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八字

拿个意头是什么意思(意头是什么意思)

拿个意头是什么意思(意头是什么意思)

10元不多5元不少,广东人“派利是”只讲“意头”不讲钱

新华社广州2月17日电 题:10元不多5元不少,广东人“派利是”只讲“意头”不讲钱

新华社记者 黄浩苑

岁末年初,“全国压岁钱地图”网上流传火热。地图显示,广东压岁钱平均水平仅为50元,被网友们调侃为“遭小孩嫌弃,被大人追捧”。在这个富裕、“红包”年俗流行久广的地区,老广东人“派利是”,至今坚守着“不近人情”的传统:只讲“意头”,不比金钱。五元十元、一元两元,多少随意,心到即可。

派红包是中国流传已久的春节年俗,红色代表驱邪避凶,压岁钱也取其压邪避祟的谐音,代表了长辈对晚辈健康成长的新年祝福。但是,近年来,一些地区的攀比风日盛,一些人因不堪“红包”负担而把春节称为“春劫”。

在经济发达的广东地区,红包却没有展现出相应的“经济实力”,最流行的是5元、10元不等,20元以上面值的红包甚为少见。许多退休或者无收入的长者,“利是”包里就是两张一元,照样高高兴兴地派,照样换来晚辈一声“健康长寿”的祝福。广东人称发红包为“派利是”,取其“利于市”“利于事”的好意头,而且红包必须一派派两个,代表夫妻双方的祝福。

广东省社科院文化产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谢开来认为,红包含有社会和文化两层意义,社会意义涵盖经济价值和人情交往,文化内涵包括祝福等象征意义,在广东地区红包的文化内涵大于社会意义。

重好意头让广东人表示发红包没压力。广州人梁奕铭每年准备100个红包,不止发给亲友,邻里、同事问声新年好都派个“利是”,“每个就5块钱,总共就500元,也就一顿饭钱,大家都图个大吉大利,没人计较谁的红包多,谁的红包大。”

过年大家都喜欢兑换新纸币发红包,广东人也不例外,只是大家都挤着抢兑5元、10元的新币。在广东有开年“扫楼”的传统,第一个复工日未结婚的同事要向已经成家的同事讨“利是”,单身的人们成群结队逐层而上,热热闹闹地给每个办公室拜年,颇有西方万圣节时孩子们讨糖果的氛围。

在广东的部分地区,甚至还有红包“剪一角”的习俗,剪下一角就代表已经收到祝福,红包原原本本退回。谢开来说,不以红包谋钱,不以红包谋事,是广东红包好意头背后的初心。

《孟子》中的“义”和“利”

孟子名叫孟轲,是战国时期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相传,当年孟母为了给儿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曾经三次搬家。这就是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后来孟子长大以后,学而有成,孔子被称为“至圣”,孟子则被称为“亚圣”,孟子与孔子一起合称“孔孟”。《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与弟子们言行的书。

据《孟子》记载。有一次孟子见到魏国的国君梁惠王,梁惠王说,先生不远千里而来,会有利于我的魏国吗?请注意,梁惠王在这里提到了“利”字。可见梁惠王是希望从孟子身上获得某种“利”,说白了就是某种好处。比如,希望孟子能够给他一些好的建议,帮他出谋划策,或者能够帮助他制定一些治理魏国的策略,使魏国变得强盛等等。然而孟子却不以为然。对梁惠王说,治理国家不能以“利”字当头,而要以“义”字当头。如果一国的国君总是想着如何才能对自己的国有利,那么大臣们就会想着如何才能对自己的家有利,老百姓就会想着怎么对自己有利。这样上行下效,人人都一心想着争夺自己的利益,国家就危险了。

孟子这个说法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如果什么事情都以谋取利益为优先,那么有了一就想要十,有了十就想要百,有了百就想谋要千,有了千就就想要万,这样永远也没有满足的时候。于是盗窃、抢劫、谋财害命,甚至弑君犯上等恶劣行为,就会不断出现。于是国家内乱不断,用不着等别人来打攻,自己就先垮掉了。

所以孟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如果“利”字当先,是非常危险的,相反,如果“义”字当先,用“仁义”治理国家,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强盛。

所谓“义”,就是行为要合乎正义,要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所谓“仁”,就是关爱和友善。孟子认为,治理国家应该用“仁义”,也就是要提倡关爱和友善,让大家的行为符合正义和道德规范。因为只有这样,在朝堂之上,那么君王就能够优待大臣,大臣能够对君王忠心耿耿,为君王排忧解难。在老百姓的家中,则长辈能够关爱晚辈,晚辈能够尊重长辈。这样大家才能各司其职,国家就能有序运转,不断变富变强。于是,君王的国家繁荣兴盛,大臣的小家其乐融融,普通老百姓也能各得其所,大家都得到最大的“利”。所以,以“仁义”为优先,就能使大家得到最大的“利”,相反,如果以“利”为优先,结果就是国破人亡,国君的国亡了,大臣的家破了,老百姓流离失所,大家反而都得不到“利”。

儒学思想认为,“仁义”就是最大的“利”,所以要讲求“仁义”,相反,“利”是最大的不利。所以,儒学把“仁义”放在“仁义礼智信”五常的前两位,就是这个道路。

上就是我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期待着和你一起交流讨论,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