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八字

中药龙骨长什么样(龙骨长什么样)

中药龙骨长什么样(龙骨长什么样)

去哪里寻觅中药“龙骨”?骗你没商量的“龙骨”

亿万苍生,人分九种,“九种体质”,关乎着一个人的健康与否。体质养生是基础、根本的养生方法,也是最真的养生理念。四代中医世家传人——效哥,从医二十余载,从诸多的临床案例中验证了“体质调理”和“体质重建”对一个人健康的重要性。效哥致力于体质养生、调理研究,专注于个体化体质辨识,以人为本,因人制宜,充分注重人的个体化差异,采取优化的、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人通过体质重建和体质调理,不生病,少生病。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人是谁?依旧是姓王!怎么这么巧,姓王的除了拯救中医历史,还开天辟地的发现了“甲骨文”!他就是——王懿荣!可惜,发现甲骨文是1899年,在他大量囤积甲骨文骨片的第二年,就去世了,假的“龙骨”这东西也许太阴了!

本文提要:

1、1899年骗你没商量的“龙骨”!

2、真的有龙吗?真正的“龙骨”是什么?

3、龙骨的功效又是什么?

1、 1899年骗你没商量的“假龙骨”!

史实是这样的,1899年,也就是清末四大书法家王懿荣人生大限的前一年,他在吃中药,在京城历史悠久度远超同仁堂的鹤年堂抓药,抓的什么?龙骨!

很有意思,他发现了,他抓的“龙骨”的上面,居然有文字!于是,这种文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命名“甲骨文”!然后,王懿荣先生,开始大量收购这种带有文字的“龙骨”!所以说,我们国家奠定甲骨文研究先河的人,就是这位老先生,别看我们有两千多年的文明史,但,真正研究甲骨文,这位老先生是中华第一人!

所以,我们得出一个很好笑的结论,就是,当年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老药铺——鹤年堂,销售的“龙骨”全部是“假药”!

但,历史非常有趣,如果没有当年的“假药”,我们后世子孙,依然不懂“甲骨文”!

为什么是假药,往下看,你就懂了!

2、真的有龙吗?真正的“龙骨”是什么?

是否真的有龙?我们不知道,但我们很务实的告诉大家,至今为止,我们骄傲的祖国,已经探测到地球海沟的最深处,答案是没有见到海底有龙!所以,海底没有已经被看到的龙!

第二,在看文章的诸位,谁又在地面见过龙?所以,陆地没有龙!

第三,如果你真的学过生物学,也学过物理学,你就该懂得,没有翅膀的“龙”是不可能飞到天上的,对吗?所以,天上没有龙!

如果有“龙”?龙又在哪里?如果没有龙,龙骨又是什么?

因为与考古保护相冲突,2015国家药典,已经在附录中删除了“龙骨、龙齿”等药物,所以,我们能考证到的正品龙骨是“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犀类、鹿类、牛类、象类”的骨骼化石,以及“象类门齿”的化石,其中,前者称为“土龙骨”,后者称为“五花龙骨”!

因为属于古生物化石类矿物药,属于不可再生的地质遗迹保护物质,国务院于2011年实施的《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国家古生物化石分级标准》《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名录》等,将“龙骨、龙齿”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这里有一个非常给力的词组——“化石”!那么什么又是“化石”?

一块骨头化成“化石”最低的年份要求是1000万年以上,而人类的历史目前考证,也不超过600万年,所以,距离我们只有3800年的商朝留下的用来记录“甲骨文”的骨骼(注意,仅仅是骨骼,还不满足变成化石的时间限度),能否会被认为是“龙骨”(龙骨必须是化石,而非骨骼)???一定不能,这绝对是个笑话!而且,当年这些所谓的龙骨,也百分百是“假药”!

诸位,看到这里,就懂了为什么效哥说当年有甲骨文的那些龙骨是假药了吧!

中药造假,自古有之,非独甲骨文的“龙骨”!很多古书,都有识别假药的鉴定方法,比较有名气的造假药和识别假药的古书,算是《串雅》了!

所以,诸位,大家记下了,真正的龙骨一定是化石!它不会是所谓的“龙”的骨头的化石,但一定是我们刚才提到的那几类动物的骨骼化石,当然,你说恐龙化石是否属于龙骨,放心,一定是!见过化石吧,没错,所以,当药店给你抓的生龙骨(非煅龙骨),如果你看着像枯白骨,那充其量是动物骨骼,至少是尚未变成“化石”的骨骼,而你能看到的龙骨,基本上也是以骨骼冒充化石的为多,

所以,很多人叹气,为什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都不那么好用了?为什么有的龙骨不辟邪?为什么早泄用了龙骨依旧早泄?等等,其实,龙骨没错,错的是谁,谁知道,所以,

骨骼≠化石,

甲骨文的骨骼=假药

3800年<一千万年,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3、龙骨的功效又是什么?

特别通知:以下的文字,仅限于用来描述“正品龙骨”!凡是那些虽然名叫“龙骨”,但却不是“化石”的那几个科的“骨骼”、或其他科的骨骼,一律不具备如下功效!

(1) 生龙骨,阴虚阳亢导致的眩晕、烦躁,效果很好,起始用量30g以上,效果最好,这属于重镇法则,量太小没用,

(2)生龙骨,对于神志不安、心悸、失眠、胆小易惊吓、小儿高热惊厥、恐惧症、癫痫、痴呆、躁狂(精神分裂)等等,效果很好,起始剂量30g以上,并需要酌情配伍,对于神经系统疾病,放心,它的效果,优于鬼门十三针,鬼门十三针针对神经系统疾患,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好,否则,精神病院可以解散了,同时,鬼门十三针也可以申请世界联合国非遗项目了!只不过,很多喜欢玄化中医的人,喜欢吹鬼门十三针,咱不吹不擂,申请诺贝尔多好,光宗耀祖的,而且全国会有几十万精神病患者回去找你,还有必要吹吗?

(3)煅龙骨,针对遗精、早泄、白带过多、自汗、盗汗、久咳不愈、脱肛、虚泻不止、疮口久不愈合、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等,效果很好,对于下焦问题,效哥建议生龙骨和煅龙骨同用,各等量,因为,生龙骨入肾,补肾效果还是不错的,这一点,可以自己体会,

龙骨该怎么煎煮?

先煎肯定不是最佳选择,因为,煎煮时间再久,也不如把龙骨打碎,越碎,越容易煎出,

效哥还有话说,化石长啥样?这个,到你们当地博物馆看一看,就明白了,尤其是首都博物馆,

所以,中药为什么会两千多年,假药不断,无非是利益,无良的药商只认钱,当然,有良心的药商也很多,只不过,有良心的药商普遍不会太长久,因为,“不盈利的企业是没法生存的”!信不信,别人的假丹参卖一毛五,你的真丹参卖六毛,请问,不明真相的群众,会花六毛买你的吗?所以,慢慢,你要么变坏,要么倒闭!物美价廉,从来就是个传说,打折的基本上都是有点问题的东西,对不?

王致效,副教授,四代中医世家,祖籍山东高密,曾祖是民国时期黑龙江四大名医王守典,祖父王明先是海伦名医。

现为中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师从国务院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专家梁怡俊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梁怡俊工作室传承人,先后在北京东钓鱼台炎黄国医馆、太申祥和健康产业集团太医馆出诊20余年。

先后跟随首批国家级名老专家梁怡俊教授、肝病泰斗谢子恒教授、肺病泰斗方和谦教授、消化道疾病专家徐振盛教授、北京“小儿王”宋祚民教授、脾胃病专家危北海教授、肾病专家杨大绮教授等学习。

感谢您的观看,要健康,调体质,加入效哥“体质调养”的队伍中来!

白话中药——龙骨

中药龙骨——小故事

中华民族是崇尚龙的民族。中药中与“龙”字有关的有龙骨、地龙、龙眼肉等等。甲骨文的发现即与中药龙骨有关。 甲骨文是甲文和骨文的简称。甲文多刻在龟的腹甲上,少数刻在龟的背甲上;骨文主要刻在牛胛骨和鹿头骨上——二者合称龟甲兽骨文字。甲骨文反映了商代的历史,这种文字埋藏在地下3000多年,直到19世纪末才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 那是在清朝末年,有一位名叫王懿荣的人是一位金石学家,他同时也爱好考古。当时他担任国子监祭酒(古之国子监相当于国立大学,祭酒的职位与校长相当)。1899年的一天,王懿荣患疟疾,就叫他的学生赵军去抓药。赵军来到离国子监最近的大药铺,里面要等二个小时才能配抓,就转身出了药铺,步行三里多路,来到路西一家小药铺,抓齐了药,很快返回国子监。 王懿荣是个细心的人,煎药前他打开中药包对着处方一味味查看,蓦然发现其中一块已经打碎的“龙骨”片有些花纹,他认为这是古代人有意刻画上去的,应当是一种文字符号即古篆文,就问赵军:“你在什么地方抓的药?”赵军忙回答:“我在离国子监三里外的小药铺抓的,处方与中药不对?”王懿荣见赵军领会错了,又说:“药没有抓错,你过来看看,这中药龙骨上有古文字。”赵军过去一看,龙骨上果然有古文字,高兴地说:“先生,这可是个重大发现!”“是,是!”二人都欢快地笑了。王懿荣接着又说:“咱们快去那个中药铺看看还有没有带字的龙骨。”

他们步行来到那家中药铺,抓药的伙计见顾客来了忙迎上去。赵军说:“我们要再买些龙骨。”抓药伙计问:“要多少?我们这里多着呢!”抓药伙计在盛龙骨的药斗抓了一大把,王懿荣看了看,里边竟有30多块带字的,心中十分高兴,说:“你们药铺里的龙骨,我们全买了。”伙计不敢怠慢,忙进药库把所有的龙骨装了一口袋,卖给了他们。后来,王懿荣又到处打听这种龙骨的来历,最终他得知是从河南安阳西北五里地的小屯村农民那里买来的,而此处原来是商代国都所在地。龙骨由此而成为发现甲骨文的重要契机,甲骨文从此才开始被世人所重视。

中药龙骨

本品为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类、犀类、鹿类、牛类、象类等骨骼的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无臭,无味。以质硬、色白、吸湿力强者为佳。生用或煅用。

药性:

甘、涩,平。归心、肝、肾经。

功效: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应用:

1.心神不宁,心悸失眠,惊痫癫狂

本品质重,入心、肝经,能镇惊安神,为重镇安神的常用药,宜于心神不宁,心悸失眠,健忘多梦等症。

2.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本品肝经,质重沉降,有较强的平肝潜阳作用,宜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

3.正虚滑脱诸证

本品味涩能敛,有收敛固涩之功,宜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自汗、盗汗等多种正虚滑脱之证。

4.湿疮痒疹,疮疡久溃不敛

本品性收涩,煅后外用有收湿、敛疮、生肌之效,宜于湿疮流水,痒疹。

用法用量:

煎服,15~30g,先煎。外用适量。镇惊安神、平肝潜阳生用,收敛固涩宜煅用。

使用注意:

湿热积滞者不宜使用。

下期分享中药,有知道的可以在下面留言哦!

如果你想了解哪味中药的话,欢迎关注我,给我留言,你来说、我来写。

欢迎大家转发点赞,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分享健康知识。

即使养了10年的龙骨,你都不一定见过它花开的样子!

导读

龙骨作为大戟科植物,枝条有3棱或4棱,在棱上长有尖刺,而且枝条上也极易长出分支,并且能够长到房顶高,就是因为其有着比较耐观赏的株型,所以才被很多花友养殖,但是相信很多花友见过2-3米高的龙骨植株,却不一定见过其花开。

很多人养殖龙骨多是因为其高大密生的枝条,从一根主干很容易分生出密集的丛生状,而且我相信很多人都误以为,龙骨是只长枝条,没有花开的,有的花友养殖30年龙骨,都没见过一次花开,其实龙骨是真的能够开花。

龙骨花朵不是很大,在棱间开放,花色为黄色或者黄绿色,有的植株甚至能够开出上百朵,那场景如果你见到定会为它感到吃惊,可以这样说,长到2-3米高的龙骨常见,但能够开出花朵却少之又少。

其实龙骨开花并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有的刚买回来没有半年,就能见到其花开满枝,而有的则养了30年之久,却没见过一次花开,所以说让龙骨开花是一件可遇而不求的事情,一切尽随缘,切莫强求,到不如好生养护它,说不定哪一天就能为你绽放美丽的花朵。

而我们要想养好一盆龙骨,还需注意这些方面,龙骨极其喜欢充足的阳光,可谓是给点阳关它就会灿烂生长,如果光照过少,虽不至于将其养死,但是其枝条却会缺少绿意,甚至是会出现徒长状;龙骨并不喜水,平时可略微保持盆土微干;对肥料要求也并不严格,只要每3个月施加一次有机肥或者缓释肥即可;随着龙骨的逐渐长大,换盆会变成一件困难的事情,所以就需要我们定期为其松土和施肥,来保证盆土的通透性及肥性。

伴随着龙骨栽种年限的增加,其枝条也是愈长愈高,会出现头重脚轻,所以需要我们为其制作支撑架来防止其出现倾倒;如果不想让龙骨长势过高过密的话,可以随时对其进行修剪,让其保证适当的株型和高度,然后用其枝条直接扦插繁殖,很容易就会长出一盆新的龙骨盆栽!

光遇:龙骨灭绝了吗?原因很现实,12个季节选择多

光遇:龙骨灭绝了吗?原因很现实,12个季节选择多

前言:

大家好,我是喜欢玩游戏、聊游戏的孟婆小叔。

入坑晚的玩家(这里没有歧视),可能没有这样的体会,在国服开服的前6个月,龙骨、雨妈、菇菇这类常驻地图毕业礼,是最受欢迎的发型。那时的玩家,以偶遇一个龙骨,为找固玩、CP的目标。就像现在偶遇白鸟时,玩家所表现出的热情一样。

今日话题:龙骨灭绝了吗?原因很现实,12个季节选择多

龙骨灭绝了吗?

这句话肯定有夸张的成分!在游戏中,肯定有人用龙骨,至少小叔就是龙骨粉之一。不过可以肯定一件事,即便是喜欢龙骨的玩家,现在穿戴的频率,比以前要少了许多。所以我们在游戏中,现在跟小黑点火花,已经难得一见龙骨。因此很多玩家,不禁发出“龙骨灭绝”的声音,虽夸张,但很真实。

原因很现实

当初龙骨在大热之后,有一段时间,名声不是特别好。受到“同”的影响,龙骨介入了和平菇、卡卡的三角恋当中(子虚乌有的事情)。当然这只是“龙骨灭绝”的原因之一。在早期热,最大的原因,还是当时毕业的人少,玩家的衣柜里,比龙骨更帅气的发型,是少之又少。但经历12个季节后,情况完全不一样。

12个季节选择多

从感恩季到潜海季,光遇一共经历12个季节。上述说龙骨热门的时候,大概是第6个季节,如今多了6个季节,国服的玩家,可选择和使用的发型,至少已经达到了100多款。在这样的背景下,把龙骨焊在头上的人,肯定越来越少。加上玩家数量的增加,使用龙骨的人,基数也就越来越少。

爱者恒爱之

小叔始终相信,喜欢的人,永远都会喜欢。不仅是龙骨,光遇的所有发型,其实都有各自的拥趸,有喜欢白鸟的,有喜欢樱花的,也还喜欢林克的,还有喜欢啾啾的,每个人的喜好不一,这样百花齐放的状态,反而让各种发型,有了自己的市场。在最后,小叔想问大家,你们最爱的发型是什么?

如果觉得有用,不妨一键三连再走。故事来源粉丝投稿,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孟婆小叔还会以更多方式陪伴大家,你们想知道哪些小知识呢?欢迎大家踊跃留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同时喜欢小叔的小伙伴,记得点关注哦,么么哒!

光遇早期设计稿有点可怕,暗黑龙骨笑容诡异,心火熄灭会变僵尸

大家好,我是第六君。

本次推送和大家分享一下光遇早期的人物设计,素材来自光遇官推。早期设计大部分已经很惊艳了,回顾光之子是如何一步步蜕变,令人感动又温暖,不过,在光之子进化史当中,混进一些奇怪的东西,让我感觉莫名诡异……

光遇光之子进化史

创作光遇的TGC团队,对光之子的模型,尝试了很多选择。

设计师们发散性思维,如同天马行空一样奔放自由,涌现了大量的灵感,灵感如此之多,以至于甚至无法把所有想法记录在这张图片当中。但即便是有如此多的想法,却依然找不到光之子最适合的形象。

设计初稿

最终,在诸多设计中,TGC团队选择保留“身披斗篷面戴面具”这个经典形象,并在这个形象上不断尝试,最后逐渐演变成今天我们看到的光之子。

不过,在欣赏光遇早期设计时,有几张图片,让我感到有点可怕。我放大给大家看看。

可怕的光之子

我们来看一下这张图。

我不懂美术,也无意冒犯,我仅仅站在玩家的角度上来鉴赏,我个人感觉,这张图着实引起了我的心理不适。这张图的内容,似乎是光遇光之子的身体结构。虽然这张图没有出现在光遇游戏中,但这个设定沿用下来了。

按照光遇的设定,光能是光之子赖以生存的能量,光之子向阳而生,失去光就会死。由这张图可见,光之子的光芒主要集中在头部和胸口。 玩过光遇水试炼的玩家,应该能感同身受,双腿被水淹没没关系,但胸口进水就很危险,如果胸口进水的时候是涨潮,马上就会灭火,如果头顶碰到水,则立刻就会熄火。

我们再看一下这张图。

在这张图左侧,光遇光之子已经有了雏形,甚至有了龙骨发型。龙骨的造型,本来是阳光帅气中带一点冷峻和傲慢,可是这个暗黑版的龙骨,笑容诡异,让人心里有点不舒服。 这种感觉,有点像恐怖谷效应。

左侧

这张图右侧更诡异。这些小人身上密密麻麻的图腾,激发了密集恐惧症。图腾形式符咒,加上这种墨绿色的色调,真的就好像动画片里的僵尸一样,身上还散发的尸气一样的烟,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阴间。

右侧

我不知道这些小人的设计意欲何为?不过,按照光遇的设定,光之子心火一旦熄灭,就会变成小黑,此时发型斗篷都消失不见。所以,我个人猜想,这可能是早期心火熄灭后的光之子形象。

如果光遇真的沿用了这种设计,胆小的玩家,半夜真的不敢跑雨林。生怕不小心灭了火,就会变成僵尸。 如果途中看到的小黑都是这个模样,温暖的灵魂,恐怕很难相遇……

废稿的价值

最后,强调一下,我不是美术专业,没有资格对设计师的成果指手画脚,我仅仅是站在玩家的角度上吐槽一下,没有恶意。设计师的努力,是值得我们尊重的。

设计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试错的过程,那些被摒弃的草稿,和最终成品一样重要。若非不断的试错,又如何找到最佳的设计? 就如同吃饭,假设一个人吃五碗饭才能饱,那他为了省事,是不是可以直接只吃第五碗? 当然不能,必须有前面的积累。

所以,光遇早期光之子造型设计的废稿,同样值得尊敬和玩味。

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