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室内香炉的摆放之道
从古自今,人们都重视室内陈设。所有物品的摆放,皆有其陈设之道,无论视觉上,或功能上,均予以观者不同之感。
“陈设”即陈列、摆设之意。其具有两种特性:一为功能性,二为装饰性。而香炉的陈设,则集其两种特性为一体。
香炉较强的功能性,主要体现在古代。香炉在古代,上至帝王,下至百姓,皆以善称之,缺其不可。
古时天寒地冻,且没有今天这些取暖物品,使得古人特别重视保暖之事。例如:古代的富贵人家,取暖常用铜制手炉或足炉。手炉,多为铜制,是旧时中国宫廷和民间普遍使用的取暖工具。因可以捧在手上,笼进袖内,所以又名“捧炉”、“袖炉”;炉内装有炭火,故也称“火笼”。
捧炉往往精巧玲珑、形状多样,里边放火炭或尚有余热的灶灰,炉外加罩。大家围坐取暖,在古诗文中常有描写。
此外香炉在古代,还有祭祀和熏衣的功能。
古之学子常备一手炉,学习之时,虽天气寒冷,抱手炉于怀中,驱寒暖身,方可心无旁骛,凝神温书。明文震亨曾谓:“熏衣炙手,袖罏最不可少。”或藏一袖炉于袖中,炙手亦可。
香炉装饰性极佳,体现在其工艺精妙别致,巧夺天工,为女眷所爱,置于室内或随身携带皆可。
清陈枚曾绘“寒夜探梅”一图,贵妇携一灵巧手炉,步履轻盈,款步姗姗,极具美感。炉盖常镂空,炉身錾刻花纹,花纹以飞鸟走兽及山水人物为主。后期更有手艺人通过诸多手法将金银用于其中,瑰丽异常,绚烂华贵。
既然说起放于室内的香炉,当然要提一提如何选炉及摆放。关于选炉,必不可少的需要鉴赏与审美能力。另外,家庭用炉还可以根据节气不同,选用不同材质的炉。比如:春夏宜用瓷炉,清凉。秋冬更换为铜炉,温暖。
那在室内,香炉摆放有什么讲究呢?有些人拥有一个或是多个炉,要如何妥善合理摆放香炉?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在家庭内,香炉的摆放之道。
厅堂
厅堂适宜摆放庄重大炉。自唐代起,宫廷大殿及厅堂,常用大型香炉,大型炉的造型也有特定讲究。一般从青铜器演变而来,如簋式炉、鼎式炉等。
大炉庄重,仪式感足。另外,用大的炉点香,香味能够充分相对快速的扩散。
书房
书房适宜摆放雅致小炉。读书最讲究平心静气,“焚香除妄念”。“香”,可谓书斋读书的“静中之友”。
北宋诗人陈与义的《焚香》诗,更是写出了焚香读书的美妙意境。“明窗延静书,静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
其中,以宣德款式的小炉最为雅致。光素无纹,形制简练。瓷、铜质地皆可。景泰蓝等稍嫌花俏,以文炉焚香之后,青烟缭绕。斗室之间清馨温暖,平和恬静,有益于理解和记忆。
卧室
卧室适宜摆放精致熏炉。熏炉,在生活起居中,能起到熏衣、熏屋的功效。由于卧室属休憩空间,摆放小巧精致的熏炉,可增添一份雅致。
例如:鸭兽香薰,是专门用于闺房卧室的炉形。使用时,能适度的减少烟气,又不失绵延洁净的香气。可以调节睡眠质量、有效的使人脱离亚健康状态。
另外,我们在用香时,炉中一定要铺满香灰。且一炉宜用一种香,以保持香气的纯净。
如今科技的发达,物料的充足,使人们有了多种取暖的方式;但仍需寻一静处,修心养性。在寒气逼人之际,抱一手炉,透过炉壁感受炉之暖意,慰藉因忙碌生活日益疲乏之心。
又或者读一本好书,品一口清茶,思绪随着袅袅香烟深入书内,身临其境,惬意十足。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联系删除
线香的品香方法
「品香」,
是人带着觉知,
体会香与人融合的过程。
香,是自然界具有香性的物质,
在火的媒介之下燃放它的生命,
释放馨香气味,从而由香至灰。
品香如品茶,
是一种文化传承,
在东方体系里,
闻香不局限于鼻根嗅觉体验,
而是深入到身体和灵魂的层面。
在闻香过程中,
感知力慢慢变得敏锐,
身心也更加舒畅。
「线香」是如今香道中
最多人使用的香品形式之一,
线香品香的操作方法非常简单,
只需择一香点燃,
置于香炉或香插中即可。
线香用香过程中应注意事项:
①点香时需靠近内焰点,减少火与香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线香的碳化部位;
②刚点燃的那几秒飘出一缕青烟几乎没有香味,只有烟熏味;
③线香燃烧时,勿将鼻子凑近闻香;
④若选择内置有香插孔的直式或斜卧式香炉,可直接将线香插上;
⑤若香炉内未置香插孔,可在炉内放入小香插,或倒入适量的香灰,便可将线香直接插在香插或香灰上;
⑥若选择了精致的横木式卧香盒,可垫隔火绵在香盒内,再将点燃的线香平躺在香炉里;
⑦品香时保持环境自然通风,让香氲自由地扩散,这也是所谓的“扩香” ;
⑧香是向上浮动的,品香时勿将香炉放置过高,可放置与品香者头部平行或低于头部的位置,确保燃香过程可以品闻到香韵。
品香大致分三个层次。
初级品香者从「鼻观」开始,
其次才能升华到身心和精神层面。
第一,感受
「初闻在鼻根」,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在人的鼻子的上端,
分布着五百多万根神经末梢,
可以很灵敏地辨别三千到一万种气味,
是开发和利用最少的感觉器官,
品香时,需要不断开发激活鼻子的功能。
当一缕香气抵达鼻根时,
人启动了对「五味」的感官辨析,
于是,“我”对香气有了初步印象,
能辨别香方中的主基调,
它是甜味或凉味、苦味、清香、奶香等,
随之分辨伴随主基调的辅味。
宋人有“清、甘、温、烈、媚”五品标准,
这些都是「味」层面的特质。
这环节我们称之为「鼻观」,
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环节,
纯属小“技”,而没有“道”,
但没有这些“物质”环节,
就无法进入“精神”层面。
第二、感知
「香与身体的交融」
品香更深层次的交感在身体里,
对香味的观思,触动我们的灵感,
由于人的状态不一,
当香气潜入到我们的身体内部,
「香气」与「我」生成独一无二的体验,
借此我们更能了解自己。
香气在呼吸系统里渐渐充盈,
理气、调气,让呼吸逐趋通畅,
打嗝、肚子咕咕气动或排气,
都是闻香过程中常发生的事。
香气作为「气」态游走在人的筋络里,
于是「我」能感知香气的饱满度和活力,
一些诸如寒热松紧、气血活络、气的下沉、
经络淤堵处的不通畅感、头皮酥麻感等,
人可根据身体的反应选择适合自己的香料。
第三、感悟
「品香的深层次-调节神志」
高级的香品能改善人的神经系统。
闻香过程中,当身体渐渐放松下来,
穿透力强的香让人头顶有“气感”,
使人头部轻灵些,少了许多沉重的想法,
甚至有酥麻的感觉,头皮似乎在呼吸,
眼神也跟着清透了些,心情也变得舒畅,
这便是「香气调神」通到「神」的层面,
通过对香味的凝思,净心滤性,
从而达到神清气明的境界。
「品香 · 鉴香」
一支好的线香,具有以下特征:
1、良好的扩香力,10米之外即可闻到其散发的香韵,所以不用凑鼻子去闻;
2、香味纯正,经过工艺调配,使得原香材中杂味得以去除;尽可能的体现出香材的原味,表现力极好;
3、有烟无烟味,香道用线香不同于佛香和普通焚香,有烟但几乎没有烟气味,不会盖住香味,可以极致的体现香材的味道;
4、香道用香采用纯天然香材,不加任何香料添加剂,香韵柔和委婉,不刺鼻不晕厥,留香持久耐人寻味。
品香,
是对心灵的滋养,
让人不经意间明心见性,
这是香的神奇功能。
品香需要一个“静”字,
摒弃喧嚣,澄心静怀,
沉静、灵动,以达静生慧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