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姻缘

绝密往事电视剧全集(绝密往事)

绝密往事电视剧全集(绝密往事)

一本花名册,牵出一段共和国绝密往事

老兵回忆:原广州军区组建80人防化连深入荒漠执行核试验任务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谢小婉 实习生 周杰 张思宁

6月16日,羊城晚报刊发报道《重返马兰》,记录粤籍马兰老兵时隔多年,重返位于新疆的中国核试验基地,追忆当年为国家国防事业献青春洒热血的奋斗往事。报道刊出后,社会反响热烈,不少当初参与过国家核武器研制及试验、多年来一直隐姓埋名的老兵们借此联系上羊城晚报,张春雷便是其中一员。

张春雷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曾在部队服役近18年,对于军旅生活,有许多人难忘,有许多事可讲。其中,有一本比巴掌还小的花名册,张春雷珍之重之地收藏了近40年。这本花名册讲述了一段历史:1975年年底,广州军区抽调80名干部战士组建成一个防化连,往西奔赴新疆,秘密参加了一次核试验的效应工作。

“这80人里,最高龄的老兵到如今已有93岁,最小的也有70岁了,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他们现在何处,如今是否安好。”张春雷提及,48年中,这80名老兵四散在各地,少有联络,也很少提及此事,但随着年岁渐长,也想记录下这段历史,他说:“在这件举国之力的伟大事业中,广州军区未曾缺席,期盼有关部门能多做一点抢救性记录,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花名册成为重要历史记录

1990年,39岁的张春雷转业到广东省第二轻工业厅,之后被分配到广东省工艺美术总公司,机缘巧合下从事工艺美术行业,在端砚和艺术印章雕刻方面造诣不浅,如今他已是首届中国石雕艺术大师、第三届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有40多件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等收购收藏。

多年来,外界与张春雷有关的报道,几乎都是围绕艺术展开,鲜少有人知晓,在这位大师身上,还有过这样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据张春雷回忆,1975年年底,根据总参通知要求,原广州军区抽调80人,临时组建一个防化连参与核试验工作,接到任务时,是他当兵的第三年。

“我被抽调过去后,兼任文书和通信员工作,按照职责就整理了一个花名册,把这80人的名字、出生年月、籍贯、所属单位等资料都详细记录下来。”张春雷说道,“一般情况下不会记录得这么细的,也记不得当时是什么心情,驱使我这么做了。”核试验事业在未解密之前,曾是国家重大绝密事件,这80名被临时抽调的防化兵的个人档案中均没有记载此事,张春雷的这本花名册极有可能就是此事唯一的历史见证,他有意无意间的一个举动,成为历史记录的重要一环。

在近40年的时间里,张春雷一直珍藏着这本花名册,直到2014年,将其珍重交给原广州军区有关部门,以作历史留存。通过复印件可以看到,这本花名册不过巴掌大小,首页记录着核试验的核爆零时:1976年1月23日下午3时。这一刻过后,80名防化官兵心系国防伟业,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核辐射污染区,进行勘测收集数据等核试验效应工作。

为顺利完成这一光荣任务,这80名干部战士先在广州集中培训,进行强化训练并筹备各项物资,直到1975年12月上旬,才乘车西去新疆。

“我们坐的是闷罐车,车上就铺一点稻草,就这样睡在上面,整整走了十多天,才在吐鲁番站半夜下车。”张春雷提到,下车后他们又乘车前往马兰核试验基地,一路上灰尘滚滚,到马兰时都成了泥人,在马兰住了一夜,第二天又马不停蹄向在罗布泊腹地的核试验场区开去,更为艰苦的环境等待着他们。

每人每天只有三杯水

被称为生命禁区的罗布泊,荒芜足以吞噬所有,苍茫沙漠中的核试验场区也并不显得突兀,为我国核事业,成千上万人曾在这里奉献青春,甚至失去生命,艰难可见一斑。

吃的是罐头冻肉,少有蔬菜;住的是“地窝子”,一半是往土里挖出的两米深坑,另一半是用茅草搭的简易棚子;喝的水要从百公里外运过来,尤为珍贵,每人每天只有三杯水,早上洗完脸的水舍不得倒掉,晚上用来洗脚,更别说洗澡了。

在罗布泊的这段日子里,恰是严寒隆冬,这对长期生活在温暖湿润南方的80名官兵来说,考验不小。“冷到什么程度呢?广州人吃饭的时候喜欢先洗碗,我们拿着碗过一下水,手就黏在碗上了,然后我们排队打饭,直到吃完饭,暖和一点了手才能拉开。”张春雷印象特别深刻。

80名防化战士一边克服着生理上的不适,一边迅速开展实地实战训练,从第一颗核爆点开始,逐次对十多个核爆点逐点逐段展开侦测,记录提取数据,这样的实训,有40多天。通过踩点训练,对熟悉沙漠地形方位,为真实核爆情况下进行实战侦测打下良好基础。

防化连的连长唐昌荣,明年就满80岁了,经年过去,罗布泊的苍茫还深深刻印在他的脑海中。“当年我领着队伍要进行预演,但一眼望过去,全是沙,没有参照物,会失去方向感,而且在那个地方,指南针也失灵。”唐昌荣说道,“我们只能一次次出去找路,后来想了一个办法,车上准备一些竹片子,每隔大概50米远就插一个做标记,就这样一个一个插起来,形成勘察路线。”

每个防化兵都清楚知道核弹的破坏性,也知道核爆过后,进入核辐射污染区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前进,每次实训后,严寒中却总是生出一身汗。在危险与艰苦中,80名官兵没有一个退缩,多年的专业知识和实训积累,使他们有相同的底气,此外还都有相同的共识:防化兵就是干这个的,这是使命。

在紧张训练中,1976年的核试验核爆零时逼近。

冒着生命危险逼近爆心

核爆零时属于机密事件,直到当天,整个防化连队才知道准确时刻。

1976年1月23日下午,这支从广州一路颠簸到新疆的80人连队,小部分藏身靠近爆心的洞中,大部分在距核爆爆心12公里外的沙丘旁整装,队员斗志昂扬,等待着最后任务的进行。

下午3时,准时起爆,火光冲天,一团巨大的蘑菇云翻滚向上,接着一声巨大的爆炸声震耳欲聋,“爆炸后,火光扑面而来,那一瞬间你感觉这个火不是在12公里外,而是就在你跟前。”张春雷回忆道,核爆成功后,沙丘上欢声雷动,但很快被严肃氛围取代,连长唐昌荣大声宣布:“按照原定计划和路线,各战斗小组进场勘察取样。”

在核爆后的第一时间,在最为危险的时刻,防化兵们进场了。

80人团中的一员李经桥也出发了,三人一组,他与队友协作配合执行任务,“这是一种光荣,更是一种责任。”李经桥说,其时他掌握着测量仪器,测试原子弹爆炸后的核辐射程度,“摩托车越往爆心开,辐射程度不断升高,我们就看着那个指针不断往上升,但还是继续往里走、再往里走,直到按照规定完成侦测任务才返回。”他说。而担任连队指导员的江时清,即使知道核弹威力,到达爆心时也不免感到震撼:“有辆坦克离爆心有几十米,有一定的距离了,但核爆过后,坦克的炮塔还能被冲击波震到十几米外。”

原广州军区为此次核试验任务抽调的80名干部战士,由全军区防化部队中营、连、排、参谋等干部和军事训练尖子组成,都是精兵强将,张遂志估摸着自己是队伍里唯一的新兵:“我是1975年当的兵,入伍后,平时训练就是利用观测仪快速观测记录核爆后的各种数据,要求手、眼、口并用,反应迅速,报得越多,测量就越准确。”因为基础扎实、反应快,张遂志也被抽调进队伍里。

作为新兵,有幸参与核试验,张遂志既兴奋又害怕:“我们带着仪器往爆心去的时候,一路上见到预设的大炮被掀翻,泥土石子都被烧成玻璃球,像珠子一样,这些都带有放射性物质,我们心里清楚,但任务必须要完成。”

罗布泊荒无人烟,对外界唯一的消息来源就是一台收音机,张遂志最年轻,收音机就交由他背着:“我还记得收音机大概20厘米高,10厘米厚,有长长的天线,在车上也好,吃饭也好,我都背着它。”

整个队伍靠着这台收音机听新闻,直到有天,从广播里听到周恩来总理逝世的消息,队伍沉默了,哀痛万分,但又很快继续投入到新一轮作训中去,在时间更迭中,为伟大的事业,接续奋斗。

核爆过后,全队人员在核爆下风方向,按照事先设定的不同距离、不同时点、不同方向,连续几日进行认真的勘察和记录,在将所有勘察数据结果交给现场指挥部后,这支80人小队踏上返穗旅程,重回各自岗位,此后长久时间里绝口不提曾参与过这项光荣而伟大的事业。

战斗在荒芜的罗布泊,常不知时日。张春雷还记得,返回广州的那一天夜里,在车上突然听到鞭炮声响,外头一片热闹,才恍惚发觉,那天恰是除夕夜,新的一年快到了。

编辑:邬嘉宏

来源:金羊网

陈丽华的“绝密”往事,迟重瑞33年豪门生活,“欲望”已写在脸上

视频加载中...

在网上有一则陈丽华“甩画”的视频。

只见她拿着一把大扫帚,在脸盆里沾上白色的颜料,然后甩在山水画上模拟下雪的场景。

用她的话来说,这是自己独创的思路。

一旁的迟重瑞带头鼓掌,夸赞陈丽华:

“就是要这种气派劲。”

看到昔日的“圣僧”如此“谄媚”,网友们也是嘘声一片。

之后,迟重瑞在一档节目中说出自己一直保持光头的原因,就是因为继子的一句话:

“迟叔,您看您现在光亮的头发,感觉特别富态,还是留光头好。”

整整二十多年,迟重瑞再也没有留过头发,一直保持“圣僧”的形象。

其实,迟重瑞自从与陈丽华结婚以来,“卑微”、“吃软饭”等字眼一直伴随着他。

尤其是两人共同出现在公共场所,迟重瑞基本都是站在陈丽华的身后或者旁边,神态与动作与“仆人”并无差异。

因为两人身份的不对等,在网友看来,他们的婚姻生活也存在很多不公平。

包括不能有自己的孩子,称呼夫人必须用尊称“您”。

能让“圣僧”心甘情愿拜倒在其石榴裙下的陈丽华究竟是什么来头?

本期,笔者就来揭开女富豪陈丽华与“圣僧”迟重瑞“隐藏”三十年的绝密往事。

包括陈丽华财富的积累、迟重瑞为何倾心于陈,以及他们婚姻背后的“小秘密”。

1.

据陈丽华自己说,她是1941年生于颐和园,还是满族正黄旗,叶赫那拉氏的第八代后裔。

乍一听,还挺唬人,“皇亲贵族”的身份还挺厉害,可事实果真如此吗?非也!

“叶赫那拉氏”虽然有慈禧太后,但她并没有名正言顺的后裔。

陈丽华年轻时

而颐和园,在最动荡的时候就已经将其中部分房产出售。

综上所述,陈丽华也是普罗大众的一员,她能成功也是她的本领,跟先人的关系不大。

陈丽华年轻时

因为年代的关系,陈丽华家道中落,高中还没有毕业就下缝纫厂当工人养活自己。

在学到手艺之后,她便独自开裁缝铺,收入虽有增长,但这远远赶不上她的“野心”。

之后,陈丽华开办自己的家具修理厂。

陈丽华年轻时

当年的人们敝帚自珍,碗、盆坏了还要锔碗、锔盆,更别说一件大家具了。

因为小时候的家庭环境较为优越,陈丽华对古董瓷器、字画,尤其是红木家具颇为了解。

凭借这一点优势,在开办家具修理厂的数年中,陈丽华总能慧眼识珠,以超低的价钱从普通百姓中收购到紫檀、黄花梨木等家具。

靠着这些家具,陈丽华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

之后,北京城迎来“拨乱反正”,不少古董家具的主人都了无音讯,便放在某家具厂中保存。

陈丽华开始找人、托关系,将这些家具修修补补后打包带走,从中赚取差价。

至于她托的人是谁,坊间传闻是他的前夫,曾是某系统的一名干部,但因为无从考证,这个说法也就不了了之。

可无论怎么说,陈丽华过人的智慧与勇气值得令人佩服。

1982年,40岁的陈丽华来到香港做生意。

这一年,中英就香港问题开始谈判,香港一时间风声鹤唳,房价一度下跌60%。

富豪们开始抛售房产,以达到快速变现的目的。

香港老照片

可陈丽华觉得,香港的房地产市场只是短暂的低迷。

于此,她开始“疯狂”收购房产,光是在比华利山就有12栋别墅。

坊间传闻,陈丽华也是在这时候与丈夫离婚。

1985年,随着《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香港的房地产逐渐稳定,价格重回巅峰。

三年后,陈丽华在北京招商引资的政策下,以“港商”的身份回到国内。

凭借身份优势,她成功拿下临近天安门广场的一块地皮,兴建长安大厦。

因为毗邻天安门广场,这块地皮的政治敏感度很高,再加上适逢北京举办亚运会,审批过程格外的严格。

审批直到4年后才完成。

长安大厦建成之后,她将其中的六层划出来成立“长安俱乐部”,是京城的四大顶级会所之一。

会费最低16.8万起,每年1.6万,终身会费48万,想入会还必须是熟人介绍才行。

随着事业的成熟,陈丽华对于自己的感情生活也开始“烦恼”。

离异多年,再加上忙于工作,陈丽华觉得亏欠孩子很多,也不敢随随便便的找另一半。

可这个想法随着一个男人的出现,也开始动摇,这个男人就是迟重瑞。

她第一次看见迟重瑞是在电视上。

这个长相白嫩、气宇轩昂的男演员,一下子就成为陈丽华的“心头好”。

但是因为身份、地位的差距,他们之间基本上不会产生交集。

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京剧。

也就是因为这个爱好,才促成这段婚姻。

2.

1988年,《西游记》电视剧一经播出,就引起万人空巷的名场面。

在《西游记》中有一个小细节可能很多人没有注意到,那就是“唐僧”的饰演者其实有三位。

而观众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最后一版,也就是迟重瑞所饰演的“唐僧”。

迟重瑞实际上生于一个五代京剧世家,1952年出生的他现在已经70岁了。

从小身处浓厚的京剧氛围,再加上天赋,迟重瑞在京剧上还是有些成就的。

在混乱年代,迟重瑞去部队当文艺兵,随后进入中国广播艺术团学艺。

八十年代初期,迟重瑞进入上海戏剧学院学习表演,毕业后成为一名正式演员,进入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任职。

也是在这里,迟重瑞获得杨洁导演的赏识,并成功出演第三任“唐僧”,也是唯一一名“获得真经”的“圣僧”。

通过《西游记》爆红之后,迟重瑞并没有放弃对京剧的热爱。

事业上,他兢兢业业,可感情上,就很“马虎”。

喜爱京剧的迟重瑞,对于另一半的要求就是同样喜爱京剧,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一直单身到36岁。

直到陈丽华的出现,迟重瑞的感情生活才有些许起色。

3.

在香港时,陈丽华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听京剧。

可毕竟是在香港地区,这里的京剧还是差些意思。

回到北京之后,陈丽华依旧没能放下这个爱好,她经常会去中国京剧院听戏,这一来二去间,他也与迟重瑞结识。

当时,迟重瑞因为“圣僧”爆火,由于角色太过深入人心他在唱戏时只能选老生的唱段。

在每次演出时,在前排座位总有一位大姐目光如炬的看着自己,偶尔还会冲自己微笑点头示意。

戏罢,这位大姐总会送上一份丰厚的“赏银”,出手很大方。

迟重瑞从这之后,开始也有意和这位大姐接触。

之后得知,这位大姐名为陈丽华,比自己大11岁。

几番接触下来,迟重瑞被她丰厚的京剧底蕴震惊,而陈丽华十分欣赏他儒雅的气质。

当双方都得知对方单身后,两颗尘封已久的心开始动摇,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刚开始时,迟重瑞很担心,毕竟两人的身份、地位、收入差距都很大。

可陈丽华并不放弃,她还说,和自己在一起之后,不必再为生计担忧,自己也会全力支持他的爱好。

这一次,“圣僧”彻底沦陷,可对方并不是女儿国国王,而是北京富豪陈丽华。

1990年,49岁的陈丽华与38岁的迟重瑞赴香港结婚。

当时的港媒戏称:“陈丽华是唯一一个吃到“唐僧肉”的女人”。

从这之后,迟重瑞从影视圈淡出,安心守在自己的富豪妻子身边。

4.

迟重瑞的“豪门”生活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滋润,原因无外乎“规矩”二字。

陈丽华是满族后裔,满族的“规矩大”是我们一直有所耳闻的。

两人在生活中必须互称“董事长”、“迟先生”,说话也必须说“您”,不可以用“你”,他们也从来没有开过玩笑。

之后,陈丽华更是给迟重瑞定下三条规矩。

第一条:不要孩子,因为自己年龄有些大,身体条件不允许,主要是自己有三个孩子,没有精力再去生孩子。

第二条:女人说话时,男人不可以多嘴,不可以打断我说话,说话要轻声细语。

第三条:一家人吃饭时,必须等到自己坐到位置之后才可以动筷子,吃完饭之后也要把自己送到沙发上休息。

这三条是必须要注意的,另外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规矩,什么睡觉要保持优美的姿势,出去吃饭不能多言等等。

对于这些“规矩”,迟重瑞对“不要孩子”这一点起初还有些抗拒,可久而久之他也欣然接受。

在迟重瑞看来,只要两个人足够相爱,任何条件都可以接受,不要孩子也不会影响夫妻关系。

诚然,只要两个人相爱便可跨过万重浪,可网友对迟重瑞这番话有不一样的见解。

部分网友认为,迟重瑞的“豪门”生活有些“卑微”。

除要遵守夫人的各条规矩,对继子迟重瑞也十分“尊重”。

因为继子赵勇的一句话,迟重瑞才一直保持光头的造型。

当时,赵勇对迟重瑞说:

“叔叔,看这光亮的头发,就感觉到您特别富态,别再留头发了。”

从这之后,迟重瑞的头上不见丝毫的毛发。

5.

到现在为止,陈丽华与迟重瑞已经携手走过三十多年。

这种在外人眼中看起来无法忍受的婚姻,却让迟重瑞乐在其中。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迟重瑞曾经说:

“我就是喜欢董事长的霸道,喜欢她的强势没,喜欢她是个女强人,生活中我也愿意迁就她。”

他们两个人是典型的互补性格,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公共场合,迟重瑞都会给足陈丽华面子。

这不是刻意的讨好或者是谄媚,亦或是害怕,这更多是他身为丈夫的本性。

如此温润如玉的“圣僧”,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一个道理。

“相敬如宾、互相尊重”才是让婚姻保鲜、长久的秘密。

他是没有自己的孩子,没人继承自己的京剧衣钵,但他的继子对他十分敬重。

要说迟重瑞与陈丽华图什么?其实这一切都写在了迟重瑞的脸上。

无外乎一个“爱”字。

我想,“爱”就是让迟重瑞甘愿忍受外界流言蜚语的“秘密”。

爱陈丽华,且一直爱陈丽华。

是迟重瑞表现在脸上的欲望与责任。

烈士之子修老房,发现一张发黄纸片!苦寻父亲的绝密往事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抗日英雄吕品三:60年谜团终被揭开

吕品三,这个名字曾是山东掖县的一道谜题,一个普通村民的名字,却隐藏着惊人的秘密。这位村民生活在抗日战争时期,他的行踪和身份一直被神秘地封存,直到多年后的一次偶然发现,才揭开了他的传奇故事。

2004年的一天,掖县的一户人家在维修一座老房屋时,意外发现了一张发黄的纸片,藏在高墙缝中。这张纸片上的字迹虽然已经有些模糊,但依然清晰可辨。这张看似普通的纸片,却引发了一场关于吕品三的探索,揭开了他曾经的抗日秘密。

吕品三生活在1943年,那个时期,日军占领山东,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吕品三所在的北吕村,是一个不大的村庄,大多数村民以种地为生。然而,吕品三与众不同,他从未对家人提起自己的工作,也不许家人多问。他常常长时间外出,带着粮食回家,却从不带回钱财。他的外出时穿的衣服整洁,但回来时却总是穿着打满补丁的旧衣物,而且带出去的被子、褥子也经常不见踪影,需要家人重新制作。

1943年的6月20日,吕品三回家后告诉妻子,晚饭后还有事情要处理。他的举动让家人感到担忧,特别是在半夜时分,吕品三又悄悄回到家中,与母亲和妻子长时间交谈。他随后又回到妻子的房间,轻抚着熟睡中的儿子的头,对妻子说:“这次我出去的时间可能会长一些,老人和孩子都托付给你了,你要多费心了。”吕品三的妻子感到不安,但他安慰了她,随后窗外响起了敲窗声,传来外面的呼声:“朱桥的鬼子来了!”吕品三迅速拿出一个包袱,递给母亲,并叮嘱如果他遭遇不测,一定要烧掉包袱里的东西。接着,他离开了家门,准备前往村北等待一个叫吕建文的村民。

然而,吕品三的命运在这一刻被彻底改变。他刚到达村北,就遭到了敌人的抓捕。原来,汉奸知道了吕品三的身份,向日伪军告密,导致了这一悲剧。吕家门外的村民在得知吕品三被抓后,赶紧通知了吕家,但此时已经太晚了。吕品三被伪军绑得五花大绑,遭受了酷刑审讯,但他坚决保守秘密,不为敌人所屈服。最终,日军准备杀死他,将他装入麻袋,提出了最后通牒,要求他揭示真实身份和工作。然而,吕品三宁死不屈,最终在麻袋中牺牲。

多年来,吕品三的家人对他的死因一直茫然不解。他们甚至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只知道他曾在战时承担了某项重要工作。但吕品三一直保守了自己的秘密,直到他的家人在2004年的一次偶然发现中,终于开始了解他的传奇故事。

在墙缝中发现的旧粮证成为了解开谜团的线索。这张粮证上写着“吕鸣銮”,并附有地址信息,指向北吕村。这个发现让吕家人猜测,吕鸣銮可能是吕品三的化名。他们积极向有关部门求助,经过多方查询,最终确认吕品三曾使用过“吕鸣銮”这一化名。

然而,吕品三的身份和工作仍然是一个谜团。他的家人发现了一份1943年的胶东行政主任公署的优待粮证明书,但在胶东地区的档案中,却找不到有关吕品三的任何记录。吕家人不甘心就此止步,他们坚持追查吕品三的历史,寻找他的真实身份。

2005年底,吕品三的儿子吕建永决定向烟台日报求助,寻求帮助解开父亲的身世之谜。他们的请求引起了一位退休教师的关注,这位教师是抗战资料的收集爱好者,他分享了自己的了解。他提到,1938年,山东成立了招远采金委员会,后更名为玲珑采金局,用于筹集抗日经费。吕品三曾是这个组织的一员,秘密运送黄金,为抗日事业提供了资金。然而,这项工作极度保密,许多参与者在执行任务时不幸牺牲。

吕建永接到这一信息后恍然大悟,他想起了父亲曾提到的话:“我哥叫大栾,你叫二锭。”原来,大栾和二锭是暗示吕品三曾负责筹集黄金的代号,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吕品三的家人对他的工作一直一无所知。

吕建永继续寻找父亲的身份证据,通过公安部门的协助,找到了一份1966年审判汉奸的判决书。根据判决书记载,吕品三的遭遇与三名叛徒密谋告密有关,这也是他被伪军抓捕的导火索。

吕品三,一个普通村民,却在抗日战争中承担了秘密而危险的工作,为抗日事业默默付出,最终不幸殉国。他的故事如今终于得以还原,揭示了一个曾经被封存的传奇。这位抗日英雄的坚韧和牺牲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汉奸汪精卫坟墓被炸开后,衣服口袋里有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什么?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6年,国民政府携真枪实弹上了南京梅花山,只听“轰”的一声,汪精卫那座固若金汤的坟墓被炸开。

整个墓室里没有其他的陪葬品,只有口袋里放着的一张三寸纸条,里面的内容亦堪称迷信至极。

那张放在口袋里的纸条上到底写了什么?而为什么国民政府在逝世后都不放过他?

开局王炸

汪精卫原名汪兆铭,1883年生于广东三水,正好处在变动极大的清末民国时代。其父亲汪省斋当时在广州帮人做幕僚。

生活虽较为贫薄,按照当时“士农工商”的传统社会阶层来讲,也算是不错的家庭。

汪精卫从五岁开始便受父亲和叔父的教导,在家塾之中读书,由于家庭环境因素影响,19岁的汪精卫参加了番禹县试,取得了第一名秀才。

1904年赴日本留学,是法政速成科之中的优等生,在法政速成科第二班学生结识了古应芬、朱执信、胡汉民等。

曾被梅谦次郎在《法政速成科之雪冤》中点名称赞,1905年谒见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参与起草同盟会章程,

毕业后的汪精卫便一直追随孙中山,在新加坡南洋分会之际,汪与胡汉民先后主笔南洋革命党报《中兴日报》。

后来汪赴文岛募集起义经费,整整五年的时间,一直追随在孙中山左右,为他今后的事业打开了一个良好开端。

1912年孙中山将革命圣地广东交予汪精卫,委任汪精卫为督粤,并致电广东各界交待陈炯明,告知其位已有人选,各界不可再举他人,可谓是对他极为信任。

1925年3月,孙中山临终之际依然呼喊着汪精卫的名字,其遗训也是由汪执笔,一度给外界以接班人之联想。

不做官到争做官

早年的汪精卫受到中山先生以及革命同志的影响,一直以来无心政治,也曾表示“不做官”。

汪精卫认为教育才是救国之根本,因此毅然决定留学法国钻研教育运动。

1920年,汪精卫在中山先生的再三召唤下,他回到国土,被迫无奈的汪最终进入广州政府任职。

后来其妻子陈璧君问他当初说“不做官”的是他,现在背信弃诺的也是他。

汪精卫回答:“我正是受到中山先生的教导,正值现在革命尚未成功,我辈仍需努力”。

刚踏入政治中心的汪还是一心为公,随着孙中山逝世,当时胡汉民由代理大元帅转为主席,想来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投票时,汪精卫因为不自信便自己给自己也投了一票。最后汪以全票当选广州国民政府主席,当利益与责任相互交织纠缠之际,往往便迷失其中无法自拔。

从而使得他和胡汉民之间的关系越发微妙,一次在决定国民政府委员名单时,汪精卫自己作主确定后并未告知胡汉民,自此二人误会也随之加深。

汪、胡早年便是同学,也是一同加入同盟会,两人均为《民报》主笔,都是中山先生身边的红人。

因此二人感情颇为深厚,当初年少时的汪精卫在刺杀溥仪父亲载沣未遂被捕入狱后,胡汉民还因此为其痛哭流涕。

1925年9月15日,汪终于迎来了机会,当时他与苏联顾问季山嘉关系匪浅,以让胡汉民前往苏联接洽为由,将胡汉民调离了广州权利中心。

云雾迷津 步入歧途

汪精卫没有想到的是,蒋介石的出现,令他之后的政治生涯出现了翻天覆地之变。

因为在汪精卫眼中他一直是瞧不上蒋介石的,认为他只不过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一介武夫。

当汪已经成为孙中山的左膀右臂之际,蒋介石还只是见过孙中山一面。

1925年,国民党高官廖仲恺遇刺身亡,廖当时在国民党担任多个重要职务,作为昔日好友的汪精卫则接管黄埔军校党代表一职。

蒋则作为校长,二人便开始有了频繁的交集,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久而久之,国民党内部变开启了汪与蒋的明争暗斗。

蒋介石为了排挤汪精卫,设计了“三二零”中山舰事件,导致汪精卫一气之下出走法国。

一个领导者,说走就走,这是极度不负责任的表现,蒋介石顺理成章暂代主席之位,这便成为汪蒋力量消长的分水岭。

抗日战争爆发,蒋介石致电汪精卫,请汪复出。

通过选举汪精卫担任副总裁一职,可能当初站上权力之巅的他突然不甘屈居于人,加之陈璧君在背后推波助澜,最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1938年,汪精卫“恐日”情绪暴增,当初在日本留学时,接触了许多先进的理念。

当日本向他投来“友好的橄榄枝”时,起初还犹豫不决的他,受到妻子陈璧君影响决定投靠日本,如果能友好和平解决中日问题也是另一种救国。

于是日本代表在上海重光堂与汪约定“走中日友好、经济合作”的道路,日本将尽快撤军。

当汪在《中日新关系调整纲要》上签下自己名字之日起,便已成为亲日叛国的大汉奸。

汪离开重庆后在日本协同下建立傀儡政权,极力挑拨和破坏国共两党同志间建立的友谊关系及联合抗日情愫。

组织训练沦陷区青少年宣扬推行日本“东亚联盟”理论,背叛与歪曲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学说,组织伪军镇压地下抗日武装。

与日本签订了种种不平等条约,他的丧权辱国、卖国投降,比之有过之而无不及。

由于其种种行径,1939年元旦,蒋介石命令军统局局长戴笠诛杀汪精卫,开除国民党党籍,并撤销其一切职务。

戴笠曾派出手下得力干将陈恭澎在河内多次对其展开追杀均未果。

也许是作恶太多,汪精卫在南京中央党部一次会议结束拍照时,被王亚樵派遣的义士孙凤鸣连开三枪打成重伤。

经过抢救虽无生命危险,只是打进脊椎的子弹为日后重病加深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1944年11月10日,汪精卫因“骨髓肿”救治无效死于日本,其遗体被运回国安葬于南京梅花山。

这也是当初清明为中山先生扫墓时他为自己选择的墓地,也算是完成他要一直陪伴着中山先生这一夙愿。

汪精卫死后伪政府为其举办了隆重的追悼仪式,其妻子陈璧君似乎预想到日后的遭遇。

待丈夫入葬后,便让工人在其封土上用钢块和水泥修筑起一道坚硬的屏障,只为让汪能得以安息。

但即便是这样,他的坟墓也依然未能得到保全,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南京民怨四起,就是这么一个叛国大汉奸,死后葬在中山陵隔空相望的梅花山。

对国人而言恨不得将他挫骨扬灰,又怎配葬在如此清幽之地。蒋介石抵不过群众舆论压力,派何应钦率领军队秘密处理此事。

于1946年1月21日夜,驻南京74军51师,连夜运送150吨炸药上山,分几批次终于炸开了汪精卫那坚固无比的坟墓。

在检查遗体时,坟墓里除了保存完好的尸身外,在汪的长衫口袋中还放着一张纸条,上面是陈璧君用毛笔写的“魂兮归来”。

后来汪精卫尸骨被秘密焚化,其坟地被建成一座亭子题名“观梅轩”,里面是汪精卫和陈璧君跪着的两座石像。

抗日战争胜利后,陈璧君被逮捕入狱,辗转之下关押在提篮桥监狱,宋庆龄与何香凝为其求情。

认为她虽然是支持者、参与者,但毕竟不是执行者,对于她的问题有无可能减轻判处。

当时中央人民政府表示由宋庆龄与何香凝写信告知陈只要她当众承认汪之罪过,便释放她出狱。

陈璧君接到宋庆龄的来信后,宁愿死在监狱中也拒不认罪,在她看来当初汪精卫与日本交好,确实在曲线救国并极力为其汉奸罪名进行开脱。

这一点也是汪精卫在临死前写的《最后的心情》一文内容保持高度的统一,汪精卫在此文中讲述自己当初离开重庆建立伪政府实属无奈,是在与虎谋皮。

他一直以来的立场是“党必统一,国不可分,此生遗憾,未能见证东北四省之收复”。

有文人研究,日本当时节节败退,汪之所以炮制此文无非是已认识到日本必败、伪府必垮的命运,而不想背负汉奸罪名遗臭万年之举。

汪精卫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也纯属咎由自取,正所谓上帝给汪精卫既开了门又留了窗,但他自己却硬生生用铁把门和窗牢牢焊死。

就是这样一个大汉奸,谁曾想年少时的他居然也是一位革命战士。

原来他也曾爱国

年轻时候的汪精卫,是个才华横溢的文人:帅气、有才、一身正气,被评为 “民国四大美男 ”之一。

由于书香世家的影响,他烟赌酒样样不会,名利、女色样样不沾,可谓是一个十佳青年,故而令一大批杰出女性为之倾心。

胡适也曾对其发出了“如果我是女人,一定爱你”的赞叹。

林思云在《真实的汪精卫》一书中写道:“汪精卫是个相貌英俊的美少年,又精通诗词文章。

郑毓秀对汪很是倾心 ,多次以教她做诗为借口和汪精卫接近,汪却极力避开和郑毓秀的单独接触。

汪精卫此时已经下定决心把男女私情置之度外,和郑毓秀的关系从来没有越过同志的关系。后来郑毓秀感叹说:“汪精卫真是少见的道学先生”。

不仅如此,在与陈璧君婚后的数十年间,汪精卫亦严守一夫一妻的准则,几乎没有外遇和桃色新闻,没有和任何一个女性发生过超过友谊的关系。

早年的汪精卫不仅“一表人才”,更是一腔热血,革命热枕的青年。

1910年,他只身赴京行刺溥仪父亲,清廷摄政王载沣未遂,不幸入狱,他曾经在狱中留下两首诗。

从言语的恳切看,也确是其心志的真实写照。早年作为革命者的汪精卫,救国救民的理想与信念陪伴他走了不短的路程。

辛亥革命成功后,赢得了巨大声誉、在南北双方都有地位的汪精卫,却拒绝做官,选择出洋法国继续留学,走教育救国之路。

在袁世凯开历史倒车准备称帝的时候,他挺身而出几次要求见袁,并试图在见面时杀袁殉国以舍生取义。

“一表人才”、“用情专一”、“爱国人士”这些赞誉极高的词赋于一人之身,不管是从哪个方面来看,都能堪称奇迹一样的人物。

短短数年间一个曾经站上神坛的人物,如今却成为人人得而诛之,欲将其挫骨扬灰千刀万剐。

从当时的角度来看,一个极具社会声望的人,最后却是投敌卖国第一人是任谁都无法想到的。

可在当今我们后辈来看,却任凭谁都不能想象到一个卖国求荣的大汉奸居然能有如此爱国热枕的时期。

客观的来说,青年时期的汪精卫还是有着满腔革命热血,如果当初刺杀清朝摄政王载沣之际他不幸身亡,也许他亦的人生轨迹又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吧!

但事实已成定论,从他在那页纸上签上自己名字的那一刻,注定是被永远钉在历史这根耻辱柱上了。

有学者曾研究,最后导致汪精卫投敌叛国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父母双亲早逝,养成了他优柔寡断的性格。

去日本与南洋留学的他见过其他国家的迅速发展,对国内形势的不信任,造成了“恐日情绪”,从而行差踏错悔恨终生。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