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罗家通书2023电子版(罗家通书)

罗家通书2023电子版(罗家通书)

农村俗语“家有半本通,碓磨不敢舂”,啥意思?半本通指什么?

过去农村有一些经常使用的俗语,由于时代的变革,人们思想的进步,有的俗语已经被时代淘汰了。因此,现在的年轻人对一些旧时的俗语未必能够理解。“家有半本通,碓磨不敢舂”就是这样一句俗语。

旧时,能够创造出这句俗语的人,也算得上思想非常超前的了,与现代破除迷信,相信科学的思维是一致的。这句俗语,体现了过去农村人们,对那些过于迷信的人的一种嘲讽,直到现在都还有积极意义。

那么如何理解这句俗语呢?俗语中让现在人比较难理解的是“半本通”和“碓磨”。时代不同了,两个名词现在出现的频率不高了。特别是“碓磨”这种过去农村日常生活中的器具,现在已经被机械化所取代,在一些农村虽然还存在一部分,大多已废弃,或作为古董,给前来乡村旅游的游客展示。而“半本通”这个词,一般只能从一些农村老人的嘴里听到,如果不根据当时的语境来理解,也可能让人一头雾水。下面将对这两个词作详细的解释。

1、什么是“半本通”呢?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句俗语,这里得引用一下赵树理的名篇《小二黑结婚》中的一段话,这篇创作于1943年小说,可让我们感受一下旧时社会的真生活。现将这段话摘抄如下:

二诸葛忌讳“不宜栽种”,三仙姑忌讳“米烂了”。这里边有两个小故事:有一年春天大旱,直到阴历五月初三才下了四指雨。初四那天大家都抢着种地,二诸葛看了看历书,又掐指算了一下说:“今日不宜栽种。”初五日是端午,他历年就不在端午这天做什么,又不曾种;初六倒是黄道吉日,可惜地干了,虽然勉强把他的四亩谷子种上了,却没有出够一半。后来直到十五才又下雨,别人家都在地里锄苗,二诸葛却领着两个孩子在地里补空子。邻家有个后生,吃饭时候在街上碰上二诸葛便问道:“老汉!今天宜种不宜?”二诸葛翻了他一眼,扭转头返回去了,大家就嘻嘻哈哈传为笑谈。

此文接下来还有一个小故事,讲的是三仙姑“米烂了”的笑谈。这里限于篇幅,就不再引用了,有兴趣的朋友可去读一读原著,小说篇幅不长,在网上可以搜到。

这里讲的二诸葛是一个“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此语出自《小二黑结婚》)的人,因此,不管什么事情,都要“看历书”和“掐指”算一算,来选取所谓的“吉日”。

二诸葛所看“历书”,从古至今,农村习惯叫通书。“通书”最早是《黄历》的别称(即黄历、皇历、通书同为一书)。 到了后来,民间各种农家历书都自称为通书。比如,现在在农村还颇有名气,流传范围广,至今依然为农村广泛使用的,并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湖南隆回的《望星楼正宗通书》、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广东兴宁的 《罗家通书》,等等。

通书不仅包括了天文气象、时令季节等,以及日期表,也包含了每天的吉凶宜忌、生肖运程等,可以用来选取日子。比如《西游记》第二三回中写道:

“也不必看通书,今朝是个天恩上吉日,你来拜了师父,进去做女婿罢。”

这也说明,在明朝(《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为明朝人)的时候,民间通书既是历书,也是选取吉日的工具书。

古代通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与黄历一脉相承,都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对农业生产中的开耕、抛粮下种等时令季节中的生产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并对预测来年何时缺水天旱,何时暴雨成灾等,进行了具体的预测。因此,从农业生产方面来说,对古代农业生产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当然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也就是因为如此,这些通书又被农村人称为“农家书”。现在发行的《农家历》也继承了这一传统。

古代通书为了满足当时社会的实际需要,与黄历一样,以二十八星宿运行吉凶、五运六气谱、日行黄道月行九道图、河图洛书等,来占卜每日的吉凶祸福和人生命运。并通过推算,标明了出行忌宜日子、祭祀忌宜日子、丧葬程序每个环节的忌宜日子、婚姻程序中六礼忌宜日子、房屋修造每个程序的忌宜日子、生产忌宜日子等,分为凶吉,也就是每日行事忌宜,并添加在日历表格之中,便于查找。这样,本来诸多不相干的领域,由古人巧妙组合,历书也就成为了一种一书多用的书籍,也就是“通用”,历书称为通书。

然而,这些通书中掺杂了不少迷信糟粕,尤其是一些所谓的“行事忌宜”,影响到了农村人的正常生产生活。 比如,通书中有出行、动土、伐木、交易、播种、栽种、理发、沐浴、教牛马、结网、作灶、安床等,很多与农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也被纳入“行事忌宜”。上文提到的二诸葛因忌讳“不宜栽种”而错过农时,被传为笑谈。过去农村还有因“土王日”不能动土,错过好天气,耕地而无法播种,错过农时的。

也就是因为如此,旧时,农村的“半本通”有两种说法,一种指通书,一种指看通书的人。

一是“半本通”指通书

过去,民间发行的通书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本。在翻看通书时,有丰富经验的农民,对通书上的天文气象、时令季节是认同的,而对通书上所谓的“行事忌宜”有的人认同,有的人并不认同。

在农村通常来说,人们认可的事情就是讲得“通”的事情,人们不认可的事情就是讲得“不通”的事情。因此,人们认为通书只有天文气象、时令季节是讲得“通”的,而所谓“行事忌宜”,特别是有关农村生产生活的 “行事忌宜”是讲“不通”的,与现实生产生活是不相符的,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也就是说,通书只有一半是讲得“通” 的,即日历那一部分,还有一半是讲“不通”的,也就是书中的“行事忌宜”。也就因为如此,农村一些人把通书戏谑为“半本通”,意思是说,此种书只有一半是合理的,还有一半是不合理的。

二是“半本通”指机械地按照通书行事的人

过去农村,像二诸葛这种人,自己认为精通阴阳八卦,熟知黄道黑道,为人又特别古板,不知变通。通书上说“不宜栽种”,就不敢去种地,通书上说“不宜动土”,就不敢到地里也动锄头,通书上说“不宜交易”,本来家里急于要买仔猪、仔牛和小家禽喂养,结果不敢去买。本来地里的庄稼需要施肥,因初一十五挑不得粪桶,错失了施肥的最佳时间。本来家里在外地有急事要办,结果因为“不宜出行”,或者“诸事不宜”,没有出门去办理,结果耽误了大事。

诸如此类,有些人很刻板地按照通书上“行事忌宜”来做,结果耽误了不少事,甚至像二诸葛那样荒唐,成为当地人的笑谈。也就是因为如此,过去的农村,人们把这种机械地按照通书行事的人,称为“半本通”,指的是人,而不是书。

不过,农村也把那些阴阳八卦不是很精通,知道一些,但是研究得不透彻的人,并以此骗取钱财的人,或者虽然不骗,但是在生产生活中害人不浅的人,也称为“半本通”,意思是在这方面的知识只有“半桶水”,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2、“碓磨不敢舂”是什么意思呢?

碓磨,过去农村一种用来舂米去壳的器具,通常分为手工碓和机械或半机械碓,舂(chōng)米,即捣米。水碓是以水为动力的全机械化碓磨,脚踏碓是半机械的碓磨。俗语中的“碓磨”,从句中的语意来说,指手工锥和脚踏碓,因为只有这两种碓磨才置于院子内,而水碓一般靠立式水轮带动,大多置于河岸、溪边、水渠旁。

手工锥和脚踏碓舂米的效率非常低,根据碓磨的大小,一次也加工五升到一斗谷子,舂米的时间也比较长,要一个小时以上。人口多的大家庭,如果不用水碾子加工,因需求量大,就会经常舂米。按照一些地方的农村传统习俗,一般来说,只有在年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这几天忌动碓磨,平时就没有什么禁忌了。毕竟一个家庭要吃饭,不把米舂出来,哪来的米做饭?

可是,有一些人根据通书以及民间的一些说法,认为院子里的碓磨,能不能动,关系到家里的地气,或者给家里带来灾祸。如果要动得看是什么日子,否则对家里不吉利,这样即便家里没有米了,也不敢动用碓磨来舂米。而那些做事生搬硬套,凡是行事前都要翻翻通书的人,更是对这“忌宜”深信不疑。

事实上,这是过去农村人的一种夸张说法,也是对那些过于迷信的人一种戏谑之语。

碓磨在过去农村没有碾米机的年代,是农村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必须用到的器具,就像是煮饭的锅子,切菜的砧板一样,最没有“忌宜”可讲。人们用来比喻家里有“半本通”的人,因为太过于迷信,导致家里但凡做什么事情,都要看看通书,掐掐手指,或者问问能掐会算的人,以达到趋吉避凶。如此,这种人疑神疑鬼,连家里的碓磨都不敢动了,何况家里的其它该做的事呢?这明显是耽误时间。过去农村有的人认为,这种人都杯弓蛇影,自己吓唬自己。

旧时,农村人并非所有的人都相信通书上的“行事禁忌”。乡村中流传比较广的一句俗语说:“不禁不忌,百事顺遂”。意思是说,不去相信那些所谓的禁忌,一切顺其自然,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这样就会什么事情都挺顺当,事事符合心意的意思。反倒是那些做事时,去翻翻通书,这也做不得,那也做不得的人,事情越做越不顺。

总而言之,“家有半本通,碓磨不敢舂”这句农村俗语,嘲谑的是过去农村的一些过于迷信做法,有一定道理的,对现在农村来说,仍然有积极意义。

南昌东站正式开建 预计2023年建成

【南昌东站正式开建 预计2023年建成】3月1日,2021年江西省市县三级联动推进重大项目开工暨“项目大会战”动员大会在南昌举行。备受关注的南昌东站项目就是此次集中开工项目之一。据了解,南昌东站位于青山湖区罗家镇大塘胡村附近。车站设计采用高架站房形式,主体以花瓣为造型,由一系列动感十足的连续拱形组合而成,总面积为10万平方米,预计2023年建成,建成后年发送旅客量将达2170万人次。目前,车站以及线路地基施工已进入尾声,项目即将启动土建主体施工,展开地上站房建设。

来源: 大江网

农村俗语“家有半本通,碓磨不敢舂”,啥意思?半本通指什么?

过去农村有一些经常使用的俗语,由于时代的变革,人们思想的进步,有的俗语已经被时代淘汰了。因此,现在的年轻人对一些旧时的俗语未必能够理解。“家有半本通,碓磨不敢舂”就是这样一句俗语。

旧时,能够创造出这句俗语的人,也算得上思想非常超前的了,与现代破除迷信,相信科学的思维是一致的。这句俗语,体现了过去农村人们,对那些过于迷信的人的一种嘲讽,直到现在都还有积极意义。

那么如何理解这句俗语呢?俗语中让现在人比较难理解的是“半本通”和“碓磨”。时代不同了,两个名词现在出现的频率不高了。特别是“碓磨”这种过去农村日常生活中的器具,现在已经被机械化所取代,在一些农村虽然还存在一部分,大多已废弃,或作为古董,给前来乡村旅游的游客展示。而“半本通”这个词,一般只能从一些农村老人的嘴里听到,如果不根据当时的语境来理解,也可能让人一头雾水。下面将对这两个词作详细的解释。

1、什么是“半本通”呢?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句俗语,这里得引用一下赵树理的名篇《小二黑结婚》中的一段话,这篇创作于1943年小说,可让我们感受一下旧时社会的真生活。现将这段话摘抄如下:

二诸葛忌讳“不宜栽种”,三仙姑忌讳“米烂了”。这里边有两个小故事:有一年春天大旱,直到阴历五月初三才下了四指雨。初四那天大家都抢着种地,二诸葛看了看历书,又掐指算了一下说:“今日不宜栽种。”初五日是端午,他历年就不在端午这天做什么,又不曾种;初六倒是黄道吉日,可惜地干了,虽然勉强把他的四亩谷子种上了,却没有出够一半。后来直到十五才又下雨,别人家都在地里锄苗,二诸葛却领着两个孩子在地里补空子。邻家有个后生,吃饭时候在街上碰上二诸葛便问道:“老汉!今天宜种不宜?”二诸葛翻了他一眼,扭转头返回去了,大家就嘻嘻哈哈传为笑谈。

此文接下来还有一个小故事,讲的是三仙姑“米烂了”的笑谈。这里限于篇幅,就不再引用了,有兴趣的朋友可去读一读原著,小说篇幅不长,在网上可以搜到。

这里讲的二诸葛是一个“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此语出自《小二黑结婚》)的人,因此,不管什么事情,都要“看历书”和“掐指”算一算,来选取所谓的“吉日”。

二诸葛所看“历书”,从古至今,农村习惯叫通书。“通书”最早是《黄历》的别称(即黄历、皇历、通书同为一书)。 到了后来,民间各种农家历书都自称为通书。比如,现在在农村还颇有名气,流传范围广,至今依然为农村广泛使用的,并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湖南隆回的《望星楼正宗通书》、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广东兴宁的 《罗家通书》,等等。

通书不仅包括了天文气象、时令季节等,以及日期表,也包含了每天的吉凶宜忌、生肖运程等,可以用来选取日子。比如《西游记》第二三回中写道:

“也不必看通书,今朝是个天恩上吉日,你来拜了师父,进去做女婿罢。”

这也说明,在明朝(《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为明朝人)的时候,民间通书既是历书,也是选取吉日的工具书。

古代通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与黄历一脉相承,都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对农业生产中的开耕、抛粮下种等时令季节中的生产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并对预测来年何时缺水天旱,何时暴雨成灾等,进行了具体的预测。因此,从农业生产方面来说,对古代农业生产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当然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也就是因为如此,这些通书又被农村人称为“农家书”。现在发行的《农家历》也继承了这一传统。

古代通书为了满足当时社会的实际需要,与黄历一样,以二十八星宿运行吉凶、五运六气谱、日行黄道月行九道图、河图洛书等,来占卜每日的吉凶祸福和人生命运。并通过推算,标明了出行忌宜日子、祭祀忌宜日子、丧葬程序每个环节的忌宜日子、婚姻程序中六礼忌宜日子、房屋修造每个程序的忌宜日子、生产忌宜日子等,分为凶吉,也就是每日行事忌宜,并添加在日历表格之中,便于查找。这样,本来诸多不相干的领域,由古人巧妙组合,历书也就成为了一种一书多用的书籍,也就是“通用”,历书称为通书。

然而,这些通书中掺杂了不少迷信糟粕,尤其是一些所谓的“行事忌宜”,影响到了农村人的正常生产生活。 比如,通书中有出行、动土、伐木、交易、播种、栽种、理发、沐浴、教牛马、结网、作灶、安床等,很多与农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也被纳入“行事忌宜”。上文提到的二诸葛因忌讳“不宜栽种”而错过农时,被传为笑谈。过去农村还有因“土王日”不能动土,错过好天气,耕地而无法播种,错过农时的。

也就是因为如此,旧时,农村的“半本通”有两种说法,一种指通书,一种指看通书的人。

一是“半本通”指通书

过去,民间发行的通书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本。在翻看通书时,有丰富经验的农民,对通书上的天文气象、时令季节是认同的,而对通书上所谓的“行事忌宜”有的人认同,有的人并不认同。

在农村通常来说,人们认可的事情就是讲得“通”的事情,人们不认可的事情就是讲得“不通”的事情。因此,人们认为通书只有天文气象、时令季节是讲得“通”的,而所谓“行事忌宜”,特别是有关农村生产生活的 “行事忌宜”是讲“不通”的,与现实生产生活是不相符的,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也就是说,通书只有一半是讲得“通” 的,即日历那一部分,还有一半是讲“不通”的,也就是书中的“行事忌宜”。也就因为如此,农村一些人把通书戏谑为“半本通”,意思是说,此种书只有一半是合理的,还有一半是不合理的。

二是“半本通”指机械地按照通书行事的人

过去农村,像二诸葛这种人,自己认为精通阴阳八卦,熟知黄道黑道,为人又特别古板,不知变通。通书上说“不宜栽种”,就不敢去种地,通书上说“不宜动土”,就不敢到地里也动锄头,通书上说“不宜交易”,本来家里急于要买仔猪、仔牛和小家禽喂养,结果不敢去买。本来地里的庄稼需要施肥,因初一十五挑不得粪桶,错失了施肥的最佳时间。本来家里在外地有急事要办,结果因为“不宜出行”,或者“诸事不宜”,没有出门去办理,结果耽误了大事。

诸如此类,有些人很刻板地按照通书上“行事忌宜”来做,结果耽误了不少事,甚至像二诸葛那样荒唐,成为当地人的笑谈。也就是因为如此,过去的农村,人们把这种机械地按照通书行事的人,称为“半本通”,指的是人,而不是书。

不过,农村也把那些阴阳八卦不是很精通,知道一些,但是研究得不透彻的人,并以此骗取钱财的人,或者虽然不骗,但是在生产生活中害人不浅的人,也称为“半本通”,意思是在这方面的知识只有“半桶水”,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2、“碓磨不敢舂”是什么意思呢?

碓磨,过去农村一种用来舂米去壳的器具,通常分为手工碓和机械或半机械碓,舂(chōng)米,即捣米。水碓是以水为动力的全机械化碓磨,脚踏碓是半机械的碓磨。俗语中的“碓磨”,从句中的语意来说,指手工锥和脚踏碓,因为只有这两种碓磨才置于院子内,而水碓一般靠立式水轮带动,大多置于河岸、溪边、水渠旁。

手工锥和脚踏碓舂米的效率非常低,根据碓磨的大小,一次也加工五升到一斗谷子,舂米的时间也比较长,要一个小时以上。人口多的大家庭,如果不用水碾子加工,因需求量大,就会经常舂米。按照一些地方的农村传统习俗,一般来说,只有在年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这几天忌动碓磨,平时就没有什么禁忌了。毕竟一个家庭要吃饭,不把米舂出来,哪来的米做饭?

可是,有一些人根据通书以及民间的一些说法,认为院子里的碓磨,能不能动,关系到家里的地气,或者给家里带来灾祸。如果要动得看是什么日子,否则对家里不吉利,这样即便家里没有米了,也不敢动用碓磨来舂米。而那些做事生搬硬套,凡是行事前都要翻翻通书的人,更是对这“忌宜”深信不疑。

事实上,这是过去农村人的一种夸张说法,也是对那些过于迷信的人一种戏谑之语。

碓磨在过去农村没有碾米机的年代,是农村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必须用到的器具,就像是煮饭的锅子,切菜的砧板一样,最没有“忌宜”可讲。人们用来比喻家里有“半本通”的人,因为太过于迷信,导致家里但凡做什么事情,都要看看通书,掐掐手指,或者问问能掐会算的人,以达到趋吉避凶。如此,这种人疑神疑鬼,连家里的碓磨都不敢动了,何况家里的其它该做的事呢?这明显是耽误时间。过去农村有的人认为,这种人都杯弓蛇影,自己吓唬自己。

旧时,农村人并非所有的人都相信通书上的“行事禁忌”。乡村中流传比较广的一句俗语说:“不禁不忌,百事顺遂”。意思是说,不去相信那些所谓的禁忌,一切顺其自然,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这样就会什么事情都挺顺当,事事符合心意的意思。反倒是那些做事时,去翻翻通书,这也做不得,那也做不得的人,事情越做越不顺。

总而言之,“家有半本通,碓磨不敢舂”这句农村俗语,嘲谑的是过去农村的一些过于迷信做法,有一定道理的,对现在农村来说,仍然有积极意义。

梅州兴宁《罗家通书》创始人罗庆辉

罗庆辉( 1670- -1752) ,广东省兴宁福兴西兴围人。清雍正二年( 1724), 他编纂出版《罗家通书》, 于雍正七年( 1729 )被雍正皇帝恩准以民书的样式在岭南五省发行。《罗家通书》 至今依然广为流传,辐射至兴宁邻近市县和福建、江西等省及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区。

《罗家通书》推算法是以皇家古典资料为基础,结合岭南实际情况及罗庆辉独创的诀言、经验进行推算。该推算法重客观、善辩证,有诀言。有分述,细致深微,所算时日准确,深受群众喜爱。2013年, 《罗家通书》被评为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巧遇大师,引入历法研究大门

罗庆辉幼年家贫,读过几年私塾,其舅父陈铁笔见其赋性聪明、刻苦好学、温良谦和,便教其学习天文知识,为后来编纂通书奠定基础。年轻时随亲友外出谋生,到河南信阳做小本生意。其间,遇到-位懂历法的人,他见罗庆辉聪明好学,又懂得不少天文知识,非常喜爱他,便收他为弟子,潜心授予其历法。罗庆辉刻苦认真,三年后,经大师推荐,考入皇宫的钦天鉴,充当执事,推算历法,研究《七政算学》《协记新书》《历象考成》 等著作。此时罗庆辉已精通天文、星象、仪度、六壬吉凶及预测祸福之术,天文历学知识已颇有根基。康熙三十八年( 1699),罗庆通告病还乡 , 回到兴宁,-边养病 ,一边继续研究推算历法,并把自己平生所学传授给儿子。雍正二年( 1724), 罗庆辉父子开始编纂通书,经几年的潜心研究推算,编成通书,以木刻版印制销售。

皇帝出题考庆辉

《罗家通书》出版发行后,由于书中推算的节气、时日准确,对农事耕作很有好处,深受群众欢迎,越传越广;但却引起了官府的关注被诬为“邪书”,不准发行。 罗庆辉不服,到县衙据理申诉;阐明《罗家通书》是自己多年研究的成果,绝不是什么“邪书”。县官不信,便拿此书与朝廷皇历对照比较,结果几乎一 样。 于是兴宁知县施智便据理推荐,于清雍正五年( 1927 )报钦天鉴审批。

钦天鉴接报后,认真审核了《罗家通书》, 认为罗庆辉精通历法,所编通书能以皇家资料为依据,结合西洋推算方法,内容丰富、准确,具有独到之处,适于南方使用,能够解决皇家历法每年迟迟不能运送到南方以致贻误农村生产的问题,于是上奏皇帝。雍正皇帝看了《罗家通书》后,起初不信山区小县会有这样的能人,即下旨传罗庆辉入京当面考试。罗庆辉接旨后,日夜兼程赶到京城应考。在雍正皇帝面前,他临场不惧,细心推算,对答如流,一气呵成连过四关。雍正皇帝见他才华出众,品性良好,心中暗喜,说:"罗庆辉你连过四关,确实不错,就看你第五关如何过。”这第五关是要算出当年秋分时,紫金山天文台院中的梧桐树叶会掉多少片?在场的人都为罗庆辉捏了一把汗,怕他算不准。罗庆辉听后,非常镇定, 马上屈指推算,过了一会便回答:“掉半片叶。”秋分日早晨,雍正皇帝与钦天鉴的官员亲临紫金山天文台察看。结果,那棵梧桐树上只见有一片树叶向下垂,而没有完全掉下来。雍正皇帝见状,连声说“奇才 ,奇才,真是奇才!”于是,雍正皇帝于雍正七年(1729)恩准《罗家通书》以民书式样颁行岭南五省。

关于客家风俗之二次葬的更正和补充

——回复评论区

前文《客家风俗之二次葬》的阅读之多和评论之精彩,大大出乎本人的意料。难道是因为时逢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文章内容刚好切合的缘故?呵呵!本人初试笔墨,感谢各位的抬爱和指正。

首先我承认前文的一个错误,就是棺材进“殁窿”(客家音)的方向,应该是脚里头外。我在原文里面说反了。欢迎指正之余说出根据。

然后有人说,福建、广西和湖南有大把的是二次葬。是的,我想说福建、广西和湖南有大把的客家人,而且还是族谱载明的是从客家地区迁过去的。其实、所谓的广府人、潮汕人也都是“客家人”,区别只在于时间的早晚而已。关于客家迁徙的路线,我准备后面另写一文介绍。

当然这里面还存在另外一种可能,就是二次葬是少数民族的风俗。因为现在有证据显示,客家人在不断南迁的过程中,和当地的少数民族不断地融合。古文中记载的很多少数民族最后都消失了的最终原因,很有可能是融合在客家人里面去了。现代考古学在研究客家族群的基因排列里面,发现了少数民族的成份。作为一向以“衣冠南渡、中原正统”自居的客家人来说,这一点在感情上不太能接受。

另外单独说明一点,本人已年过不惑,不是00后。如果你觉得我说得不对,欢迎指正。很乐意抛砖引玉,那样能学到更多知识。

有看官说,不是全部都是二次葬,也有一次葬到位的,叫大埋地。还有兴宁罗家通书为证。是的,确实有一次葬到位的。但是否一次葬,主要意见在风水师口中,不是主家意愿。而且大部分都是二次葬,甚至有改三次、四次的都有。

最后一点是,我没想到有人会对二次葬这么推崇,华夏文明,人类文明都出来了。说实话,我是很感激政府推行火化的。

下面我补充一下前文只截图,没有复述出来的,记载在县志中的两篇《洗骸文》。

洗骸文,同学诸子订。、、、、、、人皆有仁人孝子之心也。而独难为戕毁亲骸者,解粤俗于已塟之亲塚。旋发之棺,旋剖之节。解肢分抛,掷其爪髪肌肤,仅取骨殖,用瓦罐捡取。非然即笑为不孝。嗟乎,葬者藏也。欲人之弗得见也。、、、、、、吉壤果许妄求,间有族姓蕃昌,罔非积善余庆,而一切邱垄尤未始昧。、、、、、、父母全而生之,我全而归之。生不愿为亏体之人,死亦不愿为亏体之鬼。

原文太长了,只能摘录几句。三百年前的有识之士都懂得的道理,今天的人还能继续执迷不悟。所谓移风易俗之路,任重而道远啊!

农村俗语“家有半本通,碓磨不敢舂”,啥意思?半本通指什么?

过去农村有一些经常使用的俗语,由于时代的变革,人们思想的进步,有的俗语已经被时代淘汰了。因此,现在的年轻人对一些旧时的俗语未必能够理解。“家有半本通,碓磨不敢舂”就是这样一句俗语。

旧时,能够创造出这句俗语的人,也算得上思想非常超前的了,与现代破除迷信,相信科学的思维是一致的。这句俗语,体现了过去农村人们,对那些过于迷信的人的一种嘲讽,直到现在都还有积极意义。

那么如何理解这句俗语呢?俗语中让现在人比较难理解的是“半本通”和“碓磨”。时代不同了,两个名词现在出现的频率不高了。特别是“碓磨”这种过去农村日常生活中的器具,现在已经被机械化所取代,在一些农村虽然还存在一部分,大多已废弃,或作为古董,给前来乡村旅游的游客展示。而“半本通”这个词,一般只能从一些农村老人的嘴里听到,如果不根据当时的语境来理解,也可能让人一头雾水。下面将对这两个词作详细的解释。

1、什么是“半本通”呢?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句俗语,这里得引用一下赵树理的名篇《小二黑结婚》中的一段话,这篇创作于1943年小说,可让我们感受一下旧时社会的真生活。现将这段话摘抄如下:

二诸葛忌讳“不宜栽种”,三仙姑忌讳“米烂了”。这里边有两个小故事:有一年春天大旱,直到阴历五月初三才下了四指雨。初四那天大家都抢着种地,二诸葛看了看历书,又掐指算了一下说:“今日不宜栽种。”初五日是端午,他历年就不在端午这天做什么,又不曾种;初六倒是黄道吉日,可惜地干了,虽然勉强把他的四亩谷子种上了,却没有出够一半。后来直到十五才又下雨,别人家都在地里锄苗,二诸葛却领着两个孩子在地里补空子。邻家有个后生,吃饭时候在街上碰上二诸葛便问道:“老汉!今天宜种不宜?”二诸葛翻了他一眼,扭转头返回去了,大家就嘻嘻哈哈传为笑谈。

此文接下来还有一个小故事,讲的是三仙姑“米烂了”的笑谈。这里限于篇幅,就不再引用了,有兴趣的朋友可去读一读原著,小说篇幅不长,在网上可以搜到。

这里讲的二诸葛是一个“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此语出自《小二黑结婚》)的人,因此,不管什么事情,都要“看历书”和“掐指”算一算,来选取所谓的“吉日”。

二诸葛所看“历书”,从古至今,农村习惯叫通书。“通书”最早是《黄历》的别称(即黄历、皇历、通书同为一书)。 到了后来,民间各种农家历书都自称为通书。比如,现在在农村还颇有名气,流传范围广,至今依然为农村广泛使用的,并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湖南隆回的《望星楼正宗通书》、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广东兴宁的 《罗家通书》,等等。

通书不仅包括了天文气象、时令季节等,以及日期表,也包含了每天的吉凶宜忌、生肖运程等,可以用来选取日子。比如《西游记》第二三回中写道:

“也不必看通书,今朝是个天恩上吉日,你来拜了师父,进去做女婿罢。”

这也说明,在明朝(《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为明朝人)的时候,民间通书既是历书,也是选取吉日的工具书。

古代通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与黄历一脉相承,都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对农业生产中的开耕、抛粮下种等时令季节中的生产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并对预测来年何时缺水天旱,何时暴雨成灾等,进行了具体的预测。因此,从农业生产方面来说,对古代农业生产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当然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也就是因为如此,这些通书又被农村人称为“农家书”。现在发行的《农家历》也继承了这一传统。

古代通书为了满足当时社会的实际需要,与黄历一样,以二十八星宿运行吉凶、五运六气谱、日行黄道月行九道图、河图洛书等,来占卜每日的吉凶祸福和人生命运。并通过推算,标明了出行忌宜日子、祭祀忌宜日子、丧葬程序每个环节的忌宜日子、婚姻程序中六礼忌宜日子、房屋修造每个程序的忌宜日子、生产忌宜日子等,分为凶吉,也就是每日行事忌宜,并添加在日历表格之中,便于查找。这样,本来诸多不相干的领域,由古人巧妙组合,历书也就成为了一种一书多用的书籍,也就是“通用”,历书称为通书。

然而,这些通书中掺杂了不少迷信糟粕,尤其是一些所谓的“行事忌宜”,影响到了农村人的正常生产生活。 比如,通书中有出行、动土、伐木、交易、播种、栽种、理发、沐浴、教牛马、结网、作灶、安床等,很多与农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也被纳入“行事忌宜”。上文提到的二诸葛因忌讳“不宜栽种”而错过农时,被传为笑谈。过去农村还有因“土王日”不能动土,错过好天气,耕地而无法播种,错过农时的。

也就是因为如此,旧时,农村的“半本通”有两种说法,一种指通书,一种指看通书的人。

一是“半本通”指通书

过去,民间发行的通书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本。在翻看通书时,有丰富经验的农民,对通书上的天文气象、时令季节是认同的,而对通书上所谓的“行事忌宜”有的人认同,有的人并不认同。

在农村通常来说,人们认可的事情就是讲得“通”的事情,人们不认可的事情就是讲得“不通”的事情。因此,人们认为通书只有天文气象、时令季节是讲得“通”的,而所谓“行事忌宜”,特别是有关农村生产生活的 “行事忌宜”是讲“不通”的,与现实生产生活是不相符的,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也就是说,通书只有一半是讲得“通” 的,即日历那一部分,还有一半是讲“不通”的,也就是书中的“行事忌宜”。也就因为如此,农村一些人把通书戏谑为“半本通”,意思是说,此种书只有一半是合理的,还有一半是不合理的。

二是“半本通”指机械地按照通书行事的人

过去农村,像二诸葛这种人,自己认为精通阴阳八卦,熟知黄道黑道,为人又特别古板,不知变通。通书上说“不宜栽种”,就不敢去种地,通书上说“不宜动土”,就不敢到地里也动锄头,通书上说“不宜交易”,本来家里急于要买仔猪、仔牛和小家禽喂养,结果不敢去买。本来地里的庄稼需要施肥,因初一十五挑不得粪桶,错失了施肥的最佳时间。本来家里在外地有急事要办,结果因为“不宜出行”,或者“诸事不宜”,没有出门去办理,结果耽误了大事。

诸如此类,有些人很刻板地按照通书上“行事忌宜”来做,结果耽误了不少事,甚至像二诸葛那样荒唐,成为当地人的笑谈。也就是因为如此,过去的农村,人们把这种机械地按照通书行事的人,称为“半本通”,指的是人,而不是书。

不过,农村也把那些阴阳八卦不是很精通,知道一些,但是研究得不透彻的人,并以此骗取钱财的人,或者虽然不骗,但是在生产生活中害人不浅的人,也称为“半本通”,意思是在这方面的知识只有“半桶水”,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2、“碓磨不敢舂”是什么意思呢?

碓磨,过去农村一种用来舂米去壳的器具,通常分为手工碓和机械或半机械碓,舂(chōng)米,即捣米。水碓是以水为动力的全机械化碓磨,脚踏碓是半机械的碓磨。俗语中的“碓磨”,从句中的语意来说,指手工锥和脚踏碓,因为只有这两种碓磨才置于院子内,而水碓一般靠立式水轮带动,大多置于河岸、溪边、水渠旁。

手工锥和脚踏碓舂米的效率非常低,根据碓磨的大小,一次也加工五升到一斗谷子,舂米的时间也比较长,要一个小时以上。人口多的大家庭,如果不用水碾子加工,因需求量大,就会经常舂米。按照一些地方的农村传统习俗,一般来说,只有在年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这几天忌动碓磨,平时就没有什么禁忌了。毕竟一个家庭要吃饭,不把米舂出来,哪来的米做饭?

可是,有一些人根据通书以及民间的一些说法,认为院子里的碓磨,能不能动,关系到家里的地气,或者给家里带来灾祸。如果要动得看是什么日子,否则对家里不吉利,这样即便家里没有米了,也不敢动用碓磨来舂米。而那些做事生搬硬套,凡是行事前都要翻翻通书的人,更是对这“忌宜”深信不疑。

事实上,这是过去农村人的一种夸张说法,也是对那些过于迷信的人一种戏谑之语。

碓磨在过去农村没有碾米机的年代,是农村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必须用到的器具,就像是煮饭的锅子,切菜的砧板一样,最没有“忌宜”可讲。人们用来比喻家里有“半本通”的人,因为太过于迷信,导致家里但凡做什么事情,都要看看通书,掐掐手指,或者问问能掐会算的人,以达到趋吉避凶。如此,这种人疑神疑鬼,连家里的碓磨都不敢动了,何况家里的其它该做的事呢?这明显是耽误时间。过去农村有的人认为,这种人都杯弓蛇影,自己吓唬自己。

旧时,农村人并非所有的人都相信通书上的“行事禁忌”。乡村中流传比较广的一句俗语说:“不禁不忌,百事顺遂”。意思是说,不去相信那些所谓的禁忌,一切顺其自然,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这样就会什么事情都挺顺当,事事符合心意的意思。反倒是那些做事时,去翻翻通书,这也做不得,那也做不得的人,事情越做越不顺。

总而言之,“家有半本通,碓磨不敢舂”这句农村俗语,嘲谑的是过去农村的一些过于迷信做法,有一定道理的,对现在农村来说,仍然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