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八字

龙王坛城的功德与作用(龙王坛城)

龙王坛城的功德与作用(龙王坛城)

不要误以为这是瑞士,鲁朗林海,它就是川藏线上的“龙王谷”

公元1652年春,应顺治皇帝之邀前往北京的五世达赖喇嘛,路过色季拉山,见东麓谷底森林围合,草甸葱郁,百花齐放,不禁慨叹此地俨然神仙居住的地方,便将之称为“鲁朗”,亦可译作“龙王谷”。

八岁的扎西,带着我们,行走在鲁朗那一片浓得化不开的绿色山峦之间。

这是西藏七月间一个美妙的上午, 湛蓝的天空中,云舒云卷,与山峦之上的雪峰冰川融为一体。下面是层层叠叠的暗绿色的森林,亭亭直立的云杉,雪松如潮水般倾泻而下,直人山谷如绿毯般低低起伏的草甸边缘。风吹过,这片静谧无边的绿色波涛便会起伏奔涌,仿佛应和着生命的节律,一呼一吸间,吐出轻纱般的云雾,又会重新飘浮在林线之上,雪线之下,时聚时散,如梦如幻。

溪流蜿蜒,波光闪动,清透的水洼随处可见,枝叶缠绕的低矮灌木将这片碧绿的草甸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地块,如人工修剪般的齐整,点缀着成片或成线的报春花、草梅花、紫苑、马先蒿等花朵,白色,黄色,红色,蓝色。紫色... ..在阳光下摇曳生姿,尽情绽放。

远远的树木间,木篱笆、木板屋的藏式民居隐约显现,错落有致,与草地,森林,远处的雪山、冰川交相辉映,宛若大自然恣意挥洒的一副山水画卷,重墨中隐藏着细节,留白中蕴含着极致。

“到了工布鲁朗,会忘记自己的家乡”。头天黄昏,当我们穿过危崖高耸,浊浪排空的帕隆藏布大拐弯处的通麦天险,停留在这片神奇之地时,几天来,穿行在川藏线所忍受的艰辛与疲乏,在离家两千公里的鲁朗似乎得到了彻底的放松。

我们在鲁朗镇边的扎西岗村住了下来,“扎西岗”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吉祥的坡地”。它是个安静怡人的藏族小村子,就在318国道边不远处,民居大多独立成院,呈四方型,似乎应对着藏族传统宇宙观中的坛城,有阻挡邪魔,泽被佛光的意思。房屋为便于采光通风的“回”字形结构,墙面为石材白底,屋顶架空,双坡屋顶所覆盖的木瓦片独具特色,它用没有节疤的木料顺着纹理劈下,制成尺寸一致的“青瓦”形状做成。院内,房前,窗台上到处开满了艳艳的格桑花。

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开办成了藏家乐,提供食宿和向导服务,于是,我们决定请房东家的小扎西带路去树林和谷地里走走。

第二天早晨,推开小木屋的房门,明媚的阳光如羽毛般飘洒在我们全身上下。盛夏中的鲁朗,天空澄碧,远山含黛,呼吸着草地上独有的清新空气,我们开始一段轻松的徒步旅程。

鲁朗的平均海拔在3385米。是一片典型高原山地草甸狭长地带,长约15公里,平均宽约1公里。嫩绿的草甸的两侧由低往高,分别是翠绿色灌木丛和墨绿色的云杉,松树等,再到雪线附近的高山灌木林。从嫩绿,翠绿,到暗绿色,形成了深浅不一的的色彩层次。草色青青明亮照眼,森林则在阴影中沉默,此种景象,令人顿生“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奇幻之感。

我们顺着南麓的山谷前行,差不多走了十几里的样子,折返回到草甸的中间,慢慢欣赏身边这巍峨挺拔的雪山之巅。白色的云雾中,高耸的贡布拉则峰的冰川,如银龙般闯入绿色的森林地带,并深深进入了森林之中,它们与林海的绿形成鲜明的对比,却又相辅相成。

西藏能有如此温柔地一面,不免会让我们想到家乡山区的风景,清秀,柔情,但又缺少这种景致与色彩无边无际,恣意纵横的气势。

也许,没到西藏之前,很多人心中都有很多关于西藏的想象,除了蓝天,草原,湖泊。大多数人都会以为所有的山都应该由突兀的雪峰与荒芜的山体构成,色调对比灰白分明,可是,川藏线之行会一次次刷新你的认知,会彻底颠覆你的想象。

开满野花的草地上,或单,或三两成伴的马儿正悠闲的啃食着青草,仿佛散落在绿毯之中的颗颗珍珠,为这宁静的山谷增添几分生动的气息。

可能是没有完全明白我们的意思,跨过一座挂满经幡的小桥,小扎西带我们来到一个类似于游乐场的地方,里面有骑马,射箭等藏族传统活动。

鲁朗所在的林芝,及工布江达地区、地处卫藏腹心,自古就是工布藏族的生活区域。“工布”一词为古时部族名,据《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记载:“赞普雅隆王系外,有十二小邦”,工布即为十二小邦之一。林芝广久乡的雍仲错村,有一块立于公元796—815年间的的摩崖石刻,为公元8世纪藏王赤德松赞颁赐给工布王的盟誓文书:“永不令外姓为工嘎布王,只命嘎布莽王之子孙世袭。”说明了藏王和工布王之间的特殊关系,并勒石为记。

工布藏服在西藏服饰中独具一格,不论男女都爱穿一种称为“果秀”的长坎肩。这种服装无领无袖,套头穿着,多为黑色和紫色。前后两片衣襟通过腰带系在一起,再配上腰带和领口的精美装饰,夏天以氆氇缝制,冬天以毛皮缝制,十分适合在高山耸立、森林密布环境中生活的人穿着。工布帽是圆筒型的,帽底缝一层绿色的绸子,帽沿镶上一圈虹形彩缎,与“果秀”十分相配。

响箭是工布文化中极具特色的一项,木质圆锥体的箭头,周边有四个小洞,箭在空中快速飞行,空气穿洞发出清亮的呼啸声。每当戛然而止,大家就可以看到几十米开外的靶心是不是被射中了。若有人射中,一同观看的人就载歌载舞庆祝一番。因此,庆丰收、迎新年都少不了它。

无意加入其中,我们告别了正在游人中玩得不亦乐乎的小扎西,往山脚林间走去,这里所有的岐途,似乎皆是茂密森林的去向,伴着云影,牵引着这只能意会的光阴之线,密密实实地缝在路边、在谷口、在幽幽暗暗的树林里。

在这里,我们的心情可以彻底放松。享受着宁静和洁净之美,这里的树木以青冈为主,青绿茂密,树干笔直,树上葛藤缠绕,附生植物众多,林下苔藓丛生。踩着厚厚的松针,闻着满山植物的清香,聆听着鸟儿的鸣叫,风过山林,树影婆娑,仿佛驿动的心情变得安静下来。

然而深入其中,又觉得更有一分拒人千里之外的冷淡之意在这山林中回旋,仿佛这片已经承载无数山间精灵之地,对差不多快进化到大自然的对立面的我们,始终充满了怀疑和不安全感,以一种无言的方式婉拒我们的打扰!

空山新雨后,我们随时都能看到那些或艳丽,或素雅的山花寂寂地盛开着,隐匿在腐叶下面的青冈菌、羊肚菌,松茸等菌类,这些小精灵会露出小脑袋,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据说:九十年代末。这里的松茸开始出口日本,因其品质极高深受欢迎。可惜对于这些山林的馈赠之物,我们不能一一识别,只得空手而归。

临近中午,我们回到村子,在附近的市场上找了一家饭店品尝著名的“鲁朗石锅鸡”,和2007年第一次到这不同,几乎都是外地人在此开店,石锅鸡的价格也翻了许多。

实际上,鲁朗石锅鸡用的石锅,准确的叫法是“墨脱石锅”,其原料为墨脱独有的天然皂石,质地绵软,石锅以灰褐色、灰巴色为主色调,形状为桶形,厚2,3厘米,规格大小不等,锅底有平底和弧形两类。具有传热快、不粘锅、不变色等优点,汤汁香浓可口、后味醇厚、持久。

由于气候原因,墨脱每年仅七八两个月才能上山采制皂石,完全靠背夫从山上背下来,再由门巴族人手工凿制,之后还要放入雅鲁藏布江江水中浸泡30天左右才能用。就是这样的粗器,配以当地盛产的手掌参,藏贝母、百合、枸杞、菌菇等十几种食材和药材,加上藏土鸡,文火慢炖数小时,出来的鸡汤浓郁诱人,鸡肉嫩滑有弹性,其鲜其美,不可言说。

饭后,我们驱车前往色季拉山,如今的鲁朗镇已经从先前零星几家旅馆饭店,街边摆放着台球桌的小镇,加持为“国际旅游小镇”,据介绍:鲁朗国际旅游小镇的建设由广东通过政府资金的撬动,引导恒大、保利、珠江投资、广中旅、广药集团等全国知名企业参与开发。2016年正式开放。

毕竟不是当地人,是耶非耶,我们不便评说,至少像扎西岗村这样的村子还是完整的保持下来。如今,传统的放牧,种地,挖虫草,采松茸和野生的药材之外,近十年家庭旅馆的兴起,也让当地人得到了客观的经济收入,当问到家里人有没有到外面打工的时候,我们往往得到的回答是“没有”。

山口海拔为4720米的色季拉山,属念青唐古拉山脉,是帕隆藏布江与尼洋河的分水岭。

色季拉山有着以暗针叶林主的世界上最高的林线,在海拔4600米附近,才被大片的杜鹃花所替代。所以,色季拉山的杜鹊花海为非常著名。每年4月中旬到6月初,这里是杜鹃花的季节,各色杜鹃尽情绽放,万紫千红,一片鸟语花香。

回望鲁朗谷,浓而似墨的暗针叶林,无边无际地漫延至天边。在川藏线的二郎山的东坡,贡嘎山的东坡,波密、易贡一带的高山和极高山上,我们都看到过这样的暗针叶林带,林中的建群树种主要为云杉和冷杉,它们可以生长到50至70米。树之间的密度很大,林中潮湿阴暗,生物产量巨大。

在色季拉山的几处观景台,可以看到中国最美山峰南迦巴瓦峰、以及加拉白垒峰,贡布拉则峰和小南迦巴瓦峰等连绵雪山群。

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的交会处。喜马拉雅山脉西起克什米尔海拔8125米南迦帕尔巴特峰,东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全长2400公里,于是,人们把东西两点的南迦巴瓦峰和南迦帕尔巴特峰称作青藏高原的“不动地钉”。

南迦巴瓦的另一个名字叫"木卓巴尔山",是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圣地,有"西藏众山之父"之称。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它也被称为"羞女峰",此次能够一睹神山真容,着实让我们惊喜万分。

南迦巴瓦峰与它对面海拔7294米的加拉白垒峰为东西弧形排列的走向,它们夹持着从阿里高原一路奔流而来的雅鲁藏布江,形成了平均深度2000米,最深处达6000多米的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地质运动时期,地壳的巨大断裂和强烈抬升,使得这个地区的地形和地貌复杂,自然生态奇特。

来自印度洋孟加拉湾的水汽,受到了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但是却沿着雅鲁藏布大峡谷这个水汽通道一直北上,形成了一个因外形像舌而被称为“湿舌”的湿润地区。在海拔2700-4200米的地区,大量的降水,产生了独特的高原温暖半湿润气候,壮观的鲁朗林海由此而来。

站在云影漠漠的色季拉山垭口,望着远处逶迤起伏的雪山群,山间沉静如海的森林,很难想象,多年以后,我们曾经流连忘返的这些本该自然精灵居住的地方,会如何的改变?

远远的,几个朝圣的藏民一路匍匐而来,他们为自己与家人祈福,他们为众生祈福,他们为世界万物祈福,一步一步,以身体为媒介,而我们,除了感叹,只是旁观。

寺中有塔,塔中有寺,寺塔天然浑成,相得益彰

白居寺全称“吉祥轮上乐金刚鲁希巴坛城仪轨大香水海寺”,位于江孜平原年楚河畔江孜县城西端。白居寺是一座塔寺结合的典型藏传佛教寺院,寺中有塔,塔中有寺,寺塔天然浑成,相得益彰。

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永乐十六年(1418)由江孜法王热丹贵桑帕和一世班禅克珠杰共同修建,历时十年。白居寺是在西藏各教派分庭抗礼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修建的,因此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寺中的扎仓分属格鲁、萨迦、夏鲁三个教派。各教派共存一寺同在一个大经堂内诵经,这在西藏寺院中是绝无仅有的。

冬游西藏的别样韵味,在不一样的季节里体验“地球第三极”

在西藏,什么季节最美,最值得去旅游?

答案很简单:无论是和风新绿的春天、还是凉爽怡人的夏季;不管是云淡天高的秋季,抑或是暖阳晴空的冬季,一年四季,西藏都是充满着特色的魅力,向世人展现自己不同的气质和韵味,让人眷恋不已。

即便是在冬天,西藏依然是一个让人着迷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拥有着别样的魅力。前不久,《国家人文历史》记者李思达跟着中航集团组织的“冬游西藏·共享地球第三极”旅游团前往拉萨,亲身体会到“地球第三级”在冬季所展现出来别样韵味。在深切地感受到冬季西藏乐趣后,我们可以大胆地告诉所有爱旅游的人:如果他从未尝试过冬季来到西藏看看,那么,无论去过多少次西藏,他所见到的西藏风情也是不完整,多少留下一丝缺憾的。

冬游西藏的别样韵味:看见一个历史与色彩更加鲜明的布达拉宫

在很多人心目中,冬游西藏的最大的障碍恐怕就是寒冷的气候。原本记者也是如此认为,但一出拉萨机场就发现,虽然这里气温较低,但并没有北京那些北方城市常见的凛冽寒风,也没有江浙沪那些南方城市阴冷的细雨,只要准备好御寒衣物就完全不成问题。

和气候比起来,更抓住人心,还是冬天的西藏天空。刚步出群山环绕的贡嘎机场,在一望无际的纯粹蓝色之下,一座五彩经幡搭成的篷子赫然出现在眼前。天空蓝、云彩白、火焰红、水波绿、大地黄组成经幡,每种颜色在冬日阳光下熠熠发光,展现自己最质朴的色彩。就在这一瞬间,你会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来到了西藏,来到了这个神秘的“地球第三级”,回到了自然元素和人类和谐共生的香格里拉。

说到去西藏拉萨,当然就要看看去这座城市的象征——布达拉宫。看惯了其他季节的布达拉宫后,会让人觉得或许冬天的阳光有种不同寻常的魔力,能让这座宫殿色彩更加鲜明。整座宫殿矗立在拉萨市正中的玛布日山之上,白宫如雪山一样洁白,红宫如珊瑚一样艳丽,在这红白相间的建筑顶端,黄澄澄的金顶正在和煦的阳光中散发着璀璨的光芒。向导告诉我们,当地匠人在调制白色颜料时,掺入的不是水而是牛奶,而红色则是用染红的柽柳枝堆叠而成,当人们靠近墙体细看的时候,就能发现这些颜料在墙上一层层凝固,呈现出特别的层次感。

虽然在山下已经可以体会到冬日布达拉宫之美,但只有真正走进去,人们才能体会到这其中的厚重历史感。导游告诉我们,“布达拉”一词其实是梵文“Potalaka”之音译,意为“小白花树”、“光明海岛”等,也就是佛教传说中为观音菩萨的演化道场,从意义上来说,西域“布达拉”和东海的普陀山,倒是有着奇妙的渊源。布达拉宫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641年,吐蕃王朝的松赞干布迎娶了来自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大唐文成公主,并在玛布日山上修建了宫殿,形成了布达拉宫的雏形。不过随着吐蕃王朝的灭亡,最早的布达拉宫也毁于一旦,直到17世纪才被五世达赖重建。这位五世达赖还曾在顺治九年(1652)抵达北京,受到顺治帝的接见和册封。布达拉宫两次兴起,都和内地有着深刻的联系,委实奇妙。

据说在红宫修建时,除了本地工匠,清政府和尼泊尔政府也都派出匠师参与,每天的施工者多达7700余人。整个布达拉宫直到五世达赖圆寂后的1693年才基本完工,总共历时48年,耗资约白银213万两。五世达赖去世后,为安放灵塔,宫廷总管第巴·桑结嘉措继续扩建宫殿,形成红宫。布达拉宫在建成后又进行过多次扩建,方形成今日之规模。今天,从布达拉宫眺望拉萨,药王山一侧是颇具现代化色彩的广场,另一侧的龙王池中,无数鸟禽和人们和平共处,恍惚间千年雪域风情都历然在目,让人心旷神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夏季游客较多,布达拉宫在夏季会实行预约参观制,还可能会有参观时间的限制,但在冬季便没有了这些限制,甚至就连门票费用都会免去。所以,要体会布达拉宫的色彩和历史,冬天来这里无疑是最好的。

冬游西藏的别样韵味:在大昭寺见证雪域人文风情

看过《冈仁波齐》的人会知道,西藏的民众向往着去拉萨朝圣。实际上,许多人在拉萨朝圣的目标并不是布达拉宫,而是一种在藏传佛教中地位神圣的寺庙:大昭寺。在拉萨有个说法,叫作“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而藏传佛教的信仰者在拉萨有三个转经路线,从内到外的依次是: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的“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的“八廓”;以大昭寺为中心,环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的“林廓”,但无论是那条路线,其中心都是这座大昭寺,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始建于公元7世纪左右的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完好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现存最古老的土木结构建筑,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布局规式。这座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寺庙,主殿坐东面西高四层,两侧列有配殿,布局结构上再现了佛教中曼陀罗(曼荼罗)坛城的宇宙理想模式。寺院内的佛殿主要有释迦牟尼殿、宗喀巴大师殿、松赞干布殿、班旦拉姆殿、神羊热姆杰姆殿、藏王殿等等。

在大昭寺门前广场上树立的唐蕃会盟碑见证了汉藏人民的深厚友情,劝人恤出痘碑(为清朝乾隆年间驻藏大臣和琳在西藏救治天花患者及改变葬俗而立)则见证了清朝对西藏的关怀。劝人恤出痘碑旁边的“公主柳”,据说是文成公主亲手所栽。而大昭寺内的珍宝,最珍贵的,无疑就是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该佛像据传是当年文成公主带来的,原本供奉在小昭寺。武周时期,传闻武则天想索要回这一瑰宝,因此吐蕃人就将其和原本供奉在大昭寺的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调换了位置,因而保留至今。这当然只是一个传说,不过也从中可以看出大昭寺在当地人心目中崇高的地位。

不过,如果想要真体会这点,还是要来到大昭寺,目睹当地信众对其的顶礼膜拜,这时你才会感到一种让人震撼的人文风情。在大昭寺外,无数男女老幼正在不计时间和精力,也不管世界上发生了什么,只是将自己的全部精力虔诚地“磕长头”——也就是所谓的五体投地。信众的此起彼伏,就像春蚕一样响起密切的沙沙声,在大昭寺门口响起,沿着“八廓”(八角廓)行走,在熙熙攘攘的来往,总有一两位旁若无人的信众,正在一路“磕长头”前行。此时,整个世界似乎都与他们无关,他们也不再理解世界发生了什么,只是沉浸在自己的虔诚之中。

导游告诉我们,每到冬季,正是西藏农牧民闲暇的时刻,也正是他们集中朝圣参拜的时节。如果想要看到这种震撼心灵的当地人情,那么冬天来无疑就是最好的。在这个时节,你能看到西藏人民最真的自我,也能看到他们参拜寺庙最淳朴的风俗,能在辩经场看到激烈讨论的喇嘛,也能在冬日看到这个“地球第三级”,最人文,最纯洁的一面。

短短的几天时间,虽然无法了解冬日西藏的全部,但从这些点点滴滴,记者已经看到了这个“地球第三级”在冬季无比迷人的韵味,体会到它散发出的别样魅力。据了解,中航集团积极投身西藏旅游业发展,对“冬游西藏”活动给予大力支持,不仅新增拉萨至阿里往返航线,在其涉藏航线上通过加班或更换机型进行运力增投,向组织参加“冬游西藏”活动的旅行社提供一定数量的团队座位保障,还特别继续实施散客优惠政策!想要体会雪域在冬季的别样魅力?那还等什么,现在通过国航的优惠政策,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游吧!

天籁佛音 | 莲花生大士 听即解脱咒

莲花生大士 听即解脱咒

视频加载中...

听即解脱咒: 藏传佛教中 莲花生大士伏藏法中,迄今仍有许多未曾公开的密咒传承,「听即解脱咒」便是其中之一。

此咒语传承自莲花生大士的伏藏法,隐藏于文武百尊守护的坛城中。由于伟大的慈悲心,莲师给予懒惰的人类及无知的动物这些咒语,让他们得以从下三道获得解脱,最终证入佛道。

功德利益:莲师说:「听即解脱,只要听到这些咒音就已足够。 」听到咒音之后,心中所留下的感官印象,将成为未来中阴身时普贤王如来引领此人的吉祥征兆,并成为获得未来成佛之功德益利的器皿,进入密宗之道,确定未来可以成佛。根据这个预示,虔诚祈祷持诵此咒者,将带给众生无量功德利益,小至昆虫,大到人类。

智慧殊胜慈悲听即解脱咒

Ah Ah Sha Sa Ma Ha

阿 阿 夏 沙 嘛 哈

Ma Ben Dharma Ra Ra

嘛 北 当 嘛 RA RA

Ha Gan K(g)a Ah Sha La

哈 港 嘎 阿 夏 拉

Sa Den Dharma Da Li

沙 殿 当 嘛 达 哩

Ga Ha Na Ah Li Ta

嘎 哈 哪 阿 哩 答

Ha Ma Sa Sha K(g)i U

哈 嘛 撒 夏 给 优

容身心于自然万物,

一气呵成了与天地与自然相融的美妙音律。

那极富加持力的音律,

跨越聆听者的心灵时空,

流露出无限的自在与智慧,

流露出其悲怜的情怀。

我们相信,

即使仅仅聆听一次,

这段音频的震撼力也能使您的身心得到巨大利益!

南 无 阿 弥 陀 佛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 免责声明:本号发布图文一切为公益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源自网络的部分,其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有疑问敬请告诉我们,定将妥善处理。

护持弘法利生,融入诸佛如来愿海,功德无量!

让我们共同日行一善,为了利益尽遍法界虚空一切如母有情众生成就佛果,而转发分享本文,共修法布施,您的每一点每一滴付出,都将融入功德的海洋,祝福您,扎西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