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星座

大伯公是什么神(大伯公)

大伯公是什么神(大伯公)

这是什么神仙?

文/柳成枝

图文:审稿-专诸、排版-文琪&白鸥

封面图:©The Road Provides/Shutterstock

因为疫情的关系,今年的清明节那时候吹起了一股“云祭祀”的大风,把传统的民间信仰加上酷炫的5G黑科技,这样新旧结合形式貌似会是传统文化的未来趋势。而除了中国之外,远在马来西亚的许多炎黄子孙,同样也因为疫情而无法亲临现场拜祭祖先。

事实上,早在2月份,马来西亚柔佛州的古庙游神活动就因疫情而一切从简了。这个游神活动是马来西亚华人每年的民俗盛典之一,往年一般会请出銮的神明有元天上帝、洪仙大帝感天大帝等神级较高的神仙。

© Kristin Greenwood / Shutterstock

© Thomas Foo / Shutterstock

游神活动也好,乩童起乩也好,一般在这些活动中被请出来的神明大多是神庙中的主神或是那些普遍被认为法力无边的大咖级神仙,除了以上提到的那几位神仙之外,最常在马来西亚出现的还包括了齐天大圣、哪吒这种战斗型的大神,或菩萨这种听起来就像是王者级别的神明。

所以要想从马来西亚的游神或起乩活动中认遍各种神明,并不是那么容易。以土地神来说,虽然土地公几乎是许多马来西亚华人家中的神明标配,但由于段位级数的既定认知,你可能很难在游神活动中看到他。

如果你去过马来西亚,你可能会发现,你所说的土地公和马来西亚人真正拜的土地公,可能未必是同一位土地公(<--此处非绕口令)。

永安厅大伯公庙

图:Wikimedia Commons

地主、大伯公、本头公,

其实都是土地神?

马来西亚人口中的土地公,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是一个统称。因为马来西亚华人祖籍的多样,这里民间信仰几乎贯穿了福建、广东、客家等多种文化,并融合了马来西亚当地的信仰,也造成了马来西亚同一个神有N种不一样的称呼的现状。

可以这么说,初到马来西亚,要拜对一个神,还真的没那么容易。

若身在马来西亚的你灵光乍现,突然想拜土地公,你的马来西亚朋友可能会问你:“地主?大伯公?本头公?拿督公?”初来乍到的你可能会想破脑袋,怎么中国的土地公飘洋过海后还改头换面了呢?

吉隆坡甲洞福德庙

图:angkongkeng.com

其实地主、大伯公、本头公,都是土地神的一种。由于马来西亚华人各方言群体的文化不太一样,所以大家供奉的对象也都会有所不同。

如吉隆坡甲洞福德庙(Kuala Lumpur Kepong Hock Tiek Temple)主座福德正神、森美兰波德申伯公坛 (Sembilan Port Dickson Peh Kong Tueh)主座大伯公、柔佛峇株吧辖四面八方龙伯公(Johor Batu Pahat Long Pek Kong)主座龙伯公等。

“地主”也许是最好理解的。如果你曾经造访过马来西亚华人的家,你可能会对一个上书“五方五土龙神,唐番地主财神”的神位有点印象。这个没有塑像、只有牌位的神明,是许多马来西亚华人都会在家中供奉的土地神,一般华人也会将其尊称为“土地公”。

图:Wikimedia Commons

大伯公则来源于客家文化。客家人口中的“伯公”或者是“大伯公”是对长辈或祖先的一种称呼。至于把神明也叫作“大伯公”,主要是一种亲密关系的体现。

但如果你以为马来西亚的大伯公只是客家人供奉的神明,那福建人(马来西亚人习惯把闽南人称为“福建人”)、潮州人(即潮汕人)可能就会有意见了。因为在马来西亚,无论是福建人、潮州人还是客家人,他们都拜大伯公,所以大伯公庙也变得越来越多。

梧槽大伯公庙

图:Facebook

实际上东南亚各国都供奉大伯公,新加坡也有一些供奉大伯公的福德正神庙,譬如梧槽大伯公庙(Goh Chor Tua Pek Gong Temple)。不过大伯公在马来西亚更为盛行,在槟城,就有一条以大伯公命名的街道——大伯公街(Lebuh King/King Street)。

槟城还有另外一条以神明命名的街道:本头公巷(Lebuh Armenian/Armenian Street)。虽然槟城有本头公巷,但马来西亚的本头公庙并没有很普遍。由于本头公来源于潮州文化,而泰国华人主要来自潮汕地区,所以你能在泰国的许多地方找到本头公庙。

本头公巷(Lebuh Armenian)

© Lebuh Armenian / Shutterstock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的潮汕地区,除了本头公,去年一度在微博上引起热议的三山国王也是广受当地人认证的土地神。

地主、大伯公、本头公,其实以上的三位土地神并不难理解。而除了以上的三位土地神,还有一位土地神也在马来西亚华人的心中很有分量。

这位南洋色彩浓厚的一方土地霸主,叫作“拿督公”。

拿督公:

来自南洋的汉化版土地公?

拿督公毫无疑问是地地道道的南洋土地神。一般中国人对于“拿督”这个词的印象也许是TVB港剧中的马来西亚有钱人,但作为勋衔意义的“拿督”和作为神明的拿督公,严格来说并没有半毛钱关系。

“拿督”是马来文“Datuk”或“Dato”的音译,一般是马来人对“爷爷”或长者的尊称。在马来西亚,一般华人都不会把“拿督公”读作“拿督公”,他们要么念“Na Tok Kong”,要么说“Datuk Kong”,“拿督公”往往只是一个书面用语。

拿督公小庙

图:ongchboon.wordpress.com

拿督公其实和马来人早期的民间信仰有关。在马来人全面信奉伊斯兰教之前,马来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都有着泛灵崇拜和被称为“Keramat”的圣者崇拜信仰。

他们认为,这些地方保护神或精灵经常以各种形式出现,圣者的亡魂、森林中的老虎、大树、蚁穴,甚至是古剑、戒指,都有可能是灵界生命的化身,而马来人把这些保护神称为“拿督”(Datuk)。

图:@idespisecats / Twitter

这种万物有灵论在南洋并不稀奇。许多南洋华人都相信,长辈会在过世后的第7天(俗称“头七”)以蝴蝶或飞蛾的方式回到家里。很多早期的南洋华人也经常教育小辈,不要随便在大树下小便,以免触怒树神。

有些拿督公会以颜色命名,如青拿督(Datuk Hijau)、黑拿督(Datuk Hitam)、红拿督(Datuk Merah)、蓝拿督(Datuk Biru)等等,

如槟城怡和园篮卓公(Penang Ee Hoe Lan Na Du Kong)主座蓝拿督公、槟城北海双溪浮油1298拿督公 (Penang Butterworth Dato Hijau 1298)主座青拿督公等。

据说,这种按颜色的划分方式受到了阴阳五行说的影响。

槟城怡和园篮卓公

图:angkongkeng.com

槟城北海双溪浮油1298拿督公

图:angkongkeng.com

一般人认为拿督公都是男的,但其实在槟城、雪兰莪一带也有“女拿督”,称为Nenek(奶奶)、Neo-Neo(娘娘),如雪兰莪吉胆过港区拿督娘娘宫 (Selangor Pulau Ketam Dato Neo-Neo Temple)的主座拿督娘娘、雪兰莪巴生加埔河天宫 (Selangor Klang Kapar Hoh Thian Kiong)供奉的拿督奶奶等。

雪兰莪吉胆过港区拿督娘娘宫

图:angkongkeng.com

拿督公与许多神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许多拿督公的神像都出现在小小的神龛里。小小的神龛里供奉着小小的拿督公塑像,小小的拿督公老人家塑像戴着小小的穆斯林宋谷帽(Songkok),有亲和力之余也显得非常cutie。

一般的拿督公一手持马来匕首(Keris),一手拿着中国的元宝。简单来说,在很多华人的眼里,拿督公就是一个马来神明。也因为许多华人对马来人的刻板印象和既定思维,拿督公的祭品多是回教清真食品,乩童起乩的时候也多数讲的是马来语。

如果从形象上来看,你可能会发现除了穆斯林的宋谷帽和马来匕首外,拿督公和大伯公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手持马来匕首的拿督公

图:taoist-sorcery.blogspot.com

大伯公

图:angkongkeng.com

简单来说,大伯公、拿督公等土地神的形象是非常类似的。如果说地主、大伯公、本头公仍然和中国人心中的土地神形象相去不远的话,那拿督公则可以理解为南洋土地神的汉化版本。

除了南洋的文化基因,拿督公在职能上也和大伯公、“地主”略有不同。一些大伯公庙的规模更像是大庙的派头,最关键的是,在这些大庙中,大伯公经常以C位坐镇,其左右两边则是保生大帝、太上老君、关圣帝君等一般认为咖位比较高的天神。

换句话说,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大伯公已经不仅仅是一方土地神了,大伯公和其他法力无边的天神没有任何区别。拿督公则更常出现在街头巷尾的小神龛中。

小神龛中的拿督公

图:fairfun.net

在许多地方大伯公职能“升迁”的基础上,“地主”保障了许多华人的家庭和谐,拿督公则肩负起寻常巷陌的江湖秩序。如果我们把拿督公比作人间的派出所所长的话,那马来西亚的大伯公至少也应该是坐拥一个省的省长级别。

结语

很多人到新马地区都会发现许多庙宇香火鼎盛,新马华人敬神之心的炽热与执着更是超乎想象的。

在许多华人庙宇中,你可以看到求财的,也可以看到祈求家人平安健康的,还可以看到找人解签的或找乩童排忧解难的。在众多神明中,孙悟空、哪吒等神明甚至是许多乩童起乩的首选天神。

© hain.tarmann / Shutterstock

© Cloud Yew / Shutterstock

最特别的是,华人庙宇不只有华人信众,还有印度人,而拿督公神龛的无处不在也恰恰说明了新马华人身处的多元种族社会。

对很多马来西亚华人来说,不管是拿督公、大伯公、本头公还是“地主”,神明讲什么语言并不重要,关键是神明能保佑大家。就这点来说,许多海外华人和身处中国的广大人民群众还是差不多的。

参考资料:

1.王琛发:《信仰的移植、诠释与演变:马来西亚华人拿督公崇拜的当前观察》,孝恩文化,2012年6月8日。

2.王琛发:《马来西亚华人民间信仰中的外族神鬼祭祀》,孝恩文化,2002年1月4日。

3.陈爱梅:《浅析马来西亚唐、番拿督公的史料和传说》,《八桂侨刊》2018年12月第4期。

4.陈志明:《东南亚华人的土地神与圣迹崇拜》,《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1月第23卷第1期。

5.郑志明:《客家社会大伯公信仰在东南亚的发展》,《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6.“一庙一路”,/d/file/gt/2023-10/cpw4p332stx 。

7.Y小编,“What you do not know about Datuk Gong other than it being Pokestop!”,“CultureGuru”,December 11, 2016.

https://cultureguru.my/en/2016/12/11/things-not-know-datuk-gong-pokestop/

END

本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环行星球立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请后台联系。

点击查看环行往期

为什么小众宗教都是前卫艺术急先锋?

中国哪个省最迷信?

什么是嘛嘛档?

长期征稿

投稿邮箱o.planet@foxmail.com。

(附上简单的自我介绍)

长按关注 (⊙v⊙)

记得疫情初期轰动一时的“万民庆元宵”吗?“大伯公”居然与介子推有关?

到了新加坡有段时间的新移民和外国人,大概都会听说“大伯公”这个神祗。

就算没听说过大伯公,十有八九应该也听过去年初沸沸扬扬的“洛阳大伯公宫万民庆元宵”事件。

当时,正值春季期间,新加坡已出现境外输入病例。洛阳大伯公宫循例准备在2月7日举行元宵节前夕的“万民善信庆元宵”晚会,但许多网友在网上发起联名倡议,要求停止这类大型活动。后来,活动继续举办,但采取多种安全措施。

不要误会,洛阳大伯公宫不在河南,而是在新加坡东北部一个叫Loyang的地方,寺庙取名则音译为“洛阳”。

洛阳大伯公宫香火鼎盛,它一个广为人们所称道的义举是,曾向慈善机构捐出20辆救护车,总价超过100万新币。

(图源:《狮城道教》)

这是后话。我们还是回到今天的主题——大伯公。

大伯公这个神祗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一带相当普遍,是福德正神的俗称,形象与《西游记》中对土地公公的描写基本一致,但是,由于祂兼具财神的神格,故此身形微胖,带有福相,持有物品主要是元宝、银锭、拐杖或如意,头戴丞相帽或员外帽。

大伯公可能是最早的民间信仰神祗。祂既是家庭的保护神,也是社区保护神。

在新马一带,只要是信奉道教或民间信仰的家庭,几乎都供奉大伯公神像或神位;各处坟山和大型坟墓更得要有大伯公坐镇。神庙、公司、单位里供奉大伯公的也很多。通常向大伯公祈求的不外出入平安、祈福、求财三项。

新加坡崇祀大伯公的庙宇很多,且不论大伯公作为配祀神明的,仅仅是主祀大伯公的庙宇就不下二十多所,比较有名的包括客属八邑福德祠(俗称“望海大伯公庙”)、梧槽大伯公庙、福德堂(龟屿大伯公庙)、洛阳大伯公宫、芽笼联合宫等。

根据学者的研究,在莱佛士到来之前,新加坡已有华人居住,并从事甘蜜的种植。种植业依赖土地,对于属于地祇的福德正神的崇拜是自然的。

1981年,人们在顺天宫旧址神殿后,发现一块立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重建顺天宫碑记》石碑,明确地指出顺天宫建于嘉靖、道光之际。这一年应该是1820年或1821年。假如根据先有神位崇拜,再建庙奉祀的过程,这即是说,不晚于莱佛士1819年开埠,新加坡岛上的华人已经供奉福德正神。

客属八邑福德祠建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于咸丰十一年(1860年)重修。也有学者考证它创于1819年。之所以俗称“望海大伯公庙”,是因为当年庙宇靠海而建,今因大量填土而不见当年海景。顾名思义,客属八邑福德祠由客家籍贯人士所建,由应和公司(后改为应和会馆)、丰永大公司(后改为丰永大会馆)与客家籍贯族人资助,并由两会馆共同管理。

上述洛阳大伯公宫历史则没那么悠久。它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一些渔人在罗央大道(Loyang Avenue)附近的海滩找到几尊道教、佛教及兴都教的神像,于是便建起一间简陋的木屋加以祀奉,后来毁于1996年的一场大火。经过几年的筹款与建设,2000年新庙落成,取名为洛阳大伯公宫。2007年再次搬迁,迁入现址。洛阳大伯公宫主祀大伯公,配祀的神灵很有特色,除了常见的周仓将军、观音佛祖、齐天大圣、武判官、文判官、包公大人等之外,还有印度象神迦尼萨(Lord Ganesha)和结合了华人、马来人、印度人民间信仰的拿督公。

大地是人类生活的场域,以广博久远承载天地万物。中国原本以农立国,重视土地,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时期,人们由于各种需要,而崇奉土地神明,形成多元、复杂的土地神明系统。

福德正神并不是唯一的土地神。祂是土地神的一种;我们观察到,人们在家里拜伯公,供奉的是福德正神;人们祈求伯公保佑,没有说土地神保佑。在神龛下面或是门外还另外设有土地公神位。这就说明了福德正神作为家庭的保护神,和土地公是有分别的。

在新加坡还可以看到不同形式的土地神明奉拜:神桌下的土地公、门外的土地公、守墓土地公(厚土、福神)等等。建筑商在建屋、破土时也祭拜土地公。

福德正神属于地祇,是土地神明的一种。人们习惯尊称福德正神为“大伯公”或“伯公”,以致不少人以为伯公即是福德正神,福德正神即是伯公,其实不然。

实际上,“伯公”是对尊神的泛称,不是对福德正神的专称。同样尊称为“伯公”的,还有感天大帝。

感天大帝也尊称为“伯公”

现在来说说感天大帝。

感天大帝神像,造型是白须、持剑、骑虎的雄姿。

从中国广东汕地区和福建临近潮汕的诏安地区的实际情况推测,感天大帝可知的神源有三:伯益、许逊、介之推。

【伯益】《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伯益助禹治水的事。由于治水有功,伯益处受帝舜赐姓嬴,是古代嬴姓的始祖。伯益是春秋战国时代秦国、赵国、徐国王室的祖先。

【许逊】东晋道士,也是名医,是道教净明道、闾山派尊奉的祖师,人称旌阳祖师、感天大帝,又称许天师、许真君。

【介之推】春秋时期晋国人,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由此产生了“寒食节”。

为了探寻感天大帝的神源,南洋学会副会长林纬毅教授在2013年5月6日至11日,到广东省潮汕的汕头、潮安、潮阳、澄海和福建省的诏安作田野调查。

他发现,在中国潮汕,不同地方供奉的感天大帝原型不一,例如,潮州凤塘镇鹤陇村后陇感天大帝庙、福建诏安开山圣侯庙供奉的是介之推;汕头大窖感天大帝庙供奉的是伯益;潮安潮安县彩塘镇宏安寨感天大帝庙供奉的是许逊。

有趣的是,诏安在中国的地方行政划分虽然属福建省,因为地近潮汕饶平,讲的是潮汕方言,在信仰上也受潮汕影响,信仰感天大帝伯公。

潮汕地区传说,感天大帝主持开山辟路时,制服了“山中王”老虎,让这兽王乖乖听话,便产生了“伯公无点头,老虎唔敢食人”这句俗话。由于伯公是老虎的克星,潮汕古代民众为防虎害,确保人畜平安,常在山下筑“伯公庙”。

感天大帝的神职包括:在人们开荒时镇压猛兽、保护社区、镇山(义山)。

作为潮州伯公的感天大帝,配合潮州人的习俗,负有地头伯公的神职,即镇义山和接受丧家报地官。

不但在中国,新加坡和印尼的感天大帝也尊称为“伯公”或“大伯公”。

新加坡葱茅园九皇宫原来是供奉宋大峰祖师和感天大帝的庙宇,成立年代不详。1940年该庙已经存在,原址在芽龙士乃。该庙的感天大帝香火是由加冷桥头感天大帝庙请来。1942年日寇占领新加坡后才由凤山宫请来九皇大帝香火,定名为葱茅园九皇宫。

当时当地的乡民家里有人过世,一定来向感天大帝报告,这是当地潮汕人士的习俗。

这个习俗也见于有“小汕头”之称的马来西亚新山和丹绒槟榔大坡三庙(丹市潮人的信仰中心)。

新加坡的感天大帝庙,历史最悠久的是通兴港大伯公庙和加冷桥头感天大帝庙,都是由潮籍先民所创建的,正因此,感天大帝在新加坡被称为潮州伯公。

伯公作为英灵崇拜

林纬毅认为,伯公是英灵崇拜,是尊神的泛称。

例如,槟城珠屿大伯公,相传供奉最早来到槟城的客家人张理(有争论),砂捞越罗芳伯公则是兰芳公司首领罗芳伯。也是值得进一步探讨。

关于兰芳公司,也有非常有意思的故事。我们将来再说。

兰芳共和国(1777年—1884年),或兰芳大统制共和国,是现代学者对海外华人在婆罗洲创立的一个社群或政权的称呼,此社群或政权自称为兰芳公司。

1770年,广东嘉应(今梅州市梅县区)客家人罗芳伯在东南亚西婆罗洲(今西加里曼丹)坤甸成立了“兰芳公司”,1777年罗芳伯将“公司”改为“共和国”,即公司共和国,但向清朝称臣时仍使用“兰芳公司”。

兰芳共和国组织类似中国的秘密会社,譬如天地会和青帮。兰芳大统制共和国以坤甸或东万律为首都,并将立国之时,1777年当年定为“兰芳元年”。国家元首称“大唐总长”或是“大唐客长”,意思是华人作客海外的首长,且“国之大事皆众议而行”,以类似于民主选举和禅让的形式传承。

兰芳共和国建立时,第一任总制是陈兰伯,第二任总制是罗芳伯,因此又称为“兰芳大统制共和国”;亦有人因第二任总制罗芳伯而称其为“芳伯共和国”。

兰芳共和国前后历任十二位总长。共和国下辖的行政区划为三级(省、州、县),各级领导都由人民选举产生。兰芳共和国没有常备军,但有一个军事行政管理单位,以征兵制管理民兵。在安定时期,民兵如常从事农业、生产、贸易和采矿等经济活动。

1884年,兰芳公司被荷兰东印度公司击败而灭亡,残余势力逃至苏门答腊。兰芳共和国从立国至灭亡,共经历一百零七年。

在历史上,兰芳共和国应该是在中国以外地区唯一的华人政权。

南洋学会12月18日讲座

《新加坡眼》将直播

南洋学会将于本月18日傍晚七点举办系列讲座的第一场,由副会长林纬毅教授主讲,评议人是南洋学会副财政梁勇博士,讲题是《伯公:一尊熟悉的神祇,一个混淆的尊名》。

讲座地点是国家图书馆16楼观景阁,报名电邮:chuasoopong37@yahoo.com

《新加坡眼》届时直播。

林纬毅博士,南洋大学一等荣誉文学士、文学硕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哲学博士。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研究员、南洋学会副会长、新加坡儒学会理事、新加坡道教学院学术顾问暨课程讲师;曾任厦门大学哲学系和马来西亚韩江学院客座教授,也曾兼职任教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新加坡开放大学、义安学院和马来西亚南方学院。

著有《韩非法儒思想传统的历史考察》《申不害及其学术的研究》等专著及儒学与华人民间信仰论文十余篇,主编《华人社会与民间信仰》《城隍信仰》《别起为宗:东南亚的儒学与孔教》。

南洋学会

南洋学会,原名“中国南洋学会”,成立于1940年3月,是东南亚华人最早研究南洋课题的学术团体,由新马一批南洋研究的中国学者姚楠、许云樵、张礼千、郁达夫、刘士木、李长傅、韩槐准、关楚璞等创办。

学会主要出版《南洋学报》《南洋学会丛书》等,为学者研究提供交流平台。学会也举办各类学术演讲和研讨会,邀请对南洋文化有兴趣的社会人士参加。

《南洋学报》已出版七十多卷,历任主编有王赓武、郑子瑜、李廷辉、黄麟根、魏维贤、崔贵强、陈松沾、李志贤、陈荣照、许振义等。

位于新加坡佛教居士林的南洋学会书库

南洋协会将在本周六周日(12月18、19日)晚上7点进行直播。

关注“新加坡眼”微信视频号、微博、Facebook等社交平台,可以提前锁定!

@厦门人 厦门市博物馆原创财神年礼大派送

来源:台海网

新春送福袋 福气装满家

好消息!

厦门市博物馆携手i听厦门

招商银行厦门分行

万翔商城

派送原创财神年礼喽!

财神到!福气到!

福利送!送!送!

原创财神年礼内含

1.“财神文化红包”一套(5枚)

2.宫廷福字贴(1幅)

3.章太炎行书对联一副

(厦门市博物馆馆藏,仿制)

获得方式:

参观《财神道——中国传统财富文化展》

至厦博体育路主馆总服务台,微信扫描二维码,参与答题,即可凭截图获得原创财神年礼一份。

下面,就跟随小编

来看看财神年礼长什么样吧~

NO.1

财神文化红包

赵公明财神红包

厦博馆藏 民国粉彩财神赵公明坐虎像

赵公明,又称赵玄坛、赵元帅,是民间影响最大的财神之一,能驱雷役电,除瘟禳灾,赏善罚过,专司金银财宝,迎祥纳福。赵公明最开始是一位瘟神。从晋代到南宋,赵公明多是以瘟神形象出现的。到了元代,赵公明的神格一分为二,形成“五瘟使者”与“赵元帅”两种形象:五瘟使者继续行瘟;赵元帅则专为善事,是一位善神。明清时期,赵公明的善神形像更加凸显,职能也向财神转化。随着《封神演义》小说的流传,赵公明的“财神”形象日益深入人心。

关羽财神红包

厦博馆藏 清米黄釉关公骑马像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人,原为三国时期蜀国大将,以忠贞、守义、勇猛著称于世,后被奉为财神。《三国演义》记载关羽形象“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手持青龙偃月刀”。武财神关公,是忠义、勇敢的象征;正义、正气的化身,备受百姓崇信。关帝庙遍布全球各地,世上凡有华人的地方,几乎都敬拜关公。每逢农历五月十三关帝诞辰,海内外华人均举行庄重祭祀仪式,以表达对关帝的崇敬,并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刘海蟾财神红包

厦博馆藏 民国粉彩刘海戏蟾纹笔筒

刘海蟾,本名刘操,字昭远,又字玄英,以“蟾”为道号而闻名。五代时以宰相之职辅佐燕主刘宗光,后拜吕洞宾为师而得道成仙,号海蟾子。传说刘海戏金蟾,金蟾吐金钱。他走到哪里,就把钱财撒到哪里,救济了不少穷人,人们尊敬他,感激他,称他为“活财神”。

土地公财神红包

厦博馆藏 民国德化窑白釉土地公像

土地公,又称“福德正神”,是保家宅平安、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的神祗,闽南等地也常将其视作财神,在闽南和台湾地区,特别重视福德正神,做生意的人都乐意供奉他,尊称为大伯公。在闽台地区,人们将祭土地公的活动称为“做牙”,每月的初二和十六,是闽南人祭拜土地公的日子。

黑财神红包

厦博馆藏 清铜黑财神立像

黑财神藏名“臧哈纳玻”,是五姓财神之一,主司才能及权势。黑财神有消除怨敌、偷盗、病魔等障碍的功德。据说黑财神是五姓财神中施财立即见效的财神,甚至被称为“财神王”。

NO.2

宫廷福字贴

厦博馆藏 清青花红蝠盘

宫廷福字贴

福字为清宫旧藏,皇帝御笔

福字帖底纹为厦门市博物馆馆藏清青花红蝠盘

盘内及外壁以青花绘边线

矾红彩绘蝙蝠图案。

寓意洪福齐天

为典型清代宫廷吉祥图案

NO.3

章太炎行书对联

上联:地与人文增气象

下联:天从民意放晴和

横批:国泰民安

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一直是以学者和辛亥革命先驱身份闻名于世。他一生以保存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在书法上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曾经受到书法大家的点赞。鲁迅先生就非常推崇他的书法,以“绝妙”概之,多次呼吁结集出版,沙孟海先生也认为太炎先生的书法“笔法自然,自成一家面目”。

此联略取碑学方笔神态,而仍以圆润为主。点画韵味古朴、精劲内敛、笔调轻松、挺拔道劲。读章氏书法,士人之胸中万卷、笔头千字之气跃然眼前。

以上,就是今年厦博

给大家送上的原创财神年礼

寓意来年好运好兆头

财气满满、财源滚滚、财运亨通!

新年

年礼送完为止,

大家一定不要错过!

快来厦博看展吧!

大母 君姑 婿伯 娣妇…… 傻傻分不清楚

河南省南阳市出土的 “汉代家族宴饮画像砖”

今年盛夏期间,腾讯投拍的古装网剧《星汉灿烂》一路热播,剧情设计也很精彩。但这部剧刚开播时,给观众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这些,而是剧中人物的奇怪称谓。例如女主角程少商喊祖母“大母”,程少商的母亲萧元漪喊婆婆“君姑”,萧元漪的弟媳喊大伯子“婿伯”,而萧元漪则称弟媳“娣妇”……

目前很多观众都认为,《星汉灿烂》是拿汉朝当历史背景的,那么汉朝人真的是这样称呼亲属吗?大母、君姑、婿伯、娣妇,这些称谓在汉朝真的存在吗?

表亲通婚盛行,“舅姑”成了那时儿媳对公婆的通用称谓

如果我们仔细查阅相关文献的话,会发现剧中绝大多数称谓都有据可查,但不一定都是汉朝的称谓。其中有些称谓,要到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才横空出世,属于汉朝没有的“新概念”。

要想知道汉朝人怎样称呼亲属,有一本绕不过去的文献,那就是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尔雅》的成书时间至今仍有争论,但最迟不会比东汉更晚。在《尔雅》第四章《释亲》当中,词典编写者列举并解释了东汉或者东汉以前的大量亲属称谓。

比如说:“长妇谓稚妇为‘娣妇’,娣妇谓长妇为‘姒妇’;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姑、舅在,则曰‘君舅’‘君姑’;殁,则曰‘先舅’‘先姑’。”翻译成白话就是说,嫂嫂见到弟媳应称“娣妇”,弟媳见到嫂嫂应称“姒妇”;儿媳见到公爹应称“舅”,见到婆母应称“姑”;如果公婆健在,则称“君舅”“君姑”;如果公婆亡故,则称“先舅”“先姑”。根据这段文献,剧中儿媳对婆母的称呼,嫂嫂对弟媳的称呼,弟媳对嫂嫂的称呼,统统都是对的。

查古汉语字典,“娣”为弟妻,“姒”为兄妻,嫂嫂与弟媳互称娣、姒,顺理成章,不难理解。但是让儿媳喊公爹为“舅”,喊婆母为“姑”,咱们现代人看起来就会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尔雅·释亲》明明有写:“父之姊妹为‘姑’……母之兄弟为‘舅’。”姑姑是父亲的姐妹,舅舅是母亲的兄弟,怎能又让儿媳用“舅姑”称呼公婆呢?那不乱套了吗?

俗话说得好:“皮裤套棉裤,必定有缘故。”儿媳喊公婆“舅姑”,这种乱套现象其实起源于表亲通婚。我们知道,古代中国并没有阻碍表亲通婚的法律规定,宋朝历史上苏东坡的姐姐苏八娘嫁给夔州转运使程治之的儿子,《红楼梦》里的薛宝钗嫁给贾宝玉,都是典型的表亲通婚。至于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表亲通婚更加盛行,常常是姑姑的女儿嫁给舅舅的儿子,或者姑姑的儿子迎娶舅舅的女儿。也就是说,很多女生不是嫁到舅舅家就是嫁到姑姑家,嫁过去以后,原先的习惯称呼没变,仍然用“舅舅”称呼公爹,用“姑姑”称呼婆母,于是“舅姑”便成了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儿媳对公婆的通用称谓。

舅姑,可能是公婆、岳父母,也可能是真正的舅舅和姑姑

《国语·鲁语》有一种说法:“古之嫁者,不及舅姑,谓之不幸。”假如按照现代称谓来理解这句话,只能认为新娘死了舅舅和姑姑是不幸的。而正确理解是什么呢?新娘死了公爹和婆母才是不幸的,因为这句古文里的“舅姑”并非舅舅和姑姑,而是公爹和婆母。

正是因为表亲通婚的盛行,不仅是儿媳以“舅姑”称呼公婆,连女婿都是这样称呼岳父岳母。《礼记·坊记》描写儒家的理想婚礼:“昏礼,婿亲迎,见于舅姑。”昏礼即婚礼,在婚礼仪式上,女婿应该亲自到新娘家里迎娶,并拜见“舅姑”,也就是岳父和岳母。

儿媳喊公婆“舅姑”,女婿也喊岳父岳母“舅姑”,非常容易搞混。为了不至于搞混,《尔雅·释亲》这样规定:“妻之父为‘外舅’,妻之母为‘外姑’。”女婿称岳父“外舅”,称岳母“外姑”,这样就与儿媳称呼公婆的“君舅”和“君姑”区分开了。

但在古诗和古史里,君舅、君姑、外舅、外姑都被简写为“舅姑”,以至于现代读者很难分清,必须加以分析,才能搞清文中“舅姑”究竟是儿媳口中的公婆,还是女婿口中的岳父母,抑或是真正的舅舅和姑姑。例如白居易诗句:“伤禽侧翅惊弓箭,老妇低头事舅姑。”因为有“老妇低头”,所以后面的“舅姑”必定是指公婆。在这句诗里,白居易先将自己比喻成惊弓之鸟,又将自己比作在公婆面前低眉顺眼、忍气吞声的老年儿媳。

又例如《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叙述汉献帝密赐衣带诏故事,提到“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汉献帝是男生,这位董承肯定不是汉献帝的公爹,只能是其舅舅或岳父。那么究竟是舅舅还是岳父呢?我们不得不查证一下董承的来历,原来他是汉献帝祖母董太后的娘家侄子,也就是汉献帝的表叔,后来又成了汉献帝的岳父。所以,《三国志·蜀志·先主传》里这句“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只能理解成“汉献帝的岳父车骑将军董承”。

“新妇”不一定就是新娘,汉朝人用来称呼儿媳

在《星汉灿烂》这部剧中,婆母程老太称呼自己的三个儿媳,无论是刚过门的三儿媳桑舜华,还是过门十多年的大儿媳萧元漪,统统呼为“新妇”,这也是符合汉朝风俗的。《后汉书·列女传》记载东汉时期父亲对女儿的教导:“新妇贤者女,当以道匡夫。”意思就是说,女儿过了门,做了人家的儿媳,应该劝丈夫走正路。清朝学者赵翼为《后汉书》作注,用一句话来概括:“汉时呼子妇为‘新妇’。”汉朝人通常用“新妇”来称呼儿媳。

在汉乐府中,“新妇”就更常见了,最著名的当然是那首爱情悲剧长诗《孔雀东南飞》。诗中焦仲卿之妻被婆母赶出,与小姑道别:“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她刚嫁给焦仲卿时,小姑子年纪尚幼,只能扶床站立;等到她被赶出家门时,小姑已经长得像她一样高了。你看,焦仲卿之妻嫁过去那么久,决非新娘,但她在婆母面前仍旧是“新妇”。

事实上,在现代上海方言中,“新妇”仍然指儿媳。老上海有一句谚语:“婆母借囡骂新妇。”意思是婆婆指桑骂槐,明着骂孩子,其实骂的是儿媳。老上海还有另一句谚语:“会做新妇两边瞒。”意思是儿媳不好做,夹在公婆和老公中间受夹板气,想要缓和矛盾,只能上瞒公婆,下瞒老公,两边瞒。

有人说,“新妇”也能用来指代新娘,这话也不错,但要看在哪个朝代。明朝学者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记载:“今俗以新娶男称‘新郎’,女称‘新妇’。”可见明朝人将新郎称为“新郎”,而将新娘称为“新妇”。但是再看宋朝学者王得臣《廛史》的记载:“今之尊者,序卑者之妇曰‘新妇’。”宋朝地位高的人见到地位较低者的妻子,习惯称呼对方“新妇”。可见在宋朝,“新妇”并没有新娘的意思,倒有一些贬低的含义。

汉朝没有“爹娘”,只有“阿父”“阿母”

《星汉灿烂》中有没有不符合汉朝风俗的称谓呢?不仅有,而且还不少。

第一个不符合汉朝风俗的称谓是“爹娘”,在本剧第一集就出现了。女主角程少商跟丫鬟莲房聊天,提到自己父母时,就是以“爹娘”相称。其实在秦汉魏晋时期,“娘”始终指女孩,“爹”却要到南北朝以后才出现,并且来自于突厥语或者古羌语,汉朝是没有这个称谓的。

程少商应该怎么称呼父母才符合汉朝风俗呢?其实剧中已经多次用到,那就是“阿父”和“阿母”。程少商与父亲程始当面交谈时必称“阿父”,与母亲萧元漪交谈时必称“阿母”,这种称呼在汉朝乃至汉朝以后的三国魏晋时期都很流行。

《尔雅·释亲》开篇列举儿女对父母的称呼,写的是“考”和“妣”;列举孙子孙女对祖父母的称呼,写的是“王父”和“王母”。但这类称呼实际只在公文、祭文和墓志铭里使用,应该属于书面语。汉朝人对父母和祖父母的称呼,应该以汉乐府中常见的“阿父”“阿母”“大父”“大母”为准。大父就是祖父,大母就是祖母,其中“大”这个字在古汉语里的发音跟“太”相同,所以大父、大母也可以写成“太父”“太母”。陆游《老学庵笔记》第四卷写道:“太母,祖母也,犹谓祖为‘大父’。”太母就是祖母,就像古人称祖父为“太父”一样。

刚才说,“爹娘”是剧中不应该出现的第一个称谓,那么第二个不应该出现的称谓是什么呢?是“婶子”。

程少商的祖母程老太有一位“手帕交”胡媪,程少商的父亲程始见到胡媪,喊的是“胡婶子”。其实汉朝人称母亲的姊妹为“姨”,称父亲的姊妹为“姑”,称叔父的妻子为“叔母”或“季母”,至于“婶”“婶娘”“婶子”等称呼,最早见于元杂剧,元朝以前应该是没有的。

再看剧中不应该出现的第三个称谓:婿伯。

程少商的父亲程始排行老大,所以是程少商二叔母葛氏和三叔母桑氏的大伯哥。剧中人怎样称呼大伯哥呢?全部使用“婿伯”这个词,这是本剧最常用同时也是最错误的称谓。

现有文献当中,南北朝时翻译的佛经《佛说佛大僧大经》最早出现“婿伯”一词。该经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某公主在与驸马缔结婚约以后,又看上了驸马的哥哥,非要嫁给哥哥不可。哥哥高风亮节,毅然决然拒绝,对国王的女儿说:“叔妻即子,婿伯即父,斯有父子之亲,岂有嫁娶之道乎?”弟媳就像女儿,大伯哥就像父亲,你是我的弟媳,那就像我的女儿,世上哪有让父亲迎娶女儿的道理呢?

除了《佛说佛大僧大经》,还有别的文献提到“婿伯”吗?反正现存南北朝文献中仅此一例。所以我们有理由怀疑,用“婿伯”称呼大伯哥,这样的风俗不但在汉朝没有,在南北朝应该也并未盛行。

那么汉朝弟媳应该如何称呼大伯哥呢?《尔雅·释亲》有载:“夫之兄为‘兄公’,夫之弟为‘叔’,夫之姊为‘女公’,夫之女弟为‘女妹’。”见到老公的哥哥该喊“兄公”,见到老公的弟弟该喊“叔”,见到老公的姐姐该喊“女公”,见到老公的妹妹该喊“女妹”。所以,本剧如果想完全复原汉朝称谓的话,就不宜使用“婿伯”,而该用“兄公”代替。

女主被尊称“女公子”,严格说来也不太合适

最后再看丫鬟和男仆们对本剧女主角程少商的称谓,他们无一例外都尊称程少商“女公子”。合适吗?严格来说不太合适。

春秋战国时期,“女公子”是人们对诸侯之女的称呼。例如《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讲于梁氏,女公子观之。”这里“女公子”是指鲁国君主鲁庄公的女儿。春秋战国以后,“女公子”可以拿来尊称别人的女儿,但主要用于第三人称,也就是当事人不在场时。例如张三提到李四的女儿,可以说“李府女公子”;如果李四的女儿就在现场,张三直接与其对话,再用“女公子”就显得过于生分,应该称呼“贤侄女”才对。

丫鬟奴仆向别人介绍自家主人的千金,完全可以说“鄙府女公子”怎样怎样,但在向主人家千金回话时,也不宜以“女公子”相称。那究竟该怎么称呼呢?还得分朝代。

元、明、清三朝,“小姐”已经成了富家千金的通用称谓,但在明清以前用“小娘子”更为合适。清朝学者赵翼在其著作《陔余丛考》中说过:“今南方缙绅女多称‘小姐’,在宋时,则闺阁女称‘小娘子’,而小姐乃贱者之称耳。”意思是说宋朝人习惯用“小娘子”尊称富家千金,如果称“小姐”,那是指青楼瓦肆里的从业者,会被人打的。

在唐朝,人们常用“排行+郎”尊称男生,用“排行+娘”尊称女生。例如杜甫诗中的“公孙大娘”是指公孙府的大女儿,“黄四娘”是指黄府的四女儿。假如汉朝也有类似风俗的话,那么剧中程少商排行第四,丫鬟奴仆应该尊称她“四娘”。

关键是,汉朝有没有这种风俗呢?现存文献里尚未见到,我们把这个问题留着,等专业人士来解决。文并供图/李开周

北方人为什么把父亲叫做“大”?他们有可能是匈奴胡人的后代吗?

我们都知道,汉人以前把父亲称呼为“爹”,但是在北方有相当一部分人会把父亲称为“大”,这是承袭哪里的叫法呢?追溯历史,这种称呼的来源是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比如匈奴、鲜卑、女真、契丹、蒙古等等。但是这些多民族的背后则是戎胡和匈奴。那么这些称父亲为“大”的人其实则是匈奴人或者胡人的后代吗?

除了“大”之外,北方还有一个称呼“大爷”。我们今天听见的“大爷”主要是指父亲的哥哥们,比如什么二大爷,三大爷等等。这种称呼在河北一带很是流行。另外山东地区也有这样的称呼,但是他们的“大爷”指的却是岳父,一般情况下,只要夫妻正式结婚之后呢,女婿就就将岳父称为“大爷”。

但是有意思的是,在古代“大爷”也完全不是这些意思。

这个我们先从“爷”说起。背过《木兰诗》的朋友应该都记得这么一句,“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我们都知道花木兰是替父从军,那么这里的“爷”自然就是父亲的意思。众所周知,《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民歌,其中这个北朝分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之后便是隋唐。所以通过《木兰诗》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时的古代父亲是称为“爷”的。

但是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木兰诗》里说的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也是这一句表明了木兰所在的地方其实应该是少数民族,纵观历史我们知道当时统治北方的应该是鲜卑族,所以木兰很有可能是鲜卑族的女子,而这个“爷”的称呼也是来自鲜卑。

另外《木兰诗》在后面还有一句“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征时还是大汗,怎么回来就变成天子了呢?想必这里是因为大汗打了胜仗,坐上了皇位的缘故。虽说木兰从军是个虚构的故事,历史上并没有这个人,但是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在这里我们还是可以考证“爷”这个称呼的来历实际是和少数民族有关的。

鲜卑人把父亲称为“爷”,但这个叫法却并非叫鲜卑人首创。《广韵》有记载言:“爹,羌人呼父也。”羌族,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的民族源于古羌,古羌对我国历史发展和民族统一的形成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古羌的民族语言被称为羌语,它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其中还分为北部和南部两种方言。羌人曾被秦国赶到甘肃、青海一带生活,之后他们又在东汉时期迁徙到河套地区生存。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宁夏以及内蒙一带。可能“爷”这个称呼就是这个时候带过去的。

说完“爷”的来历,我们再来说说一开始提及的“大”。“大”这个称呼在我国北方很常见,但与甘肃、山西地区不同的是,这里的人把父亲称为“阿大”。

那究竟为什么我国北方有这么多地区都把父亲称为“大”呢?

我们平时看的影视剧,古代的人都会把父亲称呼“爹”,不管他们生活在哪个朝代,除了满人会把父亲称为“阿玛”外,其他人一律都是喊“爹”,然而实际上,大部分的北方人都是把父亲称为“大”然而实际上,“爹”和“大”都不是古代汉人的称呼!

“爹”可以拆分为父和多,这里多不是父亲多的意思,“父”自然是指父亲,“多”则是指“多个子女”。所以“父”与“多”的真正意思是“有三个以上子女的父亲”。

在我国古代, “三”为“多”,所以在当时能被称为“爹”的人,一般是生育了三个以上孩子的父亲。那么只生了一个孩子的怎么办呢?他们肯定就不能称之为“爹”了。这时“大”这个称呼就出现了。“大”就是只有1个或2个孩子的父亲!

根据一些资料,我们猜测“大”这个称呼很有可能来自于“达”,“达”是什么意思呢?现在的意思是到达的意思,而古代 “大”就是“达”。

“达”在古代最早并不是这么写,而是大字下面一个羊——羍,古语有言“羊子初生名为羍”,其实就是小羊羔的意思。

羍这个字最早出现在《诗经·民生》中。“诞弥厥月,先生如达。”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女人生孩子非常不容易,但是姜嫄生的第一个孩子(后稷,周族始祖)却十分的容易,像羊生崽一样的简单。当中还有“厥初生民,时维姜嫄”这么一句,这里的意思大致是当初先民生下来,是因姜嫄能产子。所以后人就把羍看成是顺当、顺利的意思。也正是因为这样错误的翻译,让达有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意思。

按照诗经里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 “羍”其实正是来自源于羌。要知道,羌族就是一个崇拜羊、以羊为图腾的民族,所以北方各部把父亲称为“大”,其根源就在羌族。

另外,古代中原地区的人还把这些北方游牧民族称为“达子”,这里的“子”可不是我们今天说的一些口头语,而代表的是血脉的意思,意为 “达”的后代。不过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词慢慢有了贬义,比如当初汉人在元朝就把蒙古人称为“蒙古鞑子”。

而明朝灭亡后,占领紫荆城的满族又被称为“满州鞑子”,这又是为什么呢?当时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兴起后,汉人为了区别他们和蒙古人便把他们称为“满州鞑子”,虽说大部分老百姓不敢这么明目张胆地叫,但还是有很多反清复明的组织都喜欢将“满州鞑子”这个称呼挂在嘴边上,意图复兴汉室江山。

其实,“达”或“大”的意思不管怎么变,它们作为父亲的称呼还是在这么年里流传了下来,只后面很多人难以区分哪些人是生了三个以上的孩子,哪些人又没有,做所以便统称为了“大”。所以“大”和“爹”也就成了一个意思。哪怕到了而今还有不少的人把自己的父亲称为“大”。

更有意思的是 ,还有一些地方把妈妈称为“姐”,还有的地方还把自己的伯母也称为“达”,比如什么“大达”就是大伯的意思,那么相对的婶婶就叫 “达达”。除了这些,纵观中华上下5000年历史,对于父亲的称呼可谓是五花八门,《史记》中有记载,刘邦用“太公”之称代表自己的父亲。“老子” 、“大人”、 “尊”、“公”、“翁”、 “爷”、 “爸”“爹”等统统表示的都是父亲的意思。

而母亲的称谓,一般比较多的是 “母”,但在古代有“嫡母” 、“庶母”、“生母”之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若要追根溯源,这里的每一个称呼我们都能找到出处,还能了解到一些有趣的典故,几千年的发展让中华大地上的汉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尽数融合在一起,我们吸收他们的文化,他们融入我们的生活,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壮大。

那么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称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