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姻缘

梦到自己要结婚了在筹备婚礼(梦到自己要结婚)

梦到自己要结婚了在筹备婚礼(梦到自己要结婚)

梦见要结婚,是什么预示?7个关于结婚的梦境征兆大揭秘!

一场婚礼的启示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桃桃。最近我去参加了一个朋友的婚礼,整个过程如同童话故事一般浪漫,让我感受到了生命中最美妙的瞬间。但是,在我回家途中,一个奇怪的想法不停地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梦见要结婚,是什么预示?今天就让我为大家揭秘一下吧。

1、梦见自己结婚

如果你梦见自己结婚,一般来说,这预示着你将会经历人生中的新阶段。这个梦境并不需要太过焦虑,也不是暗示你一定会结婚,而是提示你会面临生活中的各种新挑战。

2、梦见婚礼准备

如果你在梦中正在为婚礼进行准备,那么这就意味着你现在过于忙碌而且需要放松一下。也许你在工作上投入了太多时间,或者感情中有太多的压力,这让你需要一些休息和娱乐。

3、梦见婚礼上失去了东西

梦见自己在婚礼上失去了婚戒或其他物品,则表示你在现实生活中失去了某些重要的东西。这也可能暗示你对某个人或某些事情的关注程度不够高,需要加大对周围事物的关注和重视。

4、梦见别人结婚

如果你梦见别人结婚,那么你的社交圈子将会更加广泛,也许你即将认识到新的朋友或拓展了自己的交际圈,这也暗示着你的人脉关系将会变得更加广泛和丰富。

5、梦见地球上的人都结婚了

如果你梦见地球上的每个人都结婚了,那么这就意味着你快要收获一份美好的爱情,并且你也会变得更加充实和幸福。但是也要提醒大家,不要因为这个梦就感到太过焦虑或刻意追求爱情,顺其自然的态度才是最好的。

6、梦见婚礼上哭泣

如果你在梦中婚礼上哭泣,那么这就暗示你在生活中会遇到某些困难或障碍。但是不要担心,这只是表明你需要克服一些人生的考验,只要坚持下去,你将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7、梦见自己被迫结婚

如果你在梦境中被迫结婚,那么这表明你在生活中存在着某些压力或者是限制,让你感到有点束缚和无助。这时候需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尽量避免自己沉默,诉说自己的烦恼,就能获得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结语

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时候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梦境,而婚姻与爱情作为人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梦境的常见主题。这些梦境既可以是自己的心理暗示,也可能是环境和情境的影响,如果认真观察自己的梦境,也许不仅能够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需求和欲望,还能够获取有用的信息和提示。走完这篇文章,你是否了解了这些梦境的含义呢?如果你有任何情感烦恼,不妨来和我聊聊,我相信我们能够一起探讨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

中国女教授第一人:不安命不怨命,为自己造命

她是清华学校经过考试选拔的

第一批留美女生

是中国第一位女硕士

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女教授

1907年冬天,一位在上海读书的17岁少女,沿着长江旅行了57天,跨越一千多公里,终于回到了四川的家中。在旅程中,她攀过山崖,冒着被激流吞没的危险在水上航行,在船上与欺负人的船主周旋,也学会了在小旅店里保护自己。在这趟旅程中,她学习到了自信与无畏。日后,她将凭着这些强大的精神武器,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成就,并名留史册。

不久前,一本名为《西洋史》的书再版,让作者陈衡哲的名字回到了大众视野中。陈衡哲,正是百年前那位在江上漂流的少女。这本《西洋史》最初出版于1924年,是中国人在西洋历史方面的开山著述,地位极其重要。但陈衡哲的成就还不仅如此。当时34岁的她,已经创造了历史上的多个“第一”:她是清华学校经过考试选拔的第一批留美女生;是中国第一位女硕士;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女教授。而她与丈夫、中国近代科学奠基人任鸿隽,以及新文化运动旗手胡适三人的坚固情谊,更是为人所称道。

陈衡哲年轻时的照片。图/受访者提供

尽管有着如此高的成就,但因为早在1976年就因病去世,陈衡哲的才华还是被多数人遗忘了。好在《西洋史》的广泛影响力和不断再版,还能让读者一次次地回想起这位才华横溢的女性。了解她的经历后,人们更会感叹陈衡哲身上散发的强大能量,也会好奇,她为何能在那个刚刚启蒙的时代,就能具备超群的学识和独立的思想,著书立说,还能兼顾家庭,将三位子女都培养成学术人才。

成为陈衡哲这样的女性并不简单,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要在每一次人生选择中都做到遵从本心,打破并不合理的传统,还要不停努力,自己为自己创造条件。即使到了现在这个时代,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莉在研究陈衡哲的文章《一只鸟飞多高才能真正自由》一文中写道的那样:“她活成了她自己,一个现代中国女性命运的孤本。”

超乎想象的“女性第一人”

居住在重庆的任尔宁是陈衡哲与丈夫任鸿隽的后人,任鸿隽是任尔宁的三爷爷,因此,他从小喊陈衡哲“三娘母”,也就是“三奶奶”的意思。提到“三娘母”的成就,最让任尔宁印象深刻的,还是《西洋史》的持续畅销。改革开放后,《西洋史》在国内的版本一度多如牛毛,甚至出现了各式各样未经允许的盗版。这件事,也让任尔宁从侧面见识到了这本书的力量。

陈衡哲的能力和魅力,的确可以跨越时间。一百多年之前,也有人见识到了陈衡哲身上这股力量,并被她深深吸引,其中一位就是陈衡哲的丈夫任鸿隽。1915年,在美国留学的任鸿隽主编《留美学生季报》时,被一位女作者的文笔吸引,得知她就是通过清华学校的考试获得奖学金,来到美国的第一批留美女生之一陈衡哲。两人由此开始成为笔友。到了1916年,同样在美国留学的胡适开始与陈衡哲通信。陈衡哲支持胡适主张白话文的新思想,这让胡适十分欣喜,他们成为无话不谈的笔友,并在任鸿隽的介绍下见了一面。

任鸿隽、陈衡哲订婚日与胡适的合影,1920年8月22日摄于南京。图/《任鸿隽、陈衡哲家书》

此时正值文学革命前夜,胡适正在努力推行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却并未得到身边人的支持,甚至连好友任鸿隽都反对他。陈衡哲虽然没有加入朋友们的论战,却对胡适的想法颇为支持,并开始亲自尝试白话写作,这让胡适十分惊喜。

1917年,陈衡哲将白话小说《一日》发表在《留美学生季报》上,虽然文章的构思和文笔都略显生硬,后世学者也并未将其当作现代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对待,但陈衡哲还是因此成了事实上的第一位发表白话小说的女性作者。实际上,《一日》的出现在文学史上还是有它独特的意义,它比学术上认定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发表还早了一年,从这件事上,也能看到陈衡哲的魄力。

有了好友的支持和启发,陈衡哲很快成为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写作者。1918年以后,她不断在《新青年》上发表新诗和白话文作品。在那个时代,能够走出国门的人都很少见,具有革新思想的人更是凤毛麟角。聪明、优雅的陈衡哲因此成为一位备受瞩目和尊敬的女性。她可以自如地列席于学界的诸多男人之间。任鸿隽和胡适都被她的能力和眼光折服。任鸿隽评价她的文章:“文辞斐然,在国内已不数觏,求之国外女同学中尤为难得。”胡适则将陈衡哲称为“最早的一个同志”,对她的思想和文笔有着高度评价。

1920年,陈衡哲取得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毕业回国,接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聘任,到该校担任教授,成为中国第一位女教授。这是女性在中国学术界的一次巨大突破。与此同时,她还完成了人生另一件大事,就是与自己最好的朋友任鸿隽结婚。因为曾逃离过包办婚姻,陈衡哲一直对婚姻比较抵触,她坚持独身主义,拒绝身边男性的表白。但任鸿隽的不懈追求,以及二人对理想和学术的共同理想终于打动了她。

在交往过程中,陈衡哲和胡适、任鸿隽的友谊也逐渐巩固。任鸿隽一开始虽然并不支持胡适的白话文运动,但两人之间的感情和关系丝毫不受影响,依旧可以谈天说地。胡适和陈衡哲也频繁通信,谈论文学和学术。这种友谊太过亲密,以至于在后人的传闻八卦中,陈衡哲被形容成胡适精神上的恋人,爱而不得的女性朋友。实际上,这些传说都没有确凿的证据。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传闻,主要是因为,当时人们的思想还没有从蒙昧中走出来,不认为男女之间能够有如此单纯的友情。

当时,中华民国刚刚成立,陈衡哲却已经完成了一个中国女性的层层蜕变:在更多的女性还只能依附于父母或夫家的意愿生活时,她已经转身成为新文化运动中的先驱,学术界的第一女性。她有勇气选择不婚主义的生活方式,也能通过自由恋爱,毅然决然地与相知多年的好友结婚。当任鸿隽和陈衡哲结婚时,胡适则发出了同样幸福的感叹,他在诗歌《我们三个朋友》中深情地写道:“此景无双,此日最难忘,———让我的新诗祝你们长寿!”

不安命,不怨命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莉这样评价陈衡哲:“出生于晚清末年的女孩子,人生中总会面对很多事关命运的选择。比如是否裹脚,是否进学堂,是否按父母之命结婚。每一次,陈衡哲都能给出意义重大的答案。”因为天生的聪明和早熟,陈衡哲在小时候就学会了自己做决定,而她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朝着最进步的方向迈进的。而这,也是她早早把自己送上学术高峰,完成那些惊人蜕变的原因。

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陈衡哲个人努力的结果,也离不开她优越的家庭环境,以及家中亲人的无条件帮助。生于江苏常州一个旧式书香门第家庭的她,本来已经被父亲安排好未来的道路,就是在家念几年书,然后尽早嫁人,成为“官太太”,极富个性的陈衡哲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归宿是这样的,很快,她遇到了人生中的两位伯乐,彻底获得了精神解放,这两个人就是她的三舅和姑妈。多年后,陈衡哲对这两位亲人念念不忘,会充满情感地为他们撰写纪念文章,在她心中,这两位亲人带着新思想启蒙了她,改造了她,让她的个性得到发挥。

第一个改造陈衡哲思想,改变了她人生轨迹的人,就是她的三舅庄蕴宽。庄蕴宽是晚清官员,曾奉命在广西、广东等地办新学,接触了很多外国人和外来思想,几乎是当时思想最开放的一批中国人。庄蕴宽很早就发现陈衡哲聪明过人,好奇心很强,这让他颇为欣喜。于是,庄蕴宽建议,陈衡哲可以跟他到广东去读书。陈衡哲的父亲自然相当反对。于是,年仅13岁的陈衡哲第一次独自做出了决定,她趁着父亲职位变动,全家从江苏搬迁到四川的机会,与家人分开,来到位于广州的庄蕴宽家生活,并等待上学的机会。

求学之路并没有那么一帆风顺。因为陈衡哲当时远未达到入学年龄,无法进入医学院。近一年后,庄蕴宽拗不过陈衡哲的一再恳求,将她一个人送到了上海。辗转之下,陈衡哲被亲戚介绍到上海中英女子医学院入学。很快,她发现这家医学院的教学并不正规,她在实习出诊中第一次见到了难产现象和死婴,那些可怕的场面也像噩梦一样纠缠着她。即便如此,为了不回家嫁人,她还是坚持在这里忍受着孤独以及并不喜欢的课程,一待就是三年。她一直记得三舅对她说的话,希望她像个大人一样坚强忍耐,少哭泣,少冲动。直到17岁时,父亲下令让她回家商讨订婚事宜,她才踏上了那段让她难忘的、长江上的旅程,在多日的艰难旅程过后,回到位于四川的家中。

这些冒险,对于任何一个少女而言都是不可思议的,更何况,陈衡哲生于一个殷实富裕的家庭,在物质上从未吃过苦,艰苦的旅程对她而言就显得更难。但是,第一次面对这些困难的陈衡哲选择了忍耐和独自处理一切。好在,旅途中大部分的时间里,她靠着书籍的慰藉度日,心理上并未感到太难受。这段经历,也坚定了她未来的选择,就是早晚还要离开家庭继续出走。她坚决拒绝了父亲为她定亲的要求,一年多以后,她再度离家前往上海,回到医学院就读。

在人生的重要关头,陈衡哲再一次遇到了贵人。不久后,陈衡哲离开上海去江苏常熟,跟自己的姑妈一起生活。姑妈有着良好的教育功底,年轻时也有理想抱负,却被家庭事务分心多年,因此,姑妈对可以和她进行精神交流的陈衡哲非常喜爱。以后的几年里,她们一起吟诗、读书,姑妈还帮她找了家庭教师的工作,让她可以自立赚钱。

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年,直到1914年,清华学校首次面向全国招募女留学生,考场设在上海,陈衡哲看到了机会,却担心自己的英语不够好,也担心父亲对此有意见,不敢报名。此时,姑妈大力鼓励她去参加考试,结果,陈衡哲在十个录取者中排名第二,获得了奖学金,可以公费赴美留学。

很快,陈衡哲又一次踏上了旅程,登上开往美国的蒸汽船。此刻,年纪稍长的她已经有了生活历练,早就不担心出国生活可能会遭遇的危险,反而感到相当平静。敏感聪慧的她,似乎已经有了一种直觉:她终于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离开父亲的束缚,在大洋彼岸寻找到自由的事业、友情和爱情。她在国内最舍不得离开,也最感激的人,甚至不是自己的父母,而是姑妈和三舅这两位领路人。此后,她终身践行着三舅告诫过她的那句话:不安命,不怨命,要为自己“造命”。

一生不屈,仗义执言

1966年起,陈衡哲的侄孙任尔宁每年固定到陈衡哲位于上海的家中探亲,居住一段时间,这样的生活大概持续了十年。他看到的“三娘母”不再是那个神采奕奕的名门才女,而是已经衰老,需要他帮助和照顾的亲人。见到陈衡哲时,她的眼睛几乎已经看不见了,因为病痛,她长期待在家中,很少出门。不过也是因为疾病,陈衡哲“幸运”地躲过了特殊时期的一些混乱局面。即便如此,在任尔宁心中,深居简出的“三娘母”依旧是一位极富个性的女子,他记得她曾说过的一句话:历史总有它的规律。她一直相信,这段时期持续不了太久。这些明智、理性的话语,一直在任尔宁的心中回响。

陈衡哲也会跟任尔宁回忆起她的丈夫任鸿隽,在任尔宁看来,他们夫妻俩没有矛盾,感情一直很好。他曾在回忆文字中提到,在三娘母心里,他的三爷爷就是“完美的”。看来,陈衡哲和任鸿隽之间这段颇为理想主义的婚姻,是相当成功的。多年前,陈衡哲在给亲友信件中讲述,任鸿隽说过,他深信陈衡哲有一些文学天才,想为她预备一个清净安逸的家庭。而无论现实情况如何,这个目标是否能完成,她也知道,他们的努力方向永远是一致的。共同的志向,或许正是他们婚姻成功的原因。

任鸿隽、陈衡哲与其子女合影,1929 年摄于北京寓所。图/《任鸿隽、陈衡哲家书》

可贵的是,身为辛亥革命元老,民国时期举足轻重的教育家,具有极高社会地位的任鸿隽在家庭生活中也能信守诺言,真正做到与陈衡哲共同进退。1935年年底,陈衡哲受聘担任四川大学教授,与受聘担任四川大学校长的任鸿隽前往成都。很快,陈衡哲因为耿直的个性引来了一些麻烦。她在系列文章《川行琐记》文章中,对当地吸鸦片、纳妾等陋习表达了不满,结果,陈衡哲大胆的言行开始遭遇当地人的攻击。她对此十分失望,愤而辞职,任鸿隽也不顾老友胡适的劝阻,和妻子一起离开了四川大学。

因为直接的言行,在一些人看来,陈衡哲显得个性挑剔,不好惹,但她也能展现出温柔的姿态。在北京时,她曾为青年女性举办过茶会活动,促进女性之间的交流,在四川时,不少女青年因为生活问题找她咨询,她也从未拒绝过。在著作《西洋史》中,她也特意提出主张,希望人们关注女性的历史,也提到了工业革命对男女平等的促进。她在《独立评论》发表的文章中,有一大部分都是关于妇女、育儿等问题的。她也因此成为最早一批为女性问题发声的学者。陈衡哲和任鸿隽的几个子女都很有成就,两个女儿,一位是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曾首次把中国明代科技名著《天工开物》译成英文,另一位毕业于美国瓦萨大学,1950年代为照顾父母回到上海,1980年代重返美国,小儿子则曾担任美国地质学会会长,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

可惜的是,陈衡哲心中那些高远的抱负,在晚年只能束之高阁。1961年,丈夫任鸿隽去世,1962年,挚友胡适去世的消息也从对岸传来,知音渐少,身体也日渐衰弱,陈衡哲开始学习静默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她会每天打开收音机,准时收听天气预报,感受外界的晴雨,有时候兴致来了,她也会给小辈们背诵她喜欢的唐诗。有段时间,她每天都叫任尔宁帮她买热腾腾的鸡肉馅包子,陪她一起吃。她告诉任尔宁,对这种包子的喜爱,是当年钱钟书、杨绛夫妇来访时,培养出来的。那时,钱、杨夫妇,她和任鸿隽,还有胡适,五个人常在家中相聚,谈天说地,相当快活。

晚年,眼疾严重的陈衡哲,就这样依靠听觉、味觉和过去的记忆度日。或许,在她已经昏暗的脑海之中,还会出现多年前在长江上的那次漂流的场景。当她战胜了企图欺负她的恶人时,她一定感到了一种快乐,感到自己正在撕碎已经写好的人生剧本,创造全新的生活。那时的陈衡哲就已经明白,她总有一天会站在更高的、超越性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一生,从此,她将昂首航行在人生之路上,无论困境逆境,都不再感到恐惧。回顾自己的一生,她可以骄傲地宣称,她真正成为了三舅口中那个“造命的人”。

记者:仇广宇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不想结婚?有时候也许是对的

当我在一家咖啡馆中静静地等待着我的咖啡时,我看到了一对情侣坐在角落的桌子上,紧紧地相拥在一起,嘴唇轻轻相触,传递着无声的爱意。他们的幸福让我回想起了我的朋友凯特的故事。

凯特是我认识的一个坚定的单身女性。她在职业上很成功,拥有一所漂亮的公寓和充实的生活。然而,她对婚姻充满了怀疑。她常常对我说:“我为什么要把自己束缚在婚姻里?我享受自由,我不想嫁人。”

凯特的独立和坚定令我钦佩不已。她认为婚姻可能会剥夺她的自由,使她陷入传统的期望中。但她也明白,每个人的幸福之路都是不同的,婚姻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

有一天,我邀请凯特参加一个聚会,那里有许多亲朋好友。在聚会上,我注意到她开始与一个人亲近,一个叫汤姆的男性朋友。他们交谈得非常投机,分享彼此的兴趣和梦想。

汤姆是一名摄影师,充满创造力和热情。他的眼睛中闪烁着对生活的热爱,他常常用相机记录下自己的冒险和发现。与凯特不同,汤姆曾经有过一段婚姻,但最终离婚了。他认为婚姻并不一定等于幸福,而是需要相互理解和支持。

凯特和汤姆的关系逐渐深入,他们一起探索了城市中的艺术画廊、户外音乐会和风景如画的山区。他们彼此支持对方的兴趣和梦想,同时也保持了独立和自由。

随着时间的推移,凯特的态度开始发生改变。她明白到婚姻并不一定意味着失去自由,而是一种支持和陪伴。最终,凯特和汤姆决定结婚,他们的婚礼是一场简单而幸福的仪式,没有太多的繁琐。

凯特的故事告诉我们,不想结婚,有时候也许是对的,但也不应死守初衷。婚姻并不一定等于束缚,它也可以是一种共同的冒险和支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之路,只要能够坚守内心的信仰,追求自己的幸福。凯特和汤姆的故事让我明白,爱情可以是一种包容和支持,而婚姻只是爱情的一种表达方式。

恭喜!这个小伙即将结婚 未婚妻却说:“结婚时我不让他抱……”

来源 | 潇湘晨报

记者|武华康

砸车窗救人的长沙雨花区公安局东山派出所巡防队员张含将在国庆假期结婚了!

“结婚时我不准备让他抱新娘了,他手臂受伤还没好。”张含的未婚妻游女士说,目睹张含在结婚前因救人导致手臂受伤,作为未婚妻,她直言“挺骄傲的,但也希望他以后也能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去救人。

救人事件发生于9月19日22时许,在长沙市雨花区圭塘河附近,一辆网约车被追尾后,失控撞上护栏后坠落入河,张含当晚值班后,与未婚妻回到家附近时,正好碰到此事。他第一时间顺着约4米高的河堤下去,徒手砸破车窗将驾驶员与一名女乘客救出。事后他说“我觉得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当时只想着快点救人,晚10秒里面人都可能会更危险。”

路遇车祸事故

他徒手砸车窗救人

雨花区公安局东山派出所巡防队员张含回忆,9月19日22时许,他当时正值班完后,与未婚妻游女士快到家时,突然听到几声巨响,发现是一辆车冲破护栏掉入圭塘河中。

“我小跑过去看到后,就赶紧把手机和钥匙丢在岸上,准备跳下去救人,因为河堤有约4米高,我犹豫了一下,正好有个邻居过来,他搭了一把手,我就顺着河堤下去了。”张含说,下去之后发现河水正在灌入车内,情急之下,他徒手砸开了驾驶员所在位置的车窗。

游女士说,在她未反应过来时,张含便已下去救人,得知情况后,她便在岸上找锤子,但未能找到。

张含沿着车窗边角一拳砸破车窗后,将车门打开拉出了驾驶员。“驾驶员说后面还有个女乘客,让我赶紧救她。前面的车窗是半开的状态,比较好砸,后面的车窗是完全关闭的,当时没有趁手的工具,我就又用力砸了几拳才砸开。”张含说,破窗之后,他发现女乘客已经失去意识,车门也被锁死无法打开,这时,他的邻居也下河帮忙,两人将女乘客从驾驶室拉出。

之后,120救护车赶到现场,张含陪同女乘客前往医院,驾驶员因无大碍,留下处理现场。事后,张含得知是网约车被追尾后失控冲破护栏后坠河。

收获感谢,未婚妻说:

希望他以后能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救人

被救驾驶员家属得知情况后,连连感谢,“我都不敢想,他(我老公)当时是多么的绝望和无助,当晚都没告诉我……好在出事那天遇到了人民警察张含,不顾危险,舍身相救,非常感谢了,您是我们全家一辈子的大恩人,也祝恩人一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9月23日,被救驾驶员专程来到东山派出所向张含当面表示感谢。

9月24日,被救女乘客的弟弟李先生告诉记者,特别感谢张含,“我姐姐的伤情目前已经平稳了,特别感谢他,等我姐姐好转之后我们也会当面去感谢他,医疗费什么的我们肯定要承担。知道他用手砸开车窗我真的特别感动,没有他的话我姐姐命可能就没了。”

张含告诉记者,他将于10月结婚,虽然手上的伤可能无法痊愈,但他并不后悔。“我其实觉得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当时只想着快点救人,别人遇到危险了,晚一会里面的人都可能没命了。”

目睹张含在结婚前因救人导致手臂受伤,游女士直言“挺骄傲的,但也希望他以后也能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去救人,不希望他遇到危险,看到他受伤挺心疼的。

她告诉记者喜讯,他们将于国庆假期期间结婚,因张含手臂受伤还未痊愈,面对带伤结婚的准新郎,她戏言“结婚时我不准备让他抱新娘了。”

作者:武华康

来源: 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