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冬季旅游:拉卜楞寺正月大法会仪轨详细日程表
甘南冬季旅游:拉卜楞寺正月大法会仪轨详细日程表拉卜楞寺正月大法会(却处曼兰)意为神变祈祷大会,是明代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宗喀巴在拉萨创立,为格鲁派寺院所供行的法会,主要为了供养诸佛菩萨来祈祷一年来的顺利,也是甘南地区每年最隆重的宗教节日。
拉卜楞寺祈祷大法会自正月初三起,至正月十七日止,寺内全体僧人每日集会六次,聚集于大经堂或讲经场进行诵经活动。第一叫晓会,第二次叫晨会辩论,第三次叫午时会,笫四次叫祈愿会,第五次为晚茶会,第六次为晚辩经会。这期间寺院各经堂、佛殿都布置如新,以供民众朝拜。这期间拉卜楞红教寺每天都有藏戏表演,县上还有丰富的民族歌舞活动和各种民间商贸活动。
1.正月初八为"放生"节,这项活动在图丹颇章院内举行,先在院内摆出寺内珍藏宝物供民众参观;隨后由僧众诵<招财经>,并伴有身着面具的僧人舞蹈;接着给事先准备好的牛、马、羊身上洒净水,在牠们的耳朵上系上彩色绸带,然后放走,称为"放生"。凡被放生的牛、马、羊,均被视为"神牛"、"神马"、"神羊",今后任何人不得猎取。
2.正月十三日为晒佛节,也称亮佛节,此会在上午九时左右进行。先由拉卜楞寺大法台率僧众在寺院对面山麓举行晒佛仪式。后由僧人着面具戏服扮"花身土地"为前导,边跳边舞,狮虎欢跃,僧众诵经。隨后众僧在诵经、呐喊声中着巨幅彩绣大佛像~释迦牟尼佛、弥勒佛或宗喀巴大师像,如长龙般,从寺院缓缓走向晒佛台。当僧众将长三十丈、宽十二丈,用有彩绸缎剪堆绣制的大佛像展开时,法螺号诵经声齐响,僧众颂赞佛陀功德,念沐浴经。此时,万众肃然,黙黙念诵,祈祷平安。
3.正月十四日是跳法舞,会场在大经堂外广场。经堂大门左边高墙上悬挂彩绣法王像,意在以法王饰作阎王镇压阎王的凶暴,并驱除一切恶魔,众僧同念"阎王铁城"大威德经。
参加演出的二十余人,均由寺院僧人身着面具法衣扮演,先由四位小鬼上场舞蹈,后在法乐螺号鼓声中,法王和王妃及众待从等一同上场,作圆圈舞。这一幕舞毕,"黑帽头子"舞头再出场,隨后有众多"黑帽子"围着他舞。法王出场,向舞头泼血两次,意为献与法王的供食,这时现场法乐长号吹响,在众人的呐喊欢呼声中法舞结束。隋后,在乐队的伴奏下,大法台率领众舞者和僧众将三梭供,送至寺郊在众群欢呼声和爆竹声中焚烧,预祝一年吉祥如意。
4.正月十五日晚"酥油花灯会",活动在大经堂前广场,供展的大批各式酥油塑像,均由拉卜楞寺六大学院及大德高僧制作。此会起源据说,宗喀巴大师曾梦境中这一美妙景象,弟子们为纪念宗喀巴大师,将梦境还原。
正月十五日晚,灯会在悠扬而神秘的的宗教乐声中举行,喇嘛们把用酥油捏成的各式花草人物,置于花架上,中间放置大神佛。数百盏明亮的灯,置于酥油神佛之后,倍感灿烂神秘,酥油花灯内容丰富,有鲜花异果、楼台亭阁、十八罗汉等各式佛像。灯会最高潮时,民众排队在佛像上行跪拜,众僧在寺院的墙头房顶齐声诵经,音乐、法号诵经声回荡在星空......
5.正月十六日为"转香巴",意为转弥勒,这一天众僧们抬着弥勒佛从寺院大经堂开始,在法乐队的伴奏下,由"狮子"开路,绕寺一周一示佛法,释迦牟尼佛五千年教法当有伍佛治世。
摄影线路推荐:
1、甘南毛兰姆+阿坝莫郎节民俗文化摄影活动火热报名中.....
2、春节青海同仁苯教瞻佛深度7日摄影火热报名中......
摄影:赵峰
本期小编:王立玲(金色大漠旅行摄影)更多摄影信息,欢迎咨询交流!
《三字经》原文及注解
三字经原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元曾。乃九族,而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名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彀梁。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王,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堕。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义之,国乃改。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于金,皆称帝。太祖兴,国大明。
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阉乱后,寇内讧。
闯逆变,神器终。清顺治,据神京。至十传,宣统逊。举总统,共和成。
复汉土,民国兴。
廿二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读史书,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缀。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
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谢道□,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彼虽幼,身己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嬴。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三字经注解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注解:人初生之时,本性都是善艮的。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后来因为生活和学习环境的不同,差异越来越大。(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注解:如果不及早接受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随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所谓先入为主,不可不慎!至于教育方法,应注重在使孩子专心,有定力。课业的选择,要以专精为主,不要希求广博。(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儿童与青少年心智的发展,十三岁以前著重在记忆,之后理解力逐渐成长,故十三岁以前应注重记忆念诵为主,理解次之,不可本末倒置。)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注解: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寻找一个对孟子有益的教育环境,不辞辛劳搬了三次家。(从坟场附近搬到市场边,再三迁至学校旁。)有一次孟子不用功,逃学回家,孟母当著他的面将织了一半的布匹剪断,并且告诫他说:‘求学的道理,就像织布一样,必须将纱线一条一条织上去,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积丝才能成寸,积寸才能成尺,最后才能织成一匹完整有用的布;读书也是一样,要努力用功,并且持之以恒,经过长时间的累积,才能有成就。否则就像织布半途而废一样,一旦前功尽弃就毫无用处了。
五代时,有一位窦禹钧(又称窦燕山),遵照圣贤教诲的义理来教育子女,因此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都能光耀家门。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注解:生育子女,若只知道养活他们,而不去教育,那是作父母的失职。老师教导学生,不只是知识、技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做人处世的道理,使学生能够与人相处融洽,做事有方法,活得健康愉快有意义。因此对于学生的要求一定要认真严格,不能偷懒怠惰,才能教出好学生。(严师出高徒,严是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要教出好孩子,必须父母与老师双方面配合,也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努力。)
为人子女如果不用心学习,是不对的!年纪小的时候,不肯努力、用功学习,等到年纪大了,还能有什么作为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注解:一块玉石,如果不去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具;人也是一样,如果不透过学习,就无法明白做人处事的道理,不知道那些事合不合乎义理,应不应该做?
作子弟的,要趁著年少的时候亲近良师、结交益友,好好学习待人、处事、应对、进退的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注解:黄香是东汉江夏人,他在九岁的时候,就懂得孝顺父母,夏天天气热的时候,他就用扇子先将父母的床铺煽凉,再请父母就寝;冬天天冷的时候,他就先将父母亲的被子睡温暖,再请父母安睡。类似这种孝顺的行为,是每一个为人子女所应当尽的本分。
东汉末年的孔融,才四岁的时候,就晓得礼让兄长,将大的梨子让兄长吃,自己选择较小的。这种尊敬兄长、友爱兄弟的美德,应当及早教育培养。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注解:做人第一重要的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其次才是增广见闻学习知识,明白数字的变化,并研读古圣先贤的文章,来修养自己。
一是数字的开始,十个十是一百,十个百是一千,十个千是一万,如此累积上去,可以无穷无尽。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注解:古人以为构成生命现象与生命意义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天’是指万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包括日月星辰运转不息,四季更替而不乱。昼夜寒暑都有一定的次序;‘地’是指万物藉以生长的地理条件和各种物产;‘人’是万物之灵,要顺天地化育万物。三种光明的来源是指日、月、星。
维持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三种伦常关系,就是:君臣之间有道义,父子之间有亲情,夫妻之间能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君义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注解: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特色,循环运转,永不止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变化是因为地球绕著太阳公转的关系。
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都以中央为准互相对应。(如果没有中心,就没有东西南北,因此中心移动,方向也跟著改变。)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注解:古人以木火土金水,为构成物质的五种基本特性,称为五行,并将这五行的变化以数学的原理加以归纳,发现它们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如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是相生的关系;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是相克的关系。
十干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有十个,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地支有十二个,都是古人计算时间的符号;地支用来计算每日的时间,如:子时是指凌晨11时至1时,丑时是指1时至3时,午时是中午11至13时。天干与地支互相配合用来计算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六十年为一甲子)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注解:黄道是太阳在太空中所运行的轨道,赤道是地球的中线,将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赤道附近为热带,温度极为炎热,我们的国家,位置在北半球的东边,因为上地面积广大,所以包含了热带、温带、和寒带。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注解:我们的国家有美丽的山河,河川之中长江是第一大河,黄河是第二大河,还有淮河和济水,这四条河最后都向东流入大海。(李白诗:黄河之水天上来,东流入海不复回。)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这五座山称为五岳(岳),是中国的五大名山。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注解:士是读书人,士农工商这四种身份的人民,是组成社会、建立国家的基本份子。仁、义、礼、智、信,维系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五种道理永远不变,必须遵守不容许混淆。(仁是爱人利物;义是公正合宜,是正正当当的行为;礼者理也,是规规矩矩的态度;智是慎思明辨的能力;信是诚实不自欺,亦不欺人的态度。)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注解:大地所生长的生物,种类繁多,像草木是属于植物,遍及陆上及水上。至于动物有虫、鱼、鸟、兽,它们有的能在空中飞翔,有的是行走在陆地上,还有的生活在水中。
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注解:稻米、高梁、黄豆、麦、黍(粘米)、稷(不黏﹀等,六种谷物是供人类所食用的主食;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气候、风俗、民情不同,因此主食各不相同。马牛羊鸡狗猪,这六种动物是人类所畜养的,各有其贡献。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注解:喜悦快乐、生气、忧伤、害怕不安、爱惜眷恋、憎恨讨厌、及想要拥有的欲望,是人人都具备的七种情绪。(有智慧、有修养的人能适当的调节控制,不受情绪所左右,做情绪的主人,不作情绪的奴隶。)
青、红、黄、黑、白,是我国古代所定的五种颜色,称为五色(正色),我们很容易就能用眼睛辨别出来。
酸苦甘及辛碱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比五臭鼻所嗅
注解:酸、苦、甜(甘)、以及辣(辛)和碱这五种味道,是食物中所包含的五种味道。羊臊味(膻)、烧焦味、香味、以及鱼腥味、腐烂的臭味,这五种气味,是我们的鼻子所闻到的五种味道。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注解:匏瓜与黏土古人作成吹奏的乐器(如笙、埙),革是指牛皮,可以制成乐器称为鼓,有振奋人心的作用,如晋鼓、腰鼓、博浪鼓等。木制的乐器有木鱼、梆子、拍板、祝和敔。(常用于祭孔大典中),石类乐器有磬(石磬),金属铸成的乐器有钟、锣、钹、铙等。
丝类乐器是因为中国古代用蚕丝作弦,故称为丝类,有琴、瑟、筝以及后来的胡琴、琵琶、小提琴、吉他等都是。竹制乐器是用竹管穿孔而制成,主要分为笛(横吹)和箫(直吹)。以上这八种乐器可作为八音的代表,‘音乐’可以调和身心,它和‘礼’是相辅相成的。
平、上、去、入是古时候的四声,讲话时咬字发音应该正确,才能让人听得清楚明白。(平声即是现在国音中的第一和第二声,上声即是国音的第三声,去声即是国音的第四声,入声音调短促而急,分布在国音声调中。)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注解:高曾祖代表了三代,即是高祖、曾祖、祖父,然后是父亲再来是自己本身,往下是儿子、孙子、曾孙、玄孙,一共九代亲族称为九族,包含自身以上的上四代及下四代,是我们的直系血亲,和自己关系最为密切。是家族中长幼尊卑基本的伦常关系。(至玄曾三字,为求押韵而对调)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注解:以下是讲五伦,五伦彼此之间都有互相对待的原则。父慈子孝,父亲慈祥恩爱,子女孝顺,夫义妇顺从,夫妻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体谅。至于兄弟姊妹之间,作兄长姊姊的应该爱护弟妹,弟妹也应该恭敬兄长姊姊。长幼之间要有伦常秩序,朋友相处也要诚实互信真心的交往,领导者对部属要尊重,部属对长官应忠于职守认真做事,各尽本分。
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幼至缌麻五服终
注解:从父子恩到臣则忠,这十条义理,每一个人都要遵守奉行,要了解亲疏关系,注意先后顺序不可以违背。
古时候父母、祖父母、兄弟、伯叔、外祖父与表兄弟等亲人,过世时所穿的丧服都有一定的礼节,不可混乱。(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都很注重礼节。)
礼乐射卸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注解:学习礼节仪规、音乐、射箭、驾驭马车、书法、数学,是古人教导子弟必备的六种技能,称为六艺,现在的学生已经不具备这些才能了。
只有练习书法写字,大家仍然共同遵守。已经认识字之后,接著就要讲解学习文字的构造和它的意义。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
注解:中国文字源远流长,有他独特的意义,较早有甲骨文、钟鼎文,再来是大篆、小篆,继之有隶书、草书、这些都要分清楚不可混乱。
天地之间的学问广大无边,如果都想要学,恐怕会无从学起,不如选择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日积月累功夫精深,自然水到渠成成就非凡,其余的只须知其概要,了解来源就可以了。
凡训蒙需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注解:凡是教导初学的学童,一定要讲究教学方法,义理讲解要详细,并且考察事实说明清楚。对于文字章句的读法,与如何分段的方法都要明白。(古人文章不分段,没有标点符号及注音,这些都由老师来教。)
读书求学,必须有一个好的开始,才能奠定良好的基础,应先熟悉宋朝朱熹所著的小学这本书,学习洒扫应对及六艺等,再来深究四书当中修齐治平的大学问。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注解:论语是孔老夫子教学传道的记录,一共有二十篇,内容是孔子的学生记载圣人的言行,谈论为人、处世与为政行仁的言论,包含了夫子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问答的记录,十分难能可贵。
孟子这本书共有七篇,是学生万章与公孙丑等记录老师言行的书。内容都是讲述道德仁义的事,如崇尚王道,排斥霸道,阐明性善辟斥邪说等,是从政治国的典范。
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注解:中庸这一本书是孔夫子的孙子孔伋所作(孔伋字子思,古人以字相称,以字行之。)中是不偏不倚,庸是不易,不变的意思,中庸所说是不偏于一方,永不改变的天下至理。
大学这一本书是孔夫子的学生曾子所写,本书共有十章,内容阐述一个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国父孙中山先生,在民国13年3月2日,讲演民族主义第六讲时说:‘我们以为欧美的国家,近来很进步,但是说到他们的新文化,还不如我们政治哲学的完整。中国有一段最有系统的政治哲学,在外国的大政治家还没有见到,还没有说到那样清楚的,就是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一段话,把一个人从内发扬到外,由一个人的内部做起,推到平天下止。像这样精微开展的理论,无论外国什么政治哲学家都没有见到,都没有说出,这就是我们政哲学的知识中所独具的宝贝,是应该要保存发扬的。’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注解:孝经共十八章,是一部阐明孝道的书。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因此古人研究学问,首先读孝经,要把孝经这一部书的道理,都融会贯通,再读四书,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并且有了学问的基础,然后才能研究六经这些深奥的典籍。
诗经、书经、易经、礼记、周礼、春秋合称为六经,凡是有志于读书的人,都应当仔细研究其中的道理。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注解:古时候的易经有三种版本,分别为连山、归藏、和周易,共称为三易,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了,如今流传下来的只有周易一种,孔老夫子曾经审订过,书中的理论比较详尽易懂。
书经之中包含典谟、训诰、誓、命等六篇文书,典:常也。尧典、舜典是帝王不易的常道。谟是大臣献上的计策如大禹谟。训:诲也,是大臣对君主的进谏,如伊训。
诰是君主发布的命令,如昭告、酒诰等。誓:信也,是指君主出征时宣誓的文告,如甘誓、秦誓等。命是君主所下达的命令,这些都是书经中奥妙之所在。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注解:周公制定周礼,分官设职建立国家的政治制度,六官即六卿,包含了天官:吏部大冢宰,地官:户部大司徒,春官:礼部大宗伯,夏官:兵部大司马,秋官:刑部大司寇,冬官:工部大司空,分属于天子之下,各司其职管理国家大事,为后世保存了良好的政治典范。
汉朝时有两位著名的儒者,述说圣人的言论,大戴戴德将礼记删订为85篇,小戴戴圣则删订为46篇(即为现今留存者,加上后人增补3篇合计为49篇)。其内容完整的保存了古圣先贤的言论,包含各种礼节、五分十二律等音乐都十分完备。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仁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注解:诗经按体裁可分为国风、大雅、小雅、颂四种文体称作四诗,古时候诗歌一体有诗必有歌,国风是采集自诸侯各国的民俗歌谣。雅者正也,是正式场合演唱的歌。大雅是诸侯朝觐天子所用的诗歌,小雅是天子宴享宾客所用的诗歌。颂则是宗庙祭祀时所使用的乐歌,有周颂、鲁颂、商颂三种。
诗经经过孔老夫子整理删订为三百一十一篇,秦始皇焚书坑儒时遗失六篇,今存三百零五篇,取其整数通称‘诗三百’。内容记载:从事父至事君,人伦之道无所不备。可见诗经非常值得后人学习、背诵、吟咏。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又曰:‘不学诗,无以立。’
周平王向东迁都洛阳后(东周),周天子衰落不能号令天下时,作诗的风气就逐渐没落消失了。于是孔老夫子写出春秋这一本书,文字虽然简约,意义十分深远,详记鲁隐公到鲁哀公二百四十年间的历史,用来褒扬善行好事,贬抑恶行坏事,希望能藉此提醒世人分辨忠奸善恶,更期盼当政者知所警惕,当时很受到重视,对时局有很重要的影响。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注解:传是解释‘经’的书,这三本传都是针对‘春秋’作注解,有鲁国公羊高写的公羊传,有与孔夫子同时代的左丘明所写的左传,还有汉朝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其中左传使用编年纪事的体裁为春秋作注解,最令人称道,举凡天子诸侯之事,兵革礼乐之文,兴衰存灭之因,都记载得很详尽,是研读春秋一书最佳的选择。
四书和六经的要旨都明白之后,才可以读诸子百家的书,如老子、庄子、荀子等,但是由于诸子百家书籍太多,卷帙浩繁,其内容也有可取之处,但并非完全正确,只要选取其中对我们的德行学问有帮助的精华来读,就可以了。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注解:诸子书籍繁多,故有诸子百家之称,其中最重要的有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及庄子。(荀子名卿战国时楚人,著荀子一书,主张‘性恶’说,认为人性中存有贪婪好利等弊端,故特别注重礼节和教学,希望透过教育的手段来引导改善,“劝学篇”尤其有名。扬子即扬雄,汉朝成都人,著有太玄经、法言二书,太玄经是参照易经而作。文中子姓王名通,著有元经、中说二书。
老子和庄子是道家的开创者,其思想影响中国人数千年,仅次于儒家,老子有道德经传世,其内容崇尚自然,倡导无为而治。庄子著『南华真经”属于寓言式的著作。
经书和子书融会贯通之后,就可以开始研读各种史书,史书是记载一国兴亡的事,要从中考察历代王朝传承的世系,明白各国政治上的利弊得失,和治乱兴亡的原因,给自己一个警惕。(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注解:从伏羲、神农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君主,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史前时代,没有文字记录,所以太古的事无从考察。传至唐尧和虞舜合称二帝,他们都把国家当作公器,传贤不传子,把帝位禅让给贤能的人,因为没有一点私心,造就了一番太平盛世。(古有‘尧天舜日’之说)
夏有禹商有易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注解:夏朝的第一位君主是大禹,他治理水患,疏通九河,把洪水引导入大海,老百姓都很拥戴他,因此舜帝把王位传给他,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因为贤能被尊称为‘三代的圣王’,后来夏禹准备把帝位传给益,因为人民怀念禹治水的功绩,加上儿子启又非常贤能,因此诸侯拥戴启为天子。中国从此变成家天下。夏朝传了四百年就改朝换代了。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注解:夏桀在位时因为暴虐无道,成汤起而讨伐,建立了新王朝国号商。传了六百多年,到纣王时就灭亡了。
周文王行仁政,诸侯都来归附,直到周武王时因为纣王荒淫无道。才联合诸侯讨伐纣王,建立周朝,周朝传了八百七十四年,是我国历史上年代最长久的王朝。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注解:周武王在镐京建立国都,史称西周,到周平王迁都洛阳之后改称东周,东迁之后王室的威望低落,王室的纲纪和政治制度逐渐瓦解,诸侯各自为王,为了扩张势力彼此争执干戈相向,天下变得纷乱不堪。一些谋士与投机份子趁机崛起,周游列国担任说客谋取功名,在各国之间进行游说,有的主张连横,有的提倡合纵,从此兵连祸结,天下苍生不得安宁。
自周平王东迁开始称为春秋时期,(因孔夫子编春秋而名之)共二百二十四年,自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史家称战国时期。春秋时期产生了五位霸主,依序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他们虽然标榜著崇高的理想,实际上仍依赖著武力称霸一时,甚至连周王室都被诸侯灭亡了。
进入战国时期后产生了齐、楚、燕、赵、韩、魏、秦等七个强国。七雄间彼此战争,弱肉强食杀伐不断民不聊生。
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注解:秦始王姓嬴名政,采用张仪的连横外交及远交近攻等策略,将六国个个击破,兼并六国的领土,统一天下(中国)自称秦始皇。只可惜不行仁政,暴虐无道民不聊生,传到第二代胡亥时就被抗暴队伍项羽和刘邦推勫了。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相争,两军交战七十多回合,最后项羽兵败自杀,天下又成统一的局面。
汉高祖刘邦兴起,建立汉朝的基业,这是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传到第十一代汉平帝时,被外戚王莽夺取了帝位。王莽篡汉后,改国号为新。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注解:汉光武帝刘秀,复兴汉室,推勫王莽,在洛阳建都,称为东汉。(王莽以前的时代称为西汉)两汉共传了四百多年,到汉献帝时,被曹操之子曹丕所废。
魏(曹操、曹丕),蜀(刘备),吴(孙权)互争汉家天下,历史上称为三国时代,一直到晋朝(司马炎)继起,灭了三国,才结束纷乱的局面。又因为五胡乱华,把国都迁到江南建康称为东晋。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注解:晋朝传了一百多年之后至晋安帝时被刘裕所篡,从此进入南北朝的时代。北方被外族所统治,南方偏安局面下的朝廷,称为南朝。为了与其他的朝代有所区别,史学家便将这四国的国号加上‘南’字,分别为南宋、南齐、南梁、南陈,皆在金陵(南京)建都。
北方北朝的拓拔圭建立北魏后,他注重礼乐及教育,又施行汉化政策,改姓元故称元魏,在历史上颇为有名。至孝武帝时分裂为东西魏,不久,宇文周篡西魏,建立北周,高洋篡东魏建立北齐。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注解:等到杨坚建立了隋朝,才结束南北朝,统一天下(中国),即为隋文帝。文帝深知民间疾苦,一生勤俭爱民,只可惜识人不明,因改立次子杨广为太子,种下祸因;杨广即隋炀帝,荒淫无道,刚愎自用又好大喜功,连年征讨的结果,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引起各方声讨,只传了一代,才三十八年隋朝就灭亡了。
唐高祖李渊倡导仁义之师,平定隋朝的乱事,建立了唐朝二百八十九年的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注解:唐朝传了二十代,国运将近三百年,直到朱全忠灭了唐朝,才把国号改为后梁,为了与前面的朝代有所区别,因此另加一‘后’字。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及后周,这五个朝代称为五代。五代的生命都很短暂,其兴亡都有原因。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注解:赵匡胤接受后周恭帝的禅让,(实际是逼恭帝逊位)建立宋朝,因为重文轻武只提倡文治不讲究军事,国势大衰,北宋和南宋一共传了十八代,被元朝所统一。
契丹族所建立的辽国与女真族所建立的金国都曾在中国的版图上称皇帝建国家,后来金国灭了辽国。北方的蒙古人武力强盛,到元太宗时灭了金国,传至元世祖忽必烈时终于灭了南宋,建立元朝。
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 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注解:蒙古帝国的版图之大是前所未有的,比中国最强盛的汉朝和唐朝还要大。却因为种族歧视、宗教迫害与高压政策等因素(重武力轻文治),只传了九十年就被朱元璋推勫了。明太祖兴兵起义,南征北讨十八年,终于完成统一大业,改国号为明,订年号为洪武,在南京建都。
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
注解:等到明成祖的时候,将国都迁往燕京(北京),又传了十六代,到崇祯皇帝时就结束了。明朝之所以灭亡,是由于太监弄权政治腐败,加上税赋重,人民负担不起,于是盗匪流寇四起,当时最有名的土匪流寇李自成,自称闯王,率兵直闯北京,崇祯眼见大势已去,自缢于煤山,结束了明朝二百七十七年的历史。
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
注解:清世祖自称接受天命,入主中原平定各地的流寇作乱,使天下恢复安定。清世祖是满清王朝的第一位皇帝,后来传位给康熙,雍正历经乾隆、嘉庆,一百多年间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安定富裕,都是由于政治清明,治理的绩效良好所致,外族统治能够文武并重,实在值得赞赏。
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
注解:到了道光咸丰年间,国势逐渐衰弱,内忧外患纷纷而起,内乱是太平天国的兴起,外患则是英法两国为了通商问题,时常来骚扰侵犯,咸丰帝死后,慈禧太后掌权,政治伦理荡然,加上无能又专断,宠信宦官且听信小人谗言,朝政大乱,种下清朝沦亡的祸因。(英商在福建、广东沿海省份贩卖鸦片,引诱中国人吸毒,因为林则徐的禁烟,终于爆发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同治光绪皇帝之后,更由于列强入侵,清廷无能,屡战屡败,频频割地赔款,传到第九位皇帝宣统,国势更是积弱不堪,国父孙中山先生,为救亡图存起来革命,领导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推勫满清建立民国。
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注解:国父孙中山先生领导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废除君主制度,建立东南亚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制订五权宪法,建立中华民国。
古往今来所发生的历史,上自三皇五帝下至清朝共有廿五个朝代全在这里。从各朝代的治乱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兴衰的原因,我们应当记取历史的教训,才不会重蹈覆辙。
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
注解:史书虽然繁多,研读时仍需依照次第,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首先要读史记其次是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第四,这四种书号称‘四史’内容最为精要允当,同时还要寻求其他的经书来证实,并参考资治通鉴以了解历史的全貌,避免以偏盖全。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注解:研读历史的人,必须要考察记载历史事实的资料,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有十分证据,说十分话。如此才能真正通晓古往今来的历史,就如同亲眼目睹一样。(唐太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注解:读书的方法不但要用口去读去背,还要用心去思考,不但白天用功,晚上也要不断地精进,才能熟记不忘。(读书五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手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注解:从前孔老夫子听说鲁国有一位七岁神童项橐,虽然只有七岁,夫子依然把他当作老师一般请益。像孔老夫子这样的圣贤,还这样不耻下问,我们应该见贤思齐!宋朝赵普(曾任中书令后任宰相)好读论语,虽然贵为宰相仍然勤奋的学习,并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传为美谈。(赵普以半部论语协助宋太祖赵匡胤治天下,又以半部论语协助宋太宗治天下,辅佐两朝国君施政皆以论语,可见论语之殊胜可贵。)。
民俗·日常丨十月朔望,酬年问暖寄故思
“烂漫黄金蕊,轻盈白玉枝。重阳留得下元时。醮谢星官,特地献真师。”从农历九月转入十月,冬寒乍起,农事暂停,万具收藏,民众为庆贺丰年拉开序幕,丰饶的物产用以礼敬天神、祈请祖灵,平安度冬并为来年的好收成做准备,成为十月节日的主要内容。
孟冬的节日名称纷立,不仅有“十月朔、十月朝、授衣节、寒衣节、开炉节、立冬节”,还有十月十五“下元节”,形成了十月节丰富的习俗体系。与他月不同,十月节集中了一系列二元对立的概念,审视了重要人生仪轨的若干关键问题——寒与暖,旧与新,悲与喜,生与死,终与启,从一个临界点向另一个临界点的转折过渡中,集中放大了人生聚散离合的世间百态。
一、十月朝与岁首授衣
(1)十月朝与民岁腊
古人将黄帝、颛顼、夏、殷、周及鲁历合称为“古六历”,因岁首不同、施行地区有别,后又合并为四历,即夏历、殷历、周历和颛顼历。夏历,是以冬至所在的建寅之月为岁首(即后世俗称的“阴历”正月);殷历以建丑之月为岁首(相当于夏历的十二月);周历以建子之月为岁首(相当于夏历的十一月);而秦朝以建亥之月为新年之始(相当于夏历十月),故“十月一”又被称为 “十月朝”“十月朔”或“秦岁首”。
十月作为一岁之首,体现了“年”字的本意。《说文》曰:“年,谷熟也。”甲骨文的“年”字,上部为一束饱满的穗子向下垂荡,下部是一个弯着腰、臂向下伸的人形,二者合之似人负禾,以示丰收、收获等义,形象地体现了以农事周期为一年的计算方法。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载:“十月朔日,黍臛,俗谓之秦岁首。今北人此曰设麻羹豆饭,当为其始熟尝新耳。”黍,即黍子,粘米的一种;臛为肉羹;黍臛,即黍子加肉熬成的肉粥;红豆、黍米与是秦朝岁首庆祝新年的节令食品。
十月孟冬,是重要的祭祖月份。《诗经·豳风·七月》云:“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济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礼记·王制》就记述了周天子宗庙祭祀的四时之祭,即以四季时令物品向祖灵献祭,让祖先尝新。四时之祭均有专称,“春曰杓,夏曰稀,秋曰尝,冬曰烝。”其中,立冬之日举行的“冬烝”之祭,西汉董仲舒解释为“烝者,以十月进初稻也。”也即以新收获的稻子祭荐祖先。
“十月朝”还被称作“民岁腊”节,腊祀原为丰收之后的丰年祭。“岁腊”即“年终”,为“年终祭祖”之意,多进行祭拜祖先、修斋谢罪、祈求延年益寿等活动。《云笈七签》引《八道秘言》述:“正月一日名天腊,五月五日名地腊,七月七日名道德腊,十月一日名民岁腊,十二月节日名侯王腊,此五腊日,并宜修斋,并祭祀先祖。”南宋罗泌《路史》亦记:“每岁阳月,盍百种萃,万民蜡,戏于国中。”《太平府志》载:“孟冬朔日,古谓之民岁腊涂邑。是日始以火禦寒,市糕作供,曰暖炉,亲戚相馈。”足见“十月朝”“民岁腊”等名称是彼时新年岁时的标识。
对于民岁腊的盛景,元人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从使臣的角度记述了新年观灯、燃放焰火的庆贺细节:“每用中国十月为正月,是月也,名为佳得。当国宫之前,缚一大棚,上可容千馀人,尽挂灯毬花朵之属,其对岸远离二十丈地,则以木接续,缚成高棚如造塔,扑竿之状,可高二十馀丈。每夜设三四座,或五六座装烟火,爆杖于其上……点放烟火爆杖。烟火虽百里之外皆见之。爆杖其大如炮,声震一城。其官属贵戚每人分以巨烛、槟榔,所费甚夥。国王亦请奉使观焉。如是者半月,而后止。”
汉朝建立后一直沿用十月岁首的传统,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采用太初历,改正月为岁首“元旦”。虽然汉代颁用了新历,但“十月一”作为节日的习俗依旧在民间延续。
(2)授衣节与寒衣节
在十月迎新、荐新等一系列充满温暖与生命期冀的习俗中,同时演化出了授衣与送寒衣充满慰问、缅怀等人文关怀的习俗。
《诗经·豳风·七月》中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之句,意思是从农历九月开始,天气慢慢转凉,为了抵御寒气,需要添加衣服。《月令》记:“是月也,天子始裘。”意思是天子在十月换上冬装以示民众,此外天子还会赏赐大臣锦衣裘帽以示慰问。晋崔豹《古今注》云:“汉文帝以立冬日,赐宫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袄子。”又“大帽子本岩叟野服,魏文帝诏百官常以立冬日贵贱通戴,谓之温帽。”宋陶谷《清异录》记:“唐制,立冬进千重袜。其法用罗帛十余层,锦夹络之。” 授衣送暖之习,代有沿革。
如果说“授衣之仪”是从生活中御寒的实用角度给予关怀,而为亡者寄送寒衣之举,则寄予了对先祖与逝者的思念。民间又称十月一为“寒衣节”,士民祭扫祖先茔,为亡故的祖先送寒衣,多烧纸剪冥衣。此俗正是基于十月迎冬祭祀与年节祭祖仪礼,从生者的生活所需联想到逝者所需,在慎终追远、寄托情感的礼敬同时,祈望得到祖先的赐福与庇护。
宋人辑录的《唐大诏令集》是一部唐代皇帝诏令集,其中《九月一日荐衣陵寝诏》记载,唐玄宗天宝二年八月制曰:“自今以后,每至九月一日,荐衣于寝陵,贻范千载,庶展孝思。”皇帝亲自下诏为祖先送衣服以示孝道。宋吴自牧《梦梁录・十月》述:“(十月孟冬)朔日,朝廷赐宰执以下锦,名日授衣,其赐锦花色,依品从效扫松,祭祀垃茔。内廷车马,差宗室南班往赞宫行朝陵礼。”北宋京城汴梁“每至九月下旬,即卖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烧献故也。”到了元代,寒衣节之名正式出现:“(十月)是月,都城自一日之后,时令谓之送寒衣节。祭先上坟,为之扫黄叶。此一月行追远礼甚厚。”
在朝廷自上而下的倡导与儒释道及传统伦理影响下,明清时的寒衣节已经成为全国性的悼亡节。明田汝成《西胡游览志余・熙朝乐事》记述道:“十月朔日,人家祭奠于祖考,或有举扫松、墓之礼者。”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春场》中述:“十月一日,纸铺裁五色纸作男女衣,长尺有忍,奠焚于门,曰送寒衣。”寒衣以纸套包裹,上书收衣人的姓氏、辈分,如同邮寄的书信一样。入夜后,家家祭奠,呼唤着亡者的名字,在大门处焚化寒衣。清顾禄《清嘉录・十月・十月朝》:“月朔,俗称十月朝……人无贫富,皆祀。”“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与“寒衣节”相关的《孟姜女送寒衣》传说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寒衣节最为动人的情感表述。孟姜女的故事在《春秋左氏传》《礼记·檀弓》《孟子》《列女传》等古籍中均有记载,晚唐敦煌曲子词《捣练子》唱云:“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燕山更不归。造得寒衣无人送,不免自家送征衣。”流传在甘肃河西一带的《孟姜女宝卷》中的唱词也提及“十月一,送寒衣”的古俗:“十月里,十月一,麻腐包子送寒衣;走了一里又一里,我的郎君在哪里?” 千百年来,孟姜女的传说故事被人们口耳相承,戏曲、歌曲、歌舞剧等艺术创造亦是层出不穷。2006年,“孟姜女传说”作为宝贵的民间文学遗产,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十月望与水官解厄
十月十五月圆亦称望日,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圆的节日“下元节”。《云笈七签》卷五十六载:“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成人伦。长养万物。”道教尊远古的三位明君尧、舜、禹为天、地、水三官,载录世人善恶,为万物之行本。天、地、水三官各司其职,正月十五天气圆满,天气主生,赐福以利民生,所以赐福;七月十五地气圆满,地气主成,成福而赦罪,所以赦罪;十月十五水气圆满,盛德在水,水气主化,解除一切氛秽,所以解厄。所以民间分别以三官诞辰称三元为“上元”“中元”与“下元”。只不过,如今下元节的习俗已淡化,不似上元节、中元节仍为民众所熟识。
道教“三官信仰”起源于自然崇拜,崇拜对象是天、地、水等自然元素。古代先民认为天、地、水三大元素是化生万物的基础,在对大自然的敬畏中,分别创造了主天之神、主地之神和主水之神,并上升为朝觐天子的主要仪式内容。
据《仪礼·觐礼》记载,诸侯觐见天子,要举行祭天、祭地、祭水仪式。“祭天,燔柴”,是用木头烧,将木头的香气上达于天,认为天神可以感知;“祭地,瘗”,是将三牲的毛、血埋到地穴里,让地神可以闻到气血;“祭川,沉”,是将祭品倒进水里,让水神知道盟义的存在。
其中,水官全称为下元三品五炁解厄水官金灵洞阴大帝旸谷帝君,隶属太清境。水官由风泽之气和晨浩之精结成,总主九江四渎、三河五海、十二溪直圣神君等水中诸大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消灾,称为水官解厄。每至下元日,水官考籍,按众生善恶功过,随福受报,随擎转形。道观则设斋建蘸,解厄难,超度死者。届时,信众杀鸡宰鸭,备好美味佳肴,果品醇酒,前往三官庙祭祀水神和先祖。道教徒则在门外竖天杆,杆上挂写有“天地水府”“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消灾降福”等字样的黄旗。
元 何澄 《下元水官图》 卷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约于宋代,下元节形成为一个祈求水官解忧排难、祭祀神灵与祖先、禳灾免邪,同时祈求来年丰收的节日。《月令粹编》引《搜采异闻录》述:“(宋太宗赵匡义)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十月下元,京城始张灯,如上元日。”另据《帝京岁时纪胜》记,每至下元日,太液池南面的永安寺有白塔,自山下燃灯至塔顶,灯光恍如星斗。黄衣喇嘛诵经,吹大法螺,信众左手持有柄圆鼓,右手敲击,为国家民众祈福。民间家家户户燃灯祝福,盛大犹如上元灯会。
上古祭祀天地水是皇帝的权利,庶民百姓多祭祖祀灶。下元节在正统的天地祭祀中不断融入农业生产的祭祀风俗,使其成为祈求丰收的农祀节日。据《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福建莆田地区下元节,农民会在田埂上奉斋插香祭水神,祈求干燥的冬季过后,来年风调雨顺,庄稼能有丰沛的水源滋润;江苏淮安民众会于下元日登禹王台祭大禹,大禹被当地人们视为水官大帝,禹王宫庙会人山人海,也是物资交易的重要场所。此外,还在河道进行“水色”,即扎彩船在河中巡游的仪式。
《三官出巡图》局部 水官出巡,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山东、陕西、湖南一些地区下元节祭水官与山神,迎神赛会,热闹非凡。如陕西凤翔“十月秋成,报答土功,祭献山神,迎赛经月不绝”;湖南宁远“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迎神赛会之事,多于是节前后行之”;山东邹县“下元日,祀先,毕场功,设醮燕”。在西藏地区,下元节要纪念文成公主诞辰,“十月十五日,为唐文成公主之诞辰,士女盛装参贺,家家饮酒”。
三、炉神与行业神崇拜
下元节除祭祀水官外,行业神崇拜也是一项重要内容。旧时,金属制作匠人、矿工等多奉炉神,如清孙嘉淦《重修炉神庵老君殿碑记》云:“老君之为炉神,于史传元所考,予尝揆以意,或世传道家丹灶,可铅汞致黄白(金银),故云尔,抑亦别有据耶!吾山右之贾于京者,多业铜、铁、锡、炭诸货。以其有资于炉也,相沿尸祝炉神。”民国文献《民间新年神像图画展览会》云:“炉火之神,乃为冶工、金银匠与兑换商之祖师。”
民间奉太上老君为炉神,皆因道教传说中太上老君炼九鼎神丹。随着手工业的兴盛,各类工坊包括铁匠、铜匠、锡匠、金匠、银匠、补锅匠、盆碗窑匠等,为城市的萌生提供了经济基础。手工匠人的工具,多离不开炉子的煅烧,所以均奉太上老君为祖师爷,祭炉神成为行业间的规制与习俗。在北京、苏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多有炉神庵或老君堂,每逢会期,凡金、银、铜、铁、锡匠及矿工等及各种盆、碗、窑匠,均往庙中进香,或在行会所中挂老君像祭祀,护佑行业发展。
下元节除汉族供奉老君为炉神外,少数民族地区也有祀行业神之俗,如将鲁班大仙视为木工、窑工的保护神;彝族的矿工、盐工,苗族的陶工,壮族的铁匠,满族的金银匠等也供奉老君为炉神或行业神,此外,手工作坊还供炉火神、金炉神等。
民国北京炉火之神年画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
另一位女性炉神莫邪的记述出自《女聊斋志异》,书中记载了干将莫邪铸剑的传说:“按《吴地记》,阖闾使干将铸剑。采五山之精,合五金之英,使童女三百人祭炉神,鼓橐。金银不销,铁汁不下。其妻莫邪曰:‘铁汁不下,有何计?’干将日:‘先师欧冶铸剑,不销,以女人聘炉神,当得之。’莫邪闻语,窜入炉中。铁汁出,遂成二剑。雄号‘干将’,作龟文,雌号‘莫邪’;鳗文。余铸得三千,并号‘干将莫邪’”。莫邪舍身祭炉神而得雌雄二剑的传说,不过是古人将铸剑术神秘化的创造,但却成为煅造行业神崇拜的来源。
四、五谷神与下元食俗
节令食品成为节日仪式中调节民族的共同情感与节日行为的重要手段,如春节吃饺子,上元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仲秋节吃月饼等等,下元节也有其独特的节令食品。
南宋 马远 《诗经豳风图卷》 局部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为感念天地赐予的丰年,下元节要祀“五谷母”。传说王谷母一年有两次生日,一次是六月十五日,此时是夏收的早稻,一次是在十月十五,此时是秋收的晚稻。所谓“五谷母”并不是指女性母神,而是指创生了五谷的神农氏炎帝。神农被奉为农业祖神,是因为他不仅懂得耕种五谷、发明农具、辨识草药的知识,还亲自传授民众为民谋福。
民间供奉五谷母的供品也多为五谷制成的粿类,有些地区还用米粉蒸制五谷母像,遍身挂满谷穗、豆荚,以庆丰收。如广东潮汕地区将“五谷母”又称作“五谷大帝”“五谷爷”,神像拜祭时有的设在饭桌上,有的设于米缸前,有的就直接在收割完的田地里。农民用米筒装满白米,筒口封上红纸,当作供插香烛用的“五谷母”炉,焚香拜祭时用“五谷丰登,米粮充足”的祷祝来答谢五谷神。
“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下元节作为道教节日,按道教斋法规定,修斋期间一要设供斋,结坛醮神,积德解愆;二要节食斋,沐浴更衣,戒酒戒荤,以求外则不染尘垢,内则五脏清虚洁身清心,以示诚敬;三要心斋,夷心静然。因此,下元节多以素食答谢天地、先祖。如北京下元节时,家家户户要做“豆泥骨朵”,就是现在的“豆沙包”;河西大部分地区常见的一种下元风味小吃是“麻腐包子”;福建莆仙人家喜欢做葱饼;这些食物被当作供品放在大门外“斋天”,然后分给家中儿童沾得福泽。
四川客家传统,如家中有新添男丁的,会在下元节做新丁粄,即传统的红粄,是将粄脆中包以甜豆沙、花生粉、红豆馅,包好的粄团再用模具印出龟甲的花纹来“祭天公”,以答谢上天赐男丁之福。之后再把新丁粄分发给邻舍,让大家共同分享。岭南一带的客家人也保留了下元节要“吃红”的古俗。所谓“红”,即用糯米做成的糕,也称之为糍粑。客家人遇办喜事大都会“打红”,做法也是糯米加红豆的粿儿,上饭甑蒸熟即食。
在镇江下元节要吃红豆饭“为苍蝇饯行”。饭前,在厨房案桌为苍蝇准备一杯水,一碗红豆饭,意思是苍蝇吃喝之后离开不再相扰。吃过红豆饭,人们便到城隍庙看城隍出巡。游神队伍高抬城隍神像走街串巷,沿途百姓祈愿庇佑。苏州下元节要吃素斋、熏青豆、腌菜、储冬菜、十月白(酒)、饴糖等。
上海在明代时,将下元节从“十月望”移为“十月朔”,有开炉做饼的习俗。明人姚廷辚的《历年记》述:“世俗以十月初一为下元节,大家小户必祭先,为农事告成也。”清人王韬《瀛壖杂志》中亦述:“沪俗于十月朔日开炉煮饼,献于家祠,故称‘炉节’。”清人倪绳中《南汇县竹枝词》中描述了炉节祀祖与报赛的欢乐情景:“炉节欣逢十月朝,开炉祀祖饼初烧;更看报赛丰年乐,旗影斜阳柳外飘。”清人秦荣光的《上海县竹枝词》也描述了十月炉节的画景:“十月开炉竟饼烧,年丰赛社闹笙箫;前村旗影斜阳里,橘绿橙黄画景描。”
五、结语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寒冷萧瑟的早冬,先民期盼在天地之间找到平衡与突破,迎来新一季的繁荣与富庶。在上古社会,天、地、水是人们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条件,否则生命将无法维系,因此先民常怀敬畏虔诚之心加以顶礼膜拜。从“十月朔”的岁首欢庆,到“十月望”为天地、为祖先、为生命而设的修斋设醮、享祭祈愿、禁屠茹素等节日内容与节俗形式,在社会不断演进的过程中,与儒、释、道以及其他社会主流文化的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呈现出中国独有的人伦孝悌思想特质。十月节丰富的节日义涵,不仅表达了先民祈福、求寿、感恩的人生感受,亦有对生命历程中困境与苦厄的消除与化解,形成了赎罪、解困等完整的生命体验,是对万物归一这一生命哲学的文化实践与表达。
(作者:方云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非遗理论创新基地 研究员
华东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 研究员)
《五公经》中对于末日时间点探究
今天来聊聊《五公经》的末劫语言。历代流传的版本多有差异。《五公经》又叫《天图记模劫经》。此书出在清朝康熙年间。
原序:
此书出在清朝年间,先皇康熙癸卯年八月十五日,子时梦于宜盘,有一僧人瞿姓名悉达,神魂游于娑婆世界,求我主发心化尔大衣十八件,忽然一梦惊醒,次早宣廷上殿,告民昨夜梦兆。于是我主造衣十八件,宣臣汪世清上天台山海州海宁寺筹还,是时过住十七位僧人各上一件,剩下一件无人受纳,外有一僧人身高一丈六尺,说明此事:五公神僧即在藏经楼上取出末劫一卷经,嘱咐钦差汪世清,仍将大衣一件书本回朝,圣主看明念过此经,即将帝位传交雍正老王自此执掌。先皇康熙首臣汪世清齐往天台山修行去了,故留此经救度末劫,恪守遵行是序。
战争
这是五公经的原序,这里称先皇,那写序这个人应该是雍正年间。康熙生于1654年5月4日,驾崩于1722年12月20日。康熙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是一位年少有为的君主。康熙生于1654年是甲午年,那么这个康熙癸卯年正好是康熙十岁的时候或者康熙七十岁。推演如下:1654甲午(1岁),1655乙未(2岁),1656丙申(3岁),1657丁酉(4岁),1658戊戌(5岁),1659己亥(6岁),1660庚子(7岁),1661辛丑(8岁),1662壬寅(9岁),1663癸卯(10岁)。如果康熙七十岁的癸卯年就是1723年,但这年康熙已经驾崩了,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癸卯年的时间点可以很明确也是唯一的可能性只有是1663年。
有些人会说,一个十岁的小孩能懂什么,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做了个梦就要大臣去做,除非是年纪蛮大的信佛的人才会有这种举动,但是一查史料,我觉得还是有可能的。
这里的“瞿姓名悉达”,就是乔达摩.悉达多。瞿昙是姓氏乔达摩的音译。康熙的祖母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是信佛的,史料记载,孝庄文皇后参禅中有境相现前,康熙帝的父王顺治帝也是信佛的,所以对于康熙来说,从小就受到佛学的影响。一个能镜相能现前的人修行功底是蛮厉害了,况且她还是俗世中人,已经是很不简单。孝庄皇后在康熙十四岁前都是垂帘听政的,康熙早年受孝庄皇后的影响很大。
康熙皇帝笃信观音菩萨,所以他在位时有意将普陀山建为中国佛教第一圣地,他曾数次下江南,虽未亲临普陀山,但他与普陀山,与观音菩萨的因缘都是非常深的。康熙每次南巡,都给普陀山带去福音。
“圣主看明念过此经,即将帝位传交雍正老王自此执掌。先皇康熙首臣汪世清齐往天台山修行去了,故留此经救度末劫,恪守遵行是序。”
这句话可能很多人会误解说年龄不对,十岁不可能看过经书念过经,就传给雍正,自己去天台山修行去了。这时根本没有雍正。其实我们看写序的人就知道,是写于雍正,所以站在他的角度,他会几句话就把康熙的一生给写了,所以只说“圣主看明念过此经”,我想这可能是康熙晚年的时候懂得了经书的道理,也时常念这部经,逐渐相信了,所以去过天台山朝拜过。
这个序是说明康熙帝是怎么得到《五公经》的过程。
接下来是正文节选:
大圣五公菩萨救度众生,末劫歌符经卷。此经在先朝海洲海宁寺,有一天台山,上有一僧人,八十余年在在山修道,口中常念阿弥陀佛,知道五百年未来末劫,虚空闻听此经,救度众生,于癸卯年十一月十一日在海边海北寺抄写此经,普劝世人向善,急早回头。
南无弥勒菩萨化身唐公;南无普贤菩萨化身郎公;南无无尽意菩萨化身化公;南无四洲大圣菩萨化身宝公;南无观世音菩萨化身志公
尔时五公菩萨天台山说法,大唐国土末劫世界罗演,奉劝世人,虔心颂礼,悬幡诵经,焚香供奉,广施福田,得度末劫灾厄。所谓大唐国土,三元甲子限满,南阎浮提南效之日,末劫世界灾害吉凶,戌亥年尽说灾害之事,得遇此经流传天下。若有敬信者抄写此经,供奉免得末劫大难。天之禀性,日月照临;地之禀性,风调雨顺;人之禀性,阴阳和气。世人不辩末劫之意,故录此符经传与众生,修身供养,恶者莫与他言,吾报世人急急修行向善,顶礼奉行。
这里的前朝就是清朝之前的一个朝代--明朝,这个僧人已经八十年在山上修行,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知道五百年后将是末劫。即使在明朝的癸卯年刚知道,那么离康熙癸卯年(1663年)最近的是六十年前的明朝万历年间的1603年或者再前面的1543年。
从这句话“三元甲子限满,南阎浮提南效之日,末劫世界灾害吉凶,戌亥年尽说灾害之事,得遇此经流传天下。”我们可以知道末劫是发生在下元甲子的,下元甲子是从1984~2043年。那么神僧所说的五百年,也并非刚好五百年,是个大概的数,如果是1543年,那么加上500年,是2043年,刚好在下元甲子内。如果是1603年,加上500年,是2103年,根本不是下元甲子,即使到下个下元甲子也起码得2163年以后,这个时间点跟1603年起码在560年~620年间,这还不算神僧是在癸卯年之前说的五百年,因为其修行了八十多年,我们也没办法知道他具体是什么时候知道末劫的。
假如真的是的是现在,那么说戌亥尽说灾害之事大概率也只能是庚戌(2030年)和辛亥(2031年)这两年了,因为下个壬戌(2042年),癸亥(2043年),这两年也在下元甲子的最后两年,但是这是末劫的开始,还未完全进入末劫,所以《五公经》所说的戌亥刀兵劫的元年会是2030年和2031年,但也不排除有2042年和2043年的可能。
声明:以上内容纯属虚构,仅供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