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姻缘

为什么每个月初一不能回娘家(初一不能回娘家)

为什么每个月初一不能回娘家(初一不能回娘家)

亲妈告诉初一十五别回娘家,每次回娘家我都翻日历。

▲亲妈告诉我,嫁出去的女儿, 初一 、十五别回娘家。弄得每次想回娘家一趟都得看日历。妈妈是农村妇女,有点封建,有点迷信。

刚结婚头两、三年我回去得很勤快,我还把自己当家里人,甚至周周回,还住家里,每次离开,妈妈都会给我们打小红包,对我们很讲礼仪,很客气。我跟她说不用每次都打吧。后来渐渐意识到,为什么对我们这么客气呢?只因,我已是那盆泼出去的水。

第一次感觉和这个家有了疏远。特别是妈妈提了几次,嫁出去的女儿, 初一 、十五最好不要回娘家。虽我不知道为什会有这样的风俗,但妈妈比较在意,所以每次回去,我都看日历。

明明是回自己长大的地方,现在却成了回娘家,虽然娘家让我感觉温暖亲切,但结婚后还是变成了家里的客人,这种心酸,谁懂?

回娘家的路是温暖的 可已找不到归属感

▲亲妈嘱咐我,女子出嫁后,就是婆家那边的人了,回娘家多了,婆家会有意见,要以婆家为重。

现在我结婚已经十年多,很多时候是娘家有什么事才回去,弟弟也已经结婚,有了小孩,和爸妈一起生活,他们才是一家人。在妈妈的观念里,他们就是跟儿子过的,老了也是要靠儿子的。

现在我也已经释然,只要爸爸妈妈过得开心就行,现在他们上了年纪,更不会去改变他们的观念,现在只希望他们身体健康。而我在婆家也渐渐适应与他们如何相处。

不必去证明自己多想孝顺 你们需要了我再来

▲我想告诉自己,想要的家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才会有。外在形式是有一套写有自己名字的房子;内在是,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内心强大才安宁,才能做到自己在的地方就是家。

大多女子总是要和原生家庭分离的, 我只能打理好自己的小家,让自己好过些。结婚以后,女子总会融入另一个家庭去,可往往我们又很难真正融入婆家,婆家会很难信任你。他们聊的人你不认识,聊的事与你无关,讨论家庭利益的事,不让你参与。而娘家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与我们渐行渐远……。

所以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 做好自己,不要太关注与婆媳关系与娘家的关系,多为自己打算,才能过得舒适。生活是自己的,你才是最重要要的。

多为自己打算才是真

如果你也跟我一样,回娘家已经失去了归属感,被父母当做客人对待,找不到以前回家的感觉,心里不要有芥蒂,也不要伤心,做好自己该做的那份就好啦!

俗语:女人出嫁后,大年三十初一不能住在娘家,为啥初二才能回去

农村俗语说:“女人出嫁后,大年三十和初一都不能住在娘家里,只能初二才回去。”这句俗语在农村地区流传已久,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和传统观念。

首先,这句俗语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有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一直被视为至高无上的美德。作为媳妇,在婚后应该尽到孝顺公婆的责任,尊重长辈的意见和决定。而回娘家过节可能会被认为是对婆家的不尊重,因为媳妇在婆家过年是符合传统习俗的。因此,为了表示对婆家的尊重和孝顺,媳妇只能在初二才能回娘家过节。

其次,这句俗语也与农村社会的家族观念有关。在农村社会,家族观念非常重要,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密切而复杂。媳妇在婚后成为婆家的人,但同时也保持了与娘家的联系。然而,由于媳妇在娘家过节可能被误解为对婆家的不忠或背叛,所以为了避免产生误解和纷争,媳妇只能在初二这个特殊的日子回娘家过节。

此外,这句俗语还与农村地区的农耕文化有关。在农耕社会中,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农民们辛勤劳作一年后的休息和团聚的时刻。由于媳妇在春节期间需要留在婆家帮忙准备年夜饭、接待亲朋好友等事宜,所以不能回娘家过年。只有在初二这一天,媳妇才能抽空回到娘家与亲人团聚,共度佳节。

总的来说,这句农村俗语“女人出嫁后,大年三十和初一都不能住在娘家里,只能初二才回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家族观念以及农耕文化的影响。虽然现代社会发生了很多变化,但这些传统观念仍然深深地根植于农村地区人们的心中,对于维护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大年初一出嫁的女儿不能回娘家原因你肯定意想不到!

 为什么说嫁出去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

古代社会把嫁出去的女儿比喻成泼出去的水。认为女子出嫁之后就是外姓人家的人了,不会像儿子那样承接香火,为娘家创造价值。女孩虽然也是父母的亲生骨肉,但出嫁之后,尽管表面上还保留着固有的血缘关系,但实际上却由亲密渐渐走向疏远,像水一样已经泼出门外了。

初一是守财的日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要守住自己的财

女人嫁老公,就有自己的家了,就应该以自己的家为重。年初一公公婆婆是不出门不干活的,专门坐在堂前等候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们,和自家宗族的年轻晚辈们来敬茶拜年,做长辈的会给晚辈们包新年红包。这在古代叫“红远当头”,因为年初一是一年之中的头一天,头一天就有红运,意味全年都有好远气。做媳妇的应该在家里照顾你拜年的客人,给客人敬茶敬烟,给小孩子们糖果糕点,这是每个做儿媳妇的必须做到的礼节。

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有些讲究离不开古代的经济文化特点。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娘家婆家双方家庭的和谐,但有些话不可明说,明说效果也不见得就好,古人比较迷信所以说这样不吉利效果才好,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这样做有两个原因,第一古代的女人嫁到婆家后一般都是主管缝衣做饭的日常生活,这在古代绝对是一个很艰苦的活路,就拿衣服来说,一年之中妇女先要纺线,织布,然后在年前缝衣,这些活是全手工完成,就这一项此时妇女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一旦夫妻发生矛盾,此时一走了之,杀伤力可能大到这个家立即瘫痪,严重影响到安定团结,所以有了这个限制妇女将无处可去,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妇女地位低下的结果。

初一回娘家拜年怕冲撞娘家和婆家

在过去,只有夫妻间感情不好,或者吵架生气的,或者和丈夫不好有外心的,或者是没丈夫守活寡的,出于无忍才可以大年初一回娘家。不过,这样做对双方父母和夫妻之间都是不利,自己的父母不说,娘家有哥嫂也会骂的,因为这是她们的家,年初一是不许外人来家里的,否则会带来一年的霉运。

不过,现在不管农村和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过年吃的准备的都很丰富,根本不在乎会吃光吃穷,反而巴不得摆出来就吃掉,省得热来热去不好吃。现在人的观念都变了,拜年根本不在乎吃,大酒大肉人们都不喜欢了,都想吃点蔬菜。特别是年轻小媳妇连肉都不敢踫,饭也不敢多吃,怕影响自己的身材和美丽,你们说是吧?

我认为:过年拜年不在于吃,而是在乎那份“亲情”。那份母女情,那份父女情,那份兄妹情,那份姑嫂情,那份姐妹情,最好让这份情得到很好的延续,你们说对不对?

首先要明确的是,既然是“出嫁”,那么女子与男子组成的家庭,则是隶属于男子姓氏家族的。嫁出去的女儿就是别人家的了,所以,即便是有了孩子,孩子称呼女子的父母为“外祖父”“外祖母”,说明是有内外之分的。

所谓的大年初一不回娘家,实际上不是不让回娘家,而是过年都应在自己家里过。哪个是自己家里呢?就是丈夫与自己组成的家庭。而恰好,古代这个家庭是隶属于男子家族的。所以就形成了女子要在夫家过,不可回娘家的说法。

封建礼教要求女子要遵守“三从四德”。“三从”即为: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在当时,无论是在娘家或婆家,女子都没有自己的权利和地位。即使亲生女有机会回到娘家,但在娘家人的眼里,她已经是外姓人了,家里的事不会让她参与。

大年初一有无数人登门拜年,是拜会这个家庭,女子回了娘家,则与丈夫组成的“自己的家”是不完整的。

说法一,怕冲撞娘家和婆家。

在古代,只有夫妻之间生气的,生外心的和守活寡的姑娘才可以在大年初一住娘家,这个也是逼迫无奈的情形。大年初一就回娘家对双方将都不好,影响家庭和睦。

说法二,怕吃穷娘家,娘家兄弟媳妇会有意见。

古代的老百姓一般物资不是那么的富裕,大年初一回娘家有和自家兄弟媳妇抢占资源的嫌疑,娘家爹妈自然不好说什么,但是心里很苦。

其他不能回娘家的日子:不仅过年出嫁的姑娘不能回娘家,在这一年里还有很多节日都不能在娘家过的。

″初一子,初二婿,初三初四拜年郎″也就慢慢成了约定俗成的习俗。初二是宴请新婚女婿的指定日子,俗称″接婿\",由新娘家最亲的长辈舅、叔、伯、姨夫、姑父等作陪,初三开始这些亲戚要轮流宴请新女婿。一轮宴请结束,岳父母要再请一次,称″回席酒\"。

新女婿接受众长辈宴请,坐上席,叫\"做婿″。\"做婿\"去拜年的礼物要是正常拜年的双倍,且全用红纸包好。亲戚长辈如此隆重宴请新女婿的风俗,应该包含着期望新女婿从今往后好好待我家女孩的意思吧!

结婚第二年开始就是正常的回娘家拜年了。以前规矩多,路远要在娘家过夜的话,夫妻俩也要分床睡,理由还是一个:不吉利,会给娘家人带来晦气。

乡里人很看中元宵节,但出嫁女是不能看见娘家正月十五的灯,认为看了娘家也会不吉利。

闺女不见娘家灯,没事怎么也行,有事了光疑惑哩。确实也听过有人见了娘家灯,娘家的人有死的也有伤的这些事,不知是巧合还是真的。

不见娘家灯的真实其实是说结了婚生气住娘家的趁过年不要生气了赶快回婆家合好吧,也是劝人不要离婚。

坐月子也不能在娘家说是容易撞沥血鬼一笑了之:旧时的迷信观念认定,已逝的老祖宗,年底要从天上回家享受供奉。

老祖宗如果看到家里有外人,就不愿进家了。因为,闺女出嫁就是人家的人了,是外人了;夫家才是她的家,回娘家只是走亲戚。

老祖宗享用供奉,初一晚上回天上去后,女儿才可以回娘家。这个规矩在旧社会特别是农村是很严格的,违反了就是大不敬,会带来晦气,对娘家很不利,据说还会让娘家破败。

即使在新社会,人们虽然不相信鬼神,但仍是比较严格地遵守着。因为如果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过年,周边的人会说婆家待她不好,娘家的村里人也会鄙视:居然回娘家过年(没地方可去?)。这种习俗起于何时不得而知,但至少在元明戏曲中就已经有反映。这种习俗大概是早年大陆移民带过来的。这是封建社会歧视妇女的一种表现。

这种习俗强化了妇女对婚姻的依赖,增大了妇女离婚的社会压力。久而久之,习以为常,这种民俗现象就世世代代延续下来了。

大年初一不让女儿回家,不正好和老公在家婆家过吗?如女儿回了娘家,女婿必然跟来,那谁陪夫家的老人过年呢?所以,长期形成的习俗自有它的道理,很难与陋习联成一体。古人们对大年几天的安排非常明了:三十全家团圆,初一大拜年,初二回娘家,初三探亲访友(指到关系密切的友好家中做客),初四上坟烧纸,祭典过世的亲人,初五就随意了。这样约定俗成,井井有条。

为什么回娘家要是正月初二?初一为什么不能住娘家?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

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五千年的习俗演变。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曾经有一些文化习俗消失,永远沉溺在过去;

也曾经有一些新的文化习俗兴起,他们在新的时代,焕发着新的光芒;

还曾经有一些文化习俗,即使历经千年的沧桑,依旧屹立不倒,穿越千年的文化积淀,依旧光彩照人。

说起文化习俗,节日便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也是最好的文化习俗的展示。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众多的寓意深刻的文化节日:

为了纪念屈原这一爱国士大夫,我们设立了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以此表达我们的哀思;

为了表达异乡游子对家乡的思念,我们设立了中秋节,吃月饼、赏月成为家人良好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为了纪念默默奉献的劳动人民,我们设立了劳动节……

多彩的民间节日造就了多样的民间文化。而这众多的节日,都不能算是中国最大的节日。说起中国最大的节日,几乎人人都十分兴奋,那就是中国的春节。

一、春节追溯

春节可以说是所有中国节日之首。春节定在农历的正月初一,但一般一直到正月十五春节才算结束。人们会从春节前一个周便开始忙碌,准备春节的各种东西,新的一年开始之后,人们又会开始各种走亲访友的活动,长时间没有交流的亲朋好友会坐下来叙叙家常,聊聊自己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关于春节,又有怎样的历史渊源呢?

民间关于春节的来源众说纷纭,而最普遍的、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便是年兽了。

在很久以前,有一种怪兽叫“夕”,每年年末,它都会出现在村子里,在村子里到处伤人,为祸一方,当地人都十分惧怕它,却也拿它没有办法。于是他们便向灶王爷许愿,希望灶王爷可以请一位神仙来降伏这个妖怪。于是灶王爷便请了天上一位叫“年”的神童,妖怪再次为祸人间的时候,神童用红绸吓退了妖怪,然后他又用放在火里烧地劈里啪啦的竹竿将妖怪吓跑,而神童赶走妖怪的这一天,正好是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于是人们把这一年叫做除夕,把新年的第一天叫做过年,以此来纪念这一段传奇故事。

从此之后,红绸和鞭炮都成为了过年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其实不仅如此,过年还有很多不一样的习俗……

二、大年三十

走亲访友就是过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习俗,而年后每一个走亲访友的日子都有特定的对象。比如,初二这一天,就是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

在这一天,已经嫁出去的女儿会带着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回到娘家与自己的父母以及家人团聚,一同庆祝新年。我们不禁疑问,为什么初二才是出嫁女子回娘家的日子,而不是初一、初三、或者是其他日子呢?

其实,初二才是最适合回娘家的日子。在中国的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大年三十不能看娘家灯,顾名思义,就是如果回了娘家,在大年三十这一天是不能看到家里点起来的灯火的。如果是在大年三十这一天回到了娘家,那最好是吃过中午饭之后就启程。如果看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家中点起来的灯火,那是万万使不得的,这寓意着不吉祥,会给自己的父母以及兄弟姐妹带来厄运。

久而久之,大年三十不回娘家就形成了一个习俗。即使在科技十分发达的今天,人们也总是保持着一颗敬畏之心,不仅如此,流传了多年的习俗也渐渐变成了一种习惯,人们也不愿意打破。

三、回家的规定

中国民间有一句古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意思就是即使作为娘家养育了女儿,但女儿一旦出嫁,就是别人家的成员了。原来自己的娘家人只能称之为亲人,而嫁给自己的丈夫的那一家人才算是女子的家人。

旧社会对女子的相关礼仪也有众多的要求,嫁出去的女儿如果想要回娘家,那一定要找到一个固定的日子,不能跟随自己的内心,如果想念家人,是不能立马回去的。出嫁的女子只能在大年初二、端午节这样规定的日子回家。

四、大年初二的故事

在这样一个春节团圆的日子里,每一个人都希望见到自己朝思暮想的人,为了让出嫁的女子得到一点宽慰,人们决定设立正月初二作为回娘家的日子,出嫁的女子在这一天回家,可以见到自己朝思暮想的人。

那为什么不是大年初一呢?这又与民间过年的习俗有关了。

在大年初一这样一个新年第一天的好日子里,一般大家都会在本村里或者是给本宗族里的长辈拜年。因此大年初一这一天,出嫁的女子一定要跟随着男子去给自己丈夫的长辈拜年,所以在这一天,出嫁的女子自然不能回到娘家了。

那为什么不能是初三回娘家呢?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的地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初一过后,人们就开始走亲戚了,而各家走访的第一个亲戚便是出嫁女子的丈夫,这样一来,既显示出了对女子的重视,也表现了出嫁的女子以及她的丈夫对女子家庭的重视,这对维持良好的家庭关系至关重要。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众多的村子被高楼大厦取代,与此同时,众多的民间习俗也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消失殆尽。但春节这样一个中国最盛大的节日依旧得到中国人民最大程度的重视。

尽管人们纷纷感觉与过去相比现在的年味儿淡了很多,但这依旧不能抹杀藏在过年背后的人们真实的感情与快乐。年在很多地方已经消失了,但过年的相关习俗却被完整的保存下来,人们对过年的那份最真实的感情依旧被完整地保存下来,成为人们一生的回忆。

文/枕猫

谁说初一不能回娘家?民俗专家:过时禁忌

农历新年有不少口耳相传的禁忌,例如大年初一不能回娘家、不动刀剪,但民俗专家认为,老祖宗留下来的习俗有当时社会背景,而随时代变迁,这些都是该抛弃的过时观念。

大年初一不能回娘家、不动刀剪,但民俗专家认为随时代变迁,这些都是该抛弃的过时观念。本报系资料照/记者黄义书摄影

老一辈口中流传不少新年禁忌,如「正月初一,已嫁女儿不可回娘家,必须等到初二以后,否则会招致娘家赤贫」说法。

民俗、宗教专家林正义表示,古代交通不便,加上初一有拜年习俗,媳妇在过去传统大家庭中有负责张罗的义务,须等到初二才有空回娘家。

民俗专家刘文雄说,过去农业社会食物得来不易,如果女儿带着一家人初一就回门,会有回来「揩油」疑虑,更有「吃穷娘家」兆头,才有这种习俗流传下来。

不过,熟悉传统民俗禁忌的林正义、刘文雄都说,这些禁忌在过去社会背景中适用,放诸现代却非常过时、不合时宜,应予抛弃。

刘文雄表示,现代社会过年休假仅短短几天,很多人还会出国旅游,甚至提前祭祖。只要心安,不必遵照旧时习俗。

不过,如果长辈旧有观念难改,林正义建议可透过一些破除仪式求心安。

习俗上流传已嫁女儿可提一桶食油回娘家,代表「油来油去不准算」,意谓自由、率性、不合常规地来去(油谐音游),不能算数当真;或初一回娘家给红包,破除「吃穷娘家」兆头,转为「给娘家带财」。

另外,新年还有许多其他禁忌,例如「初一不动刀剪针线,怕这一年会容易受伤或剪断财路」、「初一早上不能洗头、洗衣服,会洗去钱财」等。

林正义说,初一不能拿剪刀的习俗其实是希望「过年好好休息,不要再劳动」,也是属于口耳相传的习俗;如果观念无法改变,也可把刀、剪绑上红布等,「负负得正」,消除心理不安感受。

刘文雄说,在他看来这些习俗都是「以讹传讹」,不致招来负面影响;随时代变迁,过往习俗已不再主导民众思维,想法和观念须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