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八字

易象小程序(易象)

易象小程序(易象)

论《易大传》的著作年代与哲学思想

一、《易大传》著作年代新考汉代以来流传的《周易》一书,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上下经》二篇,另一部分是《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共十篇。《汉书·艺文志》著录“《易经》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颜师古注:“上下经及十翼,故十二篇。”《彖》、《象》等十篇,历来称为十翼,现在许多学者称之为《易传》。但在汉代,这十篇并不是简单地称为《易传》;在汉代,《易传》一词实别有所指。《汉书·儒林传》说:“汉兴,田何以齐田徙杜陵,号杜田生,授东武王同子中、洛阳周王孙、丁宽、齐服生,皆著《易传》数篇。……要言《易》者本之田何。”《汉书·艺文志》著录:“《易传》:周氏二篇(字王孙也),服氏二篇,杨氏二篇(名何),蔡公二篇,韩氏二篇(名婴),王氏二篇(名同),丁氏八篇(名宽)。”可见汉代是把汉儒所著对于《周易》的解说称为“易传”。(到宋代,程颐、苏轼的易注也称“易传”,南宋朱震著《汉上易传》,杨万里著《诚斋易传》,亦把自己的注解称为“易传”)而所谓十翼,在汉代并不称为“易传”。汉初陆贾所著《新语》多次引述《周易》,《辩惑》篇中说:“《易》曰:二人同心,其义断金。”这是引《系辞》的文句(《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直称“《易》曰”。《淮南子·缪称训》说:“故《易》曰:剥之不可遂尽也,故受之以复。”这是引《序卦》的文句,(《序卦》:“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也是直称“《易》曰”。司马谈《论六家要指》说:“《易大传》曰: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这是引《系辞》的文句(《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称为《易大传》。所谓《易大传》,是专指《系辞》,还是泛指《彖》、《象》等篇,文献不足,无从断定。但司马迁认为《彖》、《象》等都是孔子所作。司马氏父子很可能是把传说孔子作的《彖》、《象》、《系辞》、《文言》、《说卦》等篇都称为《易大传》,以别于当时人所著“易传”。汉代施、孟、梁丘三家所传的《周易》共十二篇,《汉书·儒林传》说:“费直字长翁,东莱人也,治《易》,……亡章句,徒以《彖》、《象》、《系辞》、《文言》十篇解说上下《经》。”可见费氏《易》也是十二篇。王充《论衡·正说》篇说:“孝宣皇帝之时,河内妇子发老屋,得逸《易》、《礼》、《尚书》各一篇,奏之。宣帝示博士,然后《易》、《礼》、《尚书》各益一篇。”施、孟、梁丘三家讲学,正是在宣帝时,三家的十二篇中有一篇是当时才发现的。《随书·经籍志》说:“及秦焚书,《周易》独以卜筮得存,唯失《说卦》三篇,后河内女子得之。”这又认为《说卦》、《序卦》、《杂卦》都是宣帝时发现的。但是,《淮南子》已引过《序卦》,司马迁已提到《说卦》,近年马王堆出土帛书《周易》,有《系辞》,那《系辞》中包括通行本《说卦》的一段。这都可证《隋书·经籍志》之说是不可凭信的。王充所说增益“一篇”是正确的。这一篇当是《杂卦》。施、孟、梁丘三家所传十二篇,除《杂卦》是宣帝时发现的以外,其余上下《经》二篇,《彖》、《象》等九篇,当时汉初《易》学大师田何的传本。《汉书·儒林传》说:“汉兴,言《易》自淄川田生。”又说:“要言《易》者本之田何。”田何是战国末前汉初讲授《周易》的重要人物。《晋书·束析/日传》说:“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王冢,得竹书数十车,……其《易经》二篇,与《周易》上下《经》同。……《卦下易经》一篇,似《说卦》而异。”杜预《左氏经传集解后序》说:“汲郡汲县有发其界内旧冢者,大得古书,……《周易》上下篇与今正同,别有《阴阳说》,而无《彖》、《象》、《文言》、《系辞》,疑于时仲尼造之于鲁,尚未播之于远国也。”魏襄王墓中所藏《周易》上下《经》与通行本内容相同,可见田何所传上下《经》是战国时代旧本之一。近年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周易》不分上下《经》,六十四卦次序亦完全不同,当是另外一种传本。帛书《周易》的《系辞》,与通行本《系辞》内容颇有出入,也不尽同,足证汉初《系辞》也有不同的传本。今本的《系辞》和《彖》、《象》等篇当也是田何传下来的,田何的传本必须有其一定的师承关系。汉代人都认为《彖》、《象》、《系辞》等篇是孔子所作。《汉书·艺文志》说:“文王……作上下篇,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这是传统的说法。宋代欧阳修作《易童子问》,开始怀疑《系辞》非孔子作,叶适继之,清代史学家崔述等又加以论证。现在多数学者都认为所谓十翼确非孔子所作,这已成为定论。这十篇的作者究竟是谁,已无可考。这十篇的著作年代,却还可以考定。这十篇作于何时呢?多数同志认为成书于战国时期,也有些同志认为作于秦汉之际。郭沫若《〈周易〉之制作时代》说:“我相信《说卦传》以下三篇应该是秦以前的作品,但是《彖》、《象》、《系辞》、《文言》则不能出于秦前。大抵《彖》、《系辞》、《文言》的三种是荀子的门徒在秦的统治期间所写出来的东西,《象》在《彖》之后。”也有些同志认为是秦汉间至汉代中期的作品。李镜池《周易探源》说:“彖传》与《象传》——其年代当在秦汉间:《系辞》与《文言》——年代当在史迁之后、昭宣之间。《说卦》、《序卦》与《杂卦》——在昭宣后。”又说:“现在我的推断是:一,《彖传》和《象传》的《大象》,写于秦朝。《彖》、《象》二传是秦汉间作品。二,《系辞》、《文言》是经师传《易》的语录遗说的辑录,即从田何到田王孙的口传《易》说。三,《说卦》以下三篇,约在宣元之间。”对于这个问题还须作全面的深入的考察。司马迁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可见司马迁见过《彖》、《系辞》、《象》、《说卦》、《文言》等篇。对于司马迁这句话随意否认或随意曲解,都是不对的。《淮南子·缪称训》引述过《序卦》的文句。陆贾《新语》的《道基》篇说:“于是先圣乃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图画乾坤以定人道。……天下人民野居穴处,未有室屋,则与禽兽同域,于是黄帝乃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这显然是引述《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一段的语意。又《辩惑》篇引述《系辞上》的“二人同心”二句。这些都足以证明《系辞》、《序卦》在汉初已有。如果认为《系辞》的年代“在史迁之后、昭宣之间”,《序卦》“在昭宣后”,恐怕是疑古太勇,未免主观武断了。《礼记·乐记》有这样一段话:“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已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大小殊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则性命不同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如此则礼者天地之别也。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这和《系辞上》首段大体相同。《系辞上》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系辞》在这里是讲天地和万物的秩序和变化,写得比较自然。《乐记》此段从天地讲到礼乐,讲得比较牵强,看来是《乐记》引用《系辞》的文句而稍加改变。《隋书·音乐志》引沈约说:“《东记》取《公孙尼子》。”《公孙尼子》的年代也难以确定,但总是战国时代的作品。《系辞》必在《公孙尼子》之前,是没有疑问的。宋玉《小言赋》有这样几句:“且一阴一阳,道之所贵;小往大来,《剥》、《复》之类也。是故卑高相配而天地位,三光并照则小大备。”这显然是引述《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和“卑高以陈,贵贱位矣”的语意。《汉书·艺文志》著录《宋玉赋》十六篇,《隋书·经籍志》著录《宋玉集》三卷,宋代以后《宋玉集》散失了。《小言赋》见于《古文苑》。传说《古文苑》编于唐代,据考证当系宋初编定的,所以《古文苑》的材料不尽可信,但也不失为一个旁证。如果《宋玉赋》引用过《系辞》的文句,更足以证明《系辞》的年代不可能晚于战国。《荀子·大略》篇说:“易之咸,见夫妇。夫妇之道不可不正也。君臣父子之本也。咸,感也。以高下下,以男下女,柔上而刚下。”这和《周易》中《咸》卦的《彖》很相类似。《咸》卦的《彖》说:“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这是《大略》篇选录了《彖传》的文句呢,还是《彖传》抄录了《荀子》?我认为,这首先要看看《荀子·大略》篇的体裁。《大略》篇不是一篇系统的论文,而是一篇资料摘录,它摘抄了《荀子》一些篇章中的要语和其它材料。郭沫若同志曾说:“以荀子那样富于独创性的人,我们可以断定他的话决不会是出于《易传》之剽窃。”但这里需要作具体分析。从内容看,《大略》篇只是一篇资料摘录,可能是荀子门徒所编,我们不能因为荀子是一个富于独创性的思想家,就断定《荀子》全书各篇都不会引用旧文。这条开端三字是“易之咸”,这就足以表明,这条正是引述《周易》中《彖传》的文句而加以发挥。根据以上的论证,可以断定:《系辞》和《彖传》基本上是战国时代的作品。但究竟是战国时代哪个时期的作品呢?这还须作进一步的考察。如何作进一步的考察呢?我们可以从基本概念范畴的提出与演变,从基本哲学命题的肯定与否定,来考察哲学著作的年代先后,一般的情况是:先有人提出一些概念范畴,然后才有人加以评论或否定。先有正命题,然后才会有反命题。这是思想发展的必然的程序。战国时代思想发展中,有两件事实与《易大传》有重要联系,值得注意。第一,《系辞上》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肯定了天地的尊卑高下的关系。而《庄子·天下》篇所载惠施《历物》之意十事,第三是“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指出天地的高下关系是相对的。从思想演变来看,惠子的“天与地卑”正是《系辞上》“天尊地卑”的反命题。所以,应该肯定,《系辞》的基本部分在惠子以前就有了。第二《系辞上》又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以太极为最高的实体。而《庄子·大宗师》篇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这显然是不承认太极是最根本的,而把道凌驾于太极之上。这是对于“易有太极”的反命题。所以《系辞》的这部分文字应在《庄子·大宗师》篇之前。关于天地起源问题,儒家和道家有一段斗争的历史。老子最先提出了“道”的范畴,认为道“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又说:“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个大字应读为太《庄子·天下》篇述关尹老聃的学说云:“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常、无、有是三个观念;太、一是两个观念,指太与一。太即道,一即’道生一”之一。《易大传》的太极,当是受老子影响而略变其说。太极之太是从老子所谓太来的,而添上一个极字,创立了另一个最高范畴。庄子则认为太极只相当于“道生一”之一,道还是在太极之先。这表现了儒道两家的争议。《易大传》的年代应在老子之后、庄子之前。杜预《左传集解·后序》叙述汲冢竹书说:“《周易》上下篇,与今正同,别有《阴阳说》而无《彖》、《象》、《文言》、《系辞》。”晋代汲冢出土的竹书中没有《易大传》,我们能不能据此断定当时的魏国一定没有《系辞》等篇呢?我认为不能,因为当时的魏国并不是把所有与《周易》有关的书籍都埋藏在魏襄王冢中。所以,这决不能证明当时魏国没有《系辞》等篇,更不能证明当时齐鲁等国没有《系辞》等篇了。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有《周易·系辞》,而内容与通行本不尽同;又有别种《周易》解说。这说明汉代初年《系辞》有不同的传本,而解说《周易》的书也不止一二种。汉代以后流行的《易大传》当是田何或田何的先师们所编定的,而田何或他的先师们所不采用的部分,后来都失传了,今日才有所发现。但在历史上发生重大影响的还是田何的传本。如上所述,我们可以断定,《系辞》的基本部分是战国中期的作品,著作年代在老子以后,惠子、庄子以前。《彖传》应在荀子以前。关于《文言》和《象传》,没有直接材料。《文言》与《系辞》相类,《象传》与《彖传》相类,应当是战国中后期的作品。从《象传》的内容看,可能较《彖传》晚些。总之,《易大传》的基本部分是战国中期至战国晚期的著作。二、《易大传》的本体论学说《易大传》是《周易上下经》的解说,但它的解说却不一定合乎《周易》古经的原意。《易大传》在解说古经时提出了若干关于宇宙人生的创造性见解,就思想的深度而论,可以说达到了先秦哲学的最高水平。《大传》十篇,不是一个人写的,亦非一个时期写成;但各篇的观点还是互上协调的,并无彼此冲突之处。因而十篇的哲学学说构成了一个宏阔的体系。今将《易大传》中比较精深的思想择要列举出来略加诠释。《易大传》的哲学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呢?这个问题在学术界还有不同看法,今试就三 个方面分别加以考察。1.太极、乾元、坤元的意义《系辞上》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对于这几句,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众说纷纭,迄无定论。简单说来,有四种不同的解释:第一,天地起源说,以郑玄、虞翻为代表。第二,画卦说,以朱熹为代表。第三,揲蓍说,以胡渭、李土+恭为代表。第四,大中说,以焦循为代表。郑玄解释“太极”说:“极中之道、淳和未分之气也。”虞翻说:“太极,太一也。分为天地,故生两仪也。四象,四时也。两仪谓乾坤也。”所谓“淳和未分之气”,所谓“太一”,指天地未分的统一体。《庄子·天下》篇论关尹老聘之学云:“主之以太一。”太一是太与一。《吕氏春秋·大乐》篇:“音乐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礼记·礼运》篇:“是故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这所谓太一不是两个观念,而是一个范畴,指最原始的统一体。这些是“太一” 一词的由来。郑玄和虞翻的注解即认为这四句是讲天地的起源。朱熹《周易本义》说:“一每生二,自然之理也。易者,阴阳之变。太极者,其理也。两仪者,始为一画以分阴阳。四象者,次为二画以分太少,八卦者,次为三画,而三才之象始备。此数言者,实圣人作《易》自然之次第,有不假丝毫智力而成者。画卦揲蓍,其序皆然。”这就是说,作卦次序,先设想一个无形的太极,然后画一奇一偶为两仪,一奇一偶之上又各加一奇一偶为四象(即太阳少阴少阳太阴),四象之上又各加一奇一偶为八卦。朱氏虽也提到揲蓍,而以画卦为主。此说虽然新颖,实不可通。李土+恭批评画卦说道:“疱牺始作八卦,是《易》自作卦起,未闻始作太极也。且作卦奇偶画也,太极图圈非画矣。……成象之谓乾,则先画乾,效法之谓坤,则次画坤。皆三画卦,以象三才,未闻有一画两画止而谓之阳仪阴仪太阳少阴少阳太阴者。”这个批评可 谓是非常切当的。李土+恭反对画卦说,认为“易有太极”四句是讲揲蓍的次序。何谓揲蓍?《易·系辞上》说“太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扌+力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扌+力而后挂。”这是占筮时数蓍布蓍的方法。唐崔憬曾解释说:“舍一不用者,以象太极,虚而不用也。”崔氏只说舍一不用是象太极,并未说太极即是舍一不用之一。李土+痈《周易传注》据崔憬之说又加以引申说:“易,变也,然必有不变者而变者以生。崔憬曰:五十有一不用,太极也,不变者也。有太极之一,乃可用四十九策,分而为二,有奇有偶也。”胡渭《易图明辩》引李土+恭《与毛太史讯易书》说:“太极者,大衍之舍一不用者也。两仪者,分而为二以象两也。四象者,揲之以四以象四时也。”胡氏又参酌李氏之说提出自己的解释,他说:“所谓太极者,一而已矣。命筮之初,奇偶未形,即是太极。”认为大衍之数五十未分奇偶之全体即是太极。李氏答胡氏书说:“拙解虽成,然清夜思之,尚未自信,以舍一分二揲四是相连之事,非相生之物也。今得妙解豁然。真是相生之序矣。”按此说实亦难通。诚如李氏所说,以舍一不用为太极,以分而为二为两仪,以揲之以四为四时,而实际上舍一、分二,揲四只是“相连之事”,并非“相生之物”。胡渭以未分奇偶为太极,从未分奇偶到分为奇偶,也只是相连之事,仍非相生之序。而且《系辞上》明说“分而为二以象两”、“揲之四以四以象四时”,只是“象两”、“象四时”而已,并未说这就是两仪四象的本身。所以,筮蓍说也是不可取的。焦循《易章句》说:“易谓变而通之也。太极犹言大中也。民虽不知,变而通之,皆有大中之道。”他认为这四句是讲《周易》各卦旁通的道理。此说更是支离不切。焦循在《易话》中引《礼运》“是故夫礼必本于太一”几句而说“此本《上系传》”;又引《吕氏春秋·大乐》篇“音乐本于太一”几句而说“此亦本《易传》为说”,并且讲:“晚周人剌取《易》义以著书,尚可迹而求之。”焦氏既承认晚周人所谓太一即是《系辞上》所谓太极,而又坚持太极即大中,就不能自圆其说了。我认为,关于《系辞上》“易有太极”四句,历代注家的解说中,仍以郑玄、虞翻的解说比较正确,最为可取。太极即是天地未分的原始统一体。《系辞上》以太极为天地的根源,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论观点。《彖上》提出“乾元”、“坤元”的学说。《彖上》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又说:“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所谓元,是始的意思(《子夏易传》:“元,始也。”据清代学者考证,《子夏易传》即《汉书·艺文志》所载的《韩氏易传》)。乾元即乾之始,坤元即坤之始。乾坤是什么?《系辞下》说:“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说卦》说:乾健也,坤顺也。”乾坤即阳与阴,刚与柔。《咸》卦的《彖》说:“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应。”所谓二气即指阴阳,这也就是认为阴阳是二气。乾元可解为阳气之始,坤元可解为阴气之始。(《九家易》说:“元者气之始也。”这是汉儒旧说)。《彖上》以乾元、坤元即阳气、阴气为万物“资始”、“资生”的根源,这也是唯物论的观点。《序卦》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又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这认为天地是万物的根源,有万物,然后才有男女的分别,才有夫妇的关系,有了夫妇的关系,才有父子、君臣、上下的关系,然后才有道德规范。父子君臣上下的关系是后起的,不是本来就有的。这也是一种唯物论的观点。《系辞上》讲“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彖上》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序卦》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三说的不同,是层次的不同,基本是一贯的。应该肯定,《易大传》中的天地万物起源论是一种简单朴素的唯物论。2.易,道,神,天《系辞》中多次谈“易”。《系辞》中的易字有三种不同的意义:一指自然变化,一指易卦或易象,即《周易上下经》一书,另一意义是简易之易。如“生生之谓易”,“故神无方而易无体”,“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都是指自然变化的过程。“易有太极”之易,也是指自然变化的过程而言。如说“《易》与天地准”,《易》有圣人之道四焉”,“《易》无思也,无为也”,则是指《周易上下经》而言。“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易简之善配至德”,则是指简易。这三项意义中,第一项是最重要的。《系辞》肯定自然世界是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这有深刻的意义。这一方面肯定客观世界是运动变化的。另一方面又肯定运动变化的客观实在性。世界是无穷无尽的变化,而运动变化不是虚幻的,乃是世界的真实情况。这个观点与唯心论者以变化为空幻是截然对立的,乃是一种重要的唯物论观点。“道”也是《系辞》中的一个重要范畴。《系辞上》说:“通乎昼夜之道而知”,“一阴一阳之谓道”。又说:“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所谓道指事物变化的规律,而这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一阴一阳即对立两方面的相互推移、相互转化。对立两方面的最浅显的例子是昼夜,所以说“通乎昼夜之道”。这“道”的范畴在《易大传》的理论体系中居于何种地位?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易大传》是否也与此相同呢?这个问题必须考察清楚。《系辞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是对后来哲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命题。关于“形而上”、“形而下”的含义,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我认为,唐代崔憬的解释最有价值。崔憬说:“凡天地万物皆有形质,就形质之中有体有用。体者即形质也,用者即形质上之妙用也。言有妙理之用以扶其体,则是道也。其体比用,若器之于物,则是体为形之下,谓之为器也。假令天地圆盖方轸为体为器,以万物资始资生为用为道;动物以形躯为体为器,以灵识为用为道;植物以枝干为器为体,以生性为道为用。”翟憬的解释深刻而明晰。宋代以来许多学者都以为“形而上者”是根本的,“形而下者”是从属的,其实并非《系辞》原意。崔憬则以“形而下者”为体,“形而上者”为用。在这里,把体用与器道完全等同起来固然不一定完全恰当,但却能表明“形而上者”之所谓上并不是根本之义。《系辞下》说过:“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上指爻位,这以初为本,以上为末。这也可证在《易大传》中所谓“上”并不是根本之义。而且,“一阴一阳之谓道”,道的内容是一阴一阳,有阴有阳才有所谓道;阴阳未分的统一体“太极”应比道更为根本。所以,在《易大传》的理论体系中,最高范畴应该是“易”是“太极”,其次才是道。这样的理论体系应属于唯物论。《易大传》改造了神的概念,提出了关于神的新界说。《系辞上》说:“阴阳不测之谓神。”《说卦》说:“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阴阳转化,微妙不测,叫作神。所谓不测是表示变化的极端复杂性与不可穷尽性。事物变化,错综复杂,难以穷尽,故称为不测。《易大传》中的神字有不同的意义。一是指万物的微妙变化,即阴阳不测之谓神。二是指人的智慧、德行的最高境界,如说:“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神而化之,使民宜之”。三是指易卦预知未来的奇妙作用,如说:“《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系辞》极力赞颂易卦的神妙。这三项意义中,第一项意义是根本的。《系辞》常以神与明并举,两次讲“神明之德”。《系辞下》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之貌,以类万物之情。”又说“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所谓神明是什么意思呢?神即阴阳不测之神,明指日月的光照万物。《系辞上》说:“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系辞下》说:“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易大传》很重视日月的光明。所谓神明即指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光明。《易大传》有时也谈到鬼神,如《谦》卦《彖》说:“鬼神害盈而福谦。”《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这似乎承认鬼神存在。《系辞上》说:“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这里以“精气为物”说明神,以“游魂为变”说明鬼,对于鬼神提出了新的解释。何谓游魂?这可以参考《礼记·檀弓》所记延陵季子(吴季札)的话。季子说:“骨肉归复于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游魂即指无所不至的魂气。这样的解释是不同于古代宗教的思想的。《彖传》又有神道设教之说,《观》卦《彖》说:“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所谓神道设教,就是说,肯定鬼神不过是为了立教以使民服而已。《易大传》对于鬼神的态度是游移的,可以说摇摆于无神论与有神论之间,这和《论语》中所记孔子的态度却是一致的。在《易大传》的天地起源论中,没有上帝的位置,《易大传》不承认上帝创造世界。但《易大传》中仍然保留了上帝的观念。《鼎》卦《彖》说:“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豫》卦《象》说:“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涣》卦《象》说:“先王以享于帝,立庙。”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都是讲“享上帝”,即宗教祭祀的事情。祭祀上帝,就是所谓“神道设教 ”吧。《易大传》并没有把上帝纳入它的理论体系中。在《易大传》中,天字屡见。多数的天字指自然之天;少数的天字表示有意志的天。如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又说:“法象莫大乎天地。”其所谓天都是自然之天。《系辞上》又说:“易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这肯定了《易经》中“自天佑之”的文句而加以说明,这所谓天是有意志的天即主宰之天。《系辞上》又说:“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这垂象见吉凶之天,即是昭昭在上之天,又似乎是主宰之天。总起来说,《易大传》谈天,可以说是摇摆于自然之天与主宰之天二者之间,既表现了唯物论的倾向,又保留了古代原始宗教天降祸的思想。如上所述,《易大传》关于“易”、“道”、“神”的思想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而且有深刻的内容;关于“天”与“鬼神”的问题,则未能摆脱原始宗教的影响,可以说徘徊于唯物论与唯心论之间。这种情况,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是很自然的。3.“易与天地准”的世界图式论思想《易大传》是解说《易经》的,对于《易经》的卦象作了许多说明,并且写了不少的赞美之词。在对于《易经》的赞美之词中表现了唯心主义观点。《系辞》中对于《易经》的说明,主要有两点:第一,肯定《易经》的卦象是仿效、摹写天地万物的实际情况的;第二,强调《易经》的卦爻体系(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包罗万象,包括了天地万物的一切道理而无所遗漏。这第一点是从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出发的;第二点就是认为《易经》的卦爻体系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不可违离的图式,可以说是一种世界图式论,因而也就完全陷入于唯心论之中了。《易大传》讲八卦的缘起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这就是说,八卦的创作基于观察,仰观俯察,近取于自己的身体,远取于外在的事物,然后画出八卦。八卦是八种基本事物。从自然发生次序说,八卦生于四象;从人类的认识说,八卦基于观察。《系辞》论易象的性质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臣+责,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是故谓之爻。”又说:“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又说:“易者象也。象也者,象也。……爻也者,效天之动者也。”这就是说:《易经》中的卦象都是反映天下万物的复杂情况的;而每卦的六爻都是反映天下万物的变动的。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易大传》充分肯定世界的可知性,以为圣人凭借仰观俯察可以认识天下之理。但《易大传》把所谓圣人的认识过分夸大了,以为所谓圣人可以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易大传》以为《周易上下经》的内容就是圣人的最高认识的成就。《周易上下经》包容了天下之道:“《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虞翻注:“准,同也;弥,大;纶,络。谓易在天地包络万物。”)“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韩康伯注:“冒,覆也。”) 又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这就是说,《易经》一书总括了天地人的一切道理。《周易》六十四卦既然包括了天地人物的一切道理,于是就会有奇妙的作用。《系辞上》称赞《周易》的神妙说:“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易卦是“至精”、“至变”、“至神”的,能预知未来,能“定天下之象”,“通天下之故”。在《易大传》的作者看来,《周易》便是这样一本至极神妙的书。《易大传》对于《易经》的赞述,本质上是一种世界图式论,这是一种唯心论的说教。事实上,所谓圣人既不可能无所不知,而《周易》一书也决不可能包罗万象。三、《易大传》中的辩证法思想《易大传》的最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一些比较精湛的辩证观点。《易大传》的辩证思想在先秦哲学中可以说是最丰富的最深刻的,对于后来辩证思想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三十年代以来学术界对《易大传》的辩证思想已经有过许多论述,这里不需要作全面的阐释,仅选择其中在当时有独创性的观念作一些分析。《易大传》辩证思想的最简要的命题是:“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一阴一阳之谓道”,“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这些命题肯定了变化的普遍性永恒性,肯定了对立面的相互转化是最根本的规律,并深刻地说明了变化的根源就在于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易大传》首先肯定了变化的普遍性。《系辞上》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天空中可见之象,大地上众物之形,都显现出变化。《系辞上》又解释变化的情况说:“变化者进退之象也。”有进有退就是变化。《易大传》认为,变化的根本要义是“生生”。《系辞上》赞美天地的伟大说:“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世界是富有而日新的,万物生生不息。“生”即创造,“生生”即不断出现新事物。新的不断代替旧的,新旧交替,继续不已,这就是生生,这就是易。“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这两句话虽然简单,但包括了非常深刻的思想。《易大传》讲变,又讲通。《系辞上》说:“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系辞下》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由此到彼叫作通。通表示变化过程的连续性和对立事物的联系性。《易大传》探究了变化的根源的问题,提出了“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的命题。何以有变化?变化的根源何在?在于对立面的相互作用。《系辞上》说:“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刚柔者昼夜之象也。”《系辞下》说:“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刚柔者立本者也。”《系辞》的这些话都有双重的意义,一层意义指自然的变化,一层意义指卦爻的变化。刚柔即阳和阴。相推即互转。指相互作用。阴阳的对立是变化的根本,所以说“ 刚柔者立本者也。”关于对立引起变化,变化源于对立,《易大传》曾再三加以阐明。《系辞上》说:“乾坤其易之〓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乾坤即阴阳,指对立的两方面。有对立即有变化;无对立即无变化,如无变化,对立也就不存在了。《系辞下》说:“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阴阳的对立是变化之所从出,故云易之门。阴阳是对立的,又是相互统一的,故云“阴阳合德”。《易大传》的作者,广泛观察了天地万物的变化,于是提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精湛命题。一阴一阳,相互对立、相互推移,这就是最根本的规律。所谓一阴一阳,指对立两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既相互违异又相互转化。《说卦》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而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分阴分阳,迭用柔刚。”天道、地道、人道都是对立两方面的统一,阴阳是彼此分别的,而有交迭的关系。“一阴一阳之谓道”可以说是中国哲学史中关于对立统一原理的最早的表述。《易大传》运用对立转化的观点说明了一些实际问题。《系辞下》说:“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安危、存亡、治乱,都是相互转化的,必须提高警惕,才能保持其安、其存、其治。《易大传》更提出关于“健顺险阻”的深刻思想。《系辞下》说:“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朱熹《本义》说:“至健,则所行无难,故易;至顺,则所行不烦,故简。然其于事,皆有以知其难,而不敢易以处之也。……盖虽易而能知险,则不陷于险矣;既简而又知阻,则不困于阻矣。”)这就是说,必须知险而能克服其险,然后为至健。必须知阻而能克服其阻,然后 为至顺。这些都是深刻的辩证思想。《易大传》阐明了对立的转化,但不能贯彻到底,而认为尊卑上下的对立是不可能转化的。《系辞上》首段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天尊于上,地卑于下,这种高卑的秩序是不能改变的。社会上贵贱的秩序也是不能改变的。这充分反映了地主阶级的阶级偏见。但《易大传》中的辩证思想还是比较丰富的。为什么《易大传》能有丰富而深刻的辩证思想呢?这主要是由于《易大传》的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中充满了复杂的矛盾。《易大传》的文句中也能见到些有关的透露。《易大传》曾讲到忧患,《系辞下》说:“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易》之为书也不可远,……又明于忧患与故。”又说:“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易大传》强调忧患,这正是当时社会矛盾激化的反映。因为见到忧患,所以要求改变当时的现状,于是重视变化,重视对立的转化,于是阐发了关于变化日新与对立统一的精湛学说。《易大传》中的辩证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宝贵遗产。四、《易大传》的人生理想与政治观点《易大传》的人生理想论也有其特色。《易大传》宣扬刚健有为的人生观,以天人协调为最高理想,把扩充知识(“精义”),改进物质生活(“利用安身”)与提高品德(“崇德”)三个方面结合起来。《易大传》认为,天的本性是健,人应效法天的健。《象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体运转不息,故称为健,健是刚强不屈的意思,人应该自强不息,永远努力前进。《文言》赞美乾说:“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刚强而又不过于刚,是理想的品德。《易大传》以为,处事接物,必须知柔知刚。《系辞下》说:“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即应知柔,又应知刚,刚是主要的,柔是次要的。《易大传》的刚健学说是老子守柔学说的反响,是对于老子守柔学说的纠正。《易大传》提出“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的命题。《象上》说:“天地交,泰,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裁成,通行本作财成,荀爽注本作裁成)裁成是节制完成,辅相是帮助。“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就是对自然加以适当的调整,使自然更符合人类的要求。《系辞上》说:“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这是讲所谓圣人的作用,“范围”也是裁制的意思。《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这里“先天”、“后天”不是后来哲学中所谓先天后天的意思。这里所谓先天指引导自然,所谓后天指适应自然。在自然变化尚未发生之前先加以引导、开发,在自然变化既发生之后又注意适应。这也就是裁成辅相之意。这裁成辅相论可以说是一种天人协调论,一方面要适应自然,一方面又要加以引导开发,使人类与自然界相互协调起来。所谓裁成辅相,实际上主要是指农业生产及礼乐刑政的措施而言。这种学说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主要是肯定“大人”、“君子”的主动作用,并没有认识人民群众的力量。这裁成辅相论也可以说是对于老子思想的改造。老子曾说:“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易大传》的态度则是辅万物之自然而有所为。战国后期,荀子提出“制天命”的思想,在先秦是非常突出的。但荀子的这种思想也不可能完全是异论突起、前无所承。我推测荀子可能是受了《易大传》的启发。荀子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系辞上》说:“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荀爽注:“观象于天,观形于地,制而用之,可以为法。”)“制天命而用之”与“制而用之”,文句有相同之处,这或者是偶合,或者也有一定联系。总之,《易大传》的天人协调学说在先秦哲学中有重要地位,对于后来思想也有深刻的影响。《系辞下》阐明了知、德、用三者的联系:“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朱熹《本义》:“精研其义,至于入神,……乃所以为出而致用之本,利其施用,无适不安,……乃所以为入而崇德之资。内外交相养“互相发也。”)精义是精研事理,即扩充知识;利用是便利实用,即改进物质生活;崇德即提高品德。精义是为了致用,利用是为了崇德,品德提高就能穷神知化了。三者是统一的。《系辞上》很重视致用,如说:“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陆绩注:“圣人制器,以周民用。用之不遗,故曰利用出入也。民皆用之,而不知其由来。故谓之神也。”)又说:“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虞翻注:“神农黄帝尧舜也。”惠栋云:“成器谓网罟耒耜之属。”)《系辞下》高度赞扬了各种器具的创造:“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易大传》对于生产工具的价值是充分肯定的,这反映了《易大传》作者对于发展生产的兴趣。《易大传》的政治思想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强调上下分别而主张“损上益下”,二是重视“变通”,赞扬“汤武革命”。《履》卦《象》说:“上天下泽覆,君子以辩上下,定民志。”(程颐《易传》:“君子观覆之象,而分辩上下,使各当其分,以定民之心志也。”)这是认为必须确定上下的等级秩序。但是,上下之分固须坚持,而也要使上下通气。《泰》卦《彖》说:“泰,小往大来吉享,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事实上,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是不可能“志同”的。为了缓和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易大传》宣扬“损上益下”的好处。《益》卦《彖》说:“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屯》卦《象》说:“以贵下贱,大得民也。”以贵下贱,才能得民心。实际上,所谓“损上益下”不过是在上者将对于在下的剥削压迫略加节制而已。《节》卦《象》说:“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不伤财,不害民,就是损上益下了,这实际上还是为统治阶级的长久利益设想的。《易大传》重视变革。《系辞上》说:“变而通之以尽利。”《系辞下》说:“功业见乎变。”必须变而通之,方能尽利。必须有所变动,才可以称为功业。《革》卦《彖》说:“革,水火相息。……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郑玄注:“革,改也。水火相息,而更用事,犹王者受命,改正朔,易服色,故谓之革也。”)四时的交替是变革,政权的转移也是变革。汤武是用武力取得政权的,所以称为革命。《易大传》肯定,汤武革命,顺乎天时,合乎人心。这里所谓革命不是根本制度的变革,而是指以武力取得政权,改变礼节信式。这所谓革命虽然有别于我们今天所谓革命,但《易大传》重视变革,还是显著的。这是进步的政治思想。《易大传》重视变通,颂扬汤武革命。应该承认,《易大传》的思想反映了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易大传》的思想是复杂的,有许多方面,本文所讲,不过是《易大传》哲学思想的荦荦大端而已。至于其它细节,这里就不多谈了。《易大传》对于后来哲学思想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以后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与唯心主义思想家都从《易大传》中汲取思想营养。应该肯定:《易大传》对于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确实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原载《中国哲学》第1辑,三联书店1979年8月版

欢迎加入善本古籍学习交流社区

《易经》四大法宝之易象

二、易象

“象”是从现实世界万有现象中寻求其变化的原则。(易经》的内容就是描述万事万物的形象。《易经》系辞说:“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象为相似之意。《易经》是用卦象表示的,卦象即易象,《易经》系辞中又言:“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卦象就是用以模拟效法宇宙间万物的物象,八掛象征自然的来源与演化。《周易》取象天地而认识万物,所谓“八卦以象告”。

1.太极

太极为阴阳的统一体,任何事物都可以从某种角度上被看作是由阴阳两方面组成的,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任何事物都可称为太极。

2.爻

太极划分为阴阳两仪,周易中是以抽象符号来表示阴和阳,称为“爻”。符号“一"为阳爻,性刚属阳,中间相连;“--”为阴爻,性柔属阴,中间断着,不相连的。“一阴一阳谓之道”,这阴阳二爻画,代表阴阳气,万物的性能即由这阴阳二气演化。

3.八卦

如果万物只分阴阳,那么只要用阴爻“--”和阳爻“一”两种符号,但阴阳中又分阴阳,则成“太阳、少阴、少阳、太阴”四象。阴阳的变化是多层次的。古人以“三”为多,又称天道、人道、地道为三才。所以将阴爻,阳爻重叠三次就有了☰、☱、☲、☳、☴、☵、☶、☷、八种符号,叫作八卦。它们的名称分别叫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它们分别代表了大自然中的天、泽、火、雷、风、水、山、地等八类事物的性质,也就是八种场。

八卦的八,不是量数中实数八,不是十卦百卦之八,也不是千卦万卦之八,而是包罗无穷的一个整体。即老子《道德经》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八卦即三爻卦叫作经卦,也叫“小成之卦”。为便于记忆八卦符号,》取象歌的口诀是:

乾三连(三),坤六断(☷),震仰孟(☳),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 )。(八卦》的符号。

卦象、卦名、内含、物性、卦序表

4.八卦的象

八卦之所以叫作卦,《易纬》解道:“卦者、挂也。言悬接物象以示于人,谓之卦。”东汉文学家许慎又进一步解释道:“天垂象、见(现)吉凶,所以示人也,观看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古人是擅长直觉思维的,通过卦象反映天道运行的规律及显示事物发展的吉凶悔吝,正是我们先人的高妙之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天人感应思想。八卦各有着极为丰富的取象(详见八卦类万物象)表,世上万事万物之象均归类于八卦中,而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则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宇宙间八种大的自然物象。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

八卦主要象征表:

八卦的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四个阴阳对立面,万事万物发展变化,无不由于阴阳对立面的相互转化形成新的对立统一,因此,阴爻(--)和阳爻(一)是演变八卦的基础,而八卦又是后面所言的演变六 十四卦的根基,八卦是宇宙万物运化的最高标志。八卦以其阳爻(一)代表阳性动力,以其阴爻(--)代表阴性物质,故八卦是阴阳运化的征象。

5、六十四卦

八个三爻卦,即经卦,每两个卦相互重叠,又组成六十四卦,称为别卦。又叫大成之卦。每个卦由六个爻画组成。这六十四卦分属八个宫,每宫八个卦,各自有自己的名称。每个别卦由两个经卦组成,上面的一个经卦叫作上卦,又叫做外卦,下面的﹣一个经卦叫下卦,又称作内卦。如换卦重由上卦巽卦及下卦坎卦所重叠组成,巽卦象木,巽卦象水,于是《涣》卦的象为木在水上漂,巽木又为船的象征,即可视为船在水上行之象,巽又象风,又可将象视为水上起风了。

六十四卦各有自己的名字,每个卦的读法先读上经卦的卦象,再读下经卦的卦象,最后读该卦之卦名,如上面的《换》卦,上卦为巽卦,物象为风,下卦为坎,物象为水,则《涣》卦的读法为风+水+卦名,即读作“风水换”卦。

六十四卦八宫图

6、八卦的种类

八卦分为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先天八卦因相传为伏羲所创,叫“伏羲八卦"后天八卦相传为周文王所创故又称为"文王八卦”。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其形与象皆为相同,区别仅在于排列方位和顺序不一,其中先天八卦为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后天八卦为离南坎北、震东兑西。八卦的方位与我们日常中看地图的方位不同,刚好相反。地图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而八卦的方位则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这一点必须注意。

八卦为先圣所作,象征自然的来源和演化,它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以太极分动静,而生阴阳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吉凶生大业。

象是宇宙事物形象的具体表现。在易学中,“象”有二种,有先于“数”而生的“物象”,和后于“数"而生的“卦象”之分。先是由物象或数﹣→卦象,然后再从卦象一易数和物象,从而推导出卦象与所占事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向。

太平公主的最后一天:喝下一杯鹤顶红后,她想起了五岁的那个夏天

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七月初六,残阳夕照,长安城兴道坊太平公主府邸弥漫着肃杀的空气。府内早已没有往日的繁华和喧嚣,曾经项背相望登门求见的宾客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两队明甲荷​戟的禁军,从府门外一直排到太平公主卧房。四十八岁的太平公主正坐在镜子前,用春葱般的纤纤玉手画着又粗又短的浓眉。

卧房中央的空地上,放着一张案几,案几上摆着一个曲柄短把鼓腹圆口的金质执壶,旁边放着一个晶莹剔透的高脚夜光杯,杯中放着青翠欲滴的葡萄酒。这是当年太宗皇帝李世民亲自研发的一款葡萄酒,《太平御览》记载:“(太宗)及破高昌,取马乳蒲桃(葡萄)实于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帝自损益,造酒成,凡有八色,芳辛酷烈,味兼缇(红酒)盎(白酒),既颁赐群臣,京师始识其味。”

太平公主身后,静静的垂手侍立着一个身材高大的太监,面无表情,正是唐玄宗李隆基最宠幸的高力士。太平公主画完眉,站起身来,她一身男装,上戴浑脱帽,身着窄袖紧身翻领长袍,下着长裤,足登高腰靴,英气逼人。她走到​几​案前,用清脆铿锵的声音跟高力士说,让将军久等了。高力士露出谦卑的微笑,躬身回答,奴才刑余之人,能有幸侍奉公主得道遐升,位列仙班,这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太平公主哈哈大笑,你可真会说话,怪不得当年则天皇后都那么喜欢你。

她拿起桌上的美酒,扬起如玉般的脖颈,一饮而尽。随着酒杯掉在地上碎裂的声响,太平公主委顿于地,身躯抽搐了几下,嘴角流血,再无动静。高力士蹲下身子,用手指在她脸前试了试鼻息,站起身来,打开房门,背着双手,仰首望着寂寥的苍穹,跟门外等候的禁军统领王毛仲说,我们同去回禀大家(指李隆基),公主已薨。

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阳春三月,太平公主出生于东都洛阳紫微城, 她是高宗和武后最后一名子女,也是唯一的女儿,大女儿安定公主被武后在襁褓中亲手活生生掐死,夫妇二人便将所有的爱倾注在她身上。八岁这年,武后的母亲也就是太平公主的外祖母杨氏去世,为了让母亲在阴间也过上好日子,武后便让太平公主出家为道姑,给母亲终日诵经祈祷。“太平”二字,乃是她的道号。

其实太平公主并不舍身出家,她还住在宫里,享受富贵荣华,有人替她出家。就如《鹿鼎记》中,韦小宝替康熙在五台山出家,侍奉顺治皇帝一样。太平意为“安宁平和”。仪凤三年(678年),太平公主十三岁,吐蕃赞普派人前来求婚,点名要娶太平公主。李治和武后不想把亲生女儿远嫁雪山,但又不想得罪吐蕃,于是想了个折中办法,便是让太平公主真正出家。他们专门给太平公主修建了一座太平观,让她沐浴斋戒,读经炼丹。吐蕃人一看太平公主真的出家了,也就歇菜了,败兴而归。

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太平公主十五岁,有一天穿着紫袍玉带,裹着幞头,脚踏朝靴,在李治和武后跟前跳起了舞。夫妇二人​逗​得哈哈大笑,你又不是武官,你这是闹哪样啊。公主说,我不当武官,我的驸马要当啊。

第二年,太平公主嫁给了城阳公主的二儿子薛绍。城阳公主是李世民女儿,李治一母同胞的妹妹。这是古代上流社会标准的“姑舅姐妹”组合,贾宝玉林黛玉,陆游唐婉都是这种组合。古人一面防止近亲结婚,一面又防止肥水外流,所以上流社会都搞“姑舅姐妹”结合。婚礼在万年县举行,声势浩大,为了通过婚车,工作人员把​坊​墙都拆了,从兴安门到万年县,火把比​节​林立,把路两边的梧桐树都烤焦了。

则天皇后垂拱四年(688年),武后临朝称制,诸位李唐宗室害怕祸及其身,纷纷造反,琅邪王李冲(李世民孙子)兵败自杀,被酷吏周兴查出跟薛绍通谋。由于薛绍是太平公主丈夫,所以武则天网开一面,留了全尸,将其关在大牢中活活饿死。

唐睿宗载初二年(690年),太平公主25岁,武则天想把她嫁给侄儿武承嗣。武承嗣是武则天最早挑选的皇位继承人,让这二人成婚,自然大有深意。只可惜武承嗣恰好生了病,短时间未能成婚,武则天遂把另一个侄儿武攸暨妻子杀了,把太平公主嫁给他。武攸暨和武承嗣性格截然不同,他沈谨和厚,于时无忤,专自奉养,多次跟武则天上表辞去王位,改为公候,赐个散官,当个富贵闲人。表中写道:力微任重,无德者履之必危;功薄赏隆,有识者陋其非据。富贵者,易象谓之崇高;满盈者,至人​诫​其颠覆。苟进者速祸,勇退者获全。

天上一个馅饼咔嚓一声掉在我头上,我身小力薄接不住啊。

两人结婚后,太平公主过得很郁闷,因为三观不合。太平公主四方脸,宽额头,多权谋,有城府,简直是克隆版的武则天,典型的女强人,当然看不起武攸暨这种死肥宅。加上武则天称帝之后,好养男宠,充实后宫,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成为给她物色男宠的得力助手,近水楼台先得月,看到合适的,自己也整几个。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所以在武则天时代,豪门贵妇们都在养男宠,一时蔚然成风,她们穿男装,骑骏马,喝烈酒,打马球,走哪儿都带着男宠。

大诗人宋之问就想成为武则天男宠,于是走了太平公主的路子,上述两道武攸暨给武则天的辞王位表就是他写的。太平公主就跟武则天说了,武则天说,小宋当然挺不错,也很有才,只是这孩子有口臭的毛病,一说话那股味儿我受不了啊。宋之问小时候得过牙病,治好以后就落下口臭的后遗症。太平公主回来跟宋之问说了,羞的宋之问差点没钻到地缝里。

武则天虽然当了女皇,却不想再出现一个女皇,所以对太平公主管得很严,太平公主很少在朝堂上出头露面,只干些武则天授意的事,比如打死薛怀义。薛怀义是武则天最得力的男宠,佛学精湛,亲自跟一帮摩尼教徒修订了《大云光明经》,给武则天当皇帝提供了理论支持,出力甚巨。武则天当了皇帝,后宫三千,也就把薛怀义冷落了。薛怀义醋性大发,一把火将明堂烧了。武则天大怒,就派太平公主把薛怀义干掉。太平公主带了三十名膀大腰圆的壮妇,来到薛怀义修行的禅堂,活生生将其打死了。

武则天晚年宠幸张昌宗张易之兄弟,这两位见谁怼谁,有一次诬陷御史大夫魏元忠和“太平公主之所爱”(资治通鉴原话)司礼丞高戬谋反。武则天将魏高下狱,不顾太平公主求情,要将二人处死。凤阁舍人张说据理力争,最终武则天将张说流放岭南钦州(今广西钦州),高戬流放岭南端州(今广东肇庆)。张说在给高戬的送别诗中写道:异壤同羁窜,途中喜共过。愁多时举酒,劳罢或长歌。南海风潮壮,西江瘴疠多。于焉复分手,此别伤如何。

可惜高戬一去不返,死在了流放之地。

从此太平公主和武则天心生隔阂,后来张柬之等人发动兵变,杀死张易之和张昌宗,逼武则天退位,太平公主出力甚多。武则天被软禁整整一年多时间,太平公主从来没去看过她一次,一直到死。反而唐中宗李显每隔五天便来看望母亲,一起说话解闷。

太平公主被李显封为“镇国太平公主”,从此权势日隆,后来和李隆基一起发动兵变,杀死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更是权倾朝野。李旦当了皇帝,每天就两句话,这事你们问过太平公主吗,问过三郎(指李隆基)吗?问过,就照办,没问过,就去问。每天太平公主上朝,李旦总要留下来吃顿便饭,兄妹俩说说话。偶尔不上朝,李旦就会派人去家里咨询。以至于满朝文武都知道,朝廷太平公主说了算,皇帝只是橡皮图章。好多人仿佛看到,下一个武则天正在冉冉升起。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顺理成章。

但是李旦并没有众人想象的那么无能懦弱,恰恰相反,他是一个深藏不露的狠角色。他能在武则天腥风血雨的打击下存活下来并且登上帝位,自有过人之处。对于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明争暗斗,他的心里非常明白,所以当太平公主重演国初李建成故技,声称太白经天,李隆基要谋反时,李旦简直神反应。他说,既然上天都提示我要把皇位让给儿子了,我还恋个什么栈啊,让了。

李旦果断把皇位让给李隆基,打破了太平公主的一切计划,力量的天平当然会向皇帝倾斜。太平公主于是决定在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七月初四发动兵变,干掉李隆基。但是消息却提前传到了李隆基耳中,李隆基遂在初三毅然动手,将太平公主的党羽尽数擒杀。

太平公主闻讯,赶紧跑到终南山中的道观,躲了三天。其实她的行踪早就被李隆基得知,只是李隆基需要决定怎么处置她,毕竟有李旦在。李旦亲自跑到李隆基跟前,给太平公主求情,我们兄妹七人,只有我俩还活着,都没有多少时光了。我都五十一岁了,她也四十八岁了,希望你能网开一面,让她活下去吧。

但是李隆基不能让她活着,因为太平公主这么多年苦心经营,树大根深,盘根错节,活着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打虎不死,反被虎伤。因此他拒绝了李旦的建议,李旦洒泪而归。当李隆基把话带到太平公主耳边时,她才决定下山回家。

于是就有了开头一幕。

太平公主最后想起了她五岁的那个夏天。那一天浮云遮日,她跟侍女去外祖母杨氏家玩耍,看到29岁的表哥贺兰敏之跟外祖母眉目传情,出来时,侍女哭着跟她说,自己被贺兰敏之玷污了。太平公主吓得够呛,赶紧回去汇报了武后,武后大怒,将贺兰敏之流放雷州,贺兰敏之在半道用马缰自缢身亡。

从那时起,她就觉得,做男人真好。

唐朝是中华文明继往开来的转折点,也是华夏民族悠悠文化的转折点,盛唐之后,华夏文明从外放转入内敛,开始关起门来过小日子。可是盛唐那种博大能容四海,广阔及于万方的气势,叫我们如何不想他。

唐朝男儿勇武豪放,壮志凌云;唐朝女子敢爱敢恨,不让须眉。他们腰跨三尺剑,举杯邀明月,狂呼“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她们穿男装,画浓眉,打马球,喝烈酒,大喊“花堪折时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煌煌史册,冗繁噪杂。有正史,有野史。正史记载失之于欲说还休,野史记载失之于道听途说。许多历史小白囿于知识所限,不能通读《新唐书》和《旧唐书》,以至于不能了解鲜活真实大气磅礴的大唐王朝,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幸运的是,这个遗憾被《这个唐朝太有意思了》完美无缺的填补了。这套书是武汉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士承东林仿通俗史写作大家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写的,他一贯秉承“历史本身很精彩,历史可以写得很好看”的写作宗旨,把无趣繁复的正史写的妙趣横生,用词考究,用语诙谐,让人爱不释手,一口气就想读完。想要了解明朝,有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想要了解唐朝,便有士承东林的《这个唐朝太有意思了》。

幽默是本书的基因,搞笑是本书的拿手好戏,本书不能保证,你看了之后肚子会笑得有多疼。四本原价192,活动价只需138,一本不到35块钱,特别划算。点击下方链接即可直接购买。

“时”字玄机

时(拼音:shí)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从日从之,后来变为从日从寺。时本义泛指太阳运行所导致的时间,可以是目前或者过去,还引申指往往、经常,也引申指规定的时间。又引申指一定时间内才会出现的机会、时机。后引申用作计时单位,古代指时辰,现代指小时。

来自百度百科

商代甲骨文是日上一个之字,之字表示由此向前行走之义,故时字本象就指太阳之运行。

现在,我们虽知地球在围绕太阳转,但站在人的生活的角度观察,仍是太阳在东升西落地运行着。太阳运行对人们的时间概念的建立非常重要,正是看到太阳之东升西落不停地运行,才感觉到时光的流逝。因此这个太阳在运行的时字就表达了时间的概念。

初文字形的意义就解释到这儿。

后面的变异写法就需要一点儿易学知识才能真正地理解了。

其一的变异是图6的写法,日字写在左侧,右侧上部一个之字,下部多了个寸字,这个写法与原始写法等效吗?

原来寸字本象是指手腕处的寸口,是尺寸的寸的计量标准。计量时就是用实际长度与寸这一基准进行反复比较而得出倍数数据,这个反复比较就是巽卦,而基准寸就相当于巽卦的初爻阴爻,故寸字乃巽卦意象的字符。

巽卦反复进行的易象又刚好可说明太阳东升西落反复地进行着,而寸字就代表了太阳的这种反复运动。

于是右侧的字符组合就表示了太阳反复升降地向前运行这一意义。因此这种写法与日上一个之字的写法表达的意义完全一样,故可替代原字形。

还有些写法省掉了寸字之指示符的点儿,只写右手不写寸的意义与寸字的意义一样,只是省略了寸口指示符,在此可认为它们一样。

时字的另一种变体是改上部人从此行的之字为屮从此长的字形。人之脚为震卦意象的字符,而屮字也是震卦意象的字符,因而可以互换,都能表示向前进的意义,加上下面一横就表示从某处开始继续向前运动。繁体的时字即从此字形变得。

简体字,去掉了繁体上部的㞢字,只用了寸字。这不是说太阳只有一寸那么大,而是利用了寸字代表的巽卦意象。我们知道,巽卦有往复运动的易象,也有由此向前运动的易象,此易象正反映了太阳之运行,故只用一个寸字亦可表意。

提出汉字简化方案的人们,虽然不明易理,但其选择替代字符时,潜意识仍主导他按易的规则行事,此即易传所谓“日用而不知,君子之道鲜矣”所要表达的意义。

时字是一个很常用的字,与时间与机会有关,至今已发展出以下的含义项:

【● 时(時) shí

1,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

2,较长的时间:~代。古~。

3,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

4,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

5,常常:~常。

6,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

7,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

8,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

9,某一时刻:按~上班。

10,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

11,机会:~机。待~而动。

12,姓。】

以上各项本义及引伸义均易理解,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