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肖

火和什么相生相克(火和什么相生)

火和什么相生相克(火和什么相生)

健康术语—五行相生

解读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五行相生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两方面的关系。《难经》将此关系比喻为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因此,五行相生,实际上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子行的资生、促进和助长。如以火为例,由于木生火,故“生我”者为木,木为火之“母”;由于火生土,故“我生”者为土,土为火之“子”。木与火是母子关系,火与土也是母子关系。

应用领域

1、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五行学说不仅用五行特性说明五脏的功能特点,而且还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来说明脏腑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即五脏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间的资生关系:肝生心即木生火,如肝藏血以济心,肝之疏泄以助心行血;心生脾即火生土,如心阳温煦脾土,助脾运化;脾生肺即土生金,如脾气运化,化气以充肺;肺生肾即金生水,如肺之精津下行以滋肾精,肺气肃降以助肾纳气;肾生肝即水生木,如肾藏精以滋养肝血,肾阴资助肝阴以防肝阳上亢。

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五行学说,不仅可用以说明在生理情况下脏腑间的相互联系,而且也可以说明在病理情况下脏腑间的相互影响。某脏有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疾病也可以传至本脏,这种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称之为传变。以五行学说阐释五脏病变的相互传变,可分为相生关系的传变和相克关系的传变两类。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个方面。

母病及子,即母脏之病传及子脏。如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故肾为母脏,肝为子脏。肾病及肝,即属母病及子。临床常见的因肾精不足不能资助肝血而致的肝肾精血亏虚证,肾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而致的肝阳上亢证,肾阳不足不能资助肝阳而致的少腹冷痛证,皆属母病及子的传变。他脏之间的母病及子传变,可以此类推。母病及子,多见母脏不足累及子脏亏虚的母子两脏皆虚的病证。

子病及母,是指疾病的传变,从子脏传及母脏。如肝属木,心属火,木能生火,故肝为母脏,心为子脏。心病及肝,即是子病及母。临床常见的因心血不足累及肝血亏虚而致的心肝血虚证,因心火旺盛引动肝火而形成心肝火旺证,皆属子病及母。子病及母,既有子脏虚引起母脏也虚的虚证,又有子脏盛导致母脏也盛的实证。另外还有子脏盛导致母脏虚的虚实夹杂病变,即所谓“子盗母气”,如肝火亢盛,下劫肾阴,以致肾阴亏虚的病变即是。

3、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

五行学说根据五色之间的生克关系来推测病情的轻重顺逆。由于内脏疾病及其相互关系的异常变化,皆可从面部色泽的变化中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主色”和“客色”的变化,以五行的生克关系为基础,来推测病情的顺逆。“主色”是指五脏的本色,“客色”为应时之色。“主色”胜“客色”,其病为逆;反之,“客色”胜“主色”,其病为顺。清·吴谦《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说:“肝青心赤,脾脏色黄,肺白肾黑,五脏之常。脏色为主,时色为客。春青夏赤,秋白冬黑,长夏四季色黄。常则客胜主善,主胜客恶。”

五行学说还将色诊和脉诊结合起来,即色脉合参,结合五行生克规律来推断疾病的预后。如肝病色青而见弦脉,色脉相符;如果不得弦脉而反见浮脉,则属相胜之脉,即克色之脉,为逆,预后不佳;若得沉脉,则属相生之脉,即生色之脉,为顺,预后较好。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所说:“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

4、控制疾病的传变。

根据五行生克乘侮理论,五脏中一脏有病,可以传及其他四脏而发生传变。如肝有病可以影响到心、肺、脾、肾等脏。心、肺、脾、肾有病也可以影响肝脏。不同脏腑的病变,其传变规律不同。因此,临床治疗时除对所病本脏进行治疗之外,还要依据其传变规律,治疗其他脏腑,以防止其传变。如肝气太过,或郁结或上逆,木亢则乘土,病将及脾胃,此时应在疏肝平肝的基础上预先培其脾气,使肝气得平,脾气得健,则肝病不得传于脾。如《难经·七十七难》所说:“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这里的“实其脾气”,是指在治疗肝病的基础上佐以补脾、健脾。

疾病的传变与否,主要取决于脏气的有盛有衰。“盛则传,虚则受”,是五脏疾病传变的基本规律。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既要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掌握五脏病变的传变规律,调整太过与不及,控制其传变,防患于未然,同时又要依据具体病情辨证施治,切勿将其作为刻板公式而机械地套用。

5、确定治则治法

五行学说不仅用以说明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传变,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预防,而且还以五行相生相克规律来确定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临床上运用五行相生规律来治疗疾病,其基本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难经·六十九难》)。

补母,是指一脏之虚证,不仅须补益本脏以使之恢复,同时还要依据五行相生的次序,补益其“母脏”,通过“相生”作用而促其恢复。补母适用于母子关系的虚证。如肝血不足,除须用补肝血的药物(如白芍等)外,还可以用补肾益精(如何首乌等)的方法,通过“水生木”的作用促使肝血的恢复。

泻子,是指一脏之实证,不仅须泻除本脏亢盛之气,同时还可依据五行相生的次序,泻其“子脏”,通过“气舍于其所生”的机理,以泻除其“母脏”的亢盛之气。泻子适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如肝火炽盛,除须用清泻肝火的药物(如龙胆草、柴胡等)外,还可用清泻心火(如生地、木通等)的方法,通过“心受气于肝”,“肝气舍于心”的机理,以消除亢盛的肝火。

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和金水相生法四种。

滋水涵木法:是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治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甚或肝阳上亢之证。

益火补土法:是温肾阳以补脾阳的治法,又称温肾健脾法、温补脾肾法。适用于肾阳衰微而致脾阳不振之证。

必须说明的是,按五行生克次序来说,心属火,脾属土,火不生土应当是心火不生脾土,而益火补土应当是温心阳以暖脾土。但自命门学说兴起以来,多认为命门之火具有温煦脾土的作用。因此,目前临床上多将“益火补土”法用于肾阳(命门之火)衰微而致脾失健运之证,而少指心火与脾阳的关系。

培土生金法:是健脾生气以补益肺气的治法。主要用于脾气虚衰,生气无源,以致肺气虚弱之证,若肺气虚衰,兼见脾运不健者,亦可应用。

金水相生法:是滋养肺肾之阴的治法,亦称滋养肺肾法。主要用于肺阴亏虚,不能滋养肾阴,或肾阴亏虚,不能滋养肺阴的肺肾阴虚证。

6、指导针灸取穴

在针灸疗法中,针灸学家将手足十二经近手足末端的井、荥、输、经、合“五输穴”,分别配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在治疗脏腑病证时,根据不同的病情以五行的生克规律进行选穴治疗。如治疗肝虚证时,根据“虚则补其母”的原则,取肾经的合穴(水穴)阴谷,或本经合穴(水穴)曲泉进行治疗。若治疗肝实证,根据“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取心经荥穴(火穴)少府,或本经荥穴(火穴)行间治疗,以达到补虚泻实,恢复脏腑正常功能之效。

7、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

人的情志活动,属五脏功能之一,而情志活动异常,又会损伤相应内脏。由于五脏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故人的情志变化也有相互抑制作用。临床上可以运用不同情志变化的相互抑制关系来达到治疗目的。如“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就是情志病治疗中的所谓“以情胜情”之法。

参考文献

1、冯克正, 傅庆升等.《诸子百家大辞典》: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

2、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什么是五行的相生相克?太准了

什么是五行的相生与相克?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按照五行的特征:

木,具有生发、条达的特征;

火,具有炎热、向上的特征;

土,具有长养、化育的特征;

金,具有清静、收杀的特征;

水,具有寒冷、向下的特征。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因此,五行相生为:

木生火:火要依靠柴薪来维持燃烧;

火生土:土要依靠太阳来普照;

土生金:金要依靠山岩来储存;

金生水:水要依靠铁器来开导疏通;

水生木:木要依靠雨露来灌溉。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相克(五行相克,好比战争,彼此敌对)为:

木克土:树木可以人土;

火克金:烈火可以熔金;

土克水:土可以覆水;

金克木:金可以伐木;

水克火:水可以灭火。

总结: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机,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制,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天干地支和阴阳五行如何配合?

世界万物都具有阴阳两性,而阴阳的此消彼长是由五行的相生相克引起。

既然世界万物皆属阴阳五行,那么天干地支也不例外。

天干地支的阴阳配合很简单,是单数为阳、双数为阴,即:

天干阳性计有甲、丙、戊、庚、壬;阴性计有乙、丁、已、辛、癸。

地支阳性计有子、寅、辰、午、申、戌;阴性计有丑、卯、已、未、西、亥。

天干的五行属性:

甲、乙为木,代表东方;

丙、丁为火,代表南方

戊、已为土,代表中央;

庚、辛为金,代表西方;

壬、癸为水,代表北方。

地支的五行属性:

寅、卯、辰属木;

已、午、未属火;

申、酉、戌属金;

亥、子、丑属水;

辰、戌、丑、未属土。

总结:人身是由五行和合而成,五行在人身的不同秉性又是由他出生时太阳的光线、地球的吸力等多种现象决定。出生时的自然环境不同,五行之气也不同,因而有了千差万别的人生命运。

健康术语—五行相生

解读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五行相生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两方面的关系。《难经》将此关系比喻为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因此,五行相生,实际上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子行的资生、促进和助长。如以火为例,由于木生火,故“生我”者为木,木为火之“母”;由于火生土,故“我生”者为土,土为火之“子”。木与火是母子关系,火与土也是母子关系。

应用领域

1、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五行学说不仅用五行特性说明五脏的功能特点,而且还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来说明脏腑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即五脏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间的资生关系:肝生心即木生火,如肝藏血以济心,肝之疏泄以助心行血;心生脾即火生土,如心阳温煦脾土,助脾运化;脾生肺即土生金,如脾气运化,化气以充肺;肺生肾即金生水,如肺之精津下行以滋肾精,肺气肃降以助肾纳气;肾生肝即水生木,如肾藏精以滋养肝血,肾阴资助肝阴以防肝阳上亢。

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五行学说,不仅可用以说明在生理情况下脏腑间的相互联系,而且也可以说明在病理情况下脏腑间的相互影响。某脏有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疾病也可以传至本脏,这种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称之为传变。以五行学说阐释五脏病变的相互传变,可分为相生关系的传变和相克关系的传变两类。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个方面。

母病及子,即母脏之病传及子脏。如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故肾为母脏,肝为子脏。肾病及肝,即属母病及子。临床常见的因肾精不足不能资助肝血而致的肝肾精血亏虚证,肾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而致的肝阳上亢证,肾阳不足不能资助肝阳而致的少腹冷痛证,皆属母病及子的传变。他脏之间的母病及子传变,可以此类推。母病及子,多见母脏不足累及子脏亏虚的母子两脏皆虚的病证。

子病及母,是指疾病的传变,从子脏传及母脏。如肝属木,心属火,木能生火,故肝为母脏,心为子脏。心病及肝,即是子病及母。临床常见的因心血不足累及肝血亏虚而致的心肝血虚证,因心火旺盛引动肝火而形成心肝火旺证,皆属子病及母。子病及母,既有子脏虚引起母脏也虚的虚证,又有子脏盛导致母脏也盛的实证。另外还有子脏盛导致母脏虚的虚实夹杂病变,即所谓“子盗母气”,如肝火亢盛,下劫肾阴,以致肾阴亏虚的病变即是。

3、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

五行学说根据五色之间的生克关系来推测病情的轻重顺逆。由于内脏疾病及其相互关系的异常变化,皆可从面部色泽的变化中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主色”和“客色”的变化,以五行的生克关系为基础,来推测病情的顺逆。“主色”是指五脏的本色,“客色”为应时之色。“主色”胜“客色”,其病为逆;反之,“客色”胜“主色”,其病为顺。清·吴谦《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说:“肝青心赤,脾脏色黄,肺白肾黑,五脏之常。脏色为主,时色为客。春青夏赤,秋白冬黑,长夏四季色黄。常则客胜主善,主胜客恶。”

五行学说还将色诊和脉诊结合起来,即色脉合参,结合五行生克规律来推断疾病的预后。如肝病色青而见弦脉,色脉相符;如果不得弦脉而反见浮脉,则属相胜之脉,即克色之脉,为逆,预后不佳;若得沉脉,则属相生之脉,即生色之脉,为顺,预后较好。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所说:“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

4、控制疾病的传变。

根据五行生克乘侮理论,五脏中一脏有病,可以传及其他四脏而发生传变。如肝有病可以影响到心、肺、脾、肾等脏。心、肺、脾、肾有病也可以影响肝脏。不同脏腑的病变,其传变规律不同。因此,临床治疗时除对所病本脏进行治疗之外,还要依据其传变规律,治疗其他脏腑,以防止其传变。如肝气太过,或郁结或上逆,木亢则乘土,病将及脾胃,此时应在疏肝平肝的基础上预先培其脾气,使肝气得平,脾气得健,则肝病不得传于脾。如《难经·七十七难》所说:“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这里的“实其脾气”,是指在治疗肝病的基础上佐以补脾、健脾。

疾病的传变与否,主要取决于脏气的有盛有衰。“盛则传,虚则受”,是五脏疾病传变的基本规律。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既要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掌握五脏病变的传变规律,调整太过与不及,控制其传变,防患于未然,同时又要依据具体病情辨证施治,切勿将其作为刻板公式而机械地套用。

5、确定治则治法

五行学说不仅用以说明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传变,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预防,而且还以五行相生相克规律来确定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临床上运用五行相生规律来治疗疾病,其基本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难经·六十九难》)。

补母,是指一脏之虚证,不仅须补益本脏以使之恢复,同时还要依据五行相生的次序,补益其“母脏”,通过“相生”作用而促其恢复。补母适用于母子关系的虚证。如肝血不足,除须用补肝血的药物(如白芍等)外,还可以用补肾益精(如何首乌等)的方法,通过“水生木”的作用促使肝血的恢复。

泻子,是指一脏之实证,不仅须泻除本脏亢盛之气,同时还可依据五行相生的次序,泻其“子脏”,通过“气舍于其所生”的机理,以泻除其“母脏”的亢盛之气。泻子适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如肝火炽盛,除须用清泻肝火的药物(如龙胆草、柴胡等)外,还可用清泻心火(如生地、木通等)的方法,通过“心受气于肝”,“肝气舍于心”的机理,以消除亢盛的肝火。

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和金水相生法四种。

滋水涵木法:是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治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甚或肝阳上亢之证。

益火补土法:是温肾阳以补脾阳的治法,又称温肾健脾法、温补脾肾法。适用于肾阳衰微而致脾阳不振之证。

必须说明的是,按五行生克次序来说,心属火,脾属土,火不生土应当是心火不生脾土,而益火补土应当是温心阳以暖脾土。但自命门学说兴起以来,多认为命门之火具有温煦脾土的作用。因此,目前临床上多将“益火补土”法用于肾阳(命门之火)衰微而致脾失健运之证,而少指心火与脾阳的关系。

培土生金法:是健脾生气以补益肺气的治法。主要用于脾气虚衰,生气无源,以致肺气虚弱之证,若肺气虚衰,兼见脾运不健者,亦可应用。

金水相生法:是滋养肺肾之阴的治法,亦称滋养肺肾法。主要用于肺阴亏虚,不能滋养肾阴,或肾阴亏虚,不能滋养肺阴的肺肾阴虚证。

6、指导针灸取穴

在针灸疗法中,针灸学家将手足十二经近手足末端的井、荥、输、经、合“五输穴”,分别配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在治疗脏腑病证时,根据不同的病情以五行的生克规律进行选穴治疗。如治疗肝虚证时,根据“虚则补其母”的原则,取肾经的合穴(水穴)阴谷,或本经合穴(水穴)曲泉进行治疗。若治疗肝实证,根据“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取心经荥穴(火穴)少府,或本经荥穴(火穴)行间治疗,以达到补虚泻实,恢复脏腑正常功能之效。

7、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

人的情志活动,属五脏功能之一,而情志活动异常,又会损伤相应内脏。由于五脏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故人的情志变化也有相互抑制作用。临床上可以运用不同情志变化的相互抑制关系来达到治疗目的。如“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就是情志病治疗中的所谓“以情胜情”之法。

参考文献

1、冯克正, 傅庆升等.《诸子百家大辞典》: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

2、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八字中的地支揭示了地气运动的规律,地支中共有十二个元素

八字中的“地支”揭示了“地气”运动的规律,地支中共有十二个元素,它们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的出现也和天干一样的久远,在殷商时代就用来纪月了。那时的“月”,是以月亮圆缺一次的周期为准的。将每月分为三十天,但是月的圆缺一次周期时间又不足三十天,于是就将月进一步分为“大月”和“小月”两种,大月为三十天,小月为二十九天。这样的话,在一般情况下,一年就十二个月,但为了要与地球绕太阳运转的周期相吻合,就必须在十二个月之外,再设置一个闫月,在这样的年份,一年就有十三个月了。如此一来,每年月份的确定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给历法的推广带来了困难。

后来,天文学家们经过观察发现,可以将天空分为十二块,再以北斗七星斗纲所指之地来确定月份。所谓的“斗纲”,乃指北斗七星的一五七三星而言,第一颗星称为“魁星”,第五颗星称为“衡星”,第七颗星称为“构星”。如果北斗七星的斗纲指向“寅”方,就称这一时期的月份为“寅”月;如果斗纲指向卵就称为“卯”月……这样一来一年就只有固定的十二个月,即:

寅月、卵月、辰月、日月、午月、未月、申月、西月、戌月、亥月、子月、丑月。因此,地支的最初含义也和天干一样,是一种纪时符号,它们并不具备给人算命的功能,只是当后来的天文学家将地支所表达的时间规律与自然界事物的运动规律联系起来以后,特别是将地支与“气”的运动规律联系在一起后,地支才被算命先生引进八字之中,也就是说直到此时地支才拥有了算命的功能。

地支依照“子、丑、寅、卯、辰、巴、午、未、申、西、戌、亥”的次序,着重反映了事物发展由微而盛、由盛而衰,循环往复的自然过程。这里我们以一年四季中植物的生长规律为例,说明地支与事物发展阶段的联系:

十一月冬至为一阳复苏,生命潜伏于地,已渐有滋生之机,故建之以“子”;

十二月,阴气尽,阳气生,新的生命已将破土而出,故建之以“丑”;正月为孟春,三阳开泰,生机盏然活泼,故建之以“寅”;

二月仲春,阳气方盛,生物成长渐茂,故建之以“卯”;三月季春,春阳振动,生物越发长得茂美,故建之以“辰”;四月阳气益为盛壮,故建之以“已”;

五月阳盛阴生,生物成长,枝繁叶茂,故建之以“午”;六月生物盛长,果实成熟,故建之以“未”;

七月凉秋初至,生物成熟渐收,故建之以“申”八月阴气益盛,阳气益衰,生物衰老,故建之以“西”;九月季秋,生物尽收,故建之以“戌”

十月阴气渐盛于外,阳气潜藏于内,故建之以“亥”因此,地支不是某种具体的物质,而是物质功能态的表示符号,它们同气场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代表着功能不同的气场,与气场其他要素之间存在着如下对应关系:

地支与阴阳关系图

地支与五行关系图

地支与时间关系图

地支与空间关系图

地支相生关系:

亥子生寅卯,寅卯生已午,已午生辰戌丑未,辰戌丑未生申酉,申酉生子。

地支相克关系:

亥子克已午,已午克申酉,申酉克寅卯,寅卯克辰戌丑未,辰戌丑未克亥子。

除了上面的几种关系以外,地支还有其自身的特殊属性:相冲、相合、相刑、相害。

“相冲”揭示了事物相互对立、相互冲突的关系;

“相合”揭示了事物相互吸引、相互支持的关系;“

相刑”揭示了事物相互伤残、相互克杀的关系;“

相害”揭示了事物相互排斥、相互伤害的关系。

地支相冲关系:

子冲午,午冲子;丑冲未,未冲丑;寅冲申,申冲寅;卵冲酉,酉冲卯;辰冲戌,戌冲辰;

已冲亥,亥冲已。

地支相合关系:

子合丑,丑合子;寅合亥,亥合寅;卯合戌,戌合卯;辰合酉,酉合辰;已合申,申合已;午合未,未合午。

申子辰三支同时出现时,它们共同合成五行之“水”;

已西丑三支同时出现时,它们共同合成五行之“金”;

寅午戌三支同时出现时,它们共同合成五行之“火”;

亥卯未三支同时出现时,它们共同合成五行之“木”。

地支相刑关系:

子刑卯,卯刑子;寅刑已,寅刑申,已刑申,已刑寅,申刑寅,申刑已;丑刑戌,戊刑丑;

未刑戌,戊刑未;辰刑辰;午刑午;酉刑酉;亥刑亥。

地支相害关系:

子害未,未害子;丑害午,午害丑;寅害已,已害寅;卯害辰,辰害卯;申害亥,亥害申;

酉害戌,戌害酉。

在八字方法中,一般说来,相冲、相刑、相害易破坏命的格局,相合有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的功效。但也有例外,如乾隆八字为“辛卯、丁西、庚午、丙子”,地支中卯酉相冲,子午相冲,卯酉相克,子午相克,午酉相克,子卯相刑,一般说来就不算好命了,但是一尘子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处理了相刑、相冲、相克、相害关系对本命的作用,他的处理方法十分类似于中医学上的辨证施治法则,这也是他不同于一般算命先生的高明之处。

细心的人也许会问:既然已有了“天干”对事物运动全过程的描述,为何还要再增加一个“地支”理论来描述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呢?

古人是这样认为的:自然界中的气虽然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但它还可以再分为矛盾的两方面,如阴气和阳气等。由于地球的运转,它也可以产生一个强大的气场,就像地球可以产生一个巨大引力场一样,因此,在地球附近空间中的气场就由两种气场叠加而成,一种是来自宇宙空间的气场,古人称之为“天气”;另一种是由地球产生的气场,古人称之为“地气”。天气与地气的结合,才导致了地球上万事万物的诞生,包括人类的出现也是如此。古代的天文学家发现,天气的变化符合十天干所揭示的运动规律;而地气的运动变化则遵循地支所揭示的气场规律。因此,要研究地球空间中事物的运动规律,就必须同时研究天气和地气,这也是八字中为何要用天干与地支联合表示的原因。更进一步地研究发现,天干与地支之间也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对应关系。

天干相对地支的旺相休闪死表

如果以天干气势的强弱作为衡量标准,则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是:旺的气势>相的气势>休的气势>因的气势>死的气势。

一般说来,旺、相为吉,休、闪不利,死为凶,这是八字算命术中判断吉凶的一个重要依据,请读者务必记住。

地支隐藏天干关系表

在八字方法中,将天干称之为“天元”,地支称之为“地元”,地支中所隐藏的天干称之为“人元”,当命上喜“水”,而天元与地元中无水时,人元中的水就可以起到补救的作用,所以在看命时一定要将“天、地、人”三元合一。

2.六十花甲子农历节气干支纪时

为了进一步弄清八字方法的来龙去脉及推算奥秘,我们有必要对传统历法作一些研究,通过它就可以步入神秘的八字迷宫,如果你有兴趣,不妨也可以试一试算命游戏,体会一下其中隐含的人类要把握命运的努力与决心。

六十花甲子周期表的来历及应用。

在地球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天气和地气和合而成,因此,仅用天干或仅用地支是难以全面描述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必须将天干和地支两者结合起来才行,天干与地支的结合,是按照自然界气的运动规律进行的。其中甲为天气的开端,子为地气的开始,以后按照各自的次序流转,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根据数学公式不难推算出,它们有且仅有六十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具体组合情况如下:

六十花甲子周期表

假如今天是“甲子”日,那么明天就是“乙丑”日,后天就是“丙寅”日,依次类推……直到“癸亥”日,然后又回复到“甲子”日。不仅纪日是如此,纪年纪月纪时皆如此,它们都以60为周期,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将60岁称为“花甲”之年,就是根据“六十花甲子表”来的;还有如俗语中的“六十年风水轮流转”等,都是来源于六十花甲子周期表。在八字方法中,不用通常的公元纪时方法,全部用干支联系的六十花甲子表示年、月、日和时,如“甲子”年、“丙寅”月、“戊辰”日、“庚申”时,这样对年、月、日、时的表示就有八个字,这就是“八字”称呼的来历。

如果你和那些年龄较大的算命瞎子有过接触,就会听到他们经常说某某是“水”命,某某是“火”命,什么“两命相克”等等,听起来似乎很神秘,其实它们都来自于“六十花甲子”纳音规律,只要你记住了它,你也可以很快说出一个人是什么“命”。我们知道天干和地支与五行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那么,将天干与地支联合起来的“六十花甲子”与五行之间也应该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古代的天文学家经过长期观察发现了这种特殊的对应关系:

六十花甲子纳音五行关系

表中的“属性”一栏,是说明五行强度的,比如“丙子”和“丙午”的五行皆为“水”,但两者的强度不一样,“天河水”要远胜于“涧下水”;“丙辰”的五行为“土”,土克水,即丙辰克丙子和丙午,但丙子和丙午受害程度大不一样,丙午为天河之水,浩浩荡荡,不怕小小的沙中土之克,而丙子则极易受沙中土之克,容易造成危害。

六十花甲子纳音五行在八字中的运用

它大多用于人出生的年份上,即看出生在何年,再查表看该年份的纳音五行。假如某男生于1967年3月,查万年历可知这一年的干支表示为“丁未”年,查上表得其纳音五行是“天河水”,则称此人的命为“天河水命”,或简称为水命。又假如某女生于1965年,查万年历可知此年的干支表示为“乙已”,查上表可知其纳音五行为“佛灯火”,那么此人的命就称为“佛灯火命”。再假如这一对男女要结为夫妻,我们也许会问算命先生,从命上看他们的结合是否好?算命先生往往会说:“他们的命相克,不好!”他们得出这个结论的根据就是出生年命的纳音五行,“天河水”克“佛灯火”之故。一般说来,八字方法认为:一对夫妻的年命不宜相克,相克不利,或导致生病,或夫妻不和;夫妻的年命要相生,相生则能恩爱白头,甜甜蜜蜜。如果1965年生的人与1969年生的人结婚,那就好了,因为1969年的干支纳音五行为“大驿土”,火土相生,大吉大利。

这也是算命先生论命的一个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