鱼眼”“只眼斜视”“眼睛贼溜溜地转”。作家还把自己诗歌和文章中最出彩的字句,称为“诗眼”或“文眼”,“诗眼”和“文眼”是千锤百炼的结晶,“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诗人的甘苦之言。
不重要的“四体”易画,极关键的“目睛”难成,所以画成数年之后还没有点睛,就像诗中的“诗眼”片言居要一样,“目睛”才能给肖像“传神写照”。顾恺之认为画作的成败在于能否“传神”,“传神”既是绘画的最高境界,也是绘画的高难度技巧,连对画艺外行的王安石也说“丹青难写是精神”。“神”虚无缥缈难以捉摸,所以只能“以形写神”。对人来说眼睛是最能传“神”的“形”,假如眼睛留下败笔,全画就成了废品。越吃紧的地方越不敢轻易着笔,难怪他比“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还要慎重。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南朝梁代画家“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二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皆在”。这便是成语“画龙点睛”的由来,可见,“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的影响多么深远,张僧繇只是把顾恺之观点神化了而已。
第十七章 师道1、从师之道原文太傅东海王镇许昌,以王安期为记室参军,雅相知重。敕世子毗曰:“夫学之所益者浅,体之所安者深。闲习礼度,不如式瞻仪形;讽味遗言,不如亲承音旨。王参军人伦之表,汝其师之。”或曰:“王、赵、邓三参军,人伦之表,汝其师之。”谓安期、邓伯道、赵穆也。袁宏作《名士传》,直云王参军。或云赵家先犹有此本。——《世说新语·赏誉》
赏析在韩愈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之外,教师的职能还应该包括“熏陶”。前者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后者则要求教师应富于人格魅力。老师在课堂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考试结束后可能被扔到了一边;老师课内外优雅的举止和幽默的谈吐,可能让我们终生难忘,毕业几十年后同学聚会还能重复老师当年的口头禅,还能模仿老师说话的语音腔调;老师应世观物的态度让我们受益无穷,老师磊落坦荡的襟怀让我们受到无形的感化,老师无私无畏的精神更是我们人生的标杆。
授业和解惑多是学业上的点拨,为人处世则须人格上的熏陶,点拨只凭言传,熏陶依赖身教,所以古代把“从师”说成“从游”,把跟着老师学习叫“追随杖履”。古人的学习既指“致知”也指“修身”,他们强调“知行合一”。这对教师的要求特别高,“先生”在道德和学识上都必须是人伦师表,学生在“从游”的过程中,先生身教的影响可能超过了言教的传授。中国古代书院的主讲,都是当世的博学鸿儒和道德楷模。在书院里连续几年教学活动中,他们与学生一起切磋学业,更与学生一道砥砺气节,在这种氛围中培养的人才,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同时也是人格上的“君子”。
现在学生选择导师,更多的是看导师的社会名气,较少关注导师的学术实力,更多的看导师有多大的行政权力,较少关注导师的为人兴趣。因为“青青子矜”们生存上的艰难,导师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世俗利益,是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至于激发兴趣、培养人格和学业指导,在他们看来都不是“迫切问题”。有少数研究生攻读学位,既不是对专业有强烈的兴趣,也不是对学术十分虔诚,他们就是为了找个能挣钱的“好工作”,换个经济发达的“好地方”,如此而已。他们对老师既不会像古人那样,“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甚至很难“一日为师终身为友”。毕业后要是如愿以偿实现了“理想”,导师的使命已经完成,马上就可能与导师“拜拜”;要是自己的目的没有达到,那也证明自己的导师是个“废物”,师生从此就成为路人。我经常听到同事和朋友们感叹,如今的学生“太老练”。这样的学生本来就不想从老师那儿学到什么东西,自然他们从老师那儿什么东西也没学到。当然,我说这种情况只是一小部分人,大学里也有许多感人的“师生情”。
当然,今天也有少数老师不太尽职,由于现在教师的科研压力较重,要争项目,要发论文,要出专著,这些都是评定他们工作成绩和业务能力的“硬指标”,课堂教学和带研究生是他们的“软系数”,所以他们花在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很少。还有少数老师不太称职,业务上对学生无“业”可授,有“惑”难解,人格上更不能让学生仰慕。
2、常自教儿原文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世说新语·德行》
赏析谢安夫人埋怨她的丈夫说:“怎么从来不见你教育孩子呀?”谢安回答说:“我常常在教育孩子呵。”谢安觉得身教比言教更为有效,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在给儿女作示范。
谢安教育孩子还不只是以身垂范,还特别注意尊重他们的人格,呵护他们的自尊心。《世说新语·假谲》篇载:“谢遏年少时,好箸紫罗香囊,垂覆手。太傅患之,而不欲伤其意,乃谲与赌,得即烧之。”谢玄小字遏,是谢安的侄子。小孩子谁不爱漂亮?谢玄小时候喜欢佩带紫罗香囊,还喜欢悬一块叫覆手的手帕。谢安担忧侄儿这样下去会失去男性的粗犷雄豪,但又不想伤害他的感情,于是就心生一计:与他赌这些东西,一赢到手便把它们烧掉。现在大多数父母看到小孩玩自己认为有害的玩具,马上就会抢过来一把扔掉,这一方面使小孩非常伤心,另一方面使小孩以后也不知道尊重别人。看看人家谢安教育后代用心之细,我们这些粗心父母能不脸红?
3、儿女:父母的脸面原文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世说新语·言语》
赏析人们为什么个个都希望子女成龙成凤呢?老练的政治家谢安(即原文中的谢太傅)可能是对此也大惑不解,可能是有意要听听子侄们的看法,他神情迷惘地问身边那些子侄说:“孩子们与自己的成败荣辱有什么相干,父母们为何总是想让他们出人头地?”。没有人能答得出谢安的“怪问题”。还是那位“善微言”的侄子谢玄聪明乖巧。
他分析父母爱子女的原因说:“父母总盼望子女成龙成凤,就好比希望芝兰玉树长在自家庭前阶下一样。”芝兰是一种高贵的香草,玉树是传说中的仙树,后人因此将它们比喻为优秀的子弟。
从语言的角度看,谢玄的回答实在是生动形象,比喻更是新颖别致。他巧妙地说明了父母何以望子成龙的原因,叔父谢安所不解、兄弟们所“莫能言”的问题,他用一两句话就轻松地说得明明白白。“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这个比喻不仅十分新颖,而且非常典雅,“芝兰玉树”既很名贵,“庭阶”也很华丽,芝兰玉树生于玉阶华庭之前,这种气象,这种语言,很符合贵族的身份和口吻。
不过,这个比喻未必贴切。父母希望子女出人头地,希望他们成就大业,并非像把芝兰草摆在自家阶庭前那样,完全是为了装点自己的门面。这事实上就把子女当作了自己的私有财产。我相信世上大多数父母对爱子女绝无私心,希望他们事业有成不是想使自己脸上有光,希望他们人生幸福不是想使自己跟着沾光。将儿女的前程看成自己的脸面,这是古代封建贵族中一种特有现象,他们把脸面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培养儿女是为了家族的荣耀排场,把占有欲和虚荣心掺进了父子之情和母子之爱中,使人类的至爱蒙上了灰尘。
这种现象在今天的普通老百姓家也比较普遍。小学生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儿女最后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有的父母就埋怨子女给自己“丢脸”。这种父爱和母爱十分势利,父母爱子女是要子女有出息,与其说是爱子女,不如说是爱自己。把儿女看成自己的脸面,把他们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不仅让父母爱得很自私,也让儿女们活得很累,何苦呢?
4、车公求教原文孝武将讲《孝经》,谢公兄弟与诸人私庭讲习。车武子难苦问谢,谓袁羊曰:“不问则德音有遗,多问则重劳二谢。”袁曰:“必无此嫌。”车曰:“何以知尔?”袁曰:“何尝见明镜疲于屡照,清流惮于惠风?”——《世说新语·言语》
赏析车胤是一位学者型的朝官,对《孝经》中的疑难问题总要向谢安兄弟求教。文中的“难”就是现在所说的“不好意思”,“苦问”就是“没完没了地问”,这样的次数一多他就觉得太打搅谢氏兄弟了,因而向好友袁羊倾吐内心的惶惑:“不问则德音有遗,多问则重劳二谢。”不问便错过了学习的好机会,多问又怕给二谢添太多麻烦——问还是不问呢?袁羊肯定地回答说:“必无此嫌。”何以见得?袁的分析真是俏皮之至:“何尝见明镜疲于屡照,清流惮于惠风?”将谢家兄弟比为“明镜”和“清流”,将车胤说成是“淑女”和“惠风”,无论是本体还是喻体都清丽高雅。用两个形象的比喻把难以说清楚的复杂问题说得一清二楚,魏晋人应对言谈的本领不得不让人叹服。
续文见下篇:读书笔记:《世说新语》刘义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