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八字

上嘴唇薄的女人有什么说法(上嘴唇薄的女人)

上嘴唇薄的女人有什么说法(上嘴唇薄的女人)

俗语“唇薄不可交,颌尖气量小”,识人之术有其独到之处

俊男靓女一直以来都是人群中的宠儿。不需任何修饰,就能吸引大众眼球。其本身的容貌和身材就是一个标杆,无形中带动流量蹭蹭飙升。古代男有潘安,女有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杨玉环,貂蝉。人们常说的: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就是形容的这四大美女。沉鱼说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落雁讲的是王昭君出塞;闭月阐述的是貂蝉拜月;羞花介绍的是杨玉环醉酒赏花。一个人的容貌就是自己的招牌,娇美的容貌能令你们际遇远超一般人。

古人在看人识人方面颇有心得,他们认为面由心生,也就是说,从容貌上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换言之,有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就会从面相上体现出来。就如四大名著《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曹雪芹先生是这样描述的: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泪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作者之所以这样写: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泪目。目的就是为林黛玉的病态美而埋下的伏笔。多愁善感者自然身体健康受到影响。

古人之所以对相由心生这样推崇,得益于面相学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俗语:唇薄不可交,颌尖气量小。这句俗语就是关于看人识人的经验之谈。那么,古人说的这句俗语,有没有道理?

一,唇薄不可交。

唇,自然是嘴唇。这句俗语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意思就是:要少和嘴唇薄的人交往。嘴唇薄的人有什么缺点?会令古人如此忌惮。

在古代的面相学中认为,一般嘴唇薄的人都能说会道,工于算计。而嘴唇厚的人则略显嘴笨,不善言辞。事事无绝对,嘴唇薄与厚只是受到遗传基因因素的影响。也并非嘴唇薄就能言善辩。或许我们能逆向思维去考虑问题,就因为能言善辩令嘴唇变薄。能说会道者,凭借一张巧嘴能左右逢源,人生际遇相对较好。但是,凡事皆有两面性,能说会道者既能哄人开心,但同时也能撒谎。对于一般人而言,当面对能说会道的人的时候,人们往往都会开启自我保护模式。因为一时的开心固然令人欣喜,但时间是如此的短暂。一旦掉入谎言的陷阱,会让人们深恶痛绝很长一段时间。痛苦相比开心来说,痛苦更容易令人难忘。

唇薄不可交,唇薄只是一个表象。唇薄是在告诫人们,遇到能说会道的人,要懂得保护自己。不要被花言巧语蒙蔽双眼,影响到大脑思维的判断能力。

二,颌尖气量小。

曾几何时,女孩都在追求锥子脸,瓜子脸,尖尖的下颌让多少美女魂牵梦绕。为了达到心中的目标,各种减肥攻略齐上阵。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美的倾国倾城。可在古代俗语当中有“颌尖气量小”的说法。这和如今的审美观是不是产生了鲜明的对比。难道尖尖的下巴成了心胸狭窄的代名词词不成?

唐朝以丰满为美,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有诗云: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丰满之美举国盛行。人们常说的“环肥燕瘦”中的另一个代表性人物就是“赵飞燕”,相传她的瘦能在手掌之上跳舞,自然这只是夸张的手法。她的极限之瘦,也令多少男人朝思暮想。丰满与燕瘦时不同时代审美观不同所致。而尖尖的下颌同样有它独特的一面,就如很多影视剧当中的汉奸形象,都是那种瘦骨嶙峋,下巴形如尖锥。给人的印象就是那种天生狡猾奸诈,令人深恶痛绝的形象。当然,这只是影视剧中为了突出人物而做的功课。并不能以偏概全,并不是下颌尖的人就会工于心计,斤斤计较。下颌圆润者就不精于算计了。

在古代面相学中认为尖下巴的人凡事易计较,气量小,难容人,生性多疑。多攻于心计,善于算计,重自身利益。一个人的心性如何,受先天和后天因素影响。比如家庭因素,生存环境的影响等等。并不是尖下巴的人就是小家子气。下巴圆润者气量小的也是存在的。下巴尖还是圆润受到遗传基因的影响,人无法选择,能选择的是我们的人生。

其实,这句俗语之所以认为尖下巴的人气量小。咱们同样可以逆向思维去看待问题。气量小者大多孤傲,做事以自我为中心,往往眼高于顶,以下巴示人。就是用尖下巴面对别人,这种做人做事的方式非常令人难以接受。所以,并不是尖下巴的人气量小,而是气量小的人,用下巴面对别人,才造成下颌尖的人气量小的说法。

对于“唇薄不可交,颌尖气量小”这句俗语,不要单纯的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其含义,更多的是悟透深层次的内涵。

“唇薄不可交,颔尖气量小”有什么说法?古人的识人术,管用吗?

中国自古就流传着一句老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难免还是会以貌取人,比如电视剧的一个反派人物,容貌姣好,大家就会说:不怕反派坏,就怕反派长得帅。不管反派做什么坏事,都是“颜值即正义”。其实这也怪不得这些“外貌协会”者,就连古人,也是如此。远在春秋时期,我国的思想家孔子也是一个以外貌取人的例子,孔子的众多学生中,有一个叫子羽,一个叫宰予,这两个人虽说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但是子羽长得难看,宰予长得英俊,孔子对他俩的态度就截然相反。

追求美是人之天性这无可厚非,所以“以貌取人”自古有之。长期以来,古人就是靠着这种“以貌取人”的经验,来分辨一个人人品的好坏。比如古人有一句“唇薄不可交,颔尖气量小”的俗语,在民间流传,被誉为古人快速识人术。这句俗语的字面意思,就是嘴唇薄的人,一般薄情,不可深交;下巴尖的人,通常心胸狭窄,肚里不能容人,没有什么气量。这句话其实就是典型的“以貌取人”了,那么古人的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

其实,这样的俗语单从字面上来看的话,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得从它的字面意思,读取到文字背后更深层次的含义和思维逻辑。唇薄者一定薄情吗?非也,嘴唇薄,也可指一个人说话尖酸刻薄,添油加醋。这类人身上负面情绪较多,喜欢鸡蛋里挑骨头,推卸责任,爱在背后说人是非,这样的人当然是不可深交的,而不是真的指人的嘴唇生的薄就不能深交。

古训有言:言多必失,语多伤人,君子三缄其口。

在生活当中,要远离那些喜欢搬弄是非的人,更要管住自己的嘴巴,懂得“言多必失”的道理,不要卷入无谓的是非当中。这才是“唇薄不可交”的真正用意。

“颔尖气量小”是不是下巴尖的人都是气量小的人,也不尽然,当代社会为了追求尖下巴而去整容者不在少数。古人的这句俗语还透露出另一层寓意,那就是下巴尖,往往是一个人没有礼貌的表现,跟人交流从来都是抬着下巴,从不正眼看人,把面子看得很重。这类人说白了,就是心胸狭隘,嫉妒心强,说话办事都要以自己为中心的一类人。

但是单从下巴的形状就来判定一个人的脾气性格,也是有点片面的,古人之所以这样说,就是让人不要把面子看得过于重要,回归本心,才是不可缺少的。综合来看,古人的这句俗语,对于今天的社会来说,已然是不可取的,它所透露出来的深刻含义,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透过现象去看其本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