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允娥是几皇子(允娥)

允娥是几皇子(允娥)

雍正王朝:十阿哥胤娥背景强大到除太子无人可比,真的吗?

爱新觉罗·胤䄉和爱新觉罗·胤礽抛开长幼尊卑这一块,单是看他们母亲娘家的背景来说,其他的几个参与夺储的皇子,根本无法和他们相比。而胤䄉给我们的印象是性格豪爽,但头脑简单,就这一点来说,康熙皇帝也不可能传位给他。

胤䄉的母亲是钮祜禄氏,这是满族最为古老的姓氏之一,这支氏族人丁兴旺,分布广泛,我们熟知的康熙时期的辅政大臣遏必隆,乾隆时期的权臣和珅,都是钮祜禄氏的成员,而胤䄉正是遏必隆的孙子。

对比一起其他参与了"九子夺嫡"的阿哥们,康熙的四妃"惠宜德荣",大阿哥胤禔的生母惠妃那拉氏,九阿哥胤禟的生母宜妃郭络罗氏,雍正和十四阿哥胤禵的生母德妃乌雅氏,三阿哥胤祉荣妃马佳氏,这些普通的妃子地位都要低于贵妃的。而十三爷阿哥的生母章佳氏是死后才被追封的敏妃,八阿哥生母则是低到没出看的辛者库出身的良妃卫氏,其他没有参与"九子夺嫡"的生母级别只有更低的,而没有高的。

所以,从"子以母贵"的角度来看,十阿哥胤娥的出身仅次于太子胤礽,确实如此。

除太子外,诸位皇子们的母亲,地位都比不上温僖贵妃。

太子胤礽的母亲是康熙第一任皇后赫舍里,所以地位自然是非常崇高的。其他几个皇子的母亲,地位就显得十分平常了。我们可以列举一下这些夺嫡皇子们的母亲分别是哪些人。

首先是大阿哥胤褆的母亲是惠妃那拉氏,虽然比较受宠,但是只是普通后妃,而且岁数也不小了。三阿哥胤祉的母亲是荣妃马佳氏,马佳氏虽然比较得宠,而且所生的孩子最多,但是她生了六个孩子有四个就早死,所以属于命途多舛的女人。

四阿哥胤禛的生母是德妃,德妃在生四阿哥的时候连抚养孩子的权力都没有,可见她的地位有多低下。八阿哥的母亲地位更低,她老爸只是五品的内管领,所以压根就没有家世可言。所以八阿哥后期能混成那样,全都是靠自己努力得来的。

九阿哥胤禟的母亲是深得康熙皇帝喜爱宜妃郭络罗氏,看过《康熙微服私访记》的朋友,肯定常常能看到这个宜妃,其实就时九阿哥胤禟的生母。不过她虽然得宠,却也没有被封为贵妃,只是普通妃嫔。

十三阿哥胤祥的生母是敏妃章佳氏,身份低微,死后才被追封。十四阿哥胤禵的母亲跟四阿哥胤禛一样,都是德妃。

所以这么看来,在夺嫡的诸位皇子当中,只有太子胤礽的母亲赫舍里,以及十阿哥胤䄉的母亲钮钴禄氏的地位相对来说高一点,其他人的母亲都只是嫔妃或者以下的身份。

额亦都还有一女嫁于皇太极,是为元妃,并生下皇三子洛博会。

之后胤䄉的外公遏必隆,他自己是康熙朝四大辅政大臣之一,他的次女是为孝昭仁皇后为康熙第二任皇后,也就是胤䄉的姨妈。他的三子法喀官至御前大臣、内大臣、护军统领,妻子是领侍卫内大臣承恩公赫舍里·噶布喇之女赫舍里氏,即孝诚仁皇后之妹。四子颜珠官至一等侍卫,妻子是领侍卫内大臣承恩公国舅佟国维之女佟佳氏,即孝懿仁皇后之妹。这就是胤䄉母家的势力,可以说即使是较之太子胤礽都不相上下,跟其他皇子比,更是优越数倍。

清朝“九子夺嫡”里有一人无意皇储,却落了囚禁而终的下场

▲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最后四阿哥胤禛胜出,在康熙帝去世后继承皇位,成为雍正帝

“九子夺嫡”这段历史广为人知,也常常被历史爱好者们津津乐道,整个事件充分反映出中国封建会社时期权力斗争之残酷,勾心斗角、冷酷无情,为了获取最高统治权,完全置亲情于不顾。然而本文主角却是这场事件的“另类”人物,他重情重义为人耿直,本无心参与政治斗争,之所以涉足“九子夺嫡”完全是出于情感上的本性使然,此人便是(康熙帝)清康熙圣祖仁皇帝之三皇子——诚隐郡王爱新觉罗•胤祉。

爱新觉罗•胤祉(后因雍正皇帝即位,为避讳而更名为爱新觉罗•允祉,本文以未更名为准,其兄弟名同用未更名)生母是荣妃马佳氏。荣妃应该是康熙比较宠爱的一名妃子,也是生育最多的妃子,其中康熙前十位皇子有五位都是马佳氏所生,其地位可见一斑,只可惜活至成年的只有一女一子,胤祉就是其唯一成年的儿子同时也是她最小的孩子,经历了多重丧子之痛后的荣妃看透宫禁事变,在后宫中过着平逸的生活。

也许胤祉受到其母亲的影响,对政治似乎并不热衷,但是胤祉在文学和书法,以及骑射方面都极为出色,在众皇子中绝对算得上是佼佼者,其主持编纂的两部大书《律历渊源》和《古今图书集成》影响深远,是当时的自然科学宝库和百科全书,清史大咖阎崇年先生曾评价:皇三子胤祉是很杰出的一个科学家。然而就这样一位无心争夺皇储,置身研究科学学问的皇子,为何一生几次受到皇帝处罚,最终落了个囚禁而终的下场呢?除封建专制社会政治斗争这一客观原因外,笔者认为,也和其特立独行的个性和方严刚峻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1、放松自我约束酿成大错

▲1699年康熙皇帝读书像,时年45岁

康熙三十七年,康熙皇帝第一次分封皇子,这一年胤祉被晋封为诚郡王,同时被晋封为王爷的皇子只有大阿哥胤禔为直郡王(皇四子胤禛,五子允祺,七子允祐,八子胤禩仅封贝勒),由此可见此时康熙皇帝对于自己三儿子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然而翌年九月,他因在敏妃丧百日内剃头,受到康熙皇帝的责罚,被降爵为贝勒,王府里自长史以下都被不同程度的惩处(这里简单说一下,这位敏妃就是十三阿哥怡亲王胤祥的生母)。

大清王朝有明确规定,皇家丧礼大臣百姓百日内不可以剃头,剃头就是犯罪。虽然敏妃生前没有得到康熙皇帝的册封,但去世仅七日便追封为贵妃(康熙三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卒,闰七月初二被追封为敏妃),可见敏妃在康熙皇帝的心里是有一席之位的,你胤祉居然百日内公然剃头,显然是大不敬,因而遭到处罚。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胤祉为人行事很不谨慎,自我约束比较放松,对一些“小来小去”的错误行为很不在乎而酿成大祸。

2、晋封亲王到达人生顶峰

虽被降爵处罚,但是胤祉并没有就此消沉,他本就对政治不感兴趣,对皇储之争也不大热心。他有他喜欢的事情,那就是文学、书法和科学,在这段时间他组织自己的那些布衣门客们(如陈梦雷、杨文言、周昌言等)编纂书籍,那部较有影响的百科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就在这段时间完成(成书于康熙四十五年),在这其间,康熙皇帝知道他这个三儿子在科学知识方面较有造诣,于康熙四十三年命胤祉勘察皇宫三门的底柱,胤祉很好的完成了任务,而这部著作也着实让喜爱科学的康熙皇帝为之大赞。

▲爱新觉罗·胤祉(1677年3月23日—1732年7月10日),清朝宗室,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第三子

自康熙四十六年之后,康熙皇帝每年都会到胤祉府邸举行家宴成为惯例,这对于胤祉来说是极大的荣恩,侧面也反映出康熙皇帝对三儿子的喜爱。康熙四十八年,康熙皇帝第二次分封皇子,胤祉被晋封为诚亲王,这次晋封除了复立太子有功(下文详述此事件)外,其文学、科学成就绝对是主要因素。

其后,康熙皇帝又任命胤祉率领庶吉士何国宗等人编修律吕、算法等书籍。谕曰:“古历规模甚好,但其数目岁久不合。今修历书,规模宜存古,数目宜准今。”(《清史稿-列传七-诸王六》)。康熙五十三年成书并进献康熙皇帝,康熙帝命他将律吕、历法、算法三者合为一书,亲自命名为《律历渊源》。至此可以说胤祉其个人的人生成就达到顶峰,文学以及科学方面的造诣绝对在众兄弟之中首屈一指。

康熙五十九年又晋封其子弘晟为世子(封世子就表明其亲王爵位可以世袭一代,而并非依照例律降爵承袭),俸禄与贝子相当,这是康熙皇帝对胤祉成就的又一更高的肯定。胤祉通过其皇子身份的天然优势以及自身文学、科学的良好修养为自己人生赢得了较高的成就。然而进入雍正皇帝时期,胤祉的人生便急转而下,削爵禁锢,罢黜世子,其悲惨遭遇都与政治斗争是不可分开的。

3、削去爵位幽禁抑郁而终

▲清朝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康熙帝组织了全国优秀的天文数学家,集体编纂了一部我国科技史上具有很高价值的天文数学乐理丛书《律历渊源》

胤祉之所以能参与皇储夺嫡的政治斗争,完全是性情使然。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并将其关押,大阿哥胤禔屡次向康熙皇帝“揭发”太子恶行,例如说太子暴戾不仁,恣行捶挞诸王、贝勒、大臣,以至兵丁“鲜不遭其荼毒”,还有截留蒙古贡品,放纵奶妈的丈夫、内务府总管大臣凌普敲诈勒索属下等(并不完全属实),并且暗地里潜蒙古喇嘛巴汉格隆诅咒太子胤礽,这在迷信的封建社会是极其毒辣、阴险的行为。胤礽与众皇子唯与胤祉关系要好,这是因为胤礽生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在胤礽出生不久便去世了,康熙皇帝就安排胤祉的母亲荣妃马佳氏抚养胤礽,所以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关系十分要好。

胤祉看不下去大阿哥等人对太子的迫害,于是他决定挺身而出,要知道此时太子已废,帮助太子就是跟其他阿哥集团对立,将来皇权落入其他阿哥手中,胤祉极可能会因此遭到迫害,但是他并没有想那么多,他想到的就是兄弟情谊,舍我其谁?于是胤祉开始暗中调查大阿哥行迹,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发现了大阿哥诅咒太子劣行,并找到物证,情况属实,遂汇报康熙皇帝。

此时康熙皇帝被再议立太子事宜搞得焦头烂额,无奈之下也有意要复立太子,刚好这个汇报给了康熙皇帝一个台阶,遂于康熙四十八年,康熙皇帝以“皇太子劣行乃是被皇长子胤禔私下里阴谋魇镇”为由,复立太子并将大阿哥削爵囚禁,同时晋封胤祉为和硕诚亲王,胤祉也便就成为了“太子党人”。

▲爱新觉罗·胤礽(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朝宗室,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

后来事情的发展诚如大家所知,胤礽太子位再次被废,最终皇四子胤禛继承大统,也就是雍正皇帝。对于胤禛的继位胤祉是不满的,继位之初朝中上下一时充满关于继位的流言蜚语,而胤祉就是这些流言的宣传者之一,这让雍正皇帝十分恼火,责令胤祉去看守景陵(康熙皇帝陵寝),此时受到责罚的胤祉如能收敛一些,过些时日也就平安了事了,但是胤祉对于这个惩罚大发牢骚,认为作为亲王不应该看守皇陵,被雍正皇帝得知,因此加罪其世子弘晟,罢黜其世子之位,成为闲散宗室。

雍正皇帝感慨说“如诚亲王其才甚属可用,而其心又不得不置而不用,以朕四十年兄弟事事无不洞晰,而用之之难尚然如此”。本人认为雍正皇帝这是真心话,如果雍正真想“找茬”的话,根本就不能给胤祉机会,看看胤禩集团那些兄弟们的下场就知道了。

雍正六年,胤祉向苏克济索要贿赂事发被人弹劾,胤祉在雍正皇帝前与王公大臣辩驳,态度很可能比较傲慢,甚至表现出对皇帝的不尊重,雍正皇帝责备其无视君臣之礼,当时大臣商议给胤祉处罚是削夺他的爵位并囚禁在家,但是雍正皇帝说“朕止此一兄。朕兄弟如允祉者何限?皆欲激朕治其罪,其心诚不可喻。良亦朕不能感化所致,未可谓尽若辈之罪也。”(《清史稿-列传七-诸王六》),只降其爵位为郡王,但降罪责于其子弘晟,弘晟被宗人府囚禁(弘晟没少跟他阿玛吃瓜酪)。

▲爱新觉罗·胤禛(1678.12.13—1735.10.08),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

虽然雍正皇帝因对其兄弟迫害而被后人诟病,但本人认为,雍正皇帝这两段对胤祉的评语是真心的,作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雍正皇帝十分清楚胤祉的政治资本,也了解胤祉的才能,更清楚胤祉对自己继承帝位的种种不满不屑。应该说就目前雍正皇帝对胤祉的惩处是留有情面的,有意想通过对其子弘晟的处罚来警示胤祉。我们可以设想,假如胤祉能够收敛一些,不参与、不宣传流言,态度上稍加谦卑隐忍,我想很有可能胤祉会被雍正皇帝委以重任,只可惜这些都是设想。

真正让雍正皇帝对其“忍无可忍”是在雍正八年五月,怡亲王爱新觉罗•胤祥去世,本来在雍正八年二月的时候,兄弟二人矛盾缓和,胤祉被复晋封诚亲王(从这点可以反映出雍正皇帝对这位三哥的态度),但是谁知胤祉在胤祥的葬礼上表现极“不尽如人意”,清史稿上记载短短一句话“怡亲王之丧,允祉后至,无戚容”。

假如胤祥仅仅是一位普通的亲王,你胤祉作为兄长参加葬礼时这种表现还勉强说得过去,但是胤祥可是雍正皇帝最信任最亲近的兄弟,是皇帝的“肱骨”是皇帝的“臂膀”啊,可以说胤祥就是国家的“2号首长”,你这种漫不经心的表现并不仅仅是对胤祥无礼,简直就是根本不把雍正皇帝放在眼里。

▲爱新觉罗·胤祥(1686.4.16—1730.5.4),清圣祖康熙帝第十三子,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与雍正胤禛关系最亲密

所以随后庄亲王胤禄弹劾胤祉:允祉乖张不孝,暱近陈梦雷、周昌言,祈禳镇魇,与阿其那、塞思黑、允娥交相党附。其子弘晟凶顽狂纵,助父为恶,仅予禁锢,而胤祉衔恨怨怼。怡亲王忠孝性成,允祉心怀嫉忌,并不恳请持服,王府齐集,迟至早散,背理蔑伦,当削爵(《清史稿-列传七-诸王六》)。

胤祉下宗人府议罪。雍正皇帝遂命夺其爵位,幽禁在景山永安亭,他的家人和他一起被囚禁,弘晟然仍被禁在宗人府。雍正十年,胤祉在禁所中郁郁而终,享年55岁,朝廷还是依照郡王等级将其安葬。乾隆二年,乾隆皇帝追谥其为“隐”。在我们扼腕其悲惨结局的同时,也不得不叹息他的“咎由自取”,可怜之人,往往总有可恨之处。

历史上雍正皇帝确因对其兄弟的迫害而被后人诟病,但就胤祉的人生结局,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还是源于他的性格缺陷,与雍正皇帝的迫害关系不大。胤祉重情义不畏强权,但也不注重细节,对自己的行为约束过于放松,甚至藐视皇权,对自己的顶头上司嗤之以鼻,对领导的批评教诲不以为然,最终得此大祸而郁郁而终。对于我们日常工作中如何处理领导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是很值得借鉴的,正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这也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真谛!

「历史大学堂」特邀作者 丨 向海滨

元宵赏月正当时,你可知道月宫嫦娥是河南商丘人

今天是元宵节

今晚的月亮

是本年度

最大最圆的月亮

月圆之时

仰望月宫

你可曾

想到了嫦娥

嫦娥奔月图

作为商丘人

你可知道

这位美丽的月宫之主

就是咱商丘人呢

下面小编就为你“考证”一下

现有古籍资料,比较统一的事实是:嫦娥,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之一帝喾(天帝帝俊)的女儿、后羿(大羿)之妻,其美貌非凡,本称姮娥,因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的忌讳而改称嫦娥,又作常娥。

说起帝喾,你也行不知道。你一定知道中华上古时期有“三皇五帝”,帝喾就是“五帝”之一。

帝喾像

帝喾(前2275----前2176年),高辛氏,名俊(一作夋,夔),出生于高辛,就是我们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是黄帝的曾孙,中华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是《山海经》里天帝帝俊的原型。

姬俊(就是帝喾,姬是黄帝的姓)的祖父玄嚣(少昊)是黄帝元妃嫘祖的长子,父亲名叫蟜极。姬俊5岁时受封为辛侯,15岁辅佐叔父颛顼,颛顼死后,时年30岁的姬俊继承帝位,成为天下共主,以亳为都城,注意这里的亳不是现在的亳州,而是位于睢阳区坞墙、高辛一带,坞墙镇有南亳村。以木德为帝,号高辛氏,深受百姓爱戴。

而且据《史记*五帝本纪》,“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於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脩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可以说,帝喾执政很得民心,“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

位于睢阳区高辛镇的帝喾陵

帝喾死后葬于故地辛,建有帝喾陵。现在的高辛镇还有帝喾陵、帝喾寺等。当地有很多关于帝喾的传说。所以说,帝喾是商丘人无可争辩的!

那么的,帝喾的女儿嫦娥,肯定也是商丘人!

说起远古时期的这位美丽的老乡,嫦娥的故事还很多。

嫦娥的丈夫后羿,一说是大羿。也是个顶天立地的传奇人物,他是帝尧时代的射师,被帝尧封于咱们商丘。《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宋州宋城县古阏伯之墟,即商丘也,又云羿所封之地。”

关于后羿流传最广的故事就是他射掉9个太阳。

后羿射日

传说,帝尧之时,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把土地都烤焦了,庄稼也干枯了,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为天气酷热的缘故,一些怪禽猛兽,也都从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来,在各地残害人民。帝尧请来了大羿,羿立即开始了射日的战斗。他从肩上除下那红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骄横的太阳射去,顷刻间十个太阳被射去了九个。从此地上气候适宜,万物得以生长。

《淮南子》“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的记载来看,其实嫦娥的丈夫必然是英雄大羿。《淮南子外八篇》“昔者羿狩猎山中,遇姮娥于桂树下,岁以月桂为证,成天作之合。”《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

嫦娥奔月图

那么,嫦娥为什么要奔月呢?

纵观史籍,有很多不同的版本——

被逼无奈版。后羿射下九个太阳,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逢蒙也混了进来。后羿向西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交予嫦娥保管。逢蒙趁后羿外出,逼迫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危急之时吞下不死药,不多时便飘离地面,飞落月亮上成了仙。后羿回家寻妻不得,捶胸顿足,仰望月亮千呼万唤地呼唤嫦娥名字。他的呼唤惊动了上天,皎洁的月亮上,果然出现嫦娥的身影。后羿急忙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而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也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遥祭嫦娥。后来月母被羿的真情所打动,允许嫦娥在月圆之日与羿在月桂树下相会。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这个版本的传说流传至如今。

后羿和嫦娥

抛夫独吞版。嫦娥知道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了不死之药,就成仙心切。有一天,就趁着后羿不注意,偷来吃下了不死药,然后就飞到月宫。

拯救黎民版。后羿是远古时期有穷国的国王,力大无穷,勇武善射,但性格暴戾,滥施苛政,弄得民不聊生。但后羿也想长生不老,他恰好又从王母娘娘那里搞来了可以成仙得道的灵药。美丽善良的妻子嫦娥得知此事,为使百姓免受后羿长期的残暴统治,就偷偷把仙药吃了,化作仙女飘向月宫,成了月神。有穷国是夏代的一个方国,而射日的后羿没有做过国王。

后羿不忠版。屈原的《天问》中说:后羿成为射日英雄后,对嫦娥有不忠行为,和河伯的妻子发生暧昧关系,因而引起嫦娥极大的不满,一气之下就离开后羿跑到天上去了。这或许是后来吴承恩在《西游记》里让天蓬元帅猪八戒戏嫦娥的一个缘由。

嫦娥月宫图

那么,嫦娥奔月之后,结局是怎样的呢?

汉代嫦娥奔月故事的结局十分怪异,汉代人相信月亮中有玉兔和蟾蜍,玉兔不知道是何来历,都说嫦娥后来变成了癞蛤蟆。嫦娥服不死药而奔月的故事,最晚在战国晚期的占卜书《归藏》中已经显山露水,到了汉代则广为人知,西汉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东汉天文学家张衡的《灵宪》中嫦娥奔月的故事已经颇具首尾。《灵宪》还提到,嫦娥在偷服了后羿的不死药之后,临行前,还特意去找一位叫有黄的算命大师打卦问吉凶,占卜师打了一卦,告诉她说是吉卦,但行无妨,并且还预言到,此去西天迢遥,或许刚上路时会遇到昏天黑地的阴霾天气,不必害怕,而且后代肯定会繁荣昌盛。后来,奔月之后的嫦娥则变成了癞蛤蟆。

也许是因为嫦娥变成癞蛤蟆的结局太悖逆常理,也太不合乎人情,嫦娥奔月的故事流传到后来,就变成了一个纯粹的悲欢离合的哀艳故事了。

嫦娥奔月图

关于嫦娥奔月,文献记载也很多——

《易占》之《归妹》记录了嫦娥偷吃长生药、卜奔月之事。《秦简》:‘归妹曰:昔者恒我窃毋死之,奔月而攴占。’此见于传本《归藏》之辞,这就说明,嫦娥早在商代就已为世人所知。《搜神记》的作者不仅见过《归藏》,甚至还有可能见过《连山》,至少可以说有间接受益之可能,而嫦娥奔月的故事见诸于文字,则可以向前推至夏代。

《文选》注两引《归藏》,均谓常娥服不死药奔月。知常娥神话古有流传,非始于《淮南子》,又《淮南鸿烈集解》引庄达吉云:“姮娥,诸本皆作恒,唯《意林》作姮,《文选》注引此作常,淮王当讳恒,不应作恒,疑《意林》是也”。汉文帝名恒故讳之,知姮娥作恒娥,而恒亦即常之意。

《淮南子 外八篇》: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托与姮娥。逢蒙往而窃之,窃之不成,欲加害姮娥。娥无以为计,吞不死药以升天。然不忍离羿而去,滞留月宫。广寒寂寥,怅然有丧,无以继之,遂催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欲配飞升之药,重回人间焉。

嫦娥

《淮南子 外八篇》:昔者,羿狩猎山中,遇姮娥于月桂树下。遂以月桂为证,成天作之合。

《淮南子 外八篇》:羿闻娥奔月而去,痛不欲生。月母感念其诚,允娥于月圆之日与羿会于月桂之下。民间有闻其窃窃私语者众焉。故宋人有云:“一轮千古广寒深,折尽桂花应白发”。

《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高诱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

《初学记》卷一引古本《淮南子》,于“姮娥窃以奔月”句下,尚有“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十二字。

《山海经·大荒西经》所记“生月十二”之常羲。古音读羲为娥,逐渐演变为奔月之常娥。

《集解》引洪颐煊云:“说文无姮字,后人所造。”

清初小说《有夏志传》:夏朝国王太康,见后羿之妻嫦娥美艳,便想用幽州来换取。后羿竟满口答应。嫦娥遂偷吃不死药,毅然飞升。

演员颜丹晨版嫦娥

自古人们对嫦娥的同情也是永恒的:李白曾有诗感叹嫦娥:“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李商隐也曾感慨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天上的嫦娥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而中华民族在嫦娥形象上寄予的厚望,也不会少,探月工程以“嫦娥”命名,说明了这一点。

嫦娥四号月球车

今晚月圆之夜

你可仰望夜空

面对皓月

你可去寻找

咱们的老乡

嫦娥

向她发出邀请

常回家看看

今日之商丘

与当年之商丘

真真的不可同日而语

嫦娥姑娘

家乡欢迎您!

甄嬛为何穿错衣服就被贬了?其实没有皇后设局,皇上也会打压她

甄嬛真的只是因为一件纯原的故衣就失宠了吗?

其实衣服只不过是最后的一根稻草,即使没有皇后的推波助澜,大胖橘也会找一个其他的理由打压她。

因为甄嬛早已触了皇上的逆鳞,频频踩在雷区上。

首先大胖橘对针嬛最大的不满,就是她逼自己杀了华妃。

本来华妃被贬为答应养在宫中,已经是大胖橘最后的底线。

因为他是愧对华妃的,杀了年羹尧,又亲手害华妃失去了生育能力,给他的堕胎药和欢宜香更是他提也不愿提的罪孽。

可甄嬛还是以纵火之事来逼迫,可怜华妃此时是墙倒众人推的处境,而自己作为一国之君却也不得不成为这一把刀赐死了她。

大胖橘是不满年羹尧,但从没有想要置华妃于死地。

他曾经说过,后宫佳丽三千,只要一个贤良的皇后和甄嬛华妃两个美妾即可。

可见华妃绝不只是因为年羹尧才得宠,她的杀伐决断,骄傲与霸气都是深得大胖橘喜欢的。

不然也不会跟太后说,世兰本性不坏,是曹贵人唆使。

所以作为间接害死华妃的凶手只能去陪葬了。

可惜甄嬛低估了大胖橘和华妃多年的夫妻情分,过度自信错判了形势。

去见了被囚禁在冷宫中的华妃。直接戳破了欢宜香的真相。华妃哀莫大于心死,直接撞墙而亡。

大胖橘听到消息怎么会不知道自己最忌讳最想隐瞒的事情已经被甄嬛暴露了呢?

所以大胖橘事后必会后悔,后悔就会迁怒于甄嬛。

但是,因为甄嬛酷似纯元,又让大胖橘觉得下不了手。

而且,甄嬛父女刚刚在年氏一族的事上立了大功,怎么能让功臣们寒了心呢?

从年氏倒台以后,甄家在宫里宫外的地位便蒸蒸日上,父亲升到了正二品,母亲随时可以进宫探亲,就连玉娆都成了京都名媛圈的红人。

尤其是在大胖橘为了解决年羹尧,将甄嬛保护在蓬莱岛时,她就觉得自己跟其他嫔妃是不同的。

从年羹尧到敦亲王再到弘暄的处置。甄嬛的心态发生了转变,她觉得于大胖橘达到了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默契。

在强敌华妃倒台后,心里也慢慢是放松了警惕。

完全忘记了当时被除掉的年羹尧、敦亲王就是因为与皇帝对着干才被除掉的。

忘记了最开始进言时,几乎都用着谈史说书的名义,打着干政的擦边球,引导皇上自己做出决策。

尤其是那一句“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既表达了政见,又显示了自己与皇上的心有灵犀”。

深得大胖橘宠信的他忘记了委婉,竟然直接开口让大胖橘为弘暄封爵。

瞬间莞嫔为允娥之子请爵一事刷爆了后宫各大平台,正愁没有把柄的皇后,正好借此将甄嬛的干政大罪坐实。

就连太后都亲自提醒了,大胖橘虽然没有发作,但在小黑账本上已经为甄嬛记下了一笔!

真是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甄家父女犯起错误来,也是神同步。

以前甄远道多么谨慎一个人,无论瓜爹如何套他的话,他都能装傻装得出神入化。

可是年羹尧一下线,甄爹立刻放松了警惕,连对皇上处置汪景祺的不满之意,都在下班路上开始作死的嘚啵嘚模式。

说汪家被牵连太可惜,你是言官不假,可是皇上让你做言官,是只让你说真话,而不是替皇帝说话的吗?

终于被瓜爹带到了沟里,顺便扣上了一个大帽子,一本所谓的“反书”成为了甄氏满门灾难的开始。

大胖橘决定用汪景琪事件试探一下甄嬛。

他故意在甄嬛面前摆上汪景琪的禁书,就等着听甄嬛如何评论汪景琪事件。

马上要封妃的甄嬛以为自己的政见总能深得圣心,还没等皇上问,就主动提起汪景琪事件。

干政干出了新高度,和自己父亲的观点不谋而合,在大胖橘小黑账本上又来了实锤的一大笔!

当安小鸟在皇后面前说皇上唤甄嬛为“莞莞”时,皇后笑得讳莫如深。

她比甄嬛更早知道,皇上对甄嬛的喜欢和爱都只是建立在长得像纯元的基础上,纵然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纵然山盟海誓情比金坚,又怎样?

说到底,甄嬛只是个替代品而已。

皇后心里当然乐开了花,计上心头。于是,在皇后的授意下,瓜爹又趁热打铁,通过一本钱名世的诗集,放出大胖橘最大的雷区,最忌讳的老十四!

借着甄氏父女对皇上处罚汪景琪不满的由头,污蔑甄家同情十四王爷。

大胖橘当时就动了大气,决心去碎玉轩质问甄嬛。

可惜甄嬛完全沉浸在明日封妃的喜悦中,在大胖橘的雷区蹦起了迪,回答句句刺耳。

她不去想为什么大胖橘大半夜特地跑来跟她讨论一本水平不高的诗集,也没去揣摩大胖橘想听什么样的答案。

后宫的甄嬛与朝堂之上的甄远道,对于逆党的态度竟出奇的一致,大胖橘恶狠狠地握着那本诗集,气呼呼地走了。

深夜来到碎玉轩却不留宿,而是改去其他嫔妃那里,皇上还是第一次,即便是这样,依然没能引起甄嬛的警惕。

皇上心中关于甄嬛的小黑帐已经画满,只待一个爆发的时机。

第二天甄嬛便喜气洋洋地等待晋封了。但是好巧不巧,出门之前发现吉服破损。

按理说,吉服是皇后派人准备,又由内务府亲自送来,只要立即派人将衣服破损一事,如实禀报皇上。

虽然吉服破损是大不敬,但这个错并不在自己,而在于内务府做事不仔细,耽误吉时的责任,怎么也轮不到自己头上。

可甄嬛是真的飘了,内务总管姜忠敏和甄嬛说皇后送来一件衣服修补时,甄嬛问了句“可以吗?”

即便你不知道这是纯元的衣服,可皇后的衣服,难道就是你一个嫔妃能够随便穿的吗?

穿上以后,槿汐就皱着眉头说:这件衣服好像在哪里见过。

但是这句话也没有引起甄嬛的警惕。甄嬛只是说了句“先管不了那么多了”,就穿着去景仁宫了。

大胖橘估计还没睡醒,看到甄嬛的那一瞬间,他的眼睛都亮了,以为纯元复活了!

什么是失而复得,什么叫喜极而泣,都无法表达纯元能够重生的心情!

在大胖橘还沉浸在他的白月光回来的时候,臣妾甄嬛打醒了他的美梦。

一瞬间从天堂掉到地狱的感觉,一种被僭越被冒犯的怒气,立刻冲上九霄,让他把气都撒在了甄嬛身上。

皇后布下此局,只不过是帮大胖橘下定了决心而已。

所以苏妃去规劝大胖橘的时候,皇上才会大吼说“放肆,你们都放肆”。

大胖橘为何会说是你们?

这个词就包括了所有的人,甄嬛,皇后,甄远道。

这些所有的人都在给皇帝的心中添堵,大胖橘惩罚甄嬛,除了对甄嬛本身的愤怒之外,还有就是迁怒,将对其他人的无法发泄的怒气,都倾泻在了甄嬛的身上。

自古以来帝王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哪怕是自己的枕边人也不能沾染半分,可甄嬛自己,又何尝不是当局者迷,而步入华妃的后尘了呢?

胤䄉:康熙第十子,八爺黨的二把手,被雍正忌憚14年,為何能善終

楔子:

清朝康熙五十年,八阿哥 胤禩的生母 良妃去世。由于她只是普通的庶妃,因此除了親生兒子胤禩外,其他皇子不用為她服喪。但是,九阿哥 胤禟和十阿哥 胤䄉不這麼認為,他倆覺得,既然是八哥的生母去世,他倆怎麼也得去盡份力。

于是,胤禟和胤䄉每天都去陪胤禩。不僅他倆去,他倆還想邀請四阿哥 胤禛一起去,遭到胤禛的拒絕后,胤䄉當即和胤禛翻臉,說胤禛不念及兄弟之情。待胤禛登基后,此事被作為胤䄉的罪證之一。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胤䄉雖然貴為皇子,卻是個直腸子,甚至有些顢頇,在「對手」面前不會隱藏自己的情緒。

康熙晚年,九子奪嫡,胤䄉一直支持胤禩,是「八爺黨」的核心成員。雍正帝登基之后,隨著胤禟、胤禩的去世,八爺黨的成員只剩下胤䄉和胤禵了。胤禵和雍正帝乃一母同胞,雍正帝不殺胤禵尚且說得過去,但雍正帝為什麼對胤䄉手下留情呢?

本文,筆者將和大家分享康熙帝的第十子胤䄉,希望通過他的人生經歷,讓大家略有所悟。

一、玄燁納貴妃,皇子出高門

根據《清史稿·諸王傳》記載:

輔國公允䄉,圣祖第十子。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封敦郡王。

胤䄉是康熙帝的十子,康熙年間,胤䄉被封為敦郡王,十分受康熙帝的愛護。

胤䄉生于康熙二十二年,他比八阿哥胤禩小兩歲,比雍正帝胤禛小5歲。

幾人之間年齡相差雖然不大,但出身卻差別很大,因為胤䄉的生母大有來頭。

根據《清史稿·后妃傳》記載:

溫僖貴妃,鈕祜祿氏,孝昭皇后同母妹。子一,胤䄉。女一,殤。

胤䄉的生母是 溫僖貴妃鈕祜祿氏,她是康熙帝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的親妹妹。在康熙朝, 溫僖貴妃生有一子一女 。

溫僖貴妃在清朝創造了一個記錄,她是清朝第一個有謚號的貴妃。

溫僖貴妃所在的鈕祜祿家族,在清朝初年更是聲名顯赫。 溫僖貴妃的祖父名叫 額亦都,他驍勇善戰,在關外帶領整個族人跟隨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立下不世之功,是「清初開國五大臣」之一。

努爾哈赤把他的第四女嫁給了額亦都。另外,皇太極登基后,額亦都把他的女兒嫁給了皇太極,即清太宗元妃。雖然有點亂輩分,但在當時的關外并沒有這一說法。

額亦都去世后,他的兒子 遏必隆也是軍中驍將,在清軍入關后屢立戰功。再加上遏必隆是努爾哈赤的外孫、也是皇太極的小舅子,因此,順治帝臨終前,讓遏必隆輔佐康熙帝,遏必隆成為四位輔政大臣之一,和 索尼、鰲拜、蘇克薩哈并列。溫僖貴妃和孝昭仁皇后就是遏必隆的女兒。

到了康熙時期,遏必隆雖然死了,但他家族「一門兩公」,再加上一個皇后,一個貴妃,和 赫舍里氏、佟佳氏一起,同屬最頂級的三大豪門貴戚。

值得一提的是,遏必隆有個兒子叫 阿靈阿,她的嫡妻烏雅氏和雍正帝的生母孝恭仁皇后烏雅氏是親姐妹。也就是說,阿靈阿是雍正帝的姨夫。

根據《鈕譜》的記載,遏必隆一共有三個女兒嫁給了康熙帝,一位皇后,一位貴妃,一位庶妃。康熙登基之初,鰲拜擅權,為了制衡鰲拜,康熙帝娶了首輔索尼的孫女 赫舍里氏為皇后(孝誠仁皇后),同時,納遏必隆的女兒 鈕祜祿氏為側妃。由于只能冊封一位皇后,康熙帝曾說「 恨不能封皇后」之語。

換句話說, 鈕祜祿氏是有資格和 赫舍里氏競爭皇后之位的,只不過當時索尼乃是首輔,康熙帝這才立赫舍里氏為皇后。

康熙十七年,鈕祜祿氏病重,康熙帝封她為皇后(孝昭仁皇后),同年,鈕祜祿氏崩于坤寧宮。兩年后,為了和鈕祜祿家族再續姻緣,康熙帝納孝昭仁皇后的胞妹、另一位 鈕祜祿氏入宮為妃。鈕祜祿氏第一年進宮,第二年就被封為貴妃(溫僖貴妃),「晉升速度」極其罕見。

到了入宮的第三年,溫僖貴妃生下一子,此子便是胤䄉。兩年后,又誕下康熙帝的第十一女,不過,這位小公主不到一歲就夭折了。由于女兒早夭,胤䄉是她唯一的骨血。

從這里可以看出,胤䄉雖然在兄弟中排行第十,但他的母親地位尊崇。 特別是在康熙帝的第二位、第三位皇后都無子的情況下,胤䄉就是康熙諸子中,出身僅次于太子胤礽的人。

在那個看重出身的年代,胤䄉在宮中的地位,可以說非常「貴重」。

二、九子奪儲位,胤䄉出死力

在清朝初期,低級別的嬪妃是沒有資格養育皇子的。像胤禛、胤祺、胤禩出生時,都不是其生母撫養。胤禛被皇貴妃、也就是後來的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撫養,胤禩是被 惠妃撫養,而胤祺則是被他的嫡祖母 孝惠章太后養大。

但是,胤䄉就不同了,他出生的時候,他的母親已經是貴妃。因此,胤䄉從小在其母的庇佑下長大。再加上兩年后他剛出生的妹妹夭折,溫僖貴妃更是將全部的疼愛都給了胤䄉一人。

清朝規定皇子六歲起便讀書,胤䄉從小和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一起到上書房學習。在史料中,八阿哥胤禩被記載自幼通曉世故,熟讀經史。九阿哥胤禟更是個天才,不僅精通滿漢蒙藏四種語言,而且數學也非常厲害。可胤䄉在學習方面卻非常一般。不僅如此,即使是滿洲人擅長的騎射項目,胤䄉也不擅長。

整體來說,胤䄉屬于出身尊貴,但并不是很聰慧的皇子。

但由于他自幼和胤禩、胤禟一起,三人也培養了深厚的感情。胤禩的生母良妃是辛者庫出身,沒有較為得力的外戚。為了自己的前途,胤禩對胤禟(宜妃所出)和胤䄉非常倚重。

到了康熙中期,康熙帝的兒子們逐漸長大,各有一方勢力。胤礽雖然是太子,但大阿哥胤褆被封為郡王,三阿哥胤祉也被文人所擁戴,因此胤礽在防范諸位兄弟的同時,逐漸失去了方寸。這時, 胤禩也伺機而動,他聯合 胤禟、胤䄉,形成了最初的「八爺黨」。後來他們又吸納了德妃之子、十四阿哥 胤禵。

康熙四十七年,胤礽的太子之位被廢,胤褆也因為攻訐胤礽被康熙帝冷落。老大和老二同時倒下,讓「八爺黨」看到了良機。接下來,康熙帝讓群臣舉薦太子,胤禟和胤䄉幫胤禩造勢,廣泛拉攏群臣 。《清史稿·胤禩傳》記載:

太子允礽既廢,允禩謀代立。諸皇子允禟、允䄉,諸大臣阿靈阿、鄂倫岱、揆敘、王鴻緒等,皆附允禩。

意思是,胤禟和胤䄉拉攏了 阿靈阿、鄂倫岱、揆敘、王洪緒等人,紛紛舉薦胤禩。

注意,阿靈阿我上文提到過,此人是遏必隆的兒子,代表著鈕祜祿家族。在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阿靈阿和他代表的鈕祜祿家族之所以會支持胤禩,是因為阿靈阿是胤䄉的親舅舅。

所以說,在支持胤禩這件事上,胤䄉是使了全力的。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胤禛看到了胤䄉背后的實力,胤禛開始真正忌憚胤䄉。

但是,這一次舉薦,卻讓康熙帝對胤禩有了防范之心。康熙帝對大臣們說:

「允禩未更事,其母亦微賤,宜別舉。」(出自清史稿《胤禩傳》)

康熙帝的意思是,胤禩的母親出身太低,不適合當太子。

如果康熙帝說胤禩的能力不夠,胤禩尚且可以努力。但如果拿出身說事,就意味著胤禩其實一直不在康熙帝的 考慮范圍。

接下來,被爆出有個叫張明德的道士曾說胤禩有大貴之相。康熙帝因此大怒,說胤禩「 柔奸性成,妄蓄大志,黨羽相結,謀害允礽」,要將胤禩鎖拿問罪。關鍵時刻,胤禟、胤䄉、胤禵等人挺身相助,康熙帝放過了胤禩。

胤禩的失勢,意味著他成為儲君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了。同時,也意味著胤䄉可能跟錯了人。接下來,胤䄉會怎麼做呢?

其實,從後來的事可以看出,胤禟和胤䄉都沒有背叛胤禩, 如此看來,胤䄉其實還是很講義氣的。只是「八爺黨」的另一位成員、十四阿哥胤禵有自立門戶的意思。

三、老十義氣重,四哥眼中釘

在《清史稿》的記載中,康熙帝生前,一共只有兩次冊封皇子的記錄,第一次發生在康熙三十七年,康熙帝封了 兩位郡王(老大、老三)和 四位貝勒(老四、老五、老七、老八)。

如果說第一次冊封皇子,完全是按照年齡順序的話,那第二次冊封皇子,則體現了皇子們之間的差距。根據《清史稿·圣祖本紀》記載:

(四十八年)戊午,冊封皇三子胤祉誠親王,皇四子胤禛雍親王,皇五子胤祺恆親王,皇七子胤祐淳郡王,皇十子胤䄉敦郡王,皇九子胤禟、皇十二子胤祹、皇十四子胤禵俱為貝勒。

康熙四十八年,由于大阿哥 胤褆被囚,二阿哥 胤礽被復立,因此,三阿哥 胤祉晉升為親王。同時,四阿哥 胤禛、五阿哥 胤祺也從貝勒晉升為親王。八阿哥 胤禩并不在這一次封賞之中,這意味著,胤禩仍然延續第一次的封賞,仍為貝勒,和 胤禟、胤裪、胤禵一樣。

最特殊的是老十胤䄉,他越過了老九,直接被封為郡王,與老七同列。

康熙帝之所以如此厚待胤䄉,本質上是因為胤䄉的生母是溫僖貴妃,子以母貴。另外,康熙帝封胤䄉為敦郡王, 「敦」在古語中是「厚道」的意思。

可見,在康熙帝的心目中,老十雖然不夠精明,但是個厚道孩子。

這個時候,「八爺黨」雖然仍以胤禩為核心,但是 胤䄉爵位最高,出身最貴,他儼然成了八爺黨的二號人物。

康熙五十一年,太子胤礽已經第二次被廢,胤禛、胤祉等人都在各自盤算,朝堂之上也是暗流涌動,胤禩更是多方面籌碼,打算謀取大位。當時,胤禩和胤禟、胤䄉等八爺黨的成員為了阻止胤禛等人,多次使用陰謀詭計來對付胤禛,胤禛因此痛恨八爺黨。

《清史稿》云: 允䄉與允禟皆黨附允禩,為世宗所惡。

到了康熙五十七年,十四阿哥胤禵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出征西寧。胤䄉也被康熙帝任命統轄正黃旗(滿洲、蒙古、漢軍)三旗。「八爺黨」一下子大權在握,胤禩更是蠢蠢欲動。胤䄉作為朝堂上身份最尊貴的皇子,他不僅有郡王身份,還手握正黃旗。他身后的背景和他手中的實力,都讓胤禛十分忌憚。

命運最終沒有眷顧胤䄉,因為到了康熙六十一年,登上皇位不是胤禩,而是胤禛。胤禛登基后,是為雍正帝,其兄弟為了避諱,改「胤」為「允」。

接下來,「八爺黨」作為胤禛憎恨的對象,結局注定不會太好。

最先遭殃的是允禵,他被雍正帝從西寧召回。由于允禵回京后對雍正帝出言不遜,被雍正帝以「無知狂悖」為由,發配到遵化守陵。

接下來是允䄉,允䄉是個直脾氣,本來就不服雍正帝,接下來便被雍正帝抓住了把柄。雍正元年,喀爾喀蒙古澤卜尊丹巴 胡土克圖前來拜謁康熙帝的梓宮,可是,走在半路上卻病逝了。雍正帝派敦郡王允䄉前去祭奠,并安排侍衛暗中監視允䄉。

允䄉走到張家口的時候,私底下進行祭神活動,在祭詞中出現「 雍正新君」的語句,被雍正帝安排的侍衛聽到。雍正帝得知消息后,以「大不敬罪」將允䄉逮捕回京,削去爵位。雍正二年,允䄉被囚禁,在雍正一朝,允䄉再未出來。

四、被囚十三年,皇叔始出獄

從某種程度上說,允䄉的被囚,直接加速了允禟的落馬。

雍正帝登基后,令允禟到西北軍中效力,不久,允禟在西寧「縱容下人 ,騷擾百姓」,被雍正帝問責。根據《清史稿》記載:

允禟寄允䄉書言「事機已失」,其言尤駭人。

意思是,身在西北軍中的允禟曾經給允䄉寫過一封信,信中感嘆他們已經失去了登大位的機會。這封信,允䄉看過后竟然沒有燒掉,後來,允䄉被囚禁后,雍正帝在他家中搜到了這封信。雍正帝因此大怒,將允禟削去爵位,大夏天捆著鐵鏈,關押到河北保定的一間無窗戶的小黑屋中不給水喝,允禟活活折磨而死。

幾乎在允禟落馬的同時, 雍正帝開始以各種理由問責允禩。雍正三年,允禩被冠以「陰邪叵測,莫此為甚」等40條罪狀,被雍正帝革除王爵。次年,允禩被革去黃帶子,改名「阿其那」,囚禁于宗人府。同年九月,允禩嘔吐不止,死于囚所,疑似被毒死。

允禟和允禩的去世,都有「外力」折磨的因素。明眼人都知道,接下來該允䄉了。 可是,雍正帝卻未對獄中的允䄉下死手。允䄉生病,雍正帝甚至還讓人給他醫治。只是,允䄉一直困于寓所,在雍正朝未能再見天日。這期間,允䄉的妻子去世,他的最大的兒子(第五子)去世,女兒也死了一個。

直到乾隆帝登基后,乾隆帝下旨釋放允䄉,封他為輔國公。

允䄉出獄后,僅有一兒一女還在人世,物是人非,只剩一片凄涼。

值得一提的是,允䄉也不算孤獨,因為和允䄉一起被釋放出獄的,還有他的老搭檔,他的十四弟允禵。

允䄉被乾隆釋放后,一改之前「莽撞」的性格,他整日閉門不出,也不與外人交流。四年后(乾隆六年),允䄉去世,終年58歲。乾隆下旨以貝子之禮將其安葬。

允䄉出身高貴,從他幫助允禩奪嫡開始,他就走上了胤禛的對立面。從康熙四十七年允䄉推薦允禩為太子時,雍正帝便開始防備允䄉,一直到雍正元年,可以說允䄉及其勢力讓胤禛忌憚14年之久。那麼,雍正帝為何在殺允禟和允禩之后,唯獨留下允䄉這個眼中釘呢?

筆者分析,這有兩方面原因:第一,雍正帝在允禟和允禩去世之后,已經背負「殺弟」之名,他不愿允䄉再死在自己手里。

第二,允䄉生性顢頇,在沒有胤禩和胤禟這兩個主心骨的情況下,允䄉已經不足為懼。

換句話說,雍正帝不殺允䄉,并非因為他心懷仁慈,而是覺得沒有殺允䄉的必要了。

在筆者看來, 允䄉生于康熙朝,囚于雍正朝,死于乾隆朝。在康熙朝,他是身份高貴的皇子;在雍正朝,他是雍正帝的眼中釘;在乾隆朝,他已心如苦蒿,萬念俱灰了。

《戰國策·中山策》中說: 同欲者相憎,同憂者相親。

意思是:有相同欲望的人,會相互憎恨;有相同憂慮的人,會彼此親近。

筆者寫允䄉,并非出于同情。而是感慨在皇權之下,手足相殘、束甲相攻,實乃是古代帝王之家的悲劇。

本文參考:《清史稿》《清實錄》《清史講義》《東華錄》。

撒谎、隐喻、草蛇灰线!《让子弹飞》这些细节你看懂了吗?

1、三阿哥在对胧月说自己喜欢怎样的人时,说自己喜欢“温柔”“沉静”的女子。然后他就遇见了瑛贵人,一见钟情。

那么是不是可以猜想,皇上在年轻时对纯元皇后一见钟情的场景也是大致如此呢?

大家都说纯元皇后性情宽和仁厚,不适合当皇后。瑛贵人的性情也是很温柔的,并不擅长勾心斗角。

这么一想,三阿哥也和皇上有相似的地方,受宠的瑛贵人和纯元皇后也有相似的地方。

而且,皇上强娶纯元皇后,最终害了她。三阿哥对瑛贵人的情意,最终也要了她的性命。

2、笔者始终认为甄嬛和四郎是相爱相杀,她没有爱过果郡王,果郡王也不爱甄嬛。因为甄嬛在皇帝床前说过一句话:臣妾想要的始终没有得到过。

3、千鲤池落水事件后皇后收到的墨,后来笔者才明白这个可能是沈眉庄娘家送给皇后的,希望皇后替眉姐姐做主。

千鲤池眉庄被推落水,皇上因为前朝不想追究,随后皇后收到了从山东总督送来的上好的墨。实际上眉姐姐的父亲沈自山是济州协领,就在山东地界上,借总督的手送上礼物,而送的礼物又是华妃支开眉姐姐身边宫女时所借口的墨,所以希望皇后能够照顾这件事。包括剪秋也提到了说翊坤宫的墨是用来害人的,问皇后真的不管眉庄的事儿吗。看了很久笔者才对这个墨恍然大悟。

宽慰甄嬛。然后有了下面对话:

然后甄嬛复宠,允娥上奏皇上重尊他母亲之类的,甄嬛建议太妃全部都重尊,然后有了下面对话:

而后皇后给太后耳边吹风,而且重尊其他太妃好像也让太后不爽,太后叫来甄嬛,然后有了下面对话:

甄嬛撒谎说自己没有私心,这件事情上甄嬛虽然给不了果子狸太大的好处,但是也确实是在还果子狸人情,表示自己并非忘恩负义之人。而且甄嬛建议重尊太妃们这件事人尽皆知,果子狸肯定也知道。

4、甄嬛选秀之后入宫之前,宫外宫内都有镜头。

宫外一家人其乐融融、姐妹情深、主仆相宜;宫内妃嫔开会,大多数人都死气沉沉,而且勾心斗角开始暗潮翻涌。

所以说紫禁城的风水真的不养人。

5、甄嬛登上圣母皇太后后,去景仁宫和宜修的对白:

“他日史书工笔,前朝,后宫,都不会有你只字片语”

众所周知,历史上雍正帝在位时期唯一的皇后就是乌拉那拉氏(嫡福晋),原配夫人,且史书记载雍正帝皇帝纯善,柔和。

但是这是个宫斗剧,如果后宫之主都是纯善柔和的性子,那如何斗下去?

所以编剧杜撰了一个虚构人物“宜修”,且在最后大结局的时候又以“犯下大错,不被记载入史书”圆了这个虚构人物的所有出场,每每看到都要感叹编剧当真是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