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合婚

什么是整景(整景什么意思)

什么是整景(整景什么意思)

那些年我们唠过的东北话

其实东北话是非常文雅的一种语言,清代的时候,大批文学家、思想家因“文字狱”,拖家带口地被流放到了这里。作为大儒,他们在语言中喜爱用典;与当地人的口语融合,便形成了今天极富特色的东北方言。

因此,许多东北方言,都有着华丽的文史背景所以东北夸奖一个人时,常常会说:“你看你埋竻罢台、佯乐贰郑、虎勒八极、午乐豪风滴,整天五脊六兽,说句话都铿辞别杜,干啥事儿都废晋拔剌,革温独子!”这时,对方就会友好地搂住你的脖子,让你出去跟他好好唠唠。(这些方言好多是满文流传而来的原字,每个方言都有其中故事)

让我们来听听,你所记得的那些方言!

1、突鲁反仗:泛指做事没做明白

2、傻了吧叽 (虎了吧叽):指这个人性格比较急,不思考问题就做

3、嘶嘶哈哈:多是指人在寒冷环境下的被冻的状态

4、鼻涕拉瞎:指这个人比较埋汰,鼻涕淌出来的感觉

5、埋了咕汰(埋了粑汰、埋汰):说这个人比较邋遢,让人看了不舒服

6、吭哧瘪肚:多指这个说话办事说不明白,做不明白,口吃一样听着费劲

7、急头歪(掰)脸 :多指一个人性格比较急,说话不好好说,声音大,吵吵嚷嚷的

8、虚头八脑:泛指一个人不实在

9、疙不溜脆:泛指一个人动作比较麻利,性格干脆

10、犄角旮旯:多半是指一个房间每一处墙角和比较不注意的地方

11、无脊六受:百无聊赖、干啥都难受的意思

12、五迷三道:不清醒、稀里糊涂、迷迷糊糊的意思

13、费劲扒拉:多指做事比较难,不适合胜任一件事

14、不项楞:不起作用的意思

15、不打锛儿 :多指这个人答应别人事情比较痛快

16、不断溜儿:连续不断的意思

17、不赖:不错

18、别脚 :交通不便

19、别介:不要那样

20、憋屈 : 烦闷,心里不痛快

21、八字没一撇: 指事物尚无头绪

22、叭叭的:说话快、清楚、利索、能说的意思

23、笆篱子: 监狱

24、扒瞎:撒谎、胡编乱造的意思

25、拔尖儿:泛指一个人做什么事都要争个第一

26、拔犟眼子: 泛指一个脾气执拗,因一件事没完没了,有点抬杠的意思

27、掰扯:说话,讲道理

28、白眼狼儿:指忘记别人情份或心意狠毒的人

29、忽悠:蒙骗一个人上当的意思

30、叽咯:闹别扭

31、解嘎吱: 意为“过瘾”

32、浮溜浮溜: 特别满,形容水要溢出的样子

33、隔路:贬义,意为“特别,与众不同”,指一个人比较特

34、布拉吉: 裙子,女人穿的,布拉吉是俄语裙子的意思

35、喂得罗:水桶,是俄语水桶的意思

36、得(四声)了把搜:动作举止非常夸张,不够得体,招人讨厌喀啦: 什么都做不好,被人看不起

37、老娃子:乌鸦

38、作死: 泛指做事不顾后果

39、寻思:思考,想

40、秃噜:泛指做事没有按事前预计成功,失败了

41、水了巴察:差劲

42、末了儿:最后了

43、磕碜:有指一个人长的难看;还指做事丢人了,意为丢脸、难看

44、麻溜的:痛快点,立即,马上的意思

45、尿迹:赖叽的意思,指一个人性格软弱

46、打狼:指在后面断后、掩护的意思

47、啥摸:到处观察,到处看看,到处瞅瞅

48、毛楞:泛指一个人做事不认真,动作比较夸张

49、咯应:烦人,比较讨厌

50、霍霍:浪费,糟尽人的意思

51、包瘫:指瑕疵、毛病

52、奔娄:指高额头

53、加刚儿:使用言语挑拨

54、醒腔:指醒悟过来

55、藏妈乎:就是捉迷藏的意思

56、穷棒子:顾名思义,是穷人的意思

57、猴年:表示遥遥无期

58、拉勾上吊:约定好的事不许改变

59、老疙瘩:一个家庭里最后出生的孩子,指家里排行最小的

60、噶扭(ga niu):奇怪的意思

61、学么:琢磨、到处找找、到处看看都是这个意思

62、吭哧瘪肚:泛指一个人说话费劲,说弄不清楚,咕哝的意思

63、硌挺:被什么东西硌到了的感觉,也指被某事烦心到了

64、噶蛤:什么事,干什么

65、 咋滴:怎么的

66、急了拐弯:多指路的转来转去的

67、 伯龄盖儿:膝盖  

68、 卡了:摔倒,栽跟头了  

69、 埋汰:脏,不讲卫生,邋遢。埋汰人,比喻侮辱人。  

70、 该里:热闹的集市  

71、 唠扯:聊天与唠嗑同意 

72、 杠杠:最好、非常好  

73、 你装呐:你在装模做样  

74、 嘚瑟:指人不好看、不雅观惹人生气的吊儿郎当的样子  

75、削(XIAO)你:揍你

76、 整事儿:装腔作势,故意作出某种行为 

77、 麻溜:快一点儿。  

78、 贼好:副词,很好、特别好的意思 

79、 沙棱地:速度。

80、寒碜:(一般指穿着不好)科碜——(一般指长相难看)  

81、 秃撸反涨:说话、办事反反复复  

82、 界壁儿:邻居,指隔着一堵墙的邻居  

83、 捣扯:收拾,整理,一般指洗脸梳头之类的  

84、 了了:墨迹、唠叨  

85、 秀篾:腼腆,拘束  

86、 逼逼车车 :唠叨着然人生气的话  

87、 老蒯:老伴儿(爱称)

88、 远点儿煽着:离我远点儿,滚蛋  

89、 急眼:发火、愤怒  

90、 老鼻子:特别多(和贼多同意)  

91、 滚犊子:滚蛋(一般用作生气)  

92、抓瞎:胡说、乱说  

93、 咋整:怎么办 

94、 囫囵个:全部  

95、 堆缩:脚软、站不起来.  

96、 闲嘎嗒牙:一般指吃东西如嗑瓜子  

97、 熊色(sai三声):熊样

98、 晒脸:调皮捣蛋、逞能、逞强 

99、 干巴地:一般形容吃东西或者皮肤没有水分  

100、 山炮:傻  

101、 备不住:可能、也许  

102、炮仗:鞭炮 

103、 不远匣:指不太远  

104、 扯蛋:胡说八道  

105、 刺挠:痒  

106、 没眼力件儿:形容一个人不会来事儿。  

107、 敞亮:视野开阔、心胸宽广够义气 

108、 包员儿:全部(比如一个人把一桌子饭吃没)  

109、 点儿正(背) :运气好(坏)  

110、 挡害:碍事  

111、 二虎巴鸡:傻乎乎和山炮同意  

112、 二椅子:不男不女  

113、 疙不溜脆:十分流利地  

114、 啯:吸,吮  

115、 哈喇子: 口水  

116、 干仗:打架  

117、 计硌:闹别扭  

118、 尿性:有骨气,真汉子  

119、曲咕:小声说、嘀咕  

120、 铁子:哥们,好朋友。有时也指男女不正当关系如老铁  

121、 五迷三道:迷迷糊糊一般指喝酒喝多了  

122、 稀里马哈:马虎 

123、无机六瘦:形容无聊到了极点,闹心,不知道干什么

124 、暴土扬尘:满天灰尘,扬沙天气(沙尘爆)  

125、洋当二正:不认真,三心二意

126、埋了咕汰(埋了八汰):邋遢  

127、得得(四声)嗖嗖:炫耀,让别人看不惯

128、得得(一声)搜搜:发抖  

129、吭吃瘪肚:形容说话结巴,语无伦次   

130、 斯斯哈哈:一般指被冻得很厉害的人做出的动作  

131、 老么卡吃眼:形容人长的老,岁数大了  

132、嘎嘎巴巴:一般形容衣服上的污渍都风干了也不洗

133、嘎巴:伤口结痂 

134、 皮儿片儿:主要形容房间不整洁,东西摆放比较凌乱 

135、 混儿画儿:形容脸上有污垢,有黑泥  

136、 破马张飞(武武玄玄):形容人不安静和舞马长枪同意

137、 吊儿郎当:形容人游手好闲,没有正经的事情做

138、 毛愣三光:形容人做事情浮躁,不踏实

139、鸟(三声)花:棉花

140、杯夫地:服服帖帖、老老实实

141、喧:吃,骂人话。

142、嗯哪:是

143、嘎巴嘎巴地:很脆,易碎

144、挨克(二声):挨打

145、打小:从小的时候开始

146、八杆子巴拉不着:互不相干,毫无联系

147、拔犟眼子:抬杠

148、家伙:武器

149、苞米:玉米

150、青酱:酱油

151、彪:傻

152、下黑:晚、黑天

153、辛(xin二声)思:想,思考

154、欠儿不登:很事儿,哪有事哪到、一般指人打小报告

155、拉倒吧:算了吧

156、卖单儿:走神儿

157、比比划划:手舞足蹈

158、鸡头掰脸:生气、发火、拼命

159、扎呼:活跃

160、鸟悄地:小心翼翼

161、崩:爆炸(再有一种意思批评)

162、消停了:冷静了、安静了

163、闹挺:心烦、后悔

164、嗷嗷地:声音大

165、稀罕:喜欢

166、舞马长枪:不安静、四肢比比划划,不消停的意思

167、披哩扑笼:比较混乱出现的声音

168、递溜蒜卦:不整洁、不整齐,乱七八糟的意思

169、甩裆尿裤:比较邋遢的意思

170、杨了二正:吊儿郎当的意思

171、搂瓦块儿:说人长得其貌不扬

172、老天扒地:指岁数比较大的意思

173、那旮答:指某个地方

174、老鼻子:泛指多的意思

175、杠杠滴:泛指力度大

176、马路牙子:指马路边上隔离道路的路石

177、老灯:多是骂人,骂上岁数的人

178、二尾(YI)子:不男不女的人

179、狗篮子:骂人的话,泛指一个人做事说话都不行,啥也不是

180、整景:做事故意卖弄,想要讨好的意思

181、隔眼:做事和正常思维的想法不一样

182、事儿妈:泛指这个人事比较多,好找事说事

183、鸟悄儿:小心翼翼,不出声的意思

189:、棺材瓤子:泛指上岁数人到了要死的年龄

190、油渍麻花:泛指一个人穿着比较埋汰,比较脏

191、倒骑驴:三个轮的人力车

192、晒脸:泛指一个人的性格张扬,越是不让做不让说,越是要做、越是说起来没完没了

193、赶趟:泛指时间来得及

194、嘴不啷叽:泛指一个人说话不干净,什么话都有

195、抠抠搜搜:泛指一个人做事小气

196、悬乎:指人或事完全超出正常思维的状态,超乎想象了

197、骚性:泛指一个人比较风流

198、茅楼:厕所

199、起秧子:泛指一个人没事找事

200、猫月子:坐月子的意思

201、打光棍:独身未婚的人

202、跑腿子:跟班、跑来跑去的人

203、耍大刀:泛指一个人能咋胡

204、杵倔横丧:泛指一个人做事生猛,天不怕地不怕

205、撒谎撂屁:泛指撒谎,撒一个谎还不行,一口气撒好几个谎的意思

206、紫了皓青:泛指一个人被人打的状态

207、马胡路:指窨井,下水道,井盖

208、通勤:指上班与下班的过程

209、婆婆丁:蒲公英

210、打牙祭:偶尔的丰盛食物

211、瞎白话:信口雌黄、胡说八道

212、磨叽 :泛指一个人话多,没完没了的说,不停的说

213、苏波汤:指一种用牛肉、白菜、西红柿等做的俄式菜汤(俄语)

214、大列(liě)巴:一种俄式面包(俄语)

215、嘎了哈(hà):一种动物的关节,被用作玩具 (满语)

216、哈喇:油性大的食物(饼干、蛋糕等)变质的味道(满语)

217、撒(sá)目:四处看

218、压马路:在路上散步

219、血(XIE)力搭涨:形容人比较夸张的承受能力。“你看你,咋歇力搭涨的呢?碰一下咋还哭了。”

220、扯里根儿浪:闲扯事

221、整个浪:指所有的,全部的意思

222、卡哧:有收拾和欺负人的意思(满语)

223、不远遐:很近的意思,就是不太远

224、大脖溜子:指打你一下,打耳光的意思

225、扎古扎古:治病

226、出门子:出嫁

227、煞楞:手脚麻利

228、麻溜儿:快点的意思

229、邪乎:厉害

230、老赶:外行

231、没屡会:没主意

232、冷丁的:突然的

233、压茬儿:形容某人能控制局面

234、不见起:不一定

235、买呆儿:看热闹

236、噶古:怪癖

237、钉夹:不间断的意思

238、瘪儿古:死了

239、生性:野蛮、残暴

240、铬色:个性强,不合群的人

241、掰扯掰扯:研究、理论、分析的意思

242、球了光叽的:指顽皮不听话、不讲理的人

243、妖道:不正派,说歪理

244、不着调:没正行,没正经的

245、老㧟(KUAI):讥讽刁蛮可笑、傻里傻气的女人

246、耍狗坨子:评价最烂的表演和表现

247、酸溜:耍小脾气,恶语刺激对方的人

248:叽歪:不耐烦的意思

249、吱吱扭扭:不爱动,消极反抗的意思

250、梗梗:蛮横不讲理的态度

251、呆合的:傻,装屁的意思

252、哪疙瘩:哪地方

253、白胡:吹牛、撒谎,能说会道的意思

254、麻爪了:失败了,没救了

255、抠搜:吝啬,小心眼

256、煽乎:言过其实

257、大咧咧:泛指一个人性格耿直,说话大嗓门、直来直去

258、摺(ZHE)子了:事情办砸了

关注本号:我的中国心HRB, 您会翻阅更多哈尔滨珍贵历史和珍贵影像

《颜氏家训》全文·注释·译文(卷七)

《颜氏家训》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国学经典著作。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

该书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共有七卷,二十篇。分别是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后娶第四、治家第五、风操第六、慕贤第七、勉学第八、文章第九、名实第十、涉务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诫兵第十四、养心第十五、归心第十六、书证第十七、音辞第十八、杂艺第十九、终制第二十。

《颜氏家训》卷七 音辞第十八

【原文】夫九州之人,言语不同,生民已[1]来,固常然矣。自《春秋》标齐言之传,《离骚》目楚词之经,此盖其较明之初也。后有扬雄著《方言》,其言大备。然皆考名物之同畀,不显声读之是非也。逮[2]郑玄注《六经》,高诱解《吕览》、《淮南》,许慎造《说文》,刘熹制《释名》,始有譬况假借以证音字耳。而古语与今殊别,其间轻重清浊[3],犹未可晓;加以内言外言、急言徐言[4]、读若之类,益使人疑。孙叔言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至于魏世,此事大行[5]。高贵乡公不解反语,以为怪异。自兹厥后,音韵锋出,各有土风[6],递相非笑,指马[7]之谕,未知孰是。共以帝王都邑,参校方俗,考核古今,为之折衷。榷而量之,独金陵与洛下耳。南方水土和柔,其音清举[8]而切诣,失在浮浅,其辞多鄙俗。北方山川深厚,其音沉浊而鈋钝[9],得其质直,其辞多古语。然冠冕君子,南方为优;闾里小人,北方为愈。易服而与之谈,南方士庶,数言可辩;隔垣而听其语,北方朝野,终日难分。而南染吴、越,北杂夷虏,皆有深弊,不可具论。其谬失轻微者,则南人以钱为涎,以石为射,以贱为羡,以是为舐;北人以庶为戍,以如为儒,以紫为姊,以洽为狎。如此之例,两失甚多。至邺已来,唯见崔子约、崔瞻叔侄,李祖仁、李蔚兄弟,颇事言词,少为切正。李季节[10]著《音韵决疑》,时有错失;阳休之造《切韵》,殊为疏野。吾家儿女,虽在孩稚,便渐督正之;一言讹替,以为己罪矣。云为品物,未考书记者,不敢辄名,汝曹所知也。【注释】[1]已:同"以",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2]逮:到。[3]清浊:语音学术语。指语音的清声与浊声,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为清声,反之为浊声。[4]急言徐言:汉代譬况字音用语。[5]大行:广泛流行。[6]土风:方音土语。[7]指马:战国时名家公孙龙提出"物莫非指,而指非指"、"白马非马"等命题,讨论名与实之间的关系。后以"指马"指称争辩是非、差别。[8]清举:声音清脆而悠扬。[9]鈋(é)钝:浑厚,不尖锐。[10]李季节:名概,字季节。【译文】全国各地的人,言语各不相同,自从有人类以来,已经一向如此。自从《春秋公羊传》标出对齐国方言的解释,《离骚》被看做楚人语词的经典作品,这大概就是语言差异开始明显的初级阶段吧。后来,扬雄写出了《方言》一书,这方面的论述就大为完备了。但书中都是考辨事物名称的异同,并不显示读音的是与非。直到郑玄注释《六经》,高诱诠解《吕览》《淮南子》,许慎撰写出《说文解字》,刘熹编著了《释名》,这才开始有譬况假借的方法用来验证字音。然而古代语言与今天的语言有着很大差别,这中间语音的轻重清浊,仍然不能了解;再加上他们是采用内言外言、急言徐言、读若这一类的注音方法,就更让人疑惑不解。孙叔言创制了《尔雅音义》一书,这是汉末人唯独懂得使用反切法注音的。到了魏国时代,这种注音法盛行起来。高贵乡公曹髦不懂反切注音法,被人们认为是一桩奇怪的事。从那以后,音韵方面的论著成果大量脱颖而出,各自带有地方口语的色彩,相互之间非难嘲笑,是非曲直,也难以作出判断。看来只能是大家都用帝王都城的语言,参照比较各地方言,考查审核古今语音,用来替它们确定一个恰当的标准。经过这样的反复研究斟酌,只有金陵和洛阳的语言适合作为正音。南方的水土平和温柔,所以南方人的口音清脆悠扬、快速急切,它的弱点在于浮浅,其言辞多鄙陋粗俗。北方的山川深邃宽厚,所以北方人的口音低沉粗重、滞浊迟缓,体现了它的质朴劲直,它的言辞多古代语汇。然而谈到官宦君子的语言,还是南方地区的为优;谈到市井小民的语言,则是北方地区的较胜。让南方人变易服装而与他们交谈,那么南方的官绅与平民,通过几句话就可分辨出他们的身份;隔着墙听北方人谈话,则北方的官绅和平民,你一整天也难以区分出来。然而南方的语言已经沾染了吴越地区的方言,北方的语言已经杂糅了异族的词汇,两者都有严重的弊端,在此不能够一一加以评论。它们中错误差失较轻的例子,则如南方人把钱读作涎,把石读作射,把贱读作羡,把是读作舐;北方人把庶读作戍,把如读作儒,把紫读作姊,把洽读作狎。像这些例子,两者的差失都很多。我到邺城以来,只看到崔子约、崔瞻叔侄,李岳、李蔚兄弟,对语言略有研究,稍微作了些切磋补正的工作。李概所著的《音韵决疑》,时时出现错误差失;阳休之编著的《切韵》,十分粗略草率。我家的儿女们,虽然还在孩童时代,我就开始在这方面对他们进行矫正;孩子一个字有讹误差失,我都把它视为自己的罪过。家中所做各种物品,没有经过从书本中考证过的,就不敢随便称呼名字,这是你们所知道的吧。

【原文】古今言语,时俗不同;著述之人,楚、夏各异[1]。《苍颉训诂》[2],反稗为逋卖[3],反娃为於乖[4];《战国策》音刎为免,《穆天子传》音谏为间[5];《说文》音戛为棘[6],读皿为猛[7];《字林》音看为口甘反,音伸为辛;《韵集》以成、仍、宏、登合成两韵,为、奇、益、石分作四章;李登[8]《声类》以系音羿,刘昌宗《周官音》读乘若承:此例甚广,必须考校。前世反语,又多不切,徐仙民《毛诗音》反骤为在砪,《左传音》切椽为徒缘,不可依信,亦为众矣。今之学士,语亦不正;古独何人,必应随其讹僻乎?《通俗文》曰:"入室求日搜。"反为兄侯。然则兄当音所荣反。今北俗通行此音,亦古语之不可用者。玙璠[9],鲁人宝玉,当音余烦,江南皆音藩屏之藩。岐山当音为奇,江南皆呼为神祇之祇。江陵陷没,此音被于关中,不知二者何所承案。以吾浅学,未之前闻也。【注释】[1]楚、夏:楚指春秋战国时的楚国地域;夏指华夏,即中原地区。此处楚、夏泛指南、北地区。[2]《苍颉训诂》:书名。后汉杜林撰。《旧唐书·经籍志》著录。[3]反稗为逋卖:反切稗字的音为逋卖,即用逋的声母和卖的韵母拼读出稗字。[4]反娃为於乖:段玉裁曰:"娃,於佳切,在十三佳,以於乖切之,则在十四皆。"[5]音谏为间:《穆天子传》三:"道里悠远,山川间之。"郭璞注:"间音谏。"《唐韵》谏古晏反,在谏韵,问古苋反(去声),在裥韵。谏,裥韵不同类,故颜氏以郭注为非。[6]音戛为棘:《唐韵》戛音古黠反,在黠韵,棘音纪力反,在职韵。二音韵部不同,故颜氏以《说文》为非。[7]读皿为猛:《切韵》音皿武永反,音猛莫杏反,同在梗韵,而猛为二等字,皿为三等字,音之洪细有别。故颜氏以皿音猛为非。周祖谟以为猛从孟声,孟从皿声,猛、孟、皿三字古音亦相近。[8]李登:三国魏人,撰有《声类》一书,《隋书·经籍志》著录作十卷,已佚。[9]玙璠(yúfán):美玉。【译文】古代和今天的语言,因为时俗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进行著述的人,因为地处南、北而在语音上表现出差异。《苍颉训诂》一书,把稗的反切音注为逋卖,把娃的反切音注为於乖;《战国策》把刎注音为免,《穆天子传》把谏注音为间;《说文》把戛注音为棘,把皿读为猛;《字林》把看注音为口甘反,把伸注音为辛;《韵集》把成、仍和宏、登分别合成两个韵,把为、奇、益、石却分成四个韵;李登的《声类》以系作羿的音,刘昌宗的《周官音》把乘读作承。这类例子是很普遍的,必须对它们进行考校。前代人标注的反语,又有很多不确切,徐邈的《毛诗音》把骤的反切音注为在砪,《左传音》把椽的反切音注为徒缘,那是不可以依凭的,这种情况也是很多的了。今天的学者,语音也有不正确的,古人难道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一定要依随他们的谬误呢?《通俗文》上说:"入室求日搜。"服虔把搜的反切音注为兄侯。如果这样,那么兄应当发音为所荣反。现在北方的习惯就通行这个音,这也是古代言语中不可沿用的。玙璠,是鲁国人的宝玉,璠的反切应当发音为余烦,江南地区的人都把这个字发音为藩屏的藩。岐山的岐应当发音为奇,江南地区都把它呼为神祇的祇。江陵城陷落的时候,这两个音就流行于关中,不知道是根据什么语音来的,凭我肤浅的学识,还没有听说过。

【原文】北人之音,多以"举"、"莒"为"矩";唯李季节云:"齐桓公与管仲于台上谋伐莒,东郭牙望见桓公口开而不闭,故知所言者莒也。然则莒、矩必不同呼[1]。"此为知音矣。【注释】[1]呼:音韵学名词。汉语音韵学家依据口、唇的形态将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合称四呼。【译文】北方人的语音,大多把"举"、"莒"读为"矩"。只有李季节说:"齐桓公和管仲在台上商议攻伐莒国,东郭牙看见齐桓公的嘴是张开而不是闭拢,所以知道齐桓公所说的是莒国。这样看来莒、矩一定有开口合口的区别。"这就是通晓音韵的人了。

【原文】夫物体自有精粗,精粗谓之好恶[1];人心有所去取,去取谓之好恶[2]。此音见于葛洪、徐邈[3]。而河北学士读《尚书》云好生恶杀。是为一论物体,一就人情,殊不通矣。【注释】[1]好恶:好和坏的意思。卢文瘫曰:"好、恶并如字读。"[2]好恶:喜爱和讨厌的意思。[3]此音见于葛洪、徐邈:指第二个"好恶"的读音见于葛洪、徐邈的音韵学著作。【译文】器物自身有精致或粗糙的分别,这种精致或粗糙就称之为好或恶;人的感情对某样事物有所弃取,这种弃取的态度称之为好或恶。这后一个"好、恶"的读音见于葛洪、徐邈的撰著。而河北地区的读书人读《尚书》的时候却读作"好(呼皓切)生恶(乌各切)杀"。这样,读音取了评论器物精致或粗糙的读音,而意思却是表达感情弃取的意思,就太说不通了。

【原文】邪者,未定之词。《左传》曰:"不知天之弃鲁邪?抑鲁君有罪于鬼神邪[1]?"《庄子》云:"天邪地邪[2]?"《汉书》云:"是邪非邪[3]?"之类是也。而北人即呼为也,亦为误矣。难者曰:"《系辞》云:'乾坤,《易》之门户邪?'此又为未定辞乎?"答曰:"何为不尔!上先标问,下方列德[4]以折之耳。"【注释】[1]以上二句见《左传·昭公二十六年》,第二句末邪字未见。二句意思是说:"不知是上天抛弃鲁国呢?还是鲁君得罪了鬼神呢?"[2]天邪地邪:是天呢,还是地呢?[3]是邪非邪:是对呢,还是不对呢?[4]列德:阐明阴阳之德。【译文】邪,是表示疑问的词。《左传》说:"不知天之弃鲁邪?抑鲁君有罪于鬼神邪?"《庄子》说:"天邪?地邪?"《汉书》说:"是邪?非邪?"这类"邪"字都是这种用法。而北方人就把它读成"也",这是错误的。责难我的人说:"《周易·系辞》说:'乾坤,《易》之门户邪?'这个'邪'也是表示疑问的词吗?"我回答说:"为什么不是!上面先标明疑问,下面才阐明阴阳之德的道理以作出结论。"

【原文】江南学士读《左传》,口相传述,自为凡例[1],军自败曰败,打破人军曰败。诸记传未见补败反,徐仙民读《左传》,唯一处有此音,又不言自败、败人之别,此为穿凿耳。【注释】[1]凡例:通例,章法。【译文】江南地区的学者读《左传》,是用口相互传述,自订章法,自家军队失败说成败(蒲迈反),打败别的军队说成败(补败反)。各种传记中也未看见注音为补败反,徐邈所读的《左传》,只有一处注了这个音,又不说明自败、败人的区别,这就显得有些牵强附会了。

【原文】古人云:"膏粱[1]难整。"以其为骄奢自足,不能克励[2]也。吾见王侯外戚,语多不正,亦由内染贱保傅[3],外无良师友[4]故耳。梁世有一侯,尝对元帝饮谑[5],自陈"痴钝",乃成"飔[6]段",元帝答之云:"飔异凉风,段非干木。"谓"郢州"为"永州",元帝启报简文,简文云:"庚辰吴入,遂成司隶。"如此之类,举口皆然。元帝手教诸子侍读,以此为诫。【注释】[1]膏粱:精美食物。[2]克励:刻苦自励。[3]保傅:古代保育、教导太子等贵族子弟及未成年帝王、诸侯的男女官员,统称为保傅。[4]友:协助,帮助。[5]饮谑:饮酒戏谑。[6]飔(sī):凉风。【译文】古人说:"膏粱子弟其性难正。"是因为他们骄横奢侈自我满足,不能够克制私欲,力求上进。我看见那些王侯外戚,语音大多不纯正,也是由于内受下贱保傅的熏染,外无良师协助的缘故。梁朝有一位侯王,曾经与梁元帝一起饮酒戏谑,他自称"痴钝",却说成"飔段",梁元帝戏答他说:"飔不同于凉风,段也不是干木。"他又把"郢州"说成"永州",梁元帝把此事告知简文帝,简文帝说:"庚辰日吴人进入郢都的郢,却成了后汉的司隶校尉鲍永的永。"像这一类例子,这位侯王张口就是。梁元帝亲自教授几位儿子的侍读,就以这位侯王的错讹为诫。

【原文】河北切攻字为古琮,与工、公、功三字不同,殊为僻[1]也。比世有人名暹,自称为研;名琨,自称为臌;名硑,自称为汪;名砣,自称为碘。非唯音韵舛错,亦使其儿孙避讳纷纭[2]矣。【注释】[1]僻:差错。[2]纷纭:盛多、杂乱的样子。【译文】河北地区的人反切攻字为古琮,与工、公、功三字的读音不同,这是大错。近代有一个人名为暹,他自称为研;有一个人名为琨,他自称为臌;有一个人名为硑,他自称为汪;有一个人名为砣,他自称为碘。不仅音韵有错讹,也使他们的儿孙辈在避讳时纷繁杂乱,不知如何依从。

【评析】《音辞》篇主要讲述了语言和音韵方面的有关内容。作者认识到各地方音、方言的差异是一种自然现象,并认为这种差异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同时指出南北方语言存在的差异。颜之推要求自己的子女不要受方言的影响,从小养成正确发音的习惯,这样有助于避免出现错误。而且他告诫子女:对于知识的学习,要实事求是,没有考证的,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不要草率给出结论。

《颜氏家训》卷七 杂艺第十九

【原文】真草[1]书迹,微须留意。江南谚云:"尺牍书疏,千里面目[2]也。"承晋、宋余俗,相与[3]事之,故无顿[4]狼狈[5]者。吾幼承门业[6],加性爱重,所见法书[7]亦多,而玩习功夫颇至,遂不能佳者,良[8]由无分故也。然而此艺不须过精。夫巧者劳而智者忧,常为人所役使,更觉为累;韦仲将遗戒,深有以也。【注释】[1]真草:书体名,真书和草书。真书,即带有隶书痕迹的楷书。[2]千里面目:千里之外可以看到的面目。[3]相与:共同、一道。[4]顿:顿时。[5]狼狈:为难窘迫。[6]门业:家门素业。[7]法书:作为法则以供学习的字。[8]良:实在。【译文】楷书、草书的书法,需要稍加用心。江南的谚语说:"一尺长短的信函,就是你在千里之外给人看到的面貌。"那里的人上承晋、宋流传下来的风气,大家都信奉这句话,所以没有把字写得很马虎的。我从小继承家传的学业,加上生性对书法喜爱偏重,所看到的书法范本也多,玩味研习的功夫下得颇深,但书法水平最终不高,确实是因为我没有天分的缘故吧。但是这门技艺也不需要过于精湛。巧者多劳,智者多忧,因为字写得好就经常被人使唤,反而感觉是一种负担。韦仲将给子孙留下不要学习书法的诫言,是很有道理的。

【原文】王逸少[1]风流[2]才士,萧散[3]名人,举世惟知其书,翻[4]以能自蔽也。萧子云每叹曰:"吾著《齐书》,勒[5]成一典,文章弘义,自谓可观;唯以笔迹得名,亦异事也。"王褒地胄清华[6],才学优敏,后虽入关,亦被礼遇。犹以书工,崎岖[7]碑碣之间,辛苦笔砚之役,尝悔恨曰:"假使吾不知书,可不至今日邪?"以此观之,慎勿以书自命。虽然,厮猥[8]之人,以能书拔擢[9]者多矣。故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注释】[1]王逸少:东晋王羲之,字逸少,著名书法家。[2]风流:杰出的。[3]萧散:潇洒,不受拘束。[4]翻:反而。[5]勒:编写。[6]地胄(zhòu)清华:门第清高显贵。地胄:地位、门第。[7]崎岖:跋涉,奔波。[8]厮猥:地位低下。[9]拔擢(zhuó):选拔提升。【译文】王羲之是个风流才士,潇洒闲散的名人,举世的人都知道他的书法,反而因此而掩盖了他的其他才能。萧子云常常感叹说:"我撰著《齐书》,编纂成为一部史籍典策,这中间的文采大义,自以为是可观的,却只是以书法得名,也是一件怪事啊。"王褒门第高贵,学识渊博,才思敏捷,后来虽然被迫入关,也仍然受到礼遇。但他还是因为工于书法,只能奔波于碑碣之间,辛辛苦苦地挥毫写字,他曾经悔恨地说:"假如我不懂得书法,大概不会弄到今天这个样子吧?"由此看来,千万不要以书法自命。虽是这样,那些地位低下的人,因为会书法而得到提拔的也很多。所以说目标不同的人是讲不到一块的。

【原文】梁氏秘阁[1]散逸以来,吾见二王[2]真草多矣,家中尝得十卷;方知陶隐居、阮交州、萧祭酒诸书[3],莫不得羲之之体,故是书之渊源。萧晚节所变,乃右军[4]年少时法也。【注释】[1]秘阁:即内府,古代宫中珍藏图书之处。[2]二王:指王羲之、王献之父子。[3]陶隐居:即陶弘景。阮交州:即阮研,字文几,官至交州刺史。[4]右军:即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译文】梁朝秘阁的图书散逸以来,我所看到的二王的楷书、草书墨迹还很多,家里就曾经收藏有十卷。由此我才知道陶弘景、阮研、萧子云三人的各种书法,没有不受王羲之书法影响的,所以王羲之的书体是书法的渊源。萧子云晚年书体有所变化,却是变成了王羲之少年时期的笔法。

【原文】江南闾里间有《画书赋》,乃陶隐居[1]弟子杜道士所为;其人未甚识字,轻为轨则[2],托名贵师,世俗传信,后生颇为所误也。【注释】[1]陶隐居:即陶弘景。善书法。下文"贵师"亦指陶隐居。[2]轨则:准则。【译文】江南地区民间有《画书赋》流传,是陶隐居弟子杜道士所作。这个人认不得多少字,却轻率地为绘画书法制定准则,还假托名师,世人也就轻易传布相信,后生晚辈很有被它所贻误的。

【原文】画绘之工,亦为妙矣;自古名士,多或能之。吾家尝有梁元帝手画蝉雀白团扇及马图,亦难及也。武烈太子[1]偏能写真,坐上宾客,随宜[2]点染,即成数人,以问童孺,皆知姓名矣。萧贲[3]、刘孝先、刘灵,并文学已外,复佳此法。玩阅古今,特可宝爱。若官未通显,每被公私使令,亦为猥役[4]。吴县顾士端出身湘东王国侍郎,后为镇南府刑狱参军,有子曰庭,西朝中书舍人[5],父子并有琴书之艺,尤妙丹青[6],常被元帝所使,每怀羞恨。彭城刘岳,橐之子也,仕为骠骑府管记[7]、平氏县[8]令,才学快士[9],而画绝伦。后随武陵王[10]入蜀,下牢[11]之败,遂为陆护军[12]画支江寺壁,与诸工巧杂处。向使三贤都不晓画,直运素业[13],岂见此耻乎?【注释】[1]武烈太子:梁元帝长子,名方等,字实相。年二十二战死,谥武烈。[2]随宜:随意的意思。[3]萧贲:南齐竟陵王萧子良之孙,字文涣,有文才,能书善画。[4]猥役:杂役。[5]西朝:指江陵。梁元帝建都于此。中书舍人:中书省属官。[6]丹青:丹砂和青雘,为中国画中常用颜色。此泛指绘画艺术。[7]管记:指记室,掌章表书记文檄。[8]平氏县:属南阳。故城在今河南桐柏县西。[9]快士:豪爽之士。[10]武陵王:即萧纪,字世询。梁武帝第八子,天监十三年封武陵王。[11]下牢:梁朝宜州旧治,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下牢之败:指梁元帝承圣二年武陵王萧纪的叛军被陆法和击败之事。[12]陆护军:即陆法和。[13]素业:清素之业,指儒业。【译文】绘画技艺的工巧,也是十分奇妙的。自古以来的名士,很多都很擅长此道。我们家里曾经有梁元帝亲手画的蝉雀白团扇和马图,也是一般人难以赶上的。武烈太子特别擅长人物写生,座上的宾客,他随手勾画,就成了几个人像,拿去问小孩,小孩都能知道这几个人像画的是谁。萧贲、刘孝先、刘灵都是除文学之外,又擅长绘画的人物。他们平时鉴别赏玩的古今名画,特别当成宝贝珍爱。但习画的人如果官职没有通达显赫,就经常被公家或私人叫去为他们画画,这也是一项苦差事。吴县的顾士端做过湘东王国侍郎,后来担任镇南府刑狱参军,他有个儿子叫顾庭,在梁朝任中书舍人。他们父子俩都会弹琴和书法,尤其绘画技艺很高,所以也经常被梁元帝叫去画画,父子俩常常感到羞愧和愤恨。彭城的刘岳,是刘橐的儿子,任骠骑府管记、平氏县令,是位有才学的豪爽之士,绘画的水平无人可及。后来他随同武陵王萧纪进入蜀地,武陵王的军队在下牢失败以后,他被陆护军遣去画支江寺的壁画,与工匠们混杂在一起。以上三位贤人假如都不懂得绘画,而是专攻儒学,难道会蒙受这种耻辱吗?

【原文】弧矢[1]之利,以威天下,先王所以观德择贤,亦济身之急务也。江南谓世之常射,以为兵射,冠冕儒生,多不习此;别有博射[2],弱弓长箭,施于准的[3],揖让升降[4],以行礼焉。防御寇难,了无所益。乱离之后,此术遂亡。河北文士,率晓兵射,非直[5]葛洪一箭,已解追兵,三九[6]宴集,常縻[7]荣赐。虽然,要轻禽,截狡兽,不愿汝辈为之。【注释】[1]弧矢:弓箭。[2]博射:我国古代一种游戏性的习射方式。[3]准的:剑靶。[4]揖让升降:指"博射"的礼节。[5]直:只。[6]三九:三公九卿。[7]縻(mí):得到。【译文】弓箭的锋利,可以威服天下,前代帝王以此观察人的德行,选择贤才,同时也是保全自身的紧要事情。江南地区称社会上的一般习射叫做兵射,仕宦人家的读书人大多不操习它;另有一种博射,用软弓长箭,射在剑靶上,讲究揖让进退,以此表达礼节。对于防御敌寇,却毫无用处。战乱之后,这种射法也不再出现了。河北的文人,大都懂得兵射,不但能像葛洪那样,用它来防身,而且在三公九卿出席的宴会上,常靠它分到赏赐。虽然如此,遇到那些拦轻捷的飞禽、截狡猾的野兽的围猎,我还是不愿你们去参加。

【原文】卜筮[1]者,圣人之业也;但近世无复佳师,多不能中。古者,卜以决疑,今人生疑于卜;何者?守道信谋,欲行一事,卜得恶卦,反令恜恜[2],此之谓乎!且十中六七,以为上手[3],粗知大意,又不委曲[4]。凡射奇偶,自然半收,何足赖也。世传云:"解阴阳者,为鬼所嫉,坎忧贫穷,多不称泰。"吾观近古以来,尤精妙者,唯京房[5]、管辂[6]、郭璞[7]耳,皆无官位,多或罹灾,此言令人益信。倘值世网[8]严密,强负此名,便有诖误,亦祸源也。及星文风气,率不劳为之。吾尝学《六壬式》[9],亦值世间好匠,聚得《龙首》、《金匮》、《玉軨变》、《玉历》十许种书,讨求无验,寻亦悔罢。凡阴阳之术,与天地俱生,亦吉凶德刑[10],不可不信;但去圣既远,世传术书,皆出流俗,言辞鄙浅,验少妄多。至如反支[11]不行,竟以遇害;归忌[12]寄宿,不免凶终:拘而多忌,亦无益也。【注释】[1]卜筮:古时预测吉凶,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合称卜筮。[2]恜恜:忧惧不安的样子。[3]上手:上等手艺。[4]委曲:这里是详尽的意思。[5]京房:西汉人,字君明。善占卜。后被处死。[6]管辂:三国时魏人,字公明。善占卜。[7]郭璞:晋朝人。字景纯。好经术,通阴阳历算、卜筮之术。后被王敦所杀。[8]世网:比喻社会上法律礼教、伦理道德对人的束缚。[9]《六壬式》:《隋书·经籍志》著录《六壬式经杂占》九卷,《六壬释兆》六卷。[10]德刑:恩泽与处罚。[11]反支:古代术数星名之说,以反支日为禁忌之日。[12]归忌:不宜回家的忌日。【译文】卜筮,是圣人从事的职业,但近代还没有好的巫师,所以卜筮的结果大多不能应验。古时候,用占卜来解决疑惑,现在的人却因为占卜而产生疑惑,这是什么原因呢?一个人恪守道义,相信自己的谋划,打算去干一件事,却卜得一个恶卦,反而使他忧惧不安,这就是所说的因占卜而产生疑惑的情况吧!况且今人十次占卜有六七次应验,就被看成占卜高手,那些对占卜术只是粗知大意,对情况又不详尽了解的人,对是或否两种结果进行占卜,自然也就只能有一半应验了。这种占卜术有什么值得信赖的呢?社会上流传说:"懂得阴阳之术的人,会被鬼所妒嫉,其命运坎坷,穷困潦倒,大多不得平安。"我看近古以来特别精通占卜术的人,只有京房、管辂、郭璞,他们都没有得到官位,多遭受了灾祸,这句话就使人更加相信了。如果碰到世网严密,勉强地背上善于占卜的名声,就会产生失误,这也是招来祸患的根源。至于观察天文气象以预测吉凶之事,你们一概不要去做。我曾经学习过《六壬式》,也遇到过社会上的好术士,搜集到《龙首》《金匮》《玉軨变》《玉历》等十来种书,对它们进行研究探讨却没有效验,随即就为此感到后悔。阴阳之术,与天地一齐产生,这也是上天对人间昭示吉凶、施加思泽和惩罚的手段,不可不相信;但我们距离圣人的时代已经很远,社会上流传的有关阴阳术数的书,都出自平庸者之手,语言粗鄙肤浅,应验的少,虚妄的多。至于像反支日不宜出行,可有人照样遇害;归忌日需寄宿在外,可有人还是不免惨死。说明这类说法死板而多禁忌,也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原文】算术亦是六艺[1]要事;自古儒士论天道,定律历者,皆学通之。然可以兼明,不可以专业。江南此学殊少,唯范阳祖暅[2]精之,位至南康[3]太守。河北多晓此术。【注释】[1]六艺:古代教育学生的六种科目,谓指礼、乐、射、御、书、数。[2]祖暅(xuān):南朝梁人,字景烁。古代著名数学家祖冲之之子。[3]南康:郡名,治所赣县(即今江西赣州)。【译文】算术也是六艺中很重要的一项,自古以来,学者们谈论天文,制定律历,都要懂得它,但是这门学问可以附带地掌握,不可以把它作为专业。江南地区懂得这门学问的人很少,只有范阳的祖暅精通它,祖暅这人官至南康太守。河北地区的人大多通晓这门学问。

【原文】医方之事,取妙极难,不劝汝曹以自命也。微解药性,小小和合[1],居家得以救急,亦为胜事,皇甫谧、殷仲堪则其人也。【注释】[1]小小:稍稍。和合:调合,这里是配药方的意思。【译文】看病开药方的事,要想达到精妙的地步是很困难的,我不想劝你们以此作为追求目标。只要稍微懂一点药性,能配一点药方,家中能够以此救急,也就是一桩好事了,皇甫谧、殷仲堪就是这样的人。

【原文】《家语》曰:"君子不博[1],为其兼行恶道故也。"《论语》云:"不有博弈[2]者乎?为之,犹贤乎已。"然则圣人不用博弈为教;但以学者不可常精,有时疲倦,则傥为之,犹胜饱食昏睡,兀然端坐耳。至如吴太子以为无益,命韦昭论之;王肃、葛洪、陶侃之徒,不许目观手执[3],此并勤笃之志也。能尔为佳。古为大博则六箸,小博则二焭[4],今无晓者。比世所行,一焭十二棋,数术浅短,不足可玩。围棋有手谈、坐隐之目[5],颇为雅戏;但令人耽愦,废丧实多,不可常也。【注释】[1]博:博戏,又叫局戏,为古代一种游戏,六箸十二棋。[2]弈:围棋。[3]王肃:三国时魏人。字子雍。著名经学家。葛洪:东晋道教理论家。陶侃:西晋人。陶在任荆州刺史时,见佐吏玩博戏、围棋,就将上述器具投之于江。[4]箸:博戏时所用竹棍。焭:博戏时所用骰子。[5]手谈、坐隐:均为下围棋的别称。【译文】《孔子家语》说:"君子不玩博戏,是因为博戏也会使人走入邪道。"《论语》说:"不是有玩博戏下围棋的游戏吗?玩玩这些,也比什么都不干好。"那么圣人是不用博戏、围棋作为施教手段的。只要读书人不时时专于此道,有时疲倦,偶尔玩玩,比吃饱了饭整天昏睡,或呆呆地坐着要好。至于像吴太子认为下围棋无益,叫韦昭写文章论述它的害处;王肃、葛洪、陶侃不许眼观棋盘、手执棋子,这些都是对本职工作勤奋专心的表现。能够这样当然好。古时候玩大博用六根竹棍,小博用两个骰子,现在已经没有懂得这种玩法的人了。现在流行的玩法,是用一个骰子十二个棋子,术数浅短,不值得一玩。围棋有手谈、坐隐等名目,是一种颇为高雅的游戏;但使人沉溺其中,旷废丧失的事确实太多,不可经常下。

【评析】《杂艺》篇的主要内容是说经、史、文章以外的棋琴书画、骑射、算术、医学等都是一门技艺,适当地掌握一些对自己会很有好处,除了扩大知识面以外,还可以增强自身技能,提高生存能力。但是,有一些是封建迷信,对于这些内容最好是不信、不学、不用。

《颜氏家训》卷七 终制第二十

【原文】死者,人之常分[1],不可免也。吾年十九,值梁家丧乱,其间与白刃为伍者,亦常数辈[2];幸承馀福,得至于今。古人云:"五十不为夭。"吾已六十馀,故心坦然,不以残年[3]为念。先有风气[4]之疾,常疑奄然[5],聊书素怀,以为汝诫。【注释】[1]常分:定分。[2]辈:次。[3]残年:人将尽的岁月。指晚年。[4]风气:病名。[5]奄然:奄忽。此指死亡。【译文】死亡是人间常有的事,不可避免。在我十九岁的时候,恰好梁朝动荡不安,许多日子是在刀剑丛中度过的,多亏祖上的保佑,我才活到了今天。正如古人所说的:"活到[5]0岁就不算短命了。"我已经有六十多岁了,所以心里异常平静,也很坦然,没有后顾之忧。以前我患有风湿病,常常会怀疑自己突然死去,因此在这里记下我自己的一些想法,也算是对你们的嘱咐或者训诫吧。

【原文】今年老疾侵,傥然奄忽[1],岂求备礼乎?一日放臂,沐浴而已,不劳复魄,殓[2]以常衣。先夫人弃背之时,属世荒馑[3],家涂空迫,兄弟幼弱,棺器率薄,藏[4]内无砖。吾当松棺二寸,衣帽已外,一不得自随,床上唯施七星板;至如蜡弩牙、玉豚、锡人之属,并须停省,粮罂[5]明器,故不得营,碑志旒旐[6],弥在言外。载以鳖甲车,衬土而下,平地无坟;若惧拜扫不知兆域[7],当筑一堵低墙于左右前后,随为私记耳。灵筵勿设枕几,朔望祥禫,唯下白粥清水干枣,不得有酒肉饼果之祭。亲友来醊酹[8]者,一皆拒之。汝曹若违吾心,有加先妣,则陷父不孝,在汝安乎?其内典功德,随力所至,勿刳竭生资,使冻馁也。四时祭祀,周、孔所教,欲人勿死其亲,不忘孝道也。求诸内典,则无益焉。杀生为之,翻增罪累。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悲,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望于汝也。【注释】[1]奄忽:死亡。[2]殓(liàn):给死者穿衣入棺。[3]荒馑:饥荒。[4]藏:墓穴、坟墓。[5]粮罂:盛粮的陶器,大肚小口,古代墓葬用为明器。[6]旒(liú)旐(zhào):指铭旌。[7]兆域:墓地四周的疆界,亦称墓地。[8]酹(lèi):以酒浇地,表示祭奠。【译文】我现在年纪已老且疾病缠身,倘若突然死去,是不是会要求你们对我礼仪周备呢?哪一天我死了,只要求为我沐浴遗体而已,不劳你们行复魄之礼,身上只须穿着普通的衣服。你们的祖母去世的时候,正碰上闹饥荒,家庭境况空乏窘迫,我们几兄弟都还年幼单弱,因此,你们祖母的棺木就很简朴单薄,墓内连砖也没有一块。我也只应当备办二寸厚的松木棺材一口,除了衣服帽子以外,其他东西一概不要随身带去,棺材底部只须放一块七星板。至于像蜡弩牙、玉豚、锡人这类东西,都应该裁撤不用,粮罂明器,本来就不要去料理,更不用提碑志铭旌了。棺材用鳖甲车运载,墓底用土衬垫就可下葬,墓的上面是平地而不要垒坟。如果你们担心拜祭扫坟时不知道墓地的界线,就要在墓地的左右前后修筑一堵低墙,顺便在上面做一个标志。灵床上不要设置枕几,每逢朔日望日祥禫祭奠,只须用白粥清水干枣等物,不许用酒肉饼果作祭品。亲友们来奠祭的,要一概谢绝。你们如果违反了我的心愿,把我的丧礼规格置于你们祖母之上,那就是把我陷于不孝的境地,你们能够心安吗?至于念佛诵经等佛教功德,可量力而行,不要因此而耗尽资财,使你们遭受冻馁之苦。一年四季对先辈行祭祀之礼,这是周公、孔子所教于我们的,是希望人们不要忘记他们死去的亲人,不要忘记孝道。如果要到佛经中去寻找根据,就没有什么好处了。靠杀生来进行祭祀活动,反而会增加我们的罪过。如果你们要报达父母的恩德,抒发思念亲人的伤悲,那么除了有时候供奉斋品外,到每年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我也是盼望能得到你们的斋供的。

【原文】孔子之葬亲也,云:"古者,墓而不坟。丘东西南北之人[1]也,不可以弗识[2]也。"于是封[3]之崇四尺。然则君子应世行道[4],亦有不守坟墓之时,况为事际[5]所逼也!吾今羁旅,身若浮云,竟未知何乡是吾葬地;唯当气绝便埋之耳。汝曹宜以传业扬名为务,不可顾恋朽壤[6],以取堙没[7]也。【注释】[1]东西南北之人:指到处漂泊,居无定所。[2]识:标志,记号。[3]封:积土为坟。[4]应世:应付世事。行道:实践自己的主张。[5]事际:情势。[6]朽壤:腐土,此指坟墓。[7]堙(yān)没:埋没。【译文】孔子在安葬父母亲的时候说:"古时候,只筑墓而不垒坟。我孔丘是东西南北漂泊不定之人,墓上不可以没有标志。"于是就垒了四尺高的坟。那么君子应付世事,实践自己的主张,也有不能守着坟墓的时候,何况是为情势所逼迫啊!我现在客居他乡,身子像浮云一样飘泊不定,竟然不知道哪方乡土是我的埋葬之地,只应该断气后便就地埋葬。你们应该以传承家业播扬名声为己任,不可顾恋我葬身的墓地,以致埋没了自己。

【评析】所谓《终制》,就是送终的礼制。这是作者给后人提出的要求,相当于现在的遗嘱。作者一生坎坷,历经风雨,在当时大环境的影响下,家世不断衰败,自己也日渐衰老,骨肉离别已成定局。经过大风大浪的颜之推,嘱咐子女:自己死后不要厚葬,不要搞铺张浪费,要以自己的前途为重,不要过度悲伤而误了大事。

作为一个万能动词,“整”在东北方言中的使用范围是没有范围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严格意义上讲,“整”字不是东北特有的方言文字。整:会意兼形声字,初见于春秋。整字在东北发扬光大,被淳朴的东北大地人民使用得出神入化,等于是把“整”字从字典上拿过来当成了地道的东北话使用。在东北方言中整字基本失去了形声字的意义,被改造成了一个万能动词。

你整啥呢?哎妈呀,这可咋整!?整明白没?整菜了没?整哪儿去了?我整死你?

在东北,万物皆可“整”,也可“整”万物,学会“整”字的使用,再加上嘎哈,可以走东北半个了。

《汉语词典》①整齐,严整。②端方;端庄;严肃。③整个,全部在内。④整理;整治。⑤使人为难,使人吃苦头;打击。⑥修理。⑦副词。正在。

在东北,整到底有多少种含义,不到跟前儿可能都说不清!“整”代表吃、喝、打、杀、想、做、写、弄、生、炒、煎、炸、修、剪、买、卖、捞、扔……

1、“咋整、咋整的”是最经典的两个词,意思是办理、解决

唉呀妈呀,这可咋整?解决。意思是:这事怎么解决,怎么办?

酒我喝不进去了咋整?怎么办

你咋整的?别人都喝了你咋整剩下了呢?怎么回事

海燕呐,你可咋整?意思是恨铁不成钢。(有惋惜,遗憾,叹息,埋怨等多重意义)

你整啥呢?做。(你做什么呢?)我没嘎哈,待着呢。

我这赶火车的时间来不及了咋整!解决,办理。

咋整的,咋整不赶趟了呢?弄、搞,耽误。

2、整:想、搞、做、写、弄……

这是咋整的?做、弄、搞。意思是:这事是谁干的、怎么弄的或怎么搞的。

今天整个方案,明天交上来。想、策划、写、制作。

我先整个提纲,然后你根据提纲整内容,能不能整?做、写、弄

你嘎哈呢,文件整出来了么?做、制作。

给我整一杯水。倒水

累了就整杯咖啡,喝完再整。冲、做。

这事儿整的不对。做,完成。

路标让人整倒了。推、撞

3、整:吃、喝、玩、买卖……

小张两口子又整个儿子。生。

小王家又整个猪羔子(猪仔)。抓、买。

小杜还整了好几只大鹅。这个可能性较多:买、抓、盗、抢、要等等

小李整好菜了,让我过去整两口。炒、炖;喝。

喝酒前先整两口菜。吃

三缺一,找人整两把。玩、打扑克或者麻将。

<来个稍微复杂点的句子>小李下晚黑(傍晚)在河岔子里整①的鱼,完了(转折词)在该里(城镇里)整②的大豆腐和猫把(茅把蒿),整③一锅鱼汤,又整④的别的饭菜,还说要整⑤只鸡,我没样(让)他整⑥,我心思过去帮他整⑦菜,他也不用,整地我都不好意思了。①打、钓、捞、抓鱼;②买;③炖;④做、炒;⑤抓;⑥宰杀; ⑦收拾

4、整:迫害,调侃、逗弄、折磨、欺负、熊人……整人

李宁玉让武田给整笆篱子去了。

你别整我了,让我安静一会儿。

小王把翠花整够呛。

小张把小王整哭了。

你可别整他了,他一整就哭,你整他嘎哈。

可让那个瘪犊子把我整完了。

5整:整事。整景。整那没用滴。

你消停待着,别整没用滴。

你别跟我整事儿。你可别扯了,他俩竟整事。

别整景儿,来点真的。……

6、整:打、杀……打架吵架专用

我整死你。我整废你。我整不死你。整不起,我躲得起。……

7、整:整字在每一个句子都有不同含义,关键还得看现实情境。

别那么整,那么整能行么,那么整不行,整来整去不把自己给整了么。(这个各位好友自己翻译,哈哈)

天凉了,注意点,别整感冒了。患病。

感冒了,整点药吃。买,开方子拿药。

你在大学整啥的?你读企业管理是整啥的?学习;工作。

你在北京整啥呢?干什么工作(别管啥意思,你就回答没啥事正常上班就好了)

你把箱子放那,我整。帮忙。

这天可真到时候了,一整就下雨。(不知道谁整的,反正天是整下雨了。还一整,好像你能把天整蓝似的。)(大学的时候同学曾拿这个开过玩笑:你还一整,二整三整都白扯)

<留一篇小短文供大家娱乐>

你先在这整会儿茶,整首歌,别的啥也不用整。我上山整整大棚,整完大棚,咱们出去整点小酒,整完小酒再整场电影,整完电影再整个洗浴,整完洗浴再整整骨,整整头发,今天就这么整了,明天该咋整就咋整。先样小崔整好饭店,整好人,菜赶趟,人齐了再整菜。还得整个车,把咱们几个整过去,要不没法整。那待会儿咋整?待会再说,整完饭就有办法整了。

不写了,我自己个都整晕了!反正酒桌上听到整就干一杯,商场里听到整你就说行。

写了这么多,发现一个问题,整字用处这么大,可能是因为东北人说话的时候懒得思考,不管啥事、不管什么词用一个整字代替。有趣的是大家还都能够明白对方说的是什么意思。

《康熙字典》:1、有秩序,不乱:~齐。~洁。~然有序。工~。2、治理:~治。~改。~编。~饬(a、使有条理、整顿;b、整齐,有条理)。~装待发。~备。~理。3、修理,修饰:~形。~旧如新。4、完全无缺,没有零头:~体。完~。5、使人吃苦头:~人。6、搞,弄,处理:咋~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月是中秋澄》

【原创作品】

作者 李旭光

与朋友游查干湖

古人写秋月,林林总总,概离不开团圆、澄明。而以中秋赏月、祭月,寄秋月以秋实、团圆、澄澈等,则使明月与季节,与伦理,与风俗,与节庆等诸多元素融为一体,上升为民族、民俗、国家行为。

作者夫妇在查干湖花海合影

前几天,为纪念中秋,几位好友作圣水通家游,拜诣成吉思汗召,寻访清代王爷府遗踪,查干湖小镇览胜,徜徉于花海、捺钵广场、引松水入湖纪念碑…,油然而升的,是民族自豪感,对家乡的爱,和对创业文化的思考。家乡翻天覆地变化,得益于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开启的历史机遇,得益于一代又一代人艰苦创业所付出的心血、汗水。幸福从来不是从天而降。面对圣湖景区一砖一石,一草一木,将埋头干事,和整事(儿)、整人、整景相比较,许多道理不言自明。

参观成吉思汗召

时间过得真快。穗城两位小公主的快乐暑假,音容猶在耳目,而大地已由满目青葱,转而流金溢彩、稻谷近仓,又一个丰收年望在咫尺。

两位小公主在习字

几年前,曾感叹圣水落漠,企盼游踪。因为不惟鱼想归帆花想容,任何耕耘都期待着收获。

朋友新华桂芝夫妇

几天前看妹妹写圣湖花海的散文,为其优美的诉说,流淌的思想,凝结的感情所动。我觉得,寻常生活之所以不乏诗情画意,在于其中的劳动、创造和艰苦奋斗。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其中所蕴涵的创业文化。

参观成吉思汗召

只有人人尊重劳动,是处崇尚创业,发展才有动力,社会才有活力,民族才不致落伍…。(旭光,壬寅中秋于镜湖之滨)

作者李旭光

李旭光简介

祖籍山东,吉林松原人,军人出身,退休前曾供职于乡、县、市(地)、省党政机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史学会辽金契丹女真史分会理事,中国楹联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

散文《秋来查干湖》,收入2011年《中国散文精选》、刊于《光明日报》、《作家》、《大家散文》、《诗选刊》、《散文选刊》、《语文主题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等书报刊,被《学优网》、《第一文库网》等语文学习网站眷顾;《查干淖尔之冬》发表于《大家散文》、《人民日报》,收入《人民日报》散文精选《风在诉说的时候》;《中华典籍引领我的生活》,获《光明日报》社、“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有奖征文优秀奖;《百余年来洮霍两河注入查干湖以及松嫩两江与查干湖沟通的文献与图舆》,在全国辽金史年会宣读,刊于《东北史地》,收入《辽金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三石·九石》等几十篇札记、随笔、诗歌,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诗刊》、《人民文学》、《美文》等报刊发表。

  楷书《金刚经》入选首届华珍阁杯全国书法大赛;楷书《盂方·盂圆》获建国七十年“翰墨云桥杯”全国书画邀请赛优秀奖。

  《踏青集》、《方舟·方舟》、《查干湖畔的辽地春捺钵》等文集在作家出版社、吉林出版社出版。(2019·10·20)

宜家居然用土得掉渣的东北话做文案?雀巢的方言文案更逆天……

编辑:PR君

PR人(ID:publicrelationship)和(ID:prren)出品

部分素材来源:英式没品笑话百科等

随着张馨予把东北花袄穿到戛纳,

东北文化大有走向世界的势头啊——

一、宜家配方言

前不久,

世界500强的宜家在哈尔滨的新店开张,

居然全部用土得掉渣的东北话来整景,

赶紧来瞅瞅——

这根杆子,

能嘎哈?

埋汰衣服没地儿放,

咋整?

奥姆索,

鞋拔子。。。

孩子衣服太多,

咋整?

介似嘛?

(编者注:意思是“这是啥?”,但似乎天津话里更常见)

老师er,

你知道吗?

(编者注:er,是儿化音的意思)

嘎嘎配沙发床

(编者注:嘎嘎,即“非常”、“很”的意思)

一盅一两,

干杯特爽

酸菜炖排骨

浓浓东北味!

凳子墙上挂,

啥也不耽误!

微博上的评论区也“银才辈出”,

比如这样的——

再比如——

还比如——

还还比如——

还还还比如——

。。。

不比如了,

等你来留言区比,

哈哈哈。。。

二、咖啡配方言

宜家敢用东北方言,

另一家500强——雀巢,

则是各类方言都敢用,

之前有一套文案,

图中文案都以各类人的吐槽话语为主,

核心都是表达一个主题——

喝杯咖啡再说!

嚯杯咖啡再索

有火锅和熊猫,

不用说,

四川话。

呷杯咖啡再港

饮杯野先倾

喝杯咖肥再说

整杯咖啡再唠

哈杯咖啡再拉呱

怎么样,

厉害吧,

方言配咖啡,

500强品牌+土得掉渣的本土文化,

是否有种“榴莲臭臭配香茶”的即视感和反差带来的“酷炫潮”的吊炸天?

喝杯咖啡再说,

你那疙瘩的方言咋整,

欢迎留言区见!

-END-

当然,讨论更多的“创意文案”,还可以在优质的市场公关总监社群——

已经有6W+市场公关总监加入“【PR人】市场公关总监社群”,我们只邀请市场公关领域部门负责人及以上人士,符合条件者,加群请扫码——

作为一个万能动词,“整”在东北方言中的使用范围是没有范围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严格意义上讲,“整”字不是东北特有的方言文字。整:会意兼形声字,初见于春秋。整字在东北发扬光大,被淳朴的东北大地人民使用得出神入化,等于是把“整”字从字典上拿过来当成了地道的东北话使用。在东北方言中整字基本失去了形声字的意义,被改造成了一个万能动词。

你整啥呢?哎妈呀,这可咋整!?整明白没?整菜了没?整哪儿去了?我整死你?

在东北,万物皆可“整”,也可“整”万物,学会“整”字的使用,再加上嘎哈,可以走东北半个了。

《汉语词典》①整齐,严整。②端方;端庄;严肃。③整个,全部在内。④整理;整治。⑤使人为难,使人吃苦头;打击。⑥修理。⑦副词。正在。

在东北,整到底有多少种含义,不到跟前儿可能都说不清!“整”代表吃、喝、打、杀、想、做、写、弄、生、炒、煎、炸、修、剪、买、卖、捞、扔……

1、“咋整、咋整的”是最经典的两个词,意思是办理、解决

唉呀妈呀,这可咋整?解决。意思是:这事怎么解决,怎么办?

酒我喝不进去了咋整?怎么办

你咋整的?别人都喝了你咋整剩下了呢?怎么回事

海燕呐,你可咋整?意思是恨铁不成钢。(有惋惜,遗憾,叹息,埋怨等多重意义)

你整啥呢?做。(你做什么呢?)我没嘎哈,待着呢。

我这赶火车的时间来不及了咋整!解决,办理。

咋整的,咋整不赶趟了呢?弄、搞,耽误。

2、整:想、搞、做、写、弄……

这是咋整的?做、弄、搞。意思是:这事是谁干的、怎么弄的或怎么搞的。

今天整个方案,明天交上来。想、策划、写、制作。

我先整个提纲,然后你根据提纲整内容,能不能整?做、写、弄

你嘎哈呢,文件整出来了么?做、制作。

给我整一杯水。倒水

累了就整杯咖啡,喝完再整。冲、做。

这事儿整的不对。做,完成。

路标让人整倒了。推、撞

3、整:吃、喝、玩、买卖……

小张两口子又整个儿子。生。

小王家又整个猪羔子(猪仔)。抓、买。

小杜还整了好几只大鹅。这个可能性较多:买、抓、盗、抢、要等等

小李整好菜了,让我过去整两口。炒、炖;喝。

喝酒前先整两口菜。吃

三缺一,找人整两把。玩、打扑克或者麻将。

<来个稍微复杂点的句子>小李下晚黑(傍晚)在河岔子里整①的鱼,完了(转折词)在该里(城镇里)整②的大豆腐和猫把(茅把蒿),整③一锅鱼汤,又整④的别的饭菜,还说要整⑤只鸡,我没样(让)他整⑥,我心思过去帮他整⑦菜,他也不用,整地我都不好意思了。①打、钓、捞、抓鱼;②买;③炖;④做、炒;⑤抓;⑥宰杀; ⑦收拾

4、整:迫害,调侃、逗弄、折磨、欺负、熊人……整人

李宁玉让武田给整笆篱子去了。

你别整我了,让我安静一会儿。

小王把翠花整够呛。

小张把小王整哭了。

你可别整他了,他一整就哭,你整他嘎哈。

可让那个瘪犊子把我整完了。

5整:整事。整景。整那没用滴。

你消停待着,别整没用滴。

你别跟我整事儿。你可别扯了,他俩竟整事。

别整景儿,来点真的。……

6、整:打、杀……打架吵架专用

我整死你。我整废你。我整不死你。整不起,我躲得起。……

7、整:整字在每一个句子都有不同含义,关键还得看现实情境。

别那么整,那么整能行么,那么整不行,整来整去不把自己给整了么。(这个各位好友自己翻译,哈哈)

天凉了,注意点,别整感冒了。患病。

感冒了,整点药吃。买,开方子拿药。

你在大学整啥的?你读企业管理是整啥的?学习;工作。

你在北京整啥呢?干什么工作(别管啥意思,你就回答没啥事正常上班就好了)

你把箱子放那,我整。帮忙。

这天可真到时候了,一整就下雨。(不知道谁整的,反正天是整下雨了。还一整,好像你能把天整蓝似的。)(大学的时候同学曾拿这个开过玩笑:你还一整,二整三整都白扯)

<留一篇小短文供大家娱乐>

你先在这整会儿茶,整首歌,别的啥也不用整。我上山整整大棚,整完大棚,咱们出去整点小酒,整完小酒再整场电影,整完电影再整个洗浴,整完洗浴再整整骨,整整头发,今天就这么整了,明天该咋整就咋整。先样小崔整好饭店,整好人,菜赶趟,人齐了再整菜。还得整个车,把咱们几个整过去,要不没法整。那待会儿咋整?待会再说,整完饭就有办法整了。

不写了,我自己个都整晕了!反正酒桌上听到整就干一杯,商场里听到整你就说行。

写了这么多,发现一个问题,整字用处这么大,可能是因为东北人说话的时候懒得思考,不管啥事、不管什么词用一个整字代替。有趣的是大家还都能够明白对方说的是什么意思。

《康熙字典》:1、有秩序,不乱:~齐。~洁。~然有序。工~。2、治理:~治。~改。~编。~饬(a、使有条理、整顿;b、整齐,有条理)。~装待发。~备。~理。3、修理,修饰:~形。~旧如新。4、完全无缺,没有零头:~体。完~。5、使人吃苦头:~人。6、搞,弄,处理:咋~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