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哪一颗星|东方青龙第一星宿-角木蛟
释义角木蛟 [ jiǎo mù jiāo ],角星,七曜属木(木星经过),以蛟象征,处于东方青龙两只龙角的位置。因为青龙和木星的共同加持,是为生发之初、变幻之属。
角木蛟
形象角木蛟,水禽。蛟龙,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发洪水、善武的水兽。无角似蛇,卵生子,鱼身而蛇尾,皮有珠角(非鳄鱼!)。
位置青龙象
阴历二月初二前后,北半球春季的夜晚,能看到东边地平线升起两颗亮星,一个蓝白色(角宿一),一个黄色(角宿二),就是龙的犄角,称为角宿。这时东方青龙七宿的其他星辰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
角宿包括11个星官和41颗星,但是最亮的是角宿一和角宿二。
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开启一年好兆头。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龙抬头”是传统的农事节,农谚曰“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尔雅》云“数起角亢,列宿之长。故角之见于东方也,物换春回,鸟兽生角,草木甲坼(chè)”。 意思是,当角宿从东方升起,便是万物复苏的春天,也是人们开始播种的时节。
引经《天问》屈原:“何阖而晦?何开而明?角宿未旦,曜灵安藏?”
《步天歌》丹元子:南北两星正直悬,中有平道上天田,总是黑星两相连,别有一乌名进贤。平道右畔独渊然,最上三星周鼎形,角下天门左平星,双双横于库楼上。库楼十星屈曲明,楼中柱有十五星,三三相着如鼎形,其中四星别名衡,南门楼外两星横。
《史记天官书》:“左角李,右角将。”
《星经》:“角二星为天门。”又云:“左角为天田,右角为天门,中间名天关 。”
《观象玩占》:“角二星为天关,苍龙角也, 一曰维首、天陈、天相、天田,金星也。”
历史人物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高密侯邓禹
邓禹作者:徐钧久从游学识英雄,杖策南来见略同。 首建雄谋恢汉业,云台端合议元功。
邓禹为什么是二十八宿之首角木蛟?
首先云台二十八将是刘秀的儿子刘庄排的,刘庄的老师就是邓禹。从这层关系来说,没毛病。
抛开这层关系,从角木蛟的特质来说有关联么?
当初邓禹投奔刘秀提出的平定天下的策略: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并且不断的鼓舞刘秀平定天下,其后举荐了诸如吴汉,贾复等贤才良将。从这方面来说,目标的确立,班底的建立,那就是东汉之始。而这不正是有龙抬头,万物始的意思?
另一方面邓禹的性格,在与赤眉军战役中可以说是屡战屡败,其中不听劝谏,刚愎自用也是失利的原因之一。这也恰体现角宿在某些方面的固执,易冲动。
隋唐夏王窦建德
殷侔《窦建德碑》“云雷方屯,龙战伊始,有天命焉,有豪杰焉,不得受命,而名归圣人,于是玄黄之祸成,而霸图之业废矣。隋大业末,主昏时乱,四海之内,兵革咸起。夏王建德以耕氓崛起,河北山东,皆所奄有,筑宫金城,立国布号,岳峙虎踞,赫赫乎当时之雄也。是时李密在黎阳,世充据东都,萧铣王楚,薛举擅秦,然视其创割之迹,观其模略之大,皆未有及建德者也。唯夏氏为国,只义而尚仁,贵忠而爱贤,无暴虐及民,无淫凶于己,故兵所加而胜,令所到而服,与夫世充,铣,密等甚不同矣。行军有律,而身兼勇武,听谏有道,而人无拒拂,斯盖豪杰所以勃兴而定霸,一朝拓疆千里者哉! 或以建德方项羽在前世,窃谓不然,羽暴而嗜杀,建德宽容御众,得其归附,语不可同日,迹其英兮雄兮,指盼备显,庶儿孙长沙流亚乎!唯天有所勿属,唯命有所独归,故使失计于救邻,致败于临敌,云散雨覆,亡也忽然。嗟夫,此亦莫之为而为者欤!向令运未有统,时仍割分,则太宗龙行乎中原,建德虎视于河北,相持相支,胜负岂须臾辨哉! 自建德亡,距今已久远,山东河北之人,或尚谈其事,且为之祀,知其名不可灭及人者存也。圣唐大和三年,魏州书佐殷侔过其庙下,见父老群祭,骏奔有仪,夏王之称,犹绍于昔。感豪杰之兴奋,吊经营之勿终,始知天命之莫干,惜霸略之旋陨,激于其文,遂碑。”
神话人物封神演义 原名柏林 ,截教门人,通天教主名下的弟子,死于万仙阵。
西游记中是四木禽星之一,能克犀,助孙悟空拿玄英洞三妖。
时间农历正月十七、二月十五、三月十三、四月十一、五月初九、六月初七、七月初四、八月初一、八月廿八、九月廿六、十月廿四、冬月廿一、腊月十九出生,星宿即属角木蛟。
性格特质角宿人对应《易经》乾卦初九爻辞「潜龙勿用」中的潜龙。处深渊时,坦然自若,认真努力做事,做自己,坚韧能吃苦,原则性强,可以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真正机会来临时,才是金子发光,一鸣惊人的时候。所以角宿人很少因为实力不够而蹉跎失利。
但是自尊心强,情绪敏感易变,有悲观的思想。容易自寻烦恼,而刚愎自用。
角宿人要活出自己的状态,不要因为外界的变化而飘摇不定。坚定不移的行动,有的放矢才能一飞冲天,大展拳脚。
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名字的奥秘
金庸先生的文学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的价值观,其小说作品拍出的电视剧更是深入人心,不仅仅在7080后心中影响极大,在90后心中更是不可替代。金先生的作品,涉及天文地理,五行八作,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诸子百家,医卜星相。咱们今天就单从金庸小说中人物起名字中的艺术简单聊聊。
了解一点阴阳五行的朋友都知道这个古代方位和阴阳五行是紧密结合的,东方青龙甲乙木,南方朱雀丙丁火,西方白虎庚辛金,北方玄武壬癸水,中方腾蛇戊己土。
东邪黄药师
那么我们一个一个来看,东邪黄药师,梅超风小时候被蒋太太手持火钳欲刺瞎她双眼,梅超风紧闭双眼,只感觉热气逼近,忽然听得啪的一声,热气不在,梅超风忙的从地上爬起来,只见一身着青袍之人左手抓住蒋太太后领。黄药师出场便是一身青袍,五行中东方尚青,属木,黄药师的药字草字头,并且药字繁体字藥,为木字底,居住桃花岛,药师二字取自风尘三侠里面的李靖,李靖字药师。
西毒欧阳锋
我们再来看西毒欧阳锋,西方属庚辛金,欧阳锋的锋金字旁,西方主白,欧阳锋家住西域白驼山。包括欧阳锋和他嫂子所生之子欧阳克出场也是一身白袍。
一灯大师,北丐洪七公
南帝一灯大师,南方朱雀丙丁火,颜色主红色书属火,佛经有云,以一灯传万灯,诸灯皆明。并且古代的灯都是油灯,用火发光。一灯大师绝技一阳指,阳也代表火。
北丐洪七公,北方壬癸水,洪三点水。洪七公绝技之一降龙十八掌,在古代风水学中龙和水密不可分,寻龙点穴,先观水势。观水之法,凡两水之中必可观山。水会即龙尽,水交则龙止。水飞走则生气散,水融注则内气聚。水为龙之血脉,穴之外气。龙非水送,无以明其来;穴非水界,无以明其止。
紧接着就是中神通王重阳,中央腾蛇戊己土,重字里面有土,并且王重阳包括丘处机历史上确有其人,王重阳原名王喆,两个土,后期讲掌门之位传给老顽童周伯通,周里面也有土。
单从人物名字中就能看出金庸先生对中国文化理解的深度。还有笑傲江湖中令狐冲和任盈盈的名字,道德经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冲代表空虚,盈就是满的意思,一冲一盈,一虚一盈,最后二人和谐的结合在一起。大家有时间可以看看老梁讲故事,老梁对金先生的作品赏析的很透彻。也推荐给现在的00后,多看看金庸的作品,不管是对个人的价值观影响深刻,而且对提升写作水平也大有帮助。各位看官老爷帮忙点点关注,点点赞,您的支持是在下更新最大的动力。
终于搞清楚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意思
分别为:东之青龙,西之白虎,南之朱雀,北之玄武。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又称四象,中国神话中的四方之神灵,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源于中国远古的星宿信仰,而不是道教,直到两汉时期才被道教吸收成为四灵神君。
在古时后的中国,头有角的为公龙;双角的称为龙,单角的称蛟;无角的为螭,古时玉佩常有大小双龙,仍称母子螭。因在中国龙是神物、是至高无上的,也是皇帝的象征。也是东方的代表、五行中是属木的,也因青色是属木的,故此有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
扩展资料
古人说:“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
因此,“四灵”成为“四方之神”,也就是空间上的“四象”: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四灵”随着季节转换:冬春之交的黄昏,青龙显现;春夏之交,朱雀升起;夏秋之交,白虎露头;秋冬之交,玄武上升。
因此,“四灵”也对应时间上的“四季”:
青龙,春季,五行属木,为青色;
朱雀,夏季,五行属火,为赤色;
白虎,秋季,五行属金,为白色;
玄武,冬季,五行属水,为黑色
阴阳五行对照表(完整版)木火土金水,青龙朱雀麒麟白虎玄武!收藏
阴阳五行对照表(完整版)
天象
五行 | 木 | 火 | 土 | 金 | 水 |
五星 | 木星 | 火星 | 土星 | 金星 | 水星 |
五方 | 东 | 南 | 中 | 西 | 北 |
五灵 | 青龙 | 朱雀 | 麒麟 | 白虎 | 玄武 |
五季 | 春 | 夏 | 长夏 | 秋 | 冬 |
六气 | 风 | 热、火 | 湿 | 燥 | 寒 |
五促 | 生 | 长 | 化 | 收 | 藏 |
五时 | 日旦 | 日中 | 日西 | 日入 | 午夜 |
八卦 | 震巽 | 离 | 坤艮 | 干兑 | 坎 |
天干 | 甲乙 | 丙丁 | 戊己 | 庚辛 | 壬癸 |
地支 | 寅卯 | 巳午 | 辰戌 | 申酉 | 子亥 |
五数 | 三、七 | 一、九 | 五、五 | 二、八 | 四、六 |
地象
五色 | 青 | 赤 | 黄 | 白 | 黑 |
五臭 | 臊 腥 | 焦 | 香 | 腥 | 腐 朽 |
五味 | 酸 | 苦 | 甘 | 辛 | 咸 |
五气 (食物药物) | 温 | 热 | 平 | 凉 | 寒 |
五谷 | 麻 | 麦 | 稷(梗米) | 黄黍(稻) | 大豆 |
五果 | 李 | 杏 | 枣 | 桃 | 栗 |
五菜 | 韭 | 薤 | 葵 | 葱 | 藿 |
五实 | 核 | 络 | 肉 | 壳 | 濡 |
五畜 | 犬 | 羊 | 牛 | 鸡 | 猪 |
五虫 | 毛 | 羽 | 倮 | 介 | 鳞 |
五长 | 麟 | 凤 | 人 | 龟 | 龙 |
人象
五脏 | 肝 | 心(心包) | 脾 | 肺 | 肾 |
五腑 | 胆 | 小肠、三焦 | 胃 | 大肠 | 膀胱 |
五体 | 筋 | 血(脉) | 肉 | 皮 | 骨、髓 |
五藏 | 血 | 脉 | 营 | 气 | 精 |
五志 | 怒 | 喜 | 思 | 忧、悲 | 恐、惊 |
五液 | 泪 | 汗 | 涎 | 涕 | 唾 |
五窍 | 目 | 舌 | 口 | 鼻 | 耳 |
五声 | 呼 | 笑 | 歌 | 哭 | 呻 |
五音 | 角 | 征 | 宫 | 商 | 羽 |
五智 | 魂 | 神 | 意 | 魄 | 志 |
五指 | 食指 | 中指 | 大拇指 | 无名指 | 小指 |
五性 | 曲直 | 炎上 | 稼穑 | 从革 | 润下 |
五变动 | 握 | 忧 | 哕 | 咳 | 栗 |
五腧 | 井(出) | 荥(溜) | 俞(注) | 经(行) | 合(入) |
黄帝内经
五脏 | 肝 | 心 | 脾 | 肺 | 肾 |
五脏之官 | 将军之官 谋虑出焉 | 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 | 仓廪之官 五味出焉 | 相傅之官 治节出焉 | 作强之官 伎巧出焉 |
五腑 | 胆 | 小肠 | 胃 | 大肠 | 膀胱 |
五腑之官 | 中正之官 决断出焉 | 受盛之官 化物出焉 | 仓廪之官 五味出焉 | 传道之官 变化出焉 | 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气化则能出矣 |
三焦 心包络 |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膻中=心包络) | ||||
脏象 | 肝 | 心 |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 肺 | 肾 |
罢极之本 魄之居也 其华在爪 其充在筋 阳中之少阳 通于春气 | 生之本 神之变也 其华在面 其充在血脉 阳中之太阳 通于夏气 | 仓廪之本 营之居也 其华在唇四白 其充在肌 至阴之类 通于土气 | 气之本 魄之处也 其华在毛 其充在皮 阳中之太阴 通于秋气 | 封藏之本 精之处也 其华在发 其充在骨 阴中之少阴 通于冬气 | |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 |||||
五脏生成 | 肝之合筋也 其荣爪也 其主肺也 | 心之合脉也 其荣色也 其主肾也 | 脾之合肉也 其荣唇也 其主肝也 | 肺之合皮也 其荣毛也 其主心也 | 肾之合骨也 其荣发也 其主脾也 |
五脏所主 五充(体) | 筋 | 脉 | 肉 | 皮 | 骨、髓 |
五华 | 爪 | 面 | 唇四白 | 毛 | 发 |
五窍 | 目 | 舌 | 口 | 鼻 | 耳 |
五脏化液 | 泪 | 汗 | 涎 | 涕 | 唾 |
五脏所藏 | 魂 肝藏血 血舍魂 | 神 心藏脉 脉舍神 | 意 脾藏营 营舍意 | 魄 肺藏气 气舍魂 | 志 肾藏精 精舍志 |
五志 | 怒 | 喜 | 思 | 忧、悲 | 恐、惊 |
关节分布 | 两腋 | 两肘 | 两髀(髋) | 两肘 | 两腘 |
脏热分布 | 左颊红 | 颜面全部红 | 鼻红 | 右颊红 | 两颧红 |
舌分布 | 舌两旁(肝胆) | 舌尖 | 舌中心(肺胃) | 舌中心(肺胃) | 舌根 |
气血筋脉注入处 | 诸筋者皆属于节 (睡觉时,血归于肝) | 诸脉者皆属于目 诸血者皆属于心 | 诸气者皆属于肺 | 诸髓者皆属于脑 | |
五精所并 | 精气并于肝则忧 | 精气并于心则喜 | 精气并于脾则畏 | 精气并于肺则悲 | 精气并于肾则恐 |
精气注入 (五轮) |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 ||||
肝 | 心 | 脾 | 肺 | 肾 | |
黑眼 | 络 | 约束 | 白眼 | 瞳子 | |
风轮 | 血轮 | 肉轮 | 气轮 | 水轮 | |
角膜、黑睛 | 眼角的血络 | 眼睑、眼皮 | 巩膜、白睛 | 瞳孔 |
黄帝内经
五色 | 青 | 赤 | 黄 | 白 | 黑 |
五色之见死 | 色见青如草兹者死 | 色见赤如衃血者死 | 色见黄如枳实者死 | 色见白如枯骨者死 | 色见黑如炲者死 |
五色之见生 | 青如翠羽者生 | 赤如鸡冠者生 | 黄如蟹腹者生 | 白如豕膏者生 | 黑如乌羽者生 |
五藏所生之外荣 | 生于肝,如以缟裹绀 | 生于心,如以缟裹朱 | 生于脾,如以缟裹栝楼实 | 生于肺,如以缟裹红 | 生于肾,如以缟裹紫 |
色味当五脏 | 青当肝 酸 青当筋 | 赤当心 苦 赤当脉 | 黄当脾 甘 黄当肉 | 白当肺 辛 白当皮 | 黑当肾 咸 黑当骨 |
生死面相 | 凡相五色,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
黄帝内经
五味 | 酸 | 苦 | 甘 | 辛 | 咸 |
五味所入 | 酸入肝 | 苦入心 | 甘入脾 | 辛入肺 | 咸入肾 |
五味所合 | 肝欲酸 | 心欲苦 | 脾欲甘 | 肺欲辛 | 肾欲咸 |
五味所走 | 酸走筋 多食之,令人癃 (手足不灵活) | 咸走血 多食之,令人渴 (口渴) | 甘走肉 多食之,令人悗心 (烦恼) | 辛走气 多食之,令人洞心 (心中空虚) | 苦走骨 多食之,令人变呕 (呕吐) |
五味所禁 | 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 | 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 | 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 | 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 | 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 |
五禁 | 肝病禁辛 | 心病禁咸 | 脾病禁酸 | 肺病禁苦 | 肾病禁甘 |
五味所伤 |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 多食酸则肉胝绉而唇揭 (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 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
五宜 | 肝色青,宜食甘 | 心色赤,宜食酸 | 脾色黄,宜食咸 | 肺色白,宜食苦 | 肾色黑,宜食辛 |
五病宜食 | 肝病者宜食 梗米饭、牛肉、枣、葵 | 心病者宜食 麻、犬肉、李、韭 | 脾病者宜食 大豆、猪肉、栗、藿 | 肺病者宜食 麦、羊肉、杏、薤 | 肾病者宜食 黄黍、鸡肉、桃、葱 |
五脏所苦 |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 |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
五脏所欲 |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 |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 |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 |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 |
补 | 用辛补之 | 用咸补之 | 用甘补之 | 用酸补之 | 用苦补之 |
泻 | 酸泻之 | 甘泻之 | 苦泻之 | 辛泻之 | 咸泻之 |
五行系统
五行学说是中医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五行的生克乘侮,是中医用以分析问题、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以下是医者搜集概括的五行体系,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以便将更多的事物和现象归纳进来!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数:八,七,五,九,六;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五气:风,暑,湿,燥,火;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音:角,征,宫,商,羽;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臭:臊,焦,香,腥,腐;
五谷:麦,黍,稷,稻,豆;
五畜:鸡,羊,牛,马,彘;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神:魂,神,意,魄,志;
五液:泪,汗,涎,涕,唾;
五体:筋,脉,肉,皮,骨;
五俞:颈项,胸胁,脊,肩背,腰股;
五声:呼,笑,歌,哭,呻;
五志:怒,喜,思,悲,恐;
五毒:怒、恨、怨、恼、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