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起名

九星是哪九星都有什么意思(九星是哪九星)

九星是哪九星都有什么意思(九星是哪九星)

八卦的九星指什么?八个标准天象又是什么?

九宫八卦里的九星背后具体是指什么?有没有一些科学依据?或者明确代表的宇宙自然现象?

很多朋友在阅读研究古籍,尤其是在有关九宫八卦内容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书中提及九星,而且会由之产生一些令人非常疑惑费解的问题。九宫八卦的九星,古籍里或明或暗的都在指示我们,九星就是指北斗九星。如果八卦的九星真是指北斗星(北斗七星在斗柄还有两颗不易观测到的星星,所以共有九颗星),它怎么能在八卦九宫里轮流转来换去?这很难理解,似乎没道理,也不科学,明显和现实观测现象不符。不管是北斗在天上,还是以绘图方式投影到地面,北斗星它们的排列是不可能会变的,只有在不同时间,整体相对地球观测位置有角度变化而已,九星入九宫依时而变,这事怎么解释?

在说九星之前,我们首先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九星绝对不是具体指北斗的九颗星星,不过它有一个神奇之处是,九宫八卦的九星还真与北斗有简单直接的对应关系。这就好比时辰和钟表的关系,有没有钟表,时辰该是什么时候就是什么时候,该日出还是日出,该日落还是日落,与钟表无关,但钟表肯定有助于你相对精确判断当下是什么时辰,以及经过多久时间会变化到下一个时辰。

中国古人实在太有才,把北斗这个类似时钟,更准确说是类似指南针(下文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说类似指南针,因为星和方向相关)的作用,直接赋予他们无法准确描述的天象意义。就好像我们白天说12点,大家都能明白指中午日中一样,并非就数字12本身有什么特别含义,而是12这个数字在钟表计时背后,所指的一天中时间已经到了正午。

我们所处的地球上,时令气象等变化与北斗没有直接关系,但北斗就像时钟的指针一样,可以精确同步提示你现在的具体情况。我们已经到了什么节气,天地自然万物该会出现哪些变化,未来将会怎么变化等等。当然,这里的前提是,你必须知道北斗和自然规律的对应关系。就像告诉你现在几点了,你知道太阳现在大体在什么位置一样。

八卦的九星源自于《奇门遁甲》的天蓬、天任、天冲、天辅、天英、天芮、天柱、天心、天禽九个星,前面八个星在八卦围一圈,一卦一星,最后一个天禽居中间5宫,应用时一般寄于2宫于天芮同宫,移动变化时随与天芮同步。九星在《奇门遁甲》里是配合干支时间、八门、八神、八卦应用,比较合理也符合实际。后来被堪舆占卜异变成贪狼、弼星、禄存、文曲、辅星、巨门、破军、武曲、廉贞等等叫法。关键是用法上显得太过随心了,不太符合实际章法。关键是他们和北斗也失去合理的对应关系,真正变成玄之又玄的玄学了。

《奇门遁甲》里的九星是符合在八卦方位递变次序(并非宫序递变,直符或说值星才和宫序有对应关系),在八卦环列一圈的相对位置永远不变。而后来异变后九星的用法,可以说是有其名无其实,他们更像是学习《奇门遁甲》排局的地盘中,三奇六仪的方式来布局排列,以不同时间直符(值星)的次序排列,除了直符其他星只有时间没有方位意义,有些不地道,很难和观测事实联系一起。

十九世纪有法国科学家莱昂·傅科,在法国先贤祠穹顶拉一根长绳,在长绳下边吊一颗重球,在重球下接一根指针,再在指针能接触到的平面摆一个沙盘,然后让这个装置像钟摆摆动起来,指针就会在沙盘上画出轨迹,这个轨迹在一天之内,并非只呈现一条直线,而是以每小时约15º不断在偏移,以证明地球是在自转。现在也有人设计在很高的大桥上拉根绳子,在临近河床的沙地系一个重球,下方也接一根指针轻轻接触河床,这样保持不动,过个一天一夜,会发现指针在河床上画了一个圆圈,也证明地球在自转。

这两个实验其实是有前提的,更或说逻辑不够严密,未必能证明地球是在自转,这实验存在有倒果为因的情形。因为,这个实验结果要证明地球在自转,前提是你必须知道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也就是地球绕着太阳转。既然你都知道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那何苦这么麻烦,做这种让人更不易理解的实验来证明地球在自转。你天天看日出日落,就足以证明地球在自转了,何必多此一举?如果你不知道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那出现这种实验结果,也可以反过来说成是太阳绕着地球转!假设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只要太阳绕着地球转,就同样会出现如此实验结果。所以,我说实验有倒果为因的逻辑失密情形也就体现在这里。

当然,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有自转,同时还绕着太阳公转。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再来说第二个实验结果的指示意义。理论上,我们地球表面上的物体,重心方向应该是向着地球的质量中心。不管地球怎么自转都无所谓,重心方向应该是不变的才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画圆圈的情况?而且还是周期性的变化?事实上,如果可能,我们把第二个实验连续进行一年。你会神奇的发现,每一天画的圆圈和前一天的都不完全重合,也不是绝对的正圆。一年365天,地上只会画出364个圈(和阴历一年12个月又11天,但一年时间月球绕地球运转还不到12圈,是一个道理),而且这364个圆圈,整体正好又有围成一个大圆圈。

由此发现,大家想到什么了没有?我认为至少在两方面可以进行解释。地球引力是一个方面,地球在自转的过程,地球内部地心变化,引起质量中心在周期性变化(地壳之下是液态地幔,而地幔再下面是地球中心密度很大的固态地核,外部引力变化及自转会影响地核偏移),自然地表物体重心也随着变化,此其一。另一方面,地球外部整个太阳系引力综合影响,特别是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影响导,导致地表物体重心偏移,而且地球内部出现的变化也是受此综合引力影响的结果,此为其二。地球外部引力和地心引力合力,在地球自转公转中出现周期性变化,才是导致上述实验二的结果的原因。

大家普遍知道,一年四季北斗斗柄在旋转指向,春、夏、秋、冬分别指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是地球公转引起的观察角度变化的结果。但千万别误会,这只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时刻和地点的观测指向。即:都是在夜里子时观测的指向。要是同一天,白天午时也能看到北斗的话,那你白天看到的和夜里看到的北斗斗柄方向正好相反。这是因为地球在自转,北斗一天之内在我们头顶上转了一圈(实际上是我们转了一圈)。如前述,如果以地球上固定的位置及时辰观测,一年之内北斗在头顶上也是转了一圈。

回到前面实验结果,364个小圆圈及他们组成的大圆圈。小圆圈是地球自转原因形成的,大圆圈是地球公转原因形成的。他们形成的具体原因是,地心引力和外部综合引力合力,在地球公转和自转不同角度(地轴或说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也有夹角,没有这个夹角也就不会有四季变化,只有白天和黑夜变化,重力方向偏移也就只有东西两个方向了),造成我们地表上物体的重力方向不断以大周期公转和小周期自转出现连续偏移的结果。而九星就是代表着八卦这八个方向偏移的现象,前八个星代表自转一圈的八个方向偏移现象,也是八卦的八个标准天象,最后一个星代表这一小圈所处公转位置时的整体偏移方向。意即,小圆圈任意时间点偏移大圈中心的方向(一年也归类有八个方向)。

除了地球自身引力外,太阳月亮等其他天体的综合引力影响,他们是具有次序连续性和周期性。所以前述实验二的指针,能在沙地上画出大圆圈和小圆圈的轨迹。九星是代表自转的八个方向及同时间公转的一个方向偏移。因为共九个方向偏移(年周期实际也是八个方向,但记录一个自转周期,年周期的偏移只有一个方向,因此以一个变动的代替八个固定的方向),这九个方向偏移和北斗的斗柄指示相同,可以一一对应,所以以九星之名冠之就是这个原因。这九个方向是实实在在的可测量现象(古人大概也是因类似实验二的现象中获得启示),这九类力量展示的现象,亦属于标准的八个八卦天象(日内八个,年八内个。年内八个用一个中5宫的天禽星泛指)。

一天之内地球自转一周,出现一轮小变化,一年之内地球绕日公转一周出现大一轮变化。在《奇门遁甲》大周期公转年的力量另外还用八神表示,在神盘体现,直接省去入中麻烦。也就是说,日级别八个方向连续偏移画出一个圆圈。但受公转影响,这个小圆圈和其他小圆圈比较,整体是有相对位置变化。而大圆圈是否也存在就更大一个级别的合力影响(比如太阳系绕银河中心运转),有也只能靠推测了。所以日、月、年奇门,都是以日时和年关系的时奇门为基础推导出来的,可证伪的地方就不好说了。

太阳系所有天体整体看,质量中心毫无疑问就是在太阳中心,笼统说对地球的引力方向自然是向着太阳中心的方向。日地要画引力线的话,那就在黄道平面上。如果不按地球整体看,只对地表物体的引力方向则是平行于黄道平面。地球表面固定某处包括高空的位置,什么时候外部综合引力和地球引力合力算是入中呢?也就是所谓的九星入中。简单理解就是小周期偏移和大周期偏移同向重叠的时候。我们的古人没有能创造出数学的微积分方法,对几组动态参数之间的关系,用简单的类似祖冲之切圆算圆周率的方法,加简单的一些移形换位图表方式进行表达,就像计算器没发明前,先发明了算盘一样,既简单又实用。《奇门遁甲》就是这样用图表表达时间和空间参数对应关系的理论。其中的九星没有真正入中的概念,只有当值的时间和空间,入中就像计算时的九进制的归零动作,或者时间和空间切割法不同步时阶段误差调节。当大小周期偏移方向重叠时,对小周期而言,都是偏向西南,所以寄于2宫。上述实验中小圆圈整体偏向八个方向的哪一个方向,就是小圆圈排列成一个大的圆圈,相对大圆圈中心,小圆圈就有偏南北东西的情况。小圆圈整体偏哪个方向,这个方向就是中宫代表的星。

前面说过,《奇门遁甲》里八星在八卦环列次序永远不变。不像后来被异变的九星按宫序排列。可以想见,八种力量是次序渐变周而复始,这种连续性如果被打乱了,前述实验二还能画出个圆圈吗?肯定不可能。

因为地球本身在太阳系内,这些归类的标准力量或天象,会随着其他天体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变换,又会出现不小的差异。所以,又用节气和干支变化再予以细化表达。这些细化情况,在之前的有关文章里已经大致说过,这里就不展开了。今天把太阳系内,进入近地轨道时,各天体对地球的影响值从大到小做个排列:太阳100000>月亮589>木星5.46>金星3.15>土星0.3954>火星0.1204>水星0.0436>天王星0.01366>海王星0.0062。这些天体除了对地球直接影响(影响潮汐大气环流等等)外,还有可以通过太阳间接对地球影响(影响对地球的辐射量),这也做个影响值排列:木星11.76>金星1.572>土星1.046>水星0.383>火星0.0465>天王星0.0396>海王星0.019。

这里特别提一下,月球影响力非常大,但因为地球一天自转一圈,频率过高,反而不会有长期持续累积型影响。金星因为在日地轨道内侧,离地球又近,公转周期相对也最接近地球。一旦接近地球发挥影响力,时间比较长,而且几乎非旱即涝(今年春夏东南部连续大雨,就是他的杰作)。所以,在阴阳五行学说里,金星从来不是好学生。其他外侧轨道行星影响就有好有坏,具体看在什么节令,以及和其他行星配合情况。

八卦九星体现的引力影响,我们平常根本感觉不到,从理性角度去考虑,了解并测算这些变化有用吗?事实说明是真有用。古人已经可以精确到每个时辰的力量变化,不说对人有什么影响,对潮水大气的流动变化是可以随时掌握,对预测风雨旱涝等的自然灾害绝对有用。古人不仅用这套理论指导生产生活,甚至都用到行军打仗上。当然,用到风水算命等方面也很常见,那也是因为古人还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科学成因,难免神而敬之。《奇门遁甲》有一整套体系,是有关多方面更详细综合评判的理论,是中国几千年文化传承下来的瑰宝。对此等经验或实践总结,你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观测总结和创造推理能力,它就是一套有数学、有模型、有表单等等的体系理论,和现代科学理论体系比较,也没什么两样,只是现代人对它了解的不深、不够透彻,而显得古老又神秘而已。

之前在天干隐含太阳系十个重要天体的文章里面,古人科技及工具、手段都有限的情况下,还能料到那么多现代科学才发现的事实,现在已经不是佩不佩服的问题,而是应该要刨除成见,以科学包容的心态去认真研究国粹,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挖掘出传统宝藏,让古代成就为现代所用,重新焕发出他们应有的光芒。我们的古人,对这些天地运行的细微变化有如此的掌握程度,以及精妙绝伦的归类应用,堪称伟大。不少事情甚至现代科学都没有都意识到,而中国古人就已经实践应用了几千年,确实让人有些诧异。虽然现代人看不懂古人的这类学说,但研究他们,找出真正的科学机理,肯定值得,也一定非常有意义。

八卦的九星指什么?八个标准天象又是什么?

九宫八卦里的九星背后具体是指什么?有没有一些科学依据?或者明确代表的宇宙自然现象?

很多朋友在阅读研究古籍,尤其是在有关九宫八卦内容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书中提及九星,而且会由之产生一些令人非常疑惑费解的问题。九宫八卦的九星,古籍里或明或暗的都在指示我们,九星就是指北斗九星。如果八卦的九星真是指北斗星(北斗七星在斗柄还有两颗不易观测到的星星,所以共有九颗星),它怎么能在八卦九宫里轮流转来换去?这很难理解,似乎没道理,也不科学,明显和现实观测现象不符。不管是北斗在天上,还是以绘图方式投影到地面,北斗星它们的排列是不可能会变的,只有在不同时间,整体相对地球观测位置有角度变化而已,九星入九宫依时而变,这事怎么解释?

在说九星之前,我们首先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九星绝对不是具体指北斗的九颗星星,不过它有一个神奇之处是,九宫八卦的九星还真与北斗有简单直接的对应关系。这就好比时辰和钟表的关系,有没有钟表,时辰该是什么时候就是什么时候,该日出还是日出,该日落还是日落,与钟表无关,但钟表肯定有助于你相对精确判断当下是什么时辰,以及经过多久时间会变化到下一个时辰。

中国古人实在太有才,把北斗这个类似时钟,更准确说是类似指南针(下文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说类似指南针,因为星和方向相关)的作用,直接赋予他们无法准确描述的天象意义。就好像我们白天说12点,大家都能明白指中午日中一样,并非就数字12本身有什么特别含义,而是12这个数字在钟表计时背后,所指的一天中时间已经到了正午。

我们所处的地球上,时令气象等变化与北斗没有直接关系,但北斗就像时钟的指针一样,可以精确同步提示你现在的具体情况。我们已经到了什么节气,天地自然万物该会出现哪些变化,未来将会怎么变化等等。当然,这里的前提是,你必须知道北斗和自然规律的对应关系。就像告诉你现在几点了,你知道太阳现在大体在什么位置一样。

八卦的九星源自于《奇门遁甲》的天蓬、天任、天冲、天辅、天英、天芮、天柱、天心、天禽九个星,前面八个星在八卦围一圈,一卦一星,最后一个天禽居中间5宫,应用时一般寄于2宫于天芮同宫,移动变化时随与天芮同步。九星在《奇门遁甲》里是配合干支时间、八门、八神、八卦应用,比较合理也符合实际。后来被堪舆占卜异变成贪狼、弼星、禄存、文曲、辅星、巨门、破军、武曲、廉贞等等叫法。关键是用法上显得太过随心了,不太符合实际章法。关键是他们和北斗也失去合理的对应关系,真正变成玄之又玄的玄学了。

《奇门遁甲》里的九星是符合在八卦方位递变次序(并非宫序递变,直符或说值星才和宫序有对应关系),在八卦环列一圈的相对位置永远不变。而后来异变后九星的用法,可以说是有其名无其实,他们更像是学习《奇门遁甲》排局的地盘中,三奇六仪的方式来布局排列,以不同时间直符(值星)的次序排列,除了直符其他星只有时间没有方位意义,有些不地道,很难和观测事实联系一起。

十九世纪有法国科学家莱昂·傅科,在法国先贤祠穹顶拉一根长绳,在长绳下边吊一颗重球,在重球下接一根指针,再在指针能接触到的平面摆一个沙盘,然后让这个装置像钟摆摆动起来,指针就会在沙盘上画出轨迹,这个轨迹在一天之内,并非只呈现一条直线,而是以每小时约15º不断在偏移,以证明地球是在自转。现在也有人设计在很高的大桥上拉根绳子,在临近河床的沙地系一个重球,下方也接一根指针轻轻接触河床,这样保持不动,过个一天一夜,会发现指针在河床上画了一个圆圈,也证明地球在自转。

这两个实验其实是有前提的,更或说逻辑不够严密,未必能证明地球是在自转,这实验存在有倒果为因的情形。因为,这个实验结果要证明地球在自转,前提是你必须知道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也就是地球绕着太阳转。既然你都知道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那何苦这么麻烦,做这种让人更不易理解的实验来证明地球在自转。你天天看日出日落,就足以证明地球在自转了,何必多此一举?如果你不知道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那出现这种实验结果,也可以反过来说成是太阳绕着地球转!假设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只要太阳绕着地球转,就同样会出现如此实验结果。所以,我说实验有倒果为因的逻辑失密情形也就体现在这里。

当然,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有自转,同时还绕着太阳公转。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再来说第二个实验结果的指示意义。理论上,我们地球表面上的物体,重心方向应该是向着地球的质量中心。不管地球怎么自转都无所谓,重心方向应该是不变的才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画圆圈的情况?而且还是周期性的变化?事实上,如果可能,我们把第二个实验连续进行一年。你会神奇的发现,每一天画的圆圈和前一天的都不完全重合,也不是绝对的正圆。一年365天,地上只会画出364个圈(和阴历一年12个月又11天,但一年时间月球绕地球运转还不到12圈,是一个道理),而且这364个圆圈,整体正好又有围成一个大圆圈。

由此发现,大家想到什么了没有?我认为至少在两方面可以进行解释。地球引力是一个方面,地球在自转的过程,地球内部地心变化,引起质量中心在周期性变化(地壳之下是液态地幔,而地幔再下面是地球中心密度很大的固态地核,外部引力变化及自转会影响地核偏移),自然地表物体重心也随着变化,此其一。另一方面,地球外部整个太阳系引力综合影响,特别是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影响导,导致地表物体重心偏移,而且地球内部出现的变化也是受此综合引力影响的结果,此为其二。地球外部引力和地心引力合力,在地球自转公转中出现周期性变化,才是导致上述实验二的结果的原因。

大家普遍知道,一年四季北斗斗柄在旋转指向,春、夏、秋、冬分别指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是地球公转引起的观察角度变化的结果。但千万别误会,这只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时刻和地点的观测指向。即:都是在夜里子时观测的指向。要是同一天,白天午时也能看到北斗的话,那你白天看到的和夜里看到的北斗斗柄方向正好相反。这是因为地球在自转,北斗一天之内在我们头顶上转了一圈(实际上是我们转了一圈)。如前述,如果以地球上固定的位置及时辰观测,一年之内北斗在头顶上也是转了一圈。

回到前面实验结果,364个小圆圈及他们组成的大圆圈。小圆圈是地球自转原因形成的,大圆圈是地球公转原因形成的。他们形成的具体原因是,地心引力和外部综合引力合力,在地球公转和自转不同角度(地轴或说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也有夹角,没有这个夹角也就不会有四季变化,只有白天和黑夜变化,重力方向偏移也就只有东西两个方向了),造成我们地表上物体的重力方向不断以大周期公转和小周期自转出现连续偏移的结果。而九星就是代表着八卦这八个方向偏移的现象,前八个星代表自转一圈的八个方向偏移现象,也是八卦的八个标准天象,最后一个星代表这一小圈所处公转位置时的整体偏移方向。意即,小圆圈任意时间点偏移大圈中心的方向(一年也归类有八个方向)。

除了地球自身引力外,太阳月亮等其他天体的综合引力影响,他们是具有次序连续性和周期性。所以前述实验二的指针,能在沙地上画出大圆圈和小圆圈的轨迹。九星是代表自转的八个方向及同时间公转的一个方向偏移。因为共九个方向偏移(年周期实际也是八个方向,但记录一个自转周期,年周期的偏移只有一个方向,因此以一个变动的代替八个固定的方向),这九个方向偏移和北斗的斗柄指示相同,可以一一对应,所以以九星之名冠之就是这个原因。这九个方向是实实在在的可测量现象(古人大概也是因类似实验二的现象中获得启示),这九类力量展示的现象,亦属于标准的八个八卦天象(日内八个,年八内个。年内八个用一个中5宫的天禽星泛指)。

一天之内地球自转一周,出现一轮小变化,一年之内地球绕日公转一周出现大一轮变化。在《奇门遁甲》大周期公转年的力量另外还用八神表示,在神盘体现,直接省去入中麻烦。也就是说,日级别八个方向连续偏移画出一个圆圈。但受公转影响,这个小圆圈和其他小圆圈比较,整体是有相对位置变化。而大圆圈是否也存在就更大一个级别的合力影响(比如太阳系绕银河中心运转),有也只能靠推测了。所以日、月、年奇门,都是以日时和年关系的时奇门为基础推导出来的,可证伪的地方就不好说了。

太阳系所有天体整体看,质量中心毫无疑问就是在太阳中心,笼统说对地球的引力方向自然是向着太阳中心的方向。日地要画引力线的话,那就在黄道平面上。如果不按地球整体看,只对地表物体的引力方向则是平行于黄道平面。地球表面固定某处包括高空的位置,什么时候外部综合引力和地球引力合力算是入中呢?也就是所谓的九星入中。简单理解就是小周期偏移和大周期偏移同向重叠的时候。我们的古人没有能创造出数学的微积分方法,对几组动态参数之间的关系,用简单的类似祖冲之切圆算圆周率的方法,加简单的一些移形换位图表方式进行表达,就像计算器没发明前,先发明了算盘一样,既简单又实用。《奇门遁甲》就是这样用图表表达时间和空间参数对应关系的理论。其中的九星没有真正入中的概念,只有当值的时间和空间,入中就像计算时的九进制的归零动作,或者时间和空间切割法不同步时阶段误差调节。当大小周期偏移方向重叠时,对小周期而言,都是偏向西南,所以寄于2宫。上述实验中小圆圈整体偏向八个方向的哪一个方向,就是小圆圈排列成一个大的圆圈,相对大圆圈中心,小圆圈就有偏南北东西的情况。小圆圈整体偏哪个方向,这个方向就是中宫代表的星。

前面说过,《奇门遁甲》里八星在八卦环列次序永远不变。不像后来被异变的九星按宫序排列。可以想见,八种力量是次序渐变周而复始,这种连续性如果被打乱了,前述实验二还能画出个圆圈吗?肯定不可能。

因为地球本身在太阳系内,这些归类的标准力量或天象,会随着其他天体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变换,又会出现不小的差异。所以,又用节气和干支变化再予以细化表达。这些细化情况,在之前的有关文章里已经大致说过,这里就不展开了。今天把太阳系内,进入近地轨道时,各天体对地球的影响值从大到小做个排列:太阳100000>月亮589>木星5.46>金星3.15>土星0.3954>火星0.1204>水星0.0436>天王星0.01366>海王星0.0062。这些天体除了对地球直接影响(影响潮汐大气环流等等)外,还有可以通过太阳间接对地球影响(影响对地球的辐射量),这也做个影响值排列:木星11.76>金星1.572>土星1.046>水星0.383>火星0.0465>天王星0.0396>海王星0.019。

这里特别提一下,月球影响力非常大,但因为地球一天自转一圈,频率过高,反而不会有长期持续累积型影响。金星因为在日地轨道内侧,离地球又近,公转周期相对也最接近地球。一旦接近地球发挥影响力,时间比较长,而且几乎非旱即涝(今年春夏东南部连续大雨,就是他的杰作)。所以,在阴阳五行学说里,金星从来不是好学生。其他外侧轨道行星影响就有好有坏,具体看在什么节令,以及和其他行星配合情况。

八卦九星体现的引力影响,我们平常根本感觉不到,从理性角度去考虑,了解并测算这些变化有用吗?事实说明是真有用。古人已经可以精确到每个时辰的力量变化,不说对人有什么影响,对潮水大气的流动变化是可以随时掌握,对预测风雨旱涝等的自然灾害绝对有用。古人不仅用这套理论指导生产生活,甚至都用到行军打仗上。当然,用到风水算命等方面也很常见,那也是因为古人还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科学成因,难免神而敬之。《奇门遁甲》有一整套体系,是有关多方面更详细综合评判的理论,是中国几千年文化传承下来的瑰宝。对此等经验或实践总结,你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观测总结和创造推理能力,它就是一套有数学、有模型、有表单等等的体系理论,和现代科学理论体系比较,也没什么两样,只是现代人对它了解的不深、不够透彻,而显得古老又神秘而已。

之前在天干隐含太阳系十个重要天体的文章里面,古人科技及工具、手段都有限的情况下,还能料到那么多现代科学才发现的事实,现在已经不是佩不佩服的问题,而是应该要刨除成见,以科学包容的心态去认真研究国粹,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挖掘出传统宝藏,让古代成就为现代所用,重新焕发出他们应有的光芒。我们的古人,对这些天地运行的细微变化有如此的掌握程度,以及精妙绝伦的归类应用,堪称伟大。不少事情甚至现代科学都没有都意识到,而中国古人就已经实践应用了几千年,确实让人有些诧异。虽然现代人看不懂古人的这类学说,但研究他们,找出真正的科学机理,肯定值得,也一定非常有意义。

《道合阴阳》一一九星对应五行生克诀

文/君子道杨善君

九星八卦五行歌

一白贪狼号水神,二黑坤土起巨门。

三碧震木禄存是,四绿文昌巽水亲。

五黄廉贞中宫土,六白武曲乾属金。

七赤破军金宫兑,八白艮土左辅星。

九紫右弼离火焰,九宫八卦此中分。

九星生克歌

生气原来生我身,杀星克我便生嗔。

我若生他为退气,被吾克者是财神。

且为死气非全利,与我相同旺气真。

《玄空风水》九星的含义

在你们家的正中心,把罗盘调到刚才量的度数上,然后瞄门在哪个字上,也就是在哪个山上,灶在哪个字上。床在哪个卦位上。这几个是比较重要的。当然其他也要参考,不过原理类似,一开始我们抓重点学。学会了,断准了,布局布灵了才会有成就感,解灾救难才能有信心和动力继续学下去。

在此之前呢,我们要熟悉一下,玄空飞星盘里的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有没有发现呢,这些数字只有从一到九这九个数字。这九个数字的含义也不是很复杂,就是九星。九星具体的解释有很多。需要学玄空风水入门的话,建议大家订阅下面专栏,里面知识点很多,而且很好上手。

我们接下来简单的讲解下9星。

一白坎属水,二黑坤属土,三碧震属木,四绿巽属木,五黄中宫属土,六白乾属金,七赤兑属金,八白艮属五行属土,九紫离五行属火。

数字一、或者1都表示一白,居元旦盘里的坎宫,也叫一白坎,属阳,代表中男,一白贪狼星。一白是官星,又是胎神,属水。一四的组合就是文昌。一六的组合就是官运,因为一六合而化水。

数字2是二黑,属土,属阴,表示老妇,又表示病气,巫术。现在是八运,二黑是失运之星,如果门上的方位向星见二黑,则进门为病气,主身体不好。

数字3是三碧,属木,也是震卦。代表长男,属阳。三碧又叫莹尤星,主贼盗。若门上临37,则家中会被偷东西。

数字4是四绿,属木,巽卦,是桃花,属阴,代表长女,三四在一起叫碧绿风魔,容易得风疾。神经不好等。

数字5是五黄,五黄属土,属阴,又叫五黄煞,有煞气。门上,灶上等临五黄都不太好。若二五一在同一个宫位内,则很凶。坤伤坎,中男灭绝不还乡。二五交加必伤主,都是不好的。如果再有形煞来冲,就真的是很凶了。

数字6是六白,武曲星,为乾卦,主老父,在身体表示头,属阳,属金,六白属金,吉的话可能是钱比较多,如果有八白来生,但若六七在一起,因为七也属金,就叫六七交剑,容易起是非,刑伤,官非。和九在一起叫火烧天门,生子不孝顺,也容易有官非,头痛。

数字7是七赤,破军星,为兑卦。表示嘴巴,为少女,属金,属阴。67交剑刚才说过了,表示刑伤。79的组合,叫七九穿途,回禄之灾,回禄之灾的意思就是火灾,要见火形煞才验。雪天见过一个,一个酒店在装修的时候我去看的,七九在向上,向上有个红色的尖顶的小亭子,为火形煞,雪天说肯定发生过火灾,酒店里的小MM反馈说确实如此,墙壁以前都是黑的,肯定是着火烧的。

数字8是八白艮卦,左辅星,也就是现在我们的当运旺星。表示少男,属阳。八白在现在可是最旺的星,是正财星哦。

数字9是离,右弼星,属阴,表示中女,属火,心血管,脑中风一类的病一般都与九有关。

中国考古的重大发现,原来北斗七星是北斗九星,到底是怎么回事?

5300年前青台/双槐树版“北斗九星”构型的刷屏,打破了我们对传统“北斗七星”构型的认知,它与道教/术数版“北斗九星”构型有何异同?

一:青台/双槐树版的“北斗九星”构型

5月8日以来,很多人都被极少出现於公共话语场的“北斗九星”给刷了屏。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的双槐树遗址资料中,确认位于黄河南岸高台地上、伊洛汇流入黄河处的河南巩义河洛镇的双槐树遗址,是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认为遗址的发现,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但相关介绍文章好像有将青台遗址和双槐树遗址混在一起讲,初步感觉遗址平面图与埋在夯土中只露出罐肩部分的那个陶罐是双槐树的,而“九星”照片是青台的,但青台“九星”可能不是陶罐而是土台。可能双槐树陶罐与青台的土台“九星”,在分布形态上有着较大相似性,而被作互证了。

当然这纯是材料不充分下的猜测,谈不到怀疑或暗示造假,也能理解这或是基于论证需要所致。期待公布更多细节后以进行更深层面的探究与分析:比如能否知道陶罐装了什么?各陶罐装留物有何异同?相关陶罐是埋在什么环境下的?它与附近青台遗址“九星”土台的埋藏情况有着怎样的异同等都有待厘清。

所以本文姑且不论双槐树“九星”的真假,也不管那10个土台是否真能被解释为“九星”,而是只从遗址给出的“北斗九星”构型角度,来进行简单的观念史探索,以及天文可能性的分析比较,以求为相关的解释可能,给出可望备选的解释可能性。

下图是官方给出的由陶罐/土台所模拟而成的“北斗九星”遗迹,所构成的青台/双槐树版“北斗九星”的构型:

在我们通常的思维中,“北斗”只有七颗星,堪称是小学就教过的常识,这莫名其妙的“北斗九星”究竟是个什么鬼 ?

金庸通过小说和影视剧给我们摆过无数次的全真教天罡北斗阵,难道摆错了?我们打小就清楚记得非得把全真七子凑齐了,才能仿效“北斗七星”摆出秒败梅超风、力扛黄药师的天罡北斗阵啊。

必须说,你记得没错,“北斗七星”是没错的,天罡北斗阵确实得由七个人来摆,但“北斗九星”这说法也是有的。

二:道教/术数版的“北斗九星”

最为人们熟知的“北斗九星”是流传於道教/术数界的“北斗九星”。

就既有史料看,它源于宋代道书《云笈七签》,它11次提及“北斗九星”概念,其中:

第13卷《三洞经教部》说:“北斗九星,两星不见”;

第24卷《日月星辰部》说:“北斗九星,七见二隐”;

第25卷《日月星辰部》说:“辅弼真君,一隐一显,至真至神,佐相北极,环绕紫辰”;

先解释一下“辅弼真君”这个词,从文义看,这应指“一隐一显”的“辅、弼”二星这两位“真君”,“至真至神”,“环绕”着就是“北极”的“紫辰”,在辅助“北极”事务上、起到作用极大的“丞相”功能。

如这理解可靠,说明《云笈七签》并没真将“左辅右弼”二星塞到我们熟悉的“北斗七星”中,而只给“北斗七星”配发了2个担任辅助协助“北斗七星”发挥正常功能的帮手或保镖,而这也正是“辅、弼”在汉语中的基本含义。

据此,《云笈七签》对“辅弼”二星的天象性质认定是:“两星隐”而“不见”,或“一隐一显”,认为其功能作用是“佐相北极,环绕紫辰”。

道教/术数版“北斗九星”长这样:

专业天文学领域的《宋史•天文志》,是率先承认“北斗九星”的:

它首先承认“北斗七星”的传统性质:“一至四为魁,魁为璇玑;五至七为杓,杓为玉衡:是为七政。”

同时却又说:“第八曰弼星,在第七星右,不见,《汉志》主幽州。第九曰辅星,在第六星左,常见,《汉志》主并州。《晋志》,辅星傅乎开阳,所以佐斗成功,丞相之象也。”

《宋史•天文志》明确指出了:

“第八”就叫曰“弼星”,位于“第七星”也就是“摇光”的“右边”,其天文属性是“看不见”的;

“第九”就叫曰“辅星”,位于“第六星”也就是“开阳”的“左边”,其天文属性是“始终都能看见”的;

同时还加注按语说:“北斗与辅星为八,而《汉志》云九星,武密及杨维德皆采用之。《史记索隐》云:‘北斗星间相去各九千里。其二阴星不见者,相去八千里。’而丹元子《步天歌》亦云九星,《汉书》必有所本矣。”

与传统的“北斗七星”系统相比,可知《宋史•天文志》将《史记•天官书》置于“北斗”功能结构之外的“辅星”,正式纳入了“北斗”的功能结构,同时还杜撰了一颗连它自己都明确承认看“不见”的星座,命名为“弼星”,并放置在斗柄顶端的瑶光身边,从而完成了将“北斗七星”的构型,改成了“北斗九星”的构型!

三:青台/双槐树与道教/术数版的“左辅星”与“右弼星”

对比青台/双槐树与道教/术数版“北斗九星”的构型差异,可以发现他们在“左辅星”的位置上意见基本一致,但对“右弼星”的位置,则分歧较大。

下面是北斗周边的星空图:

1:先说“辅星”

“辅星”在现实中是存在的,但到底哪颗星是“辅星”,却有争议。

“辅星”首见於《史记•天官书》,它是这样描述的:“辅星明近,辅臣亲彊;斥小,疏弱。”

《汉书•天文志》完全使用了《天官书》原文,《晋书•天文志》与《隋书•律历志》则细化了对“辅星”的“星占学”层面的功能表述:“辅星傅乎开阳,所以佐斗成功,丞相之象也。七政星明,其国昌;辅星明,则臣强”,但没有其它结构性改变。

据潘鼐先生统计:“辅星”在《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晋书•天文志》、《隋书•天文志》、《宋史•天文志》、《新仪象法要》、《通志•步天歌》、《崇祯历书》、《清会典》中都有提及,但也有差别:就是其它书都只提及单一形态的“辅星”,并没指出究竟哪一颗,《清会典》中却增加到了3颗。

这应该是西方天文学传来后,将很多原本不曾收录的散星,也都以不打破传统天文学以“占验功能”为“星官”划分依据的“增星”方式,纳入了天文学星表中。

在“辅星”是谁到问题上,《清会典》认为是5.6星等的“81号星”;

但也有认为“辅星”是“81号星”左下方4.6星等的“83号星”“辅增一”;

大熊座有一对很著名的双星,它由斗柄第六星大熊座ζ(中国叫开阳星),以及紧挨着它的伴星大熊座80(80 Ursae Majoris)所组成。

西方对大熊座80的名称,就是由阿拉伯文而来,意思为”暗星“(faint one),视星等为3.95,而更亮的开阳星则有2.2星等,他们称这对伴星为马和骑士(Horse and Rider)。过去常用能否看到大熊座80来判断视力,只要能在晴空时用肉眼看到大熊80,视力肯定得有1.5。由此也导致他们产生了一种谚语:“只看见了大熊座80号星,却看不到圆圆的月亮”,用以讽刺对小事很细心,对大事却太糊涂之人。

不知是否这对双星到故事在阿拉伯和西方文化中太过有名之故,导致有人认为,紧挨着“开阳星”的大熊座80,才是中国天文学里的“辅星”。

2:再说“弼星”

与现实中确实存在的“辅星”相比,“弼星”拥有着现实中的难以见到的天文属性。

《云笈七签》全书31次使用“弼星”这个词,全都使用“空、隐、幽空、濳”这种具有难以发觉的概念,来对其进行天文属性的认定。

唯一收录“北斗九星”和“弼星”的正史《宋史•天文志》,不但对“左辅右弼”具体位置做了描述,还特别强调了“弼星”不可见的天文属性:“第八曰弼星,在第七星右;第九曰辅星,在第六星左,常见”,这亦为道教/术数版“弼星”所依据。

根据实际星图可知,无论“辅星”是“81号星”还是“83号星”,或是开阳伴星,其位置都如《宋史•天文志》所说,确在“开阳”的左边。

《宋史•天文志》明确指出:“弼星”处于“第七星右”也就是“摇光”的右边。

在“摇光”右边约2度处,有“三公”星官中4.65星等的“三公二”,以及5.1星等的“三公三”,右边约3度到8度之间还散处了星等在5.6到6.3之间的几颗星。

但无论中国古代天文学是否注意到了这几颗星,似乎都没放在眼里,而是径直将被其明说就在这附近的“弼星”是“隐而不见”的。

仅就青台/双槐树版“右弼”所处的位置来说,它明显远离“摇光”右边的范畴,而处于“玉衡”的右偏下和“天权”的左下方位置。

从星图看,这位置周边几近3度见方都空旷无星,倒是“开阳”右9度偏下与“天权”正下方6度位置,星等为4.75的“相星”,更符合青台/第九星的特征,也更象把握不好精准位置、只能追求大致方位的上古通常做法。

《甘石星经》描述“相星”的星占特质说:“相星在北极斗南,总领百司,掌邦教以佐帝王,安抚国家集众事,冢宰之佐。”《开元占经》引《黄帝占》也认可这种说法:“相星,天丞相也;大臣象也。”这都是“辅星”与“弼星”所具有的“左辅右弼”概念的应有之义。

但这不太符合道教/术数界将这颗星置放在“摇光”附近的习惯,当然也许可以理解为道教与术数界使用的“右弼”,是颗天文属性为看不见状态的隐星,所以也就不必非要与4.75星等的“相星”拉上关系了。

虽说人眼一般最暗能看到6等星,视力很好则能看到8等星,但中国天文学并不以搜罗人眼能看到的星、并将其进行整合编组为目的,所以并不适合据此进行“星官”的猜测,也很难根据星占属性去反推谁才是最正确的“星官”。

因为这毕竟是史料缺乏的人文建构,所以本文并不致力于厘清究竟哪颗星才是“辅星”?也不谋求依据“相星”拥有“辅佐”之类的星占特征,对其建立与“弼星”的关联性,而只求根据相关情况,给出可望备选的解释可能性。【洪范视界】

四:青台/双槐树版与道教/术数版“北斗九星”,都没破坏到“北斗”的功能结构

《云笈七签》明明承认“辅弼”二星,“一隐一显”,为什么却又矛盾的说“北斗九星,七见二隐”呢?

从《云笈七签》的表现看,虽然很想将“北斗”改造为“九星”,事实上也对“辅弼二星”进行了天文属性的改造:通过将其解释为对“北斗”的“佐斗成功”、乃至对“北极”的“佐相北极”的作用强调,以图将其塞到“北斗”的功能结构中。

但“北斗七星”的影响实在太大,很难撼动“北斗七星”的历史与文化地位,只能一边全盘承认“北斗七星”的功能与性质,一边却将“辅弼二星”硬塞进“北斗”功能结构,以求对这难以消解矛盾的平衡。

所以无论是唯一承认“北斗九星”的正史《宋史•天文志》,还是“北斗九星”最大倡导者《云笈七签》,甚或是号称5300年前的青台/双槐树版“北斗九星”,它们虽然都将“辅星”与“弼星”硬塞到“北斗七星”的功能体系中,但在性质解释上其实依然坚守了只将“辅星”与“弼星”的作用,解释为只是对“北斗”功能体系的辅佐协助,所以并没实质损害到《史记•天官书》只谈“辅星”、未及“弼星”的天文结构,也没真正影响到“北斗”的既有功用效能。

换句话说,他们都没决定性损害司马迁所说的“北斗七星,所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杓携龙角,衡殷南斗,魁枕参首。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於斗”,这一核心功能体系的有效运作。

事实上,《史记•天官书》对“北斗七星”进行性质与功能的定型后,为后世所有《天文志》完全接受。

在“北斗”信仰方面,《汉书•郊祀志》明确将“北斗”纳为国家祭祀,并为后世所沿袭,历朝祭祀的“北斗”皆为“七星北斗”。

道教方面,宋朝以前言及天文学意义上的“北斗”,悉皆遵从司马迁的“北斗七星”。

涉及“北斗”神格方面,宋朝之前的道书、道教举办祭祀活动时奉献的祭告“北斗醮词”之类,也只提到北斗七真、北斗七元、北斗七星君等表现为“七”的“北斗”神格特质。

本文作者:洪范九畴,“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 ,未经作者本人及“这才是战争”允许,任何媒体、自媒体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读者欢迎转发。

公众号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