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合婚

下中天是什么意思(下中天)

下中天是什么意思(下中天)

以“看图”方式研释利簋铭文,“岁星中天”其实子虚乌有

潘朝晖、苏虹元/文

西周利簋是唯一刻有武王伐纣史实铭文的文物遗存,所以它又被称作“武王征商簋”。

西周利簋之所以珍贵,主要归功于铭文中的“岁鼎”二字。专家们释“岁鼎”为“岁星中天”,认为“武王征商之日伴有岁星中天的天文现象”,并结合碳一14技术、天文记录史料以及岁星运行规律等,精确推算出了武王克商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

(《夏商周断代工程》武王克商之年定在公元前1046年)

因为太过神奇,让我有点不敢相信。

利簋铭文记载了某年某月的“甲子”和“辛未”两个日子里发生的历史事件。

“甲子”是克商之日,“辛未”是犒师之日,二者大概率只间隔了一周(7天)的时间。

本文研究的是在“甲子日”到底发生了什么?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意思是说“武王征商是在一个甲子日的清晨”。关于这句铭文的理解没有任何争议,也有《史记》和《尚书》等史料记载可印证。

关键的问题是有2个铭文存在争议,我暂时用A和B来代替表述一一“岁鼎,克A,B又商”。

关于武王伐纣,史料中出奇一致地都提到了“岁”,专家们也出奇一致地将“岁”释为“岁星(木星)”,即:武王伐纣之日出现了岁星(木星)。

个人认为,将“岁”释为“木星”是受了东汉许慎的影响。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岁,木星也”。

“岁”在甲骨文中已大量出现,华夏先民造“岁”字的本义并非为了“木星”。

我们现在讲的“过年”,其源头是上古先民为了庆祝丰收,但不同时期用字不同一一《尔雅》记载:“唐虞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也就是说,我们常说的“岁岁年年”都与“丰收”有关。

甲骨文“年”,以前很多人认为是“人负禾”,其实是“刀割禾”,这是收获作物的一种方式一一连穗带秸秆一起收割。水稻的传统收割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另外,“年”与“廉”音相近、义相关。

甲骨文“岁”,有三款,表意的是收获作物的另一种方式一一只收割穗。

第一款甲骨文“岁”,从“匚”+“戈”,表意的是“戈物入匚”。

第二款甲骨文“岁”,从“匚”+“戈”+“(若干)点”,此“点”即为“入匚之物”,用在收获作物时就是指“穗”。

第三款甲骨文“岁”,从“戈”+“匚”+“步”,表意的是“边走边收割”。此款甲骨文“岁”与“歷(历)”有异曲同工之意。

总之,甲骨文“岁”的本义是“戈物入匚”,用于收获作物时指“戈穗入匚”。

直至现在,中国南方山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在收获糯稻时仍然采用“割穗”方法,又称为“摘禾”。

《尔雅》记载“夏曰岁”和“周曰年”,说明作物的收获方式不仅与作物本身的特性有关,也与冶金技术的发展有关。根据考古发掘结果看,夏代已进入青铜器时代,但青铜器劳动工具还不普及;而周代的青铜器技术达到了顶峰,到春秋战国时期甚至开始使用铁器。所以,可以推断在夏商甚至周早期,对粟、小麦等作物的收割方式是“戈(割)穗”。

(注:西周早期的青铜器铭文中仍沿用“祀”而未用“年”)

夏人收获方式为“岁”,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岁”中之“戈”应该仅是木棍绑石刀一一石镰,并不是兵戈。

弄清了“岁”的造字本义与“收获”有关后,我们再来看武王伐纣时的“岁”怎么理解。

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很多,但武器、士气和粮草(后勤补给)是决定性因素。

战争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如果敌方粮食歉收甚至绝收,这是征伐的好时机一一趁敌病要他命;相反,如果敌方丰收甚至大丰收,这就绝非征伐的好时机了。

《尸子》:“武王伐纣,鱼辛谏曰:‘岁在北方不北征。’武王不从。”《荀子·儒效篇》:“武王之诛纣也,行之日以兵忌,东面而迎太岁。”《淮南子·兵略训》:“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到底应该怎么理解这三条史料记载?

《尸子》讲“岁在北方”,《荀子》讲“东面而迎太岁”,《淮南子》讲“东面而迎岁”,如果将“岁”理解为“木星”,那么这个“木星”有在北的,有在东的,显然记载有矛盾。个人认为,武王伐纣是自西(关中)出发,向东进入伊洛地区,然后再北上朝歌,如果将“岁”理解为“丰收”,将“太岁”理解为“大丰收”,那么“岁”在北或在东就没有冲突了一一殷商的核心区域在周的东方和东北方,武王伐纣之时这些地区都是丰收甚至大丰收。

既然殷商是丰收甚至大丰收,粮草充足,拥有“地利”,而武王此时伐纣本是“兵忌”,为何武王还坚持伐纣,而且还成功了?根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帝纣)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於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可见,殷商内部此时已众叛亲离、民怨沸腾,失去了“人和”,这是武王伐纣能够取胜的根本原因。

“岁”的本义是“戈物入匚(匡)”,用于收获作物时是“戈穗入匚(匡)”,引申为“丰收”;所以“太岁”是“大丰收”。

因为“岁”和“年”一样,被用于“计时”,与“十二个月”产生了关联,也才有了“岁星”(十二年一周天);东汉末年道教开始形成,出现了“太岁神”(一甲子六十位)。换言之,司马迁时还没有“太岁神”。

在弄明白什么是“岁”之后,下面一一来分析利簋铭文中“甲子日”发生了什么事。

1.“岁鼎”

“鼎”:据说禹“划九州,铸九鼎”,从此“鼎”成为身份的象征(礼器),“九鼎”在夏商周三代更是权力的传承,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九鼎”失踪了,怎么失踪的未有定论,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秦始皇改用“玉玺”传国。

“鼎”,象征权力,既代表天下传承的正义性,又代表天子。

所以,“岁鼎”有两层含义:

一是收获(取得)九鼎传国重器。

相关史料记载:

《史记•周本纪》:“(武王)命南宫括、史佚展九鼎保玉。”

二是收获(斩下)天子帝纣首级。

“岁”,戈穗也,即戈禾之首,引申为戈首。

相关史料记载:

《史记•殷本纪》:“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斩纣头,县之[大]白旗。”

《史记•周本纪》:“(武王)遂入,至纣死所。武王自射之,三发而后下车,以轻剑击之,以黄钺斩纣头,县大白之旗。”

2.“克A”

关于这两个铭文,专家有释为“克婚(昏)”的,有释为“克闻”的。

铭文A要当成图画来看,右边是“爿/牀(床)”不是“耳”,左边是“正在梳妆打扮的贵妇”,合起来就是“刚起床正在梳妆中的贵妇”。

如果非要找个汉字来对应此铭文,“妆”字可勉强一用,但也根本无法完全表达出其“贵妇”的内涵。

铭文A中有“爿/牀(床)”,说明是“在寝宮”。所以,“克A(妆)”表意的是“攻克寝宫,诛杀贵妇(妲己等)”。

相关史料记载:

《史记•殷本纪》:“(武王)杀妲己。”

《史记•周本纪》:“(武王)已而至纣之嬖妾二女,二女皆经自杀。武王又射三发,击以剑,斩以玄钺,县其头小白之旗。”

3.“B又商”

关于这三个铭文,专家有释为“夙又商”的,有释为“夙有商”的。

由于对“夙”的字源演化和释义有质疑,决定重新对其解读。

铭文B同样要当图画来看,表意的是“一个人双手奉肉”。

这很容易就联想到“祭”,但二者又有区别:

“祭”是“单手持肉”,还带“血腥”,画面缺少“庄重感”。

铭文B是“双手奉肉”,不带“血腥”,画面充满“庄重感”。

个人认为,铭文B应解释为“奉祀”。

“又”,复也,再也,续也。

所以,“B(祭)又商”表意的是“商的子嗣继续奉祀其先祖”一一“封纣子、续商祀”。

相关史料记载:

《史记•殷本纪》:“(武王)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令修行盘庚之政。”

《史记•周本纪》:“封商纣子禄父殷之馀民。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

结论

1.利簋铭文记录了“甲子日”武王征商的三个重要结果:

一是“岁鼎”:获九鼎,斩帝纣。

二是“克A(妆)”:克寝宫,诛妲己。

三是“B(祭)又商”:封纣子,续商祀。

2.“岁鼎”根本不是“岁(木)星中天”,据此推算出的武王伐纣日期(“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也就不能成立。

3.利簋铭文印证了《史记》中关于武王征商的记载可信度还是比较高。

这是今天的闲扯,感谢批阅

图片均自网络,侵删,感谢原作者

本文原创,欢迎转载与探讨

以“看图”方式研释利簋铭文,“岁星中天”其实子虚乌有

潘朝晖、苏虹元/文

西周利簋是唯一刻有武王伐纣史实铭文的文物遗存,所以它又被称作“武王征商簋”。

西周利簋之所以珍贵,主要归功于铭文中的“岁鼎”二字。专家们释“岁鼎”为“岁星中天”,认为“武王征商之日伴有岁星中天的天文现象”,并结合碳一14技术、天文记录史料以及岁星运行规律等,精确推算出了武王克商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

(《夏商周断代工程》武王克商之年定在公元前1046年)

因为太过神奇,让我有点不敢相信。

利簋铭文记载了某年某月的“甲子”和“辛未”两个日子里发生的历史事件。

“甲子”是克商之日,“辛未”是犒师之日,二者大概率只间隔了一周(7天)的时间。

本文研究的是在“甲子日”到底发生了什么?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意思是说“武王征商是在一个甲子日的清晨”。关于这句铭文的理解没有任何争议,也有《史记》和《尚书》等史料记载可印证。

关键的问题是有2个铭文存在争议,我暂时用A和B来代替表述一一“岁鼎,克A,B又商”。

关于武王伐纣,史料中出奇一致地都提到了“岁”,专家们也出奇一致地将“岁”释为“岁星(木星)”,即:武王伐纣之日出现了岁星(木星)。

个人认为,将“岁”释为“木星”是受了东汉许慎的影响。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岁,木星也”。

“岁”在甲骨文中已大量出现,华夏先民造“岁”字的本义并非为了“木星”。

我们现在讲的“过年”,其源头是上古先民为了庆祝丰收,但不同时期用字不同一一《尔雅》记载:“唐虞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也就是说,我们常说的“岁岁年年”都与“丰收”有关。

甲骨文“年”,以前很多人认为是“人负禾”,其实是“刀割禾”,这是收获作物的一种方式一一连穗带秸秆一起收割。水稻的传统收割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另外,“年”与“廉”音相近、义相关。

甲骨文“岁”,有三款,表意的是收获作物的另一种方式一一只收割穗。

第一款甲骨文“岁”,从“匚”+“戈”,表意的是“戈物入匚”。

第二款甲骨文“岁”,从“匚”+“戈”+“(若干)点”,此“点”即为“入匚之物”,用在收获作物时就是指“穗”。

第三款甲骨文“岁”,从“戈”+“匚”+“步”,表意的是“边走边收割”。此款甲骨文“岁”与“歷(历)”有异曲同工之意。

总之,甲骨文“岁”的本义是“戈物入匚”,用于收获作物时指“戈穗入匚”。

直至现在,中国南方山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在收获糯稻时仍然采用“割穗”方法,又称为“摘禾”。

《尔雅》记载“夏曰岁”和“周曰年”,说明作物的收获方式不仅与作物本身的特性有关,也与冶金技术的发展有关。根据考古发掘结果看,夏代已进入青铜器时代,但青铜器劳动工具还不普及;而周代的青铜器技术达到了顶峰,到春秋战国时期甚至开始使用铁器。所以,可以推断在夏商甚至周早期,对粟、小麦等作物的收割方式是“戈(割)穗”。

(注:西周早期的青铜器铭文中仍沿用“祀”而未用“年”)

夏人收获方式为“岁”,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岁”中之“戈”应该仅是木棍绑石刀一一石镰,并不是兵戈。

弄清了“岁”的造字本义与“收获”有关后,我们再来看武王伐纣时的“岁”怎么理解。

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很多,但武器、士气和粮草(后勤补给)是决定性因素。

战争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如果敌方粮食歉收甚至绝收,这是征伐的好时机一一趁敌病要他命;相反,如果敌方丰收甚至大丰收,这就绝非征伐的好时机了。

《尸子》:“武王伐纣,鱼辛谏曰:‘岁在北方不北征。’武王不从。”《荀子·儒效篇》:“武王之诛纣也,行之日以兵忌,东面而迎太岁。”《淮南子·兵略训》:“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到底应该怎么理解这三条史料记载?

《尸子》讲“岁在北方”,《荀子》讲“东面而迎太岁”,《淮南子》讲“东面而迎岁”,如果将“岁”理解为“木星”,那么这个“木星”有在北的,有在东的,显然记载有矛盾。个人认为,武王伐纣是自西(关中)出发,向东进入伊洛地区,然后再北上朝歌,如果将“岁”理解为“丰收”,将“太岁”理解为“大丰收”,那么“岁”在北或在东就没有冲突了一一殷商的核心区域在周的东方和东北方,武王伐纣之时这些地区都是丰收甚至大丰收。

既然殷商是丰收甚至大丰收,粮草充足,拥有“地利”,而武王此时伐纣本是“兵忌”,为何武王还坚持伐纣,而且还成功了?根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帝纣)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於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可见,殷商内部此时已众叛亲离、民怨沸腾,失去了“人和”,这是武王伐纣能够取胜的根本原因。

“岁”的本义是“戈物入匚(匡)”,用于收获作物时是“戈穗入匚(匡)”,引申为“丰收”;所以“太岁”是“大丰收”。

因为“岁”和“年”一样,被用于“计时”,与“十二个月”产生了关联,也才有了“岁星”(十二年一周天);东汉末年道教开始形成,出现了“太岁神”(一甲子六十位)。换言之,司马迁时还没有“太岁神”。

在弄明白什么是“岁”之后,下面一一来分析利簋铭文中“甲子日”发生了什么事。

1.“岁鼎”

“鼎”:据说禹“划九州,铸九鼎”,从此“鼎”成为身份的象征(礼器),“九鼎”在夏商周三代更是权力的传承,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九鼎”失踪了,怎么失踪的未有定论,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秦始皇改用“玉玺”传国。

“鼎”,象征权力,既代表天下传承的正义性,又代表天子。

所以,“岁鼎”有两层含义:

一是收获(取得)九鼎传国重器。

相关史料记载:

《史记•周本纪》:“(武王)命南宫括、史佚展九鼎保玉。”

二是收获(斩下)天子帝纣首级。

“岁”,戈穗也,即戈禾之首,引申为戈首。

相关史料记载:

《史记•殷本纪》:“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斩纣头,县之[大]白旗。”

《史记•周本纪》:“(武王)遂入,至纣死所。武王自射之,三发而后下车,以轻剑击之,以黄钺斩纣头,县大白之旗。”

2.“克A”

关于这两个铭文,专家有释为“克婚(昏)”的,有释为“克闻”的。

铭文A要当成图画来看,右边是“爿/牀(床)”不是“耳”,左边是“正在梳妆打扮的贵妇”,合起来就是“刚起床正在梳妆中的贵妇”。

如果非要找个汉字来对应此铭文,“妆”字可勉强一用,但也根本无法完全表达出其“贵妇”的内涵。

铭文A中有“爿/牀(床)”,说明是“在寝宮”。所以,“克A(妆)”表意的是“攻克寝宫,诛杀贵妇(妲己等)”。

相关史料记载:

《史记•殷本纪》:“(武王)杀妲己。”

《史记•周本纪》:“(武王)已而至纣之嬖妾二女,二女皆经自杀。武王又射三发,击以剑,斩以玄钺,县其头小白之旗。”

3.“B又商”

关于这三个铭文,专家有释为“夙又商”的,有释为“夙有商”的。

由于对“夙”的字源演化和释义有质疑,决定重新对其解读。

铭文B同样要当图画来看,表意的是“一个人双手奉肉”。

这很容易就联想到“祭”,但二者又有区别:

“祭”是“单手持肉”,还带“血腥”,画面缺少“庄重感”。

铭文B是“双手奉肉”,不带“血腥”,画面充满“庄重感”。

个人认为,铭文B应解释为“奉祀”。

“又”,复也,再也,续也。

所以,“B(祭)又商”表意的是“商的子嗣继续奉祀其先祖”一一“封纣子、续商祀”。

相关史料记载:

《史记•殷本纪》:“(武王)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令修行盘庚之政。”

《史记•周本纪》:“封商纣子禄父殷之馀民。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

结论

1.利簋铭文记录了“甲子日”武王征商的三个重要结果:

一是“岁鼎”:获九鼎,斩帝纣。

二是“克A(妆)”:克寝宫,诛妲己。

三是“B(祭)又商”:封纣子,续商祀。

2.“岁鼎”根本不是“岁(木)星中天”,据此推算出的武王伐纣日期(“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也就不能成立。

3.利簋铭文印证了《史记》中关于武王征商的记载可信度还是比较高。

这是今天的闲扯,感谢批阅

图片均自网络,侵删,感谢原作者

本文原创,欢迎转载与探讨