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八字

广济祖师三坪开基,祖师在三坪收鬼怪(广济祖师)

广济祖师三坪开基,祖师在三坪收鬼怪(广济祖师)

释义忠,御赐“广济大师”的高僧

释义忠(781-872),俗姓杨,祖籍陕西咸阳高陵县,其父曾任福唐县县令,唐建中二年正月初六义忠出生于福唐县(即今福清)治所。贞元11年(795年),释义忠14岁,因劝说移任宋州(今河南商丘)的父亲改去贪婪恶习无果,便愤然剃度出家。

释义忠先是拜宋州律师玄用为师,随后遍访福建、广东各大名刹,先后到过福建武夷山、鼓山,广东佛山、罗浮山,访拜众多高僧,被石巩、大颠玄师等收为徒弟。他好学不倦,废寝忘食,不仅学习佛教经、律,以修身养性;还学习“太祖拳”和“少祖拳”等武术,以强身扶弱;尤其重视对医学的实践与研究,深入民间,博采众长,救死扶伤。他几十年如一日,学有所得,成为一位道行高深、武艺过人,医术高明的禅师。唐宝历元年(825),释义忠从广东返回福建。

释义忠途经漳州紫芝山,见这里村落稀少,人丁不旺。打听得知,这里常闹瘟疫,缺医少药,所以一派萧条。他决定在紫芝山住脚,走乡串巷,一边行医,免费为百姓治病;一边化缘,在紫芝山半云峰下建“三平寺”。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三平寺”终于落成,远近僧尼闻讯前来投缘,“三平寺”很快成为方圆百里的名刹,更多的百姓慕名而来投医问药,一时间名震闽南。不想,到了唐武宗李炎登基,这个皇帝对和尚有成见,下旨除庙赶和尚。三平寺太出名了,自然成了朝廷灭佛的目标。无奈,释义忠只好放弃紫芝山,率众僧尼到了山高皇帝远的平和县九层岩,再建一座新三平寺。

那时候,平和县境内的九层岩地区,山民过着还是原始的刀耕火种生活,住洞穴,穿兽皮,听天由命,生存艰难,不少山民被迫迁徙到别的地方去了。释义忠到了那里,深入穴洞,嘘寒问暖,悉心为山民治病,向山民传授健身武术,被山民尊为“仙人”。消息传出,外迁的山民陆续回到山里来。接着,释义忠传授他们先进的农耕技术,开垦荒山,建造田园,兴修水利,养牛造犁,播秧耘田;还教山民建筑村舍,男耕女织,使深山老林的山民们走出原始,走进铁器时代,使这里的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六年后,武宗李炎驾崩,宣宗李忱继位。这位皇帝与前帝相反,认为佛教对教化百姓有重大作用,对国家安定有益,于是又复兴佛教。福建官员为了邀宠,投新帝所好,便把释义忠事迹上报朝廷。宣宗大喜,颁旨敕封释义忠为“广济大师”。从此,释义忠名声大振,三平寺香火鼎盛。

唐咸通13年(872)11月初六,释义忠在三平寺圆寂,寿92岁。后人尊称他“三平祖师公”,在三平寺里塑像,把他作为慈善的神来敬奉。一千多年来,三平寺一直香火不断,连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都对广济大师顶礼膜拜,常有捐款赠物,修缮庙宇。

声明: 本文素材来源于《文化福清》丛书,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版权方许可,不得转载。

三平祖师,有求必应/漳州三平寺签诗故事:第19首

三平寺签诗解|第十九首丈六金身现世间,遍满三千及大千;百亿化身长叫苦,普度群生坐宝莲。

神明保佑听话的人哦,大家关注点赞支持小编

三平祖师灵签 第十九签

三平祖师灵签 第十九签

〖诗偈〗

丈六金身现世间,遍满三千及大千;

百亿化身长叫苦,普度群生坐宝莲。

〖决明〗

考试得意,病人换医有贵人的,六甲生男,生理大利……

四月上上,五月上中,六月上上。得人扶助,方能如意。……

更多月份注意事项,可加小编私信了解。

〖典故〗

广济祖师随杖三平开基;姜太公受封神。

注:祖师公三平开基和姜太公封神都是开创伟业.功成名就。

〖签诗故事〗

广济祖师随杖三平开基

据民间传说,广济祖师杨义中早年在潮州,拜大颠法师为师,因点明韩愈用红诛笔铲除鳄鱼精,泄露了天机,在潮州难以安身。大颠法师令他身抱一根禅杖,闭上双眼,随杖而去。禅杖腾空而起,往东北方向飞去。祖师公不忍离开潮州父老,慧眼稍稍一睁,禅杖落地,已到福建三平地界。果见风光不凡、山水灵秀,卓锡而柱,开基创业了。世称“禅杖云游,落籍三平”。

〖签诗故事〗

姜太公受封神

姜太公受封神故事出自《封神演义》。武王伐周胜利后,姜太公大封诸神。一日,姜太公捧元始天尊符敕进封神台,沐浴更衣,拈香金鼎,酌酒酞花,绕台三匝,拜毕.开读诰敕,共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姜太公为诸神之祖,万圣皈依,群仙景仰。

济公的原型是谁?济公和杨戬在神界谁的地位高?

济公和杨戬,这两个人物看起来是并没有什么关系的,不过他们却是经常出现在很多神话故事当中的。济公作为一个“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和尚,看上去是对于很多规矩非常不屑的,而二郎神杨戬在传说中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神仙,有人会将他和二郎神杨戬放在一起进行比对他们两人之间的地位究竟是谁高谁低,济公和杨戬谁要更厉害一些呢?

  1.济公简介

  济公(1130年或1148年—1209年),原名李修缘,号湖隐,法号道济,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南宋高僧,后人尊称为“活佛济公”。

  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初在国清寺出家,后到杭州灵隐寺居住,随后住净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撰有《镌峰语录》10卷,还有很多诗作,主要收录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

  济公懂中医医术,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喜好打抱不平,息人之诤,救人之命。他的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

  有关济公的故事传说,在南宋时代即已开始流传。先是凡俗神童李修缘或是得道高僧道济的一些富有传奇色彩的片断故事在中国民间耳闻口传,后来通过说书人的话本说唱,内容逐渐丰富。在济公故乡天台一带流传的多是他的出世、童年生活、戏佞、惩恶、扶困济贫的故事,其中如“济公出世”、“小济公芥菜叶泼水救净寺”、“利济桥”、“棒打寿联”、“赭溪救童”、“修缘出家”等广为流传。而在杭嘉湖一带流传的故事内容更为广泛,这是因为那里是济公出家后的主要生活和活动场所。其中以“飞来峰”、“古井运木”、“戏弄秦相府”等故事最为脍炙人口。直至明末清初,出现了一部描写济公传奇事迹的《济公传》。

  济公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既“颠”且“济”,他的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人们怀念他、神化他。神化就从他的出世开始。《西域志》载:“天台山石梁桥古方广寺,五百罗汉之所住持,其灵异事迹往往称著。”而济公诞生时正好碰上国清寺罗汉堂里的第十七尊罗汉(即降龙罗汉)突然倾倒,于是人们便把济公说成是罗汉投胎。黎民盼望救星,社会呼唤英雄,当人民十分需要圣贤的时候,高僧就成了“活佛”,凡人道济成为历代供奉祭祀的神灵,其成佛后的尊号长达28个字:“大慈大悲大仁大慧紫金罗汉阿那尊者神功广济先师三元赞化天尊”,集佛道儒于一身,堪称神化之极致。这也就说明济公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人民心中的“活佛”,反映出济公形象的广泛亲和力。

  济公身为禅宗高僧,撰有《镌峰语录》10卷,还有很多诗作。他跟唐代隐士寒山、丰干、拾得(即“三贤”)一样,既受到佛教禅宗的熏染,也受到了道家隐逸之风的影响。不同的是,佛道双修的色彩,从而使他在众多的佛门弟子中独树一帜。这与他从小就在佛道双修的赤城山攻读,并受到“台州式硬气”的民风陶冶有关。

  2.杨戬的地位

  杨戬凭他的个人实力,私人武装和人际关系,在天庭的势力和影响力,年轻一代的战将中无人能出其左右。也正因如此,玉帝才会给予杨戬“听调不听宣”这个特权。这个特权指的是杨戬和手下的兵马在愿意的情况下,会接受天庭调令去出征或者参加别的军事任务,但不会上天庭觐见玉帝。

  这对玉帝和杨戬都有好处,玉帝可以利用杨戬的兵马帮他打仗,但又不用见这个冷面外甥。而杨戬能有用武之地,还不用见这个无情舅舅。说的直白一点,给了杨戬“听调不听宣”这个特权,意味着灌江口兵团已经和地方军阀无异。但这个特权也是一把双刃剑,杨戬也拥有不受命的权力,杨戬在接受天庭调令去征剿花果山时,说的是“吾当就去拔刀相助也”,可见杨戬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帮忙的外人,并非服从命令的属下。

  玉帝正因为考虑到杨戬会有不服从调令的情况,因此之前一直没有去请他,万一杨戬不答应带兵出征,那他堂堂三界之主的脸面可就跌大发了,而观音菩萨举荐之后,玉帝不想也得去做了,要不然反而显得他怕了,不过玉帝很聪明,他让天使去传旨的时候,许诺了功成之后高升重赏,杨戬果然前往,抓了孙悟空之后重赏是有了,玉帝赏赐了金花百朵,御酒百瓶,还丹百粒,异宝明珠,锦绣等件给杨戬,可高升呢?没有。杨戬在下界都有如此势力和影响力,上天来还得了?玉帝和杨戬这对舅甥,永远不会凑在一起。

  3.济公和杨戬谁的地位高

  原型上看,济公的原型,历史上真实的道济和尚不止是一代高僧,而且对民间百姓有许多实实在在的功绩,乐善好施、治病救人。杨戬的话,就算有二郎神这个名头在,但事迹多是传说,很难说历史上是不是真有那些事。正如《三国演义》里“煮酒论英雄”时曹操评价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

  济公的真身是十八罗汉之一的降龙罗汉,即是迦叶尊者,迦叶尊者是如来弟子之一,迦叶尊者的人间原型是释迦摩尼十大弟子之一的摩诃迦叶,被认为是佛陀弟子中最无执着之念者,深受佛陀信赖,可谓身份尊贵。

  迦叶尊者化身的降龙罗汉,法力无边,助佛祖降龙伏妖,立下不少奇功。二郎神和济公是两个独立起源的故事,并没有交集,硬凑到一起比较是完全不可能的。非要比个上下的话,只能说“二郎神的故事里二郎神比济公强,济公的故事里济公比二郎神强”。但这说法实在的很别扭。

  甚至整个道家神仙体系都做了那些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经常会在电视上看到佛界某某某下凡普度世人,在中国两教的发展上来说,在传统上不管是什么节日都是道家文化,但是在我们信仰上佛教确实比道教在社会的影响力更大。

  济公和杨戬在不同的阶层,济公在佛界,杨戬在道教。济公是如来的大弟子,杨戬是玉帝的外甥。玉皇大帝号称昊天大帝,上管三十六天,下辖七十二地,掌管神、仙佛、圣、人间、地狱的一切事儿。俗称老天爷,权利无边。

  如来佛只是佛界的最高领袖,他的法力确实很高,不过玉帝一句话他就乖乖来了,不老实玉帝撤他的职,反正他的位置有许多人盯着呢!如来佛不过是玉皇大帝的一方诸侯,而济公是如来的大弟子,如此看来,杨戬的地位要远远高于济公,为什么这样说呢?

  有道是:“朝中有人好做官”,杨戬是玉皇大帝的外甥,他舅舅能不提拔他吗?济公则没这方面的优势,远离权力中心,早晚会被边缘化,再说论法力济公未必打的过杨戬,杨戬是和孙悟空齐名的人物,济公恐怕和孙悟空走不上两回合就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