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订婚和彩礼两次钱吗 可以加一起算吗(订婚和彩礼两次钱吗)

订婚和彩礼两次钱吗 可以加一起算吗(订婚和彩礼两次钱吗)

订婚礼金一般给多少?订婚和彩礼两次钱吗?

结婚会涉及到彩礼钱、嫁妆钱、订婚钱等等,男女双方都要提前做好规划和预算。今天,小犀就跟大家聊聊,订婚礼金一般给多少?订婚和彩礼两次钱吗?

订婚礼金一般给多少

订婚礼金就是订婚时给的钱,代表男方对女方的心意。

订婚礼金一般是用现金形式赠与,有些地方还会将礼金放在红木盘里,摆出一些特殊造型,以传达满满的诚意。

订婚礼金的数额在6000~30000元不等,具体需根据当地风俗以及男方经济条件来定,大多数情况下都以吉利的数额为主。

【订婚礼金的吉利金额】

1、6666元

6谐音“顺”,可以祝福新人的婚后生活顺顺利利,万事如意。

2、8888元

8在我国的传统习俗中有着“发财”之意,8888的礼金象征着新人们的婚后生活能够财源滚滚、否极泰来。

3、9999元

9谐音“久”,象征着新人们之间的感情可以长长久久、永不分离。

4、10001元

这是最常见的礼金金额,寓意万里挑一,象征着女方的优秀和在男方心中的重要地位。

5、48000元

象征着新人们的婚后生活能够和和美美、四平八稳。亲家见面有三忌

6、50001元

5代表手掌之意,1代表即将出嫁的新娘,合起来50001就表示新娘是掌上明珠,极为宝贵。

订婚和彩礼两次钱吗

通常情况下,订婚和彩礼是两次钱,需要分两次来给。但至于订婚钱是否包含在彩礼钱内,还得看各地风俗。

有些地区认为,订婚礼金属于彩礼的一部分,可以先在订婚时给一部分,结婚时再给剩余部分。也有家庭会在订婚时直接给完全部礼金,这样婚礼当天就不需要再给彩礼钱了。

但也有地区认为,订婚钱和彩礼不能混为一谈,订婚钱相当于聘金,主要是给新娘的,金额会比彩礼少一些。而彩礼通常是给女方父母的,以感谢他们对新娘的养育之恩。女方陪嫁必买什么东西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父母会把彩礼钱一并给女儿,作为他们小家庭的启动资金。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每个城市、乡镇,甚至每个街道都有不同的习俗,大家以当地风俗为主来筹备婚礼哦~

甘肃28.8万彩礼事件,女方退彩礼,男子反问:订婚怎么取消了

在前些天,甘肃庆阳一则高彩礼的事情,就这样上了热搜。理由有点奇葩,就是因为一个男生说自己家那边彩礼才12万多,可是女方那边至少要28.8万,说自己是大一学生掏不起,希望当地整治高价彩礼。

可是他提到的那句:越贫穷的地方彩礼越高,这点是让人不能认同的。像大多数人都觉得广西穷,可是广西的彩礼高吗,那是一点都不高,一般都是走个过场,家里条件好的的就多给点,家里条件一般的就少给。所以他说越穷的地方彩礼越高,那就是一棍子打死一群人了,说的太过分了。

有一句话说的很在理,那就是每个省份都有要高彩礼的家庭,不过也有通情达理的家庭,就看遇到什么样的家庭了。

当地的县长收到以后,也表示会整治高彩礼的问题。

可是这个男生就悲催了,听说女方那边退还了彩礼,但是把订婚也取消了。男方还来一句,怎么把订婚给取消了。他的意思就是,退彩礼归退彩礼,订婚归订婚,这是两码事,不应该混为一谈。他这难道想空手套白狼吗?想的也太美了吧。

有人就表示,说了那么多,但是却没有提38.8万的陪嫁。这个38.8万的陪嫁是真的有吗?这个消息是从哪里来的,怎么找了半天也没找到,这是真的吗?要真是情况属实,那这个男人就真是太离谱了,多出十万的陪嫁,不就相当于倒贴了吗?

在甘肃当地的人说出庆阳彩礼高的原因,那是因为当地男多女少,特别的重男轻女。其实不单单是庆阳,在上世纪那个年代基本大多数地方都是如此,都是重男轻女。现在21世纪了,这种情况才开始慢慢有所改变。

还有的人说,当地姑娘不愁嫁,所以不管要多少彩礼都有人出。但是28.8万只是一个零头,还有房子和车子,那个还没算上呢。

如果他们说的情况属实,真的是需要好好整治这些高彩礼地方了。其实,当地之所以彩礼高,应该都是家里还有儿子没成家或者儿子成家时付了高彩礼造成的,因为他们要给儿子攒娶媳妇钱,所以只能一个换一个,拿女儿的彩礼钱存下来给儿子娶媳妇,这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那就会造成儿子娶媳妇要多少彩礼,嫁女儿也需要多少彩礼,只有这样,他们才觉得是公平的。

高彩礼的确是现在社会很突出的一个问题,也是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即使地方有规定不能要高彩礼,可作为一个想娶别人女儿的人,总不能去投诉可能会成为亲家的他们吧,那样不就会造成以后双方关系不和睦了吗?

归根结底,彩礼高不高,不仅需要看男方的能力,还要有通情达理的父母。现在有的人要高彩礼,他们不管女儿过的幸福不幸福,只是觉得嫁出去的女儿就如泼出去的水,只有拿了高彩礼他们才安心,这种观念还是要转变。

要是女儿很喜欢那个男人,而且男人的人品又不错,又疼女儿,那彩礼少一点也应该成全他们,有情人应该终成眷属,而不是让他们有遗憾地过完一辈子。

他们这两个人才谈一年时间,就开始订婚了,而且还是大一学生,这是不是有点着急了,而且男方家庭不怎么样,这是不是怕别人了解他家条件不好,提前想出来的对策,就生怕别人跑了。

除此之外,看男方说出退还彩礼怎么还取消订婚了这样的言论,也是让人觉得这男人靠不住。这种男人还是趁早离开,免得以后后悔。

河南省18地市平均彩礼

排名 城市 平均彩礼(万元)

1 濮阳 13.91

2 商丘 13.51

3 周口 12.15

4 南阳 12.05

5 安阳 11.62

6 开封 10.82

7 鹤壁 10.59

8 驻马店 10.36

9 信阳 10.25

10 焦作 10.24

11 济源 9.48

12 新乡 8.27

13 平顶山 7.71

14 郑州 7.67

15 许昌 7.66

16 三门峡 7.10

17 漯河 6.62

18 洛阳 6.21

《婚礼疯狂:男女双方订婚,三金多少钱合适?》

第一章:邂逅

故事的主人公小明和小丽是一对相爱多年的情侣。他们的感情稳定,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某天,小明决定向小丽求婚,开始了一场浪漫的求婚之旅。

第二章:求婚计划

小明秘密策划了一次浪漫的求婚。他选择在他们相识的第一个地方,一个美丽的湖边公园,向小丽求婚。这一刻,小明掏出了一颗华丽的钻戒,向小丽求婚。小丽激动地答应了他。

第三章:婚礼筹备

小明和小丽决定要办一场梦幻的婚礼。他们开始筹备婚礼的各个细节,包括婚礼场地、婚纱、婚宴等等。但他们在决定三金(彩礼、聘礼和婚房)的支出上产生了分歧。

第四章:家庭压力

小明的家庭提出了一份高昂的彩礼要求,让小明为难不已。小丽的家庭也希望得到一份合理的聘礼。两家家庭的要求让小明和小丽感到巨大的压力。

第五章:决策

小明和小丽决定坐下来认真讨论他们的财务状况和婚礼的预算。他们决定在三金方面要实行节俭,把资金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比如未来的生活。

第六章:浪漫婚礼

小明和小丽最终策划了一场美丽而浪漫的婚礼。他们邀请了亲朋好友,共同见证了他们爱情的盛大时刻。婚礼现场,他们深情地交换了誓言,承诺相互扶持,无论贫穷还是富贵。

结语:这个故事强调了婚礼的重要性,但也提醒人们,婚礼的花费不应该让夫妻双方负担过重。在决定三金支出时,理性和相互理解是关键。真正的爱情不在于财富,而是建立在彼此的信任和支持之上。小明和小丽的爱情故事告诉我们,幸福不在于三金的多寡,而在于两人共同的努力和承诺。

接亲时临时加彩礼!属于敲诈勒索吗?

案情介绍:

一男子通过微信认识了一女子,后两人约了线下见面,见面后互相感觉都不错,并很快就确定了恋爱关系,随着两人感情加深,开始同居并见了双方父母,后来两人订婚,商议彩礼、婚礼等事宜。

双方今年1月到民政局领取了结婚证,商定在正月16日举行婚礼,宴请亲朋好友。当天男子带着伴郎及部分亲朋到女子家接亲,结果女子家要求加7万元彩礼才给新郎把新娘给接过去。

男子家庭条件一般,先是58888元彩礼和钻石婚戒再加上婚礼花销,差不多已将家底掏空,他当时根本就没办法再掏出7万元块钱!男子好话说尽,希望女子回心转意,可女子家坚决不同意,非要男子加7万元,结果双方亲友差点发生冲突,后面闹到派出所才算平息事件!

事后男子提出离婚,要求女子退还彩礼钱和钻石婚戒,不过女方不同意表示离婚可以,但彩礼钱和钻石婚戒说什么也不能退,双方多次沟通协商未果,最后男子将女子告上法庭,要求返还彩礼以及婚戒和其他花销。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42条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6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律灯行法律服务团队说法:

根据法律规定接亲当天临时加彩礼,实际上是借婚姻索取财物,属于法律所禁止的事项!

男子和女子已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也在一起共同生活,看似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可以退回彩礼的情形,但如果不退还彩礼,对男子而言是不公平的,男子和女子的婚礼之所以没有办成,并不是因为男子悔婚,而是女子临时要求加7万元的彩礼导致,两人离婚的过错在女子那里。

法院经过调解双方同意协议离婚,女子退还男子彩礼4万元及一枚订婚钻戒,男子自愿放弃其他诉讼请求,双方结束这段婚姻关系!

最后,律灯行法律服务团队在这里提醒大家记得关注律灯行法律平台,多了解法律法规,及最新政策,多学法律少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