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肖

八大写怎么写(八大写)

八大写怎么写(八大写)

八大山人传奇:书画落款看起来像“笑之”、“哭之”。

山人果颠也乎哉?何其笔墨雄豪也?余尝阅山人诗画,大有唐、宋人气魄。至于书法,则脱骨于晋、魏矣。问其乡人,皆曰得之醉后。呜呼!其醉可及也,其颠不可及也。

八大山人在怪特而杰出的书画上,有各种各样的落款:雪个、驴、驴汉、人屋、驴屋驴、个山、刃庵、净土人、闲夫、破云樵者、在芙、何园、楔堂、在芙山房、灌园老人、可得神仙、八大山人……字面上所显示的含义已足够我们想见八大种种不得名状的懊恼和悲怆,种种自嘲自虐式的对于自身身份的认定与认同,可以想见摧残同时成长着他的精神的矛盾与分裂。

关于他,人们除了对于他的画有一种无法抹去的奇怪的印象外,所知并不多,甚至,他究竟姓甚名谁也并不明确。

八大山人姓朱(有人说他叫朱统銮,号朱耷,都属于没有定论的推断),是明宗室,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的后裔。朱权作有《太和正音谱》,是曲坛上鼎鼎大名的皇族才人。朱权封藩在南昌,这便成了八大的籍贯。

八大的先辈中不乏像朱权一样的“游于艺者”。祖父擅书画,书法是文嘉一派,偏于奇秀,山水画得宋米氏家法;他的父亲号“痴仙”,有生理缺陷,喑哑不能言语,书画的声望却很高,“名噪江右”。

八大的身体中自然有“肉食者”的血性和“游艺”的遗传。

他本可在锦衣玉食中优游终生。

不幸,他遭逢了天倾地坼的变故。在从王子到贫儿的苦难历程中,他一辈子也并未把自己的精神状态调整得恰到好处。

明天启六年(1626),八大山人生于南昌城东弋阳王府。

其时,努尔哈赤已在北方与明廷形成对峙的局面。山人4岁时,就位不久的崇祯爷误中离间计,逮捕大将袁崇焕,清兵进驻山海关外。与此相对,延安府大旱,人相食,李自成、张献忠等率饥民揭竿而起,劫富济贫于大西北。

贵胄的日子一开始就蒙上了阴影。

山人从小显得孤介,又生性聪颖绝伦。八岁能作诗,在家庭的艺术气氛熏陶下,书法、篆刻、绘画方面的操作技术日进。不久,学为“进士业”,第一次参加考试,成绩就远在同辈之上,成为诸生。四方耆硕长者,莫不噪然称之。

李自成攻下北京,八大山人的锦绣前程被断送。山人年19岁。

他的父亲遭此剧变,很快离开了人世。

八大只能独撑门面过活,一切奢华是不用讲究了,连宗室苗裔的身份,也成了可怕的累赘。八大不太说话,也不愿多说话了。他本有口吃的毛病,就此正好默默地承受这身世家国轮回的苦痛。

清兵一步步南下,命令地方官查送明朝的宗藩散居者,这是性命攸关的事,他弃家遁入奉新山中,隐身穷山深谷。

不久,他剃发为僧,“现比丘身”,自号“雪个”、“个山”。一天,他自摩光秃秃一毛不存的头皮,翻然说:

“吾为僧矣,何可不以驴名?”于是,就更名为“个山驴”。28岁,和尚做了几年,世事越发没有指望,八大狠心“正法”,在奉新山耕香院由师父耕安老人主持“竖拂成宗师”,全身心皈依佛法。

此时,八大山人已着意于山水花鸟。在长时间的冷眼观照中,山水花鸟逐渐了然于心,形诸笔墨便放异彩。画多用生纸淡墨,浸润出一派萧瑟落寞的风光。题跋多奇慧,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只觉得其中的字句有着潜在的命意和深刻的韵致。

他还大量地涂写断枝落英、瓜豆菜荚、水仙花蔸之类,别人不明白就里,以为他着了魔,山人反而因此觉得高兴。他要表达积郁的内心以缓解噬人的苦痛,但又不能使这种表达成为公然的煽动和直白的影射,于是便扭曲、变态地显示出来,让人迷惑,也让人震惊。

他曾经写菡一枝,在池中半开,横斜水面,生意勃然,悬挂在堂上,象有清风徐来,满室生香,但是,整个荷花败叶离披,完全是一种残损的姿态。他又画龙,在幅长1丈的纸上,蜿蜒升降,欲飞欲动,但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云雾沉沉,只能隐约地设想它的横空出世。

这其实,也是山人身世和处境的写照。

在融洽和谐的相知气氛中,八大本来并不乏诙谐俏皮的议论,尽管很简短,却常常令四座倾倒。但是,他不得不废弃了自己的名姓,这是起码的逃避人世的方式。有一天,他忽然在门上大书一“哑”字,从此对人说话,不是做手势、用眼神,就是作纸上笔谈,纸不再开口了。

替八大山人作过传的邵长蘅,有段时间客居南昌,对山人怀着仰慕之情,约山人相见。那天,风雨如晦,山人披蓑带笠,到约定的寺中等候,邵欣然前往,两人握手,互相看着,大笑不已。

入夜,同宿寺中,剪烛谈心。会意的地方,山人情绪高昂,不时作手势语,手势语不足达意,便用笔在几上书写相酬答。烛已尽,兴趣依旧盎然。雨夜如注,檐溜潺潺,疾风撼窗,竹树怒号,如空山虎豹之声,恐怖凄绝。两人均不能成寐。邵长蘅猜想,如果山人面对的是有着同山人一样身世的人,而不是他,此时,必然会相携恸哭,山人当冲破口中的阻隔,一吐心中的块垒的。

八大山人也许并不乐于绝世。

他写过很多诗,但都藏在箱子里,秘不示人。命运施予的残酷的悲剧性,已在他的心灵深处化成一种阴暗倔强的反抗,反抗的最终结局一一种不能自制的选择便是疯狂了。

有一段时间,八大常常伏地呜咽,啼泣路隅,或者仰天大笑,笑完了,忽然狂奔乱走,叫号痛哭;或者鼓腹高歌,唱完了,又唏嘘饮泣。

他还带着布帽,拖着长领的袖子,鞋子破得露出了脚跟,蹁跹地舞动着他的袖子在市上混游。一群孩子追逐在他的后面哗笑。

当他从过于强烈的情绪波动中解脱出来,又显得较为安静和温驯。

他的书画无古无今,无法律町畦可循,但人们至少看中了它们的别致和新颖。寺中的僧众常常拉着他索画,以至捉衿牵袂,他非常老实地替他们写字作画。

他喜欢笑,有时哑笑着又嘎然止住,一时间落寞不出声,莫名地怔忡。

他喜欢喝酒,尽管酒量不大,人们以酒求画,他乐得痛饮,半醉不醉中,缩着脖子拍着手掌,笑声哑哑。然后又同人划拳赌胜,不胜则以拳击胜者背。一旦沉醉,下笔不休,满幅满纸的墨迹淋漓,开始象败冠敝帚的形状,再捉笔渲染,或成山林,或成丘壑,花鸟竹石,无不浑然天成。所有的鱼和鸟在他的笔下都夸张奇怪地瞪着一双白眼,目光斜斜地向上,象不解的诘问和困惑失语的痴呆。写字时,他往往狂呼大叫,洋洋洒洒,完全处于不能自己的状态。

在他不乐意的时候,任何诱惑和收买都不能得到他的片纸只字。据说,有武人招他入室中作画,二三天不放他归山,八大便遗屎堂中,弄得污浊不堪,武人只能由他自便。当时的临川县令,延他作客,他整天地哭或整天地笑,终于以“狂疾”而脱离了临川官舍。在他看来根本上无话可说或者不能说话的人面前,他往往手举一“哑”字作答;富贵大人送他绫绢求画,他很高兴地收下绫绢说:“我用来作袜子”

在他的画上,最通常的署名是“八大山人”。所谓八大者,指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也。他还把“八大山人”署成“哭之”或“笑之”的模样,昭示了他对这个世界、对他自己既轻蔑又不能释怀的态度。已经幻灭的荣耀逐渐沉淀成一种绝望的自在、一种糊涂、不用心、不谙世的通达,“此身已付随身锸,此笔无殊挂杖钱,定汝嫌人人嫌汝,无聊哭笑漫流传”“一无余遍大千,饥餐渴饮学忘年”。

石涛也是朱元璋的后裔,既幸又不幸的是(多了颠沛、少了切身的苦痛),在他四、五岁时,朱明王朝就覆灭了。他的诗中写到:“板荡无全宇,沧桑无安澜,嗟余生不辰,龆龀遭险难,巢破卵亦损,兄弟宁忠完,百死偶未绝,披缁(黑衣服)出尘寰”。他的父亲在南明的小天下中,以靖江王第十七世名义自称监国于桂林,结果,在朱明内部的倾轧中被消灭了。童年的石涛由一位仆人携他逃亡武昌,剃发成一未出家的小和尚作为掩护,行踪不定,辗转于洞庭、长沙、衡阳、全州等地。20岁左右,天下眼见得太平了,他上庐山。因为怀念湘山粤水,自署为“清湘老人”“粵山石涛”。

以后,石涛前往安徽宣城,在敬亭山参加书画社,屡游黄山,画艺大进。又讨教禅学,号原济(元济)、“小乘客”、“苦瓜和尚”、“于今为庶为清门”等等,潇洒地送走了十来年的岁月。忽一日,他把所藏书画古玩悉数送给友好,只身往南京,住长干寺的一枝阁,谒明孝陵,写谒陵诗,对陵前松树叩头礼拜。

公元1684年,康熙皇帝南巡到南京,石涛在长干寺接驾。五年后,移居扬州,再一次接了康熙的驾,并蒙召见,诚惶诚恐,激动万分。他对于易代的感受比八大山人远为肤浅,他希望得到现实的接纳,他很高兴地在诗中写到他“近前一步是天颜(皇帝)”“草野重瞻万岁前”,表达了他见到康熙时的兴奋,并由此而到达北京。

可惜,康熙再没有召见过他。他索然而返,在大东门外临水筑屋,题为“大滌堂”,自号“大滌子”,似乎要洗涮过去的是非人我。

是现实荣誉的阻隔催发了他的遗民之想。他一步步体会到“人生真如梦,何劳问俗樵”,“心随巢鸟迹,情逐野云飘”才是他真正的自我。他说:“常年任侠五湖游,老去归来卧一丘。江上数峰堪供眼,床头斗酒蘸诗喉。吞声听说国朝事,忍死愚忠旦夕休。无发无冠双鬓白,对君长夜话真州”。在他60岁的庚辰除夕,写诗表达了他生平对于上苍的感激和悲悼,他写到:“庚辰除夜,抱疴,触之忽恸恸,非一语可尽生平之感者,想父母既生此躯,今周花甲,自问是男是女,且来呱一声,当时黄壤人喜知有我,我非草非木,不能解语。以语黄壤,即此血心,亦非以愧耻自了生平也”,他愧耻什么呢?仅仅是愧耻空空一幅皮囊肉身的存在吗?他自问:“我何济之有?”,并且扭曲地认定自己是“膏肓之子”“头白依然不识字”,这是隐藏着凄凉和伤感的自嘲。

他写给八大山人的信很快得到了应答,看来,他们早已互知根柢并且惺惺相惜了。

八大山人按照石涛的要求画了一幅大滌堂图,石涛得意地挂在堂中,日夜观赏,喜不自胜,写了一首长诗,感谢八大的盛意,这是公元1698年,诗中说:

石江山人称八大,往往游戏笔墨外。心奇迹奇放浪观,笔欹墨舞真三昧。有时对客发痴颠,佯狂打酒呼青天。须史大醉草千纸,书法画法前人前。眼高百代古无比,旁人赞美公不喜。四方知交皆问予,廿年踪迹那得知。程子抱犊向予道,雪个当年即是伊。公皆与我同日病,刚出世时天地惊。八大无家还是家,清湘四海空霜鬓。公时闻我在邢江,临溪新构大滌堂。寄来巨幅真堪滌,炎蒸六月飞秋霜。老人知意何堪滌,言犹在耳尘何历。一念万年鸣指间,洗空世界听霹雳。”

诗几乎就是一份石涛和八大的生平。八大山人没有石涛那样用得着愧耻的地方,他比石涛远为坚绝地把眼前的清王朝置之度外。尽管如此,他们的情谊依然是相当默契的。他们有过相会于“大滌草堂”的经历。他们合作书画,八大写古树苔石,石涛补水滩红叶,或者,八大写兰,清湘滌子补竹。石涛还在八大眷录的《桃花源记》旁题图补画。除石涛之外,尚有二三君子,亦常常簇拥在八大的身边。

公元1705年,山人80岁,久旱后,一场大雨,淋漓滋润了天地人心,他和他的二三君子,优游逸乐于“雨意亭”,乐不可支。他作“雨意亭记”,记载了他兴奋得象孩子一样的心情,他十分感激苍天的美意,普降甘霖。

这以后,八大山人的行迹和他谢世的具体情况,就不得而知了。他应该是依旧感喟着离开那个充满异代之感的世界的。

数字12345678的繁体字怎么写?

数字12345678的繁体字即大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这些大写数字是中文大写数字系统中的一部分,用于在正式场合表示数目,避免被篡改或混淆。

这些大写数字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数学和财务记录中。在公元四世纪前后,人们已经开始在券契等法律文件中使用大写的数目字来表示数字,这种做法逐渐普及并被广泛接受。到了唐朝时期,武则天对大写数字进行了规范和推广,使得大写数字的应用更加普及和广泛。

大写数字的使用规则包括以下几点:

一、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到“元”为止的,在“元”之后应写“整”或“正”字;在“角”之后可以不写“整”或“正”字。但是,如果大写金额数字有“分”的,在“分”之后不写“整”或“正”字。

二、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标明“人民币”字样,大写金额数字应紧接“人民币”字样填写,不得留有空白。同时,大写金额数字前未印“人民币”字样的,应加填“人民币”三字。

三、阿拉伯数字小写金额数字中有“0”时,中文大写要写“零”字;阿拉伯数字中间连续有几个“0”,中文大写金额中间可以只写一个“零”字;阿拉伯金额数字万位和元位是“0”,或者数字中间连续有几个“0”,万位、元位也是“0”,但千位、角位不是“0”时,中文大写金额中可以只写一个零字,也可以不写“零”字;阿拉伯金额数字角位是“0”,而分位不是“0”时,中文大写金额“元”后面应写“零”字。

因何推广大写数字:明朝初年,郭桓曾任户部侍郎,他利用职权,勾结地方官吏更改数字,大肆侵吞政府钱粮,使明初孱弱的财政遭到巨大损失。为了杜绝这类案件的再次发生,朱元璋制定了严格的惩治经济犯罪的法令,并在全国财务管理上实行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其中较重要的一条就是把记载钱粮数字的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用“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陌、阡”。这十个读音相同但不易篡改的字,作为庄重场合(如财物收据、记账)的专用数目字。这一方法的实行,防止了财务官员乱改数字,堵住了一些财务管理上的漏洞,对巩固新生的明朝政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后来,人们在使用这种数字记账的过程中,又逐渐用“佰仟”二字取代了“陌阡”二字。到了近代,阿拉伯数字引入我国,财务系统中用它与汉字大写数字相结合,具有相当大的实用性,因而一直沿用至今。

综上所述,大写数字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是一种财务记录方式,更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画八大类+偏旁部首书写详解!掌握了这些,你才能写好硬笔字!

中国汉字的基本笔画归纳为横、竖、撇、捺、点、提、折、钩八大类。

写好基本笔画是写好汉字的基础,写字时先观察字的结构,思考从哪起笔,怎么运笔和收笔,最后再认真书写。

偏旁部首

▲字头

▲字底

▲包围

▲左偏旁

▲右偏旁

附:硬笔书法偏旁书写精讲

一、上下类部首偏旁:

二、半包围、全包围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