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文《周易》里,为什么选择蓍草来占卜吉凶?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是第70课,仍然是“艸”部汉字,仍然是每课六个汉字,今天要讲的六个汉字如图:
(今天要讲的六个汉字)
1、蔤。读作mì。《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芙蓉本”《尔雅.释草》里说:“荷,芙渠;……其本蔤”郭璞作注说:“茎下白蒻在泥中者。”听起来还不是特别清楚,更清楚的还有《本草纲目.果部.莲藕》:“以莲子种者生迟,以藕芽种者最易发。其芽穿泥成白蒻,即蔤也。长者至丈余,五六月嫩时,没水取之,可作蔬茹,俗呼藕丝菜。”其实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藕。样子如图:
(藕)
蔤的小篆写法如图:
(蔤的小篆写法)
2、蕅。读作ǒu。《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芙蕖根”。《玉篇.艸部》里说:“蕅,同藕”。显然,这个字就是现代汉语里面“藕”的写法。问题来了,蕅跟蔤有啥区别呢?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说得比较清楚:“蔤之言滅没於泥中也。以其根藕系於其華菡萏其實蓮之下者、謂此乃花實之根。凡花實之莖必偕葉一莖同出。似有耦然。故下近蔤、上近花莖之根曰藕。本言其全。根言其偏。本在下。根上於本。”就是接近花茎的部分叫“蕅”,深埋在泥土中的叫“蔤”。显然,古文字学里的蕅跟现代植物学里的藕并不一回事。蕅指根,但现代汉语里的“藕”并不是荷的根。
做一下辨析:藕长在池塘的污泥里,它的长相和位置的确像是根,但实质上它不是根,因为根上一般没有节,而藕有节,它其实是莲的变态根状茎;在藕节的地方,向下长出许多丝状的根,向上长出带有长柄的荷叶和开放粉红色或白色鲜艳的荷花。荷花谢了后结出莲蓬,里面长着十多个小果叫莲子,把果皮剥去就露出莲子,由于种莲子不容易发芽,所以人都栽种手指粗细的莲鞭,莲鞭的顶端的几个节,不断贮存养料而渐渐变得粗大起来,这就是藕,由此看来,或者古文字里对应“藕”更准确的是“蔤”而不是“蕅”。下图中藕节中长出的细细的藕根才是“蕅”。
(蕅:藕根)
蕅的小篆写法如图:
(蕅的小篆写法)
3、蘢。这个字有三个读音,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只标了一个音lóng。给的解释是:“天菕也。”什么是菕,前面67课时讲过了,是雀麦,就是燕麦,那么天菕呢?《尔雅.释草》里说:“蘢,天菕。”郭璞作注说:“未详”,只有郝懿行《义疏》里说:“此草高大,故名天菕。”究竟是什么样子,已不可考,汉典网站认为蘢指的是“水荭”,不知准确出处,似乎并不准确,我们暂时以水荭为准,它的样子如图:
(水荭)
这个字的第二个读音是lǒng。给成词语蘢茸,意思是聚集的样子。第三个读音是lòng,指草或竹树深处。
蘢的小篆写法如图:
(蘢的小篆写法)
4、蓍。读作shī。《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蒿屬。生十歲,百莖。《易》以爲数。天子蓍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显然,这是一种草,多年生植物(十岁,其实不准确是十岁)有很多根茎,《易经》里用它代表数字,甚至不同级别的人所使用的蓍草,长度也是有规定的。蓍草,属菊科,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一本多茎。全草可以入药,茎叶含芳香油,可作调香原料,它的样子如图:
(蓍草)
著草显然生长周期要比其他草类植物生长周期长,所以古人用了“耆”(《说文解字》解释耆,就是“老也”)这个组字部分。蓍草在《周易》以后替代龟甲成为主流的占卜材料,《说文》里也记载不同级别的人用不同规格的蓍草占卜。它的样子如图:
(蓍草)
蓍草的长相并不出众,有点像普通的艾蒿,长着锯齿形的叶片,有点像鸟类的羽毛,也像是某种多足纲的虫子,所以在民间它还有很多个名字,比如“锯齿草”、“羽毛草”、“蚰蜓草”等,可这种这种长相普通的草,《周易》里为什么选择它作为占卜吉凶的草呢?蓍草跟其他草类的重大区别就在于它比其它的草本植物活得时间长。西晋张华的《博物志》里说它:“蓍千岁而三百茎,其本已老,故知吉凶。”能活1000岁,所以知道吉凶,1000岁好像夸张些,但它的确比其他草类活得久,因为它活得久,所以知道吉凶,据说孔子很赞成用蓍草占卜,理由也很简单,就是因为它活得久。我们看,古人用来占卜用的龟甲,也是因为龟活得久。在上古时代社会里,有了问题往往需要借助部落中老人们的智慧,所以长寿的蓍草,长寿的乌龟都成为占卜材料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蓍的小篆写法如图:
(蓍的小篆写法)
5、菣。读作qìn。《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香蒿也。”《尔雅.释草》里说:“蒿,菣。”郭璞作注说:“今人呼青蒿香中炙啖者为菣”其实就是青蒿。青蒿,也叫香蒿,菊科,二年生草本。茎、叶可以入药。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药议》里说:“ 陕西绥银之闲有青蒿,在蒿丛之闲,时有一两株,迥然青色,土人谓之‘香蒿’。茎叶与常蒿悉同,但常蒿色绿,而此蒿色青翠,一如松桧之色;至深秋,馀蒿并黄,此蒿独青,气稍芬芳。”青蒿的药用价值很高,青蒿素的衍生物可生产很多系列药品。青蒿素主治疟疾、结核病潮热,治中暑、皮肤瘙痒、荨麻疹、脂溢性皮炎和灭蚊用品等。旧时常用的驱蚊土法烧蒿草,就是因为这个香蒿的这个特性,洗净鲜用或晒干制药。它的样子如图:
(香蒿)
菣的小篆写法如图:
(菣的小篆写法)
6、莪。读作é。《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蘿莪,蒿屬。”《诗经.小雅.菁菁者莪》有这样的句子:“菁菁者莪,在彼中阿”孔颖达作注说:“莪,蒿也,一名萝蒿也,生泽田渐洳之处,叶似斜蒿而细,科生,三月中茎可生食,又可蒸,香美,味颇似蒌蒿是也。”其实就是萝蒿,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像针开黄绿色小花,叶嫩时可吃。因为它抱根丛生,很像孩童粘着连着父母的情状,所以历来被人称为“抱娘蒿”后来植物学又改名为“播娘蒿”(有点奇怪的名字)。样子如图:
(抱娘蒿)
莪还有另一个意思,指的是蘑菇,出自元代王祯的《农书.百谷谱.蔬属》:“中原呼菌为蘑菇,又为莪”。这个意思不常用。莪的小篆写法如图:
(莪的小篆写法)
从《说文解字》的540部部首检字,到现在《新华字典》及《现代汉语词典》的201部部首检字,无疑是部首检字法的进步,而艸部与现在的艹部归到一类,显然是方便检字的,所以,有朋友留言说《说文解字》的归部更科学我们并不认同。我们学习《说文解字》,并不是说《说文解字》的所有东西都是合理而不容怀疑的,《说文解字》当然是博大精深的,但也不用把它神圣化。这个我们以前已经讨论过了,这里顺带提一句。
(【说文解字】之70,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易经》三字入门口诀,简单易懂,在家就能背诵,建议收藏学习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古往今来,有着许多优秀的书籍流传至今,像是最基本的我国四大名著,再到有些神话色彩的《山海经》,然后在是充满神秘的《鲁班经》。最后还有中华遗留下的智慧《易经》。
前者值得我们阅读学习,后者是我们要一直传承的文化。
《周易》这部特殊的经典,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筮占之书,约成书于西周时期。在我国历史上地位非常高。
在"独尊儒术"的汉代,《周易》被奉为儒家经典,成为经学家们研治的一项专门学问,这就是易学。《周易》经、传、学始终稳居中国封建时代学术的核心地位,成为人们观察宇宙人生,锻炼思维能力,建构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础,对于形成中国文化的特色,提升中国文化的内涵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长河里,《周易》是对中华文化影响最深远的一部书,但它也是谜案最多的一部书。
其实易经的卦象有着很简单的口诀,分享给伙伴们,在家就能背诵理解,建议收藏起来慢慢看。
《三字易经》
古伏羲,观天地,绘河图,
演太极,画八卦,文明启。
实为阳,虚为阴,成三才,
天人地,类万物,涵数理。
乾三连,乾为天,乾为父,
乾为刚,西北方,色白金。
坤六断,坤为地,坤为母,
坤为顺,西南方,黄土地。
震仰盂,震为雷,震长男,
震为动,东方木,阳升起。
艮覆碗,艮为山,艮少男,
艮为止,东北方,土性依。
离中虚,离为火,离中女,
离为艺,正南方,红色里。
坎中满,坎为水,坎中男,
坎为曲,正北方,色为漆。
兑上缺,兑为泽,兑少女,
兑为口,正西方,首饰金。
巽下断,巽为风,巽长女,
巽属木,东南方,色为绿。
周文王,拘羑里,叠单卦,
成复卦,六十四,卦相袭。
六爻卦,更详细,识上下,
知用体,通变化,合实际。
乾元亨,万物始,初潜龙,
性莫急,时机到,再腾飞。
坤利贞,顺承乾,怀八方,
容古今,功盖世,己不欲。
屯初生,多磨砺,破厚土,
涉山水,要成长,靠自己。
蒙教育,在母仪,尊个性,
多启迪,指迷津,开智力。
需求雨,喻人欲,壑难平,
推史进,财有道,正路取。
讼乃争,为财色,呼正道,
要法律,利与义,要统一。
师为战,战必律,懂兵法,
布大局,帅当先,永披靡。
比为和,水润地,爱民众,
亲邻里,同发展,大国立。
小畜卦,讲文化,飘彩云,
美天下,扬善德,成大家。
履为礼,从鞋起,千里行,
足下起,不知礼,何以立?
泰长安,天地亨,阴阳交,
上下通,顺民意,正作风。
否泰反,不祥瑞,阳上行,
阴下沉,失交通,脱离中。
同人道,在大同,非山头,
非同宗,怀天下,路子正。
大有成,在品行,贵不骄,
重百姓,日中天,有光明。
谦德高,甘居下,不显山,
古今夸,低调行,事业大。
豫乐享,载誉满,位不正,
上下瞒,谗君主,众人烦。
随自然,识时务,人位变,
方为亨,知活络,万事通。
蛊卦象,安现状,如器皿,
久不荡,洁自身,心胸畅。
临下沉,深扎根,近平民,
得人心,知真情,长智慧。
观是管,号令显,用祭祀,
一统天,做榜样,行示范。
噬嗑法,有威严,抓要害,
牛鼻牵,惩不贷,保民安。
贲似面,人重脸,每天洗,
修完善,德治国,誉满天。
剥是门,防邪侵,立冬至,
天下阴,锁门户,修本根。
复元始,地中雷,乾初交,
布祥云,冰雪化,春水临。
无妄为,尚无为,承天意,
依君愿,谋事前,找本源。
大畜德,涵养高,平天下,
是英豪,天外山,有节操。
颐为养,要强健,欲养身,
心地宽,首养性,善为先。
大过卦,似只船,帝在舟,
摇不断,小人陷,君子险。
坎重坎,水涟涟,去上下,
露笑脸,困境中,不悲观。
离为日,双日现,明治国,
公平显,必昌盛,火通天。
咸下经,痴少男,求偶配,
跪人前,感少女,婚姻连。
恒长久,风雷走,夫唱歌,
妇拍手,内外别,到白头。
遁在山,有遗篇,说亢龙,
依时断,激流退,美名传。
大壮猛,种羊拴,牛长大,
不让牵,强不中,羝触藩。
晋日出,地平线,阳光下,
雨露涵,润万物,福永远。
明夷卦,与晋反,日落下,
不见天,黑暗中,实力潜。
家人和,沐春风,寒夜里,
有温暖,男女贞,永相安。
睽象奇,瞪双眼,为何事,
泪涟涟,锅在下,位置反。
蹇出塞,万重山,河千条,
举步艰,苦中乐,景无限。
解旱情,得民意,雷鸣后,
天大雨,震四方,航标立。
损自泰,钱上移,九三升,
上六沉,民补君,祸来临。
益警上,利下移,补百姓,
破否局,走基层,官亲民。
夬仰面,非长啸,非短叹,
似大呼,象观天,孰能辨?
姤为后,是皇后,此女子,
胜五男,旺夫者,国运添。
萃祭祀,用牛羊,大牲畜,
最吉祥,万民聚,看君王。
升地下,木植根,春风吹,
破土临,细雨来,遍地芸。
困于水,漂铁盆,风浪打,
加雨淋,人生短,志永存。
井蓄水,为养人,流不断,
常淘新,淤泥生,不清纯。
革创新,是根本,火焰上,
罐中品,进为生,出已饪。
鼎风火,气呈旺,柴不断,
炼成钢,能佑主,国栋梁。
震发动,撼天地,山在摇,
水四溢,君临危,不畏惧。
艮大山,紧相连,喻学习,
无止境,为学进,为道减。
归妹急,少女归,三四交,
泰卦临,欲永泰,全在人。
渐风山,木生巅,飞鸟来,
栖树间,环境美,是关键。
丰硕果,说雷火,龙图志,
虎辅佐,闪电间,黄金锁。
旅非游,君莫嫌,公堂上,
镜高悬,吃得苦,做清官。
巽有顺,要净根,先有坎,
后悦心,政令行,在民本。
兑双口,重交流,心相通,
言必信,有诚意,友谊真。
涣为散,起波澜,大水中,
乘大船,横流时,本色显。
节有序,慢慢滴,莫急躁,
有条理,一缸水,碗来取。
中孚命,装百姓,谁为佛?
在底层,国为魂,民为灵。
小过卦,心太满,不谦虚,
必有坎,换位后,笑开颜。
既济运,大平安,阴阳位,
各在天,安思危,预防患。
未济返,阴阳巅,火在上,
水在下,难相融,不相干。
天下事,重来演,古到今,
皆循环,时空大,说不完。
说易难,说易繁,识卦象,
知数变,明六位,宇宙简。
《易经》在中国的地位实在是特殊,西方智慧的源头是柏拉图,印度智慧的源头是《奥义书》,中国智慧的源头是《易经》。
包括到后来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易经更是六经之首,历代学术思想发展之契机亦多建基于“易经”。
而人们常说的“读万卷书不如读真经一部”,就是说的《易经》。
但是读原文的周易实在是过于深奥晦涩难懂,所以我读的是这种带有注释、解释以及白话文讲解的《图解周易》,里面全都是大白话。
从五行、天干、地支、太极和八卦的讲解,再到《易经》中的象、数、理的介绍,再深刻的道理,也让你一目了然。
这本书还通过结合实际的例子来告诉你如何去分析问题,通俗易懂,一看就会。
所以担心上文的口诀看不懂的伙伴们可以选择看看这本书,再加上口诀,就非常的简单好理解了,对于易经感兴趣的伙伴真的可以试试。
而且这本书才56元,现在56还能干点啥?看个电影就差不多了,但是却能让你近距离接触古代先贤的思想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您想购买的话,点击下面的商品卡,就能直接购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