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姻缘

2009年多少岁周岁(2009年多少岁)

2009年多少岁周岁(2009年多少岁)

2009年,28岁的张怡宁嫁给48岁身家300亿的富豪徐威。

2009年,28岁的张怡宁嫁给48岁身家300亿的富豪徐威。婚后张怡宁走路去买菜,被港媒指责太寒酸,结果徐威大发雷霆:“以后买菜你就开着劳斯莱斯,我看谁还敢小看你。”

张怡宁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对乒乓球充满热情,家里条件艰苦,但父母尽力支持她追逐梦想。

张怡宁天资聪颖,又刻苦训练,很快在省级比赛中崭露头角,15岁时进入国家队,开始了漫长的专业训练生涯。

在国家队期间,张怡宁面临巨大压力,每天训练量大到吐血,但她没有放弃,因为她知道,这是改变命运,为家人过上好日子的机会。

张怡宁的努力没有白费,她在各类重大赛事中接连夺冠,名声大噪,乒乓球也成了她人生的一部分。

一次国际比赛后,张怡宁被教练介绍给了徐威,徐威是香港知名富豪,比张怡宁大了20岁,但一见钟情,主动追求张怡宁。

张怡宁起初对徐威的感情抱有疑虑,担心年龄和家世差距太大,但徐威细心体贴,让她感受到真挚的爱。

两人经历种种磨合,终于在2009年步入婚姻殿堂,婚后,张怡宁退出职业赛场,成为全职太太和妈妈,她不在乎外界的非议,只想好好相守这份难得的缘分。

有一次,张怡宁提着菜篮子去菜市场买菜,她只穿了普通衣服,没有佩戴首饰,结果被香港的媒体拍到了,然后就开始大肆宣扬,说她“太寒酸”。

张怡宁不以为意,可徐威看了这个报道非常生气,他对张怡宁说:“以后买菜你就开着劳斯莱斯,我看谁还敢小看你。”

而张怡宁却劝徐威,说我们的幸福不需要别人的肯定,她表示,无论过去多艰难,现在多幸福,都是命运给的安排。

她会一直感恩,努力守护这份爱情,徐威被张怡宁感动,不再在意外界非议。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真爱不分贫富,只要两颗心相爱就够了。

无论环境多么艰难,爱情的种子就能发芽结果,他们育有一子一女,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孩子们都随张怡宁一样,对体育充满兴趣,她会在业余教孩子们玩乒乓球,但张怡宁不再全身心投入训练,而是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家庭。

她亲自做饭,照顾老人和孩子,成为一个贤妻良母,面对媒体,张怡宁依然保持低调,她不想炫耀财富,也不想成为公众人物,只希望平静地守护这一方天地。

她时常告诉孩子们,钱财固然重要,但真正宝贵的东西是亲人和健康,她希望孩子们记住这一点,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这么多年过去,张怡宁和徐威的婚姻依旧甜蜜,从未传出负面新闻,他们用自己的故事告诉世人,爱情不分年龄,需要的只是真心真意,亲情的力量能战胜任何艰难险阻,让生活充满阳光。

他们的爱情故事给人启发很深,它证明了真爱无关年龄和身价,关键是两颗心是否契合。

2009年,28岁的张怡宁嫁给48岁身家300亿的富豪徐威。

2009年,28岁的张怡宁嫁给48岁身家300亿的富豪徐威。婚后张怡宁走路去买菜,被港媒指责太寒酸,结果徐威大发雷霆:“以后买菜你就开着劳斯莱斯,我看谁还敢小看你。”

张怡宁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对乒乓球充满热情,家里条件艰苦,但父母尽力支持她追逐梦想。

张怡宁天资聪颖,又刻苦训练,很快在省级比赛中崭露头角,15岁时进入国家队,开始了漫长的专业训练生涯。

在国家队期间,张怡宁面临巨大压力,每天训练量大到吐血,但她没有放弃,因为她知道,这是改变命运,为家人过上好日子的机会。

张怡宁的努力没有白费,她在各类重大赛事中接连夺冠,名声大噪,乒乓球也成了她人生的一部分。

一次国际比赛后,张怡宁被教练介绍给了徐威,徐威是香港知名富豪,比张怡宁大了20岁,但一见钟情,主动追求张怡宁。

张怡宁起初对徐威的感情抱有疑虑,担心年龄和家世差距太大,但徐威细心体贴,让她感受到真挚的爱。

两人经历种种磨合,终于在2009年步入婚姻殿堂,婚后,张怡宁退出职业赛场,成为全职太太和妈妈,她不在乎外界的非议,只想好好相守这份难得的缘分。

有一次,张怡宁提着菜篮子去菜市场买菜,她只穿了普通衣服,没有佩戴首饰,结果被香港的媒体拍到了,然后就开始大肆宣扬,说她“太寒酸”。

张怡宁不以为意,可徐威看了这个报道非常生气,他对张怡宁说:“以后买菜你就开着劳斯莱斯,我看谁还敢小看你。”

而张怡宁却劝徐威,说我们的幸福不需要别人的肯定,她表示,无论过去多艰难,现在多幸福,都是命运给的安排。

她会一直感恩,努力守护这份爱情,徐威被张怡宁感动,不再在意外界非议。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真爱不分贫富,只要两颗心相爱就够了。

无论环境多么艰难,爱情的种子就能发芽结果,他们育有一子一女,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孩子们都随张怡宁一样,对体育充满兴趣,她会在业余教孩子们玩乒乓球,但张怡宁不再全身心投入训练,而是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家庭。

她亲自做饭,照顾老人和孩子,成为一个贤妻良母,面对媒体,张怡宁依然保持低调,她不想炫耀财富,也不想成为公众人物,只希望平静地守护这一方天地。

她时常告诉孩子们,钱财固然重要,但真正宝贵的东西是亲人和健康,她希望孩子们记住这一点,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这么多年过去,张怡宁和徐威的婚姻依旧甜蜜,从未传出负面新闻,他们用自己的故事告诉世人,爱情不分年龄,需要的只是真心真意,亲情的力量能战胜任何艰难险阻,让生活充满阳光。

他们的爱情故事给人启发很深,它证明了真爱无关年龄和身价,关键是两颗心是否契合。

2009年,41岁的陈小艺和32岁的徐昂在车内拥吻...

2009年,41岁的陈小艺和32岁的徐昂在车内拥吻被抓拍,丈夫急忙澄清道:“我相信小艺,他们只是朋友关系!”没想到没多久,陈小艺又被拍到与小20多岁的小鲜肉同进同出,这次一直护妻的丈夫终于沉默了。 \r

\r

陈小艺,这个名字,曾经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直到她在大四时被选中担任电视剧《外来妹》的女主角,一切才开始改变。

在《外来妹》中,陈小艺饰演着越小云这个角色,一个从打工妹蜕变成民营企业带头人的女性。她的出演让这部剧深受观众欢迎,获得了飞天奖一等奖,同时陈小艺也荣获飞天奖最佳女主角提名。这一时刻,成就了她的演艺生涯的巅峰。

1993年,她出演了电视剧《离婚》,在剧中饰演的马少奶奶一角,她的表现惟妙惟肖,为她赢得了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这个奖项,标志着她在演艺圈中的又一个高光时刻。

在接下来的演艺生涯中,陈小艺的星途愈发顺风顺水。她获得了更多的好剧本,也得到了更多的机会。然而,与此同时,她的生活中也有了更多的变化。1997年,她在拍摄《老房子》时,认识了导演刘惠宁。刘惠宁对陈小艺一见钟情,他认为陈小艺不仅容貌美丽,演技精湛,而且待人非常有礼貌,从不摆大牌,常常热心帮助剧组的工作人员。这一切让他深深迷恋上这位女演员。

刘惠宁不断用小浪漫和小惊喜来追求陈小艺,送花、送名牌包包成了他的招牌。这样的浪漫举动,让两人的感情逐渐升温。他们的恋情持续发展,最终走进婚姻的殿堂,成为了一对幸福的夫妻。

两年后的阳光刚刚洒满了刘家的庭院,院子里的玫瑰花香随风飘散,小小的脚步声响起,一个活泼的儿子在院子里追逐蝴蝶。这个儿子名为刘恒甫,家里的小名则是俏皮的“铁蛋”。

生下铁蛋之后,陈小艺决定退出演艺圈,深藏功与名,专心于家庭,母爱如水,温暖着每一寸家的空间。陈小艺不再是大家熟知的国家一级演员,她只是铁蛋的妈妈,刘惠宁的妻子。

当铁蛋稍稍长大,陈小艺偶尔会在丈夫刘惠宁执导的影片中露面,如《半路夫妻》、《爷们》和《我的父亲母亲》。每一部影片,她都将家的温暖和真情带入角色中,她的表演自然、深沉,触动着观众的心。

时光流转,陈小艺的家庭幸福美满,丈夫刘惠宁体贴入微,事业如日中天,她仿佛是人生的赢家。外界传言称:“丑男”配美妻,但两人生活中的和睦,却是让很多人羡慕的。他们之间几乎没有争吵,被众人誉为“模范夫妻”。

然而,幸福的背后往往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2009年的某个深夜,月黑风高,街头一辆黑色的豪车吸引了媒体的注意。车窗隐约可见两个身影,正是陈小艺和一个男子热情拥吻。夜色中,闪光灯瞬间点亮,留下了那一刻的定格。

照片被迅速传到网络上,震惊了众人。原来,陈小艺与小她8岁的话剧导演徐昂在深夜相会,两人甜蜜到凌晨才返回各自家中。人们纷纷议论,那个一直饰演正面角色的陈小艺,原来有这样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短短时间内,各大新闻媒体和社交平台上都在热议这一话题。然而,当大家都在批判和质疑时,刘惠宁站出来,不仅为妻子辩护,还表示对陈小艺的爱意未减,认为这一切都是为了造势。

让人钦佩的是刘惠宁的胸怀与信任。他没有因为舆论的压力而动摇,坚信两人之间的感情。正是因为他的坚持和信任,两人的婚姻得以维系,甚至还更为稳固。

然而,好景不长。几年之后,陈小艺再次成为媒体的焦点。这次是因为她与一个比自己小20多岁的小帅哥被拍到同住,并且手牵手浪漫地散步。对于这样的情况,刘惠宁没有再次为妻子辩护,对于外界的质疑和猜测,他选择了沉默。

而陈小艺也首次对外界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她说自己很幸福,既有爱她的老公,又有爱她的儿子。但对于这次的绯闻,她却选择了保持沉默。

在之后的很多场合,人们都可以看到刘惠宁与陈小艺肩并肩的身影。他们尝试着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婚姻依然稳固。但无论如何,对于陈小艺这样对婚姻的态度,很多人都在等待着刘惠宁与其离婚的消息。

但事实上,时光流转,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两人的婚姻,依然如同初恋时那样甜蜜和稳固。

这也让很多人深思,真正的爱情是需要信任和理解的。只有真正的了解对方,才能够共同走过风风雨雨。而陈小艺与刘惠宁,就是最好的证明。#娱乐聚焦# #八卦手册#

新中国历年人口(2022年--1949年)变化

2022年,人口14.1175亿,净增长:-85万

2021年,人口14.1260亿,净增长:48万

2020年,人口14.1212亿,净增长:204万

2019年,人口14.1008亿,净增长:467万

2018年,人口14.0541亿,净增长530万

2017年,人口14.0011亿,净增长:778.82万

2016年,人口13.923218亿,净增长:905.77万

2015年,人口13.832641亿,净增长:680万

2014年,人口13.764641亿,净增长:920.32万

2013年,人口13.672609亿,净增长:803.72万

2012年,人口13.592237亿,净增长:1006.83万

2011年,人口13.431554亿,净增长:824.54万

2010年,人口13.4091亿,净增长:641万

2009年,人口13.3450亿,净增长:648万

2008年,人口13.2802亿,净增长:673万

2007年,人口13.2129亿,净增长:681.36万

2006年,人口13.144764亿,净增长:691.64万

2005年,人口13.0756亿,净增长:768万

2004年,人口12.9988亿,净增长:761万

2003年,人口12.9227亿,净增长:774万

2002年,人口12.8453亿,净增长:826万

2001年,人口12.7627亿,净增长:884万

2000年,人口12.6743亿,净增长:957万

1999年,人口12.5786亿,净增长:1025万

1998年,人口12.4761亿,净增长:1135万

1997年,人口12.3626亿,净增长:1237万

1996年,人口12.2389亿,净增长:1268万

1995年,人口12.1121亿,净增长:1271万

1994年,人口11.9850亿,净增长:1268万

1993年,人口11.8517亿,净增长:1346万

1992年,人口11.7171亿,净增长:1348万

1991年,人口11.5823亿,净增长:1490万

1990年,人口11.4333亿,净增长:1629万

1989年,人口11.2704亿,净增长:1678万

1988年,人口11.1026亿,净增长:1726万

1987年,人口10.9300亿,净增长:1793万

1986年,人口10.7507亿,净增长:1656万

1985年,人口10.5851亿,净增长:1494万

1984年,人口10.4957亿,净增长:1349万

1983年,人口10.3008亿,净增长:1354万

1982年,人口10.1654亿,净增长:1582万

1981年,人口10.0072亿,净增长:1367万

1980年,人口9.8705亿,净增长:1163万

1979年,人口9.7542亿,净增长:1283万

1978年,人口9.6259亿,净增长:1285万

1977年,人口9.4974亿,净增长:1257万

1976年,人口9.3717亿,净增长:1297万

1975年,人口9.2420亿,净增长:1561万

1974年,人口9.0859亿,净增长:1648万

1973年,人口8.9211亿,净增长:2034万

1972年,人口8.7177亿,净增长:1948万

1971年,人口8.5229亿,净增长:2237万

1970年,人口8.2992亿,净增长:2321万

1969年,人口8.0671亿,净增长:2137万

1968年,人口7.8534亿,净增长:2166万

1967年,人口7.6368亿,净增长:1826万

1966年,人口7.4542亿,净增长:2004万

1965年,人口7.2538亿,净增长:2039万

1964年,人口7.0499亿,净增长:1327万

1963年,人口6.9172亿,净增长:1876万

1962年,人口6.7296亿,净增长:1437万

1961年,人口6.5859亿,净增长:-348万

1960年,人口6.6207亿,净增长:-1000万

1959年,人口6.7207亿,净增长:1213万

1958年,人口6.5994亿,净增长:1341万

1957年,人口6.4653亿,净增长:1825万

1956年,人口6.2828亿,净增长:1363万

1955年,人口6.1465亿,净增长:1199万

1954年,人口6.0266亿,净增长:1470万

1953年,人口5.8796亿,净增长:1314万

1952年,人口5.7482亿,净增长:1182万

1951年,人口5.6300亿,净增长:1104万

1950年,人口5.5196亿,净增长:1029万

1949年,人口5.4167亿

政治极化、民族分裂,“两个美国”的对立从何而来

来源:澎湃新闻

自2016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关于美国政治和社会大分裂以及可能爆发某种形式的“内战”这个话题越来越引起媒体和学术界的关注。而如今,在2020年大选中落败的特朗普一直拒绝承认败选,还屡屡声称大选中存在大规模舞弊行为,他的支持者也多次举行示威游行,其中不乏“民兵”组织。这些人多次与特朗普的反对者发生暴力冲突,造成人员死伤。

2017年,《外交政策》杂志曾作了一项调查,向安全专家和普通民众提问内战的可能性。虽然受访的专家认为有30%或60%,甚至95%的可能性爆发内战,但是一般老百姓要乐观许多,他们总体上认为只有18%的可能爆发战争。

然而,2年后的情况变得很不一样。2019年,美国乔治城大学政治和公共服务研究所的调查表明,大多数美国人相信,由于政治、种族和阶级分裂愈发恶化,美国在通向内战边缘的道路上已经走了三分之二。

美国社会内的火药味,正越来越浓,不同势力间的纷争乃至冲突在特朗普主政的四年内愈演愈烈,其中最知名的冲突便是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市极右翼示威引发的冲突:2017年5月,夏洛茨维尔市决定移除一座罗伯特·李将军的纪念雕像。李将军在南北战争期间效忠于南部邦联,反对废奴主义。市议会和支持拆除者认为其形象与种族主义有关联。8月11日晚,数千名白人种族主义者云集该市,举行了一场名为“团结右翼”的集会。他们手举火把,喊出类似纳粹德国的“血与土”以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终结移民”等口号。8月12日,示威演变成暴力事件,造成一人死亡、多人受伤。

正是在此类事件发生频率愈来愈高的大环境下,商界人士对美国政治领域的“内战”气息也感到不安,2019年10月9日,黑石集团联合创始人兼CEO苏世民(Steve Schwarzman)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认为,美国现在的政治几乎和南北战争之前一样激烈和两极分化,今天政界辩论的“敌对性质”令人想起了19世纪50年代的局势。

美国社会眼下究竟两极分化到了怎样的地步?其背后与美国过去数十年间正在发生的“民族分裂”又有何关系?美国在未来将走向何方?

起于上世纪70年代的政治极化

美国的政治制度是比较稳固的两党制,共和党和民主党在内战后长期垄断美国政治。成立伊始,共和党更多代表北方工商业发达地区的利益,在内战前夕持自由主义立场,反对扩大奴隶制,共和党出身的林肯总统领导了废奴斗争和反对南方各州分裂的战争。而民主党起初代表南方各州的利益,主张维护奴隶制。

从20世纪初开始,两党意识形态悄然发生变化。共和党出身的老罗斯福总统实行资源保护政策,推动公平交易方案,调和阶级矛盾。而威尔逊和小罗斯福等民主党出身的总统则推动一系列社会政治改革,其中小罗斯福实施的新政对二战以后的美国影响深远,成为划分美国政治阵营的重要标准——支持或者大体支持罗斯福新政的就是自由主义者,整个反对罗斯福新政的就是保守主义者。

彼时,两党内部的意识形态还都比较庞杂,倾向自由主义的民主党内部也存在保守派,甚至和共和党内的保守派组建过保守派联盟,而共和党中也有支持大部分新政措施的自由派。

不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两党意识形态基本定型,基本盘也发生根本性变化:民主党彻底转变为自由主义政党,经济政策倾向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对经济实施必要的干预,选民主要分布在东海岸和西海岸的经济发达地区;而共和党则完全成为保守主义政党,选民主要在中部和南部各州,其在经济政策方面提倡自由放任和小政府,在道德方面坚持传统立场,和基督教福音派关系密切。

随着两党内部消除“杂音”后,美国政治极化的趋势开始加强:极化趋势加强首先出现在前总统克林顿时代,克林顿的婚外情激化了民主党和共和党选民的分歧;到了前总统小布什时代,围绕第二次海湾战争,两党选民进一步对立;前任总统奥巴马执政时,两党选民的分歧焦点则是全民医保;2016年特朗普当选总统后,共和党更是似乎逐渐成为“特朗普党”,政治极化现象愈发明显。

政治极化:两党之间与选民间差距越来越大

美国的政治极化有多方面的表现。首当其冲便是两党政治价值差距越来越大。从表1可以看出,从1994年至2017年,越来越多的共和党人比民主党中间派更趋向保守主义,而越来越多的民主党人比共和党中间派更偏向自由主义。这表明,两党政治价值的交集越来越小,向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两个极端方向演变。

表1 1994-2017年两党政治光谱的变化

作者根据Pew Research Center的“The Partisan Divide on Political Values Grows Even Wider”整理

其次则是两党面对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的差别变得越来越大。从表2看出,从1994年至2017年,两党选民在社会保障,种族歧视和移民等问题,两党选民的差距越来越大。

表2 1994-2017年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对重大社会政治问题的肯定性答复

再次则是两党选民还互相敌视。2018年10月29日,美国公共宗教研究所发表了题为《党派极化主导特朗普时代》(“Partisan Polarization Dominates Trump Era: Findings from the 2018 American Values Survey”)的一份报告。根据该报告,两党选民都高度不看好对方阵营,90%的民主党选民对共和党看法负面,而87%的共和党选民反感民主党。调查发现,82%的共和党选民对特朗普总统持积极看法,但是,79%的民主党选民对特朗普总统持消极看法。

正是由于美国国内出现了根本性的政治冲突,故美国两党基本面出现了越来越无法弥补的鸿沟,这进一步引发了政治极化——即虽然民主与共和两党的内部变得更为一致,但是两党彼此分离而非趋同,意识形态和政策变得更加对立。用中国的政治术语来形容,就是人民内部矛盾向敌我矛盾方向转变。正是在政治极化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政治暴力和内战忧虑愈发严重。

至于政治极化的根源,则是美国正在出现 “民族分裂”,其已将合众国撕开一道深深的裂痕,全美呈现为支持民主党的“自由主义美国”和支持共和党的“保守主义美国”这两个高度差异甚至对立的板块。

“民族分裂”的形成和冲击

“民族分裂”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一系列社会变迁的结果,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国际背景。美国在全球化过程中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从而将美国社会分裂“自由主义美国”和“保守主义美国”。而过去数十年来全美人口结构的变化又在加剧这种对立。

二战结束后,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也是第一大贸易顺差国。1948年至1966年,美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贸易顺差国。随着德国和日本工业的崛起,德国于1967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顺差国。从1976年起,美国变为全球最大的贸易逆差国。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得益于市场化改革和全球化,GDP高速增长,相继超过欧洲第一大国德国和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0年以后,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国。2018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28%,约相当于美日德三国的总和。

正是20世纪下半叶逐步深入的全球化过程中,美国制造业也逐步向外转移,就业岗位持续减少,直到2010年以后才发生反弹。1980年,美国有近2000万个制造业岗位。2008年金融危机后,这个数字下降到1200万个。2000年至2010年间,美国制造业岗位减少了570万个。

2010年之后,尽管美国制造业岗位出现新增,但是远未达到最高水平。制造业岗位流失对美国中西部(包括俄亥俄州、印第安那州、密歇根州、伊利诺伊州、威斯康星州、艾奥瓦州、肯萨斯州、密苏里州、明尼苏达州、内布拉斯加州、北达科他州及南达科他州)的制造业冲击极大。例如,1969年至2009年,位于中西部的俄亥俄州高收入制造业就业岗位净流失达75万个。

图1 1950-2017美国制造业岗位变化(单位:千人)

资料来源:美国劳动部统计局:Moody 的www.economy.com

阴影区是美国国家经济统计局确定的经济衰退期

和制造业转移、就业岗位流失相映成趣的是美国金融业和信息技术产业随着全球化迅速发展。1980年,金融、房地产与专业服务业增加值在全美 GDP 中的占比首次超过制造业。

图2 2018年美股各行业净利润占比

来源:Wind

我们从图2可以看出。在美股上市公司的年报利润中,金融业依旧占据第一位,信息技术产业占据第二位,工业仅仅占7%。金融业主要分布在纽约等金融中心,而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则是著名的科技创新中心。

经过几十年全球化和产业结构变迁,美国从经济上已分成两部分:以金融、服务业和高科技见长的东海岸和西海岸各州,即“自由主义美国”,中西部等老工业基地以及南部构成了“保守主义美国”。而这两部分在政治上的态度明显不同。

图3 2004-16年四次大选的党派分布图

资料来源:https://share.america.gov/,由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管理

图3反映了最近四个美国大选年,即2004年、2008年、2012年和2016年,各州投给两党总统候选人的情况:红色是共和党候选人在所有四次选举中获胜;粉红色是共和党候选人获胜三次;紫色是四次选举中两党各赢两次;浅蓝色是民主党候选人在四次选举中获胜三次;蓝色是民主党在所有四次选举中获胜;紫色是其选民则在两党之间摇摆不定,即摇摆州。

根据这张图,我们不难发现,两党的基本盘不仅非常稳固,而且非常“大”,真正的摇摆州也就那么几个,而该格局正与美国“民族分裂”形成的两大板块相吻合。

除去全球化进程对美国经济产生的影响逐步反应到政治层面上,全美人口结构的变化也在助长“民族分裂”。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调查,美国的人口结构当下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总人口看,2014年白人(不包括拉美裔)占62.2%,其他族裔占37.8%,预计2060年白人将仅占43.6%,其他族裔占56.4%。若从18岁以下人口看,比例更为悬殊:2014年白人占52%,其他族裔占48%,预计2060年白人仅占35.6%,其他族裔占64.4%。

假使这一趋势延续,那么在可预见的将来,白人将成为美国的少数族群,这是很多带有优越情绪的白人所无法接受的。美国保守派政治学家亨廷顿此前已在其最后一部著作《我们是谁:美国国家认同面临的挑战》对美国人口和文化变化引发国家认同危机表示担心。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安格斯•迪顿(Angus Deaton)和安娜•凯斯(Anne Case)夫妇的研究则表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白人中年中等收入男性的死亡率近年来正在陡升,而这些人受到失业以及失业引发的家庭和健康问题的困扰。这也是全球化背景下自身利益受到损害的一部分白人工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民族分裂”或将使美国一分为二

美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逐渐形成“自由主义美国”和“保守主义美国”,其中“自由主义美国”是四十年来经济变迁的得益者,更加倾向全球化和欢迎移民,主张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干预,支持种族和文化的多元主义以及性别平权。而“保守主义美国”则是四十年来经济社会变化的受害者,希望保护本国工业,多坚持基督教福音派理念和传统观念。

正是“两个美国”的对立孕育出 “民族分裂”这颗政治毒瘤,并以政治极化的方式撕裂政治体系,这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国会内部两党对立加剧。这导致国会工作效率低下,通过法案变得越来越少。

其次,国会和行政系统对立。一旦总统和国会多数属于不同政党,立法和行政当局的矛盾便会激化,甚至导致政府机关停摆。在新冠疫情危机中,作为众议院多数党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出身的特朗普总统矛盾不断。

再次,联邦和州对立。和总统分属不同政党的州长经常会利用联邦制抵制总统的命令。2019年2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以便挪用军费在美墨边界筑墙。同月18日,民主党人担任州长的加利福尼亚州政府和其他15个州联名控告特朗普滥用权力。19日,特朗普当局宣布将追讨并取消联邦政府提供加利福尼亚州兴建高铁的35亿美元经费。

联邦与州的对立在本次新冠疫情表现得更加突出。在疫情初起之时,特朗普迟迟不下令全民戴口罩,民主党人担任州长的多州则陆续发布“口罩令”。而随着北半球天气转凉,11月以来美国疫情日趋恶化,当选总统拜登表示将亲自打电话给倾向于支持共和党的各个“红州”州长,说服他们颁布佩戴口罩的法令,然而部分“红州”州长对媒体表示将拒绝拜登的请求。

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民族分裂”这颗政治毒瘤不断恶性膨胀,并已在总统大选中制造出更大规模的政治极化……

(作者系上海大学上海合作组织公共外交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