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经历影响一生:女儿把碗摔碎了,没人责备却嚎啕大哭
满:妈妈,我的粥喝完了。
我:那把碗送去厨房吧~
“啪——”的一声,碗碎了,接着是女儿嚎啕大哭的声音…
碗碎掉的一刹那,我身体僵硬,指责的话和难以控制的怒火就在嘴边,接着被女儿的哭声吓了回去…
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记忆中每次碗碎了我的第一反应都是大哭,阵势完全不输女儿。直到初中时候又一次摔了碗,我再次崩溃大哭,妈妈愤怒的问我,哭什么哭,摔了收拾下不就好了吗?
我到现在也记得她当时的愤怒,而且也想起了更早时候的经历,我把碗摔了,下一刻肯定不止有我的哭声,而且还有妈妈的怒骂声。一次又一次,摔碗已经成为了一个恐惧的条件反射。
当然在那次之后,我确实没再因为摔坏碗哭过了,可内心的恐惧还在,战战兢兢的收拾碎片、打扫残渣,然后懊恼自责怎么就又摔碗了,刚刚要是小心点就好了…
现在想来,在我小学时候,家里还没有那么宽裕,而且妈妈一个人操持全家人的生活,碗碎了不仅心疼钱,更需要面对那一地的狼藉。我因为害怕哭了,可哭声也直接让她情绪崩溃了。
恐惧就这样通过摔碎碗的小事,一次又一次的写进了我的记忆里。我的脑海中甚至能记得起好多次的摔碎碗事件,提两次影响最深刻的。
有一年大年初一,去大伯家拜年,午饭后我准备洗碗,大伯母走来说,小心点,今天初一,别摔了东西。然后就像被施了魔咒一般,我果然不小心摔掉了一个碗,大娘忙补救说:碎碎平安岁岁平安。可以想象那天的我又多狼狈多自责吗?
有一段时间喜欢在家自己做酸奶,用的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圆形lock-glass,有一天喝完酸奶清洗盒子的时候,我妈妈一个手滑把它打碎了,记得当时的我,又伤心又愤怒,却也没法指责妈妈怎么那么不小心,只是暗自后悔,为什么不自己洗呢?
打碎碗是我的童年阴影之一,这个经历一直一直的影响着我,摔破碗这个小的不能再小的事,默默的占据了我很多的大脑内存、影响着我的情绪。
说回我的女儿吧,看到她嚎啕大哭,我压下了自己的情绪,问:“怎么哭了?没事了,收拾下就好了啊!”
她依旧在哭,不停歇的哭,我内心非常崩溃,一边耐着性子继续安慰,一边暗自腹议明明没有说她啊,她哭什么呢?
好久之后,她说,“那是我最喜欢最喜欢的小黄碗,我好喜欢啊!”
我说:“再买一个可以吗?”
满:“不行,那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了!”
我瞬间意识到自己安慰错方向了,赶紧转换思路:“太伤心了,最喜欢的碗坏了!和妈妈一样,我今天早上把自己最喜欢的梳子摔裂了,也难过了好久。”
这句有效果了,她问:“哪个梳子?什么时候摔的?怎么摔的?”
我给她看了梳子,然后讲了如何摔的,什么情况下东西会掉到地上,居然还讲到了地球引力是什么?当然,我也顺势把话题转到了她最感兴趣的地球上去了。这场碎碗风波终于平息了…
记得听过一句话:“幸福的人一生都能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却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希望自己努力去治愈童年,让女儿一生都与美好的童年相伴。
说起“童年”,你会想到什么?欢迎留言区分享~
除夕到正月十五的禁忌
农历春节是我国传统的重大节日,辛苦一年的人们都暂停手头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回家中与亲人团聚。正月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人们把正月里发生的事看作是吉凶预兆,所以年前大人就给孩子讲正月里的各种民俗禁忌,希望来年有个好兆头。虽然现代很多家庭不讲究了,但我们还是了解一下为好,尊重传统文明,以免无意中触碰别人的禁忌引起不愉快。
除夕
除夕当天上午,祀奉祖先,洒扫庭院,张贴对联、贴“福”字、挂灯笼。在外工作的人必须赶在午餐前回家,因为午餐为合家团圆饭,菜品多种多样,必有道菜是鱼,寓意“年年有余”。晚餐我们称为年夜饭,北方人吃水饺,南方人蒸面食,晚餐后长辈给晚辈发红包,称为压岁钱。古代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侵害,长辈把钱币用红纸或红布包着送给小孩,压在枕头下睡觉,所以叫做压岁(通睡)钱,用以镇恶驱邪保平安
正月初一
初一早上吃汤圆,寓意合家团圆、圆满幸福!不能打扫卫生,所以很多家庭即使除夕之夜守岁到很晚还是会把卫生打扫干净,因为初一不能打扫,如果实在是不得不打扫,得从屋外开始动扫把,从屋外扫到屋里,据说初一的垃圾是“财”,当然不能向外扫,垃圾也不能向外倒,更不能把水向外泼或倒,寓意“走财”。如果家里有小孩不小心打碎碗盘,得用红布或红纸包起来说“岁岁(碎碎)平安”,因为古人认为初一打碎东西是不好的征兆,要用好的口彩化解。
正月初二
“初一不出门,初二回娘门”,出嫁的女儿除夕、初一必须在婆家过,初二就同丈夫或带小孩一起回娘家。回娘家时根据家境带礼物,古代的女性以手工女红见长,回娘家时必给父母和兄长及家里众人带自己冬天做的布鞋,给小孩分一些糖果花生之类的。如果离婆家近,当晚就回婆家,如果太远了就另当别论。
正月初三
初三是忌出门拜年的,因为这天是“赤口日”,“赤口”通“赤狗”,据说“赤狗”是指“火焰之神”若外出遇上它会有凶事发生,拜访亲友也可能有口角之争,为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这一天大家选择在家过。现代人常年在外,难得春节回家团聚,已经没有这种禁忌了。
没通电之前初三晚上忌“点灯”,据说正月初三是“老鼠娶亲”的日子,从除夕之夜到初二连续三天的灯火通明寓意人丁兴旺,从这天开始恢复正常照明。
正月初四
农历正月初四在老皇历中占“羊”,称“羊日”,“三羊(阳)开泰”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民间迎神、祭神的日子,不宜出门。在初四这天家家户户都在家里摆上供品,焚香点烛放鞭炮恭迎财神以示恭敬。据说初四参加天庭会议的灶王爷与家神回民间,灶王爷会查户口,所以不宜出门。
另有一种说法是以前的大户人家都会在初四“祭财神爷”,请家里的帮工和账房先生一同参加,如果东家没有请他参加祭财神的活动就暗示被“炒鱿鱼”了,来年得另谋工作。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破五早上祭神,感谢神灵的庇佑、向神灵祈求吉利幸福。祭神完毕就开始“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从屋里开始放鞭炮,一直放到屋外,边放边说“赶穷”再加一些吉利的话,放完鞭炮后开始打扫卫生,把从除夕起家里的垃圾统统清扫出门,寓意将不吉利的东西用鞭炮轰出门、请走。
正月初六
初六是“马日”,旧时农民于初六开始到田间劳作,准备春耕。近代觉得“六”代表顺的意思,很多商铺酒店这天开始正式营业,大放鞭炮表示开张大吉。有的店家会悄悄让一些刚满6岁或12岁的小男孩到店里坐坐,老板会拿糖果招待,还会发一个红包,借此表达“六六大顺”的愿望。
正月初七
初七为“人日”。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女娲创造万物的顺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这天人们登高出游,相互赠送礼物(以鲜花为主,又叫赠花胜),这天忌吵架、骂人、打小孩、忌丧家月子(不能到丧家或有月子的家里拜年),如果不得已要来往时,尽量不要进屋,站在门外说话。如果家里有要参考的孩子,喝“及第粥”,寓意状元及第,考出好成绩。
正月初八
初八是谷日,在古代这一天要保证米缸是满满的,叫作“聚财”,预示一年中丰衣足食。民间传说这一天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当天天气晴好,老人们会指着星星让孩子们“认星”,制作小灯而祭之,称为“接星”或“祭星”,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现代人以八谐音“发”,很多单位是初八正式上班,上班后很多公司会发“开工红包”,无论钱多钱少都是以红包装好,名曰“利是”,寓意新的一年大吉大利。
正月初九
正月初九俗称“玉皇诞”,据说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很多地方会有盛大的祭祀活动,向天公祝寿并祈祷来年风调雨顺、福顺安康。
这一天不能将洗脸洗脚水等脏水泼向门外,也不能将女人的内衣裤晾晒于光天化之下,小孩不能在露天场所大小便,农民在这天不能担粪泼地,否则有辱天公,是对天公的大不敬。
正月初十
正月初十为民间传统的“石头节”也有人称“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动”。这一天凡是石头材质的碾、磨、石臼等都不动用。农村更不能在这一天开山打石、以石盖屋。过去在除夕会都会在这些石器上贴上春联,正月初十前禁止使用,过了初十就可以开封启用了。
正月十一
正月十一是“子婿子”是岳父请女婿的日子。潮汕人有“行彩桥”的民俗。十一傍晚,华灯初上,人们三五成群扶老携幼向彩桥涌去,行到桥头时摘下榕枝对叶,拿回家插在门楣上,以祈来好运。福州人称为“上采日”,外公外婆给自己的外孙或外孙女送灯,寓意迎春纳福。这一天忌观红白喜事,忌更换、洗涤衣被。
正月十二至十五
正月十二这天有藏剪刀、收旧鞋、捏老鼠嘴、搭灯棚等习俗。有童谣“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正月是一年的开始,从初一起到正月十五基本都禁说不吉利的话,外出与人相遇要互道“恭喜发财”或“新年快乐”等吉祥话,正月十五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被称为“元宵节”,这一天人们吃汤圆,观灯展、赏烟花等。正月十六“燃灯”古时也称“碰灯”,因为以前灯笼里点的蜡烛,两灯相碰就会点燃。
轰轰烈烈的春节至此慢慢接近尾声,很多人已赶回公司上班,为新的一年打拼。
打碎碗碟犯除夕忌讳该如何化解?春节最大禁忌为什么是踩年夜饭?
除夕,源于《吕氏春秋》记载的先秦时期古人击鼓驱逐「疫疬之鬼」的「逐除」活动,因为是农历中上一年的最后一晚,农历十二月又多为三十天,所以除夕夜通常被称为大年三十。「除夕」之时「日暮交替」,便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含义。
除夕夜最大的讲究是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守岁,从掌灯入席到深夜,迎候新春来临。古代甚至出现因为除夕夜团圆饭的重要性而释放囚犯回家过年的现象。晚辈以敬酒端饭的形式感谢长辈的养育之情,全家共叙天伦、互敬互爱令人得到安慰和幸福。
除夕夜宜屋里灯烛长夜不灭,俗称「光年」,寓意来年日子无限光明。但禁忌言鬼、死、杀等不吉字眼、忌打碎碗碟,忌恶声谩语,忌随地便溺,忌泼污水、倒垃圾等。如果真的不小心打碎了杯盘碗碟等器物,一定要用红纸包裹起来,并祭出「岁岁(碎碎)平安」 「落地开花,富贵荣华」等等吉祥话来弥补化解冒失行为可能造成的不祥。
年夜饭
除夕夜最大的忌讳是什么呢?
那就是不要轻易在除夕夜去访客串门,打扰别人。一般将串门碰撞人家吃团圆饭的现象称为「踩年饭」,这种「踩年夜饭」会因为外人的唐突闯入,使得人家全家不得安宁,堪称比扫地打碎东西更严重的忌讳,基于此,大年三十待在家里陪家人一起吃团圆饭,说说话,抢红包,看狗年春晚是最好不过的选择。
传统春节期间还有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要格外注意:
正月初一一般不宜动扫帚扫地,老人们认为这样会扫走好运气、破财。
打碎碗碟
大年初三被称为赤狗日,与「赤口」同音,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纷争,所以宜足不出户,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凶煞,祀祖祭神。
大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降临凡间的日子,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虽然说众神平等,但民间仍然焚香点烛,以祭财神为重。一定要把过去几天剩下的饭菜大杂烩,把家中的杂物垃圾一起扔出,民俗称为「扔穷」。当然,有说灶王爷晚上降临查户口,宜晚上在家。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从家里往室外放放鞭炮,打扫卫生赶走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在内的「五穷」。这天也会吃饺子并用剁饺子馅儿的咚咚声响,以示剁「小人」。
祭灶神
据《占书》所言,盘古开天创万物、女娲抟泥造众生之时,是按照 「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为序,故而初七又称作人日,当和和睦睦,客客气气的尊敬和爱护每一个人,尊老爱幼,禁忌在初七埋怨老人,教训孩童。
大年初九是天日,正值「一阳初始」,「万象回春」。初九又恰好是上掌三十六天,下握七十二地,掌管神、仙、佛、人、魔、鬼等的三界诸事的玉皇大帝的诞辰之日,当以庄严敬畏之心,向玉皇大帝祝寿并且祈福风调雨顺为宜。期间切忌在阳光下曝晒女子衣物,更不能当众倾倒便桶等污秽之物,以免对玉皇大帝大不敬。
也许,这些民间年俗的禁忌多少带有一些的迷信色彩,但毕竟流传了几千年,应该在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中存在它的道理。信也罢,不信也罢,做到尽可能不去犯忌讳,开开心心过个阖家团圆的幸福年,不是很好吗?
文//老宋//宋谝西游//原创发布//严禁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