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肖

孕妇做梦踩到屎是什么意思(做梦踩到屎是什么意思)

孕妇做梦踩到屎是什么意思(做梦踩到屎是什么意思)

中医解梦

做梦梦到掉进厕所里,浑身粘的都是屎。这种梦非常常见,属于多发梦,梦到上厕所全都是屎,没有地方下脚,甚至上厕所一脚就踩到屎里了。屎代表污秽,梦里梦到屎,粘上屎,都代表污秽贴身,又代表浊气,就是身体下焦的浊气太重,侵入了身体。

再具体说就是下焦特别不通,下焦的问题特别多,浊气不散,就是下焦不干净。当锻炼咱们的健身时,下焦通畅,浊气排出,这种梦就不做了。

——本文摘自大千老师《中医漫谈》,欢迎大家转发评论,若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获取更多气学中医知识,请私信我们。

“接续上古文化,建立气学思维”。气学中医创始人大千老师计划用三年时间,以“气”为核心主线教授中医经典,带领大家认识生命本相和疾病实质,培养中医临证能力。

“屎记”厕所列传,你一生拉的6吨屎是怎么处理的?看完涨知识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文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第一个人造工具?还是第一个文字?其实,很大程度上,文明是从第一个厕所建立开始的。据统计,每人的一生大约会排出6吨的粪便,坐在马桶上读书、玩手机甚至是短暂的放松,已经成为很多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活了。

但你知道吗,早在厕所出现之前,如今繁华的欧洲大地上,遍地都是公厕,人们直接把夜壶倒向窗外,伦敦桥是最初的天然公厕,人类的排泄物直接排入桥下的泰晤士河。甚至到启蒙时代的时候,欧洲还依然遍地都是粪便,臭气熏天。

有画面感了没?有的读者肯定会在想,幸亏出生在中华大地,我们有着五千年的文明,肯定没有欧洲这种粪便满天飞的情况。其实不然,中华大地上的厕所也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演变,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态及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

在远古时代,有需求了,遍地皆是厕所,无论男女老少都是就地解决,当粪便累积到影响生活的时候,那就迁徙换个居住的地方。直到人们意识到如果集中排便,是不是就不用总是搬家了?于是,就有了最早期的厕所——土坑。这一想法是谁提出来的已经无法考证,却让厕所文明向前迈出了巨大的一步。

中华大地上最早的厕所可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半坡居民时期,那会的厕所就是简单的在地上挖个坑,坑满了之后用土盖上,换个地方再继续挖坑。如果在当时你是个奴隶,那就只能自己挖坑自己埋。如果你是个贵族,那如厕的时候就喊奴隶过来挖坑,坑满了之后喊奴隶埋上之后换个地方再挖坑。《仪礼·既夕礼》有记载:隶人涅厕,说的就是奴隶挖坑埋坑的典故。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人觉得这样挖来挖去实在是麻烦,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呢?到了周代的时候,人们发现猪会吃人类的排泄物,脑筋一转,就有了新的厕所“井溷(hùn)”,把厕所建在猪圈上面,排泄完之后让猪直接处理掉,简直完美。

但好景不长,猪身上的气味、哼哼的叫声让很多贵族如厕的时候感觉体验不佳,且当时有人发现人类的粪便是非常好的肥料,用来种植农作物远比喂猪要划算,得想个办法把粪便收集起来,所以“井溷(hùn)”就落伍了,出现了“蹲缸”。看名字大家应该就明白什么意思,人们开始用类似于缸的物件收集粪便,如厕的时候要蹲在缸上,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缸口都非常大,不小心可能就会掉到缸里面淹死。

《左传》上记载,公元前581年,晋景公姬獳(nòu)在如厕的时候不小心掉进粪缸淹死了,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粪便淹死的君王,生动的诠释了什么是“真·遗臭万年”、“一失足成千古恨”。估计当时人们如厕的时候都得提着心,两股战战啊,每次如厕完可能都会感觉捡了一条命。

“蹲缸”有危险怎么办?人们就开始想办法规避。到了汉朝的时候,在古人智慧的加持下,厕所终于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秦汉时期,礼义廉耻开始刻进DNA,厕所也跟着区分男女了,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坐式冲水厕所,厕所旁边还加了扶手,防止蹲久了站起来腿麻摔倒。同时,为了防止被自己的排泄物臭晕,又增加了通风设计。但贵族们依然不满意,这样的厕所在家里很方便,但是出门想如厕的时候怎么办?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想拉就能拉才是他们的追求,所以最早的移动厕所“虎子”就面世了。

时间一转到唐朝,人口爆发,如厕也得有秩序啊,所以增设了"司厕"官员。移动厕所“虎子”在这个时候被迫改了名,因为李渊的祖父叫李虎,为了避讳李虎的名讳,改成了“马子”,但功能并没有变。

到了宋代,我国的历史文化、艺术等等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汴梁等大都市里面出现了公共厕所,甚至形成了一个行业,有专人来管理。而高官贵族的家里出现了和现在非常类似的马桶,但是没有抽水功能,需要每天有专人来倒,这种马桶被称为“木马子”。

关于坐便器,还有一个故事。后蜀皇帝孟昶(chǎng),继位早期颇为勤政爱民,其创造的96字《官箴》将爱民之心诠释得淋漓尽致,宋太宗将其浓缩为16个字: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但就是这样一位爱民的君主,在执政后期却贪图享乐、沉迷女色,生活非常奢侈。宋太祖赵匡胤带兵伐蜀,后蜀兵败,孟昶上表请降,宋军在搜查其财物的时候,发现孟昶的坐便都是用黄金打造、镶满七彩宝石的,可见其奢靡程度。

到了明清时期,大都市里面的公共厕所已经形成产业,想如厕的要花钱。这就造成了很多人不肯花冤枉钱上厕所,随地大小便的情况很常见。在皇家贵族中,马桶改名字了,被叫做“恭桶”或“官房”。身份地位不一样,如厕的待遇也是不一样的。一般的勋贵人家,会在马桶里垫上香料或稻草,马桶上面放上坐垫,人坐在上面如厕,完事后有下人专门来收拾。

这里就不得不提慈禧太后了。据传,慈禧用的便盆是用造价昂贵的檀木制作而成,檀木周边还镶嵌着色彩夺目的宝石,为了让慈禧如厕的时候不闻臭味,还在马桶里面放很多香料,其奢华程度也不比孟昶差多少。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多年战乱,百废待兴,城市还好一点,广大的农村地区很多地方还处于人无厕,畜无圈的状态,很多人依然习惯随地大小便,一方面影响生存环境,另一方面是极其容易传播细菌、病毒。当时痢疾、伤寒等传染病的发病率非常高,蛔虫病也非常常见,估计很多70、80后,甚至90后,小时候都没少吃了打虫药吧?

为了人们的生活健康,国家苦思良策,怎么合理地收集粪便才能不污染人类的生存环境、减少疾病的传播,还能为农业生产提供肥料呢?后来就有了响彻全国的“爱国卫生运动”,国家对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提出的要求是“两管五改”,其中的“两管”是指管水、管粪;“五改”指的是改良厕所、畜圈、炉灶、环境、水井。这次运动,成为了国内“厕所革命”的开端。

1978年改革开放后,很多外国人涌入中国,很多农村人涌入城市,之前的厕所状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甚至有外国人直接批评中国的厕所不干净,且公共厕所有限,非常不方便。为了提升国家形象,也为了人们的生活健康,全国各地都开始加大力度整改公厕,比如山东的“三通沼气式”、辽宁的“四位一体六栅式”、江苏的“三格式”等,国内的厕所问题终于一点点的开始解决,从城市到景区,再到农村,“厕所革命”见证了中国一步步的发展与进步。

说完了厕所,咱再来聊聊擦屁股纸的发展。

在正规厕所出现之前,也就是遍地土坑的时候,人们擦屁股都是随地取材,土块、石头、树枝、树叶、木棍等等,只要随时随地可取即可。

有了正规的厕所之后,就出现了搅屎棍,俗称棍儿、干屎橛,文明一点叫厕筹、厕简,大概就是下面这个玩意:

这是专门为如厕的人制作的小木条或者是竹条,顶部磨得很光滑,这次用完,洗洗之后下次再接着用。当然了,这是普通人用的,王公贵族们用的搅屎棍大多都是由金、玉制作而成,或者是使用柔软一些的麻、棉等布,甚至有钱有地位的人家用每年产量不高的丝绸。

直到宋朝的时候,才出现了所谓的“厕纸”,当时人们称之为“净纸”。而使用“净纸”在当时是有规定的:写了字的纸是不能用来擦屁股的,否则就是有辱先贤,有辱斯文。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用上“净纸”。有史料记载,明朝后期曾成立过一个叫“宝钞司”的机构,主要职责就是给皇亲国戚生产“净纸”。《大明会典》中记载,宝钞司每年要花费1500两白银来生产净纸。

清朝慈禧如厕后用的是棉布,据说,慈禧如厕时,会有宫女端着温水等在一旁,待慈禧如厕结束后,要用温水将棉布浸湿然后给慈禧擦屁股。

但不管是净纸还是各种布,只有站在社会最顶层的人才能享受到。普通的劳苦大众如厕的地方大多还是茅坑旱厕,擦屁股也只能采用最原始的方式,夏天的时候用树叶,冬天的时候用土块,如果茅坑旁边长的是棵松树,额,估计每次如厕都是菊花一紧吧。

生活在现代的大中国,咱们能用上松软的手纸,去公厕还能连上wifi,简直不要太幸福。所以,那些做梦想穿越回古代大干一番事业的穿越迷们,做梦之前,先准备好手纸噢。

花5分钟排便和30分钟排便的人,身体差在哪儿?

厕所,一个“解放真我”的场所,当代忙碌生活中的一片绿洲。

人跟人的区别在于:有人5分钟内解决战斗;有人蹲了半小时,大肠上下求索,水流涓涓而过。

如厕是个技术活,既不能过于用力,也不能时间太长。一个花5分钟排便和30分钟排便的人,身体差在哪儿?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徐志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杨红霞

5分钟排便vs30分钟排便

花5分钟排便的人什么样?

心情舒畅;

皮肤变好;

不长痘痘;

从来不会担心因为便便而迟到;

释放完感觉全世界都是自己的。

花30分钟排便的人什么样?

容易形成痔疮

排便时间延长,腹压增加,静脉回流受阻,肛门局部充血水肿,容易引起静脉曲张,轻则引起便秘,重则形成痔核,引发痔疮长久不愈。

伤害腰椎颈椎

如厕时身体会不自觉前倾,颈椎受到压力大,导致颈椎前屈度发生变化。

尤其是蹲便,还会因腰椎缺乏足够支撑,导致原有弧度被改变,让椎间盘所受重力不断增大,时间久了可能会诱发腰椎间盘突出。

形成下肢静脉血栓

人体下肢静脉的血液回流,需要肌肉的收缩来辅助。

当蹲厕所超过15分钟以上,肌肉长时间不动,收缩会相应变慢,导致静脉的血液流速减缓,容易出现腿部肿胀、发麻。

如果经常保持这种坏习惯,可能会形成下肢静脉血栓。

突然站立易发生危险

长时间排便,容易使血液向下流,突然站起来,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这就是为什么久蹲后突然起立会出现头晕脑涨的原因。

排便的理想时长:10分钟内

根据临床观察,多数中国人都习惯在清晨排便。

因为人在早上起床后会产生起立反射,且早餐后胃结肠反射最强,会刺激结肠蠕动,形成排便反射。

每次蹲厕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如果超过10分钟还没排出来,就别太强求。揉腹,有利于调节肠道蠕动、缓解便秘。

老年人若很难在10分钟内解决,可站起再坐下,把时间间隔开,绝不能一次蹲坐半小时。

有便秘的人不宜超过10分钟,已经有痔疮的病人,应缩短排便时间,建议不超过3分钟。

如厕的最佳姿势

从生理学角度来说,当直肠肌与直肠形成的肛肠角度越大、直肠越直时,排便越顺畅。

正确的排便方法有助于缩短时间,预防痔疮。

蹲姿:促进排便

坐着时,肛肠角约为80~90度,蹲着时,肛肠角可达到100~110度。此外,下蹲时腹部压力大,可促进排便。

坐姿:适合老人小孩、慢病患者

坐姿排便适合体力相对较弱的老人和小孩,这是因为蹲着时腿部和膝盖受力较大,容易发生滑倒、骨折等意外。

对于有心脑血管病的人来说,也最好是坐便如厕。

如果感到排便困难,脚下最好踩一个小板凳,上身微微前倾,这个姿势可以增加腹压,有助于顺利排便。

6个好习惯让排便更通畅

便秘如同堵车,让人痛苦又焦躁。如何控制好排便时间,又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下面6个好习惯至关重要。

01

多运动,避免久坐

避免保持同样的姿势太久。特别是从事久坐、久站、活动少工作的人,更应积极运动,如广播体操、太极拳、球类活动等。

每天做1~2次做提肛运动(收腹,慢慢吸气,同时向上收提肛门),每次3~5分钟,增加血液循环,促进胃肠道蠕动,减少盆腔充血,改善痔静脉回流。

02

每天定时排便

固定时间排便,有助于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即使没有排出来,也要定时蹲厕所。

建议起床后就上厕所,或早餐后20分钟再排便。平时有便意也别憋着,避免条件反射消失带来的便秘。

03

排便别太用力

对心脏病患者来说,用力排便是诱发心梗非常危险的因素。

当人在屏气用力排便时,使心脏回心血量增加、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加大,从而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发作或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引发猝死。

04

如厕时不玩手机

上厕所时要专心,不要看书玩手机,一心二用会分散注意力,降低对肛门肌肉的精密控制,久而久之可能诱发便秘。

05

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

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芹菜、白菜、菠菜等含纤维素多的蔬菜,以及蜂蜜、黑芝麻、核桃仁等食物,增加大便容积,促进肠蠕动。

06

避免长期精神紧张

生活节奏快、常熬夜加班、精神压力大……长期处于这种疲劳状态,使得交感神经兴奋,抑制了胃肠道蠕动,造成肠道传输缓慢,久而久之会导致便秘。

工作、娱乐应张弛有度,一坐几个小时,甚至通宵达旦极不可取。

来源: 扬子名医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