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正月初四出门好不好呀(正月初四出门好不好)

正月初四出门好不好呀(正月初四出门好不好)

正月初四习俗忌讳多,做3事忌4事,民间传统不能丢,迎福求平安

正月初四,又被称为“羊日”、“ 灶神日”等,根据区域不同,民间所流传的习俗也有区别。除了习俗外,正月初四还有一些禁忌,虽然部分习俗和禁忌,在现在的社会看来,并没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在以前的社会,还是很多人会遵守的。正月初四具体都有哪些习俗和禁忌,下面详细和大家说说。

先说3点习俗

其一,迎灶神

灶神,指的就是“灶神爷”,或者说“灶王爷”,正月初四是迎接灶神回家的日子,为什么要迎接?这就要说到腊月二十三的时候了,腊月二十三又称为“祭灶”,这天是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日子,过了十天左右的时间,到了正月初四,灶神把好事也说完了,该迎接回家了。长此以往,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祭灶神”,正月初四“接灶神”的习俗,寓意着家宅平安。

其二,扔穷神

在北方的一些地区,从初一早上开始,一直到初三的晚上,是不能够打扫卫生的,到了正月初四,才能够把家里的垃圾打扫一遍,比如以前家里放的鞭炮纸、初一初二初三期间,亲朋好友串门时,产生的垃圾等,可以把垃圾先扫到一边,但是要等到初四才能扔出家门外面。而这些垃圾,被人们寓意为“穷”,所以,初四扔垃圾,就有了“扔穷神”的说法,寓意着一年里财运好。

其三,接五路财神

接五路财神指的是收尽东南西北中五方之财的意思,大部分家庭都是在初五接财神,但是,部分商户,求财心切,想比别人早一点接到财神,所以,会选择在正月初四的晚上接五路财神,把时间提前,表示比别人要早一些接财气,俗称为“抢路头”。针对此习俗,有部分朋友持不同的观点,认为不到初五就去接财神,其实意义不大,也接不到财神。

再说4点禁忌

禁忌一:杀羊

关于正月初一到初七,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一日为鸡,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按照上述说法,每一天都是一种禽畜的生日,正月初四为羊,因此,初四是羊的生日。而羊在民间有三羊(阳)开泰的说法,寓意着吉祥。

所以,在初四这天禁忌杀羊,如果杀了羊,按照以前的说法,在这一年当中,可能会不顺利,甚至有不可预料的天灾人祸。因此,杀羊可以提前也可以延后,不可以在正月初四这天杀羊。

禁忌二:浪费

虽然每天都不能浪费,但是,初四这天北方部分地区有吃“折箩饭”的习俗,什么是“折箩”,就是把吃剩下的饭菜混在一起,重新加热后食用,在豫东地区又叫“吃菜底子”,或则说“大杂烩”,之所以要有“折箩”的习俗,就是为了避免大家造成浪费,以求新的一年里能够富裕。

禁忌三:外出

上面习俗中已经提到,正月初四是迎接灶神回家的日子,而灶王爷回到家后,第一件事,会查该家庭的户口人数,所以,不建议外出,家里面的人要守在家里,一起迎接灶王爷的归来。不过,这个禁忌,放在现在的社会,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比如如果是在外务工没回家过年的人该怎么办?又比如说,正月初四,还有很多走亲戚的人,这些都包含在外出范畴的。

禁忌四:缝补东西

在过年期间,不小心刮破了衣服,也不能在初四这天进行缝补,人们常说缝缝补补又一年,意思没错,但是时间要注意,一般情况下,按照老一辈的说法,过了大年初五,也就说进入正月初六开始,才能做针线活,如果在初四缝补了衣服,寓意着这一年里,争吵可能会多,同时,还有工作或生活不如意的寓意。

看到这,正月初四的3个习俗和4点禁忌就和大家说完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有些习俗或禁忌,现在已经被淘汰了,或者说不适用了,比如初四不能出远门的禁忌,或者说不能缝补东西的禁忌等。

其实,有些习俗和禁忌属于某些地方的说法,并不具备全国性,另外有些习俗已经到了被淘汰的边缘,虽然传统习俗要了解,但是,也仅仅只是了解即可。

上述说法,信则有不信则无,看大家自己如何看待了。另外,问问朋友们,你们当地正月初四有哪些习俗和禁忌呢?

初四,这天最好不要出门

新春季节,万物生发。在古代很多地方、很多行业,过了初三,就意味着休闲的时间结束了,农民们开始准备播种,商人们开始准备经营,上工的人也要准备开工了。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春节假期和传统的春节并不完全符合,但是辞旧迎新的道理未变,感恩祖先、感恩自然的道理未变。古人的习俗,并不意味着今天并不适用,但也不必完全照抄,唯有集成创新,活学活用,才是现代人的春节,现代人的生活。

诸神下界

中国人相信万物有灵,灶有灶神,橱有橱神,门有门神……他们在一年中冷眼旁观,看天下人作威作福、积善行恶,到了过年时,上天述职,言人得失祸福,定来年赏罚凶吉。在今天看来,这或许是一种原始的自然崇拜,但倘若换一个角度,这样的习俗,亦象征着中国人与自然万物的相处之道。

到了正月初四这天,上天述职的诸神们正式回归人间,所以叫“诸神下界”,人们在这一天迎接诸神归来,准备祭品,祭祀神灵。这一天最好不要出门,一方面要举行隆重的接神仪式,到了晚上摆上四方桌,供上神像,有财力的人家讲究比较多,神像要精致,木偶泥塑之类,一般人家就是木版画。

民俗学者高巍说,“中国人讲究初五之前不搞卫生,但这一天除外,因为要迎神,所以下午就要开始搞卫生,以示尊敬。当然,今天这个科学昌明的时代,这些东西相信的人已经不多了,照着去做的也很少。但我想,有些东西是不变的,那就是这些习俗、传说背后所蕴含的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打扫年货

在物质供给并不丰裕的时代,过年无疑是大饱口福的最好时机,人们总会尽可能地置办最好的食物,改善生活,寄托祝愿。

但另外一方面,准备得充分,也就意味着常常会有剩余。所以到了初四这一天,不但要准备开始工作了,也要将之前剩余的食物加以处理。

初四有一个节日美食,叫大饼卷鸡蛋,某种意义上也有类似的功能。老北京初四有吃“折箩”的传统,张寿臣《化蜡扦儿》里面说:“老太太晌午吃的散伙面,晚上吃的折箩”。所谓“折箩”,本意是宴会剩余的饭菜,在寻常百姓家,正月初一到初三期间的剩饭菜便称为“折箩”。

高巍说,“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传统,也是美德。古人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现代人生活好了,平常吃得也很好,对于过年的食物没有那么大的期望了,但在以前食物匮乏的时候,过年吃好的,但仍不能忘了勤俭节约的美德。这一点今天依然值得记住”。

报喜除霉

初四这一天,过年的节奏进入尾声,人们可能是新年第一次见面。所以在初四,人们见到就要说“新年好”之类祝福的话,当然,之前见面也说,但这一天要求比较严格,乃成习俗,叫做“报喜除霉”。

此外,在北方一些地方,还有送火神的习俗。到了这一天晚上,人们扎成火把,点燃后从自家开始,一路小跑送到就近的河里,祈愿一年平安,无有火灾。

高巍说,“许多习俗今天的人们已经不怎么做了,尤其是在城市里更少。但我想,新的生活方式,应该有新的风俗和文化。人生天地间,感恩祖先,感恩天地,感恩自然总是没错的,做一些让自己愉悦也让别人愉悦的事情,并不能说都是迷信。古人说每行吉祥事,常生欢喜心,现在人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都是这个道理。重视节日的文化,重看节日的风俗,我们对生命、对父母、对自然会有一番新的感悟”。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张彦君

今日正月初四,牢记:1不出,2要迎,3要吃,忌2事,新年大吉大利

#天南地北大拜年#

“百花相争艳,大地纳灵气”,转眼之间,春节已经过去好几天了,除夕夜的欢声笑语仿佛还萦绕在耳边,很多人认为只要过了春节,年就算过完了。

其实在我国的传统文化里面,从初一到正月十五,几乎每一天都有不同的习俗,都是为了春节而设定,也同样充满了年味,今天是正月初四,也是迎接财神的日子,对于做生意的或者是外出的打工人,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在民间传说中,正月初四又被称为“羊”日,人们为了给新年讨个好彩头,都会顺应传统,牢记“1不出,2要迎,3要吃,忌2事”,寓意新年大吉,万事如意。

1不出

大年初四是接神日,人们要迎接灶王爷,家神,财神来保佑家人,传说这一天灶王爷会点名,一般不宜外出,但是比较近的亲戚还是要走一走,俗话说:“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不分彼此一家人”,作为侄子可以去姑姑家,舅舅家,吃个饭,聊聊家常。

2要迎一,迎灶神

在民间传说里面,正月初四是迎接灶神归位的日子,古时候,人们认为灶神管理着人间的善恶,明察百姓的疾苦,家里面的大小事都归灶王爷管,所以这一天家里面会在厨房里摆上水果,酒菜,再点烛,焚香,祈求灶神能庇护家人平安。

二,迎财神

财神对于做生意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位神仙,其实财神爷不止一位,而是有五位组成,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五路财神,很多做生意的都喜欢初五开市,所以在初四这天就要把财神迎回家,等到开市的时候,生意就会兴隆,会越做越红火。

3要吃一,吃折罗

折罗是北方的传统习俗,就是把过年的剩菜都放在一起烹饪,因为旧社会,人们的生活比较困苦,都舍不得浪费粮食,所以剩菜也要继续热着吃,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吃折罗的习俗慢慢就被人淡忘了。

所以初四这一天,可以吃一些大烩菜,同样能体现出折罗的味道,虽然生活富裕了,但是勤俭节约的精神,我们要也不要忘,生活有度才能走得更长远。

推荐食谱:【农家大烩菜】

1.准备黄豆芽一把,豆腐皮一张切成长条,长豆角一小把切成段,香菇7个一切四半,老豆腐3两切成厚片,准备一把泡好的粉条,白菜叶2片切成小段,五花肉二两切成片,生姜,大葱切片,一起放入盆中,再放入几粒红干椒和花椒,1粒八角备用。

2.起锅烧水,加入一勺食盐和少许植物油,水开后下入配菜,用勺子翻动几下,使食材受热均匀,焯水2分钟左右,倒入漏勺中控水。

3.另起锅添入食用油滑锅,再添入少许凉油,再放入葱姜,大料和五花肉,翻炒几下,炒出香味以后,倒入白菜,快速翻炒,加入豆瓣酱5克,翻炒化开,从锅边淋入少许明油,翻炒均匀。

4.再倒入焯水后的配菜,简单翻炒几下,加入适量清水,倒入豆腐块,加入食盐3克,鸡粉1克,胡椒粉2克,白糖1克提鲜,老抽2克调色,把汤汁煮沸以后,加入生抽3克。

5.开大火煮2分钟,倒入粉条,翻炒均匀,继续煮一分钟,淋入少许香油,即可关火起锅,盛入汤盆中,再放上少许香菜叶点缀,美味即成。

二,吃米粉

在大年初四这一天,南方的人们喜欢吃一些米粉,米粉又细又长,寓意老人在新年能够长寿健康,年轻人的事业会更上一层楼,米粉的做法有很多,比如汤米粉,炒米粉,蒸米粉等,味道都非常不错。

三,吃合菜

合菜就是用豆芽,鸡蛋,韭菜,胡萝卜等蔬菜全部炒在一起,吃起来营养美味,大年初四炒合菜,寓意和和美美,勤俭持家不浪费。

推荐食谱:【炒合菜】

1.准备胡萝卜半根,先切成薄片,再切成细丝,小豆芽二两备用,韭菜一把切成段,红椒半片切成长条,蒜子几粒切成蒜片,再抓入几粒红干椒,小碗里打入两个鸡蛋,加入食盐1克,用筷子打散备用。

2.炒锅烧热添入少许食用油,油热后倒入鸡蛋液,把鸡蛋炒熟即可倒出控油。

3.锅里面烧水,水开后下入胡萝卜丝,用勺子翻动几下,焯水15秒倒出控水拔凉。

4.另起锅添入半勺食用油,放入蒜片和红干椒爆香,炒出蒜香味以后,加入蚝油3克,倒入小豆芽翻炒几下,再倒入胡萝卜快速翻炒,然后倒入韭菜和红椒,翻炒片刻开始调味。

5.加入食盐2克,鸡粉1克,胡椒粉1克,白糖1克提鲜,再倒入煎好的鸡蛋,开大火快速爆炒15秒,淋入少许明油,简单翻炒均匀,即可关火起锅装盘。

忌2事一,忌吃羊肉

在民间传说中,正月初四这一天被称为“羊日”,并有三羊开泰的美好寓意,所以这一天不能杀羊,吃羊肉。

二,忌摔坏东西

在新年里,如果打碎器皿就是不好的兆头,在古人的认知里面,如果在正月里打碎东西,就意味着新的一年会有不好的运势,所以在不小心打碎器皿的同时,要赶紧说一声“岁岁(碎碎)平安”,来弥补过失。

正月初四是三阳开泰的日子,也是迎财神,灶神的日子,民间会有很多的传统习俗,虽然大多数人已经不再重视,但是传统文化还需要我们继续传承,所有的习俗和忌讳,都侧面反映了百姓期盼新年美好生活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